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2)属于某人所有,但与其成片的土地相分离而坐落于他人土地界线以内的零星土地;(3)某国的一块土地,在另一圆国土之中者;(4)土地的实际坐落,同土地证书上所载坐落不一致的土地。地理学上的飞地,常指因历史原因,资源分布与开发,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疏散等需要,在行政区以外,但属行政区管辖并与之有经济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土地,如属于上海市在江苏、安徽等地的农场、工厂、矿山等。
这是就飞地类型作出的归纳和区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则根据地区与国家间的相对关系区分出内飞地(enclave)与外飞地(exclave)两种类型:内飞地是指“某国家国境之内有块地区的主权属于别的国家,则该地区是这国家的内飞地,也同时是握有主权国家的外飞地”;外飞地则是指“某国家拥有一块与本国分离开来的领土,该领土被其他国家包围,则该领土称为某国的外飞地”。内飞地与外飞地虽然是相对的名词,但却不见得是可以互换的关系。如果与母国分离的孤立飞地是夹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边境之间,那么它虽然是个外飞地,但却不是任何国家的内飞地。
五花八门的飞地
翻检各种版本的百科全书,可以发现,“飞地”大致有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的飞地是特指一国位于其他国家境内,或被其他国家领土所隔开而不与本国主体相毗邻的一部分领土。这个意义上的飞地主要是在国际与国家领土结构层面上而言的。最为著名的“飞地”当是冷战时期的西柏林,在德国统一之前,西柏林的领土主权属于西德,却嵌入在东德的疆域之内。德国的布辛根(Btjsingen),属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邦,但实际上位于瑞士北部的夏夫豪森州(Schaffhausen)境内,属于瑞士关税同盟的一部分。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存在许多飞地:在亚美尼亚的东北部,有两个村落的主权是属于阿塞拜疆;而南部在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该共和国本身是阿塞拜疆的一个飞地)北边的亚美尼亚境内,也有一个主权属于阿塞拜疆的飞地村落。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距俄联邦本土有600多公里,这块飞地,面积虽只有1.51万平方公里,但一直是敏感的军事前沿地带。还有一种不太典型的飞地,虽然其陆上的边境皆被另一个国家包围,但濒临海边,可以通过海路与本国联系。英国的要塞城市直布罗陀(Gibraltar),位于西班牙南部的海岬上;东帝汶的一个省份欧库西一安贝诺(Oecus-Ambeno),位于印尼的西帝汶岛境内,濒临太平洋,都是这类飞地。
广义的飞地则除了上述国际间的飞地外,还包括国内飞地,如省际飞地、市际飞地、县域间的飞地,以民族、文化等要素划分而出现的飞地,因经济资源分布和分配等因素造成的矿区、农场、林区等飞地。按照飞地的成因、结构,我们可以将国内飞地分成三种类型:
(1)历史飞地。国外如奥地利的东提洛尔(EastTyrol)与北提洛尔(NorthTyrol)同属于提洛尔邦(Tyrol),但中间却被另外一个邦即萨尔斯堡邦相隔。在我国,河北省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隶属于廊坊市,但与廊坊市之间却隔着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辖区,成为河北省嵌入京、津二市之间的一块飞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所辖的地湖乡,位于湘西南的会同县境内,该乡靠近黔湘省界,但却不与天柱县直接相连,形成了一块奇妙的小飞地。这些飞地都是在历史上因为某些特殊的政治、行政或人口、文化背景而形成的。
(2)民族飞地。民族飞地是指在一块某个民族占主要成份的地区中的某一小块土地上,聚居的却是另一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少数民族的分布在总体上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往往会形成“民族飞地”。如青海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以西,北部邻接甘肃省,西部邻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它的飞地在青海的西南角,与西藏自治区相连,与海西州之间隔着玉树藏族自治州。在云南省,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3)经济飞地。由于资源分布与开发、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疏散等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将一些特殊地区划归与本地区并不相连的另一行政区,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型飞地,比如上海市在江苏、安徽等地的农场、工厂、矿山等。河北张家口市所属的花园区,1955年由宣化市下花园矿区并入张家口市并改名,其位置并不与市区直接相连,而是隔着宣化县;石家庄市的井陉矿区,位于井陉县内,与石家庄市之间隔着鹿泉市;邯郸市的峰峰矿区,位于其西南磁县境内;承德市的鹰手营子矿区,位于南部的兴隆县内。这些都是因矿山矿区的辖属而产生的飞地。此外,还有因农垦区、工农区等发展而来的飞地。如河北唐山市的唐海县,i982年由原柏各庄农垦区改设而来,目前仍有一小块地被滦南县隔着,成为飞地;四川乐山市的市辖区金口河区,距市中心远达75公里左右,中间隔着峨边彝族自治县,这块飞地是1985年由金口河工农区改设市辖区而形成的。边缘的地域,多样的文化
