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源头第六探——再探赣江源
赣水泱泱问源头
江西境内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18400公里,水系骨干是长江、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这就是所谓“一江一湖五河”的水系格局。
赣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长江的第二大支流,全长788千米,其中干流长751千米,流域面积8.35万平方千米。赣江的源头在哪里?我曾于2012年8月5日随同事初探赣江源,结果只到达石城县洋地乡上游3公里的水库,上溯到一处瀑布潭前,确见瀑布边的岩壁上刻有“赣江源”三字(《“五河”源头第三探——赣江源头荷花秀丹霞》,骑路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71cfbe01019wxp.html)。但我知道,这绝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赣江源,初探无功而返。
一年来,重探赣江源的想法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为此查阅了诸多资料,终于搞清了赣江源头的来龙去脉:据“赣江源头科学考察小组”程宗锦等专家考证,赣江由章、贡两水在赣州市的八镜台汇合而成,按照“干支汇合、逐点排支、溯源而上、确定源头”的方法,由于贡水无论在流量上、还是河长上都要大于章水,因而贡水为赣江的正源,由此上溯经贡江、锦江至瑞金市境内的日东河,又一路北上,到石城县洋地乡上洞村的社公湾后,又分成了两条支流,一条朝东北方向延伸,为上洞河(属石城);一条朝东南方向,为石寮河(属瑞金)。经科考组实地考察,石寮河的河流水量、流域集水面积、河长均大于上洞河,因此,确定石寮河为赣江的正源河。继续从石寮河上溯,河水又由南北两支汇合而成,南支绵水发源于赣、闽交界处武夷山的黄竹岭;北支出自武夷山瑞金市与长汀县交界的大山下的上石寮,由于北支流量大于南支,于是确定上石寮溪流为赣江正源。而溪流在上石寮再次分为南、北两支,南面的一条支流(南溪)流量大于北支,最终确定,上石寮南溪为赣江的正源。科考组沿着南溪继续向山上攀登,在高山峡谷的巨石之下,发现了最高处的泉眼,再往上,别无滴水。于是,将此泉水确定为“赣江源头”,小溪所在的山峰命名为赣源岽——“赣江发源地”,并分别在两处设立了“源头碑”和“发源地碑”,以示证源。
由此看来,赣江的东源——贡水,古代作东江,又名会昌江、湖汉水。源自武夷山瑞金市与长汀县的赣源岽下的上石寮之南溪,经石城、于都汇入贡水,继续西流,至赣江市;赣江的西源——章水,古称豫章水,源自赣、粤交界处的大瘐岭,北流经大余、南康两县境,至赣州市。章、贡二水均在赣州市的八镜台会合始称赣江。
赣江北流至万安,为赣江上游。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有湘水、濂水、琴江、梅川、平江、桃江和上犹江等支流汇入。经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至新干为中游。由于河流切割遂(遂川)犹(上犹)山地,多峡谷和险滩急流;赣江流过万安后,河流进入吉(吉安)泰(泰和)盆地,江面渐宽,水势和缓,东西两岸有遂川江、孤江、蜀水、禾水、乌江、泷水等较大支流汇入,水量大增;赣江至吉水至新干段,切穿武功山余脉,形成一条较长的峡谷带。新干以下为赣江下游。赣江经樟树、丰城直抵南昌,山势渐退,江面逐渐开阔,水流平缓,有袁水和锦江汇入。赣江下游过南昌形成若干分流,汇入鄱阳湖:一支经南新至南矶入鄱阳湖;一支经塘山、尤口、滁槎、鲤鱼洲入湖;干流经新建县联圩、铁河,至永修县吴城镇望湖亭下会修河入鄱阳湖。
赣江纵贯江西省全境,左“章”右“贡”,组成“赣”字,江西即以“赣”为简称,赣江就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河。
2013年6月10日,我和本校驴友吴老师、李老师、胡老师等一行10人,游览了号称全国三大梯田之一的崇义县上堡梯田之后,连夜横跨整个赣南,从崇义驱车300多公里于23:30抵达赣江源头的石城县,目标就是探源“母亲河”,寻找科考组设立的“赣江源头碑”和“赣江发源地碑”。当晚,入住同事小邓的高中同学小黄联系好的金鼎商务宾馆。
