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图片集 * 中药饮片图片大全



中药饮片图片集

',2)">

中药掺假知多少

1、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

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6、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7、海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鉴别:将药材倒入有水的杯子中,搅拌,海金沙漂在水上,细砂石沉在水下。

8、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进货最好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但物有所值。

9、半夏:黄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

10、沉香:假的太多,进价30-50元每公斤,医药公司卖出400-500元。很气愤。假的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

11、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12、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

13、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产量很大),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

14、威灵仙: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货,真的铁骨铮铮,假的根系发软。鉴别:找到真的根头部,仔细观察,再看混杂的细段,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

15、柴胡:掺假手段太多,其中我见过的有:掺柴胡的茎(含量较低);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

16、龙骨:市面上出售的龙骨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很少。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坑医生不浅。建议: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要想成名医,就花钱进真货,进生龙骨(化石)。

17、龙齿:假货有多少,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市场价130-150元左右每公斤。

18、桃仁:细心观察,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有的全是假的。掺假者用杏仁当桃仁(杏仁价格14左右,桃仁35左右)。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向对于桃仁而言),我简称“二愣子”。

19、川牛膝:大多用牛蒡根掺入。

20、鹿角霜:有的用假龙骨敲碎后当鹿角霜出售。

21、猪苓:大多加的有加重粉。

22、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

23、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含量很低,达不到效果。

24、乌梅:纯真货很少,价格28元左右。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看到这想想你开的“乌梅丸”为啥效果不好了吧!!

25、全虫: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400克-500克盐,

26、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本人做过实验,将200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110克了,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看你敢不敢给哺乳期妇女吃!!

27、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黄亮色),长疮的患者你开100克也没用!!

28、吴茱萸:假的为一种形相似的植物种子外壳,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嚼在口中没有味道。曾在某家三甲医院,老中医开吴茱萸汤,吴茱萸从15克用到50克,患者病情依旧!!老爷子还以为自己辩证错误了!!

29、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

30、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31、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32、地龙: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然后再称,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

33、酸枣仁,我地售价58元/公斤,可是掺有40%以上的枣仁壳,并染色.每次开20克枣仁最多能取得12克以下的效果

34、酸枣仁分进口和国产的,两者外形相似,进口的35—42元左右;国产的70左右。大多将进口的掺入国产的出售。

35、蒲公英:别看进价只有几块钱,但八成都是假的!!造假者将油麦菜切成段,混入正品种出售。凡切成段的均掺有假的!!防假措施:只购买未切碎的蒲公英。

36、羚羊角:造假者用塑料铸成正品样式,外观与正品无异。(新疆人在全国摆地摊,均用此假货),鉴别:火烧后冒黑烟,释放较浓的塑料味!!

37、犀角:同上。

38、鹿茸:新疆人将正品鹿茸拔掉表面的皮革层,然后将经染料染色过的砂石及木头粉配上粘合剂,塞入鹿茸皮套中,阴干后充当血鹿茸出售。鉴别:看看正品的血鹿茸片,再看看他们的假鹿茸,很容鉴别。

39、虫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而成等等,太多了!!

40、紫河车:八成都加有加重粉(硫酸镁)。

41、赤芍:能买到京赤芍不容易,大多用白芍染色后充当赤芍。也有的将生地榆掺入赤芍中出售!

42、大茴:造假方法有2种:1,水煮后晾干再卖.鉴别:煮过的味淡色轻.2,加上加重粉.鉴别,假品对光可见上面有发光如金粉样物质.

43、射干:目前市面上正品射干价位在40元左右,凡30元以下的均属假货。掺假者 将姜黄切成小薄片掺入。

44、三七:血塞通厂家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经过药商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了,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达不到,效果自然差很远了。

45、炒白术市场上以染色居多,真正麸炒出来的少之又少真正炒出来得,断面黄棕色,而染色的断面不显黄色。最好买生白术来自己炒

46、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黄色,断面焦黄。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7左右。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

47、白鲜皮浸硫酸镁,丹参浸红沙

48、红花: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 鉴别:用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

49、蝉蜕:造假者将泥浆水泡蝉蜕后晒干,让蝉蜕脚和壳里面沾上泥头,增加重量。

50、我进的白芨96 柴胡 95姜半夏 75枣仁75都是70元以上的。阿胶用正宗驴皮,2。5-4斤才能出1.0阿胶,驴皮5元/斤,仔细算来,200元/公斤以下的基本就是劣品或者猪皮做的胶了,所以你只花费150元/公斤买阿胶,就不要抱怨人家经销商心眼坏了。

51、炙山甲里加食盐我是领教过的。500g的生山甲炙出来大约只剩425g的样子,而山甲炙热发泡放入浓盐水捞出晾干就有500—550g的重量,保不准里面还有炙猪甲、炙牛甲;所以,山甲要买生的回去自己炮制。

52、相思树籽假枣仁。鉴别方法:相思树籽质地重,表面光滑,中间饱满;枣仁质地轻,中空,表面皱褶。

53、龙眼肉:龙眼肉红糖水泡后晒干,增加重量。价格在20元左右的都是此货。正品价格在40元左右。

54、西洋参:凡西洋参片,多掺有切片的白条参。西洋参个,分进口洋参和国产种洋参,两者价格差别太大(进口的好西洋参1000左右,国产种洋参150左右),往往出售的所谓进口西洋参,大多是国产的。

55、青黛:正品不好弄,现在掺假者将滑石粉掺入出售,凡颜色青中泛白,手感滑腻者即掺有滑石粉。按:青黛进货时一定要闻一闻,看有无霉味,正品略带腥味。青黛容易吸潮,吸潮后很容易生霉。

56、大黄:掺假者用土大黄掺入。肉眼不好鉴别,伪品中央偏白;在紫外灯下很好鉴别。

57、山豆根: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真货了,伪品含量很低。劝大伙开处方时就别想到这味药(真言相劝),假的很!!

58、茯神:又名“抱松根”,而现在的茯神,中央的松根很少,外边的茯苓很大一块,就好像你吃芝麻饼,一个烧饼上只有一粒芝麻,也称为芝麻饼。有的很明显,松根还是新鲜的,一看就是人为制造的。应当松根快腐烂了才对。

59、我用的半夏全是个子一般是姜半夏,不要片,因为片中掺南星,半夏个子的肚脐眼在中间。

60、茜草:造假者用草根、细树根切成段,染色后,充当茜草出售。鉴别:用手掰断后断面正品为红色,假的不是红色。具体什么颜色就看掺的是啥东西了!!

