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职教中心语文组2014年度教研活动六 青岛职教教研网

时间:12月12日

地点:第二会议室

主持:陈允东

讲座:金文静 汤海静陈庚 郑金燕

职高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金文静

摘要:职高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本文从分析职高生源素质及就业班语文教学现状入手,提出了“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因材施教、独辟蹊径,改革评价机制”等有效教学策略,力求突破职高就业班语文教学的瓶颈。
关键词:职高;就业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关于有效教学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与学有效果。
二、职高生源素质及就业班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日益升温,职高生源数量下降、素质下滑、入学门槛不断降低。据佛山招办提供的数据,平阳一中2011、2012年提前批投档线分别为625分、632分,而我校专业分数线为200分、201分,个别专业的分数线更低甚至不设分数线,学生的总体素质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高考生分数偏低,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十分普遍,最终导致语文课“走形式”的意味越来越重。尤其到了高三,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去了升大班,剩下在就业班的学生大都丧失了求知的欲望,对任课教师百般挑剔,认为这也不好学,那也没意思,上课睡觉、吃东西、讲话、玩手机是常有的事。有教师说,面对当前就业班的学生,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三、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职高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落伍了,存在着严重的学习困难,再加上中考失败,产生了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感。因此,教师可通过具有类似经历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燃起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热情,帮助他们走出失败、自卑的心理泥潭。例如,辍学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不光彩的,但比尔盖茨是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乔布斯也认为读书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牛顿曾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曾是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童话作家安徒生、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等名人都曾遭遇学习困难。另外,还可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重点高中学生也许做题比较厉害,但动手操作、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能力不一定赶得上我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强项和他们的弱项比,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因材施教,独辟蹊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魏书生指出:“差生在形式上不愿学习,甚至厌恶学习,但思想深处又有盼望学习好的因素,希望能成为学习好的学生。”的确,职高学生常常因为成绩不好而受到父母、教师和同学的批评和轻视,因而不愿主动去学习,给人“烂泥糊不上墙”的感觉,教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寻找最佳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首先,降低难度,自己上坡,让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要看准坑来扔石头,摈弃不切实际的“高、大、空”目标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合理控制教学进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降低坡度,让学生自己上坡,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同时还要讲究方法,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如在教学条据和启事时,笔者从最基本的请假条和寻物启事、寻人启事讲起,让学生了解此类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写法,然后提供有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修改,再按要求写出格式正确的请假条或启事。
其次,增删内容,引进企业文化,让学生学有所用。据调查,超过50%的职高生认为现在的语文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案例,不好理解,可读性不强。教师可大胆加入适应时代发展和职高生特点的、与专业相结合、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课文,并突出其实用性、通俗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旅游管理专业可增加介绍名胜古迹、描写山川景物的游记或散文,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感知历史知识、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工艺美术和动漫专业可增加专题宣传片或广告的制作教程;电子商务专业可补充网络营销流程和商品说明书等实用性强的内容。
另外,把企业文化引入语文教学,对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需求,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也是非常有利的。我校每年都安排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星级酒店或大型旅行社实习,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和感悟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了解和收集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文写作常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这比纸上谈兵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例如某公司《致年度优秀员工父母的感谢信》,就很好地体现出公司亲情文化、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特色。
再次,创新教法,凸显时代特点,让学生学有所乐。职高就业班语文教学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可通过视频、图像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利用感官接受形象化的信息,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如教学《鸿门宴》时,可让学生观看《鸿门宴》电影片段,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刘邦、项羽等人物的语言特色和性格特点,然后布置计算机班学生制作关于“鸿门宴”的网页;工艺美术班学生将故事画成漫画,并配以文字说明;旅游管理班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了解中国的座次礼仪及其古今差异……又如鲁迅的《祝福》文字比较艰涩,思辨性较强,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然后模拟警察“破案”:从建立死者档案入手,了解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通过嫌疑人调查,分析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及“我”的语言、行动描写;通过死因调查引导学生初步探究祥林嫂悲剧形成的原因,认清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最后,笔者引用富有时代特点的语言进行小结:祥林嫂被赶出鲁家后,于鲁镇的祝福声中倒地身亡。经解剖,发现死者内脏器官已被“封建迷信”“三从四德”等恶性细菌深度感染、糜烂。经医学精密仪器“抗封建号”检测发现:三千多年遗留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余毒已在其肌体内集结成块。此病为一般药物所不及之不治之症,如需根除,必须注入全新研究成果“新文化运动”药物系列之“抗封灵”,且要全身心参与“新文化运动”社会实践,以增强体质,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语言氛围中轻松地记住了文章的主题。
最后,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成功的快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确立“大语文观”,积极开展丰富、有趣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使语文课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例如把《雷雨》上成表演课,把《致橡树》上成朗读比赛课,把《孔雀东南飞》上成爱情观点讨论课……上网查找《废墟的召唤》中“圆明园著名四十景”及其来历;根据课文提示画出“林黛玉进贾府”行走的路线;寒假结束后收集不同内容、不同字体的春联;开展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等。同时,开展“成语接龙”“热门话题辩论”“时事新闻评说”等活动,可激发学生阅读书籍、关心时事、关注民生的热情,体现语文教学活动的时代性、创造性。
当然,开展实践活动不能是“悬挂在空中的无土栽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三中心”,即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发挥特长中看到希望。而且,这样的第二课堂必须常态化,才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好胜心和自信心,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3.改革评价机制,提升幸福感。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从表面上看,职高生已接近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其实更像小孩,老师细微的认可和表扬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所以,教师要把评价的重点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活动参与力、综合表现力和合作竞争力,又考查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道德品质水平和遵纪守法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经常给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加德育分,让他们帮笔者提电脑、录入作业分数等。对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的职高生来说,这是难得的荣耀,把它作为奖励,学生乐此不疲,幸福感大大提升,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了。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就业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运用语文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职高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汤海静

