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赠别》
1
多少人的青春在这里迷醉,
然后走上熙攘的路程,
朦胧的是你的怠倦,云光和水,
他们的自己失去了随着就遗忘,
多少次了你的园门开启,
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
尽管四季的歌喉唱得多好,
当无翼而来的夜露凝重——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地,
他曾经爱你的变化无尽,
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2
每次相见你闪来的倒影
千万端机缘和你的火凝成,
已经为每一分每一秒的事体
在我的心里碾碎无形,
你的跳动的波纹,你的空灵
的笑,我徒然渴望拥有,
它们来了又逝去在神的智慧里,
留下的不过是我曲折的感情,
看你去了,在无望的追想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沉默:
直到你再来,以新的火
摒挡我所嫉妒的时间的黑影。
1944年6月
炉火旁的爱情---穆旦《赠别》解读
(转自互联网)
炉火旁的爱情
——穆旦《赠别》解读
这是穆旦写于1944年的一首爱情诗。与他那些极富理性色彩和思辩色彩的诗歌相比,这可以说是最为感性的一首,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真挚而深切的感情。
全诗由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两章组成。诗歌第一章着眼于现实,通过对时间流逝过程的呈现,写出了爱情随之发生的变化。
由“迷醉”而“怠倦”而“遗忘”,这是爱情所必经的阶段。“迷醉”一词写出了青春之爱的特征,冲动、狂热然而短暂,它与人的青春、美貌以及生理的渴望密切相关,所以“这里”便不仅仅指爱情本身,更指所爱的对象“你”以及“你”在青春年华所拥有的一切美的特质。迷醉之后怎样呢?他们终究是要离开的。在熙攘的路途上,在现实功利的社会中,“他们”慢慢地丢失了自己。而这丢失也是不知不觉的,或者是知道了也要故意地遗忘。爱是以个人的独特性为前提的,在爱里我们才能发现对方也发现自己的存在。而一旦自己已经被丢失并被遗忘,爱的根基也必然被撼动。所以,言外之意遗忘的不只是自己,更是曾经让人迷醉的爱情和“你”。对于他们的迷醉和离开,你是怎样的呢?“朦胧的是你的倦怠,云光和水”。“云光和水”指时间的推移和变化,它和“你”的对爱情的倦怠一样,是朦胧的,不知不觉的。在第一节中,那个主体“我”一直没有出场,却暗含在与“他们”的比较当中。
第二节是对第一节的进一步展开。“园门开启”是接纳的意思,同时“园”对于穆旦而言,更有一种象征的意味在里面,结合着他的其他一些诗歌,将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当我踏出这芜杂的门径,/关在里面的是过去的日子,/青春样的忧郁,红花样的青春。”1(《园》)“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春》)“园”关住的是美丽的青春和爱的欲望,而一次次开启和关闭园门,则是一次次地对爱的敞开和疏离。次数的重复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在这过程之中,“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繁复与任性正是青春迷醉的体现,是年轻时代爱情的变化无尽。可是,变化虽然带来了新鲜感,却容易使人感到捉摸不定,并因此受到伤害。如果说年轻的时候,四季的变化都是美丽的歌,总以为会永远那么动听;如果说在上一节中时间的流逝仍是朦胧的,云光和水一样不知不觉,那么,到了此时,时间的来临虽仍是那样悄无声息,但是却有足够的分量和寒冷,让你感觉到它的沉重、具体与恐怖。“尽管”二字加重了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可奈何之感。以歌喉之轻灵美好对应夜露凝重,不由人不生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当无翼而来的夜露凝重——”,以一个“当”和一个省略号将我们引入了下一个场景中。“无翼而来的夜露凝重”的时候,也就是“你”“我”都老去的时候。这时候会怎样呢?
接下来是一个想象中的场景。第一章诗歌很明显地可以看到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名诗《当你老了》的影响,并由此追溯到法国16世纪的诗人龙沙的《致爱伦》(第五首)。想象年老的恋人在炉火旁的情形,是其共同之处。人之老时,便尤其渴望炉火的温暖,它照亮了过去的一切,那些爱与恨的往事。在龙沙的诗中,年老的恋人痛悔的是年轻时没有接受诗人的爱,“而你将成为老妇人蜷缩炉边,/痛惜我的爱情,悔恨自己的骄矜”;2在叶芝的诗中,也是老妇人对未曾把握住的爱情的凄然回味,“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诉那爱情的消逝”;3而在穆旦的诗中,虽然也隐含了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就会知道”便是如此,但是更多的却是自己无怨无悔的爱。他的《玫瑰之歌》里有这样的句子“而我已经渐渐老了,你可以看见我整日整夜地围着炉火,/梦寐似的喃喃着,像孤立在浪潮里的一块石头,/当我想到回忆将是一片空白,对着炉火,感不到一点温热”,表达的是诗人对没有爱之回忆的老年的恐惧,可是在这里却恰恰相反。因为有过对“你”的爱,回忆将不再是一片空白,因而也不再会感到寒冷。表面看来,诗人写的是年老的“你”在炉火边回忆的情景。当人世的繁华已如花落无声,离死亡也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人的灵魂才会变得无比澄静,才会更加接近于生命的本质。这时候“你”“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地”,这个“也”字是本诗的诗眼,饱含深意。这是经过了年轻时的喧嚣、熙攘和繁复,对生命真谛的彻悟,也是抵达生命本质之后灵魂的默契。这时候,实际上守在炉边的就不仅是年老的妇人,也是“我”,尽管也许“我们”并不在一起。下面两句便是对此的直接说明。“变化无尽”呼应着前面的“多少次”、“繁复”等词语,写出了变化之中始终不渝的爱:即使人生的旅梦已碎,可是仍爱那“你”的“愁绪纷纷”。“纷纷”二字,使人想起落叶和落花之类,是对老年的一种隐喻,同时对应着“旅梦碎了”,有种弥漫和坠落之感。这时候,那个“我”终于出场,经过季节转换、世事变迁,“他们”离开、遗忘,“你”也怠倦,“我”的爱却从未变化,甚至日久弥深。前面的种种,都是为了进行铺垫,在比较中显出“我”的最为深刻和持久的爱。可是那个“我”仍未真正出场,而代之以“他”。因为这个年老时的情景毕竟是想象中的,那个“他”并不等同于现实中的“我”,通过“我”对“他”的客观观照,更能看出感情的真挚和长久。
