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3年前,尚是独立学者的格林斯潘就已经十分清楚地看到了纸币制度搜刮财富的秘密,例如,1966年他在《黄金和经济改革》一文中指出:“……由于金本位的废除,现在没有办法能够保护储蓄免遭通货膨胀的侵蚀,当前没有安全的储存财富的方法……赤字开支是一种简单的暗地里没收财富的方法……”
很早以前,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有200个村民,贝壳货币还没有出现在那个小村庄里时,当农户生产的粮食吃不完时,当渔民捕捞的水产自己享用不完时,这些多余出来的粮食或水产等,就是农户或渔民的原始利润,利润的实质就是剩余产品。既然如此,问题就出现了,富裕农户吃不完的粮食,富裕渔民享用不完的水产,是无法大量积聚储藏起来的,因为粮食和水产储藏时间长了就会生虫变质而失去价值。也就是说,利润是无法大量长期积聚储藏的。
为了保证稳定的生活来源,富裕农户就开始用多余的粮食雇佣劳动力开垦荒地并耕种土地,渔民就用多余的水产雇佣劳动力打造更大更多的渔船并出海打鱼。在富裕农户的眼里,储备土地就是储备了粮食,在富裕渔民的眼里,建造了更大更多的渔船就保证了永远会有鱼吃。如果新投资能不断地创造新利润,的确是上天赐给的一条保值增值财富的希望之路。遗憾的是,更大面积的土地和更大更多的渔船能帮助富裕农户和富裕渔民生产出了更多的剩余粮食和剩余水产,但那些数量更大的剩余产品仍然无法大量地积聚储藏起来。因为粮食与鱼虾储藏时间长了会生虫变质而失去效用,而且粮食鱼虾再多,富裕农户和富裕渔民家庭也只能一日三餐吃掉有限的数量,饱和到一定程度以后也不会再继续增加什么实际效用。当富裕农户和富裕渔民家里的粮食和水产饱和到一定程度,并且拥有的土地和渔船已经足以满足未来之需后,储备更多土地、建造更大渔船项目的投资价值就会越来越少,甚至彻底失去投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会停止投资,而且还会解雇部分劳动力,尽管这个时候村庄里仍然闲荡有大量的、因为缺少必要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维生的剩余劳动力,希望被富裕农户或富裕渔民雇佣去开垦耕种土地或建造渔船出海打鱼,用劳动换取这些富裕农户和富裕渔民的剩余粮食或剩余水产充饥。由此可见,追逐私利这个人类本性虽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却无助于同步提升社会全员福利总水平。
自由交换并非完美的资源配制方式
假如这个时候,以物易物的贸易逐渐发达起来,富裕农户和渔民可以把自己生产出来的剩余粮食和剩余水产,交换回自己需要的其他行业生产的剩余产品,富裕农户和渔民生产更多剩余产品的积极性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开垦更多的荒地建造更大更多的渔船,雇佣更多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剩余粮食和剩余水产,并用这些剩余产品从市场上交换回了自己家庭所需要的其他行业生产的剩余产品和服务,他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但是遗憾的是,虽然更大面积的土地、更大更多的渔船和更多的雇佣劳动力能帮助富裕农户和富裕渔民生产出更多的剩余粮食和剩余水产,并且用这些剩余产品交换回了自己所需要的其他行业生产的剩余产品和服务,但是,交换回来的这些剩余产品和服务也是无法大量地积聚储藏起来的。储藏时间长了仍然会生虫变质或过时而失去效用,并且一个地域内的物产资源和生产的产品品种总是有限的,当富裕农户和渔民可以用自己的剩余产品交换回本地域内其他行业生产出的自己所需要的几乎任何品种和数量的实物财富后,用剩余的物力进行更大的投资的价值就逐渐失去,他们投资的积极性就会消退。
当富人吃的、用的、乐的、玩的,应有尽有达到资源和技术的极限所能允许的几乎最大饱和程度以后,更多的重复的剩余产品对他们来说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在富人的眼里有投资价值的新项目就会越来越少,扩大新投资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直至达到一个谷底以后戛然而止。一般来说,当时的经济总量,往往只在维持富人最大满足度的规模上运行,尽管那个时候仍然还有大量的穷人,但他们无法享用到这些在富人中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见,交换虽然可以促进富人阶层物质生活的丰富,但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却无权同步享用。