一、引言

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职业中学的教师要明确学科特点,端正办学思想,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框框,把教学重点放到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质上,在语文教学中,沟通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将“大语文”(实际运用语文的现象)有计划、有选择地引入“小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适用于社会交际需要,适应学生将来发展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三点认识

1、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操作技能,造就应用型人才。职业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终究是就业教学,它培养的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人才。而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对职业教育课程提出了要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日本教育界认为,专业化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技术的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文化基础、职业基础和技能显得愈加重要。因此,对于未来的从业者,光有从事自己工作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多方面的能力。而语文作为职高课程的文化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未来工作能力方面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职业教育是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求而产生的,并始终与个人的生计问题紧密相连。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的转换,大量社会劳动者下岗,因而劳动力供远远大于需求,这使学生的就业困难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很多人不可能直接就业,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谋职过程,自身谋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谋职快慢和谋职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这门与社会交往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职高生具有让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具备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给他们谋职及其将来从事的工作将带来积极的帮助。

2、迫切性

从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水平的现状来看,众所周知,由于大学扩招,就业形势的严峻,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走向普高。特别是中专不包分配后,全国大部分城市职业学校已不存在录取分数线问题,生源人数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就目前的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的对象只能是学习的弱势群体,那么,语文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一些语文学习的弱势群体,如果还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去教授他们,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填鸭式”,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看作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还只是在字词句、语修逻里捣来捣去,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死”的呆板的知识,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本来厌恶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如果这样,这不是语文工作者的悲哀吗?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是应试教学的失败者、牺牲品,我们不能让这些学生成为永远的失败者。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育思想,针对职中学生的特点,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语文教学新理念,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继续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去努力探寻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3、可能性

改革职高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但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学,尽管一直在喊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模式,但在升学考试指挥捧的影响下,有相当多的教师还是在喊着改革的口号下,由于患得患失,坚持在走传统教学的老路。而职业高中则不然,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对口高考,但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职高语文教师改革语文教学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我们完全可以轻装上阵,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职高生表现令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前,职高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成为他们谋职的本领,这样就会大大扩大职高生的生存空间。

三、三点设想

重视对职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向密切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出发点,也是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改的新课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加强职高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传播的迅速发展,口语的表达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加强职高生口语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培养职高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在社会求职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谋到职位或谋职的好坏。当然,一个人是否善于表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将会给他们直接的帮助。而事实上,我们应清醒认识到职高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对他们训练和提高。

