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明,字进迪,号钢插公,蒙古族,蒙古苏氏始祖,为顺帝皇叔,封义王,现子孙遍布全国各地。
在鄄城县苏老家村,当地苏姓村民均自称为蒙古苏氏。这从他们供奉的祖宗龙牌上可以看出:“始祖苏氏元朝义王讳克明字进迪号钢锸公暨赵郑太君之神主”,显然,始祖苏克明系元朝义王和尚,即元威顺王宽彻普化之季子,属蒙古孛尔只斤氏。和尚是元季朝廷所封的唯一的义王。和尚处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于1368年8月,元朝崩溃前夕,携家眷遁至山东,易名更姓,沿袭至今。
义王和尚是元朝蒙古贵族,皇室成员,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和尚的曾祖父脱欢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于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封为镇南王,世袭罔替,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毙;和尚的祖父老章是脱欢的长子,1301年袭镇南王,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知枢密院事,至正十二年(1352)晋金紫光禄大夫,至正二十一年“诏加……太傅、和宁王”,镇南王由其长子脱不花承袭;和尚之父宽彻普化是老章次子,于元泰定三年(1326)封为威顺王。宽彻普化有六子:长子别帖木儿,次子答贴木尔,三子报恩奴,四子接待奴,五子佛家奴,和尚是他的六子。关于和尚,在《曹州府志》中说他官“至兵部侍郎”,应是正四品;在《元史》中说他在宫廷中任顺帝妥欢帖睦儿的侍从,常与顺帝共行,护其左右,至正二十四年(1364)中书右丞相孛罗帖木儿,总握国柄,欺君虐帝,和尚心忿而言于帝,受帝密旨“与儒士徐士本谋,交结勇士上都马、金那海、伯颜达儿、贴古思不花、火你忽都、洪宝宝、黄哈喇八秃、龙从云,阴谋刺孛罗帖木儿。”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值秃坚帖木儿遣人来告上都之捷,孛罗帖木儿起入奏,行至延春阁李树下,伯颜达儿自从中奋出,斫孛罗帖木儿,中其脑,上都马及金那海等竞前斫死。”此事在《庚申外史》中也有记载:“帝欲杀孛罗,与之谋。与谋者六人……”其中主要参与者是和尚。和尚遂因功被封为义王。
宽彻普化父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元季各地农民起义方兴未艾,元朝政权危在旦夕。宽彻普化被封为威顺王之后,拨付怯薛歹500名,招募亲军1000名,坐镇武昌,遏守湖广。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徐寿辉于湖广行省的蕲春起义(故址今湖北省蕲州),国号天完,建元治平。然后占领黄冈,攻克武昌,宽彻普化弃城而走,长子别帖木儿被徐寿辉部将倪文俊所执。至正十三年(1353)克复武昌,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倪文俊复陷汚阳府。宽彻普化命其三子报恩奴、四子接待奴、五子佛家奴领兵水陆并进,攻打倪文俊,兵至汉川,水浅船不能前行,倪以火焚其船。四子、五子皆遇害,报恩奴自死,宽彻普化走陕西。至正十六年(1356)十二月,倪文俊陷兵州路(故址今湖南省岳阳)袭杀威顺王次子答帖木儿。至此,义王和尚的五个兄长皆死于战乱。
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军开始北伐。义王和尚面对起义军风起云涌、元军节节退败的形式,不得不思之未来。七月,正当明军逼至大都之时,元帝脱欢帖木儿急诏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义王和尚佐之,庆童为中书左丞相,同守京城。七月二十八日,帝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等,开建德门北奔。当京城被破之时,和尚“即先遁,不知所之。”9八月二日,明军攻入京城,淮王帖木儿不花与中书左丞相庆童出齐化门皆战死,国亡。在这紧急关头,和尚遁走不知所向,这不完全是他个人所为,留都监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系义王和尚的叔父,当时淮王看到顺帝北奔,将帅反戈、子侄全都战死,唯和尚在自己身边辅佐,眼下明军攻势猛烈,朝廷危在旦夕,与其一起坐以待毙,不如令其侄子远走逃生,或许可以留下一支根苗。所以,淮王即命和尚去僻静之处,拥兵自卫,维持生计。和尚“先遁”在当时是个秘密行动,所以《元史》不可能详记,只记下了“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几个字。那么,和尚究竟遁到哪里,史无下文。但是,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所撰《曹州府志》第二十二卷,载有这样的一段话:“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至兵部侍郎。”古濮州,即今鄄城县。由此可见鄄城蒙古苏氏是元朝蒙古之裔,其祖为元廷官宦,级至四品。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么,蒙古孛尔只斤氏的义王和尚,怎么会与苏氏之祖苏克明同为一人呢?这个问题在《郓城县志》中作了回答:“五界首乡苏楼苏氏,原系蒙古,元末明初,其祖四处奔逃,被明军围堵在药材地里,追其姓名,遂指苏子(一种药材),明军信其言,放行,自此姓苏。”志中所载五界者乡苏楼苏氏,是鄄城蒙古苏氏的长门长支。在《明朝辖下蒙古苏氏在鄄城的发展》以及《元世祖后裔、镇南王子孙》等文章中也都反映了这一史实。文章说:义王和尚来到濮州后,收集人马,拥兵自保,听到京都失陷,淮王殉难,和尚晕厥倒地,良久方苏。自此,改称苏姓,起汉名克明,意为死而复苏,克明复国。