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食话》之—市廛掠影 姑苏食话

唐代江南,社会安定,农桑丰稔,商业兴盛,苏州经济迅速发展,大历十三年(778)升为江南.惟一雄州,属全国经济中心和财赋重地,城市建设也为世瞩目。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两判官》称"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其间室庐舟楫之盛,服饰饮食之奢,为人誉扬不绝。官府楼馆,市井酒肆,遍布城郭。至宋代,市楼更其宏丽,饮食业渐成雏形。南渡以后,苏州又融会了丰富的中原文化,饮食品类增多,自然行业发展,形成许多帮式。明代中期,苏州工商业十分繁荣,或以为天下第一。郑若曾《枫桥险要说》便称"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莫旦《苏州赋》也写道:"财货所居,珍奇所聚,歌台舞榭,春船夜市。远土巨商,它方流妓,千金一笑,万钱一箸。"崇祯《吴县志》卷首有王心一序,记晚明时苏州繁华情状,写道:"尝出闾市,见错绣连云,肩摩毂击。枫江之舳舻衔尾,南濠之货物如山,则谓此亦江南一都会矣。"自枫桥至闾门,再由闾门至胥门,十馀里间,市楼、酒店、茶馆遍布,实在是最热闹的去处。

人清以后,苏州更趋繁盛,《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三记民间语曰:"东南财富,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重;东南人士,姑苏最盛。"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苏州人口达六十馀万,城市规模仅次于北京,万家烟树,商肆辐辏,贸易之盛,甲于天下。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引刘大观语曰:"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孙嘉淦在《南游记》里写道:"姑苏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闾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这也是有事实的,顾公燮《丹午笔记》记道:"人居稠密,五方杂处,宜乎地值寸金矣。即如盘、葑两门,素称清静,乾隆初年,或有华屋减价求售者,望望然而去,今则求之不得。"又徐锡麟父子的《熙朝新语》卷十六记闾门外南濠黄家巷,"明时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至国朝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比栉次矣"。饮食业随商业的发展而兴盛,酒肆茶楼不断增多,尤其是菜馆,由饭歇小铺,向豪华精美的庭园式楼馆发展,冰盘牙箸,酒茗佳肴,靡不精洁。山塘河、石湖等处游船画舫上的船菜、船点日臻完美,闻名遐迩。名厨辈出,逐步形成以炖、焖、煨、焐见长,色、香、味、形完美统一的苏帮菜肴。阊门外、胥门外形成最繁华的商市,茶馆、酒楼、饭铺、小吃店摊鳞次栉比。随着饮食业的不断扩大,乾隆年间建立面业公所、菜业公所、集庆公所(炉饼业);嘉庆年问建立庖人公所;道光初年建立膳业公所。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九记道:"庖人公所在宫巷中,祀关帝、宋相公礼、阙祖师任元(其神有夙沙、支离、伊尹、易牙、彭筏、虞僚、娄护、何曾、郑虎臣、段成式柑)。"从这一侧面,也可见得苏州饮食业的兴旺发达。咸丰十年(1860),阊门、胥门外商市几毁于兵燹,殃及西半城,由于东半城损失较小,使得临顿路一带市面迅速发展,颇形热闹,《吴中食谱》记道:"盖自临顿桥以迄过驾桥,中间菜馆无虑二十馀家,荒饭店不计,茶食糖色店是,而小菜摊若断若续,更成巨观,非过论也。"遂有"吃煞临顿路"的俗语。同治、光绪年间,观前街逐渐繁荣,酒楼饭店饮食店增多,玄妙观内茶肆食摊丛集,故市井又有"吃煞观前街"之说,程瞻庐《苏州识小录》写道:"城内有四街,性质各异:仓街冷落无店铺,北街多受阳光,观前街食铺林立,护龙街衣肆栉比。苏人之谣曰:'饿煞仓街,晒煞北街,吃煞观前街,着煞护龙街。"'沪宁铁路筑成以后,大马路修通,菜馆业纷纷择址兴建,广济桥、鸭蛋桥、闾门吊桥一带饮食业日盛一日,闾门外商市逐渐复兴。辛亥革命后,苏州饮食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从衙门官厨、寺院僧厨、画舫船厨、富户家厨、民间私厨中汲取所长,博采广纳,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菜肴。面点、糕团、船菜、小吃等,称之为苏帮或苏式,品种之多,风味之佳,享誉四方。因苏州五方杂处,徽帮、京帮、广帮以及素菜馆、清真馆等各帮名师荟萃,竞相献艺,不断推动饮食业的发展,涌现一批名店。一些店家还适应新潮,兴办礼堂,以供举行礼仪宴集。

民国二十六年(1937),阊门外商市遭日机轰炸,大半被毁。沦陷时期,苏州饮食业畸形发展,多集中于观前街一带,特别是北局太监弄几乎都为酒楼饭馆,故民间又有"吃煞太监弄"之说。抗战胜利后,时局动荡,饮食业受到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的影响,大批店家倒闭,较有实力的大户也亏损累累,处于奄奄一息状态。

1949年后,社会变革,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一部分属高价消费的大菜馆被自然淘汰,为大众服务的中小型店家有所增加。1956年,饮食业实行公私合营或合作化,调整商业网点,扩大和发掘了一批老字号、名店、大店,以保持地方传统特色。1956年10月,在玄妙观举办的饮食品展览,轰动一时,名厨、名师纷纷献艺,二十天内展出名菜名点一千馀种,天天观者如潮。1958年后,饮食业发展历经曲折,经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饮食业一落千丈。"文革"发动,传统老字号被改名,名点名菜一概取消,代之以大众化菜点;城内茶馆被取谛,仅剩几家悉迁市郊。1979年后,商业体制改革,国营、集体、个体饮食业得到全面发展,饮食店家迅速增加。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饮食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州 宅

唐宋时,凡苏州官府宴客都在州宅举行,所谓州宅即郡治,即吴子城内,据《平江图》,它的范围在玉带河(今公园路)以西,锦帆泾(今锦帆路)以东,十梓街以北,言桥下塘以南,其间厅斋堂宇、亭榭楼馆密迩相望,实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官署园林。当时州宅的宴客处,有木兰堂、齐云楼、西楼、东楼等。木兰堂在郡治后,范成大《吴郡志》卷六记道:"《岚斋录》云:唐张抟自湖州刺史移苏州,于堂前大植木兰花。当盛开时,燕郡中诗客,即席赋之,陆龟蒙后至,张联酌浮之,龟蒙径醉,强执笔题两句云:'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颓然醉倒。抟命他客续之,皆莫详其意。既而龟蒙稍醒,援毫卒其章曰:'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为一时绝唱。"至北宋时,木兰堂后池中古桧尚存,《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称"池中有老桧,婆娑尚存,父老云白公手植,已二百馀载矣"。经建炎兵火之后,木兰堂犹存,处森森古木之下,近乎败圮。齐云楼在郡治后子城上,相传即为古月华楼,白居易《和公权登齐云》诗曰:"楼外春晴百鸟鸣,楼中春酒美人倾。路旁花日添衣色,云里天风散骊声。向此高吟谁得意,偶来闲客独多情。佳时莫起兴亡恨,游乐今逢四海清。"后改飞云阁,南宋时又重修,《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五注引《图经》,称"齐云今之飞云阁也"《吴郡志》卷六记道:"绍兴十四年,郡守王唤重建。两挟循城,为屋数间,有二小楼翼之,轮奂雄特,不惟甲于二浙;虽蜀之西楼,鄂之南楼、岳阳楼、庾楼,皆在下风。父老谓兵火之后,官寺草创,惟此楼胜承平时。楼前同时建文、武二亭。淳熙十二年,郡守丘蠢又于文、武亭前建二井亭。"

西楼在子城西门之上,又名望市楼,登楼可眺市廛。元微之《寄白乐天》诗有"弄潮船更曾观否,望市楼还有会无"之咏。自居易《城上夜宴》诗曰:"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纵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又刘禹锡《玩月》诗曰:"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新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后改观风楼,范仲淹有《观风楼》五律一首咏之。南宋时重修,《吴郡志》卷六记道:"绍兴十五年,郡守王唤重建。二十年,郡守徐琛篆额。下临市桥,日金母桥,亦取西向之义。"

东楼在子城东门之上,独孤及《重阳陪李苏州东楼宴》诗曰:"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祗奉万年酬。"至南宋,遭建炎兵火焚毁,开庆年间又重修,题额"清芬"。

除此以外,凡宴客还有初阳楼、东亭、西亭诸处。

南宋时,又先后在乐桥之南增建清风楼,在西楼之西增建黄鹤楼和跨街楼,在饮马桥东北增建花月楼,在乐桥东南增建丽景楼。花月、丽景两楼,为淳熙十一年(1184)郡守丘盍建,雄盛甲于诸楼。这些官方酒楼,装饰豪华,食具精洁,酒香四溢,艳姬浅唱,有幸登临与席者,无不有难忘今宵之感。

至于亭馆驿站,《吴郡图经续记》卷上记道:"临水之亭,《图.经》所载者四,今漕渠之上,增建者多矣,日按部,日缁衣,口济川,日皇华,日使星,日候春,日褒德,日旌隐之类,联比于岸矣。""近岁,高丽人来贡,圣朝方务绥远,又于城中辟怀远、安流二亭,及盘闾之外各建大馆,为宾饯之所。"当然最有名的是姑苏馆,在盘门与胥门问,体势宏丽,时称"为浙西客馆之最"。据说,齐云楼毁于元末,黄啼《蓬轩吴记》卷上记张士诚兵败,"遣嫔御悉自经于齐云楼下,竞钥户举火,须臾烟焰涨空,娇娃艳魄,荡为灰烬,乃诣军门降"。其他诸楼,也消失在历史的风尘里,于今来思,竞也无可想象它们的宏丽壮观了。清代苏州的官府宴集,自康熙时宋荦抚吴起,大都在沧浪亭举行。《吴郡岁华纪丽》卷三记道:"宋商邱抚吴,构亭山颠,复其旧观,饶有水竹之胜。陶云汀中丞复建五百名贤祠于侧,为郡僚游宴之所。"《清稗类钞》记道:"徐雨峰中丞抚苏时,尝宴僚属于沧浪亭,肴以五簋为度。"其时隔岸有所谓近山林者,为沧浪亭的一部分,也就是如今的可园,宴客便在那里举行。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记傍晚时分偕芸娘游沧浪亭,"过石桥,进门折东,由径而人,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遭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烂然。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犹未启也"。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至咸丰时,仍为官府宴客之所,潜庵《苏台竹枝词》咏道:"新筑沧浪亭子高,名园今日宴西曹。夜深传唱梨园进,十五倪郎赏锦袍。"旧时沧浪亭内有戏台,酒后观剧,实亦宦途乐事。

市 楼

苏州民间的酒楼饭馆,则以阊门、皋桥一带最为繁盛,白居易《忆旧游》咏道:"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闾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过。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徘徊。"又《登闾门闲望》咏道:"阖间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还有人咏道"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可见当时市面不仅在白昼,夜间也有市楼酒筵、坊巷小卖,侑酒妇人也未可少,泰娘便是其中佼佼者,刘禹锡《泰娘歌》便咏道:"泰娘家本闾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风流太守韦尚书,路旁忽见停隼旗。斗量明珠鸟传意,绀憾迎入专城居。"结果泰娘被韦夏卿携归长安。明代苏州,更是酒楼处处,迎朝晖,送夕阳,以美酒佳肴接,待八方来客。特别是七里山塘,酒肆茶店,鳞次栉比,当垆之女,身着红裙,神情顾盼。

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十则《虎丘山贾清客联盟》有这样一段:"苏州风俗,全是一团虚哗,一时也说不尽。只就那拳头大一座虎丘山,便有许多作怪。闾门外,山塘桥到虎丘,止得七里。除了一半大小生意人家,过了半塘桥,那一带沿河临水住的,俱是靠着虎丘山上,养活不知多多少少扯空砑光的人。即使开着几扇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挨次铺排,倒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俗话说得甚好,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太医院药方,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外的客料,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不要说别处人叫他空头,就是本地有几个士夫才子,当初也就做了几首竹枝词,或是打油诗,数落得也觉有趣。"

