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的固定新闻就是“两会”的召开,今年记者会上新来的女英语翻译也成了新闻,报道说很像一个大眼睛电影演员。到网上一看,果真如此,眼睛还直勾勾地看着你。美女不重要,况且还是小辈,重要的是开会,是中外记者招待会。其实英语翻译也不重要,我曾在我的博客里论述不要翻译的原因。想到这里,我忽然想看看网上对记者会的英文翻译是怎么说的。
在网上输入相关的词,我这篇文章的题目赫然出现在眼前,但是在《观察者》的网站里。点击一看,还真是我写的文章,一字不差。原来是《观察者》转载了我的文章的,并配了今年人大新闻发布会的图片,发表于本月四日,还保留了作者的名字,而且例行声明是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下方还有网友近四百条评论,看完此文最强烈的感觉是“犀利”。有网友还将文中的认为精彩段落摘录出来。
其实这是我两年前的“两会”期间写的了,因人微言轻,一直并没有引起重视,但到了《观察者》的网站里,很快引起共鸣。两年前我引用的的记者数是两千人,今年据说有三千多记者与会,但数据之差并不影响本文的观点。
我又查看了一下搜索栏目,除了《观察者》外,转载我这篇文章的还有环球网,中华论坛,战略网,四月杂谈,和讯看点,天涯社区,海疆在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以及一些个人的博客网站,另外还有一家温哥华的网站。看来很多人是认同我的观点的,浏览网友们的评论也印证了这一点。
搜索中还有这样一条新闻,有记者在七日的《美国华尔街报》上抱怨说,中国国务院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缩水了,因为记者会上发改委主任的回答没有翻译成英文,这或许是因为《观察者》刊登一篇“中国人大记者会应停止英文翻译”的文章,读者反映强烈。我不知道是否是我这篇文章真的影响到某些当权者的思维,并导致了相应的行为,但至少是我乐见的。
还是在这篇报道中,提到一名日本记者在政协记者会上用日本式的英语提问转基因的问题,却没人翻译。想想看,一个在中国的日本记者宁肯用结结巴巴的英语提问,也不愿意用中文提问,这是不是一种侮辱?如果是,那又是谁造就了这样的侮辱?而且,如果他是北京常驻记者,我相信他一定懂些中文的,这一点的真实性需有心的网友验证了。
对网友感受“犀利”的评论,我感到文字的力量。我理解是一种认同,是一种对事物本质观察力的认同,尤其是在习以为常的外衣下。对涉及尊严问题,我向不认为有妥协的空间,只有用犀利的言辞去唤醒人们已麻木的神经。人只有知道维护自己的尊严,才有机会被别人尊重。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们大都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其实在我的文章里,犀利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关爱,希望看着这个国家从本质上好起来,并不仅是外在的服装。要国民热爱这个国家,总要给国民一个因你而骄傲和自豪的原因,而不是相反,这不仅仅是以出生地的名义。
我是孤陋寡闻,在这之前还真不知道国内有个观察者网,但看得出其确有独到之处,因其它网站的转载或多源于此。广纳善意的批评,必将赢得批评者的尊重,反之,则相反。
补充
新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个美国记者用中文提了一个涉及美国利益的问题,然后又用英语重复一遍。新总理风趣地调侃他,说他自己给自己翻译,应拿双份的工资。
我觉得很有趣。也就是说,在这个记者会上,一方面,中方认为需要翻译的,至少有一位美国记者会讲中文,而且讲的非常标准,他不需要这样的翻译;而另一方面,不需要翻译的外国记者帮助认为需要翻译的中方翻译成自己的语言。他的翻译是举手之劳,而中方的翻译需是个英语天才。听起来很有趣,但我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