飞地的形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国际间的飞地是长期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长期演化的结果,每一块飞地的形成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我国而言,大量飞地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也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部分飞地是统治者从地方控制的角度出发而刻意设置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社会行政区划依凭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所谓“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山川形便”是依据山川、河道、湖泊等自然地貌划分政区,而“犬牙交错”则是统治者从政治军事等因素考虑而作出的政区布局,后者极易导致飞地的产生。同时,在中国古代,划分政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与赋税,从而往往造成户籍与其实际居住地和耕作田地的分离,这也是造成飞地的原因之一。
那么,“飞地”作为历史与现实存在的领土或辖区形态,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和意义?
首先,国际层面上的飞地,使拥有飞地领土的国家,在领土形态上表现得较为松散,内部联系和交往不方便,国家对于全部领土特别是“飞地”领土的控制与管理较为困难,成本较高。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距离本国主体部分距离较远、又有特殊历史与民族背景的飞地,很可能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并谋求脱离母国,东巴基斯坦最终脱离西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就是典型的例证。
其次,国家疆域内部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飞地,虽然各有其形成的背景与根据,但就政治控制与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控制难度与管理成本。事实上,不少较小的“飞地”因此而成为“三不管”地界,成为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并可能逐步滋生出诸种异端信仰或宗教,孕育成社会动乱的策源地。在清代,鲁西南冠县有十八个村庄并不与冠县相连,而是孤悬于直隶(今河北省)境域,插在威县东境,与威县、清河毗邻,离冠县县城一百四十里。它逾越馆陶、临清而飞人直隶境内,这就是后来成为“义和团”运动策源地的“冠县十八村”。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飞地实际上处于“边缘”地区,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浓郁。
直到今天,我国的很多飞地(包括部分经济飞地)仍然处于地理、经济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边缘”,如何强化对这些飞地的政治控制与有效管理、促使飞地的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建构飞地的地域文化,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飞地是一种特殊、有趣的地理现象,虽然它的存在造成了一些不便和弊端,例如邮政通讯上容易使邮编、号码混乱,经济上也很难与当地一体化发展等等,以至许多地方都主张行政变更,取消飞地。但飞地并非一无是处,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我国省级单位间,自然地理、经济水平差异很大。例如西部省份农业、能源等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而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人口稠密、资源短缺,如果西部省份和东部省份互相设置飞地,不仅有利于人口流动、经济互补,更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不同省份政府执政能力的参考。
根据我国的行政分级,会出现不同级别的飞地,例如村的飞地,乡镇的飞地等。但我们这里只探讨中国一级行政区划级别的飞地,它们涉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些是历史上的飞地,有些则是上山下乡时期形成的农场飞地,还有些则是行政区划变更后飞出去的县、乡、镇和村落。下面我们就来细看一下这些千姿百态的飞地吧。
1 北京市双河农场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境内嫩江左岸,大兴安岭南坡与松嫩平原夏界处,占地380平万公里,是中国“飞”得最远的一块飞地。距北京1060公里。双河农场的前身是音河农场,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后音河农场与阿伦河农场合并,改名为双河农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北京人携妻带子开赴双河农场进行建设和管理,九十年代相继返回北京,那里已经成为许多北京人的第二故乡。经过50余年的开发建设,如今的双河农场已发展成为北京市劳动教养及绿色产品基地。