这席话,说苏州风气的浇薄,算是比较酸刻的,但将当时山塘街上商业的繁华及经营特色,一一给写出了,尤其这几首打油的竹枝词,大半有关山塘街上的饮食,如《茶寮》(兼面饼)咏道:"茶坊面饼硬如砖,咸不咸兮甜不甜。只有燕齐秦晋老,一盘完了一盘添。"《酒馆》(红裙当垆)咏道:"酒店新开在半塘,当垆娇样幌娘娘。引来游客多轻薄,半醉犹然索酒尝。"《小菜店》(种种俱是梅酱酸醋,饧糖捣碎拌成)咏道:"虎丘攒盒最为低,好事犹称此处奇。切碎捣齑人不识,不加酸醋定加饴。"《蹄肚麻酥》咏道:"向说麻酥虎阜山,又闻蹄肚出坛问。近来两样都尝遍,硬肚粗酥杀鬼馋。"《海味店》咏道:"虾鲞先年出虎丘,风鱼近日亦同侔。鲫鱼酱出多风味,子鲚鲚皮用滚油。"《茶叶》咏道:"虎丘茶价重当时,真假从来不易知。只说本山其实妙,原来仍旧是天池。"

清初,苏州饮食业更其繁荣。尤侗《沧浪竹枝词》有"春日游人遍踏歌,茶坊酒肆一时多";"数见行厨载酒过,苏公一斗不为多"诸咏。钱泳《履园丛话》卷一称"金闾商贾云集,晏会无时,戏馆酒馆凡数十处"。沈朝初《忆江南》词也咏道:"苏州好,酒肆半朱楼。迟日芳樽开槛畔,月明灯火照街头。雅坐列珍羞。"而当垆之女的确也是酒楼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乾隆时人鲍皋《姑苏竹枝词》中一首咏道:"小小当垆学数钱,挽郎下马接郎鞭。郎鞭系在依身上,依酒斟来郎面前。"

当时虎丘山塘一带,酒楼很多,康熙时人瓶园子《苏州竹枝词》咏道:"不缘令节虎丘游,昼夜笙歌乐未休。尝恐画船装不尽,绕堤多贮酒家楼。"释宗信《续苏州竹枝词》咏道:"一番春雨近花朝,步傍闾门翠柳条。才过半塘行市尽,酒帘茶幔接桐桥。"赵翼《山塘酒楼》诗曰:"清簟疏帘软水舟,老人无事爱清游。承平光景风流地,灯火山塘旧酒楼。"吴绮《程益言邀饮虎丘酒楼》咏道:"新晴春色满渔汀,小憩黄垆画桨停。七里水环花市绿,一楼山向酒人青。绮罗堆里埋神剑,箫鼓声中老客星。一曲高歌情不浅,吴姬莫惜倒银瓶。"当时山塘街上的酒楼,以三山馆、山景园、聚景园三家最为有名。

在咸丰十年(1860)前,山塘街一直是苏州最繁华热闹的去处,酒楼鳞次栉比,而菜肴之时新鲜味,也颇为人称道,袁景澜《姑苏竹枝词》咏道:"比屋常厨餍海鲜,游山船直到山前。相逢尽说吴中好,四季时新吃著便。"又《续咏姑苏竹枝词》咏道:"携得青蚨挂杖头,闲游到处足勾留。十家店肆三茶室,七里山塘半酒楼。"经太平军战火后,山塘街趋于冷落,同治十二.年(1873)《申报》有署名哆溪梅花庵主人的《吴门画舫竹枝词》,二十四首,其中两首写尽山塘上的清凉,一首咏道:"下元节过最消魂,寥落山塘风景昏。闲煞姑苏数画棹,红妆无赖尽关门。"另一首咏道:"西风乍起卷蒲芦,沽酒偏宜脍碧鲈。冷落主人窗半掩,乡村历乱是催租。"

此外,地近阊门的朱家庄也颇形热闹,袁景澜《续咏姑苏竹枝词》小注写道:"闾门外朱家庄,广场临野,春时游人并集,百戏竞陈,地近平康,酒楼相望,亦踏青胜地也。"故词曰:"朱庄花暖蝶蜂捎,打野开场锣鼓敲。楼外绿杨楼上酒,有人凭槛望春郊。"当时在苏州戏馆里,可以一边观剧,一边饮酒,骄奢之状,以此为最,钱泳《履园丛话》卷七记道:"今富贵场中及市井暴发之家,有奢有俭,难以一概而论。其暴殄之最甚者,莫过于吴门之戏馆。当开席时,哗然杂沓,上下千百人,一时齐集,真所谓酒池肉林,饮食如流者也。尤在五六七月内,天气蒸热之时,虽山珍海错,顷刻变昧,随即弃之,至于狗彘不能食。"由此也可见得苏州的奢侈风气。民国初年,世风更新,宴请讲究排场,少则几十席,多则上百席,为迎合此风,乐桥南堍天来福于民国七年(1918)率先开办礼堂筵席,借租邻宅大厅,可设大场面宴请。于是各大菜馆纷纷仿效,甚至有专办礼堂的,如顾三星、百双、鸳鸯、福安等,一些旅馆客栈也利用大厅承办筵席。民国十四年(1925)十二月七日《苏州明报》称时"城内外各饭店约计七百馀家"。随意小酌之处,更是遍布通衢小街,陆鸿宾在《旅苏必读》里写道:"饭店随地皆有,烹亦不恶,价亦甚廉,费二三角,即可谋一饱,如欲饮酒,绍酒、玫瑰酒都有。今石路上亦有二三店,如不喜浪费者,尽可一试也。"

据陆鸿宾《旅苏必读》和陶凤子《苏州快览》记录,当时苏州菜馆有苏馆、京馆、徽馆等帮式。

苏馆,有阊门马路的大庆楼、义昌福西号、新太和,道前街的三雅园、养育巷的大雅园、天兴园、泰昌福,宫巷的义昌福东号、义丰园,临顿路苹花桥南的天和祥,接驾桥西的新和祥,东白塔子巷的福和祥,南仓桥的新昌福、复兴园,护龙街的天来福,东中市的金和祥、西德福,观前醋坊桥的西德福,祥符寺巷西口的聚丰园,临顿路北的三兴园、荣福楼,萧家巷口的南新园,观前街的松鹤楼,中市下塘的德元馆,横马路的太白楼,青龙桥的鸿运楼,南濠的南乐园,渡僧桥的新太和等。当时苏馆一般都专治整席,所谓定桌头,不预零点,但像大庆楼、义昌福、松鹤楼几家可以零点,松鹤楼还兼营面食。

京馆,有鸭蛋桥的久华楼,闾门马路的宴月楼,司前街的鼎和居等。

徽馆,有观前街的丹凤楼、易和园,石路的同新楼,渡僧桥的聚福楼,都亭桥的万源馆,阊门吊桥的聚成楼,阊门马路的添新楼,皋桥的六宜楼,府前街的万福楼等。

当时还有一家常熟馆,即阊门马路的嵩华楼;一家素菜馆,即阊门横马路同安坊口的功德林。

还有大餐馆,其名由广东洋行而起,也就是西餐馆。大餐在江南,菜肴制法颇因地制宜,稍稍变化,适合既想品尝异味又能接受异味的食客。《苏州快览》记道:"大餐馆寥寥无几,在闾门马路有一品香,横马路有万年青,观前有青年会大餐间,其他像铁路饭店、苏州饭店,系以旅馆兼售大菜,价目大概分四种,每客一元者六菜,八角者五菜,六角者四菜,啤酒汽水另算,小账加一。"此外,模范农场、钱万里桥的惟盈旅馆,也供应大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广州食品公司在二楼设大酒楼,全套银制餐具、景德镇细瓷盆碟,陈设豪华,特聘上海国际饭店和冠生园西点师掌勺,一时名流纷纷慕名前往,当时在苏州读书的蒋经国也经常携友光顾。

宵夜馆也是西风东渐的产物,《旅苏必读》记道:"宵夜馆为广东人所开设,每一份冷菜一热汤,其价大抵大洋两角,冷菜为腊肠、烧鸭、油鸡、烧肉之类,热菜为虾仁炒蛋、油鱼之类,亦可点菜,冬季则有各种边炉鱼,有鱼生、蛋生、腰生、虾生等,临时自烧,三四人冬夜围炉饮酒,最为合宜,又有兼售番菜、莲子羹、杏仁茶、咖啡、鸭饭、鱼生粥等。"苏州宵夜馆主要有两家,一家是在观前街的广南居,一家是在养育巷的广兴居。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观前街拓宽,松鹤楼等老菜馆纷纷翻建扩大,装潢门面,采用霓虹灯广告等,店堂宽敞,陈设讲究。北局、太监弄一带饮食店增多,民国二十年(1931)三六斋素菜馆在太监弄开业,随后扬州僧厨也来太监弄开办觉园素馆。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无锡区汇览》记载,时苏州菜馆有名者有四十三处,阊门外有大中华、义昌福(西号)、新太和、老正和、晏庆楼、添新楼、太白楼、老仁和、新仁和、功德林蔬食处、京江礼堂;观前有松鹤楼、丹凤楼、沙利文西菜社、易和园礼堂、广州食品公司(西菜楼);太监弄有觉林蔬食处、老正兴(复记);北局三和食品社;宫巷有义昌福(东号);接驾桥有民和楼徽馆;南濠街有尚乐园(东号);西中市有六宜楼、添和楼、德源楼;东中市有西德福、金和祥礼堂、万源楼;护龙街有聚丰园、天来福、护中楼;临顿路有天和祥、老通源、新兴园;能和坊有宝庆园;养育巷有天兴园;道前街有太鸿楼;府前街有万福楼;南仓桥有福兴园;东白塔子巷有新兴园礼堂、福新园礼堂;虎丘有长兴、振兴。

各帮菜馆在长期的同行竞争中,各自形成擅长的看家菜,以招徕顾客。如松鹤楼松鼠桂鱼,天和祥虾仁烂糊、蜜汁火方,义昌福油整鸭、鱼翅,天来福金银大蹄,聚丰园什锦炖,老德和羊肉,大庆楼冻鸡,老通源口丁锅巴汤,丹凤楼滑丝高丽肉,添新楼、太白楼清炒鳝背、红烧甩水,粤馆鸭煲饭,常熟馆叫化鸡,各店俱擅胜场。

以上是抗战前苏州菜馆的大概情状。

沦陷时期,观前街一带菜馆较为集中,太监弄有大春楼、三吴菜社、味雅酒楼、新新饭店、苏州老正兴、上海老正兴、鸿兴馆,北局有月营菜社,察院场有中央饭店菜部,观西有新雅饭店、红叶饭店,大成坊有鹤园船菜,连同原有的松鹤楼、老丹风、易和馆、广南居、自由农场新式菜馆等,有十七家之多。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吴县县政府印了一本《苏州游览指南》,其中有半页广告,可见当时苏州的主要菜馆,有松鹤楼和记菜馆(观前街)、老义昌福菜馆(宫巷)、苏州老正兴(太监弄)、上海老正兴(太监弄)、上海老正兴第一支店、义昌福菜馆(闾门外大马路)、新太和酒楼(闾门外鸭蛋桥)、新雅饭店(观前街)、新安茶室(观前街)、味雅酒楼(太监弄)、青年会食堂(北局)、仁和馆饭店(闾门大马路)、正兴馆德记(阊门外石路)、新聚丰菜馆(中正路)、福源祥菜馆(中正路)、正源馆(虎丘西山门)、天和祥菜馆(临顿路)、三吴菜社(太监弄)。

至于常熟,自古繁华,旧时菜馆林立,历史悠久者有钱馆、如意馆、杨太和,晚近又有长华、山景园、聚丰园、近芳园、鸿运楼等,都极著名,至于规模较小的,则不可胜数了。

名 店

苏州历史上,市楼酒家不可胜数,但留名至今者,似乎也不多,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详记了山塘街上的三山馆、山景园和聚景园三家。

斟酌桥畔的三山馆,在山塘街上历史最为悠久,初创于清初,名为白堤老店,然壶觞有限,格局甚小,只能算是一家饭歇铺而已。白堤老店供应酒菜,兼作客栈,往来过客道经虎丘者,设遇风雨,或将近晚,也就止宿于此。主人姓赵,数世经营,故烹饪之技,为时所称,名气越来越大,后来改造了老店,重新结构,进行装修,于店中置凉亭、暖阁,游山者,饕餮者,多聚饮于其处。因其地近丘南,址连塔影,点缀溪山景致,顾客也乐而忘返。顾我乐有绝句咏道:"斟酌桥边旧酒楼,昔年曾此数觥筹。重来已觉风情减,忍见飞花逐水流。"

