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译文] 我在遥远的长安,心里正怜爱着那几个留在鄜(fū)州的小儿女;只是他们太小,不懂得思念我这沦落在长安的老爸。

[出典] 杜甫 《月夜》

注:

1、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2、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闺中:内室。看,读平声。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3、译文1: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译文2:

今天晚上的月亮格外的亮,可是在那鄜州的深闺之中,只有你一个人在出神地眺望。几个可怜的尚未懂事的孩子们,怎么能理解此刻你那芳心百转的柔肠?又怎能理解你对我的惦念和盼望?啊,夜已深了,露水该润湿你那云雾一般的散发着微香的发鬓吧?坐得久了,清冷的月光恐怕会使你那美玉般的手臂寒冷着凉。唉!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我们俩才能重新相互依偎在一起,悬挂起又细又薄的幔帐。尽情地说着悄悄话,让那月亮,照干我们脸上的泪痕,照着我们幸福快乐的模样!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家小的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诗的构思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寞,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6、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的这句诗,多少年前便已熟读,却在此时此刻,引我戚戚相感,潸然泪下。

女儿离开我去奶奶家住又快一个月了。二十二个月的她,早就象个大孩子一样,有自己的思想,也能熟练地表达了。

昨天打电话听奶奶说起,她又在闹着找爸爸。是的,找爸爸,不是找妈妈。因为,她这个妈妈,不敢面对见到她时更加刻骨的思念,怕自己会忍不住痛哭,怕相见争如不见,所以,借口工作忙,一个月里,没有请假回去看她一次。

而一个星期前她的爸爸回去看了她一天,让她念念不忘到如今。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此时的我,多么希望我的女儿,是真的不解忆长安啊!那样,我就不会每每想象她看到堂姐的妈妈的时候,会记得自己有一个妈妈;那样,我就不会每每想象她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记得自己有一个妈妈;那样,我也不会每每想象她在受了别的孩子欺负的时候,记得自己有一个妈妈。我宁愿她不记得有一个我。

老公说,她吵着要找爸爸,其实心里面想的应该是妈妈。不过是妈妈好久不见,记忆已经模糊了而已。我知道,不在父母身边的她,就算是天好地好,总是缺乏着那一份安全感,所以才会一改以前乖乖懂事的模样,变得有些骄横,不服管,由着自己的性子胡闹。她这是希望引起大人对她的注意呢。可我的宝贝,你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让你的处境更加恶劣而已,妈妈还是没有办法把你接回自己的身边的。

宝贝,你真的“未解忆长安”吗?(llzzzzj)



7、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一出差,总是很容易想起杜甫的这两句诗。

小孩子的心里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到京第一天,吃午饭时她就大喊“叫爸爸吃饭”,然后挨个屋子找爸爸,没找到就不停问爸爸去哪里了。昨晚因为理发回家快10点才到家,一开门就听到她清脆的说:“妈妈回来了!”其时小人儿的衣服已经脱掉了,姥姥拿件大衣包着抱着坐在客厅里。她困的眼睛都红了,但就是不肯睡。姥姥说,一晚上只要有点动静她就赶紧说:“妈妈回来了!”一会嚷着要去接妈妈,一会嚷着要去接爸爸。

在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解释,只有规律。她也许不懂太多,只是习惯于寻找最常出现在她的世界里的人。到了晚上她知道妈妈应当出现了。或许她想要的,只是一个更热闹的环境,人多了她更有表现欲,疯的更起劲,跑得更开心。

不知今晚我的不归,会不会打破她的规律?她想要的只是热闹,我真希望她有。姥姥也想要一点热闹吧,只是我们更加忽略了。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8、可怜踏碎琼瑶,人间无数灯火待浪子悉数归家,我却仍在来时的路上行得杳去,不可回头,来路亦远。却还记得那句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夜半思及泪难禁。总在逝去的寥寥冬日傍暮色熬一盏雪羹将忍下的泪调匀,和以三分梅花,捣成一碗长安。而今,离了长安话长安,不见雪满,雪满天山。



9、在人们印象中,杜甫始终眉头紧锁,一副忧国忧民状。当然,爱国情怀是杜甫头顶的光环,而实际上,他也偶尔怀抱着一轮温柔的明月。你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本是自己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念及儿女还小,必是“云鬓湿,玉臂寒”的妻子在思己了。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此诗之妙,妙不可言,可谓爱情诗之至品。



10、“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许多人在说起一些父母的动人事迹的时候,总会加上这一句千古名言。但有多少人能真正感受到这话里的千担情呢?