货币的本质——不打算归还的欠条
在这个小村庄里,为了维持交易公平,200个村民共同推举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担任村长,如果村民之间发生纠纷,这个村长就会出面调解。一开始人们不知道什么是货币,人们只是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把自己生产出来的、自己又用不了的剩余产品与其他村民进行交换。但是以货易货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A家的剩余产品,想换B家剩余的产品,往往B家却不需要A家的产品,却需要C家的产品,因此人们交换起来非常困难,人们生产剩余产品的积极性也很受影响,经济发展很慢,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得也不快。
村长是一个聪明人,虽然他几乎不生产任何剩余产品,但是他想到了借。当时人们还不会写字,只是用各种不同的绳子打结的方式来记事。村长就来到河边,捡回一些贝壳,打上孔用绳子串起来做成项链的模样。他来到A家,留下这一串带有村印记和信用的项链,借回了一块肉。后来,他又多次用这种方式,从不同的人家那里借回了不同的食物和物品。比如用有100个贝壳的项链借回一头牛或者5只羊,用有5个贝壳的项链借回一个陶罐或者是一把斧头。这些贝壳项链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实质上只是村长发出去的欠条。但是,由于人们发生纠纷后离不开村长的调解,因此人们普遍愿意把各自的剩余产品借给村长,留下贝壳项链当作债权凭据。虽然有的时候,个别村民也找到村长希望用贝壳项链欠条换回他们需要的物品或食物,村长也都拆东墙补西墙地满足了村民的要求,甚至村长还到山上开采了一些黄金白银,当作稀罕物品,返还给个别执意要把项链兑现成有实际价值实物的村民。
慢慢地,村长家的贝壳项链,就有了更可靠的信用度。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数目不等的贝壳项链很适宜分解聚合用来计算数目不等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因此逐渐在村民之间流通起来。当A家需要B家的产品时,A家就拿着村长的项链找到B,换回产品,B也可以拿着项链,找到C家,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长此以往,村长当作欠条使用的贝壳就成了这个村通行的货币。后来,人们逐渐淡忘了贝壳的借条身份,而把贝壳当作财富的象征,还没拥有贝壳的人们很希望拥有贝壳,因为贝壳可以换回他们需要的几乎任何食物或物品。由于有了贝壳货币充当了经济的润滑剂,剩余产品的交换变得方便起来,人们也有了生产更多剩余产品的积极性,这个村庄的经济发展逐渐加快了步伐。由此可见,原始的纸币是村长发行的不打算全部归还的欠条,被村长借走的那部分永远不归还的财富就形成了村长的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自由市场经济不稳定的祸根。
因欺骗而生的纸币雏形
后来,一个聪明的村民发现,有一些人积攒了很多贝壳货币没处花,另有一些人因为缺少贝壳货币而耽误了事,还有一些人从A地到B地做生意要背负沉重的贝壳货币很不方便,于是这个聪明的村民在A地、B地各开了一家钱庄。他对积攒了很多贝壳货币没处花的人承诺,如果你们把贝壳货币存在我的钱庄里,就可以大钱生小钱得到利息;他对急需要贝壳货币的人承诺,只要你们愿意支付比存款利息略高一点的利息,我就可以把贝壳货币借给你们使用;他对从A地到B地做生意的人承诺,如果你们把贝壳货币存在A地钱庄,我给你们开一张存单,你们只要拿着存单到B地,仅仅支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在B地钱庄用存单兑换回等量的贝壳货币。果然,很多积聚贝壳货币的人就把贝壳货币存在钱庄里,很多急需贝壳货币周转的人就从钱庄里借到了贝壳货币,很多从A地到B地做生意的人只带着钱庄的存单就可以了,背负着沉重的贝壳货币赶路的时代结束了,这个聪明人通过赚取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和收取汇款费用迅速实现了小康。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聪明人又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随着钱庄业务量和信誉度的不断增加,钱庄开具的存单逐渐被人们视同与贝壳货币等值。