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果亲王书法墨迹 果亲王 成都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部热播剧将尘封在历史烟云中的清康熙帝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推到了观众的面前——他外形俊朗、才华横溢。被观众誉为“众多后宫女子之中的春闺梦里人”。然而果郡王却不为所动,只倾心于甄嬛一人。

 原来,这位“果亲王”是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全名是爱新觉罗·允礼,生于1697年。康熙晚年,因继承帝位而起的争夺战,在诸皇子之间愈演愈烈,“兄弟阋于墙,情如水火,势同敌国,各结党羽,相互排陷,明争暗斗”。允礼先是依附皇八子允祀,岂料后来登基的却是皇四子允祯,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一上台,便对政敌允祀一派大开杀戒,令允礼十分惶恐不安!幸得与他情谊甚笃而又深为雍正信任的皇十三子允祥极力为其说情并保荐,他才获得了雍正皇帝的重用,被封为果亲王,先后掌管工部、户部和理藩院事务。

由于允礼亲身经历了宫廷内部争夺皇位的残酷斗争,深知宦海风波险恶,加之自幼体弱多病,故每日退朝之后,辄焚香独坐,修持禅诵,潜心于诗词书画,远离官场纷争,自得其乐!著有《春和堂》、《静远斋》诸集。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

1734年深秋,雍正皇帝交给果亲王一项重要使命——代表中央政府前往西康噶达惠远庙(在今康定县西北),看望并护送暂时居住在那里的七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旗兵及绿营兵。随后,他护送着七世达赖喇嘛,西出打箭炉(今康定),途径昌都、工布江达、墨竹工卡等地,于7月抵达拉萨布达拉宫,然后回京覆命。这次远行,使其足迹遍布名山大川,所到之处,留下许多珍贵墨迹。

成都杜甫草堂的少陵草堂碑亭在工部祠东侧,为一座小茅亭,六根木柱,茅草顶,宝顶为一葫芦,环亭有靠椅,亭台基为青石砌成,六角形,四级石蹬,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亭内的石碑上刻着“少陵草堂”楷书大字和“雍正甲寅季冬果亲王书”楷书小字。


成都的果亲王书法墨迹 果亲王 成都

成都武侯祠内诸葛亮殿前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这是一副颇负盛名的对联,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匾额为“名垂宇宙”匾额,上款为雍正甲寅仲冬吉日。下款为果亲王题。




在都江堰的灌县古城南桥附近有座清真古寺,始建于明末,清初重建。大殿为木结构,礼拜堂所悬挂匾额“世守良规”匾,也为果亲王题写。






果亲王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经过这次万里跋涉的鞍马劳顿后,健康状况更是每况愈下,三年后便与世长辞,年仅41岁,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墓今尚存。

果亲王书法雄秀飘逸,神韵天成,自辟新境。作为一位满族天潢贵胄,游历各地山水时凭吊先贤,题词褒奖,甚至为清真寺题写墨宝。用“世守良规”来解释信教群众的宗教行为或规劝世人,在雍正初期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紧张的时期,更是难能可贵,即使在当代也是值得人们思考的话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41303.html

更多阅读

成都的果亲王书法墨迹 果亲王 成都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部热播剧将尘封在历史烟云中的清康熙帝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推到了观众的面前——他外形俊朗、才华横溢。被观众誉为“众多后宫女子之中的春闺梦里人”。然而果郡王却不为所

声明:《成都的果亲王书法墨迹 果亲王 成都》为网友少年的那份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