第二章承接第一章,自然过渡而来,对年老时“我”在炉火旁追想青春的情景进行了描述。
因为是回忆和追想,“你”的到来便无法预见也不能捉摸,具有虚幻的色彩,因而“每次相见”的只能是“你闪来的倒影”。“倒影”暗示了接下来要写的,是溯时间之流而上的回忆,它往往使人想起水中的情形,也许与他们曾经相见的现实场景有关,也准确地表达了一种“镜花水月”的虚幻之感。但是这里,由于是守在火炉边,垂着头沉思,看见的也只能是火光中的倒影。“火”是爱情诗的经典意象,它有温暖照亮的意味,也是青春和欲望的象征。穆旦多次在他的爱情诗中用到这个词语,有他独特的意味。像《诗八首》中,“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更突出了爱情之火的蔓延之势和毁灭力量。“闪来”说明了速度的快,也是文中“火”的特征的体现。即使关于“你”的回忆倏忽即逝,但是到来也并非那样容易,需要种种机缘。最后,千万端机缘和你的青春的火这样无形的事物,终于凝成了虽虚幻却有形的“倒影”,但是还是会为滚滚而来的时间之巨轮碾碎于“无形”,即使这时间之轮是由“每一分每一秒的事体”组成,却具有谁也无法阻挡的力量。
当“倒影”已被碾碎无形的时候,“我”并未放弃对你的追想,而是进一步具体到“你”的音容笑貌:“你的跳动的波纹”和“你的空灵的笑”。“跳动”表明了仍是回忆中的情形,仍是空幻而不可把握的。同时也与前文的“闪来”一样,与青春的“火”密切相关。“波纹”则对应着“倒影”,也是水中的情形,但更加细节化。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个倒装句式,将宾语前置,进行了强调,同时也隐约传达出了这样的一种意思,即“波纹”和“笑”这样形象化的东西是扑面而来的,是情感上的渴想,但理智上却明知是“徒然的”,因为还有许多“我”所无法把握的因素在里面,联系着下一句就是“神的智慧”。在有着基督教背景的穆旦那里,世界是神创造的,他控制和安排着世间的一切,包括“你”、“我”的命运。“神的智慧”所创造的世界和安排的命运也是“我”所无法抗拒的,到了最后,留下的不过是“我”无法言明、不可说清的感情。
“看你去了,在无望的追想中”又是一个倒装句,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沉痛之感,加强了“无望”的感受。追想的无望使“我”常常沉默,“沉默”表示我的痛苦的深沉和“我”感情的曲折。“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沉默”,也对应着上一章中“有一个灵魂也静静地”。“直到你再来,以新的火/摒挡我所嫉妒的时间的黑影。”这是全诗的收束,也是“我”的感情更深一层的表达。“嫉妒”是爱情中固有的情态。这里,“我”嫉妒的不是“他们”,那些曾经爱过“你”的人,是因为“我”知道,“他们”的爱是变化的、不长久的,是会让“你”“怠倦”的,而“我”的爱则始终不渝,并会在“你”年老的时候被“你”所了解。但是尽管如此,“我”却永远也无法真正地拥有“你”,连对“你”的空幻的记忆也是来去匆匆。可是惟有时间,它可以每时每刻占有“你”的青春,“你”的美丽的容颜,甚至最终完全占有“你”。所以,“我”嫉妒的是“时间的黑影”。只有“你”再度来临,以青春的火再度点亮“我”生命和爱的激情,才能使“我”暂时不被“时间的黑影”所干扰。以爱之火照彻生命、摒挡黑暗,显示了穆旦对真爱的独特思考和表达。
读完全诗,我们也许会感到困惑,因为诗的内容似乎与诗题“赠别”毫无关联。但是,回过头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诗的全部内容是以“别”为基础的。这或者是恋人之间的一次长别离,将来没有了相见的机会;或者是一次爱的决绝,是生生地割断过去的情缘。从全诗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这时候,诗人明明知道爱已经永不可能,但是并不能完全的割舍,而以这首诗相赠,虽然徒劳却更显出了爱之深切。
炉火与爱情,是穆旦这首《赠别》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意象。纵使爱情变化多端,不可捉摸,纵使明了它终究是一场迷梦,但是年老时,守在炉火旁边,细数往事,仍会让人充满了眷恋。诗人将爱与青春、时间、命运等不可把握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爱的脆弱性的同时,也表现了它的温暖和力量,使这首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注释:
1本文中所引穆旦诗歌均出自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2邹荻帆编《世界爱情诗荟萃》P385,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3袁可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P219-220,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穆旦简介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属于平辈,有亲属关系。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 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遗憾的是自从50年代开始,穆旦就停止了诗歌的创作而倾毕生之力从事翻译,有人对此的看法是他是江郎才尽,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时的政治气候所致。穆旦完成了一个独立诗人所能做的,他理应被授予中国最独立的诗人!
笔名由来:
查良铮是将“查”姓上下拆分,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查良镛则是将“镛”名左右拆开而得“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