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城市贫困、房价高企、卫生状况恶化等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而且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苦不堪言却又无法逃脱。“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则已经成为一句美丽的谎言——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城市不仅仅是穷人的地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富人的牢笼。但在牢笼尚可苟活,在地狱则生不如死了。
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今后10年内,将有8.7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中,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同时还将有87个城市拥有75万以上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化大国。中国城市化进程,从农村来的低价劳工居功至伟,但他们也是受城市病之害最为深重且数量最为广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多数成为集中于城市的贫困人口——住不起、读不起、病不起,他们对城市病的体会将更加深刻。
“城市病”之“道路拥堵”蔓延成灾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有待考量
有车族日益剧增,道路拥堵严重,伴随着造城运动的愈演愈烈,城市规模必然急剧扩大,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从中国一线城市快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据公安部交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越来越多的“堵城”在拷问地方政府执政,城市治“堵”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其间种种招数频频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比如“首堵”北京打出了“限车”牌。据媒体报道,10月20日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此前,北京对机动车一直是“不限制购买但引导合理使用”,这一表态意味着今后北京对汽车消费的态度很可能发生转变,由“引导合理使用”转向“限制机动车数量”。
12月6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外全文发布。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并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此外,为减少市民出行需求,还将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倡导文明交通理念,强化现代交通意识,鼓励骑自行车出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强化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不断完善交通应急预案,建设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在建议被公布后,公众议论纷纷,称这些建议大都不靠谱。
笔者认为,治堵如治水,以堵治堵那是扬汤止沸,还是以“泄”为主,方为良策。
追求“鸡的屁”不如追求幸福为发展而发展不如不发展
白岩松曾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口号如是评价:“对一座城市来说,一味的追求高速发展就是变相的倒退,如果所有人都在匆忙和压力下生活,那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说,中国已经应当进入到一个告别数字崇拜的时代,正式把幸福列为我们唯一的追求发展目标。”
党的咽喉《人民日报》刊出《城市病集中暴发,离宜居越来越远》,可见城市病也让党国甚为不爽,是到了该出手治理的时候了,但城市病不像感冒发烧,打一针退烧药就能了事,这个病一旦上身,需要一个老中医慢慢调理才能缓解,但目前像这样的老中医真不好找呢,即使找到了,病人难免讳疾忌医,如此一来则于事无补。
11月25日党的咽喉有如下表述:除交通拥堵之外,房价高企、生活成本提高、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音……特大型城市集中暴发的“城市病”,让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一些人甚至开始逃离“北上广”。而最近发生在上海胶州路的公寓大火,更使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安全性感到担忧。
如果单纯为了发展而发展,不计成本去追求账面上好看,将人民的利益、社会关系、各种自然资源无度的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不要也罢。
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民服务屁股决定脑袋的决策是治不好城市病的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罗亚蒙早在2007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领域,理想和现实最大的矛盾就是资源承载力与‘唯GDP论’的冲突。”
长期以来,鸡的屁是评价考核城市管理者的重要指标,直接和官员的乌纱帽挂钩,“唯鸡的屁论”直接导致城市发展走上畸形扩张之路,城市得了恶性肿瘤,住在其中的人还能有好吗?。
“唯鸡的屁论”就是暴发“城市病”诸多原因中的主要因素。“鸡的屁”就城市管理者的脸,越肿越好,不肿也要想办法打肿,好来充胖子,卖地,强拆,盖楼——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是很多领导者的执政法宝。
长远发展规划被官员任期内的形象工程代替,谁不想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因此,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行为此起彼伏,城市能不得病吗?没病也被折腾出病了。许多城市往往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各唱各的歌,各玩各的调,城市规划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导致城市管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