61、凡正品青黛倒进水中起初浮的,如果一下就沉下那就是伪品。

62、中药入水可辨真伪

胖大海 投入热水中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倍。伪品圆粒苹婆的种子入水膨胀较慢,仅达原体积的2倍。

苏木 碎片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伪品系木材经染色而成,浸入热水中水呈浅黄色、黄色、橙黄色。

西红花 投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柱头膨胀呈喇叭状,无油状漂浮物。若水浸柱头呈条状或丝状系伪品金针菜制造;若掺杂细沙、淀粉、植物油等则出现沉淀、油状漂浮物。

秦皮 置盛水透明形玻璃杯中,水在日光下可现碧蓝色荧光,伪品其他树皮水浸液无荧光。

真牛黄加水可将指甲染黄

牛黄 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加少许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黄,俗称“挂甲”。伪品多用黄连、大黄、姜黄、鸡蛋黄等粉末或马铃薯加植物色素伪造,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

蟾酥 正品表面或断面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并隆起。掺伪者沾水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但液状物泛出慢而且不隆起。

蛤蟆油 用温水浸泡呈絮状,体积可膨胀10~15倍。伪品中华大蟾酥输卵管水浸后呈螺旋形鸡肠状,体积仅膨大3~5倍。

熊胆 取正品少许投入清水杯中即见熊胆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静置24小时全部溶解出来的黄色色素仅布于杯底。伪品猪、牛、羊胆虽然也呈不同程度的黄线下沉,但24小时后水全部染成黄色或有不溶絮状物。

金钱白花蛇 用水浸软后观察,蛇头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伪品系用大蛇剥条而成,蛇头可拔出,蛇尾短粗。

阿胶 取阿胶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伪品杂皮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胶丝结片及黑渣。代用品新阿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层有黑渣及絮状物常常有沉淀,浑浊不透明,表面有脂肪油。

花里掺滑石粉,泡过后红花褪色变白,碗底有一层粘状物质。

63、砂仁有的用益智仁来掺假,整粒的一般没有,多半是在碎的里面加。

64、仙茅:造假者用细白芍根,闷黑后,加工而成。看你补肾有效不!

65、全虫50%的盐和泥,枸杞子用硫磺熏,虫草中间用铁针等等用平贝冒充松贝

66、天冬,多用白糖水或者冰糖水搅拌,为了增加重量。只要你的天冬是粘的不是干的你尝一下,一定很甜

67、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枳实,9成都是青皮,大家进货时的好好辨析这两种药!

68、胎盘是用玉米面加鸡肠子做的

69、石菖蒲,市面上少,大部分都水菖蒲代替,哈哈,本来的醒神开窍的,因毒性作用不就变得更是沉睡不醒了。

70、金银花:以空麦穗稍微加工掺入真品中,

71、熟地后来发现是红薯加焦糖制作的。

72、西洋参是药商已经浸泡萃取之后再烘烤晒干的。

73、虫草是蘑菇粉加粘合剂用模具压制而成的。

74、天麻是用明矾和硫磺加工出来的。

75、元胡、也有假,用小土豆拌色料,和真的差不多,就是不苦,

徐风瑞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udarenzaici

百草功能歌

[草药总论]

大地生草木,性用各不同。­

前人相传授,意在概括中。­

生毛能消风,黏泥拔毒功;­

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脓;­

茎方善发散,骨圆退火红;­

叶缺能止痛,蔓藤关节通;­

色红主攻瘀,色白清肺宫;­

味苦能泻火,味甘可补中;­

酸敛涩止血,辛散咸润融。­

病魔相烦扰,药到遁无踪。­

最是辨形色,妙用自无穷。 ­

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

茎叶宜盛夏,花在含苞中;­

果实熟未老,核熟方有功。­

­

草药 形色主治 ­

贴地沾泥退肿红,­

方枝生毛能消风,­

尖叶生刺除积痛,­

枝红肉黄活血通。­

­

中草药千年之经验总结­

­

下面介绍的是一学即会的中草药辨认方法与自救术,乃吾师所传,适用于偏远山区及缺医少药的农村或者外出旅游或交游时遇到的一些突发疾病时适用:­

歌诀:

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毒蛇咬伤就地医,内血面白必戒酒,忍气吞声验内伤.­

歌诀解释:­

1.草木中空善治风:凡是草木中间见空心的都可以治疗风湿骨痛,如治疗风寒腰腿痛可加一些酒行气活血.一般不认识的药尽量只外用勿内服.­

2.叶枝相对治见红:凡是草木叶与枝都是同向对生的即可以外用止血.­

3.叶边有刺皆消肿:凡是叶边有毛有刺的即可治疗肌肉红肿疼痛等.­

4.叶中有浆可拔毒:凡是叶子经一搓既有粘滑浆液的即可治疗无名肿毒或蛇,蝎,蜂,蜈蚣咬伤等.­

5.毒蛇咬伤就地医:凡毒蛇咬伤切勿惊慌失措,拔足狂奔.应冷静地挤或吸出毒汁,然后在原地十米平方范围内即可找到解药(按上面第4点寻找).­

6.内血面白必戒酒:凡内伤出血的病人必面白口渴,此时不论服用何药物切忌与酒同服.­

以上虽简单几句,可能在危急之时可以自救救人,望同好熟记背好.

7.忍气吞声验内伤:跌打损伤,外伤为轻,内伤为重.一般四肢,肌肉损伤红肿为外伤,那么如何辨别内伤呢:­

令伤者深吸一口气如吞东西一样吞落咽喉,然后闭住呼吸到确实憋不住时再呼出,在憋气过程中如自觉伤处犹如针扎样刺痛或刀割样痛,重者则不敢憋气此即为内伤之症.然后辩伤在何脏进行治疗. ­

­

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果实应初熟;种子老熟用;茎叶宜在夏;花采含苞中;采集要合理,资源永利用。­

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清补中药深山谷,通络藤本密林窝。­

有毛能止血(如紫珠草),有刺善驱风,肿节治跌打,粘潺拔毒功,藤茎祛风湿,中空消水肿,花叶能升散,子实专下行,麻辣治蛇咬,芳香功止痛,酸涩可收敛,甘味补气雄,苦寒泻心火,辛辣善温中,咸味软坚好,质重能镇静。



中药功效汇总

麻黄——喘家圣药,

本品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可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凡肺气壅遏而致肺失

宣降之咳喘证,无论寒、热、痰、饮,有无表证皆可配伍应用,为宣肺平喘之良药。

桔梗——舟楫之剂,

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专走肺经,为肺经气分之要药。善开宣肺气、化痰宽胸而治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属寒属热均可应用。

此外,取其开宣肺气之壅滞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秘。取其性主上行,载药上行之功,在清泄肺热的方药中,加入桔梗,以引药上行。

附子——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品辛甘大热,为纯阳燥烈之品,有毒力猛,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作用,为回阳救逆第一药,主治亡阳证。

茯苓——痰饮要药,

茯苓善健脾而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故可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及饮停于胃而呕吐者。

牛膝——下行、通补,

本品苦甘酸平,入肝、肾经。性善下行,功善活血通经,常治妇科经产诸疾及跌打伤痛。制用则善补肝肾强筋骨,为治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无力之常品。能引火(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每治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头痛眩晕,或阴虚火旺之喉痹、齿痛、口疮。此外,本品还“能引诸药下行”。故临床用药欲其下行者,常用本品作引经药。能利尿通淋,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肉桂——引火归源

