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天”和“九九重阳”是一回事吗?
这个问题,是CCTV“回声嘹亮”栏目主持人李思思,向坐在评论席上的一位特邀嘉宾提出来的。两名歌手刚唱完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李思思称这位特邀嘉宾为著名历史学家。观众对他也不陌生。他在“百家讲坛”一讲成名,更因为给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编造绯闻而名声大噪。没想到这位名家闪烁其词,却语焉不详。他提到“长久”、提到“秋季”,却始终没说出“九九艳阳天”和“九九重阳”是不是一回事。
“九九重阳”和“九九艳阳天”,都有两个“九”字、一个“阳”字,但这两个短语的涵义,还真大有区别。也不只因为两个短语中有不同的字,就是共有的两个“九”字一个“阳”字,也有不同的解释。
能和“秋季”搭界的是“九九重阳”。“九九”是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把自然数也分作阴阳。一、三、五、七、九是阳数,二、四、六、八是阴数。九月九日,月、日都逢阳,而且是最大的阳数,所以称重阳节,并且当作老人节。古人在这一天,要登高,要会友。所以唐人王维会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留下“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千古绝唱。重阳节一般在“寒露”至“霜降”之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秋高气爽,却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所以毛泽东会在《采桑子·重阳》中咏出:“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九艳阳天”呢?“艳阳”是明亮的太阳,“艳阳天”是指“明媚的春天”。那么“九九”呢?当然不会是九月九日了。这个“九九”,是“数九”数到了第九个九。“数九”是从“冬至”节气开始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是从“冬至”以后第73天开始的,已是“惊蛰”前后,正是艳阳高照,雪化冰消,春暖花开的时候。所以歌中才唱出了:“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的那个风车转呀,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这样的季节,不正适合少男少女“怀春”,谈情说爱吗?
“九九重阳”,或“九九艳阳天”中,有“长久”的意思吗?看不出来。它不是唐僧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以“九”谐“久”,也太勉强,因为同“重阳”、“艳阳天”,都搭不上边。
“九九重阳”,“九九艳阳天”,都属于中华文化的常识。我这里不说,很多人也都知道。那些坐在前面,头顶上有很多光环的名家,也不会什么都懂,千万不要迷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