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园文心的桂林公园 桂林象鼻山公园

地处上海西区位于徐汇的桂林公园始建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初,原名《黄家花园》。花园面积不算大,在上海名气远不如早期的豫园及后来的人民、长风、虹口等公园。

其实,这桂林公园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以苏州的园林为代表,桂林公园就处处包含着苏州的古典园林的主要元素和丰富内涵,以前由于种种的原因,养在深闺不为人知。近年来,我多次的走进桂林,亲近桂林,越发被他那散发出浓浓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气息所吸引,所感染。

鉴赏园林应从古园文心着手。中国古典园林以诗造园,用特殊的抒情语言和手法写就了一首首凝固的诗,描绘出一幅幅立体的画,由此形成了清绝风雅,神韵独高,蕴含哲理,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处处浸透着传统文化艺术结晶,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情调和书卷气息,渗透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园林——形象的概括了造园者的文化修养和园林景色所包含的诗情画意。我们就从古文园心这一角度来看看桂林公园吧。

一,画意无论是山水画还是山水园,强调的都是画面(园林称景观)的意境。园林画意包含了二层意思,一是景色如画,一是绘画景色。

景色如画,是人们对园林景观最直接、简练的赞美。园林经过造园家的精心选址、布局、构筑,满眼都是美如画出来的景色,于是人们便叹景色之美犹如一幅图画。

桂林公园分为正园、南园、西园,以正园为主要景观。站在正园,放眼看去,无论从那个角度去观察、去欣赏,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的图画。正园的入口处,一眼看去,弯曲的小道,隐藏在桂树丛中拾级而上的哈哈亭荫眏其中,远处小道的拐弯处一棵高大的扑树展姿向迎,完全是一幅美丽的小品画。正园的主干道,一边,魏魏高大的四教厅,极富特色的九曲长廊,戏台,宛如一个个建筑的艺术品,镶崁在绿荫丛中。一边,船舫、荷花池、双曲小桥、鹿亭、观音阁一览无遗,奇石怪峰,假山层叠,曲径通幽,一股清泉从山石中流下,发出淅沥的水声,双桥下小鱼悠游,站在小桥上,迎面山坡上,青竹、松柏挺拔、苍翠,海棠、枫树、朴树等各种树木争艳斗姿,通幽处二棵高大的古柏蔽日遮云,在观音阁的映衬下颇具古意,不由使人想起诗人王维写下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下流”的空灵意境。

绘画景色。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是在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艺术意境无不打上山水画意境的烙印。园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亭一舫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而是“意在笔先”,在设计时已融入了造园家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旨趣。我们知道的许多园林几乎都是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景色。例如,宋代的皇家园林“艮岳”,其设计者就是皇帝宋徽宗,他精于书画,是一位艺术素养极高的艺术家。苏州的名园“拙政园”的主要设计者为著名的吴门画派人物文徵明。上海的豫园的假山就出自于明代造园家张南阳,他的鬼斧神工,其玩千钧之石余掌心的功力,也得益于他天才的绘画修养。虽然我们不知道桂林公园的设计者是谁?但我们可以想象其一定出自于一位造园家,一位绘画的高手。

二,诗意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春秋时期开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这诗的海洋中,魏魏大观的是山水诗。

山水诗的出现对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山水诗中既有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儒家),也有寄情于山水,闲适无为的老庄趣味(道家),或有物我两忘的空灵仙境(佛家)。儒、道、佛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必然影响的园林艺术。

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在桂林公园的园林景观中,处处隐喻着儒、道、佛的诗意或心灵世界。去年,在我的博客《桂林禅韵》一文中已有详细的描述。比如,院内的主体建筑四教厅的名字取自于《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船舫的匾名“般若舫”则取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又比如,九曲长廊中间的亭式建筑的造型就有着泰式庙宇的特色——十字肩的顶部设计。

三,品题文以园生辉,园以文益美。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石刻、木刻、砖刻都是对园林景观的品题而留下的印迹。这些品题既是园林景物典雅的装饰品,也是园林主人心灵的独白。它们透露了造园布景时的文学渊源,是园林艺术的传神之笔。因此品赏园林,要会品题,从匾额、楹联中去体会景观的意味。

桂林公园中光亭子就有十多处。进入正园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哈哈亭”,这哈哈二字就充满着“禅味”,充满着笑对人生的哲理。其它如“乐寿”、“留春”、“颐晚”,“徵阳”、“双鹤”、“合敬”、“松竹”、“半山”等等,光从这些亭匾上就可以品出不少诗韵来。

这些品题,大多采用古典诗文中的名句佳作并运用文学上象征、比喻、状景、双关等修辞方法,将景观中不易表达的思想情感,用题的形式来加以抒发,使景观情中生景,景中生情,情意盎然,引起观赏者的联想,获得言外之意,玄外之音,回味无穷。

