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伟李菁星夜相声会馆演出点评、录音及照片
(大饼,2010年11月,转载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人联系)
其实有一段时间没有认真听几场相声了,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工作忙,另外也是由于相声演出市场的过度繁荣导致的审美疲劳。据称近年来北京的相声小剧场高峰时期达到30多个演出场所,每天都可以观看演出,各种体制、各种背景的班社层出不穷。一方面,一度曾经在舞台上很难看到的传统节目迅速地被不同的班社高度重复演出,直接导致传统段子整体演出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不同的班社涌现出各自的粉丝团体,不谈表演,只谈支持,并对持不同意见的团体和爱好者极尽人身攻击之能事,直接导致了网络相声评论热情的下降,很少有针对艺术和表演本身的评论出现。多日前,偶在徐德亮先生博客中看见一篇博文,徐先生在文中回忆了2004年前后网络评论的气氛,也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
近期,听闻何云伟李菁离开德云社后组织了星夜相声会馆,倒是勾起了我几分兴趣。也看到网络上有一些争论,为星夜会馆到底是确实火爆还是自我炒作争论的不可开交。对于相声表演之外的争斗和恩怨我不感兴趣,但据我想从演出阵容来看,应该说是目前北京相声市场上总体力量较强的一支队伍,决定到现场去感受一下。
PS:为了避免本文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特此说明:本人与任何相声团体无任何利益关系,只是针对演出的个人观感,如有不同意见者欢迎理性探讨。
北京之夜就在二环路的边上,距朝阳门地铁步行约十分钟,金宝街的东口。
外面挂着何云伟和李菁的巨幅宣传画。
应该说从演出环境来看,是目前北京常规相声演出场所中(不包括商演场地)最好的。当然了,据说这场地还表演什么传统歌舞节目蒙外国人钱,表演相声只是用途之一。
宫灯和幕布都很气派。
里面我目测了一下,不一定准确,可能能坐300多人吧。大部分是有桌子的座位,桌子较宽敞,椅子也可以,硬件设施挺好。
音响是环绕式的,我坐在最后一排,录音笔放在背后的音箱上,效果尚好。
7点半的时候,已经有约三分之一的观众入场。
当天的相声门票。
当天的节目单,不过应宁王玥波使得是《三节拜花巷》,刘洪沂李立山使得是《聚宝盆》。
这份节目单,应该说含金量较高。除开场的回想路遥外,其余几场都是在北京的主要相声演出场所的攒底演员。
张德武、徐德亮王文林、何云伟李菁都是原德云社的攒底演员,师胜杰、刘洪沂经常在东城相声俱乐部攒底,王玥波也曾经多次在德云社或其他班社客串攒底,本身具备攒底实力。
即将开场,已经坐满了。前一段和一个网友聊天,听说现在写相声评论发照片必须要发观众席,不然别人不相信有多少人,我倒是头一回听说。那就顺手照一张吧。
后面的几个服务员在忙碌着加座。据说有买到40元还是80元的加座的朋友,手懒没拍。
幕布拉开后,露出里面的舞台背景,很不错,有纵深感。不过对于相声来讲,有点太大了,略显空旷。
主持人:崔琦
主持人是曲艺杂家崔琦先生,先念了一段八月中秋白露的定场诗,讲述了一下这首诗的特点。待压住耳音之后,进入正题,介绍第一对演员出场。
第一场:回想路遥 《盖世神功》
回想也算是娃娃腿,在98年天津录制的相声大全中还可看到回想的几个相声小段,基本功不错。不过据说后来不从事相声行业,近年来重返舞台,曾经在崇文相声俱乐部及几个其他小剧场见过他的身影。
《盖世神功》这个作品,刚刚参加过央视相声大赛,据演员说,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大保镖》。从创意上看可以这么说,都是塑造了自称武功高强实则没有真本领的牛皮人士,但实际上从结构上看《盖世神功》这个段子还不太完整,主线并不清晰,只是为了表现夸夸其谈而表现。由学艺跳到比武大会过于突兀,在场景设置上不尽合理,底也温了一些。