本品辛甘热,归肾、脾、心经。善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并能引火归源,为治命们火衰及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

麝香——开窍要药,

本品辛温气极香,主入心经,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之效,最宜闭证神昏,为醒神回苏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

香附——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本品辛甘微苦,芳香性平。主归肝经。善能散肝气之郁,性平而无寒热之偏,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要药。凡肝郁气滞之证,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使用。

又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肝为藏血之脏,气为血之帅,肝气调和则血行通畅,故本品又为调经止痛之主药。凡肝气郁滞之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以及胎产诸病,均持为要药。故李时珍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中药饮片图片集 * 中药饮片图片大全

艾叶——虚寒性科病证

本品苦燥辛散,芳香温热,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之功。善治虚寒性出血证,尤宜于崩漏、胎漏下血。又能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有温经散寒止痛作用。用治脾胃虚寒之腹痛及妇女宫寒腹痛、经行腹痛。且有散寒调经止痛,止血安胎作用。对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及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可配阿胶,用胶艾汤为基本方化裁治疗。

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

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砂仁——化湿行气 温中止泻 安胎

苎麻根——凉血止血 清热安胎 利尿 解毒

艾叶——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尿 止汗 安胎

杜仲——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续断——补益肝肾 强筋健骨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活血祛瘀止痛

菟丝子——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止泻安胎

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

生姜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芦根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除烦 止呕 利尿

藿香    化湿 解毒 发表 止呕

豆蔻   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草豆蔻   燥湿行气 温中止呕

吴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高良姜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沉香   行气止痛 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旋覆花  降气行水化痰 降逆止呕

竹茹     清化热痰 降除烦止呕

枇杷叶    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   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 诃子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   蝉蜕

薄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芳香辟秽

牛蒡子   疏散风热 宣肺利咽 解毒透疹 消肿疗疮

蝉蜕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板蓝根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清热解毒 消痰 利咽

山豆根   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马勃    清热解毒 利咽 止血

巴豆    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桔梗    宣肺 祛痰 利咽 排脓

胖大海     清肺化痰 利咽开音 润肠通便

诃子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

止泻——

葛根      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砂仁       化湿行气 温中止泻 安胎

车前子      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 明目 祛痰

吴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补骨脂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纳气平喘

菟丝子         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止泻安胎

乌梅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消疮毒 炒炭回冲止漏

五倍子              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罂粟壳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止痛

诃子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

肉豆蔻       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赤石脂        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 敛疮生肌

金樱子      固精缩尿止带 涩肠止泻

莲子       固精止带 补脾止泻 益肾养心

芡实       益肾固精 健脾止泻 除湿止带

椿皮       清热燥湿 收敛止带 止泻 止血 杀虫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 止泻 化痰

鱼腥草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清热止痢

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马齿苋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

鸦胆子   清热解毒 止痢 截疟 腐蚀赘疣

仙鹤草    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大蒜      解毒杀虫 消肿 止痢 健脾温胃

秦皮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 止带 明目

止血——

荆芥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桑叶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 凉血止血

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敛疮生肌 收湿 止血

焦栀子               凉血止血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秦皮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 止带 明目

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

拳参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镇肝息风 利湿

马勃                清热解毒 利咽 止血

马齿苋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

鹿衔草               祛风湿 强筋骨 止血

石韦                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小蓟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大蓟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                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

槐花                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侧柏叶               凉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

白茅根               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清肺胃热

苎麻根               凉血止血 清热安胎 利尿 解毒

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

蒲黄                止血 化瘀 利尿

降香                化瘀止血 理气止痛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仙鹤草             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棕榈炭             收敛止血

血余炭             收敛止血 化瘀利尿

藕节               收敛止血

艾叶               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炮姜               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五灵脂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血竭              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敛疮生肌

刘寄奴             散瘀止痛 疗伤止血 破血通经 消食化积

桑白皮              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清肝止血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续断              补益肝肾 强筋健骨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活血祛瘀止痛

冬虫夏草            补肾益肺 止血化痰

熟地               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炒炭止血

阿胶              补血 滋阴 润肺 止血

墨旱莲              滋补肝肾 凉血止血

龟甲               滋阴 潜阳 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 止血

五倍子             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赤石脂             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 敛疮生肌

海螵蛸             固精止带 收敛止血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 止泻 化痰

止咳——(化痰止咳平喘药)

生姜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松子仁      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芫花       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

石韦       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虎杖     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 化痰止咳

侧柏叶     凉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

桃仁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

川贝母     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苦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紫苏子      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百部       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紫菀      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马兜铃     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 清肠消痔

枇杷叶      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甘草      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饴糖        补益中气 缓急止痛 润肺止咳

乌梅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消疮毒 炒炭回冲止漏

五倍子     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罂粟壳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止痛

诃子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

中药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补阳之最———鹿茸

补阴之最———女贞子

生津之最———石斛

温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辛凉之最———薄荷

攻下之最———大黄

凉血之最———犀角

理气之最———枳实

舒肝之最———郁金

活血之最———丹参

补气之最———人参

补血之最———当归

补脾之最———山药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贝母

退黄之最———茵陈

祛风之最———独活

安神之最———枣仁

温里之最———附子

止咳之最———杏仁

中药归纳

一、补益药:

补肺气: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山药、甘草、蜂蜜

补心气:人参、甘草、茯苓、大枣、刺五加

补脾气: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山药、甘草、蜂蜜、茯苓、大枣、刺五加、白扁豆

补气生津:人参、党参、刺五加、太子参

补气安神:人参、刺五加、大枣

补气养血:党参、大枣、紫河车、龙眼肉

补气固表:黄芪、白术

补气养阴:山药、西洋参、黄精

补气利水:黄芪、白术

缓和药性:甘草、大枣

缓急止痛:甘草、白芍、蜂蜜

补肾阳、益精血:鹿茸、肉苁蓉、蛤蚧、紫河车

补肾阳、强筋骨:鹿茸、淫洋藿、仙茅、巴戟天、杜仲、狗脊

补肾阳、润肠通便:肉苁蓉、锁阳、核桃仁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淫洋藿、仙茅、巴戟天、狗脊

补肾安胎:杜仲、续断、菟丝子

补肾活血:续断、海马、骨碎补

补肾疗伤:续断、骨碎补

补肾固涩: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潼蒺藜、五味子、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莲子、芡实