2 清河农场也是北京币的飞地,它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是劳动教养性质的农场,占地115平万公里,于1949年由当时的北京币币长聂荣臻批准建立。这个“清河”并不是指河,而是指“清清河水涤荡灵魂”之意。此外,天津市宁河县是中国飞地面积比例最高的县,仅1414平方公里的县域内,就有隶属北京清河农场)与河北(汉沽农场第一分场、芦台经济开发区)的三块飞地,飞地面积257平万公里。占县域18.2%。
3 上海币的飞地个数恐怕是中国之最了,飞到江苏省的3块和安徽省的4块飞地总面积达到360.5平方公里。
上海农场(1950年建立)、川东农场(1983年建立)、海丰农场(1973年建立)位于江苏省大丰市境内,共有耕种良田11万亩,生产和供应看上海12%的优质大米、8%的瘦肉型生猪、3%的淡水产品,是上海币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良种繁育基地”。同时,由于上海三个农场在大丰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近6万上海知青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大丰形成了“海派大丰”这道独特的人文地理风景线。上海话、上海菜以及上海的习俗在这里随处可见。到处弥漫看上海韵味。
4 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有2座劳动教养性质的农场属于上海币的飞地,分别是位于郎溪、广德两县交界丘陵地带,占地40.5平方公里的白茅岭农场(1956年建立):以及位于宣城区,占地14平方公里的军天湖农场(1962年建立)。
5 安徽省歙县古城北郊5公里处的练江河畔也有上海币的一块飞地——练江牧场,占地2.9平万公里。1966年,练江牧场在原徽州农场的基础上成立,主要是为了解决上海三线厂职工奶制品供应问题。练江牧场所在的歙县以产歙砚徽墨闻名天下,歙县同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6 上海币的又一块飞地——黄山茶林场位于安徽省黄山币黄山区适家桥镇境内,邻近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占地约3.1平万公里,原为安徽省地万国营黄山林茶场,建于1955年,1965年移交给上海币管理。1968年至1978年间,林场还持续承担了安置上海知识青年的任务,先后安置上海知青7000余人。1986年,经上海市与安徽省协商,这块飞地调整了腻地范围。
根据我国的行政分级,会出现不同级别的飞地,例如村的飞地,乡镇的飞地等。它们涉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些是历史上的飞地,有些则是上山下乡时期形成的农场飞地,还有些则是行政区划变更后飞出去的县、乡、镇和村落。
7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境内有一处天津币的飞地,占地4.8平万公里,称为天津铁厂。天津铁厂起初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天津有钢无铁问题。当时天津的几家炼钢厂虽有巨大的炼钢能力,但炼钢所需的铁却靠外调,处于“无米之炊”状态。1969年,经国务院、中哭军委批准,在太行山深处投资4亿元给天津建立了这么一座现代化铁厂。
8 京津之间的三县飞地是河北省最著名的飞地,另外还有芦台经济开发区和汉沽农场第一分场,这两处飞地位于天津市宁河县(位置参见P36地图2)。
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和三河市形成的三县飞地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中国飞地的巨无骊,不仅面积居中国之最(1277平万公里),而且飞地行政级别最高——整个县都是飞地。由于面积很大,所以任何一张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上,都可以清晰明显地看到这块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飞地,也造成了中国地图上唯独河北省的标注出现两次的现象
芦台经济开发区、汉沽农场第一分场部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前身是芦台农场,占地133平万公里,创建于1951年。芦台经济开发区的农业科技技术发展非常突出,2002年还诞生了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本土黄牛。标志着克隆技术的领先地位。汉沽农场第一分场是1953年由中央划归河北省管理的,后几经变革,2003年,移夏由唐山市管辖。
9 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石槽沟村,是河南省的省级飞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白浪镇的心腹地带,隶属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荆紫关镇。据地方史料记载。历史上为了躲避战乱,河南乡民由内乡贾沟南迁到此。因为祖辈都是河南人,石槽沟村人无论是从风俗习惯还是心理感情上。都对河南更有认同感。虽然长期处在湖北村庄的包围之中。而且村里80%以上的媳妇都是湖北人,但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是跟湖北人不一样。他们喜欢吃面条,听豫剧,依旧保留着河南的风土人情。