引善桥畔的山景园,初建于乾隆年间,此地本为接驾楼遗址,卧水结楼,面山作座,衣香扇影,尽在俯眺之中。主人戴大伦不但善于经营,并且将酒店建成园林一般,疏泉叠石,构亭置阁,颇具幽胜,其中有坐花醉月亭,有勺水卷石之堂,堂上有飞阁,接翠流丹,称之为留仙阁,阁中有联曰:"莺花几纲屐,虾菜一扁舟。"又有柱联曰:"竹外山影,花间水香。"都为吴云书题。潜庵《苏台竹枝词》咏道:"青山招手入琼楼,阁号留仙客共留。酒地花天春不老,那须海外问瀛洲。"左又有楼三楹,匾额"一楼山向酒人青",为程振甲所书,系摘吴绮《饮虎丘酒楼》诗句。右又有涵翠楼、笔峰楼、白雪阳春阁等。前则为山塘碧水,后则为虎丘塔影,冰盘牙箸,美酒精肴,既得美味,又可赏景。凡有客来,登堂人室,则奉上佳茶一盏,先供憩息,再行点菜,此风实开吴市酒楼之先,以后金闾园馆都一一仿效。吴周钤《饮虎丘山景园》诗曰:"树未雕霜水叠鳞,秋来泛棹记初巡。为呼绿酒凭高阁,恰对青山似故人。弦管渐随花月减,园林催斗晚香新。眼前风景堪留醉,且喜偷闲半日身。"

塔影桥畔的聚景园,也有悠久的历史。嘉庆二年(1797),太守任兆垌建白公祠于蒋氏塔影园故址,为便人祠之路,于祠前筑塔影桥。时有李姓者在桥畔构建酒楼,初名李家馆,后改聚景园。门停画舫,屋近名园,虽然隙地不大,但杰阁连甍,构建精巧;又位置极佳,凡宴会祖饯,春秋览古,便于此憩息;再加上菜肴细腻可口,故能与三山馆、山景园三足鼎峙。

山塘街这三家名店,三山馆一年四季常开,不断烹庖,山前山后居民凡有婚丧之事,多于此举办宴会。山景园和聚景园则不同,只在旅游旺季营业,招市会游屐,每年清明节前方始开炉安灶,碧槛红栏,华灯璀灿,过十月朝节,席冷樽寒,围; 炉乏侣,青望乃收矣,故昔人有"佳节待过十月朝,山塘寂静渐无聊"之句。

观前街上的松鹤楼,创于乾隆二年(1737),同治、光绪时为三开间一角楼菜馆,曾多次易主,至徐金源时,以特色面点和中低档菜肴取胜。宣统二年(1910),徐金源积劳病故,后人不治产业,经营陷人困境。民国五年(1916),以招牌年租六十石大米、生财出盘八百大洋盘给天和祥店主张文炳,改合股经营,股东六人,并冠以"和记"两字记号,以示与前不同。张文炳遣徒弟掌勺,有金和祥的陈仲曾、天和祥的陆桂馥、无锡大新楼的刘俊英和顾荣桂等,他们都是名厨好手,使得松鹤楼一改面貌,以经营苏帮菜肴、承办中高档筵席为主,声望大振。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三百年来风味留,跑堂惯喊响堂喉。苏帮菜味无边好,酒绿灯红松鹤楼。"小注写道:"苏帮菜馆,以松鹤楼为首屈一指,按从前菜馆盛行响堂,近则渐归淘汰。惟松鹤楼以创立三百年之资格,跑堂犹有能喊响堂者。"所谓响堂,就是当顾客进门,堂倌就有腔有调地大声招呼落座;当上菜时,又有声有调地大声唤着菜名,端将上来;顾客出门惠钞时,还以响堂报账,一笔笔报清楚,弄错了是要赔的。民国时响堂惟有松鹤楼还有,如今则久已不闻了。民国十八年(1929)观前街拓宽,松鹤楼在原址翻建,上下两层,楼上有大小九间,可设三十桌;门悬悟禅和尚手书金字招牌,墙上有"各色大菜,驰名京沪,只此一家,并无分出"字样;楼梯两旁,一字儿排着云南白铜制的水烟筒,客人来了,可以随便吸抽,那是免费的,用以招徕生意。从此,地方名流宴请必假座于。此,梅兰芳偕金少山、马连良等来苏赈灾义演,冯玉祥、李烈钧等莅苏,地方各界都于此设宴。松鹤楼是经营苏帮菜肴的名:馆,讲求选料、作料、刀工、火候和菜肴的色、香、形、味,四时八节推出时令名菜,有鸳鸯莼菜汤、雪花蟹斗、白汁元菜、虹桥赠、珠、早红橘络鸡、翡翠虾仁、饼子野鸭、母油整鸭、开洋鸡油菜心等,尤以松鼠桂鱼著名。另外,船点有枣泥松子拉糕、合子酥、鸳鸯酥、四色烧卖等。

临顿路苹花桥南的天和祥,创于光绪二十年(1894),由士绅苏子和投资,张文炳具体经营,它的时鲜菜肴别有特色,以"三黄焖"(黄焖鳗鱼、黄焖栗子鸡、黄焖着甲)著称,又有蜜渍火方,《吴中食谱》记道:"天和祥之蜜渍火方,白如玉,红如珊瑚琥珀,人口而化,不烦咀嚼,真隽品也。"另外像响油鳝糊、松鼠桂鱼、清溜虾仁、白汁甲鱼、荷叶粉蒸肉、西瓜鸡、网包鲥鱼、糟溜鱼片、虾仁烂糊、蟹粉鱼翅等也很道地,再移植其他名店的名菜,像木渎石家饭店的鳃肺汤等,一时为苏州菜馆之翘楚。天和祥的荠菜肉馒头也为人津津乐道,皮极薄,菜极细,一口咬下去,满嘴清香。民国十八年(1929),苏州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拓宽东西南北主要道路,临顿路也在其中,众多菜馆有的歇业,有的改行,天和祥虽然照样营业,但店多成市的格局不再,生意也一落千丈。

太监弄内的得月楼,好事者杜撰创于明代中叶,其实不然,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八"第宅"固然记了一处得月楼,但它并非酒楼,而是一处宅园。记道:"得月楼在野芳浜口,为盛藏洲太守所筑。张凤翼赠诗云:'七里长堤列画屏,楼台隐约柳条青。山云入座参差见,水调,行歌断续听。隔岸飞花游骑拥,到门沽酒客船停。我来常作山公醉,一卧垆头未肯醒。"'张凤翼赠诗,系赠人而并非赠楼,诗中状写的是七里山塘景象。再说,《桐桥倚棹录》卷十"市廛",第一篇就是《酒楼》,著录了山塘上的诸多酒楼,如何独缺得月楼。至嘉庆间,也有得月楼,为妓女李倚玉居处,西溪山人《吴门画舫录》称"居虎丘得月楼,楼枕河干,在花市尽头,俗呼冶芳浜者,为游船停聚处",或许并不是盛蓣洲得月楼故处,当然也不是酒楼。作为酒楼的得月楼,话得从滑稽戏《满意不满意》说起,阊门外有近水台面馆,编剧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将这出描写苏州饮食行业新风的滑稽戏,设计在一家名为得月楼的菜馆里,20世纪80年代初续编《满意不满意》,便题名《小小得月楼》。1982年,改苏州烹饪学校实习基地苏州菜馆为得月楼,可见是先有戏然后再有店。由于底子较好,加上戏里虚拟的得月楼名声在外,故也堪称名馆。得月楼的名菜有得月童鸡、甫里鸭羹、千层桂鱼、水晶元菜、南腿菜脯、三虾豆腐等,船点则以苏州园林景点造型,独具匠心。

义昌福的创办人张金生,十四岁时投师虎丘斟酌桥三山馆学红案,光绪九年(1883)于宫巷开办义昌福,后又于石路建新义昌福,称西号,称宫巷义昌福为东号,也称老义昌福。石路义昌福门悬"京苏大菜"、"承办筵席"、"随意小酌"、"应时名菜"四块招牌,因经营有方,独占鳌头。张金生也因有城内城外两大菜馆而成为行业中的头面人物。民国三十二年(1943),周作人一行到苏州,伪江苏省教育厅和"中日文化交流协会"于老义昌福设席宴请,席间有个小插曲,店主请周作人题字,周便写了古诗里的一句"努力加餐饭",上款是"老义昌福主人惠存",那店主小声咕哝:"努力加餐就够了,为啥还要添个饭字呢?"在他想来,这位大文人也不过如此,下笔有些欠通。百馀年来,义昌福菜肴既随时代变化而改革,又保持苏州传统特色,故影响至大。《吴中食谱》记道:"义昌福之鱼翅,亦称擅长。近在城中饭店别张一军,时出心裁,每多新作,如番茄鱼片,如咖喱鸡丁,略参欧化,颇餍所好,一时仿而行者几于满城皆是,然终弗逮也。"名菜有蟹粉鱼翅、网包鲥鱼、腐乳呛活虾、蛤蜊汆鲫鱼、鸡屑豆腐、生焙母油整鸡、南腿烧炖鸭、荠菜鸭糊涂、神仙童鸡、清汤火筒、美味酱方等。

新聚丰原名聚丰园,在接驾桥北,相传创于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初,由朱坤业、张炳生主持店务。二十九年(1940)由王庆生接管店务后,易名新聚丰。三十五年(1946)改由张桂馥主持,荟萃苏帮名厨,以正宗苏帮菜肴点心和承办筵席为特色,一时也技压群芳,享誉苏城。名菜有菊花青鱼、银鼠桂鱼、三丝鱼卷、糟溜塘片、高丽虾仁、母油船鸭、荷叶清蒸鸡等,名点有松子枣泥拉糕、藕粉甜饺、扁豆凉糕、鲜肉锅贴等。

石家饭店在近郊木渎镇,乾隆年间由石汉创办,名为叙顺楼,人呼石叙顺。传至民国年间,店主石仁安善于经营,遂成一方名馆。李根源、于右任等咸相延誉,李根源先后为其题"鱼巴肺汤馆"、"石家饭店"两块店招,于右任为其题"名满江南"四字,于是闻名而来者不知多少,李宗仁、张治中、劭力子、白崇禧、李济深、蔡廷锴、沈钧儒、沙千里、史良等都曾到此。石家饭店以"石菜"著名,有油爆大虾、三虾豆腐、清溜虾仁、白汤鲫鱼、松鼠桂鱼、油泼童鸡、母油肥鸭、美味酱方、鸡油菜心、鳃肺汤十大名菜,尤以鳃肺汤最为脍炙人口。民国十八年(1929)秋,于右任放舟太湖赏桂花,夜泊木渎,小饮于此,得尝鳃肺汤,欣然题诗曰:"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鳃肺汤。"三十二年(1943)四月,周作人一行到此,因为时令关系,名菜鱼巴肺汤没有尝到,而一道荠菜豆腐羹却让周作人赞不绝口,他应饭店主人之请,写了四句:"多谢石家豆腐羹,得尝南味慰离情。吾乡亦有姒家菜,禹庙开时归未成。"翌年二月,苏青、文载道一行从上海来游,也在石家饭店午餐,文载道在《苏台散策记》里对那里的菜肴大加赞叹。石家饭店还自制松蕈油、虾子酱油,选料精严,堪称特产。

王四酒家在常熟,光绪十三年(1887),有王祖康者设酒店,于兴福寺外山门周神道墓道侧建小肆,自酿自卖桂花白酒,又将田间青蔬、山边嫩笋、林中禽鸟、河塘鱼腥随地取来,烹调下酒小菜,香客游人得尝田园农家风味,赞口不绝。王庆芝《兴福山门酒家小饮》诗曰:"几点炊烟郭外寺,风帘斜飚烙开樽。黄鸡白酒山家味,丹壑红墙古寺门。隔绝尘嚣容小憩,艰难世事且休论。夕阳扶醉人归去,踏遍苍苔履无痕。"因王祖康排行第四,故人呼为王四酒家。翁同貅、张鸿、黄谦斋、费念慈等先后为其写匾额楹联,翁同徘联"带经锄绿野,留露酿黄花",说的正是这家酒肆的特殊风味。民国元年(1912),另于山道外建造新楼,为三开问两层,生意更为兴隆。时兴福寺住持持松有联曰:"我意已超然,闲坐闲吟闲饮酒;人生如寄耳,自歌自舞自开怀。"二十二年(1933),《扬州闲话》作者易君左游虞山,于店中小酌,留诗一首曰:"名山最爱是才人,心未能空尚有亭。王四酒家风味好,黄鸡白酒嫩菠青。"以后屡有文人延誉,声名远播。温肇桐《黄鸡白酒嫩菠青》记道:"王四酒家的菜,自然各色俱全,可是最著名的是油鸡,用着祖传秘法烹制的,又名燎鸡,浸在芳香的暖黄色的菜油之中,鸡肉鲜嫩无比,闻到了这种异样的香味,真会相信他祖传秘法的神妙呢。如果把吃剩的鸡油,向侍者要一些生豆腐拌着吃,会觉得别有一种美味。这是一些老食客的惯伎,不会有伤大雅的。其他的名菜,还有古铜色的松树蕈、象牙色的黄笋烧豆腐、翡翠色的香椿头拌白玉色的豆腐,还有著名的点心,甜的是山药糕、血糯八宝饭,咸的是松树蕈面。假如秋天去,又可以尝到蜜汁桂花栗子呢。这许多山肴野蔌,已经名闻海内。"王四酒家以燠锅油鸡、叫化鸡、松蕈油、燎山鸡、炒血糯、栗子羹、冰葫芦等菜点闻名,尤其是燎锅油鸡,香嫩鲜肥,有独得之妙,为老饕激赏。