补肾固涩、养肝明目:菟丝子、潼蒺藜、

补益肺肾:冬虫夏草、核桃仁、蛤蚧、紫河车、山药

肾虚阳痿:鹿茸、淫洋藿、仙茅、巴戟天、杜仲、肉苁蓉、补骨脂、锁阳、冬虫夏草、

海马、菟丝子、潼蒺藜、蛤蚧、紫河车、硫磺、蛇床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茱萸

补血活血:当归、鸡血藤

补血养阴:熟地、白芍、阿胶、龟板

补精血:熟地、首乌、鹿茸、肉苁蓉、紫河车、蛤蚧

补血止血:阿胶、龟板

养阴润肺:阿胶、南北沙参、天麦冬、黄精、枸杞子、玉竹、百合

益胃生津:南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

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山药、黄精

滋阴潜阳:龟板、鳖甲

二.收涩药

敛肺涩肠:五味子、乌梅、椿皮、可子、五倍子、罂粟壳

敛汗:五味子、五倍子、浮小麦、麻黄根、山茱萸

敛肺涩肠生津:五味子、乌梅

补肾涩精止遗:五味子、莲子、山茱萸、芡实、覆盆子、桑螵蛸

固精缩尿:桑螵蛸、覆盆子、芡实、金樱子、五倍子、莲子、山茱萸

涩肠止泻:五味子、乌梅、椿皮、赤石脂、可子、肉豆蔻、石榴皮、罂粟壳、金樱子、五倍子

收湿敛疮:乌贼骨、赤石脂、五倍子

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善治湿痰:半夏、南星、陈皮、茯苓

善治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苏子

善治风痰:南星、白附子

善治热痰:贝母、瓜蒌、竹沥、竹茹、天竺黄、马兜铃、枇杷叶、

前胡、桑白皮、海哈壳、海浮石

善治顽痰:南星、礞石

善治皮里膜外之痰:白芥子

善治燥痰:川贝、瓜蒌仁

降气化痰:旋复花、白前、前胡、莱菔子、苏子、白芥子

既止咳平喘,又润肠通便:苏子、杏仁、桃仁、瓜蒌仁

既泻肺平喘,又利水消肿:桑白皮、葶苈子

消痰软坚、利水:昆布、海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海哈壳、海浮石

四.平肝息风药:

既平肝又息风:牡蛎、羚羊角、钩藤、天麻

既平肝又清肝:石决明、珍珠母、罗布麻、羚羊角、钩藤

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

既平肝又明目:石决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

既平肝又疏肝:刺蒺藜

既清肝又息风:钩藤、羚羊角、地龙

既息风又祛风:天麻、僵蚕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全蝎、蜈蚣

息风、通络:全蝎、蜈蚣、天麻、地龙

五、安神药:

清心(除烦)安神:朱砂、黄连、连翘、淡竹叶、栀子、木通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龙骨、牡蛎

纳气平喘:沉香、磁石、补骨脂

宁心安神:石菖蒲、远志、茯苓

既安神、又活血:琥珀、合欢皮

功效和适应症的归类

一.散结

1.消肿散结:甘遂、京大戟、红大戟、天南星、瓜蒌、猫抓草、射干

2.解毒散结:玄参、白附子、浙贝母、白僵蚕、全蝎、蜈蚣

3.活(破)血散结:班蝥、海马、麝香

4.消痈散结:连翘、蒲公英

5.泻(清)火散结:夏枯草

6.通络散结:马钱子

7.通阳散结:薤白

8.化痰(消痞、开郁)散结:半夏、川贝

9.破气散结:青皮     10.软坚散结:海蛤壳、生牡蛎、海浮石、海藻、昆布

二.化痰:

1.化痰止咳平喘药

2.清热化痰:牛蒡子、射干、牛黄、车前子、硼砂

3.行气化痰:陈皮、枳实、佛手、莱菔子

4.健脾化痰:茯苓

5.燥湿化痰:橘红、化橘红、雄黄

6.祛风化痰:丝瓜络、白僵蚕

7.益气化痰:南沙参、甘草

8.化痰开窍:远志、石菖蒲

9.其他:砒石(截痰平喘)、常山、瓜蒂(涌吐痰饮)

三.平肝息风

1.平抑肝阳 平抑肝阳药+桑叶、菊花、白芍、礞石、滋石、龟板、鳖甲

2.息风止痉 息风止痉药 + 防风、蝉蜕、蕲蛇、乌梢蛇、熊胆、蚤休、青黛、牛黄、

白附子、白僵蚕、天南星、龟板、鳖甲

3.既祛风(外风)又息风(内风):天麻、白僵蚕、防风、蝉蜕、蕲蛇、乌梢蛇

四.降血压:

夏枯草、罗布麻、杜仲、豨莶草、臭梧桐

五.制酸止痛:海蛤壳、海浮石、牡蛎

六.止血

1.凉血止血:墨旱莲、代赭石、竹茹、大黄、地骨皮、马勃、桑叶、青黛、马齿苋、

白头翁、水牛角、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石苇

2.化瘀止血:五灵脂

3.收敛止血:儿茶、明矾、五倍子、乌贼骨、椿皮、血竭

4.补血止血:阿胶、龟板

5.活血止血:续断

6.肺胃出血、创伤出血:乌贼骨、白芨、紫珠

七.止呕

1.温胃止呕: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2.清胃止呕:芦根、黄连、竹茹

3.行气止呕:紫苏、木香

4.降逆止呕:半夏、代赭石、旋复花、枇杷叶、吴茱萸、丁香

5.化湿止呕:木瓜、石菖蒲、苍术、藿香、佩兰

八.活(破)血化瘀:

活血化瘀药 + 大黄、丹皮、赤芍、海风藤、雷公藤、虎杖、瞿麦、山楂、三七、茜草、蒲黄、琥珀、合欢皮、麝香、续断、骨碎补、海马、当归、班蝥、红藤、败酱草、紫草

九.开窍:开窍药+郁金、远志、牛黄、蟾酥

十.安神

1.宁心安神:五味子、茯苓、石菖蒲、远志

2.养心安神:龟板、刺五加、莲子、枣仁、柏子仁、夜交藤、人参、红枣、龙眼肉

3.镇心安神:朱砂、磁石、龙骨、牡蛎、琥珀、珍珠

4.清心安神:麦冬、朱砂、竹茹、丹参、连翘、黄连、木通、淡竹叶栀子、灯心草

5.解郁安神:合欢皮、西红花

十一 安胎

1. 行气宽中安胎:紫苏、砂仁

2.清热凉血安胎:黄芩、苎麻根、竹茹

3.温经安胎:艾叶

4.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菟丝子、续断

十二 疏肝解郁:柴胡、香附、郁金、佛手、薄荷、川楝子、甘松、麦芽、合欢皮

十三 截疟:青蒿、砒石、常山、首乌、槟榔、仙鹤草

十四 解暑

1.解表化湿解暑:香薷、藿香、佩兰

2.健脾化湿解暑:白扁豆

3.利水化湿解暑:滑石

4.清热解暑:青蒿

十五 生津止渴——消渴

1.内热消渴:知母、天花粉、生地、玄参、地骨皮、麦冬、石斛、葛根

2.气阴两亏消渴—人参、山药、黄精、五味子、西洋参

3.阴阳两亏消渴—菟丝子

4.阴虚消渴—熟地、枸杞子、天冬、桑椹子

(敛疮)生肌

1.收湿生肌:炉甘石

2.收敛生肌:铅丹、石膏

3.止血生肌:血竭、儿茶

4.收湿敛疮生肌:五倍子、乌贼骨、赤石脂、龙骨、珍珠母、滑石

5.解毒敛疮生肌:珍珠

6.消肿生肌:乳香、没药

十六 解表除湿:

表证夹湿——防风、藁本、羌活、独活、白芷、苍耳子、苍术

十七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桑椹子、核桃仁、当归、肉苁蓉、何首乌、锁阳、天冬、麦冬、杏仁、苏子、牛蒡子、

桃仁、决明子、郁李仁、火麻仁、生地、玄参、胖大海、柏子仁、瓜蒌仁、蜂蜜

十八 杀虫:杀虫药+大蒜、蛇床子、硫磺、明矾、雄黄、轻粉、土荆皮、石榴皮、椿皮、夜交藤、

扁蓄、花椒、川楝子、仙鹤草、干漆、百部、芦荟

十九 明目:

1.祛风明目:刺蒺藜、蝉蜕

2.清肝明目:桑叶、菊花、车前子、熊胆、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秦皮

3.养肝明目:石斛、枸杞子、女贞子、潼蒺藜、覆盆子、菟丝子、磁石

4.明目退翳:蝉蜕、炉甘石

5.燥湿明目:苍术

二十 利(燥)湿退黄:黄疸——

栀子、茵陈、龙胆草、大黄、蒲公英、金钱草、虎杖、郁金、白茅根、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藓皮、半边莲、垂盆草、秦艽、明矾、山豆根

二十二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桑枝、麻黄、香薷、芦根、淡竹叶、苦参、连翘、鱼腥草、半边莲、香加皮、

槟榔、白茅根、蒲黄、苎麻根、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昆布、海藻、

桑白皮、葶苈子、琥珀、罗布麻、地龙、黄芪、白术、郁李仁、巴豆、牵牛子、

甘遂、大戟、芫花、五加皮、清风藤、轻粉、利水渗湿药

二十三 通淋:鱼腥草、白茅根、牛膝、王不留行、利水通淋药。

二十四 消痈:痈证

1.肺痈——芦根、鱼腥草、连翘、穿心莲、薏苡仁、桃仁、瓜蒌、白及、桔梗、贝母。

2.肠痈—— 牡丹皮、红藤、大黄、芒硝、薏苡仁、桃仁、瓜蒌、乳香、没药、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乳痈——蒲公英、连翘、芒硝、贝母

4.肝痈——败酱草

5.一切痈证——金银花、败酱草、野菊花、紫花地丁

二十五 平喘:哮喘

1.宣肺平喘:麻黄

2.温肺平喘:细辛、干姜、白芥子、核桃仁

3.清肺平喘:石膏、黄芩、贝母、马兜铃、地龙

4.消痰平喘:射干、牵牛子、芫花、莱菔子、旋复花、甘草、雄黄、砒石

5.下气平喘:厚朴

6.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

7.泻肺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8.敛肺平喘:白果、五味子、白果

9.补肺平喘:人参、党参、山药、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

10.止咳平喘:杏仁、苏子、桃仁

二十六 止咳:

1.宣肺止咳:麻黄、桔梗

2.温肺止咳:生姜、细辛、干姜、白芥子、核桃仁

3.清肺止咳:石膏、知母、芦根、黄芩、鱼腥草、地骨皮、石韦、胖大海、白茅根、车前子、

瓜蒌、贝母、竹茹、竹沥、马兜铃、天竺黄、海蛤壳、海浮石、硼砂

4.润肺止咳:桑叶、知母、天花粉、瓜蒌仁、川贝母、天冬、百部、山药、阿胶、沙参、麦冬、

黄精、玉竹、枸杞子、百合

5.敛肺止咳:白果、五味子、乌梅、可子、罂肃壳

6.降肺止咳:旋复花、代赭石、莱菔子、白芥子、苏子、前胡、白前

7.祛痰止咳:牛蒡子、芫花、牵牛子、丝瓜络、陈皮、化橘红、佛手、甘草、枇杷叶、远志、

侧柏叶、虎杖、半夏、南星、紫苑、款冬花

8.补肺止咳:黄精、山药      9.平喘止咳:杏仁、桃仁、苏子

二十七 治疗肺肾两虚咳喘:山药、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紫河车、五味子

二十八 止泻止痢:

1、燥湿止泻止痢:黄连、黄芩、黄柏、秦皮、胡黄连

2、升阳止泻止痢:葛根、柴胡、升麻、黄芪

3、解毒止泻止痢:金银花、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

4、健脾止泻止痢:茯苓、薏苡仁

5、渗湿止泻:泽泻、车前子、滑石、猪苓

6、温阳止泻止痢: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

7、行气止泻止痢:木香、槟榔

8、补气止泻:人参、党参、白术、大枣、莲子、芡实

9、涩肠止泻止痢:山药、五味子、乌梅、椿皮、赤石脂、五倍子、 石榴皮

二十九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药 + 牛蒡子、升麻、栀子、黄连、黄柏、黄芩、玄参、紫草、水牛角、羚羊角、大黄、豨莶草、金钱草、贯众、益母草、苎麻根、紫珠、虎杖、明矾、硼砂、甘草、朱砂、西红花、大蓟、小蓟

三十 解毒:

1、解热毒:

2、解食毒:紫苏、白扁豆、甘草、生姜    3、解药毒:生姜、甘草

4、解虫蛇毒:大蒜、轻粉、雄黄、仙鹤草、何首乌、五灵脂

5、解瘀毒:全蝎、蜈蚣、白僵蚕、白附子、雷公藤、徐长卿

三十一 通络:

1、祛风通络:威灵仙、蕲蛇、豨莶草、络石藤、桑枝、海风藤、清风藤、丝瓜络、夜交藤、

天麻、全蝎、蜈蚣、地龙

2、活血通络:徐长卿、雷公藤、穿山甲

3、痰通络:白芥子

4、散结通络:马钱子

5、温经通络:桂枝、肉桂

6、舒筋通络:木瓜、伸筋草、鸡血藤

三十二 祛风止痒:

荆芥、防风、白芷、薄荷、蕲蛇、徐长卿、地肤子、刺蒺藜、白僵蚕

三十三 既活血、又利尿(通淋):

琥珀、益母草、牛膝、蒲黄、王不留行

三十四 既活血又通便:

桃仁、大黄、虎杖

三十五 既止血又利尿:

苎麻根、蒲黄、白茅根

三十六 化瘀止血:

蒲黄、三七、五灵脂、茜草

三十七 既行气又燥湿化痰:陈皮、化橘红、橘红、佛手

三十八 既利尿通淋又下乳:通草、木通

三十九 既利尿通淋又清肺止咳:车前子、石韦

四十 特殊供销和适应症的特效药:

麻黄:喘家圣药 ;    生姜:呕家圣药;   川芎:一切头痛

杜仲:一切腰痛;     茯苓:一切水肿;   防风:祛风——风证

佩兰:脾瘅;       大黄:便秘;     桂枝:风寒表虚、表实证

附子:回阳救逆——亡阳证;             人参: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肉桂:引火归源——真寒假热证(上热下寒)     细辛、麻黄、附子:温阳散寒——阳虚外感

玉竹、白薇:阴虚外感; 藁本:颠顶头痛      葛根:项背强痛、湿热泄泻、脾虚泄泻

夏枯草:目珠夜痛;       卑懈:膏淋;   乌梅:蛔厥

蒲公英:乳痈;       土茯苓:梅毒;     巴豆:冷积便秘

威灵仙:消骨鲠——诸骨鲠咽;           木瓜:吐泻转筋

苍术:夜盲;        麦芽  :回乳     茵陈:退黄——黄疸

薤白:通阳散结——胸痹;        大黄、虎杖、地榆:水火烫伤。

四十一 特殊配伍:

1.回阳救逆:附子、干姜——亡阳证

2.发汗解表:麻黄、桂枝——风寒表实证

3.调和营卫:桂枝、白芍——风寒表虚证

4.温阳发表:麻黄、细辛、附子——阳虚外感

5.温肺化饮:细辛、干姜、五味子——寒饮伏肺

6.和解少阳:黄芩、柴胡——少阳寒热往来

7.泻火坚阴:黄柏、知母——阴虚火旺

8.燥湿止痢:黄连、木香——湿热泻痢

9.泻肝和胃:黄连、吴茱萸——肝火犯胃、肝胃不和

10.燥湿化痰:半夏、陈皮——湿痰

11.温阳止泻: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

12.宽胸通阳:瓜蒌、薤白

13.化湿豁痰、清心开窍:石菖蒲、郁金——痰火、湿热蒙窍

14.降逆肺胃:代赭石、旋复花

15.益气回阳:人参、附子——气脱亡阳

16.补气升阳:黄芪、柴胡、升麻——中气下陷

17.缓急止痛:白芍、甘草——拘挛疼痛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穿山甲——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

来源(注意来源,即指原植物名)相同不同药用部位药物的功效区别

桑 科

桑叶(干燥叶;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桑白皮(干燥根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栝 楼

瓜蒌(干燥成熟果实;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润燥滑肠)

天花粉(干燥根;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枸 杞

枸杞子(干燥成熟果实;补肝肾,明目,润肺)

地骨皮(干燥根皮;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肉 桂

桂枝(干燥嫩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肉桂(干燥树皮;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花 椒

椒目(种子;利水消肿,降气平喘)

花椒(干燥成熟果皮;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龙 牙 草

仙鹤草(干燥地上部分;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

鹤草芽(干燥冬芽;杀虫)

侧 柏

侧柏叶(干燥枝梢及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柏子仁(干燥成熟种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论述题:总论关于药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热证、湿证(痰? )、血证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为药物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

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

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药物性能,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上、下、表、里的区别,病势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般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癜、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的药物多为升浮药;

而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的药物多为沉降药。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它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有些药还具有淡味或涩味。

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治疗热证的药有——发散风热药、清热药(清化热痰药?攻下药?)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清热药中,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甚的病证的药物,称清热泻火药。这类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此外,因各药归经差异,还分别具有清肺热、清胃热、泻心火、泻肝火等功效。

据清热药的功效及主治证的不同,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药五类。

清热泻火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燥湿力较强,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等证。此外,本类药物多能清热泻火,可用于脏腑火热证。

清热解毒药性味多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即清热之中长于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

清热凉血药性味苦寒或咸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热,功能清热凉血,主治血分实热证。

清虚热药性味苦寒或甘寒,主入阴分,功能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证。

治疗湿证的药有——清热燥湿药、袪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

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燥湿力较强,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等证。此外,本类药物多能清热泻火,可用于脏腑火热证。

袪风湿药有袪风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活血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及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症。

根据袪风湿药各药的不同特点分为袪风寒湿药、袪风湿热药、袪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袪风寒湿药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肾经。辛能行散袪风,苦能燥湿,温通袪寒。有较好的袪风、除湿、散寒、通经活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

袪风湿热药性味多为辛苦寒,入肝脾肾经。辛能行散,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具有良好的袪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之功,主要用于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等。

袪风湿强筋骨药主入肝肾经,除袪风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因风湿日久,易损伤肝肾;肝肾虚损,风寒湿邪又易侵犯腰膝部位;故选用本类药物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意义。

化湿药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有醒脾化湿、行气、解暑等作用,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之证及湿温、暑湿等证。

利水渗湿药,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作用趋向偏于下行,具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同,利水渗湿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

利水消肿药,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服药后能使小便畅利,水肿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肿作用。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主入膀胱、肾经。苦能降泄,寒能清热,走下焦,尤善清利下焦湿热,长于利尿通淋,多用治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小便混浊等病证。临床应用时,应针对病证正确选药,并酌情选用适当药配伍,以提高疗效。除常与清热泻火药同用外,阴虚内热而小便短赤者,当与养阴清热药配伍;血淋,常与清热凉血止血药配伍;小便淋沥,脾肾虚损者,应与补脾益肾药配伍。

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入脾胃、肝胆经。以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湿热黄疸,亦可用治湿疮、湿疹、湿温等湿邪为患病证。临床应用时须根据湿热轻重而随证配伍,若黄疸偏湿热重者,常配伍清热泻火解毒药;若黄疸偏寒湿重者,则须与化湿药、温里药配用。

治疗血证的药有——清热凉血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清热凉血药性味苦寒或咸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热,功能清热凉血,主治血分实热证。

止血药,均入血分,药性有寒、温、敛、散之异,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分别具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收敛止血等不同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各种体内外出血病证。

据本类药物药性有寒、温、敛、散之不同,分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其性寒凉,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病证。

化瘀止血药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性出血病证。

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为炭类,或质粘,有收敛止血之功,适用于多种出血病证,而以虚损不足或外伤出血者为好。

温经止血药其性温热,能温经脉而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

活血化瘀药性味多辛苦,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善走散通行,主归肝、心二经,入血分。

本类药物都有活血化瘀之功,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具有多种不同的功效,如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癥等。

活血止痛药多具辛味,因其辛散善行而能行气活血;主入肝经,次入心经、胆经和脾经;大多数活血止痛药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活血每兼行气,而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多种气滞血瘀的痛证和其他瘀滞病证。