在有些朋友和父母闹情绪的时候,我们也总会说安慰他们说,父母这样做是基于爱你、为你好的立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他们太守旧太食古不化也别太在意。说出这话的时候,抚心自问,当父母和自己也这样僵持时,自己是否也会这样想呢?答案可想而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没有尝过忧愁的滋味,因此写不出忧伤的文字。即使勉强写了,也不能感人至深。因此,总觉得,杜翁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把儿女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写绝了。虽说这诗带着强烈的家仇国恨,感情色彩并不倾于这方面。未解,是因为还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还未为人父母;未解,是因为世界里还只是接受,不懂得付出。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11、长安不仅是个地理学名词,更是个文化概念。道理很明白,三家村塾冬烘先生如果把李白的“长安不见使人愁”,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尤其是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些名句中长安,仅仅注解为“长安,城之谓也”,我们会满足吗?故不妨将长安放在大的文化地理的范畴中来认识,应该以汉唐地理上的长安城为中心,将与之相关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中事物及其体现出的文化意义以学理绾合起来,结撰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长卷,庶几不负长安这一中华民族光荣与梦想之象征也。



12、巨蟹座 杜甫

巨蟹是有点敏感有点依赖的,不过当他的责任之心达到一种终极关怀,他也可以非常坚强,自己贫病交加还在忧国忧民,这确实是巨蟹纯洁的真挚。巨蟹渴望信任在乎朋友,看看杜甫写过多少首送李白再看李白写过几首送杜甫……唉!巨蟹多温和而顾家,翻翻全唐诗,大概也没几首能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感情的,可能因为那个大男子的时代都把重视家庭当没出息吧。而蟹蟹超群的艺术才华与想象力就不必多说了吧,诗圣的称号绝对不是白来的喔。



13、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月,悄然飘临静谧山野,惊醒了欲睡的山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地欢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恰如相约,溜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望着这中天孤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亮有时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



14、情有多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友情;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渐与骨肉远,转与童仆亲”,是亲情;

“夜来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爱情;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乡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报国情……



15、中秋节,照比往年心底多了一份牵挂。忙完了一天必须忙碌的事情,抬头瞭望竟然是阴天无月,于是拨通电话和她通话,不为别的,只想知道伊人那里是否皓月当空。我思念的人儿是不是在思念我?偶然想起杜甫的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那思念我的伊人,清冷的月光是否流泻在她肩上,和为我留起的长发上?

虽然我这里今夜无月,但那一轮光照千古的月华,依旧照亮了我的心扉,我知道岁月会流逝,我也知道年华会老去,我们的容颜也不会永远如此年轻,但永远不老的是我们头上这一轮中秋的满月,与这满月一起永远不会老的是我们的亲情和爱情。



16、 秋天,一个怀念人的季节,古人是很懂得人情与浪漫的,中秋节自然就设在秋天了。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中秋抒情佳句。再加上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的思念之情就更加令人心动心痛。所以,对爱人的思念似乎都该发生在秋天。古诗词便是最好最有力的证明了。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杜甫的《月夜 》,战争中的秋天,更令人揪心。生死未卜,也许这一腔的思念,爱人已无福听到;等来生,只怕是路人,已无缘聚首,毕竟不是今生夫妻都有来世的情缘。盼重逢,重逢却是遥遥无期。明月何为是这般无情?清泪又如何能化解那无穷尽的思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秋天的色彩是艳丽无比的,却也是高傲冰冷,拒人于千里之外。要不然,怎连芳草也无情,更在夕阳之外呢?这是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把这相思放置在缤纷的色彩中,让个越看越伤心。好梦能留人睡到几时?高楼,明月,清酒,相思越来越苦,愁绪越来越浓;心越来越碎,人越来越消瘦。远在他乡的人,你也太无情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绵绵之际,最经不住这一问了。雨,落在心底,已经够人心碎,何况是不绝的秋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是希望,还是绝望,谁也说不清。但“巴山夜雨时”的情思却是真切的。唐代李商隐,一代才子却怀才不遇,一代情圣,最终却是情无所寄。这首《夜雨寄北》凄苦,但也真情无比。秋,愁,离人心上永恒不变的主题。



17、少年时代,我喜欢李白的诗,后来觉得杜甫更不容易。一个天赋过人的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比放纵自己的激情,要更不容易。李白风流倜傥,汪洋恣肆。杜甫则写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前者道,后者儒。世事难两全,若说,有一个人结合了李杜的优点,那我力挺苏东坡,“拯救与逍遥”,他都做到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102009.html

更多阅读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这是谁、用铿锵的韵脚敲响震人心魄的战鼓萧瑟的边陲在鼓声中慢慢迟暮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冷落了千万条大路小路秋天的雁子是否知道家在何处一声凄厉的鸣叫让我的心更加的凄楚今夜露水开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的登岳阳楼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译文] 亲戚朋友连一个字的书信都没有,毫无消息;我现在年老多病,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这条孤零零的小船了。[出典] 杜甫 《登岳阳楼》注:1、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

声明:《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为网友少年的初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