书香何处寻 何处寻真相无删除版

书香何处寻 何处寻真相无删除版

不废规矩,先胡诌一首《搜电子书有感》

欲隐嫏嬛何处门,欣逢网路电书屯。
一机在手搜来便,犹恋纸香留墨痕。

话说为何有此感慨,盖因这一年多业余大多心力费于此也。回顾这一年来的所得,不免想絮叨几句,说完一看,又觉太唠叨了,懒得删改,所以特地在文首补上一句,下文主要写我这一年与实体书和电子书的一些瓜葛,如无兴趣阅读,请拉到最后一行,有我搜集的电子书的共享链接,共有十几万册(已有近30万册2014-3-29),虽不敢说是网上最多的,但以我孤陋之见,也算得上可观。

书—应该说是老相识了,自从初识文字后就没有离开过它,在我的记忆中,从那以后几乎每一天都没离开过它,甚至因为喜欢它而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吃饭的时候它是最不可少的菜肴,没有它便觉食欲大减,睡前它是最好的催眠剂,不躺在床上看上几分钟总觉得有一个重要的程序没有完成,但不管怎样,在我接触电脑后,便有些见异思迁,对我这位我最亲爱的老相识有些视而不觉,虽然每天沉浸其中,却不再为它激动,只是成了一种习惯而已。小时候为了得到一本好书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心情已恍如隔世。

记得小时候的梦想也多少与书有关,但不象许多爱书人一样梦想做个图书管理员或书店老板,我的一个梦想是做个医生,或者是一个游方医生,这更多的也许是受了《老残游记》的影响,觉得象老残一样四处游历,白天见识各地风土人情,晚上闭门读书,不亦乐乎?或者是一个隐居乡野的医生,也不必象胡青牛一样江湖闻名,每日所得能够糊口养家,余钱能尽购心仪之书,此生足矣。不知为何,我常常幻想到这样一个场景:在夕阳的余光中,一个乡村医生坐在竹的躺椅上,捧一本有绣像的旧小说,书须是棉纸可卷的,手边是一个斟满黄酒的瓷杯,阳光透过四周的绿树斑斑驳驳照在书和人上,飞鸟三三两两鸣叫着,在黑瓦的屋檐下盘旋或飞向屋后的山林,读书人有时翻几页,有时停下来喝一口酒,吃几粒青豆,有时躺下来闭一下眼,有时看一看远山,有时读到绝妙处便得意忘形拍案叫好……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如果能这样平静地度过这一世红尘轮回,也是前生的积德吧!可是这样的梦总是很快醒了,且不说别的,医生须取得执业证书在固定的地方行医这一条就把许多自由夺去了。

罢了,还是说说我与书的移情别恋到重归旧好吧,其实很简单,在某一个休息天,在电脑前坐得腰酸背痛,偶然拣起一本放在书架上很久没看完的书,躺在沙发上,随便翻了几页,忽然觉得很好看,竟一口气翻完了,有一种久违了的兴奋来到心中,就象《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忽然想小跑一下,谁知开始了漫漫的长跑之途,我也就在那一刻开始,对于坐在电脑前东逛西看突然失去了兴趣,在明亮温暖的冬日里读一本厚薄适中的无用之书听着曼妙的音乐无疑是更好的享受和放松,我不得不承认,能给我带来乐趣的几乎都是无用之书,或者至少是以无用的态度去读它才使我觉得有趣,我读书既不求有用,也不求有悟,读书存有用或有悟之心眼也许还能得到更多乐趣,但窃以为那不是纯粹的快乐,更多是功利的快乐,

我的书房很小,只有千余册图书,但也可说是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唯独没有的是我的专业之书,化学和仪器分析类的,最多的是诗词类的,大约200余册,于当今之世,这也许是最无用之书了,所以我才爱读,诗词的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读的时候不必从头到尾一页页读去才能理解,随便哪一页翻去,读到喜欢的细细品味一番,读到不喜欢的快快翻过或还置架上,等下次有缘时再读吧。而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也使我得乐甚多,这使我在阅读深奥的古文、艰涩的哲学经典和满纸陌生单词的英文原著时也能津津有味。