山景园在常熟虞山镇书院弄,创于光绪十六年(1890),民国五年(1916)失火被毁,于原址重建中西合璧式两层楼,可西望虞山辛峰亭。先是以承办满汉全席闻名',食客多官吏、豪绅、富贾。相传两江总督端方巡视江防至常熟,一日三餐都由此承办,由是声誉日隆。山景园名菜有叫花鸡、出骨生脱鸭、清汤脱肺、白汁细露笋等,时令佳肴有出骨刀鱼球、清蒸鲥鱼、母油干蒸鲥鱼、高丽鲥鱼、红烧鲥鱼、鲥鱼球、软煎蟹合、炒蟹粉、汆蟹球、炒蟹球、薄炒蟹羹等。点心也丰富多彩,春有炸元宵,夏有扁豆酥,秋有桂花栗饼,冬有山药糕,还有八宝南枣、冰葫芦、荸荠饼等,其中冰葫芦为传统名点,外松脆,内滚烫,具有香、脆、甜、肥的特点。

旧时常熟的名馆名菜,尚有不少。东言子巷的聚丰园有银红鸭、三仙品锅和"百鸟朝凤",后者用鸡及鸽子、斑鸠、麻雀等同烹,浓酽非常,美味绝伦;尤擅操治整桌筵席,邑人逢春秋两季酒会及冬日消寒会,都假座于此。儒英坊长华菜馆的烤鸭,脆嫩多油,不减北京烤鸭;清蒸元菜也极有名,甲鱼内纳人鸡、肉、火腿及各种调料,放入鸡汤内在炭火上缓缓蒸煮,汁清味厚,甲鱼裙边柔软昧美。寺后街的鸿运楼菜馆,擅烹"五代同堂",制法类乎聚丰园的"百鸟朝凤",惟以鸭代鸡,浓鲜特著。醋库桥东堍的裘馆,以乳腐肉驰名,也称醋肉,价廉物美。陶家巷的瞿楼以糟鸭著名,用十八种草药香料制成糟油,浇在白斩鸭上,汁香味鲜,技艺独绝,故远近闻名,顾客盈门。北赵弄还有一家菜馆,牌号失记,所煮起油豆腐汤,掺以虾仁、干贝、火腿丁、鲜肉丁、草鸡丁等,有独到之妙,他家无法仿制。寺前街的益泰丰熏鱼,与众不同,皮焦而肉不枯,油多而质不腻,滋味和淡,鲜美无匹。

吴江盛泽的名馆也有不少,蚊叟的《盛泽食品竹枝词》有数首咏唱了晚清时当地的菜馆名菜,不妨钞录于下:"成群三五意相同,今夜依家愿作东。朱鼎隆酒泳兴菜,一千记账是青铜。""时光盼盼是三冬,每约良朋四五从。生婉羯羊泳兴馆,洋河佳酿色醇浓。""猪肉虾仁不足奇,天开异想说高丽。庖丁试用荤油灼。松脆向宜佐酒庖。""不妨肉食瘦还肥,解事庖丁听指挥。称号锅油尝异味,辛酸上口辨依稀。""条条黄鳝丝丝勒,莫为无鳞戒食鱼。分付庖丁重糊辣,泳兴馆外别无如。""吾是高阳旧酒徒,非关君子远庖厨。方方块肉称红冻,市脯偏教味转腴。""屠门大嚼又红蹄,市脯家肴费品题。老汁制成风味好,买来不让自家低。"词中提到的朱鼎隆和泳兴楼,在盛泽是数一数二的菜馆。油灼猪肉或虾仁,松脆可口,下酒最宜,盛泽人称为高丽肉,几乎各家都擅烹调。

旧时苏州饭店的筵席菜馔有种种名式,丰俭由人,有整集和零点之分。整席者,有烧烤席、燕菜席、鱼翅席、鱼唇席、海参席、蛏干席、三丝席等,凡碟碗所盛之食物,或由酒楼代定,或由主人酌定,客人则不问,只管吃便是。零点则不同,有十六碟八大碗八小碗,有十二碟六大碗六小碗,有八碟四大碗四小碗,以碟碗的多少分别高下。碟也就是古人所说短订,用以放置冷荤(如熏鱼、酱鸭、香肠之类)、热荤(炒菜,只是较置碗中者为少)、糖果(蜜渍品)、干果(落花生、瓜子之类)、鲜果(如,梨、橘、葡萄、西瓜之类)。大碗用以盛全鸡、全鸭、全鱼,或汤或羹,小碗则盛各式煎炒。点心进两道或一道,有一人分食一器者,有一席共食一器者,一般甜点咸点各一道。有时请宴作零点,客人除冷荤、热荤、干果、鲜果外,可按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菜,主人则听之,大都是小碗,主人只需备大碗之菜四品或二品以敬客。此外,又有和菜,和菜是旧时赌博"碰和"时吃的便菜,只供四人之用,例不点菜,由店家安排,凡有四碟、四小碗、两大碗。碟为油鸡、酱鸭、火腿、皮蛋之类,小碗为炒虾仁、炒鱼片、炒鸡片、炒腰子之类,大碗为走油肉、三丝汤之类。

至光绪、宣统年间,筵席一般不用小碗,而用大碗、大盘,有十大件、八大件,进饭时再加一汤。碟也用得较少,最多十二碟,不再有糖果。点心仍有,多则两道,少则一道。

人民国后,移风易俗,于请客之事,讲究的排场无限,节约的也不以为吝,往往一汤四菜,四菜荤素参半。如在夏天,汤为火腿鸡丝冬瓜汤,菜为荷叶粉蒸鸡、清蒸鲫鱼、炒豇豆、粉丝豆芽或肉丝炒蛋,清爽可口,点心则为馄饨或虾仁面,也足以果腹了。

苏州筵席,向来讲究上菜顺序,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写道:"仆人上菜亦有法焉,要使浓淡相间,时候得宜,譬如盐菜,至贱之物也,上之于酒肴之前,有何意味;上之于酒肴之后,便是美品。此是文章关键,不可不知。"往往以冷盆开头,问有热炒、甜食、大菜、点心等,压轴之菜往往有所寓意,或以砂锅如荷花集锦炖等,取"满堂全福"之意;或取整鱼,取"吃剩有馀"之意。陆文夫在《美食家》里记朱自冶在自家花园里宴客,桌上放着十二碟冷盆,"丰盛的酒席不作兴一开始便扫冷盆,冷盆是小吃,是在两道菜的间隔中随意吃点,免得停筷停杯",于是便上热炒,第一道是番茄塞虾仁,紧接"各种热炒纷纷摆上台面。我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只知道三只炒菜之后必有一道甜食,甜食已经进了三道:剔心莲子羹,桂花小圆子,藕粉鸡头米"。十道菜之后,"下半场的大幕拉开,热菜、大菜、点心滚滚而来:松鼠桂鱼,蜜汁火腿,'天下第一菜',翡翠包子,水晶烧卖......一只'三套鸭'把剧情推到了顶点"。而一席酒菜的关键是放盐,朱自冶说:"这放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时而变。一桌酒席摆开,开头的几只菜都要偏成,淡了就要失败。为啥,因为人们刚刚开始吃,嘴巴淡,体内需要盐。以后的一只只菜上来,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这桌酒席有四十个菜的话,那最后的一只汤简直就不能放盐,大家一喝,照样喊鲜。因为那么多的酒和菜都已吃了下去,身体内的盐分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水,水里还放了味精,当然鲜!"《美食家》虽然是小说,但于苏州菜艺的独到之处,颇有精辟的见解和形象的描述。

苏州筵席还讲求席面的美观,《美食家》描绘孔碧霞整治的一圆席,写道:"洁白的抽纱布台布上,放着一整套玲珑瓷的餐具,那玲珑瓷玲珑剔透,蓝边淡青中暗藏着半透明的花纹,好像是镂空的,又像会漏水,放射着晶莹的光辉。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鲜花,花黄蓝白,五彩缤纷。凤尾虾、南腿片、毛豆青椒、白斩鸡,这些菜的本身都是有颜色的。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颜色不太鲜艳,便用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有碧绿的青梅。那虾子鲞鱼照理是不上酒席的,可是这种名贵的苏州特产已经多年不见,摆出来是很稀罕的。那孔碧霞也独具匠心,在虾子鲞鱼的周围配上了雪白的嫩藕片,一方面为了好看,一方面也因为虾子鲞鱼太咸,吃了藕片可以冲淡些。十二朵鲜花围着一朵大月季,这月季是用勾针编结而成的,可能是孔碧霞女儿的手艺,等会儿各种热菜便放在花里面。一张大圆桌就像一朵巨大的花,像,荷花,像睡莲,也像一盘向日葵。"

讲求菜肴摆设之美,讲求菜肴本身的色彩之美,是苏州筵席的重要特色之一。

快 餐

旧时也有快餐客饭,由于内容和等级不同,故有种种差别。一种称为盖浇饭,意思明白得很,也就是将菜盖在饭上。盖浇饭除白米饭一大碗外,菜可以选择,有清炒肉丝、炒鱼块、炒猪肝、炒鳝丝、炒三鲜、炒什锦、红烧肉,喜欢吃啥,店伙就给你舀啥,连同汤汁一起盖在饭上,另外还奉送清汤一碗。盖浇饭之外,菜饭也是最受欢迎的快餐客饭,太监弄里新新菜饭店,虽只有一楼一底,生意却特别好,天天满座,店家做饭用的青菜,只用当天摘下的新鲜菜,米即选用糯性的白粳米,煮饭时还加入适量猪油。除供应菜饭外,也有菜肴供应,如小蹄膀、脚爪、排骨、红烧肉、菜心肉圆、辣酱、百叶包肉、面筋塞肉、红烧狮子头、酱煨蛋等,照例也奉送蛋皮清汤。如只买饭不买菜,店伙也会在饭上浇一勺红烧肉的汤汁。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民国时的包饭作和荒饭摊。

包饭作大都利用自家的房屋,也未必一定要店面,有的阖家老小自行操办,有的则雇用几个人。包饭作的服务对象,就是银行、钱庄或较大商店,因为这些行业按传统的规矩,都得向职员供应中午一餐,但自办膳食不合算,便由包饭作来承接,将饭菜送至门上。包饭一般八个菜,至少六个菜,菜肴味道要好,而且还要经常变换口味,看得到时鲜货。八个菜,一般是三荤三素两汤,也有四荤三素一汤,上等的,荤菜必有大;荤,像红烧蹄髓、鲫鱼塞肉、生炒鸡块之类,素菜也总要有一' 两样时蔬。冬至一过,还要换上暖锅,不过可以减去一荤一素一汤。每逢节令,店家还要奉送只把拿手菜。因此,那时观前街上,中午时分只见挑饭菜笼的店伙,穿梭往来,一家家去送饭;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挑担回去,有时还没有走出观前街,担中的残羹冷饭,已被一群乞丐抢光了。