“止血不留瘀”是运用止血药,尤其是运用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必须始终注意的问题。凉血止血药其性寒凉,易于凉遏留瘀;收敛止血药其性涩,易于留瘀恋邪。大剂量使用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时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常需配伍少量的活血行瘀药同用,使之止血而无留瘀之患。五灵脂是活血止痛的要药,但又不同于其他活血止痛药。大多数活血止痛药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而能用于气滞血瘀的痛证,而五灵脂则只入血分,善治血证。其既能活血化瘀止痛以治瘀血阻滞之痛证,又能化瘀止血以治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瘀滞出血。有活血不出血,止血不留瘀的特点。

清热凉血药与凉血止血药均能入血分,清血分的热邪,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病证,常配伍使用。不同的是:清热凉血药长于清热,以清解营、血分的热邪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营、血分等实热证;凉血止血药善于止血,而清热作用不强,主要用于出血病证属血热妄行者为宜。

具凉血,活血,利湿退黄作用的常用药物是郁金、大黄、虎杖。三药除具有凉血,活血,利湿退黄之作用外,郁金又具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瘀气滞之痛证,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吐衄,倒经,血淋及胆石症。而大黄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结便秘,肠道积滞,热病高热烦躁,疮痈肿毒,肠痈,烧烫伤及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等。虎杖亦能清热解毒,并化痰止咳,用治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蛇伤及肺热咳嗽。



常用中药药性归类、口诀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

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

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

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

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

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

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好营养;

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

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

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

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

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

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

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

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

动物入药也讲法,捕虫秋季与春夏,

初春与秋桑螵蛸,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

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

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

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药炮制 :

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

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

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

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药药性 :

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

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

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

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8、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

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

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

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8.1 十八反药歌

反药十八要记牢, 半芦贝蔹芨背乌;

藻戟芫遂叛甘草, 各参辛芍反藜芦。

畏反之说历史长,深入研究不轻否。

8.2十九畏药歌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稜;

川乌草乌不爱犀,人篸最怕是五灵;

官桂善于調冷气;却怕石脂来相逢。

十八十九反与畏,经验不足莫乱用。

8.3妊娠禁忌药歌

蚖班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下篇:中药功能分类口诀

1、解表药

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

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

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

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1.1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

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

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

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

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

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

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清热泻火药

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

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

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

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

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2.3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

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温热病用药

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

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

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主治咽肿痛药

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

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清热痢药

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热毒疮疡药

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

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清热凉血药

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

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

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清退虚热药

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

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

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

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3.1攻下药

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

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3.2润下药

润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决明蜂蜜瓜蒌仁,当归苏子和桑椹;

锁阳苁蓉生首乌,津枯便结热伤阴。

3.3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性猛,一般人员受不了;

药到剧泻除水肿,排积痰饮又利尿。

有毒易损伤正气,虚弱有孕莫乱吃。

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陆巴豆牵牛子。

4、祛风湿药

除却风寒与湿邪,祛风湿药解痹痛;

湿痹痉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对症。

4.1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散寒辛苦温,独活川乌雷公藤;

蕲蛇木瓜威灵仙,蚕砂松节寻骨风;

伸筋草绕海风藤,老鹳草见路路通。

4.2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清热多苦寒,热痹关节红肿痛;

花蛇苍耳乌梢蛇,秦艽防己络石藤;

豨莶桑枝海桐皮,虎骨豹骨穿山龙。

4.3祛风强筋骨

祛风强筋药多温,壮骨治软补肾肝;

兼利水道五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

5、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主运脾,辛香温燥怕虚火;

油多挥发莫久煎,入方后下才没错;

广藿佩兰与苍术,厚砂豆蔻和草果。

6、利水渗湿药

渗湿利水药甘淡,通利水肿和尿淋;

退湿退黄有功效,痰饮泻运不适症;

耗伤津液又亏阴,肾虚之重莫轻用。

6.1利水消肿药

利水消肿便不利,泄泻痰饮适应症;

泽泻葫芦大腹皮,蝼蛄荠菜薏苡仁。

赤小豆和玉米须,利水渗湿数茯苓;

冬瓜皮可消水肿,猪苓归肾膀胱经。

6.2利尿通淋药

利尿通淋药寒凉,入主膀胱和肾经;

尤清下焦湿和热,小便短赤四种淋。

车前子和车前草,瞿麦匾蓄和木通;

滑石防己与通草,海金沙入利尿灵;

石韦萆薢地肤子,夜惊不眠配灯心。

6.3利湿退黄药

利湿退黄茵陈蒿,虎杖之外金钱草;

除湿退黄解毒肿,金钱能管疮蛇咬。

7、温里药

温里之药能祛寒,辛热温肾可回阳;

里寒脏寒阳虚症,腹冷吐泻肾阳亡;

畏寒肢冷面色白,食欲不振肢体胀;

脉微欲绝便清长,热伤虚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小茴香,吴茱高良和干姜;

胡椒花椒和荜茇,荜澄茄外是丁香。

8、行气药

行气之药在理气,作用过强是破气;

辛香苦温散泄窜,温行疏畅透气机;

温燥伤阴怕气虚,轻煎孕身忌破气。

陈皮橘红及青皮,木檀沉香俱枳实;

乌药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核荔枝;

甘松刀豆与薤白,玫瑰花儿弄柿蒂。

9、消食药

消食之药化滞积,消导甘平脾胃经;

运弱积滞配行气,虚寒湿阻香温中;

山楂神曲谷麦芽,莱菔子、根鸡内金。

10、驱虫药

驱虫之药多有毒,脾胃大肠可消积;

杀虫除疳化萎黄,痒饥脐痛都根治;

使君槟榔苦楝皮,鹤芽雷丸南瓜子;

贯众大蒜石榴根,还有鹤虱榧树子。

11、止血药

止血之药有多样,凉血化瘀温敛散;

寒温散敛性不同,症对出血与紫癜。

11.1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热咳痰多加侧柏,安胎解毒苎麻根。

11.2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跌打伤,三七茜草与蒲黄;

行气活血常相配,不离花蕊石降香。

11.3收敛止血药

收敛止血味多涩,初出瘀显慎用之;

虚损外伤效果好,藕节仙鹤与白及;

棕榈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温经止血药

温经止血数艾叶,群众也用灶心土;

肝脾二经性温热,脾不统血冲不固;

常配益健暖肾宫,虚热妄行出血禁;

灶土又叫伏龙肝,焦黄大红褐细软。

12、 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归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经络,利痹消肿又止痛;

动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活血止痛药

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气有益滞瘀症;

川芎没药延胡索,姜黄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五灵脂,消痛莪术与丹参。

12.2活血调经药

活血调经主妇科,祛瘀有功损跌痛;

红花泽兰益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参;

月季花赛凌霄花,桃仁不如鸡血藤。

12.3活血疗伤药

活血疗伤消肿痛,生肌止血续筋骨;

然铜土鳖马钱子,血竭苏木骨碎补;

跌打金疮和瘀闭,不离皇家刘寄奴。

12.4破血消癥药

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积聚要用它;

莪术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虫穿山甲;

干漆皂刺瓦楞子,马鞭草没狼毒大。

13、 止咳化痰平喘药

祛消痰症化痰药,止咳平喘又一类;

喘痰昏癫眩肢麻,中惊歪斜瘿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气是主意。

13.1温化寒痰药

寒痰之药多温燥,热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荚天南星;

降逆止呕旋覆花,宣散痰脓用桔梗。

13.2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药寒凉,寒痰湿痰常不用;

竹茹瓜蒌天竺黄,川贝前胡与桔梗

海哈壳与黄药子,昆布海藻和瓦楞;

海浮石和胖大海,青礞石也入方中。

13.3止咳平喘药

寒热虚实诸咳喘,临床用药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苏子,桑皮杷叶苦杏仁;

白果马铃洋金花,葶苈子前是款冬。

14、安神药

安神定志是类药,心肝二脏关系紧;

惊悸忘眠神不宁,梦多癫狂能对症;

矿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重镇安神药?

