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快乐的过年童谣 (2014-01-21 11:14:35)转载▼标签: 压岁钱大 过年压岁钱给多少

春将至,天渐暖,鸿雁欲归。百花即开,寒气已尽,皆换衣裳,看青叶,闻花香,露重色鲜更清欣。送如意,送吉祥,送安康!祝春节快乐!回忆快乐的过年童谣

  (2014-01-21 11:14:35)转载▼

标签: 压岁钱

大人

孩子们

窗花

人人

分类: 文化娱乐



(更多图片--更多信息)

记得小时候每年一到冬至,母亲就开始“数九”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冻,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数九”一开始,离过年也就不远了,我们小孩子更是开始天天盼着过年,尤其是过了腊八,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熙熙攘攘办年货的人群。小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过年的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回忆快乐的过年童谣 (2014-01-21 11:14:35)转载▼标签: 压岁钱大 过年压岁钱给多少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

其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的,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重要。在过年期间,人们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尘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丰富多彩,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大人们老早就开始办年货,腊八粥是一定要吃的,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吃灶糖,小时候的灶糖那真是人间美食,甜甜的、脆脆的,吃一口美一天。就连打扫屋子,贴春联,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更不用说蒸馒头,包饺子了......记得外婆家还供了香案,就是过年临时设的天地桌,听大人们讲,这是过年专门为接神送神而设置的桌子,因为过年要接一次神还要送一次神,供桌上还放了很多好吃的供品,大人们还要进行磕头的仪式。

大年三十要贴对联、贴门神,驱邪避鬼,保佑一家人平安过年,一年顺利。大人在贴门神时,孩子会唱道: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

很多人家过年还要贴窗花、年画,窗花、年画的内容新颖,寄予了人们吉祥美好的愿望。在这方面也有童谣唱道:

“公鸡闹白菜,公婆有担待。蝙蝠落窗根,五福齐临门。荷花盖金鱼,年年庆有余。蝉蝉吹笙笙,儿女早成人。八仙过海四季景,葡萄百子七星明。荷鹤二仙鹿鹤顺,喜鹊登梅喜盈门。神龟寿来夺桃红,寿兰竹菊护花神。四季如意牡丹根,佛手莲花贵堂生。”

除夕晚上,男女老少洗澡后,个个换上新衣服,也是辞旧迎新之意。有这样一句顺口溜: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傻闺女请女婿,小外孙也跟去。笑呀笑,唱呀唱,闹呀闹,跳呀跳,新年要来到。闺女要花戴,男孩要放炮,小闺女吓一跳,快快逃,炮伤人不得了。老奶奶说:女孩可爱手头巧,男孩上房爱爬高,老爷爷过年要戴皮毡帽,老奶奶过年要穿花棉袄,小闺女过年戴红花好,小男孩手扬香火去放炮。过年平安要走顺道,老老少少欢乐度逍遥。”

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新袜子、新鞋子,手里拿着各式小灯笼,走街串巷,和小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唱着跳着:

“新年到,放鞭炮,

辟辟啪啪真热闹。

穿新衣,戴新帽;

耍龙灯,踩高跷,

包饺子,蒸年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爷爷乐得胡子翘。”

三十夜,不少人“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初一一大早,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接着晚辈给长辈叩头、行礼、祝贺“添福添寿”,长辈则给晚辈发“压岁钱”。这会儿的童谣就会唱道:

“大年初一就是好,老老少少起得早。穿新衣,戴新帽,烘年火,放鞭炮。烤罢年火往家跑,拜罢年来兴致高。一拜爷爷福寿高,二拜奶奶永不老,三拜爹爹身体好。全家老少都拜了,欢欢喜喜吃年糕。”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有的孩子要说:“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平常家里管得严,唯独过年这几天,大人不管束了,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

大人和孩子们都是如此欢天喜地,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看电视、玩电脑和打麻将之类的活动,但是热热闹闹的传统节目更是让人一生难忘,放鞭炮,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人人都参与其中,个个乐得合不拢嘴,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遗憾的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那真是太遥远、太陌生了,真不知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留给他们的年节的美好回忆又会是什么呢?

六十年代的春节

  紧日子里过出好兴致,60年代的春节因此令人难忘。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哪怕是逛趟厂甸什么也不买,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平日里父母儿女被隔离,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哪怕只是萝卜白菜,都是平生之幸事。

集体性是60年代春节的特征。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从1962年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大批北京青年奔赴东北、陕北和内蒙古草原,年复一年地体味着远离亲人的春节滋味。无论冰天雪地还是穷山恶水,都无法阻止他们发现并放大生活中的细微欢乐。