荒饭摊都摆在城郭边缘,像胥门城门角落、娄门城门角落、石路附近的弄堂口,一年四季除春节外,几乎天天摆摊,有的只供应中午一顿,有的还做夜市。摊上以素菜为主,小荤为辅,清汤都奉送。素菜有黄豆芽、绿豆芽、炒青菜、拌芹菜、素鸡、五香豆腐干等,小荤则有百叶炒肉丝、荷包蛋、粉丝血汤、小排骨萝日汤等,价格十分便宜。到荒饭摊上吃饭的,大都是短裆,像人力车夫、马车夫、轿夫、跑单帮的小生意人,穿长衫的也有,那是落魄的算命先生和江湖艺人,他们的流动性很大,只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些饭摊也很注意卫生,盛菜的砂锅都用白纱布盖着,盛饭的饭桶则盖上木盖,不但卫生,又有保暖的作用。

面 馆

面的滥觞可追溯至汤饼,由汤饼而索饼,即《齐民要术》所记之水引饼,至束皙《饼赋》称其"弱若春绵,白若秋练",唐人、称为"不托",至北宋时正式称之为面,见诸《东京梦华录》。生面可分细面、阔面,还有熟面,即俗呼杠棒面或棍面者,然挂面实在是昆山的首创,成书于南宋淳占十一年(1251)的《玉峰志》卷下《土产·食物》里记道:"药棋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可为远方馈,虽都人、朝贵亦争致之。"可见苏州地方谙熟吃面之道,并将它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苏州的面,花色甚多,即以浇头为例,有焖肉、炒肉、肉丝、爆鱼、块鱼、爆鳝、鳝糊、虾仁、三虾、卤鸭、三鲜、十景等等,不下数十种,一种之内又有分别,如焖肉有五花、硬膘等,如鱼有头尾、肚裆、甩水、卷菜等;如以面汤多寡为例,有宽汤面、紧汤面、拌面之分,拌面中又有热拌、冷拌之别,其他还有种种烦琐的讲究。苏州的面,讲究汤的口味,诚如俗话所谓"厨师的汤,艺人的腔",店家都十分重视吊汤,以15味鲜美为号召。

苏州的面馆当然也久已有之,清康熙时人瓶园子《苏州竹枝词》有"三鲜大面一朝忙,酒馆门头终日狂"之咏,且有小注,称面馆是"傍午即歇",酒馆是"自晨至夜",可见当时面馆只做早市,至中午就上门落栓了。沈复《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也提到胥门外的面馆,说与友人顾鸿干去寒山登高,"遂携楹出胥门,人面肆,各饱食"。面馆也有时令特色,夏日市卖卤子肉面,配以黄鳝丝,名之为鳝鸳鸯,袁景澜《姑苏竹枝词》有"水槛风亭大酒坊,点心争买鳝鸳鸯"之咏。苏州面肆众多,乾隆二十二年(1757),面馆业在宫巷关帝庙内创建面业公所。今苏州碑刻博物馆存《苏州面馆业议定各店捐输碑》,立于光绪三十年(1904),时诸店每月利润"每千钱捐钱一文",最多捐四百五十文,最少捐六十文,共八十八家,不妨抄录捐一百五十文以上的店家名录,也可见当时苏州面馆业的盛况:观正兴、松鹤楼、正元馆、义昌福、陈恒铝、南义兴、北上元、万和馆、长春馆、添兴馆、瑞兴馆、陆鼎兴、胜兴馆、正元馆、鸿元馆、陆同兴、万兴馆、刘万兴、泳和馆(娄门)、上琳馆、增兴馆、凤琳馆、兴兴馆(悬桥)、锦源馆、新德馆、洪源馆、正源馆、德兴馆、元兴馆、老锦兴、锦兴馆、长兴馆(老虎)、陆正兴、张锦记、新南义兴、瑞兴楼,计三十六家。民国以后,这许多面馆发生了停业、转让、合并种种变化,也就很难一一稽考查索了。但民国年间,苏州有几家知名的面馆,各有特色,可以略作介绍。张锦记在皮市街,莲影《苏州小食志》记道:"皮市街金狮子桥张锦记面馆,亦有百馀年之历史者也。初,店主人仅挑一馄饨担,以调和五味咸淡适宜,驰名遐迩。营业日形发达,遂舍却挑担生涯,而开张面馆焉。面馆既开,质料益加讲究,其佳处在乎肉大而面多,汤清而味隽。一般老主顾既丛集其门,新主顾亦闻风而至,生意乃日增月盛。该店主尤善迎合顾客心理,于中下阶,级,知其体健量宏,则J增加其面而肉照常;于上流社会,知其量浅而食精,则缩其面而丰其肉,此尤大为顾客所欢迎之端,迄今已传四五代,而店业弗衰。"张锦记以白汤面著名,吊汤方法取诸于枫镇大面,用黄鳝诸物,故而特别鲜洁。

观振兴在观前街,原名观正兴,为正宗苏州面馆,创于同治三年(1864),初在玄妙观照墙边,民国十八年(1929)观前街拓宽,照墙拆除,在山门口两侧建了两幢三层楼,观振兴租其西楼底层营业。观振兴的生面熟糯细软,撩面擅用"观音斗",撩面入碗,出水清,不拖沓,汤水讲究,采用的焖肉汤,具有清香浓鲜四大特色。以白汤蹄膀面著名于时,面细而软,蹄储焐得烂而入味,肉酥香异,人口而化,滋味甚佳。傍晚时分,蹄傍面更佳,专为苏州人逛观前点饥之用,故大碗宽汤,轻面重浇,另有一种工架。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时新细点够肥肠,本色阳春煮白汤。今日屠门须大嚼,银丝细面拌蹄膀。"此外像爆鱼鳝,呈酱澄色,甜中带咸,汁浓无腥,外香里鲜。端午节前后,有枫镇大面应市,也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面点。

朱鸿兴本在护杰街鱼行桥畔,创于民匡二十七年(1938),为宗苏州面馆。店主抹春鹤亲人菜市选购厉料,浇头烹调精致, 尤以焖肉浇闻名,为三糕三肥肋条肉,焖得酥烂脱骨,焐入面中即化,但又化得不失其形,口感极佳,其味妙不可言。生面又是绝细的龙须面,入味快,吃口好,惟下面不仅要甩得快,而且还得有软硬功夫,甩慢了面容易烂,甩得轻了面卷不紧,会带进不少面汤,便会泡软发胀。朱鸿兴的面特别适宜"来家生",即带回家去吃,仍然原汁原味。朱鸿兴还讲求时令,农历五月子虾上市,就供应三虾面;小暑黄鳝上市,就供应鳝糊面、爆鳝面;盛夏时节,也以枫镇大面惠供食客。此外,像排骨面,松脆鲜嫩,略带咖哩鲜辣;蹄髓面,葱香扑鼻,膏汁稠浓,具擅一时之胜。那时朱鸿兴盛面的碗也大有讲究,蹄髓面用红花碗,肉面用青边碗,虾仁面用金边碗,一般的面就用青花大碗,这也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黄天源在观前街,创于道光元年(1821),本在东中市都亭桥畔,后迁玄妙观东脚门。黄天源糕团为吴门一枝独秀,以炒肉面名冠一时,深受食客赞美。据说,炒肉面的产生有个故事。有一位店中的常客,常常既买炒肉团子,又买一碗阳春面,他把团子里的炒肉馅挑出来放进面里当浇头,吃得津津有味,店主由此得到启发,也就做个炒肉浇头试试。在试做时,选料十分精细,瘦肉、虾仁、香菇剁碎炒成面浇头,浇头香,面汤鲜,炒肉面就一下走红了。

万泰饭店在渔郎桥,创于光绪初年,既善制家常饭菜,也以面点著名,特别是开洋咸菜面,受到食客青睐。金孟远《吴门新竹枝》便咏道:"时新菜店制家常,六十年来挂齿芳。一盏,开洋咸菜面,特殊风味说渔郎。"

松鹤楼在观前街,创于乾隆初年,本为面馆,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面业公所,即为资助商号之一,时以卤鸭面著名,后虽改营菜肴,但卤鸭面仍然不废,远近闻名,可说是苏城夏令一绝。《吴中食谱》记道:"每至夏令,松鹤楼有卤鸭面。其时江村乳鸭未丰满,而鹅则正到好处。寻常菜馆多以鹅代鸭,松鹤楼则曾有宣言,谓'苟能证明其一腿之肉,为鹅而非鸭者,任客责如何,立应如何'!然面殊不及观振兴与老丹凤,故
《姑苏食话》之—市廛掠影 姑苏食话

善吃者往往市其卤鸭,而加诸他家面也。"卤鸭面的面和卤鸭分别盛碗、装碟,苏州人称为"过桥"。旧时苏城风行吃雷斋素,吃斋人的封斋和开荤,总要到松鹤楼吃碗卤鸭面。

奥灶馆在昆山玉山镇半山桥堍,创于咸丰年间,初名天香馆,后改复兴馆。光绪年间,由富户女佣颜陈氏接手面馆,以精制红油爆鱼面闻名县城。颜陈氏的面汤与众不同,以鲜活肥硕的青鱼粘液、鳞鳃、鱼血加作料秘制成面汤,鱼肉烹制成厚薄均匀的爆鱼块,用本地菜子油熬成红油,并且自制生面,打成状如银丝、细腻滑爽的细刀面。一碗面端上来,讲究五烫,即碗烫、汤烫、面烫、鱼烫、油烫。一时顾客盈门,名声鹊起,半山桥一带的大小面馆于此十分嫉妒,谑称颜陈氏的面"奥糟",即吴方言龌龊的意思,呼其面馆为奥糟馆,后来改称奥灶馆,面亦称为奥灶面。

枫镇大面虽不能说是某家所制,然创于枫桥镇,为一地风格,传人城中,倍受食客赞赏,以为是夏日清隽面点,久负盛名。枫镇大面的独特之处在于面汤,它是用黄鳝熬成的汤增鲜,再用酒酿吊香,故汤清无色,醇香扑鼻。浇头焖肉,酥烂奥味,入口即化。面条用细白面粉精制而成,撩入碗中如鲫鱼之脊,吃在口中滑落爽口,真乃色香味俱佳。

此外,阊门外的近水台,初在鲇鱼墩,创于光绪十年(1884),以苏式焖肉面闻名,有"上风吃下风香"的美誉,又有刀切面,人皆称善。观前街大成坊口的老丹凤,以徽州面闻名,《吴中食谱》记道:"面之有贵族色彩者,为老丹凤之徽州面,鱼、虾、鸡、鳝无不有之,其价数倍于寻常之面,而面更细腻,汤更鲜洁,求之他处不可得也。"另又有小羊面和凤爪面,也闻名远近。西中市的六宜楼,以青鱼尾为面浇,称甩水面,必难得美味。还有四时春的小肉面、五芳斋的两面黄、小无锡的肉丝面、卫生粥店的锅面,都是旧时苏州较有影响的面点。关于面馆里的名色和特殊称呼,不知究竟的人,会感到莫名其妙,即以光面为例,称之为"免浇",即免去浇头;也称为"阳春",取"阳春白雪"之意,白雪者什么也没有也;还称为"飞浇面",意为浇头飞掉了,还是光面。朱枫隐《饕餮家言》里有一则《苏州面馆中之花色》,写道:"苏州面馆中,多专卖面,其偶有卖馒首、馄饨者,已属例外,不似上海等处之点心店,面粉各点无一不卖也。然即仅一面,其花色已甚多,如肉面日'带面',鱼面日'本色',鸡面日'壮(肥)鸡'。肉面之中,又分瘦者日'五花',肥者日'硬膘',亦日'大精头',纯瘦者日'去皮',日'蹄膀',日'爪尖';又有日'小肉'者,惟夏天卖之。鱼面中,又分日'肚裆',日'头尾',日'头爿',日'漶(音豁)水',即鱼鬣也,日'卷菜'。总名鱼肉等佐面之物,日'浇头',双浇者日'二鲜',三浇者日'三鲜',鱼肉双浇日'红二鲜',鸡肉双浇曰'白二鲜'。鳝丝面、白汤面(即青盐肉面)亦惟暑天有之,鳝丝面中又有名'鳝背'者。面之总名日'大面',日'中面',中面双大面价稍廉,而面与浇俱轻;又有名'轻面'者,则轻其面而加其浇,惟价则不减。大面之中,又分日'硬面',日'烂面'。其无浇者日'光面',光面又日'免浇'。如冬月之中,恐其浇不热,可令其置于面底,名日'底浇'。暑月中嫌汤过热,可吃'拌面'。拌面又分日'冷拌',日'热拌',日'鳝卤拌',日'肉卤拌';又有名'素拌'者,则以酱、麻、糟三油拌之,更觉清香可13。喜辣者可加以辣油,名日'加辣'。其素面亦惟暑月有之,大抵以卤汁面筋为浇,亦有用蘑菇者,则价较昂。卤鸭面亦惟暑月有之,价亦甚昂。面上有喜用葱者,日'重青',如不喜用葱,则日'免青'。二鲜面又名日'鸳鸯',大面日'大鸳鸯',中面日'小鸳鸯'。凡此种种名色,如外路人来此,耳听跑堂口中之所唤,其不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者几希。"