今天的开场可能是观众还没进入状态,也可能新观众居多,加之二位演员有点拘谨,效果较为平淡,演员也没有返场。希望这个作品可以重新打磨,我觉得大保镖这个作品可借鉴的地方很多,翻新也有很多个点,不一定拘泥于这一个段子。
路遥的捧哏挺好,能够较好的辅助逗哏演员发挥,该翻的地方也都翻得不错。好像记得回想路遥二人都是刘洪沂先生弟子,据传刘洪沂先生近年来收了不少青年弟子,如甄齐等一大批,刘门弟子共十三人,都排“不”字,号称“十三不靠”。——这要自摸赢得可多。
第二场:《成长的烦恼》
每场都换水牌子,据说水牌子又是出于张德武先生之手。
张德武先生拜师张文顺,曾在德云社担任攒底演员,与刘源搭档。这段《成长的烦恼》就是与刘源合作期间的作品,主要以讲述捧哏演员的简历的形式,将一些包袱有机结合,经过多次打磨剧场效果较好。从段子内容来看,以大胖子演员捧哏为佳,幸得今日王磊助阵。
王磊是北京较为知名的青年演员了,多与应宁合作,他的捧哏风格有点意思,翻得包袱常出人意料。(记得一次和应宁合作《讲四书》,“沉不沉,大火轮”一番,应宁说,“大火轮在水面上浮着,不沉,不沉你能把它举起来么?”王磊翻“你拿我当希瑞了!”全场绝倒。)
张德武上台即拿时事入活,介绍王磊别名叫360.王磊,又叫王三dan。磊字是三个石,石在计量单位中念dan,一dan为120斤,三dan就是360.结合的很巧妙,全场爆笑。
本段实际上是许多小笑话的串联,不过同类包袱较多,给人以疲劳之感。似可有所删减,加以精炼,浓缩成15分钟左右的段子,应该效果会更好。
返场是《买鹦鹉》,按摩院会脏口的鹦鹉,到王磊家闹出的笑话。
换水牌子,每场一更换。
第三场:徐德亮 王文林《批三国》
徐德亮王文林自从离开德云社以后,我还未在现场观看过二位的演出,这次仍然是闪亮登场。
徐德亮的《批三国》仍然采用了传统段子中“谁能耐最大”的垫话,王文林先生的捧哏本场可圈可点,回答谁能耐最大,从司马懿到赵云、张飞、吕布……等等,语气和表情在逐步递进,表现支吾的语气和尴尬的神态都很到位,为最后的包袱做了很好铺垫。徐德亮的答案则来了个“小月月能耐最大”,又是时事的现挂。
正活部分是“三过”,分别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徐德亮发挥了他的叙事能力强的特点,包袱并不密集,但是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娓娓道来,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仍然是拿关羽走麦城找的底,赤兔马太老。应该说这个段子不是对传统简单的模仿,如他的《西江月》、《进化论》等作品一样,有着徐德亮自身的特点。相比整天在台上一成不变的五行诗八扇屏八大吉祥,我更愿意听到这样的段子。
返场是“天下第一驴”,以前郭德纲先生经常使用。
第四场:师胜杰靳佩良 《老戏台》
师胜杰先生临时搭档靳佩良。靳佩良据说曾跟随侯宝林大师学艺,也是经商多年后重返相声舞台,后拜师于连仲。《老戏台》这个段子,姜昆戴志诚曾在btv春晚上表演过,由戴志诚逗哏,仿佛记得是孙晨的作品?借助演员的柳活来讲述老戏台变迁历史,从侧面反映时代的变化。师胜杰先生根据自身特点又有改动,加入了适合自己仿学的评戏、西河大鼓等曲种。总体感觉这个段子适合师胜杰潇洒大方的台风,总体表现尚好。不过段子本身叙事过多包袱不足,有的地方明显有凑包袱的痕迹。据师胜杰先生说是刚排练出来第一次见观众,希望以后能够听到再次打磨的这个作品。靳佩良先生的捧哏中规中矩,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段央视相声大赛中,靳佩良先生给年轻演员李宾捧哏,表演的也是这个作品。