人们常常不使用贝壳,而直接拿着钱庄的存单进行支付结算,甚至从钱庄借钱的人都不一定要求从钱庄提取贝壳,而是只要求拿钱庄开具一个表示货币数量的贝壳存单。因此经常发生的一幕闹剧是:无论是把贝壳存在钱庄生息的人,还是把贝壳存在钱庄汇款的人,还是从钱庄借贝壳的人,都可以拿着钱庄开具的贝壳存单直接当钱使用。即便是钱庄自己一个贝壳都没有:仅仅吸收到了100个贝壳货币的存款,钱庄也可以开出去代表200个贝壳、代表300个贝壳甚至更多个贝壳货币的存单。即便是钱庄的人拿着自己凭空填写的存单,也可以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实物财富,没人发现和追究他们。面对滚滚而来的财富,一开始钱庄老板也很害怕,但是当他想到村长也是通过铸币税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后也就心安理得了。当钱庄签发的存单也可以替代贝壳充当货币进入流通以后,钱庄实际上拥有了货币欠条的扩张权,也间接获取到了铸币税收益。这个时候:
小村庄的货币供应总量=村长发行的贝壳总量+钱庄发行的存单总量
由此可见,自由市场环境中的钱庄,是通过欺骗手段实现了货币欠条的无序扩张,虽然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活力,但也给自由市场经济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银行——被收编的诈骗团伙
再后来,另外一些聪明人看到开钱庄有大利可图,也纷纷开起了各种字号的钱庄。可是村长逐渐发现,自己虽然总共只向市场投放了1000个贝壳,但是加上钱庄的贝壳存单,粗略估算整个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早已超过了2000个贝壳,甚至达到了3000个贝壳。更可气的是,钱庄老板竟然还把自己的这种行为美其名曰“信用创造货币”。钱庄无节制地发行贝壳存单,不仅严重蚕食了村长的铸币税收入,而且还经常性地造成贝壳和贝壳存单的贬值。有时当几个村民同时拿存单要求钱庄兑换贝壳的时候,钱庄常常拿不出贝壳,钱庄为了维持自己的信用只能找村长借贝壳,这必然又会进一步增加基础贝壳的投放总量。因此,掌握着贝壳这个基础货币发行权的村长就规定只有拥有一定数量自有贝壳的富裕户才有资格开设钱庄,且规定出借贝壳和开具贝壳存单的数量不能高于自有贝壳加实际收到的贝壳和贝壳存单的数量,这就形成了资本充足率等银行监管的雏形。村长同时规定,每收到100个贝壳或贝壳存单后,就必须向村长交回10个贝壳,同时钱庄自己也要留存一定数量的贝壳以防备挤兑后,剩余的贝壳或存单才能再贷出去,这就形成了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的雏形。
纸币——断线的气球
虽然每个村民都希望通过储存货币来积聚财富,但事实上这个小村庄的货币币值是非常不稳定的。
货币币值稳定与货币的供应总量有关
当初,村长在把贝壳项链当作凭据而借用村民的食物或物品时,就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当他发出的贝壳项链借条太多而借入的食物或物品太多太频繁的时候,导致村民手中的贝壳项链的总量太多,一条100个贝壳的项链就很难再换回5只羊了。为了交易成功,贝壳项链的持有者往往就只能接受对方换回4只羊的苛刻条件,形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事实。甚至有的时候,贝壳项链的持有人就会找到村长,希望村长收回贝壳归还当初借去的食物或物品,此时的村长只能手忙脚乱,拆东墙补西墙地平息挤兑风波。
货币币值稳定与实体经济交易总规模有关
残酷现实让村长领教了太贪心的后果。从那以后,村长就特别留意什么时候应该发行多少贝壳项链,才能保证村民既交易顺畅,每个贝壳代表的价值量又稳定,村民又不找自己麻烦的规律。但是,村民之间的交易总规模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一个木匠过去一天只能生产一张桌子,可是随着他手艺的熟练,他两天就可以生产出3张桌子了。如果交易价格不变,那么仅仅由这一个工匠引发的这一天的交易规模就增加了50%。假如这个木匠突然生病了,他10天才能生产同样的一张桌子,由于物以稀为贵,一张桌子的价格翻了一番,因此,仅仅由这一个工匠引发的平均到每一天的交易规模就减少了80%。因此,即便是村长小心翼翼地提醒自己要执行稳健的贝壳货币发行总量政策,也仍然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
