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栗”还是“战栗”?
陈永泉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令老师“犯难”的词语。因为教材涉及到这些词语时,常常“互不对口”,因此常常成为教学中“硌”脚的石子。如果不借助规范词典,就难以解决。“颤栗”和“战栗”即是一例。
例1: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安塞腰鼓》)
例2:奥茨突然站起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
例1和例2的“颤栗”和“战栗”均解为“发抖、哆嗦”。“颤”“栗”“战”均可解为“发抖”之意,字典注:“颤”通“战”。但仔细辨别,“颤栗”与“战栗”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例1的“颤栗”是指通过外在环境影响产生的积极心理刺激。如萧红《手》:“这样的怪读法,全课堂都笑得颤栗起来!”茅盾《路》:“这笑使她迷乱,同时却又感到些微的颤栗。”柯岩《奇异的书简·我们这支队伍》:“观众像被鞭子抽在心上一样,一阵颤栗,然后是暴风雨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例2的“战栗”一词则表示“因恐惧或害怕而引起的颤抖”或“ 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发抖”,侧重于表示外在环境影响产生的消极心理刺激。如朱熹《集注》:“战栗,恐惧貌。”《论语·八佾》:“使民战栗。”两例中的“战栗”均包含令人害怕而发抖的意思。此外,该词还表示“因寒冷而引起人生理上的发抖”。如黄钧宰《金壶浪墨·赵芥堂》:“时天寒风雪交作,乡民解衣裸体,伛偻战栗。”
但是,虽然在课本中,教师和学生对“颤栗”的认同度要高于“战栗”。这与在平时教学中见到“颤”字的频率较高不无关联,因此师生很容易把“颤栗”看成是规范词形。而古书上用“颤”字例多,而用“颤栗”却不见,仅见于现代文(如上文萧红、茅盾等例)。而“战栗”虽然在书面语中常用,却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忽略,不如“颤栗”一词来得亲切,这是惯性思维,是“颤”字帮了忙。然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战栗”列为推荐词形,“颤栗”列为不规范词形,并做特意说明:(1)“战栗”不要写作“颤栗”;(2)“颤栗”的“颤”字现在一般写作“战”。
推测其意,不外有三点:第一,古代著作使用“战栗”的频率高;第二,义项范围“战栗”比“颤栗”更大;第三,遵循汉语言文字简化的规律,“颤”字笔画较“战”复杂,不利于书写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