返场是“我有”,崔琦坐公交车让座,妇女让儿子揪个小鸡鸡的故事。我听过师先生4-5次这个返场了,主人公包括李金斗、侯耀华、崔琦、孟凡贵……等等,有他还就爱用这个小段。
第五场:应宁王玥波《三节拜花巷》
应宁王玥波实力不俗,都是北京年轻演员中的翘楚。平日王玥波侧重评书较多,二人合作老是《八大吉祥》、《五行诗》、《打灯谜》、《讲四书》、《学哑语》、《三节拜花巷》这几段,王玥波则是连续不断的《舞台轶事之白毛女》,返头次数有点多,如果以后二位经常联袂来星夜演出,最好还是拓宽活路,二位会的东西都不少,就看是否愿意拆兑几块新活出来了。
《三节拜花巷》也是二位常演节目,这个节目说实在话,结构和情节实在无甚特别之处,也不需要有多深的快板功底,主要的关键要看演员的发托卖相。天津的黄铁良尹笑声两位擅演此段,曾一度成为返场必演之节目,正活结束后必有人大喊“老头子老婆子”。应宁王玥波二位也是充分发挥了肢体、表情、动作等一切因素,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段,那就是“荡漾”。另外,应宁的碎包袱很多,让人防不胜防,王玥波回砸的也狠,把这么一个很无聊的段子,倒是演绎的很热闹。
返场是《智力测验》。
坏笑的应宁,老头子开始打板了。
这张照片就属于荡漾的范畴。
第六场:刘洪沂李立山 《聚宝盆》
刘洪沂李立山二位再次合作。李立山先生素有“军中第一量”之美誉,曾看过二位的《武家坡》、《过关》、《遇皇后》等节目。刘洪沂先生素以柳活见长,另外也喜欢撺弄点那路是人不会的节目,如郭德纲曾学过的红布头等。《聚宝盆》是个小段,多用作《金龟铁甲》的垫话,讲述捧哏家里如何有钱,田立禾先生即宗此使法。刘先生将其扩充,加入捧哏家世的来龙去脉,如跟随孙殿英盗东陵等情节,不知是刘先生挖掘老本使法,还是自己重新下挂了。不过总体感觉此种扩充意义不大,这个段子本身包袱有限,做垫话尚可,做正段则不足。曾在东城俱乐部听过一次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此段,两次感觉类似,总体略显平淡。
刘先生固然以柳活见长,不过可能考虑到底活也是学唱类的节目,只返了一个非柳活的小段《小心眼》。
第七场:何云伟 李菁 《四大名旦》《拆唱绕口令》
何云伟李菁有自己专用的场面桌,桌围子绣着“曼倩遗风”。那位问了,曼倩是谁?曼倩就是张曼玉啊,还有吴倩莲。
——那怎么还遗风呢?张曼玉和吴倩莲不在了?
——实际上曼倩就是东方朔,老和汉武帝逗着玩,号称是相声的祖师爷。
专用桌围子。
新换上的水牌子。
垫话是喷壶嘴的垫话,何云伟经常使用。瓢把则是何云伟唱戏李菁猜,连续唱红灯记的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三个唱段,也是何云伟经常使用的,有时候单独在返场中使用。
《四大名旦》这个段子,应该说是何云伟独有的,具有鲜明自身特点、并能体现一定京剧功底的段子,是他一块打炮的活。其结构脱胎于传统段子《四大须生》,重在抓住不同流派的特点,并用相声手法加以过度夸张,让稍有了解观众一听知道是哪派,但是又夸张到滑稽的地步。
说是《四大名旦》,实际是三大名旦,学梅派,是《穆桂英挂帅》,重在学梅派圆润的唱腔,不过要在用声上加以夸张。学程派,是《锁麟囊》,重在学程派幽咽婉转的唱腔,何云伟夸张到唱出了哮喘病的感觉。这两番着重的模仿,其实也是在为底包袱铺垫。学荀派,重在学荀派花旦的天真烂漫,何云伟满场飞的红娘还是很有特色,用李菁的话来说,“人唱楞能唱出马赛克来。”尚派呢,不太好学,本身社会上宗尚派人数就少,另外尚派许多代表作都是刀马旦或者以繁复身段为主的剧目,如《双阳公主》、《昭君出塞》等,不利于相声演员仿学和设置包袱。底还是混合梅派程派的苏三起解,两面派。
李菁:你喜欢我管什么用啊。
何云伟:观众乐疯了。
何云伟:你听这是哪出戏。
何云伟的红娘。
你要老老实实,听我的号令啊~~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
来回蹦的红娘,有点像碰见警察的黑三蹦子,一窜冷一窜冷的。