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是很多的,应该说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多的训练方法。如自我介绍、对话、即席发言、辩论、复述、口头作文、答询、演讲、讲解等形式。而对于教材中提供的这些训练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引起我们每一个施教者的重视,或者即使教了,也只是走过堂式的照本宣科,是课堂术语的讲解,没有能根据实际灵活运用,这自然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需求有计划地、序列化地、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就课堂而言,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复述、答询、问题辩论等;就内容而言,大至社会重大事件,小到生活衣食住行;就形式而言,我们可以个别和集体相结合。在这些训练的基础上到学生毕业前对他们特别进行自我介绍、求职应聘等训练。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能真正参与进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学生在社会求职过程中就不会因羞于开口、不善表达而影响其求职的成功,这样职高语文教学的学以至用也就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校本教材建设。

我们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职业高中统一教材,此种教材比普通高中使用的部编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但不可能适合职业学校的各类专业。因此,我认为在使用职校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各年级各专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删减一些课文,补充一些与本校专业有关的课文进行教学很有必要。如餐饮烹饪专业,可补充普通高中的教材《庖丁解牛》,对庖丁遵循牛的自然规律进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技术,对餐饮专业的学生无异是表率,有很大的吸引力。针对宾馆服务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结合应用文单元的学习补充一些如《吸尘器说明书》等有利于熟悉业务知识的说明书。如果能多选一些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用性强的教材,既加强了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巩固专业思想,又增加了专业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文悟道悟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有用人才。

进入职中的学生,有不少人是为了混个文凭,普遍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如举办成才报告会,联系古今中外一些名人早年学业不佳,后发奋努力成才的事迹教育学生;举办演讲会,点燃理想火花;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职中学生的特点,举办多种竞赛活动:朗诵、猜谜、讲故事、纠正错别字等,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信心。组成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和欣赏固然重要;举办应用文评论讲座,为社会提供应用文写作也实属必要;可以组织“讲演团”,演讲国内外大事;可以组织采风社采访民情民风;可以组织评论组,开展书评影(视)评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应用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对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十分艰巨的工作,只要我们广大语文工作者认识到位,措施落实,方法得当,学生终会在老师的教导下学有所会,学以至用,提高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陈庚