10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境内的温堡乡和薛杨村,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取自“温饱”的谐音,占地52.3平方公里。1956年划归宁夏。这里因有雕塑家杨栖鹤及其家族的多位雕塑艺人。还被称为泥塑之乡。另一块飞地薛杨村。占地1.6平方公里。这两块飞地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是宁夏和甘肃版图多次划分造成的。部分区域时而归甘肃管辖,时而归宁夏管辖,早期温堡乡还有一块狭长地域与宁夏相连,勘界后,狭长区域的部分划归甘肃。于是温堡多就成了飞地。
11 贵州省的飞地地湖乡。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境内,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占地30.5平方公里。根据《天柱县志》记载。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之前,现在的天柱县地境一直都划在湘楚范围内。此后,万历皇帝为了安抚苗人,天柱县被置为一个独立的县。但仍属于湖南。后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天柱县才由湖广靖州府改隶属贵州黎平府。由于天柱县一带多丘陵山地,从设县以来至民国,多次划界。逐渐导致地湖乡成为了一块孑然独立的飞地。同时。在贵州天柱县境内远口镇境内还有一块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的炮团侗族苗族乡的飞地,名叫饭香运,占地1.2平方公里。
12 湖北省的飞地钟鼓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云雾土家族自治乡境内,隶属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钟鼓村飞地分为两块。占地77.6公顷,1952年划属湖北省利川县柏杨区,现属利川市柏杨坝镇。飞地所在的云雾土家族乡是著名的长江三峡“天坑地缝”风景区边沿,也是闻名世界的史前古人类洞穴遗址——兴隆洞遗址所在地。
13 湖北省还有一处飞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蛳河区吴家店镇境内。隶属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小林镇。占地2.2平方公里。小林镇飞地位于鄂豫两省边际,是随州市乃至湖北省重点扶持的省际贸易“口子镇”,小林镇和淮河镇、草店镇并称随北三镇。位于桐柏山北麓。而桐柏山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山。因此,从南方踏入随北三镇,自然地理上就已经有北方的感觉了。
14 安徽省的飞地大包村,占地仅40公顷。位于江苏南京市浦口区的石桥镇,隶属于安徽省巢湖市和县的石杨镇。而江苏省的两块小飞地位置却刚好相反,它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的和县石杨镇,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占地55.3公顷。安徽省和江苏省的这两处飞地可以说是相映成趣,两个省的两个乡镇的土地相互飞到对方境内。而且两个镇的名字也非常相似。石杨镇和石桥镇。这不禁使人怀疑飞地的形成是否和这两个镇的名字容易混淆有关,抑或曾经就是同一个镇?
15 重庆市的飞地天子村。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境内,隶属于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占地2平方公里。但天子村的居民和重庆市联系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生都没去过重庆合川城区。据当地居民讲,这块飞地存在已经上百年了,但其成因仍是个谜。重庆市还有一处飞地位于武胜县真静乡境内,隶属于合川区钱塘镇,共有两小块,总占地63.2公顷,其中一块仅22.4公顷。是中国面积最小的飞地。
16 四川省有一处飞地叫梨树坪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黄坝驿乡,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占地1.8平方公里。黄坝驿是古蜀道主干线金牛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驿站。梨树坪村的飞地位于金牛道附近,其形成是否与此有关,尚没有定论。四川省有另一处飞地位于重庆市台川区燕窝镇境内。隶属于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占地1.3平方公里(位置参见地图15)。还有一处飞地,位于合川区鼓楼镇境内这两处飞地和重庆市飞地性质很相似,都存在于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区的边界。两地山水相连,方言、生活习俗及社会文化非常相近,因而彼此融合、交流的结果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以上转自网易)
中国竟然在俄罗斯还有块飞地!且(面积不小)
唐努乌梁海早在1942年即被苏联正式兼并,成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图瓦自治共和国。虽然历届中国政府均没有承认,但是已经隔着一个被正式承认独立出去的蒙古国。
当初在外蒙古独立的时候,在外蒙古的北边,和俄罗斯交接的地方,有一块面积不小的国土,并没有被划给外蒙古,也就是说在法律上仍属于中国的国土,,但是外蒙古独立后,这片地方成了飞地。我国的行政没办法触机到那里。所以这片国土就被遗忘了。现在连地图上也没把这里标识出来!
