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导读设计
二年级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多进行课外阅读,能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通过课外阅读,能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通过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和思想,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的魅力。
教材分析: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是郑渊洁最著名的长篇童话之一,故事以两只小老鼠舒克和贝塔的历险为主线,情节曲折,想象生动,有时天马行空,有时又充满人情味,两只可爱的小老鼠善良又渴望冒险,带着你上天入地,经历各种离奇的事情。
(一)封面激趣,形成阅读期待
1、同学们,又到了我们读书的时间了。这是大家都喜欢的两句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出示名言,齐读)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既带给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但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适合我们去读,读书还是要选好书。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本好书,一部经典童话著作《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3、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
4、封面除书名外,你还知道什么?
告诉学生封面上还会向大家介绍作者、出版社的名称……
(二)“相见”作者
1、同学们,《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呢?
2、学生交流,说后出示:
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在北京长大。读过小学4年级。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1976年受四五运动的激励开始文学创作,创作风格受张天翼的影响比较大。先后创作过诗、歌词、小说、科幻等文学体裁。1979年9月15日,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后曾在《中国盲童文学》、《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当编辑,还参与创办了《东方少年》、《大灰狼画报》杂志。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和《皮皮鲁》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作品的杂志,创刊22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皮皮鲁总动员》是郑渊洁目前在图书市场销售的系列丛书。
(三)精彩阅读,品评鉴赏
阅读学习单
一、“舒克“是谁?舒克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二、舒克在离家出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三、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舒克帮助小蚂蚁、小蜜蜂、小麻雀的过程。
四、贝塔是谁?贝塔为什么驾驶坦克离家出走?临走前,他为咪丽做了什么事?咪丽心里会怎样想?
五、舒克和贝塔为什么要大战?战争的结果谁赢了?舒克和贝塔再与谁的战争中成了朋友?
六、舒克和贝塔在哪儿被活捉的?怎样被活捉的?舒克和贝塔被活捉后为什么没被克里斯王国的猫吃掉?
七、你觉得舒克和贝塔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获得了什么呢?
《舒克贝塔历险记》导读设计
近来, 我们推荐孩子读《舒克贝塔历险记》这本书,如何唤起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深入地阅读这些故事呢? 如何让书中的真、善、美印入学生心中? 我们根据儿童阅读的规律, 作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入故事, 注重情趣儿童的阅读是从审美直觉开始的, 我们要遵循儿童阅读情感先行的规律。只有对故事产生了兴趣, 学生才有可能去读这个故事、爱这个形象,进而改变他们的人生态度。《舒克贝塔历险记》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作品。10 多年前, 它就风靡了全中国, 影响了一代人。这本书也早已被拍成了动画片,进入学生的视野。应该说, 这本书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那么, 我们如何唤起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呢?
1.借用影视, 让学生回味故事,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把《舒克贝塔历险记》动画片的序幕放给学生看。听着强有力的音乐, 看着不断变幻着的画面, 果然有些学生跟着轻轻地唱起来了。2.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看着这本书的书名———《舒克贝塔历险记》, 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舒克是谁? 贝塔又是谁? 他们俩经历了哪些艰险? 他们为什么要历险? 这些问题成为阅读这本书的起点。
二、关注细节, 把握形象
学生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往往注意的是情节和画面。的确, 那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画面强烈地吸引着学生。可在读书的过程中, 我们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呢?其实, 儿童阅读故事之前不是一张白纸, 生活经历会构成一种阅读的心理图式。而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都会召唤学生用心理图式去填补。而抓住了细节, 把握了形象, 就能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产生“移情”———学生把自己的心理图式加入到文本的对象之中, 就能达到共鸣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在指导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舒克贝塔历险记》的阅读交流过程中, 我们把这本书的前五个故事( 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印发给学生看, 重点通过研读细节, 对舒克的形象进行初步把握。
1.提出问题。
考虑到故事比较长, 考虑到学生尚处在中年级, 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没有读过这本书,我们在课堂中提出了两个阅读问题:
( 1) 舒克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 2) 在离家出走后, 又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
2.学生阅读, 教师巡视。
3.交流第一个问题。
( 1) 舒克出走的原因是因为有人骂他是小偷, 他要自食其力。玩具们是怎么骂“小偷”的? ( 板书: 小偷)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对老鼠的了解) 来替玩具们骂一骂, 感受一下人们对老鼠的痛恨。
( 2) 舒克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在故事中找一找, 交流一下: “舒克委屈极了”, 他为什么委屈?这个问题要让学生辨清———他没干过坏事, 却要替整个家族背黑锅! 真正地体会什么叫“委屈”!
( 3) 读舒克离家出走的那句话, 读出他的决心和勇气。4.交流第二个问题。
( 1) 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舒克帮助小蚂蚁、小蜜蜂、小麻雀的过程。( 学生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此处教师要给予指导)
( 2) 舒克帮助小动物的过程中, 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 读一读, 把你的感动告诉大家。( 关注细节: 他费力地帮助小麻雀捉虫子⋯⋯)
( 3) 舒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还帮助过许多小动物, 作者虽然没写出来, 但你一定能想象出更精彩的故事。
( 4) 小结: 舒克在用他的真心帮助着小动物,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 他也获得了食物,实现了自食其力。( 板书: 真心帮助自食其力)
( 5) 舒克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又获得了什么呢? ( 获得食物、获得赞扬、获得帮助) 出示小花猫要处决舒克, 其它小动物救舒克的段落, 让学生交流感受( 板书: 朋友)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小花猫的话, 所
有同学读小动物们的话。
5.小结: 通过对上面几个故事的阅读, 你来说说, 舒克是如何从人人讨厌的“小偷”成为与大家生死与共的“朋友”的?
三、既重感性, 也重理性一个只读过小学四年级,在老师们眼里是“差生”的郑渊洁, 怎么会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作品呢? 因为他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体现在何处? 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那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假、恶、丑的批判, 使他的作品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也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在《舒克贝塔历险记》这本书中, 舒克因“出生”“成份”有问题, 因而受到了别人的歧视。然而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面对不好的“出生”, 面对先天条件的不足, 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逆来顺受, 还是努力改变? 生活中有困难怎么办? 在斗争路上遇到艰险怎么办? 是适可而止, 还是迎难而上? 在这本书中, 这样的思想斗争过程很多, 引导学生去认识真、善、美, 是我们引导学生读这本书的责任。然而, 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故事, 教师也不要过分地强调理性思考。因为没有足够的相似经历, 没有一定程度的人生感悟, 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书中的思想、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的。在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中, 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阅读指导目标: 学生能记住这些故事的大致情节, 这些“人物”形象能在学生脑中留下初步的印象, 学生在读了这些故事后能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欢喜,共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