年饭过节好处是解馋

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大白菜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饭可不是一天做出来的。春节最大的好处是“解馋”。每到春节,北京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二斤富强粉、一斤黄豆、二斤绿豆、几斤小站稻和五斤鱼,勤快的主妇们全凭巧心思腾挪全家过年的一日三餐:腊月二十八发好面(标准粉),二十九开始炸各种面果子,平日里舍不得用油,现在甜的、咸的、又酥又香的胡萝卜丝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装得满盆满钵,馋嘴又心急的孩子们趁妈妈不注意,抓上两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着尝新。蒸馒头,包豆包,年三十之前要把过年的主食准备好。除夕的年饭分两顿,先是晚上五六点钟吃米饭炒菜,平常的机米换成小站稻,加上烧带鱼、沙锅豆腐、狮子头或四喜丸子、豆芽菜,这是一年里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吃,而且菜里一定要有鱼,取“年年有余”的吉利;夜里12点,全家还要一起吃饺子,饺子用富强粉包,比日常吃的标准粉白得多,一般是猪肉白菜馅,有时是酸菜馅。吃饺子的风俗使得竹具店每年春节前都要加班加点赶制竹笊篱。大白菜是百姓的当家菜,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它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凉菜、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熘白菜、炒酸菜或炖酸菜、油泼梅干菜等。

年货家里添个新玩具

过年添个新玩具是办年货的家长们的小秘密。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办年货的人把街上挤得热热闹闹,国营的副食店都在店门口支块木板在当街卖。过年的票证上还印着两个喜庆的大红灯笼,二三斤一大块肉,比起平常二两半斤地买舒心畅快多了。长途岛的带鱼、图门的明泰鱼、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淡水鱼、渤海湾的海杂鱼,每户都要多少买一些做年饭的主菜。

“糖瓜儿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除北京传统春节食品关东糖外,市场上有了小娃娃、小花篮、小宝塔、小鸡、小鸭形状的块糖,饼干除了什味、橘子和大方外,1963年新出了酥松可口的“63”,包装上还附有当年的美术年历。姑娘们喜欢的头花和襟花有菊花、牡丹、玫瑰、芍药、剑兰等花样,鲜花店里的梅花、碧桃、茶花、迎春、一品红、文竹、瓜叶菊、四季海棠、水仙、仙客来等盆花也常令她们情不自禁地掏腰包。过年添个新玩具是办年货的家长们的小秘密,给8—12岁的孩子买个小攒钱罐,给2—4岁的孩子买个小鼓,给六七岁的孩子买个空竹或风筝。木刀枪、腰边鼓、大摆球、积木塔、铁鸣蝉、毛毽、脸谱,还有“老鼠滚蛋”、“斗鸡”等新玩具,紧攥着钱包,家长们心里盘算着挑哪个最划算。

买个月份牌,添几张写春联的梅红纸,扎一只红纱灯,新一年的向往就在挑挑拣拣中开始了。

年话老礼全都放一边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导们倡议“四要四不要”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时钟敲过除夕夜12点,有工作的子女常常这样给父母拜年。

按照风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团圆不出门,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小辈儿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也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领导们倡议“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要”,散会后还能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

买张图画纸或道林纸,用彩笔画些风景花草,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等字样,一张标准的贺卡就做好了,送给老师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

年乐红红小鞭论个放

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穿新衣,放花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心绒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妈妈也要踩着缝纫机“嗒嗒嗒嗒”地干到深夜。初一早晨醒来,孩子们的枕头边保准都平平整整地放着一套新衣。平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过年了,多困难的家庭都要想办法给每个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旧衣服翻改的也好。

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撒欢了。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可是宝贝,家里统共给买了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藏在家里的小鞭如果被兄弟姐妹发现了“偷”走几个,父母们就成了难断家务事的糊涂官,只有许诺“再买一挂”才能安抚孩子们的哭声。到了晚上,全院子的人都出来看放花,孩子们手上提的小灯笼有五角星的,也有宫灯式的,星星点点煞是好看。你家的“老头乐”喷出满天花雨,我家的“火树银花”也不逊色,他家的“螺丝转”、“耗子屎”蹿进人丛,激起一阵阵笑闹声。劳动人民文化宫、北海、陶然亭等公园里熙熙攘攘,免费开放三天使人们游兴大发,故宫、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要逛的地方真不少。买得起票或单位发票的人们还可以到大华电影院看立体电影,去工人体育场看马戏。如果有兴致,厂甸也是个热闹的去处。 来源:《信阳信息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103455.html

更多阅读

快乐的名言格言--快乐需要理由吗? 投资理财的名言格言

快乐需要理由吗?对快乐的人来说,快乐可能并不需要理由,但对伤心的人来说,一个简单的理由也许就可以再快乐起来!有时快乐与不快乐可能就一步之遥,想想开心的事,也许你就会快乐,而如果突然伤心的回忆涌上心头,或早上遇到某件不开心的事,你可能会

18个文言虚词的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01(2009-01-19 11:08:45)转载标签: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答案教育 分类: 08-10高考资讯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012009届高三复习---文言虚词系列练习(共18套)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

声明:《回忆快乐的过年童谣 (2014-01-21 11:14:35)转载▼标签: 压岁钱大 过年压岁钱给多少》为网友知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