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和尚为哪般? 僧敲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和尚为哪般

“推敲”中的趣味你可知?

诗僧贾岛,一个半僧半俗的寒酸文人,凭借其独特的诗文佳作,跻身诗林,自成一家。在《中国文学史》也有记述。

旧时科举成就的是极少数幸运儿,贾岛起初也是“连败文场,囊箧空甚”,失意之下,“遂为浮屠”,与另一个堂弟无可一起做了和尚,法名无本。

当了和尚的贾岛仍是身在佛门心在诗,研读不辍。青灯黄卷,晨钟暮鼓,这是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将禅味浸入诗中。在贾岛的诗中,不乏渐修顿悟的禅机妙语,夹杂其间,生色许多。

若干年后,他的那首《寻隐者不遇》,“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浅浅随意的句子,蕴涵着无穷的诗意禅境。


贾岛不能算是潜心研佛的高僧,却是一个刻苦好学的诗人,做诗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一日骑驴,满街游走,驴走驴的路,他构他的思。贾岛一旦思考起来,便进入了满心皆诗、不见其他、高度自由的境界,哪怕是王公贵人走在前面,也浑然不觉。时值深秋,落叶正黄,“落叶满长安”一吟而出,想了许久,不得对,猛然间灵感勃发,得“秋风吹渭水”一句为对。这一下,可把贾和尚高兴得不行,大约是一拍腿一声喝,连人带驴,冲撞了长安市的行政长官刘栖楚先生的大驾。结果被关了一夜才放出来。

关了一夜,关出了一首名作《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与孟郊同以“苦吟”著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并称。关于贾岛的苦吟,曾有吟诗冲犯韩愈的故事流传。他自己也曾说《送无可上人》中的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好友王建说他“尽日吟诗坐忍饥”,肚子挨饿不算,有时骑驴出去,只顾着吟诗,驴也不知跑哪儿去了。

有一回,还是贾岛,还是骑驴,还是在路上冥思苦想,“鸟宿池边树”,对是对出来了,“僧推月下门”,不过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更好呢?贾和尚神游象外,揣摩半天,也不能定论。结果,驴蹈覆辙,又冲撞了长安市的一位大官。这次冲撞更加合算,冒犯的是当时诗坛领袖韩愈先生。不仅撞出了答案,而且撞出了一段佳话,甚至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此诗就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和韩愈交朋友,是贾岛不曾奢望的。他的堂弟无可隐居修行,终成高僧,贾岛却被韩愈劝说还了俗,做起了专职诗人。韩愈对他十分器重,将其与孟郊并重,有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从此声名大振。

贾岛文心甚深,潜心做诗,而为官一途,基本上是失败的。

在许多人眼里,诗既不能充饥,又不能显耀,只是寂寂于此的日日苦吟。不过,贾岛一首小诗《剑客》开头的“十年磨一剑”一句,倒是与其苦吟形象十分配对。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君示,谁有不平事?

这里剑客的豪侠意气写得相当动人。我喜欢!

总想知道这“推敲”中的趣味

在学生时代,无数次听老师们讲“推敲”的重要性。老师讲多了,听腻了,就开始“研究”一个和尚,不去诵经,乘着月色,推门与敲门有什么不同?总想知道这文字中的趣味。


有人说,贾岛这首诗向来被认为深具幽远的禅意,但不管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若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推敲”,它却满含情色的象征意味。

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老人讲刘伯温的故事,其中提及《烧饼歌》:“大变小,老转少,和尚倒把佳人要,真可笑来真可笑,女嫁僧人时来到。”知道了僧就是和尚。

不知什么时候看到了白居易的《灵岩寺》:“馆娃宫畔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闻说春到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其中“百花深处一僧归”颇具禅趣,只是读不懂。

后来看到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西山观设辇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迫活命〉里,对吴氏和道士的几番云雨,书中描述是“寂寂朝真,独来时丹路滑;殷殷慕道,百花深处一僧归。”这里面的“鸟”和“僧”的寓意,“丹路”和“百花深处”指的是什么是不言可喻的。看来凌蒙初的想象力,他在阅读时察觉到了“百花深处一僧归”这句诗的特殊的文字的趣味。

再后来,有一则关于苏东坡与佛印的轶闻说:苏东坡经常被佛印奚落,很想回敬一次。有一天,他对佛印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譬如‘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你相对而坐的理由。结果,苏东坡还是被佛印“鸟”了一下。