面馆里的堂倌,也有响堂,就将这些特殊的用语喊成一片,声音宏亮温润而有节奏,如"一碗本色肚当点,重油免青道地点",诸如此类。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里有生动的描写:"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的--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些),重浇轻面(浇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他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时空关系。"这段描写,可真将旧时苏州人对吃面的讲究写尽了。再附带说说馄饨。

苏州馄饨以精致闻名,清人《调鼎集》记有"苏州馄饨,用圆面皮,淮饺用方面皮"。可见旧时的馄饨皮擀成圆形,并非后来机制的方形,故而显得特别小巧玲珑。馄饨店遍布街巷,乾隆时徐扬绘《盛世滋生图》上有一店,便悬"清洁馄饨"市招;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也记有"鼓楼坊馄饨",惜已无从稽考。苏州馄饨店,多由湖广人开设,以家庭小肆为主,湖广帮的"打气馄饨"颇有特色,丢人沸水锅中浮在面上,需用爪篱漂才沉下去。民国初年,由于铁木结构面机的普及,促使了馄饨业的兴旺,开业于20世纪20年代后的馄饨店很多,稍有名气的,有福兴馆(闾门外大马路)、李同心、正兴馆(齐门外大街)、复源馆、柯万兴(景德路)、左万元(濂溪坊)、朱宏昌(上塘街)、长兴馆(山塘街)、何兴馆福记(山塘星桥湾)、张记(中街路)、何正兴(朱家庄)、顺泰馆(临顿路)、熊福兴(护龙街)、顺兴馆盛记(由斯弄)、夏兴馆孙记(大马路)等。至抗战前,苏州城内外约有馄饨店百馀家,一般还兼营汤团和面。当时,还有走街串巷叫卖馄饨的骆驼担,敲击梆子,沿途现煮现卖,鲜美可口,深受小巷深处人家的欢迎。

苏州馄饨有种种名色,如鲜肉馅大馄饨、虾肉馅大馄饨、蟹肉馅大馄饨、荠菜肉馅大馄饨等,特别是小馄饨,可称小食的极致,价格低廉,然滋味可口,其汤尤为鲜美。另外,糟油煎馄饨,堪称苏州人夏令馔食妙品。

熟 食

苏州的熟肉卤菜业历史悠久,据乾隆《吴县志》记载,北爿建隆元年(960),苏州已有熟肉店,及至明清已相当普遍。国十二年(1923),朱枫隐在《饕餮家言》里记道:"苏州从前有'陆蹄赵鸭方羊肉'之称。陆蹄,谓陆稿荐之酱蹄,现在其店已分为四,一在阊门大街之都亭桥,一在临顿路之兵马司桥,一在观前街之醋坊桥,一在道前街之养育巷口。赵鸭,谓赵元章之野鸭,店在葑门严衙前之东小桥;又有名赵允章者,在南仓桥,则冒牌也。方羊肉,谓方姓方阿宝之羊肉,在葑门之望星桥,惟洪杨役后,其店已闭。现在羊肉以阊门皋桥堍之老德和馆为最,观前大成坊口丹凤楼之小羊面,亦不弱。"

这仅是当时苏州熟食业的举隅,稍为系统地介绍,得从熟食品类的体系来说,一个是以陆稿荐等为代表的本帮,另一个是野味,野味又有以马咏斋为代表的常熟帮,以协盛兴、桃源:斋为代表的无锡帮。本帮以制卖酱鸭、酱肉为主,品种较为单一,人称熟肉店。常熟帮以制卖酱鸡、油鸡、野鸟为主,无锡帮除制卖野味外,还有素鸡、豆腐干等豆制品卤菜。苏州还有回民经营的教门馆,专卖油鸡、烤鸭、牛肉之类,《吴中食谱》记道:"闾门外某教门馆,专制回回菜,不用猪羊,而烤鸭独肥美鲜洁。据云,于喂鸭时,先以竹竿驱鸭,使惊慌乱走,然后给食,故皮下脂肪称特别发达,虽此馔以京馆为最擅胜场,然亦不如其肥脆也。"此外,更为众多的,就是在酒店、酱园门口叫卖的熏胴摊。

陆稿荐创于康熙二年(1663),本在东中市崇真宫桥堍,主人陆姓,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称"业有混名著名者"有"陆稿荐蹄子",袁景澜《姑苏竹枝词》咏道:"鲜美春阳鲒子鱼,陆蹄松酒佐欢醵。四时饮馔多珍品,应补潜夫市肆书。"说陆稿荐的熟蹄和孙春阳店鲒子鱼一样,都是吴中有名的美食。陆稿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枫桥人倪松坡租赁,将他在醋坊桥的熟食店易名陆稿荐,后称大房陆稿荐,将西中市皋桥堍的本店,改称老陆稿荐,并在临顿桥堍开设协兴肉店。民。国时期,苏州以陆稿;荐为牌号的有近二,十家,惟有大房陆稿荐所制最为得法。莲影《苏州小食志》记道:"其出品以酱鸭、莲蹄为上,蹄筋、酱肉次之,至于汁肉,则品斯下矣。欲知货物之佳否,不在招牌老否,而在手段之精否。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观东之老陆稿荐,馀则皆甚平庸。"旧时陆稿荐门口有四块市招,一是"五香酱肉",二是"蜜汁酱鸭",三是"酒焖汁肉",四是"进呈糖蹄",正是陆稿荐的特色产品。五香酱肉相传从"东坡肉"演变而来,以成甜相宜、软糯鲜香著称。蜜汁酱鸭,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都选用娄门土麻鸭或太湖鸭,以大约四斤重的新鸭为最佳。酒焖汁肉即酱汁肉,色泽介乎桃红与玫瑰红之间,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甜中有咸,以热吃为佳。周振鹤《苏州风俗》这样记道:"苏州陆稿荐、三珍斋二肉铺,以善著酱鸭、酱蹄著名,然此二者犹属普通之品,其最特别而为他处所无者,莫如酱汁肉。此物上市,大抵在清明前后,至中秋节后止。其价亦甚廉,每块仅售铜元七八枚而已,而其重量每块约有两许,实熟食中之最廉者也。其佳处在肥者烂若羊膏,而绝不走油,瘦者嫩如鸡片而不虞齿决。如欲远寄,但购取新出锅者,俟其冷透,装于洋铁罐中,紧封其口,可历半月之久而其味不变。"

杜三珍在渡僧桥堍,旧称杜家老三珍斋,陆炜创于光绪八年(1882),后又开分号于道前街。杜三珍的酱鸭颇有名气,以秋冬时为最肥嫩,顾客远近而来;其次是蹄筋,每天所制不多,不但过早或过晚均不可得,而且还得与酱肉同买,不能只买蹄筋。其实杜三珍的酱肉也很好,必选用湖猪,这种猪生长期短,脚梗细,做的酱肉,色泽光亮,肉质细嫩。

糟鹅也为传统卤菜,久已闻名,选用太湖白鹅,尤以端午节前后上市的新鹅为佳,活宰后先加作料煮熟,然后置入糟缸,加大曲酒,严实盖紧,店家一般上午加工,下午应市,当天做当天卖掉,不失为夏令佳肴。

旧时苏州野味店极多,街巷桥畔,处处可见。野味品种繁多,店堂的样子也大致仿佛,沿街的柜台上放一只大而扁的玻璃柜,有浅褐色的野鸡、野鸭、麻雀,琥珀色的熏蛋,黄褐色的熏鱼,乳白色的糟蛋等。有的野味店还兼买卤味黄豆,黄豆是放在野味汤里一起熬烧的,故特别人味,尤为下酒所宜,孩子们也喜欢买来吃,几个铜板就可以买一大包。

苏州历史上,有名可考的野味店,惟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记一处"野味场野鸟",惜已不能考其故处,也不知创于何时。袁枚《随园食单》称"薛生白常劝人勿食人间豢养之物,以野禽味鲜,且易消化",薛雪这位吴门医家对野味情有独钟,而苏州人家制野味往往有极妙之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了两条,一是"野鸭切厚片,秋油郁过,用两片雪梨夹住,炮烦之。苏州包道台家制法最精,今失传矣";是"黄雀用苏州糟加蜜酒煨烂,下作料与煨麻雀同。苏州沈观察煨黄雀,并骨如泥,不知作何制法。炒鱼片亦精,其厨馔之精,合吴门推为第一"。但家厨和市肆毕竟不同,家厨可得精湛之致,而市肆则大锅老汤,滋味高下,也难以分别。晚近以来,野味以马咏斋最为有名。店主马咏梅本是常熟罟里人,在乡间以小本经营致大。光绪三十四年(1908)得铁琴铜剑楼主人瞿启甲帮助,在常熟城北赁屋设铺,称马咏记,以精湛烹技赢得生意。宣统二年(1910)迁寺前街,形成前店后坊规模,瞿氏题额"马咏斋",于是成为城内首屈一指的熏腊店。马咏梅殁后,其子马骥良继为店主。民国二十年(1931)至苏州开设分号。莲影《苏州小食志》记道:"迩年,忽有常熟店来苏,马咏斋倡于先,龙风斋继之后。据云马店主人,本系老饕,于肉食研究有素,后家渐中落,试设小摊,售卖自己所发明之熟肉一种,因号'马肉',岂知生意大佳,逾于所望,遂开一熟肉铺,即以己号'咏斋'名其店云。马肉之佳处,肥而且烂,宜于老年无齿之人,而不宜于肠胃不坚之辈。马肉外更有酱鸡一味,为苏地熟食店所无。"苏州马咏斋总号和工场在观前街棋杆里,后又移。至施相公弄口,有一分号在观前街洙泗巷口,另一分号在宫,巷。继而又在上海开了两家分号,一家在大世界隔壁,一家在浙江路。马咏斋所制酱肉,重糖汁浓,酥糯不腻,其他如三黄油鸡、湖葱野鸭、鸡鱼肉松、红炙鸡鸭、醇烧肉蛋、凤鸡板鸭等,也很受食客青睐。据说当年选用的三黄鸡,必是常熟鹿苑鸡;所制肉松,选料均净,油而不腻,其味不让太仓倪鸿顺。

东小桥的赵元章,以野鸭闻名,用的是正宗的野鸭,烧制时鸭肚里塞满胡葱,胡葱的香味透人鸭肉,鸭肉的鲜味又透入胡葱,鸭香葱鲜,相得益彰。傍晚时分,从赵元章飘出的香味,在小河面洋溢起来,走过望星桥或者迎枫桥,老远就闻得到。另外,古吴路西口的西城桥畔,有一家野味店也以野鸭闻名,《吴中食谱》记道:"城南西城桥野鸭有异味,虽稻香村、叶受和亦逊一筹,惟只在冬令可购,易岁即无之。"

昆山燎鸭也颇有名,以周市某店所产为最早。光绪四年(1878),太和馆店主吴中堂父子对祖传秘方悉心研究,以十多 市,当天做当天卖掉,不失为夏令佳肴。

旧时苏州野味店极多,街巷桥畔,处处可见。野味品种繁多,店堂的样子也大致仿佛,沿街的柜台上放一只大而扁的玻璃柜,有浅褐色的野鸡、野鸭、麻雀,琥珀色的熏蛋,黄褐色的熏鱼,乳白色的糟蛋等。有的野味店还兼买卤昧黄豆,黄豆是放在野味汤里一起熬烧的,故特别人味,尤为下酒所宜,孩子们也喜欢买来吃,几个铜板就可以买一大包。

