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清.孫溫.繪本《紅樓夢》圖集足本[44p]
据初步考证,作者孙温,河北丰润人,大约生于清嘉庆戊寅年间(1818年),去世时间不详。这部作品是迄今已知孙温惟一的传世手笔。原旅顺博物馆馆长刘广堂先生曾借着出差的机会拜访了不少红学家,也到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翻阅了相关资料,但找不到对画册和画册作者孙温的任何记载。
这套画作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开始酝酿、着手,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体竣工,前后有三十六年之久,也就是说,这位画师差不多从五十岁起一直到八十五岁,似乎把他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套画的创作中,比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耗费的心血还多三四倍。
孙温《红楼梦》绘本的艺术特色
作品的总体风格是中国传统的界画,界画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散点透视,无论何种风格的建筑,每一间每一层中栏杆窗棂与人物活动皆极为精细,一目了然。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有着界画典型的精炼和谐的风格。
贵妃筵宴题大观园
3000多人,个个“写真”
图中绘有各种人物多达3700余人,其中重要的3000多人都采用了“写真”的技法,非常注重面部肤色肌纹的渲染。在“宝黛初会”的画面中,宝玉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刻画女性,细致入微
画家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刻画更为讲究。年轻的女子个个弯眉、细眼、樱桃小口;身材窈窕、长颈削肩、杨柳细腰,让人觉得弱不禁风,顿生怜爱。人物面部的眉毛、眼睑、发丝都用笔细致。一位观众赞叹道:“连一根根的头发丝都能看清楚。”
泥金勾染,效果特殊
为了追求特殊效果,主要人物的服饰图案、佩饰和陈设古玩等均采用泥金勾染。为了增添富丽堂皇的气氛,一些花卉、地毯、甬道和虎皮墙还施加了厚粉,看上去有种凸起来的质感。
习俗用具,细致生动
画面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用具:脚踏、虾须帘、坐墩、炭炉、窗屉,还有造型别致的玻璃穿衣镜、自鸣钟等舶来品,甚至连悬挂书画的铁钉、吊束床幔的系绳、丫鬟煽风烧水等生活细节也都有具体的表现。至于婚丧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贴楹联、放烟火、挂花灯、放风筝、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当时生活习俗的描绘更是生动有趣。这不仅是研究传统民间习俗、晚清民间绘画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