然而事情也并都是相同的,据明余永麟《北窗琐语》记述:宋代灵隐寺有一和尚了然,不遵戒行,常宿娼家李秀奴,后衣钵一空,为秀奴所绝,僧迷恋不已,乘醉直入,击秀奴毙之,酿成血案。当时,正在做杭州通判的苏东坡审理此案,他发现了然和尚的身上剌有两句情诗:“但愿同生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苏东坡大大怒:“这个秃奴,修行忒煞,灵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苏东坡当即斩了这个花和尚

昆曲《思凡》中有以下的句子:

准、准、准,

准尔还俗嫁夫君。

脱袈裟、着罗裙,出空门、入凡尘,

免得僧敲月下门。

也有人说《水浒传》中的裴如海敲著木鱼去找潘巧云的故事,正是为著敲门于月下。

……

有研究者认为,在贾岛生活的唐代,社会上对性的要求宽松开放,和尚与香客、尼姑与施主、和尚与尼姑之间,风流韵事不断,不论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在当时都不算是新闻。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关系,便是在武则天出家后搞定的。据《唐会要》,“太宗(李世民)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身为已故皇帝的妃子,当了尼姑后是不可能再还俗的,武则天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她与李治的关系,从此事中可知那时寺庵内的“乱象”。

出家人不得有性需求,如果有,怎么办?比较安全的办法是尼姑找和尚,和尚约尼姑,一般不会与俗人往来,以维护宗教自身形象和内部秩序。和尚庙附近必有尼姑庵的说法,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南宋周密著《癸辛杂识》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当年杭州附近有一座名叫“明因寺”的尼姑庵,这庵里便发生了和尚与尼姑通奸的事情。如果有大和尚来庵里了,晚上必会叫出年轻的尼姑陪睡。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和尚,越来越频繁的“来访”,庵里想出了一个法子,专门弄了一间“贵宾房”,名曰“尼站”。尼站内安排不少尼姑进去,接待这些有地位、有需要的和尚。

过去,有的尼姑庵实际就是一处打着“佛门净地”旗号的妓院,庵内的尼姑就是削去青丝的暗娼。在这种情况下,和尚于月色之夜推开或敲开尼姑的房门,更是件自然的事情。为何会有这种“尼姑庵”出现?一是庵主为了“创收”,保持“香火”;二是有的嫖客有特殊的性心理,在腻烦了青楼女子后,对尼姑别有情思,尼姑经不住这种男人三番五次的勾引,而失身为妓。

自从贾岛将和尚风流现象入诗后,“僧敲月下门”,这句过去出家人出轨隐语,便为更多的“俗人”知晓,不少文人出身的主政官员,甚至将之写进僧尼因性还俗的判词中。

免得僧敲月下门

关西有伍氏女,名爱卿,年二十余,妹丽殊绝,真国色也。适夺所夫,惟抚一子於村庄中,霜闺劳劳,形影相吊,时村落新茸庵宇告成,无论男妇群而游焉。

爱卿亦诣其处,饭僧设醮,冀为人悔过於幽冥,且以观新构也。

庵有僧员茂年少,觑见爱卿,因诳以食素诵经,时时至此,礼佛则年可龟龄,子可鹏搏来世,又妻可鸾凤百岁。爱卿甚惑之,茂遂往来其门。一日,爱卿襁褓其子至中堂,茂突至,不及避,茂遂生心撩拨之,以败其守,爱卿厉色拒之,乃惶惧而退。不数日,茂仍步前踪,爱卿亦芳心摇荡不禁,遂与之通,往来甚密。里人得其状,捕茂白之官,官讯得其情,乃判曰:

“僧员茂既以脱障入空门,只合木鱼敲夜月,伍爱卿既以居孀明节操,如何锦帐作朝云,红粉多娇,漫梦墙巷,委身缁衣,秃子敢为野蝶寻香。一节不终,浪为空即是色;五除不戒,谁云色即是空。卿著另嫁良人,僧宜发配千里。庶几民作闺中妇,免得僧敲月下门。”

在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令期间,曾发生了一件僧尼私通案件:当地崇仁寺和大悲庵门对门,崇仁寺内的一名和尚,与大悲庵内的一名尼姑对门相望,日久生情,导致私下通奸。僧尼的保密工作可能没有做好,这事让附近邻居发现了,邻居知道僧尼心虚,便欲敲诈他们。但僧尼不买帐,于是邻居将此风流事告了官。僧尼被传唤到了县衙,郑板桥见他们年龄差不多大小,是天生的一对,文人郑板桥不忍心“煮鹤焚琴”,拆散他们,于是责令他们还俗,结为夫妻。郑板桥提笔写下了这样的另类判词《七律》: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 记取当年郑板桥。