历尽千辛探正源
第二天7:30离开宾馆,小黄和其同事开了一辆越野车来,带我们到河边的“于振华美食”店去吃了最正宗的石城米粉。米粉细腻,汤清鲜美,上面浇盖了厚厚一层肉片、猪肝等配料,堪称米粉中的精品。吃完早餐,开始向赣江源头的七岭村出发,汽车竟然可以导航到七岭村,倒是出乎我们的意外。从县城经横江镇、洋地乡直到赣江源漂流处都是水泥路,据说赣江源漂流相当惊险刺激,以后有机会来试试。之后就是5公里相当难走的机耕道。11:10终于到达七岭村,七岭村是前往赣江源头的最后一个小村,连机耕道都没有了,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由于交通不便,可以看得出来,经济并不发达,房子基本上都是土坯房,少有在农村早已非常普遍的砖混结构的楼房。这里海拔高度是933米(我的户外手表读数,与实际海拔有误差,下同),而今天要攀登的最高峰——天华山金顶也就是1300余米,所以,大家都认为今天的强度不大,飞翔甚至认为是一次休闲级别的探源,而我因为前两周摔伤右手,不能使用登山杖力,本不应该出行,正是由于对赣江探源强度不大的预判,自我感觉也是没有问题。可是,后来的路程却让大家真正体验了什么是自虐。
刚一进村,就有一位中年老乡迎上来,他就是同事小邓事先帮我们联系的向导。我们将车停下,整理装备,11:20开始探源徒步。小黄和他的两位同事则每人一辆车,将我们的车移至日东乡水电站——我们明天穿越天华山后下山点,并将车停在那里,找一位村民帮我们看车,保管车钥匙。
出村后,沿着田埂路,向右侧山脚走去,我原以为眼前两山夹坳之间的小溪就是赣江源溪,其实不然,赣江源溪还要翻过右侧山岚继续前行几公里的山路。百余米就进山,山路很好走,有一段甚至是石阶路,山林茂密,翻过小山梁,山就在我们的左侧了,见分岔路,容易出错,向左平路,我们先选择往右下小坡,前行不久,又有分岔路,向右是下陡坡,从此开始基本都是选择向左走平路,其实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一直是围着左侧的山腰线走的,不要离开左侧的大山就可以了。森林茂密,一般有分岔路的地方,都会立块牌子,上面写着“缓冲区”,这是赣江源头被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所立的保护牌。看来赣江源的封山育林工作做得很好,山中原生古木茂盛、高大,像走入原始森林,感觉是五大河流源头保护最好的。
12:15海拔864米,我们一直在山腰线上绕山,而且还在不时走下坡路,致使海拔越走越低,这和其它河流探源大相径庭。一路走来,过了几次山沟,由于这两天都在下雨,溪流潺潺,形成一些小小瀑布,小溪上的石头长满青苔,十分湿滑,踩上去要格外小心。路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十分松软,如履地毯,林深幽静,遮天蔽日,细雨恢恢,尤显湿闷,路上不时有横卧的枯木,挡住去路。
12:30海拔852米,到达一处小木屋,20来个平方,为就地取材而建,木框为构,竹篾围墙,两间小房,各置一床,原来是护林员值守和休息的地方,但由于年久失修,已渐腐烂。竹地板一踩一个坑。我们在此吃了中餐干粮,休息了十几分钟,就开始继续往前走,据向导说,按照我们这个速度,估计要18:00左右才能上到天华山金顶的庙宇。看来今天要走的路还是挺长的。
12:55从护林员小屋出来几分钟,必须向右侧陡峭的山坡直线下降,其实它是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路,极容易错过,下撤几十米,就是一条沿山腰线的、宽宽的机耕道,与上面的小路平行,我们沿机耕道上继续前行,估计由于封山育林,机耕道已经很久没有农用车和村民行走了,所以路面布满深深的茅草,一不小心很容易划破皮肤。13:34海拔840米,见到机耕道被一段高约50公分,厚30公分、比机耕道宽度稍短的水泥墙,将机耕道隔断,我们估计是为了封山育林,使农用车不能运输木材通行;也有可能是两村之间的分界线,用水泥墙隔断,是为了防止互相盗伐对方的林木。机耕道多数路段杂草丛生,但后面的路明显有农用车走过的痕迹,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走了近三个小时,都没有爬什么坡,不知道离赣江源头碑还有多远。