在我重拾读书之趣后不长时间就觉得有再购新书的必要,自从迷上电脑后总有近十年没有买过什么书了,新华书店里满目都是新书,其中炒冷饭的书也很多,四大名著总有十几个出版社在出,但大多是外表好看而错漏甚多,很多都没有版本说明,有的甚至没有前言或序,而外国名著多是一些不知名的译者译的,也没耐心翻看译得如何了,我发现我对译文还是蛮挑食的,比如莎士比亚的翻译我只喜欢朱生豪译的而不喜欢梁实秋的,虽然他是散文大家,但觉得他的译笔松散拖沓了些,没有朱生豪的典雅华丽,配得上莎士比亚,法国文学的译者最喜欢的就是傅雷先生了,他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最感动我的书,离最后一次读它已十多年了,我还记得石破天惊的第一句:“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书店转了一圈,我还是怀念80年代出的一些书,古籍我迷信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外国文学迷信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和三联的学术类书我也喜欢,可是在我们这小城的书店里只有一些价格高昂的大路货,幸亏有万能的网络,我找到了爱旧书人的宝库—孔夫子旧书网,使我能重温以前读过的或想读的一些书,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买了一百多本旧书,其中40余种是《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记得以前读的外国名著大多是这套丛书里的,那简洁的网格封面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这套书有140余种,现在想购齐代价比较高了,很多稀缺本的价格都在几百元以上了,所以暂时放弃了这个奢侈的愿望。其他两套我想集齐的书是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也因卷轶较多一时难以办到。还有一套梦想中的书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更是遥遥难及了,这套书几年前我曾搜集了全套的电子书,有近500册了。这段短暂的购书之旅买的最后一套书是上海古籍和上海书店出的12册缩印本《二十五史》,其实二十五史我喜欢的是中华书局出的32开的平装本,摆在书架上可以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地占据好几排,即使不读,静静地看看书脊也能给我一种满足感,想读时随便抽一本,每一本都不厚,可以舒舒服服地靠在床上细细品读,可惜我只有其中一套12册的《汉书》,如果全部买可能要好3、4千吧,当时在网上看到这套缩印本连运费也只要650元,想着内容是一样的,没多想就买了,到手后大失所望,也没发现大的缺陷,可是字太小了,正文还马马虎虎,但注疏部分如果不配备放大镜,恐怕很难看清,而且太厚,查找起来也不方便,使我阅读的兴趣大减。想到《二十五史》还只是基本书籍的一小部分,若要买齐所有我想翻看的书,书款和书房的投入不知要几十万了,只好暂罢此念。

但是对书的兴趣并未消歇,在没看实体书的时候,一直陆陆续续地在看电子书,曾买过4、5个掌上电脑,palm系统的和后来的pocketpc,主要就是为了看电子书,但因为屏幕都不够大,只能看文本格式的,不免错漏多多,看看小说等消闲的东东尚可,看正规的读物就勉为其难了,后来买过汉王的一个电纸书,也只有6寸,看图文扫描的pdf也很勉强,又买了10寸、7寸、8寸的平板,10寸看起来很爽,但觉得重了点,单手长时间握持有些吃力,7寸也小了点,要放大了看,这样就要不停地移来移去,严重影响阅读体验,最后觉得还是8寸的合适,而且价格也不贵,apple的ipadmini2000多就够了,国产的更便宜了,我买了个原道的4核8寸平板,只要700多,初时觉得一切尚好,但看得多了,便觉眼睛干涩难忍,看来平板由于内部发光直射眼球用于长时间阅读并不合适,最后比较再三还是觉得采用e-ink墨水的电纸书合适,它是依靠外来光线照明阅读的,与看实体书的感觉最接近,且只在翻页时才耗电,所以一次充电后可用半个月到一个月,最适合读书人专门读书之用。于是不免又要破费一番,幸得老婆大人恩准拨款2000元,买了个9.7寸的电纸书—文石onyx的m92,虽然略觉重了点,但大屏幕在看扫描版的电子书时确实清晰多了,加上自动切边等功能,完全可满足看32开书的要求,看大开本的也不吃力。

有了如此看书利器,自然要多准备些好书看,网上一搜,可谓应有尽有,我素有搜集之癖,很快就沉醉其中,可惜verycd因版权问题很多资源已失链,而因为对于文史类书籍的爱好,国学数典、爱如生等网站向来如雷贯耳,但我登陆很少,这些网站都需要积分换成阿堵物下载,我手头没有多少阿堵物,又只好另觅他途了,不久便发现新浪文库资源很多,搜寻也方便,虽然有些资源也需要积分下载,但大多数保存到微盘就可免积分,所以新浪成了我主要的搜索目标,每夜驱逐鼠标寻书至夜半,看着所积日丰,真可谓辛苦但快乐着。原先也想着分门别类,后来杂货越来越多,也失了分拣的耐心,所幸找到一个快速查找的软件:everything,这个软件对NTFS格式磁盘的文件名查找可谓秒速,在几十万个文件中查找也几乎与输入同步,值得推荐,这样对于找到的资源,可先搜索一下原先是否有了免得重复。手头的宝贝电子书多了,又有了患得患失之心,这时我找到了一个叫goodsync的软件,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它可以在两个硬盘目录之间比较文件更动情况,达到同步或备份目的。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竟也有了15万余个电子书,堪称一个中小型图书馆,因为很多是扫描版的书,占用空间也达到了1500G左右,其中大部头的丛书就有近百个,如国学类的如四库全书系列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古今中外名家的全集、文集也有百多部……懒得一一列举了,现在我把我的电子书都已上传到百度网盘,并已全数共享,现将链接地址共享给博友,供同好者交流,如有侵犯版权,也请告知:

http://q.115.com/t-139513-1209064.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3246.html

更多阅读

2010年日影《芋虫》 芋虫无删版 影音先锋

【中文片名】:芋虫【日文片名】:キャタピラー【类 型】:剧情【国家/地区】:日本【上映日期】:2010-08-14【片 长】:87分钟【语 言】:日语【字 幕】:中字【制 作】:NORM TEAM字幕组【原 著】:江户川乱步【编 剧】:足立正生 黑泽久子【导 演

声明:《书香何处寻 何处寻真相无删除版》为网友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