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回顾1969-2011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1年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 (Thomas J.Sargent)。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两人解释了是什么让世界经济形势至此,下一步全球宏观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政策将作何改变。二人所开创的研究方法解释了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导致了什么。

2010年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尔·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和塞浦路斯裔、英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他们对市场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这个奖项。“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他们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1

2009年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政治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尤其是奥斯特罗姆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的贡献和威廉森对企业边界经济管理的分析。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以表彰其在“贸易格局与经济活动区位”领域所作出的突出研究贡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回顾(1969-2011)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以美国经济学家赫维茨、马斯金、罗杰-B-迈尔森,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费尔普斯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2005年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斯切林,因“通过博弈论分析加强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奖。

2004年出生在挪威的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这两位经济学家因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获奖。他们的研究工作解释了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变化是如何驱动商业循环的。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他们发明了“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两个关键特性的统计方法:时间变化的变更率和非平稳性。”

2002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赫内曼(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丹尼尔-卡赫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维农-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

2001年三位美国学者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J-赫克曼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L-麦克法登。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作出了贡献。詹姆斯-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丹尼尔-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

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芒德尔,因为他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分析。

1998年出生在印度的阿马蒂亚·森,他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前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后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

1996年英国人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人威廉-维克瑞。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的论述;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5年美国人罗伯特-卢卡斯。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4年美国人约翰-海萨尼和美国人约翰-纳什以及德国人莱因哈德-泽尔腾,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3年美国人罗伯特-福格尔和道格拉斯-诺斯。前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1992年美国人加里-贝克。他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1991年英国人罗纳德-科斯,他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990年美国人哈里-马科维茨、默顿-米勒和威廉-夏普,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89年挪威人特里夫-哈维默,他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88年法国人莫里斯-阿莱斯,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并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87年美国人罗伯特-索洛,他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1986年美国人詹姆斯-布坎南,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5年意大利人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他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4年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1913-1991) 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1921- ) 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1911-1991)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981年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1918- ) 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劳伦斯·罗·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人(1920- )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美国人(1915-1991)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国人(1902- )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978年赫泊特·亚·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国人(1916- ) 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

1977年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1899-1979)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

英国人(1907- )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1912- )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1975 年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LEONID VITALIYEVICHKANTOROVICH)苏联人(1912-1986)佳林·库普曼斯

(TJALLING C.KOOPMANS)美国人(1910-1985)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4年弗·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澳大利亚人(1899-1982) 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人(1898-1987)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1916- )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2年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1904-1989)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1921- )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1年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美国人(1901-1985) 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美国人(1915- )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1895-1973)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1903-1994) 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68 年,瑞典中央银行为纪念该行建立300周年,提议设立一项诺贝尔的经济学奖。当时任行长的P·艾斯伯林克生首先与该行经济顾问林德贝尔、伦德伯格和缪尔达尔等人协商,立即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然后,中央银行正式向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讨论这建议时曾发生分歧:一些自然科学家不愿把诺贝尔奖扩大到新的学科,不愿让经济学与物理学等“硬学科”处于平等地位,担心经济学奖的“科学性”。一些皇家科学院的经济学院士,尤其是缪尔达尔力陈设立经济学奖的重要意义和经济学的科学性,最终使皇家科学院接受了这个建议。后来,经诺贝尔基金会、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瑞典中央银行共协商制定了颁奖条件和规则。主要有:该奖项的正式名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由瑞典中央银行提供一笔于其他诺贝尔奖金相同的资金,交给基金会统一管理,获奖者的评选工作则由皇家科学院负责组织经济学家进行。1969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瑞典政府批准,同年12月颁发了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100253.html

更多阅读

历届金酸梅奖——看看你中了几个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

第1届金酸梅奖(1981年)  1. 最烂电影:《年轻人的狂热》  2. 最烂男主角:尼尔戴蒙《吾父吾爱吾子》  3. 最烂女主角:布鲁克雪德丝《蓝色珊瑚礁》  4. 最烂男配角:约翰亚当斯《女煞葛洛莉》 劳伦斯奥利佛《吾父吾爱无子》  5. 最

历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世界和平奖获得者 中国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获奖时间:2011贝拉克·奥巴马获奖时间:2009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获奖时间:2008穆罕默德·尤纳斯获奖时间:2006旺加里·马塔伊获奖时间:2004希尔琳·艾芭迪获奖时间:2003吉米·卡特

香港武打导演刘家良简介及成就 香港武打女星

刘家良-香港武打导演   刘家良,广东新会人,香港邵氏电影公司著名武打明星及导演,父亲刘湛是黄飞鸿的徒孙。刘家良九岁开始随父亲学武,得其真传。1950年随父进入电影界,开始是从临时演员及龙虎武师做起,参与的第一部影片是《关东小侠》。

历届电影金鸡奖获奖名单 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区别

历届金鸡奖获奖名单第一届金鸡奖获奖名单(1981年)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最佳纪录片:《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最佳科教片:《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最佳美术片:《三个和尚》最佳编剧:《巴山夜雨》叶楠最佳女主角

历届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一览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红高粱》等中国作家莫言国际在线专稿: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报道10月11日报道,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

声明:《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回顾1969-2011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为网友泪倾斜的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