四,月境月,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永恒的主题。

园林的主人在寄情于山水之际,总要表现其吟风啸月的风范。比如,窗前庭院的月境是“溶溶月色,瑟瑟风声”;山林幽谷的月境是“峰峦缥缈,招月漏云”;池水溪流的月境是“虚阁荫桐,清池涵月”;春夏月境是“俯流玩月,坐石品泉”;深秋的月境是“凭虚敞阁,举杯明月自相邀。冉冉天香,悠悠桂子”。由此可见,月色是古代造园生境的重要内容。

古园文心的桂林公园 桂林象鼻山公园

桂林公园中有一“醉月亭”,想必是绝佳的赏月之处,此亭的造型极具特色,为一呈梯形状的六角亭,正面呈月亮弯。亭边有一小池,池边大树参天,池旁铺一石板小桥,古朴幽静,亭前桂树丛生,中秋丹桂盛开的时候,桂中望月,幽然四顾,园中是一片静怡,圆月当空,池中月影婆娑,清风送爽,阵阵飘香,或凭栏而坐,或依石而立,品香赏月,实在是令人陶醉。

桂林公园还有一个绝好的赏月处,那就是“颐亭”,这是一个湖心亭式的二层建筑,非常有特色,外墙采用清水砖和落地钢窗,歇山蓬顶,在一座西洋式的建筑主体上建有一个中国式的房顶,中西结合得恰到好处,不但别致且十分的悦目赏心。

此楼坐落在荷花池中央,由曲桥相连,想想每当碧空明月时,站在楼中俯看四周,但见池中残荷疏莲,明波如镜,天光、明月、屋廊、树影,此情此境让人联想到宋代诗人邵雍的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在月清、水清、风清之境中,人心也自然而清。

五,雨境雨,自然之物,但在园林之中却有特殊的别样的情趣。

园林美和雨是分不开的。园林中的雨境,或看,或听,烟雨朦胧,淅淅沥沥,特别的具有诗意,古人所向往的人生乐园,几乎都有烟雨朦胧之态。

在赏景中,看雨别有诗意:细雨垂杨,疏雨戏鱼,斜雨落花,雨,富有诗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还有那时时散发出清新与芬芳的气味,是令人陶醉的。

如果你在下雨的时节,依栏坐在“鹿亭”,看着莲花池中雨滴落下的情景,听着雨滴落下的声音,烟雨中远望对面九曲长廊时隐时现的朦胧之情,诗意不会从胸中油然而生吗?

六,雅集顾名思义是风雅的集会。

历史上最有名的雅集莫过于兰亭的“曲水流觞”了。由于园林的优美环境,园林雅集早就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上海的豫园就有一“流觞亭”,这便是豫园的曲水流觞处。

桂林公园有没有这样的集雅之处?在鸳鸯楼的旁边不远处,一个幽静的角落,有一处不大但满是用太湖石垒起的小坡,树丛间,有如假山似的顶端,石上刻有“龙泉”二字,一条干枯的水道弯弯曲曲从上而下,和石板小道相互交叉,相映成趣,想必从前这龙泉中一股清泉流出,形成弯弯的小溪曲折流下,溪旁还有石筑长凳一个,这情景不是颇有当年兰亭曲水流觞的味道?真不知当年设计这“龙泉”是不是有这样的雅想。

七,曲韵说的是昆曲。

昆曲如园林,清幽雅淡,二者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当代著名的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说过:“曲师知园,园师懂曲,园中拍曲,曲中寓曲。”到园林中去体会戏曲的意境之美,是许多造园家在建园之处就考虑到的。

桂林公园正园中的主体建筑“四教厅”,魏伟高大,是当年园主人招待客人之用的,在厅的正南面是一漂亮的大草坪,草坪的顶端则建有一个石筑的大戏台,主、客人坐在宽敞的大厅廻廊上,边品茗边看戏是何等的暇意呀。现在这个大戏台上放置了一组八仙过海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颇具欣赏价值。

八,奇石园内陈列奇石,是中国园林特有的景观。

石头有实用价值,也有玩赏价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产生了千奇百态的奇石,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桂林公园亦有不少的石筑,有太湖石垒起的大大小小的山道、坡道、假山,有石马、石狮、石台、石凳,有石栏、石廊、石棋盘,有石缸、石雕、石桥。在正园中更有一对奇石,高约十米左右,名为“石公”,“石婆”,还有一个二米多高的木化石,也是稀有之物。

著名诗人陆游有诗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精辟的道出了古人对奇石的钟爱,这“可人”二字其实就是人们借奇石的特点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精神世界。

九,花窗窗,它作为居室结构,具有通风、采光、空间组织等实用价值。但一旦当它伴随着亭、台、楼、阁进入到园林景观之中,窗的审美价值远远的超过了其实用价值。

漫步于园林之中,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窗就像一幅幅图画,引人入胜,妙趣横生,被称为花窗。桂林公园的花窗有方、矩、菱、六角、八角、等多种形式,其图案不下百余种。