14:00海拔839米,我们来到一处三面环山的洼地,环顾高山绵绵,竹海涛涛,路边有几栋土坯的房子,周围长满野草,早已无人居住,因此都已坍塌,只剩残垣断壁,山坳间一股清泉激流而下,在清泉的边上,深草丛中隐约立有一块石碑,向导用砍柴刀将杂草清理后,我们惊喜的发现是一块赣江源头碑,碑高约2米,宽约1.2米,红色的瓷砖包围着黑色大理石面,碑上刻有“江西赣江源”5个竖立的金字,落款是“瑞金市人民政府立”,左侧顶格标示立碑时间:“2008年元月”。印象中,此碑在很多关于赣江探源的介绍或游记中从未被提及过。见到此碑,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惊喜,也说明我们终于来到了赣江源头的第一股溪流了,可以肯定,沿此溪流上溯,很快就能见到赣江源头碑和赣江发源地碑了,大家非常激动,在碑前拍了许多照片,休整了一会儿,开始溯溪而上,真正的登山开始了。
从石碑边缘小心绕过小茅屋,沿着溪流往上爬,残垣断壁淹没在灌木丛中,清泉流淌,仿佛记录着流逝的岁月。小路已经被杂草覆盖,没有一丝痕迹,说明这里真的人迹罕至,向导不时用柴刀清理路障,坡陡石滑,相当难行,此时大家已经在雨中徒步了整整4个小时,面对基本没有路迹、树枝缠绕、陡峭湿滑的拔高山路,有驴友已经筋疲力尽,开始出现大腿抽筋现象,即使将背包交给别的强驴,空手登山也跟不上队伍,而一旦离开了向导清理出的登山路,将更加难爬,甚至碰壁折返,原以为休闲式的探源活动变成了疯狂的自虐行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左侧赣江源头的溪流小沟,已经变成深深的沟壑,沟壑边缘的山体滑坡掩盖了沟谷的潺潺溪流。
15:25海拔1106米,终于见到了赣江源头碑。在两山幽深峡谷之间,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涓涓而出,这就是赣江源头的第一股清泉。清泉左上方每隔3米左右的岩壁上,自上而下分别刻有20公分见方的“赣”、“江”、“源”三个红色大字,再往下、清泉边有一块60公分见方的黑色大理石石碑,由于雨水冲刷,泥石砂砾已将半块石碑埋没,我和向导将泥沙掏开大部分,这才见到碑上的主要文字:
“赣江源头位于东经116°27′40″,北纬25°57′47″,海拔高程1110.8米。
2000年由程宗锦组织和带领熊小群、张德隆、时建国、李书恺、李长春、冯严、谢利玉、刘尚久、王发宁等水文、测绘、林业、地质专家进行了全面、多学科的综合考察,2001年8月16日江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这一‘江西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进行会审并获得……。”
下面的字由于被泥石覆盖,不能见全,但从我们见过的其他四大河流(抚、信、饶、修)源头碑所刻文字推测,应是“获得通过。”,然后是时间落款。赣江源头碑与其他四大河流源头碑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四大河流的源头名和说明文字都是刻在一块石碑上,而“赣江源”三个字却是就地刻在岩壁上。
大家历尽千辛,见到源头碑,自然高兴异常,暂时忘记了爬山的痛苦,特别是我,第二次探寻赣江源,终得所愿。在源头碑前拍照留念,稍事休息,15:45离开水源地碑,先是右向横切20余米到山脊线,再左转沿山脊线向山顶冲刺。山脊线其实是非常陡峭的,有的地方甚至有点攀岩的味道。大家都非常的疲顿,有一位驴友将背包交给向导背,才能勉强跟上队伍。
16:25海拔1159米,终于登上了山顶。我们发现与这座山顶紧邻的另一座山峰才是赣江源的最高峰,我们在山顶集合队伍,雨湿全身,凉风吹过,还是有点冷飕飕的感觉,所有人的衣服、鞋子都湿透了,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向导说你们这是何苦,花钱买罪受,我们自嘲就是一伙比驴还贱的人。继续往前爬,其实高差并不大,距离也不远,只是天气让人郁闷,预报说是阵雨,但淅沥沥的雨却没有停一秒钟。有驴友调侃,政府多有说假话的,唯气象台敢说点真话,却又老是说错。从目前的情况看,赣江探源,变成了一次超级自虐的雨中重装登山。