苏州历史上,有名可考的野味店,惟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记一处"野味场野鸟",惜已不能考其故处,也不知创于何.时。袁枚《随园食单》称"薛生白常劝人勿食人间豢养之物,以,野禽昧鲜,且易消化",薛雪这位吴门医家对野味情有独钟,而: 苏州人家制野味往往有极妙之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了两条,一是"野鸭切厚片,秋油郁过,用两片雪梨夹住,炮烦之。苏州包道台家制法最精,今失传矣";二是"黄雀用苏州糟加蜜酒煨烂,下作料与煨麻雀同。苏州沈观察煨黄雀,并骨如泥,不知作何制法。炒鱼片亦精,其厨馔之精,合吴门推为第一"。但家厨和市肆毕竟不同,家厨可得精湛之致,而市肆则大锅老汤,滋味高下,也难以分别。晚近以来,野味以马咏斋最为有名。店主马咏梅本是常熟罟里人,在乡间以小本经营致大。光绪三十四年(1908)得铁琴铜剑楼主人瞿启甲帮助,在常熟城北赁屋设铺,称马咏记,以精湛烹技赢得生意。宣统二年(1910)迁寺前街,形成前店后坊规模,瞿氏题额"马咏斋",于是成为城内首屈一指的熏腊店。马咏梅殁后,其子马骥良继为店主。民国二十年(1931)至苏州开设分号。莲影《苏州小食志》记道:"迩年,忽有常熟店来苏,马咏斋倡于先,龙凤斋继之后。据云马店主人,本系老饕,于肉食研究有素,后家渐中落,试设小摊,售卖自己所发明之熟肉一种,因号'马肉',岂知生意大佳,逾于所望,遂开一熟肉铺,即以己号'咏斋'名其店云。马肉之佳处,肥而且烂,宜于老年无齿之人,而不宜于肠胃不坚之辈。马肉外更有酱鸡一味,为苏地熟食店所无。"苏州马咏斋总号和工场在观前街棋杆里,后又移,至施相公弄口,有一分号在观前街洙泗巷口,另一分号在宫,巷。继而又在上海开了两家分号,一家在大世界隔壁,一家在浙江路。马咏斋所制酱肉,重糖汁浓,酥糯不腻,其他如三黄油鸡、湖葱野鸭、鸡鱼肉松、红炙鸡鸭、醇烧肉蛋、凤鸡板鸭等,也很受食客青睐。据说当年选用的三黄鸡,必是常熟鹿苑鸡;所制肉松,选料均净,油而不腻,其味不让太仓倪鸿顺。

东小桥的赵元章,以野鸭闻名,用的是正宗的野鸭,烧制时鸭肚里塞满胡葱,胡葱的香味透入鸭肉,鸭肉的鲜味又透入胡葱,鸭香葱鲜,相得益彰。傍晚时分,从赵元章飘出的香味,在小河面洋溢起来,走过望星桥或者迎枫桥,老远就闻得到。另外,古吴路西口的西城桥畔,有一家野味店也以野鸭闻名,《吴中食谱》记道:"城南西城桥野鸭有异味,虽稻香村、叶受和亦逊一筹,惟只在冬令可购,易岁即无之。"

昆山燎鸭也颇有名,以周市某店所产为最早。光绪四年(1878),太和馆店主吴中堂父子对祖传秘方悉心研究,以十多味草药及七种调料配制成燎锅老汤,从此独占鳌头。制燎汤本是民间传统烹调野味的手段,后用四斤以上的麻鸭来代替野禽,从而转为专制燎鸭。燎鸭风味独特,香鲜入骨。

旧时茶食店往往兼售野味,如稻香村、叶受和、东禄、悦采芳都有佳制,甚至胜过专门的野味店,只是价格比较贵。

太仓肉松名闻遐迩,迄今已有百馀年历史。创始人倪德,咸丰初流落太仓,在老诚意糟油店学艺,相传某次。不慎将红烧肉的汤熬,干了,肥肉成油渣,肉皮变卷筒,卤汁全吸人精肉,稍动锅铲,块肉便成金黄色纤细绒毛,然异香扑鼻,滋味迥异,肉松便由此而来。同治三年(1864),倪鸿顺肉松店开业,在民国四年(1915)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倪鸿顺的"葫芦牌"肉松获得甲级奖,于是驰名海外。太仓肉松原料用老猪后腿,除膘、去皮、剔筋后,加人作料边炒边加酒边品尝,至少炒三小时方能出锅揉松,其味鲜香酥松,丝长而绒,入口即化,以不留残渣为上品,同行无敌。宣统《太仓州志》记道:"肉松,制法创于倪德,以猪、鸡、鱼、虾肉为之,德死,其妻继之,昧绝佳,可久贮,远近争购,他人效之,弗及也。"倪鸿顺的猪肉松、鸡松、鱼松、虾肉等,可称佐粥、下酒佳品。据民国八年(1919)《江苏省省报》报道:"有倪鸿顺肉松,鸡、鱼、虾松,味美耐久,为太仓之特产,销路甚畅。"又民国二十五年(1936)《太嘉宝日报》报道:"倪鸿顺所出之货,味咸耐久,不变其味,是其特长。"由此也可见得倪鸿顺历史之久、出品之佳。

虾子鲞鱼是苏州传统特产,旧时茶食店、野味店、南货店都有制售,以稻香村所出最为有名。鲞鱼有南洋鲞、北洋鲞、灵芝鲞之别。袁枚《随园食单》称为"虾子勒鲞",记其制法曰:"夏日选白净带子勒鲞,放水中一日,泡去盐味,太阳晒干。入锅油煎,一面黄取起。以一面未黄者铺上虾子,放盘中,加白糖蒸之,一炷香为度。三伏日食之,绝妙。"如今苏州虾子鲞鱼制法,仍按袁枚旧说。与虾子鲞鱼可媲美的,还有虾子鲚鱼,清人《调鼎集》记道:"虾子鲚鱼,小鲚鱼蒸熟,糁虾子;鳓鱼切段糁虾子,腐皮捣虾子,为之晒干成块,亦苏州物。"

冷 饮

旧时夏季,坊肆间饮品纷陈,种种名色,令人目不暇接。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就录有"凉水"十七种,它们是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皮饮、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也录有"汤品"三十二种,它们是青脆梅汤、黄梅汤、凤池汤、橘汤、茴香汤、梅苏汤、天香汤、暗香汤、须问汤、杏酪汤、凤髓汤、醍醐汤、水芝汤、茉莉汤、香橙汤、橄榄汤、豆蔻汤、解醒汤、木瓜汤、无尘汤、绿云汤、柏叶汤、三妙汤、干荔枝汤、清韵汤、橙汤、桂花汤、洞庭汤、木瓜汤(又方)、参麦汤、绿豆汤。以上仅是举隅,实际存在的名目,当远不止此。

晚近以来,许多饮品早已失去,流行于市问者,仅银耳羹、杏仁茶、奶酪、橘酪、莲心红枣汤、鲜莲子汤等,苏州则以酸梅汤和甘蔗浆最为常见。

酸梅汤,每当夏令,生意兴隆,它醇香质纯,以冰镇之,又甜又酸,沁人心脾,其味能挂喉不去。酸梅汤制作讲究,一律用开水泡制,原料是干货店里的干梅子名酸梅,中药店里也有,称为乌梅,要用冰糖,加桂花露、玫瑰露发挥香味,绝对不用生水,也不用糖精,店家或小贩制成酸梅汤后,灌人白地青花的细瓷大甏中,周围镇以冰块,包裹严密,保持一定凉度。其汤色有两种,浓的色如琥珀,香味醇厚;淡的颜色淡黄,清醇,淡远。其凉镇齿,一杯人,烦暑都消,可称是旧时消暑的佳:味。赵翼有《芸浦中丞邀我邓尉看梅,梦楼芷堂先在苏相待,遂同游连日,并偕蒋于野秀才》九首,其中一首咏道:"园丁种树岂因花,为卖酸浆冰齿牙。翻与山村添韵事,错疑比户总诗家。"酸梅汤大都由水果铺或糖果店供应,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用机制冰镇,大概五分一杯,味道似乎就不及过去醇真。甘蔗浆也是由来已久,古人称为柘浆,《楚辞·招魂》便有"月耍鳖炮羔,有柘浆些",《汉书·礼乐志》录《郊祀歌》,有道是"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可见甘蔗浆既是筵席上的饮料,还能醒酒,其实蔗浆玉碗冰泠泠,最是消暑的妙品。特别是老人,齿牙动摇,不能大嚼甘蔗,甘蔗浆就大大方便了,其中滋味又胜过嚼甘蔗。春末夏初,苏州的水果铺、水果摊就开始供应甘蔗浆,旧时用木制的榨床,将切成的甘蔗小节榨出浆来,至20世纪60年代,大都改用金属榨机,现榨现卖,盛以玻璃杯,大杯一角五分,小杯九分,实在不能算是奢侈的消费。

至于苏州的冷饮业,民国初期已有用天然冰土法制造冰淇淋销售,至20世纪20年代,酒楼、冷饮室已有纸杯冰淇淋,制作出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广州食品公司购得从旧军,舰上拆下的制冷设备,自制自售刨冰、冰淇淋、冰冻鲜橘水等,为苏州第一家冷饮制造商。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好莱坞、百乐棒冰厂开业,当时日本制造的氨压缩机投入市场,先后又有多家棒冰厂开业。民国三十六年(1947),棒冰商业同业公会成立,时有北极、美女、郑福斋、白雪、银雪、银星、金星、三吴、小朋友、美琪十家,主要生产棒冰,也生产少量雪糕,郑福斋还兼产酸梅汤。苏州的汽水生产,则较冷饮为早,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业的二马路滋德堂即已制销,时称荷兰水。民国八年(1919)前,有南濠街德裕公司荷兰水厂,至20世纪40年代又有一家瑞记汽水厂。

常熟的第一家冷饮店,是冠生园协记糖果店,自民国二十年(1931)起供应冷饮。楼上设雅座,可容五十馀人,自制冰淇淋、刨冰、酸梅汤等,还销售上海正广和汽水与海宁洋行的美女牌棒冰。冰淇淋盛于高脚玻璃杯中,小杯即蛋卷冰淇淋。刨冰有香草、可可、橘子、柠檬诸色。

腌 腊

腌腊诸品,市肆有专卖腌腊的,但苏州人家也自己腌制,宣统《太仓州志》记道:"风鸡,味绝腴美,为邑佳产。腊蹄,腊月腌豚蹄,至清明后食之,风味极佳。"家中腌腊,往往是在寒冬。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腊猪得酱晾风前,鱼鸭编绳庭共悬。笋党船来好烹煮,应夸味胜肉鲜鲜。"小注写道:"腊月,家购豚肉,敷以椒盐渍酱油中,与鸡鸭鲤鱼同挂檐下,望之累;累。二三月中,笋船成群而至,名日笋党。生猪肉俗呼为鲜鲜'肉。"又浙江金华人流落盛泽,以弹棉絮为业,而家制南腿,滋味称绝,蚊叟《盛泽食品竹枝词》咏道:"金华籍贯浙东人,卷絮. 弹花是客民。独出冠时南腿肉,钵头弄里话前因。"闻名遐迩的金华火腿,竟然在盛泽冠时独出,也可见得饮食文化的交流,钵头弄这个地名,就是历史的记录。

至于腌腊店肆,莫过于阊门孙春阳,字号之久,规模之大,又卓然有经营之法的,以孙春阳首屈一指。

孙春阳,宁波人,应童子试不售,遂弃文从商,来到苏州,那是在明万历中叶。开始时,在吴趋坊北口开了一个经营南货的小铺,由于经营得法,生意十分红火,规模也逐渐扩大。钱泳《履园丛话》说,孙春阳总柜下设六房,是根据货物的不同予以分类,这六房是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凡去买物的人,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都到柜上付款,然后取了货券,去各房兑取货物,或委托各房发运。而总柜随时掌握整个营业情况,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了解得十分清楚。至钱泳写《履园丛话》时,孙春阳已成为极著名的老牌店肆,钱泳感叹道:"自明至今,已二百三四十年,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吴中五方杂处,为东南一大都会,群货聚集,何啻数十万家。惟孙春阳为前明旧业,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据说,明亡之后,有人拿了万历年问的货券,去店中兑取货物,店中人不稍迟疑,立即付给,可见得孙春阳的声誉。孙春阳科学的管理与经营,可推为古代坐商的翘楚。这家著名店肆毁于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战火,后来也不曾重新开业。

孙春阳经营的商品,以质地优良、品类齐全而名闻天下,有的货物还常被宫中采办。除腌腊、海货外,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记着一种"玉兰片",它以楠竹产的冬笋或春笋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因其外形和色泽与玉兰花瓣相似,故称之为"玉兰片"。袁枚说:"以冬笋烘片,微加蜜焉。苏州孙春阳有盐、甜二种,以盐者为佳。"还有熏鱼子也很著名,清人《调鼎集》记道:"熏鱼子出苏州孙春阳家,愈新愈妙,陈则变味。"孙春阳还有专门储藏水果的地窖,或许就是冰窨,使得一年四季,能够有各样水果应市,如寒冬腊月的西瓜、炎日酷暑的蜜橘等等,不及其时,每有异品,当然这种称为"异品"的水果价格,想来是非常昂贵的。