开窗莫过于借景,在通向南园的进门处,有几个是空心窗,窗框内不设图案,作为通透空间和借景之用,把窗外的景物变成了眼中的美景,真是移步亦景,一步一景,妙不可言。

十,不系舟园林中常见的一种仿船的形式,俗称旱船,又雅称“不系舟”。

不系舟常见于水边,下部船体用石砌,上部船舱为木结构,供游人宴饮,观赏水景,具有一种动似不动的美感。当你置身船舫中,凭栏远眺,会有一种动感,当你中舱品茗,近观水景时则会有空灵感,多重复合的空间意境,给人以愉悦和欢畅。

桂林公园的船舫长18米,宽2.5米,后舱为二披式,歇山蓬顶,名“般若舫”,取自于佛教经典《金刚经》,给船舫增加了一层神秘的佛教意义上的空灵感,更是给人多了一层联想。

十一,四面厅、鸳鸯厅厅堂在计成《园冶》中称“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厅堂在古代建筑中作为正式的会客和议事之处。四面厅在古代园林中是一种主体建筑,以它为中心组成景观。桂林公园也有一个四面厅,是公园的最大的建筑,取名“四教厅”。

这是一座大雄宝殿式的仿古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大厅的柱、廊、顶、门、窗都刻有精美的图案,大厅内四根硕大的楹柱,三盏巨大的西洋铜吊灯一字排开,气势十分宏大。

整个大厅不设一堵墙,全部是落地的长隔扇和长窗,每个长窗上都雕有精美的图案,朝外的一面统一的从上到下雕刻有牡丹、寿桃、寿字及蝙蝠的图案,内侧则分别雕有三国、水浒人物的经典故事,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

大厅的四周绕以二米宽的回廊,廊柱间在檐枋下饰以挂落,并雕以莲花座式的图案。“四教厅”之名,取自于《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语意幽深,匠心独运,很值得去细细品赏。

桂林公园内还有一座十分漂亮的楼,名为“鸳鸯楼”。其实,鸳鸯楼是大厅的一种形式,在苏州的古典园林中是一种颇引人注目的建筑。桂林公园的鸳鸯楼本身的建筑很有其艺术特色,既包含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上海特色,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去欣赏鸳鸯楼是很值得玩味的。

十二,通幽之门桂林公园不仅是其结构布局、环境景观、建筑景观设计的好,就连园林的门也设计的不落俗套,别有情趣。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门的设计往往采用借景法、屏障法、对比法等多种手法以强调园林的曲折幽深。比如,对比法,既采用欲扬先仰、先成后露、由小见大、幽曲开朗等方法,在空间和景物的不断变换中,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感受。

被誉为江南古典园林代表作的拙政园,园门便采用此法。桂林公园的园门亦是采用此法的一个优秀的代表作。从公园大门进入,是一条弯弯曲折的几十米长的小巷,远远望去见不到园内的景色,二侧是高高的龙墙、花窗,同弯曲的地形上下呼应,长长的见不到园景的小路在龙墙的衬托下,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至腰门,迎面是黄石假山,弯曲的小道和一座小亭,还是不能一眼看到全园的景物,越过“哈哈亭”,渐入主景区,此时,使人眼前一亮,顿觉地广树茂,疏朗开阔,正园内的主景点一一尽收眼帘。这种抑——藏——露的手法,被我国的现代造园专家称为古典园林的典型例子。此外,桂林公园中的洞门也形式多样,造型奇美,变化多样,情趣悠然,很少有雷同,为园林艺术的美妙一笔。

综上所述,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所包含的主要元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乎都可以在桂林公园找到,公园不算大,但十分的精致、漂亮,在它的造园设计中还融入了上世纪初当时上海建筑元素的特色,虽然是一个近代所筑的园林,却是将中国古典和现代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个典型,一个近代优秀的园林建筑。

难得我们上海有这样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中国古典式园林,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品赏,好好的珍藏。(注:中国园林的古园文心见周苏宁先生所著<园趣》一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41423.html

更多阅读

人物:曆史上的桂林人之一:唐景崧與日寇爭台灣原創

曆史上的桂林人之一:唐景崧與日寇爭台灣1、台島抗倭上圖為台灣省台北市護國延平宮供奉鄭成功的正殿,殿前有一幅楹聯上書:由秀才封王,拄掙半壁舊山河,為天下讀書人頓生?色;驅外夷出境,開辟千秋新世界,願中國有誌者再鼓雄風;楹聯著者是清

转载 金刚铃杵的用法,金刚铃杵:三宝所依的胜义菩提心的精义

原文地址:金刚铃杵的用法,金刚铃杵:三宝所依的胜义菩提心的精义作者:日月明空曌无我很多人虽知道金刚铃杵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法器,但多数人只将它当作平平常常的用品,而不认为是三宝所依。两者在一起,象征著智慧及方便原是无二的,这也就是胜

天生我才必有用--文心阁制作186 天生我才必有用 ppt

文心阁首页->文心书库->《天生我才必有用》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第186章 寒假生活作者:yl5226123第186章寒假生活终于等到放假了,本以为这下子总算可以放松一下,每天睡睡懒觉,玩玩游戏,陪陪女友,谈谈恋爱,想一想那该是多少逍遥的生活啊。可

声明:《古园文心的桂林公园 桂林象鼻山公园》为网友把酒祝东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