前几年我国曾提出,用这快地方交换海参微,俄罗斯不同意。俄罗斯提出的是用新疆北部的土地交换,,但我方好象不同意,现在的状况还不明朗。
地方应该是唐努乌梁海,不过这地方确实很少有中国人记得了。唐努乌梁海,地方是北极熊非法占有的,我们不予承认,但我们是否准备要回来,有一种说法,1953年联大曾表决将唐努乌梁海地区裁决为中国领土,不知是真是假。不知道,但根据我国一贯的作法,这么长时间,我们不会再就这一领土问题向北极熊提要求了,也就是,这个地方永远只存在于大家的记忆中了。
唐努乌梁海简介
唐努乌梁海地处外蒙古西北部,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是位于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实际上应分为三部分:“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蒙古“库苏古尔省“。但由于后两部分事实上已没有了“唐努乌梁海“的痕迹,因此,通常所指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质上是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对于唐努乌梁海,由于目前事实上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她的人口资料。
民族:由于俄罗斯的殖民统治,目前唐努乌梁海的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图瓦即乌梁海人已成为少数民族。图瓦人系蒙古族的一支,明代称兀良哈人,后来迁徙至唐努乌梁海地区,改称为图瓦或土瓦人。
历史依据: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早在汉代就有中华民族活动的痕迹。唐代为都播地,归安北都护府管辖,已被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北宋时属辖嘎斯地,南宋时属西辽政权,称谦谦州。元朝时属岭北行省,称益兰州。明代属蒙古瓦剌部(当时的兀良哈部还远在石勒喀河流域)。清代才被称为唐努乌梁海,为外蒙古扎萨克图汗辖地。根据1727年《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中俄在此以萨彦岭为界。清政府在此地设置5旗46佐领,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沙俄从17实际开始,一直妄图吞并我包括唐努乌梁海的蒙古地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大清王朝的强大。它的侵略和吞并阴谋都未能得逞。作为边界条约的一部分,《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一个平等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俄国人称为“俄清“)中段边界的走向。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开始腐败和衰落,而西方列强却蒸蒸日上(相比之下,沙俄却也是比较腐败和野蛮的)。
1860年,由于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沙俄以“调停“为名,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不但强迫清政府承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合法性,而且将乌苏里江以东中俄“共管“之地全部吞并。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款,沙俄莫名其妙地提出要堪分中俄西北边界事宜。1864年10月7日,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通过欺骗、恫吓、武力占领等手段,侵占中国西北新疆和外蒙古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根据这个条约,沙俄侵占了西北定边左副将军所属乌梁海十佐领及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这就是我在上文提到的“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以后签订的《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进一步完善了沙俄对这些地区的侵占!帝俄对唐努乌梁海的第二次侵略和吞并出现在1911-1944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长期受到沙俄威逼利诱的外蒙古王公乘机宣布“独立“,自立“大蒙古国“。本来叛乱集团准备占领包括唐努乌梁海的整个外蒙古地区,但沙俄却将唐努乌梁海排除在“大蒙古国“之外,声称沙俄在唐努乌梁海有特殊利益,必须对该地区进行直接控制。这样,外蒙古叛乱集团在脱离祖国的罪恶活动中,又出卖了1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下面来看一看沙俄吞并唐努乌梁海“时刻表”:
1860-1911,沙俄以探险、采矿为名,对唐努乌梁海进行殖民和经济侵略。唐努乌梁海地区已有大量俄国移民,并对当地中国居民实行血泪的“种族灭绝“(见师博主编《外蒙古独立内幕》)!这一时期也是沙俄侵占唐努乌梁海的关键时期之一。
1912年,乘外蒙古叛乱之机,沙俄直接吞并了唐努乌梁海。
1916年12月28日,由于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决定由乌里雅苏台佐领专员兼管唐努乌梁海事务,恢复对该地区行使主权。
1918-1919年,中国政府派兵驱逐了盘踞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沙俄残匪余部,重新将唐努乌梁海纳入中国版图。
唐努乌梁海地区虽然重归中国,但其分离的趋势并没有消除,主要表现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政权组织,并和唐努乌梁海地区各旗订立了“脱离保护条约”。