货币币值稳定与货币的储蓄沉淀率(周转速度)有关
假如当这个村庄有2000个贝壳货币正常流通时,就可以维持货畅其流、物价稳定,但村长发行出去的这2000个贝壳欠条换回来的食物或物品,很快就会耗费殆尽,如果再继续发行贝壳欠条,贝壳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贬值。正在村长左右为难的时候,大傻帽出现了。有个别村民,看到贝壳可以换回他们需要的几乎任何食物或物品,就开始逐渐把贝壳当作财富储存了起来。有10个或20个贝壳被储存起来后,市场还看不出有什么大波动,当200个贝壳被人们储藏起来以后,市场上就开始出现贝壳货币的短缺,具体表现就是贝壳升值,产品销售困难,专业术语就叫有效需求不足或通货紧缩。过去一头牛卖100个贝壳,开始变为一头牛只卖90个贝壳,并且还有价无市,没有人愿意买。村长自然大喜过望,就立刻又向市场投放了200个贝壳项链,并把这些贝壳迅速换回了他所需要的实物。表面上看,市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头牛又可以卖出100个贝壳的好价钱了,但是更大的危机却在等待着全村村民。因为贝壳的实际购买力虽然又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是贝壳的总投放量却增加了10%,而实体经济的规模却并没有增加,贝壳的理论购买力就下降了约9%。因此,富裕村民储存起来的贝壳总量越多,货币的周转速度就越慢,每个贝壳所代表的理论价值量就会越少。当危机总有一天要爆发的时候,破坏的威力就会越大,储藏贝壳越多的人损失就越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脱离了实体经济而参与到虚拟经济投机周转的货币,其性质也等同于储蓄沉淀。
货币币值稳定与货币发行者的物质储备有关
老村长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业,也靠发行贝壳欠条为生,但是他却贪心不足,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发行了太多的贝壳项链,导致贝壳大幅度贬值,村民纷纷找到老村长的儿子要求兑换实物。如果村民把爷俩发行出去的总欠条的5%以内拿回来要求兑换实物,老村长的儿子还可以用自己家中的实物储备进行应付;如果村民把爷俩发行出去的总欠条的10%拿回来要求兑换实物,老村长的儿子还可以用变卖房子地产的办法勉强应对;可是当村民把爷俩发行出去的15%的总欠条拿回来要求兑换实物时,虽然此时老村长的儿子已经腰缠万贯,但老村长的儿子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了,因此村民就对贝壳货币彻底失去了信任,老村长的儿子最终也被愤怒的村民赶出了村庄,那些贝壳货币后来变得一文不值,曾经拥有贝壳项链最多的富裕人家,遭受的损失也最惨重。
货币币值稳定与信息诱导因素有关
假如经济总规模是容易测算出来的,假如富裕村民也按照一个稳定的增长规律积聚沉淀贝壳,假如村长也能同步地按照经济总规模和储蓄率相同的消涨规律发行等量的贝壳,假如村长家的物质储备也足以应付挤兑,但是这个小村庄仍然会出现经济过热和物价波动。这种情况犹如火车票与车厢座位的关系:假如一节火车车厢有108个座位,有108个乘客等在站台上准备上车,每个乘客手中都有一张安排好座位号的车票,火车在站台的停车时间是10分钟(足够大家按顺序上车)。可是,就在火车进站的时候,有人突然高喊,火车只能在本站停留1分钟,上不去车的人的车票一律作废并概不退钱。大家肯定会蜂拥而上,把车门堵得水泄不通,形成过热。由此可见,小村庄的货币尤如断线的气球,价值极不稳定。
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村长演变成了政府、贝壳演变成了基础货币、钱庄演变成了商业银行、钱庄存单演变成了银行存单,但是基本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说历史上的贝壳项链、铸币和金银在充当债务凭据的时候,其本身还具有一定价值的话,那么当今人类使用的货币,无论是现金纸钞、银行活期存款还是其他银行存款(用M0,M1,M2分层次表示),无论是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都完全丧失了任何实际价值而沦为纯粹的、是国家这个债务人以国家的信用做担保向本国人民签发的、银行又进一步扩张出来的、不承诺兑现的且印有各种数字符号的欠条。当今这种货币制度被称为纸币制度,也称为信用货币制度或纸币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