康熙五十七年(1718),海、淮、洋、泗四帮腌腊商人在闾门外潭子里创建高宝会馆,即江淮会馆。至乾隆七年(1742),"腌腊鱼货,汇集苏州山塘贩卖"者有二百四十人之多。乾隆年问,兖、徐、淮、阳、苏五府腌腊、鱼蛋、咸货商人又在胥门外创建江鲁会馆。咸丰八年(1858),海货商人也在南濠街建立永和会堂。同治以后,散帮的腌腊业有大东阳、生春阳、仁和堂等店号。生春阳本原名为巨成祥腿栈,为绍兴祝氏创于同治年问,光绪十五年(1889)祝氏病",危,委托小女未婚婿许'瑞卿经营店务,时观前大东阳腿铺生意好于巨成祥,许瑞卿求得隆兴寺主持资助,从东阳、金华、义乌及如皋等地购进火腿,其进货严格,所售火腿均打上黑色圆章店号印记,营业遂与大东阳相匹敌。光绪十七年(1891)改号生春阳腿铺。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春阳加入苏州商务总会。民国初年,生春阳将火腿运销香港,时价火腿仅两个银元一只,生意大好,获利颇丰,从此开始批发火腿业务。大东阳则营业萎顿,无力从产地直接进货,改向生春阳进货,终因难以维持,出盘给生春阳。于是生春阳成为苏州腌腊渔腿业的巨擘,购进大儒巷东口房屋一所作为库房,储火腿常在十万只上下。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入侵苏州,生春阳、大东阳被洗劫一空。及至抗战胜利,生春阳已无力恢复旧业,仅能勉强维持而已。

价 格

清初,苏州是个繁华之地,海鲜时有应市,但价格不靡,康熙时人瓶园子《苏州竹枝词》咏道:"冰鲜海上未沾牙,飞棹吴门卖酒家。一戥黄金尝一尾,人夸先吃算奢华。"石嘉言《姑苏竹枝词》也咏道:"山珍海错市同登,争说居奇价倍增。独羡深宵风雨里,有人还对读书灯。"乾隆时,苏州酒楼筵席,都很豪华,耗费甚巨,同治《苏州府志》卷三称"一席费至数金,小小宴集,即耗中人终岁之资"。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记嘉庆、道光年问山塘街三山馆、山景园、聚景园的酒席价格,称"每席必七折,钱一两起至十馀两码不等"。春秋佳日,游人既多,价格更高了。《吴郡岁华纪丽》卷三记道:"至于红阑水阁,点缀画桥疏柳问,斗酒品茶,肴馔倍常价,而人愿之者,乐其便也。"包天笑在《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里写道:"在十九世纪之末,有一二银元的菜,便可以肆筵设席的请客了。即以我苏州而言,有两元一席的菜,有八个碟子(冷盆干果)、四小碗(两汤两炒)、五大碗(大鱼大肉、全鸡全鸭),还有一道点心。这种菜,名之日'吃全',凡是婚庆人家都用它,筵开十馀桌,乃是富绅宅第的大场面了。最高的筵席,名日'十六围席',何以称之为'十六围席'呢?有十六个碟子(有水果、干果、冷盆等,都是高装)、碗(其所以为特色者,小碗中有燕窝、鸽蛋,时人亦称之为燕窝席),也是五大碗,鸡鸭鱼肉变不出什么花样,点心是两道,花样甚多,苏州厨子优为之。这一席菜要四元。那种算是超级的菜,在婚礼中,惟有新娘第一天到夫家(名日'待贵'),新婚第一天到岳家(名日'回门')始用之。"

民国十二年(1923)前,苏馆的同业,公定划一菜价,大略如下:吃全,十二盆五菜四小碗一道点,每桌洋五元五角;吃全换全翅,每桌加洋三元;吃全换半翅,每桌加洋一元六角;吃全换整鸭,每桌加洋五角;吃全换整鸡,全桌加洋四角;吃全小碗换银耳、鸽蛋,每样加洋三角。四菜四小碗四大盆,每桌洋三元八角;八盆五菜,每桌洋四元;四盆四菜或和菜,每桌洋三元;光五菜,每桌洋二元五角;四荤一素,每桌洋二元四角;五簋,每桌洋二元二角;中四,每次洋二角五分;全翅,每次洋三元五角;半翅,每次洋二元五角,点心,每道加洋三角;正果,每桌加洋六角。京馆则吃全无定,和菜二元四角,壳席三元,全翅二元四角,扒翅四元半。徽馆也吃全无定,大和菜四冷荤盆、四小碗、三大菜、一道点,价二元二角;中和菜二冷荤盆、二小碗、二大菜,价一元三角;小和菜二炒一汤,价五角。比较起来,徽馆点吃较苏馆为价廉,吃和菜则尤为便宜。如果加酒,无论是苏馆,还是京馆、徽馆,都另外结算,加付小账一成。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市价,舒新城在《江浙漫游记》里记载,他在常熟山景园晚餐,"每席十元,有六碟十碗,有本地之叫化鸡、新松蕈等,味均可口";在常熟兴福寺素餐,"四元素餐有四碟六盆一汤,味均可口,平时不易得也"。

自然真正的名菜还是很贵的,周劭在抗战前的苏州吃"蟹',黄油",那是松鹤楼外绝无仅有的,他在《令人难忘的苏菜》里!记道:"它全用雄蟹的膏油制成,一菜所需,不知需用多少只雄'蟹,我清楚记得其时的价钱是银元六元。"

20世纪50年代的市价,比较低廉,何满子在《苏州旧游印象钩沉》里记道:"价格也想象不到的低廉,碟两条鲫鱼,只要一千五百元,即1954年改币后的一角五分。牛肉、虾球、半边鸽子,和有松子和花生仁的肉圆,也都是一二千元,顶贵的不超过五千,即后来一角至五角。总之,两人对酌,花一万元(一元)就很丰富满意了。"

至1978年,苏州的饮食还是很便宜,树菜从上海来,住在观前街一家招待所里,他在《走出第一步》里回忆:"这家招待所不供应伙食,但这也无妨,走出大门就是食肆林立的观前街,苏州有名的点心店和饭店如观振兴、黄天源、得月楼、松鹤楼等都在同一条街上,朱鸿兴、新聚丰等也都相距不远,就餐十分方便,并能丰俭随意。那回我算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派去出差的,按例每天有一元五角的伙食补贴。每天早晨到观振兴去吃一客汤包,中午到素香斋吃一餐素菜客饭,晚饭上朱鸿兴吃一碗双浇葱油焖肉面。三餐相加,也就是一元五六角钱,都由公家开支,自己基本上不用再掏钱了。"

会 饮

苏州人讲究吃,也喜欢吃,平日里想吃就要寻个理由,聚在一起吃他一顿,至于由谁惠钞,则想出种种办法。旧时醵资会饮大致有四种方式。

一、如会饮者十人,人出一元,共十元,其中一人主办其',事,而酒食之资及杂费须十二元,结账时各人再补出二角,此:平均分配也,苏州人俗呼为"劈硬柴"。

二、如会饮者十人,人出一元,共十元,也是其中一人主办其事,而酒食之资及杂费总有超出,这畸零之数,则由主办人来出。如此,主办人负担也就稍重。

三、如会饮者十人,估算这次酒食之资及杂费需十元,先由一人以墨笔画兰草于纸上,但画叶,不画花,十人则十叶,于九叶之根写明钱数,数有大小,多者数元,少者数角,一叶之根无字,不使其他九人见之。写好后将纸折叠,露其十叶之端,由画兰者请九人在叶端自写姓名,九人写毕,画兰者也将自己姓名写上,然后展开折纸,何叶之姓名与何叶之钱数相合,即依数出钱。这样出资者共九人,另有一人因叶根无字,可赤手得以醉饱。这种吃法,苏州人俗呼为"撇兰花"。

四、如会饮者十人,各出一次酒食之资及杂费开销,迭为主人,以醉以饱,十次而为一轮,钱之多少则不计。这种吃法,苏州人称为"车轮会"或"抬石头"。

醵资会饮,可丰可俭,确定办法后,视银数的多少,作会饮的繁简。旧时苏州一般商行职员发薪后,相约去太监弄鸿兴面馆吃小锅面,面与浇头同煨在锅里,有什景、三鲜、虾仁、火鸡,浇头鲜味深入面中,面热汤浓,连锅端上,各人按自己的食量挑面舀汤,吃得称心如意。银行、钱庄的职员,因为收入颇丰,他们聚餐的档次就要高一点。每当秋风乍起,菊黄蟹肥之时,他们就相约三五知己到观前街西脚门的蟹贩那里,买一串阳澄湖大闸蟹,再到马咏斋买几包油鸡、烧鸭、五香麻雀,来到宫巷元大昌酒店里,让酒店代煮那串大闸蟹,再要上数斤花,雕,个个吃得心满意足,才相辞回家。

除醵资会饮外,有"罗汉斋观音",则是多人请一人的聚宴。一般在知交同事、师门兄弟之间,有人因事离职,另就他业,也有因亲戚提携,求学深造,这时送行饯别,所费众人分摊,以表惜别之情。当然也有"观音请罗汉"的,外出多年,事业有成,衣锦归来,邀请同学知交,设宴叙旧。

旧时常熟,结社集会的风气很盛,有的利用神祗的诞日,招集善男信女,如关爷社、雷素社、观音佛会等;有的则带有公益事业性质,如以消防为名,斋供祝融的火烛会;有的则是松散型的经济组织。由一人或数人倡议,集十馀人为一会,分期举行,一般每年分两期举行,醵金摊缴,聚零为整,使成趸款,先由倡议者(称为头总、二总、三总、四总)挨次坐收,继由合伙人拈阄,凭骰子点色大小决定胜负,胜者收取趸批会款。每次会期,都要办会酒。各色各样的社酒、会酒,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无非借个名义一饱口福。豪门巨室固然这样,即中产之家也不例外,竞相效尤,社会风气奢侈一时。更有不借名义专为聚餐而成团体的,那时常熟便有一个"酒团",由沈同午、方山塘、潘天慧等十馀人组成,专事赌酒豪饮。其中沈的酒量最大,自夸百杯不醉,号称"酒牛",被推为"酒团"团长。

一般社酒、会酒所用的荤素筵席,都是四果食、四冷盆、两汤两炒、两点心和六大碗。荤的不外乎鱼肉鸡鸭,素的是蘑菇、香蕈等,煮法的巧妙,各地不同。常熟东乡一带盛行"十六会签",那是会酒、社酒中特等筵席,包括四冷盆、四热炒、四点心和四大菜(全鸡全蹄等),每人座前除杯箸外,置有折叠的草纸一方,加上一道红纸签条,以备吃客随时揩拭桌上的油腻。西乡佛会的菜席上,必有红烩油汆豆腐和红枣汤,尤为特色。还有一种社酒"公堂宴",旧俗城内城隍庙赛会前夕,例须"坐夜堂",有人扮作皂隶差役吆喝呵叱,提审阴曹地府的人犯,审讯毕,社里当值的人就在殿上聚饮,故称为"公堂宴",又称"斋班头",每席四人,分配每人一份,不仅是酒菜,还有其他物事,陈列桌上,光怪陆离。活人吃的酒席,却像死人的祭筵,也算是吃的一种极致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104353.html

更多阅读

《金牌冰人》之令狐喜 金牌冰人粤语

《金牌冰人》之令狐喜发现自己有的时候反应真的很慢,《金牌冰人》放了这么久,现在才看完,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的停不下来初听到这部戏的时候,还以为不好看没什么看头,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了。喜欢看这部,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盖鸣晖反串的令

温庭筠小说《干馔子》之神鬼怕恶人 温庭筠

温庭筠小说《干馔子》之神鬼怕恶人唐代贞元(85-805)年间,道政里十字街东边有一处宅院,奇异现象每天都可以看见,人住在那里必然遭到大的灾祸。大学生房次卿租借西院住,一个多月也没遭遇祸患。大家夸奖他说:“看来他的前程没有问题,可以顺利

引用 张元素·《医学启源》之用药备旨 医学启源 下载

慧敏 的 张元素·《医学启源》之用药备旨用 药 备 旨一、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图暂缺)注云∶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又曰∶味浓则泄,味薄则通;气浓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

声明:《《姑苏食话》之—市廛掠影 姑苏食话》为网友独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