16:30海拔1162米,终于登上了源头顶峰:赣源岽。见到了赣江发源地碑。碑由黑色大理石为边,中间是黑色整块大理石面,碑上刻有“赣江发源地 程宗锦 2002年10月”等文字,地基有50公分高,2米来宽,大理石贴面,上刻“江西省水利厅建”。探源五大河流,今终于见到水利部门立的源头碑,这让我们水利人感到无比欣慰和亲切。发源地碑的北面刻有“赣源岽 东经116°21′42″,北纬25°57′47″ 海拔高程1151.8米 赣江源头科学考察组 2002年10月”等文字。为什么只有赣江源头碑是水利厅修建,而其他四大河流都是林业厅修建的呢?这让我们非常不解,难道我们水利部门就真缺那几个钱吗?赣江探源至此应该说圆满完成了,大家在雨中尽情享受探源成功的喜悦。可惜由于云遮雾绕,能见度太低,远处群山都隐藏在浓厚的云层之中,不能体念“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按照计划,下一步就是登顶天华山金顶,并夜宿附近的万峰古寺。我们从发源地碑侧面的一条小路下坡几十米,见到分岔路,路边有指示牌,直行通往金顶和万峰古寺,向右下坡通往福建长汀的天华山寺和瑞金的日东乡,这时向导带领大家向右转走了,这岂不是放弃了登顶金顶吗?我和飞翔、李老师等希望按原定计划完成登顶,并夜宿万峰古寺,但向导说到金顶还要两个多小时,且万峰古寺太小,只能搭建两个帐篷,大家全身都湿透了,晚上看样子还是风雨交加,只能尽快下山。这时也有驴友因身体原因希望尽快下山。无奈,我们只得服从大家意见。沿下山的路走几十米,又有分岔路,右转前往日东乡,直行到福建长汀县铁长乡的天华山寺,向导又带大家往福建方向前行,我和飞翔再次提出异议,要求往日东方向下山,因为我们的车停在日东。向导说,往日东方向至少还有20公里的路,天黑前都下不了山,而往长汀方向3公里就可以到天华山寺,寺庙规模很大,有住宿,也可以搭帐篷,明天可以从长汀包车到日东,又有驴友附和向导提议,于是大家只得跟随向导往长汀下山。
17:15经过一间小房,土墙青瓦,正面三开,面积30余平米,无门,房子正厅墙上挂了一个木制的小扁,上刻“闽赣亭”,说明这里就是闽赣交界处,在此可以“一脚跨两省”。再下几十米,见到了水泥石阶路,路边有指示牌,向左上山可以到金顶,往右下山即到天华山寺。从指示牌看,我们完全可以从赣源岽向金顶走,登顶、游览万峰古寺,再直接从福建长汀方向下山,然后与现在的水泥石阶路汇合,估计就是多花一、两个小时而已。向导为了图省事,让我们错过了登顶的机会,这对有登顶情结的驴友来说,十分遗憾。从直通山顶的水泥石阶山路来看,福建对天华山的开发又比江西成熟多了,这让身为江西驴友的我们很有失落感,何况江西还有一个很好的卖点,就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河——赣江发源地就在此山。这又是两省经济上的差异对比,我穿越过几处两省交界的高山,例如武夷山、黄龙山、南风面等等,感觉江西的开发都不如别的省,无论从旅游开发、还是山林经济发展,同一座山、两个省、两重天,江西这边基本还是原生态,而另一边已开发成相当成熟的热点区,仅从经济林的生长看,邻省已超过我们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政府真的是需要提升赶超速度啊,否则,会越来越落后,所谓进位赶超,过几年向前看,前面的人越来越多,回头一看,后面没人了,而现实就是这样。
17:40终于到达天华山寺,果然一派天宫华地。群山包围中,一排庙宇居高临下,庙宇前开阔的庭院设有香炉,庭院下方几米同样地势开阔,中间立有一尊观音,站在莲花之上。进入寺内,女住持热情接待。大家拜完佛,就在寺内立锅做饭,搭帐篷,舒舒服服地一觉睡到天亮。
6月12日7:30,在寺庙吃完早餐,住持帮我们联系的两辆面包车也来了,我们在公德箱里投了300元钱,住持一直送我们上车,一路下山,10:00左右,到达石城县日东乡,我们打听去往日东水电站的路时,就有护林员询问我们为什么要进入赣江源保护区,当得知我们是穿越了天华山,要到日东水电站取车时,就有一位护林员,骑摩托车带我们前往水电站,直到一条宽宽的溪流挡住了面包车的去路,这里离水电站还有一、两里路,我和吴老师随护林员徒步到电站。各自取车开出电站,又有一条溪流隔断了机耕道,只得涉险过过河。来到第二道溪流时,李老师等人已经在溪流中插上登山杖作为路标,我们顺利通过,大家一片欢呼。带着感激之情告别护林员,开始向南昌进发。
路上,经过一片荷塘,荷花已开大半,满眼碧叶的田园,荷花朵朵别样红,经不住诱惑,又下车拍照。原来这里住的竟然是三峡移民,移民对新区生活很满意,生活也富足,这从移民漂亮的楼房和满脸的笑容可以看得出来。上高速前在国道边餐馆吃中饭,按AA制将简单的出行账目以相当复杂的方法,经过几位大学老师和高工近两个小时的争执、运算,终于得出结论:人均花费600元。旁晚安全到家,终于完成了赣江探源。