1920年,白匪、苏俄相继窜入该地,唐努乌梁海从此落入苏俄之手。
1921年,“土瓦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府不予承认,再次叛乱的外蒙古政权非常不满。
1941年,苏联未通知中国,指示“土瓦人民共和国“参加苏德战争。
1944年10月,“土瓦人民共和国“苏维埃通过决议“加入“苏联,改名“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后记)
1992年,“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通过“主权宣言“,宣布该“国“为主权国家,并更名为“图瓦共和国“。由于俄罗斯并未最终解体,该国最后仍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名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关于蒙古“库苏古尔省“:该地本是唐努乌梁海地区之一部分。也许由于该地蒙古人居多吧,《苏蒙边界条约》将该地划归了蒙古。但随着从1911年-1945年的外蒙古独立历程,该地最终当然也脱离了中国,成为“独立“的“蒙古国“之一省。
1919年冬,萨彦岭以北地区纳入俄国苏维埃政府控制之下,翌年苏俄红军即表示要进军唐努乌梁海地区。
同年,中华民国驻唐努乌梁海地区长官严式超和苏俄政权代表举行了会晤,但双方在有关该地区主权问题上意见根本对立,而中国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驻军很少,面对苏俄的大军压境不敢据理力争,俄国移民趁机作乱,形势十分严峻。
1921年初,苏俄红军和白俄势力陆续撤走,唐努乌梁海地区局势暂时求得平静。
1921年3月,率领旧俄白军攻占库伦的恩琴领军攻入唐努乌梁海地区,中国驻军和官员大部分遇害。同年夏,苏俄红军以支援东方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名义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盘踞在该地区的白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但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历史却开始按照苏俄设计的轨道发展:
1921年8月13日,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同年9月9日,苏俄宣布不把唐努图瓦视为自己的领土。12月12日,唐努乌梁海大呼拉尔开幕,将“国名”定为“唐努图瓦共和国”。
1925年7月22日,苏联和“唐努图瓦共和国”签订“友好条约”,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控制着“人民政权”的运作。
1926年8月,“唐努图瓦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友好条约”,双方承认彼此“独立”,并互派外交代表。
1926年11月24日,“唐努图瓦共和国”改名为“图瓦人民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
1928年至1929年,图瓦人民革命党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在全国建立基层组织、建立军队,清洗维护传统的右翼领导人。
1930年,“图瓦人民共和国”开展了“反封建革命”,对反对政府的事件进行武力镇压,清除喇嘛教,实行农牧业集体化,同时推广一种新文字,停止使用蒙古文。
1941年6月22日,“图瓦人民共和国”宣布派兵参加苏联卫国战争。
1933年-1941年图瓦人民共和国国旗
1944年8月17日,“图瓦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非常大会通过一项宣言,请求苏联接纳唐努乌梁海,同年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其“请求”。10月13日,“图瓦人民共和国”正式改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至此,唐努乌梁海正式成为苏联领土,但苏联官方对于此事未予报道。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该条约对于外蒙古的地位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唐努乌梁海的归属未提及。同年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唐努乌梁海列为第299号选区,通过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傅秉常的调查,国民政府知道此事,但未表态。
1948年5月7日,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傅秉常照会苏联外交部,提出严重抗议并声明“唐努乌梁海是永远属于中国的神圣的领土”。苏方置若罔闻,始终未予答复。[8]苏联解体后 1992年,苏联解体后,“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通过主权宣言,宣布成为主权国家,并更名为“图瓦共和国”。由于俄罗斯联邦没有完全解体,该国最后仍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名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1994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西段的协定》。2001年7月16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根据条约第六条,中国法律上承认唐努乌梁海为俄罗斯领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