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ohnsaw Mary when Mary was on the bus.
(2)Johnsaw Mary when they were on the bus.
为找出句子的这种层次结构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主张从句子出发(分析短语时从短语出发),用“二分法”的切分方法对句子进行“切分”(segment)。切分从句子出发,自上而下、从大到小一直切分到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为止。这样才能表示出句子的内部层次结构。例如:
Thestudents left here yesterday.
首先把句子切分成the students和lefthere yesterday两个部分;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切分,将两个部分分别切分为:the和stu-dents,lefthere和yestetday;最后再将students和lefthere分别切分为:student和s,left和here。每次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称为直接成分(immediateconstituent),如上例中的thestudents,lefthere yesterday和students,lefthere,直接成分一般是还可继续切分的结构体。而通过切分得出的最小的语法单位则称为终端成分(ultimateconstituent)。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它采用了多层次的分析方法来代替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单层次分析,使结构体内部的各种不同结构层次得以体现。同时由于结构体的直接成分可大可小,从句、短语、词、语素视结构体的不同都可以成为直接成分,这就避免了句子成分分析法中以词定成分可能遇到的麻烦。
然而,直接成分分析法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直接成分分析法虽然指明了结构体的层次关系,但并没能提供有关结构体内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各单位的作用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2)对于某些语言单位序列,如“非连续成分”等,直接成分分析法则无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切分”。例如:(1)Helooked the word up in the dictionary.
(2)Ishe coming?
3)对于某些结构歧义,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则很难加以区别。例如:“Flyingplanes can be dangerous.”句中,由于flyingplanes这一短语可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使得该句产生歧义。即一种释义为“Tofly planes can be dangerous”(驾驶飞机很危险);另一种释义为“Planeswhich are flying can be dangerous”(飞起来的飞机很危险)。但根据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切分,该句的结构歧义无论如何也是表现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