大江北去自风流
完成了赣江探源,我就基本上从赣江的第一滴水的发源地起,追寻到了赣江的最后归宿:鄱阳湖止,让我对母亲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如果说,赣江源头的第一滴水,就是母亲河唱响的第一个音符;那么,赣江上游由于沿途容纳百川的气度,则宛如一组优美的民乐合奏,婉转悠扬;而赣江中游因其白浪滔天、惊涛裂岸,犹同一场雄壮的《英雄交响乐》,震撼人心;最终,赣江下游江水奔流、一往无前的浩大气势,则恰似一曲《红旗颂》的完美演绎了。
是啊,浩瀚的历史长河满载人类千百万年的发展与迁变,奔腾向前,滚滚东逝之水翻腾着难以尽数的故事,向人们讲述着无数值得回味,值得探究的传说。江河,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自今,一直伴随着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和文化发展,人类文明依江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水波与浪花发源了多少人类文化,激流与狂涛催生了多少音乐和歌谣,江河流域记载了多少人类文明的史诗啊!
赣江——鄱阳湖水系,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奇红土地的江西古代文明的母亲。江西的文明史上,赣江不仅仅代表一条江河,而是赣文化的代表;在千百年充满灵性的江水滋润和浇灌下,江西的土地得以生息,发展与繁荣,并赋予赣人以捕鱼舟楫之利,加上流域内富饶的山林矿藏资源,成为古代江西经济、文化进步的产床。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而智慧的江西老表,头顶这方蓝天,脚踏这方沃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赣文化,成为中国南方的重要文化精华之一,赣江流域所拥有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文化成果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难以取代。古代的赣文化,为后人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并日益焕发出其灿烂的青春活力。
赣江流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四五万年前。新、旧石器文化遗址遍布赣江两岸;樟树市吴城商代遗址和新干县大洋洲商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傲视古今,赣鄱流域的文化同样构成中华文明的一脉支流,堪与黄河文化同辉,为祖国的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于自然的造化和赣江的滋润,江西不仅山长青、水常绿,而且赣人祖先逐水而居,傍山而生,世代在赣江两岸务农经商、吟诗作赋、繁衍生息,成为世人盛赞的“文章节义之邦”、“人文荟萃之地”。东晋时期田园派巨擘淘潜初现赣人风采;唐宋八大家江西独占三家;赵宋作家1300人,江西人氏竟占八分之一……这标志着古代江西人领先创造先进文化的辉煌成就。古典的赣文化在赣江的千百年不息奔流中得以成熟、辉煌,而赣江沉淀下来的,正是含金量厚重的江西文化史诗啊!
今天的赣江流域,分布了47个县(市、区),有一半的江西儿女,在母亲河的滋润下,励精图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超过全省经济总量一半的劳动成果。从石城县的石寮岽,到永修县的吴城;从赣南的崎岖山地,到赣北的如砥平原,悠悠赣江一路逶迤绵延千里,慷慨地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生活在红土地上的江西人民。
骑路人
2013年6月25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