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朋友问我关于清朝官位,爵位品衔的事,解释了一大堆,听不懂~晕啊~! 在这里给系统讲一下~呵呵
其实呢~清朝分封宗室的爵位一共有14等级。按高低排序依次是:1,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为高级爵位。2,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为超品。3,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分别相当于1-4品武官。清朝的宗室取得爵位一般有四种途径是;功,恩,袭,和考。清朝的开国“军功勋旧诸王”有: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八大铁帽子王”了。他们都是世袭罔替的,他们都有兵权,议政权和旗主权。爵位的高低服饰和俸禄也是有区别的前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亲王每年的俸禄为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的爵位依次减半。
超品的爵位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1-4品武官补服分别是:麒麟,狮子,豹子,老虎而四种将军还细分成1,2,3等,不过只是俸禄不同~服饰还是一样的。
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对亲王和郡王各子的封爵都减一级。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规定,应封爵者,在20岁要经过国语(满语)和马、步射的考试,优者可按例封爵。这里边又有一个严格的“考封”制度。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到那里都不能不谈女人啊~呵呵~。清朝宗室的女子以及配偶子女都是有严格的封授爵位的制度的。格格按高低依次是:固伦格格,和硕格格,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六品格格。而她们的也是有年俸的分别是:固伦公主:居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而他们的额附也是一样的,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清朝严格按照封授制度赏赐爵位。只有福康安家有过一次例外~!
好了~累了~先到这里了~ 一会接着说~ 嘻嘻~是不是很烦啊~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汗,可能条理性会差一点原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