返场很令我惊喜,二位拆唱了一个大段的《绕口令》。李菁先唱,唱了一段简版的《玲珑塔》,只数了单层。我比较喜欢李菁的快板,在年轻演员中应为翘楚。最主要的是台风较为稳健大气,与捧哏相比,精气神更足,赶板垛字,字字入耳,听着非常的舒服。这段玲珑塔一气呵成,我听得很入神,忘了抢一张特写。何云伟接唱《十八愁绕口令》,也算简版。应该说与李菁相比,还有一点差距,不过也很精彩。
再返,返了一个常使的《娘了个脚》。
演出十一点钟结束,全体演员谢幕。
看了何云伟李菁的演出,突然也想起当年在华声天桥和天桥乐的一些情况,回忆如下供网友参考。
1、华声天桥期间,第一次看何云伟李菁的节目是《学四省》,李菁包头的手帕掉了,怎么也绑不牢。台下大概是3-4个观众。
2、华声天桥期间,一次郭德纲专场。和邢文昭说了《学西河》、和李文山说了《八扇屏》,返了全本的《大实话》。和王文林说了《双学济南话》,底活是和张文顺王文林合作《卖马》。返场十余次,李菁已换好衣服在侧幕条,张文顺下场休息后,李菁又上来陪着郭德纲先生返了《日本梆子》等几段。
3、何云伟和王文林合作的几块腿子活都很好,有《黄鹤楼》、有《捉放曹》。
4、第一次演《唐伯虎点秋香》,李菁演秋香,拿着快板唱了一段《一女十二郎》,目前网上录音是我从该剧中截取上传的。
5、天桥乐期间,凡郭德纲先生去安徽录节目,则从天津请刘文步先生来,王文林捧哏,攒底。何云伟李菁倒二。何云伟的《空城计》、曹云金的《山西家信》,及德云社目前常演的《武训徒》皆得自刘文步。
6、2005年11月郭德纲首次天津专场,报幕演员不熟悉何云伟,手写名单较为模糊,报幕报成了向云伟。自2005年底立白杯何云伟李菁一等奖后,再无人报错过。立白杯的返场《学京剧》,即是《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的片段整合。
先说这么多吧。
据崔琦先生说,下周五没有演出,下周六照常演出。以后每周五、周六都有演出。
下楼的时候,顺便打听了一下票务情况,据售票小姐说,下周的票正坐已经全部售罄,还有几张280元的加座,看来还是真火,按此票价和座位估算,保证盈利应无太大问题。
不管各个班社如何分合,内部如何纷争,对于爱好者而言,多一个高质量的演出场所,总是相声之幸。真希望多些宽容,少些谩骂,各自走好自己的路,多打磨一些好的作品奉献给观众,则得其所哉。
张德武王磊成长的烦恼(返买鹦鹉,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6867KB时间:3小时前永久链接 |
应宁王玥波三节拜花巷(返智力测验,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5043KB时间:3小时前永久链接 |
徐德亮王文林批三国(返题词,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7167KB时间:5小时前永久链接 |
师胜杰靳佩良老戏台(返崔琦轶事,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4328KB时间:5小时前永久链接 |
刘洪沂李立山聚宝盆(返小心眼,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4534KB时间:5小时前永久链接 |
回想路遥盖世神功(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4785KB时间:5小时前永久链接 |
何云伟李菁四大名旦(返拆唱绕口令,1106星夜会馆).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8034KB时间:5小时前永久链接 |
20101106何李星夜相声会馆全场实况录音.mp3
自:dabingshushu大小:40901KB时间:7小时前永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