僧敲月下门和尚为哪般? 僧敲月下门
图:僧敲月下门(戴敦邦绘)

另据书中记述:

饶州有女僧,从士人张生者,乡士戴宗吉为诗赠之,诗曰:

短发蓬松绿未匀,袈裟脱却着红裙。

如今嫁与张生去,赢得僧敲月下门。

进士黄公伟,建昌人,任华亭令,有尼蓄发欲嫁人,投司求批执照,公批云:

短发蓬松绿如云,维衣服却换红裙。

如今嫁作良人妇,免得僧敲月下门。

清代康熙年间,福建泉州“风月庵”内有一年轻貌美的小尼姑因与一位姓孙的公子相爱,她想还俗嫁公子为妻,便向州衙递上呈状。泉州知府大人接状后,便在小尼姑的呈状上批道:

准,准,准你嫁夫君。去禅心,超梵尘,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民国初年,安徽寿县县城的箭道巷内有座尼姑庵,庵里有一个小尼姑,法号“觉云”。觉云年方二十,人长得漂亮。正值妙龄的觉云,难忍青灯之苦,于是不顾清规戒律,向县衙递交了还俗申清。当时的县长也是文人出身,讲究民主,反对封建,对觉云的行为深表同情,于是在还俗申请作了这样的答复:

小尼姑,名觉云,喜红尘,厌佛门。脱袈裟,着锣裙,准、准、准!

准尼姑寻夫君,免得僧敲月下门。

湖光岩楞严寺的对联

楞严寺面湖正门对联是:

湖水苍茫,客到路从花外问;

岩山寂历,僧归门向月中敲。

广东省湛江市区西南部18公里处,有一湖光岩火山口湖。湖光岩为火山垣环抱,湖四周悬崖陡壁,火山岩层理、韵律清楚。湖水清澈如镜,根群抢石成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公园内古树难天,古藤缭绕,植被茂盛,人在湖滨漫步,倍感心旷神怡。

园区历史悠久,早在隋朝时期,佛教僧人就依岩而建楞严寺、白衣庵等古刹,宋朝丞相李纲题写的摩崖石刻“湖光岩”存留至今。

敲门的名言佳句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东坡《浣溪沙》)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为人莫做亏心事,鬼来敲门心不惊。

菩提树前起相思,莲花座下诉衷肠。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月敲门。

雍正的《花前偶成》

对酒吟诗花劝饮

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

皓月清风作契交

历史是记忆中风光旖旎的画卷。当我们今天拂去尘封在历史身上的轻尘,读他“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的诗句、感受他的寂寞时,居庙堂之高、万人之上的皇帝,很多时候“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1723年在那个万籁寂静的深夜,奏折翻飞,万物无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102701.html

更多阅读

郭太后诋毁曹髦到底为哪般? 曹髦之死

在开展灭司马氏的计划前,曹髦早已告诉郭太后,可是后来郭太后为什么要颠倒黑白,站出来诋毁曹髦,说他居心叵测,说他悖逆不道,说他不安好心呢?郭太后诋毁曹髦到底为哪般?要想解开这个谜团,需要先还原曹髦讨伐司马氏这件事。在《三国志》中,对于

钟茂森博士出家为哪般? 钟茂森博士视频

2011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十五)钟茂森博士在香港圆明寺上畅下怀老法师座下剃度,法名“定弘”。跟随上净下空老和尚讲经教学,弘法利生众生之福!众生有福,随喜赞叹!!!阿弥陀佛!!!人物生平钟茂森博士1973年生于广州,现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

梅艳芳遗产纠纷为哪般? 梅艳芳遗产分配

引言:香港著名歌星梅艳芳香消玉殒已经十多年,但江湖关于她的纷争从未间断。上月26日,梅艳芳的母亲,人称梅妈搭电车返跑马地寓所,下车时不慎失足跌倒,入住铜锣湾圣保禄医院。在医院里,梅妈公开阿梅于2003年12月3日,也就是去世前27天订立的遗

《赛德克•巴莱》两岸票房悬殊为哪般? 赛德克巴莱 迅雷下载

倾注十二年打造,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横空出世。两岸电影该怎样合作,共同走向国际市场。海峡卫视6月2日晚上20:25播出嘉宾(左起):罗印冲左衡主持人:海峡两岸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海峡卫视这一期在北京为您录制的《对岸怎么想

声明:《僧敲月下门和尚为哪般? 僧敲月下门》为网友笛声何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