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不仅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而且应用广泛,最具有情趣,理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但是,近年来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有不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危机”,语文成了投入多、产出少,能耗大、收效低的“困难户”。如何才能使职高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教师注重放权,增强课堂的灵活性。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一套固定模式:——串讲分析。即:教师开篇即讲,从字、词、句、篇到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卷地毯”式地全面推进,结果收效甚微。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把权力下放,让学生课外正字正音,找一些资料,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并运用多种方式检查验收,力争做到“三多”——让学生多拿几次粉笔、多提几次问题、多讲几次话,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讲过一课后,把学生请上讲台,让他们总结一下从本课中得到了什么。在放权的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去设计,去营造,也就是“给”。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教师还要适当地“给”一些材料,巧妙设置课堂教学的程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自写、自讲、自录,给学生的求知欲注入一种迫切感。如在讲完莫泊桑的《项链》后组织同学们口头作文《知道是假项链之后》。于是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多种情节:有的愤然索赔的;有写沧桑之后豁达泯恩仇的;有写皆大欢喜的……。由此看来,优化课堂结构,变讲课为导课,达到了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正如前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二、注重源头活水——时文报刊。
“教育是古老的事业,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魏书生语)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信息传播、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过程。如何做到传播有效信息,丰富课堂信息量,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要提高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和教学效果,只靠教材上的“例子”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只有融进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才有生命力,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因此我认为要引进源头活水——时文报刊。
引进课堂的报刊时文精品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如体现改革开放、报效祖国和理想人生等充满时代气息的热点文章,训练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评价能力,激励对社会的变革与创新,对人生的竞争与选择的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这较之于课堂教学本身有更深远的意义,正如孔繁森、吴天祥的事迹是对焦裕禄、雷锋最好的参证一样;第二类是与课文相关相近的内容。如讲余光中的《沙田山居》就介绍他的小诗《乡愁》,讲到朱自清的《威尼斯》,就介绍威尼斯现在的旅游资料。讲到应用文——广告、产品说明书时。现场说法,历数知多广告,体会广告的艺术魅力。如:丰田车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求知”的欲望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重新创造课堂艺术。
“他山这石,可以攻玉”。教参的作用功不可没,予教师以便捷,但教参不全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认为,只有创造,才能出个性、出新意。否则,就会照本宣科、生吞活剥。
如教材中的《关雎》一课,作为《诗经》的第一篇,被孔子评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教参也提供了现成的课例。然而对于学生,他们觉得很奇怪,不能接受。我这样考虑《关雎》,它是一幅古代人民爱情生活的生动画卷,我依据诗意,描绘了“相思图”、“相恋图”和“娶亲图”。按照这个思路安排结构,分析效果甚佳。同时,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独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命脉。做到独创,就能常教常新,永葆一个教师教学生命的青春活力。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四、注重情感交流。
人与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维度。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的存在,缺乏陶冶性和情境性,教师要精心创造陶冶性和审美情境,发掘教材的内在美,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语文课上,教师要以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增长学生心中的智慧,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觉醒、冲动、想象、创造。让学生认识所阅读文本的意义,产生阅读的渴望,产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在文本的阅读中游目骋怀,在审美的情景中产生思维的空间,在领悟的基础上有了愉悦和满足,有了语言的表达,有了精神的升华。教材中有许多情真意切、充满人文意蕴的优秀作品,如老舍的《我的母亲》、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欧亨利的《最后的常青藤》等,让学生在充满情味和哲思的“情感场”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灵魂的熏陶。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所谓“知之愈深,情之愈切,情之愈切,知之愈深。”能否动情,能否把感情渗透到教学中是衡量小说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哲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人物的分析,不能写出一个答案让学生吞咽下去。教师所做的应该是以作品为依据,多角度,多途径地实践教学。例如在教《项链》时有的同学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要强求一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泛泛而谈,教学乱散,失去凝聚力。二是让学生浅尝辙止,教师用鉴定式的语言贴上标签,课堂呆板而单调。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六、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应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基于此,应该努力寻求实践机会,大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增强其对语文的兴趣,如:从学校的图书室和学生手头的图书精选出一部分适合高中生阅读且篇幅不长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等书籍。在读书方法上,可采取浏览、粗读、研读多种方法,只要按时完成即可。再如,让学生每月出一期小报。语文学科综合性很强,语文知识囊括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能力体现在写作、听读、编辑等方面,尝试着为同学提供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这样同学们就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办好小报积极主动去探索,大胆创新、可收到了意象不到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开展一封家书,做一项调查,搞一次辩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像课前五分中演讲、语文常识快速抢答、猜谜语、错别字纠正等竞赛活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活泼地参与合作,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得语文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适度而来,恰到好处。针对职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提出以上几点和大家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职高语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关于中职学生课堂朗读习惯培养的思考
郑金燕
前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中职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高一是关键期。

一、中职学生课堂朗读习惯培养的作用意义

1、课堂朗读习惯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课堂朗读习惯的培养对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初高中过渡作用

二、中职学生课堂朗读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

1、充分开展开学初期的预热工作

(1) 创造充足的朗读机会,展示朗读的重要性。

(2) 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把握朗读的引导点。

(3) 肯定学生的朗读优势,培养朗读的自信心。

2、确定并紧抓“突破口”的指导工作
平阳职教中心语文组2014年度教研活动(六) 青岛职教教研网

(1) 及时确定“突破口”

(2) 精心安排朗读指导

(3) 实现由“多扶”到“多放”的过渡

3、落实到平时语文课堂的培养工作

三、中职学生课堂朗读习惯培养的问题思考

1、习惯养成的个性化进程与学段期限的矛盾

2、课堂朗读习惯的养成对于班级学校整体学习氛围的依赖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9044.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度就业指导教研室工作总结 就业指导总结

2014年度就业指导教研室工作总结按照学院部署,就业指导教研室全体同仁,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圆满而出色地完成了各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政治素养方面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4年度总结 阅读篇 2014年度控烟工作总结

今年电视剧看得多了一些,耽误时间了,只看了87本书,其中有一些还是手头在做的图书和计划报的选题,比去年的96本少了一些。稍后,我会列“2014年度原创悬疑阅读TOP10”和“2014年度阅读TOP10”两个比较个人化的书单,并附上个人简评。【MOOK

声明:《平阳职教中心语文组2014年度教研活动六 青岛职教教研网》为网友她乘着时光抵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