镇在惊吓心火盛,肝阳上亢心不宁;

平肝潜阳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扰心;

朱砂龙骨和磁石,琥珀通化可镇静;

牡蛎珍珠及黑铅,过去常用紫石英。

14.2养心安神药

种仁甘润能滋养,心肾不交夜多梦;

酸枣柏子合欢皮,远志茯神夜交藤。

15、 平肝药

平肝潜阳息风药,均入肝经性不同;

阴虚血亏忌温燥,寒凉不治虚和惊。

肝火亢炎热生风,痰阻血虚易神昏。

15.1平肝潜阳药

平肝潜阳珍珠母,牡蛎罗布石决明;

赭石蒺藜紫贝齿,兼有清热安心神。

15.2息风止痉药

息风止痉治血虚,羊角牛黄和钩藤;

天麻全蝎热地龙,僵蚕疮蛇用蜈蚣。

16、 开窍药

开窍之药多芳香,易于挥发入散丸;

樟脑菖蒲苏合香,麝香蟾酥和冰片;

辛香走穿只救急,治表久服会伤元。

17、 补虚药

虚症气血与阴阳,补虚药分四大类;

没有虚弱勿滥用,损伤正元莫后悔。

17.1补气药

气虚少言易胀泻,少气易汗喘怕动;

补气人参白扁豆,黄芪党参太子参;

白术山药加大枣,饴糖蜂蜜西洋参;

甘草乌鸡绞股蓝,古人也有用黄精。

17.2补阳药

阳虚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软精神萎;

性淡宫冷常不孕,尿频易泄少精髓;

补阳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海狗肾;

锁阳补骨菟丝子,续断沙菀益智仁;

蛤蚧芦巴紫河车,虫草起石核桃仁;

还有杜仲强筋骨,安胎固经在方中。

17.3补血药

血虚唇甲浅耳鸣,失眠健忘少淡经;

当归熟地与白芍,阿胶首乌龙眼行。

17.4补阴药

阴虚潮热涩昏花,膝软便结和干咳;

慎用寒凉痰湿症,脾虚腹胀和溏泄。

17.4.1肺胃阴虚药?

肺胃阴虚用沙参,石斛玉竹天门冬;

百合麦冬与黄精,太虚也用西洋参。

17.4.2肝肾阴虚药

肝肾阴虚枸杞子,鳖甲龟甲女桢子;

桑椹芝麻墨旱莲,阴虚白发入方子。

18、 收涩药

收涩之药能固本,久咳泻滑带尿频;

自汗盗汗兼虚喘,收涩治标不治本。

18.1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属肺经,阴虚内热伤了津;

脾肺气虚表不顾,浮小麦和麻黄根;

五味五倍山茱萸,实症汗出不宜用。

18.2敛肺涩肠

敛肺涩肠药味酸,肺肾虚痢泻咳止;

罂栗壳和赤石脂,石榴皮与五倍子;

乌梅诃子禹余粮,肉豆蔻与五味子。

18.3固精涩带缩尿药

固精缩尿又止带,湿热遗尿不宜用;

山萸莲子和芡实,海桑二螵和金樱;

滑遗昏痿覆盆子,温补肝肾脾治本。

19、 涌吐药

涌吐排除痰食毒,作用强烈易伤元;

老弱小儿孕咳痨,禁忌救助要记全;

常山藜芦和胆矾,也用瓜蒂和食盐。

20、 外用药

外用解毒又疗疮,攻毒杀虫能止痒;

拔毒化腐又生肌,痈疽脓出可顺畅;

多数大毒细分别,内服外贴严存放。

20.1杀虫解毒除湿止痒药

疗毒杀虫蛇咬伤,又能燥湿止痒痒;

白矾蛇床与雄黄,大风子外用硫磺;

大蒜土荆皮蜂房,去毒内服说细详;

轻粉樟脑与水银,亦有蟾蜍来帮忙。

20.2拔毒化腐生肌药

化腐生肌有大毒,拔毒升药与砒霜;

轻粉铅丹炉甘石,硼砂斑蝥和砒石;

松脂蜘蛛木鳖子,儿茶血竭蓖麻子;

麻油硇砂番木鳖,常用石灰拌鼠子。

以上中药四百多,分类之后就好记,

编者药王同乡人,住在神农西秦地,

同志研读见错误,欢迎指出不生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104226.html

更多阅读

客厅组合柜图片大全 微晶石瓷砖价格

  客厅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待客休闲的地方,所以客厅的家具的摆设还有整体空间的效果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客厅组合柜也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款客厅组合柜,供大家欣赏。  客厅组合柜图片大全之电视柜组合:以象牙

办公家具图片大全 创意办公家具图片大全

办公家具图片大全——简介办公家具---办公家具图片大全,提供广大网民在选购时做参考,办公家具图片大全——工具/原料办公家具屏风工作位办公家具职员椅办公家具主管桌办公家具大班台办公家具大班椅办公家具图片大全——方法/步骤办公

描绘少年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的儿童简笔画图片大全

表现少年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的儿童简笔画图片大全这是我见过的最全的描绘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简笔画图片了,有做早操、唱歌、吹泡泡、弹钢琴、织毛衣、体育运动、爱学习、植树、滑雪、划船,甚至还有看病、钉扣子、登山等,太全了,是小学生学

各类新生儿红色胎记图片大全 新生儿胎记

各类新生儿红色胎记图片大全 【内容导读】红色胎记在医学的角度来就是血管瘤。较为常见的血管瘤类型主要有:新生儿斑痣、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为了让大家能够全面的了解,并做到及时发现病情,我们以各种常见类型

一品红的繁殖方法 一品红图片大全 一品红图片大全

一品红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盆栽植物,一般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而一品红的叶子是红色的,非常喜庆。那一品红的繁殖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土拨鼠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品红的繁殖方法,随便一起来欣赏一品红图片大全吧!一品红图片一

声明:《中药饮片图片集 * 中药饮片图片大全》为网友放声就去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