以上方志及文章所载内容,虽有一定传说性质,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客观的反映了元末明初战乱时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当义王和尚遁入这里时,并非单人独马,而是携家带眷,众人俱行。当时到处是农民起义军,兵荒马乱,免不了要遇到种种周折,在这种情况下将蒙古孛尔只斤氏改为苏氏,实际上这是在战乱中带有的避难色彩的隐姓埋名的一种历史遗迹。元末明初,当时由于政治上的需要,蒙古人、色目人改汉姓者颇多,并非一户两户,几乎成风。故引起朝廷关注。明洪武三年(1370)四月“甲子,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诏曰:天生斯民族属姓氏,各有本源,古之圣王尤重之。所以别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朕起布衣定群雄,为天下主,已尝诏告天下,蒙古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体擢用,比闻人仕之后或多更姓名,朕虑甚久,其子孙相传昧其本源,城非先王致谨氏族之道。中书省其告谕之,如已更易者听其改正。”由此可知,当时蒙古人更易汉姓也是有多种原因的。蒙古苏氏改姓氏的传说,在其本族人中童叟皆知,可见这种传说的历史文化含蕴有多深。隐姓埋名这种与当朝相悖的思想行为,不可能载入正史或方志,只能在族中口碑传承而已,所以说蒙古苏氏是义王和尚后裔是可信的。
义王和尚何时奔赴鄄城,根据史料,应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丙寅以后(即农历七月二十八日),八月庚午以前(即农历八月初二),因为元顺帝是于七月丙寅开建德门北奔的,走前面诏淮王任监国,由义王辅佐,因此顺帝离京都前,义王尚在京城。然八月庚午时,明将徐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木儿必失、朴赛音不花、右丞相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不降,斩之。”守京城的元朝中央朝政大员全部被斩,唯没有义王和尚。说明明军入京城时,他已遁走。所以和尚赴鄄城的时间应在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二这五天之中。和尚选择鄄城隐居一事,需要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而论。鄄城在元朝称濮州,辖鄄城、朝城、馆陶、临清、观城、苑县等六县,隶中书省,在大都南。从方位上看,京城以北以西都是顺帝所居之地,如果避之此地,一经发现,那将是违抗皇命,大逆不道。因此,只好南下中原才为安妥。濮州据京城较近,徒隐方便;从地貌上看,濮州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适宜生存。据明嘉靖六年(1527)所修《濮州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户仅一千七百三十四,口仅一万二千七十八。”,洪武初年濮州领范县、观城、朝城三县,平均一县只有4026口人。而且距元末已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可想二十三年前这里人烟更少;从社政上看,濮州曾是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所在地,17和尚作为兵部侍郎和顺帝的侍从,对这里的情况较为熟悉。再说,农民起义军大多数始于南方。陇蜀王明玉珍在重庆建夏,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建明,徐寿辉在蕲春(湖北蕲州)建天完,张士诚在隆平府(苏州)建周,陈友谅在龙兴路(南昌)建大汉,小明王韩林儿在毫州(安徽毫县)建宋,刘福通在颍州(安徽阜阳)起义。相对,北方的濮州较为安宁,没有受到各路起义军的直接冲击。义王和尚趁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中心西征南进,合力北伐,使山东一带空虚的暂短间隙,在濮州隐姓埋名为苏克明,招募乡兵,实行屯垦,以此作掩护,安居自保,很快成为濮州一大士豪。
二、元朝义王 元朝义王系孛儿只斤·和尚,鄄城蒙古苏氏始祖(1328——1399年),系出元朝皇室,其爷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其父宽彻普化是脱欢第三子,封威顺王,出镇武昌。 和尚排行六,幼习骑射,膂(lu体力、力气)力过人,持铁槊(shuo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多为力大之人使用)重百斤,与反元农民军鏖战于湖广,冲锋陷阵,勇贯三军。顺帝诏为侍从,领统五卫亲军,出入皆伴随。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秋七月,奉密旨,刺杀奸相孛罗帖木儿,以功由亲王晋封义王。至正二十八(1368年)年秋,明北伐军歼元军主力三十万于河西务,进驻通州,顺帝恐惧,起北奔蒙古草原之议,而和尚则认为不可,力持固守,以待勤王之军,与明再战。顺帝于是年(1368年),闰七月乙丑(二十六日)下诏,命淮王帖木儿布花监国,义王和尚佐之,叔侄率百官留守京城。二十七日夜,顺帝怀揣传国玺,带三宫后妃,及太子,太子妃出建德门北奔,以避明军。京城失了精神支柱。
义王和尚父辈出镇武昌、庐州、扬州三重镇,与农民军在江淮大地交手多年,叔侄皆不服输,与顺帝不战自退意见不合,而另谋出路,己有成议。皇帝北逃,淮王监国严命侄儿,率五卫亲军之心腹,潜出京城,奔中书省直隶濮州(元朝时期鄄城仍为濮州治,在今山东鄄城北12公里旧镇),收集军兵,为京城声援,自率官员军民死守。和尚率部百人出京至太原与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议收山东元军与扩廓部赴京援助,得知京城已破,随共议,山东有屯垦军可用,义王以“速克明”招募。濮州、太原互相联络,见机而收复中原,再与明徐达部决战为上策。义王从其计划。河南王命谋士赵恒带其妹秀玉等协助。征得赵恒同意,命秀玉配义王,随侍起居,遂奔濮州。赵秀玉,二九佳丽,北地胭脂,善骑射,枪马纯熟,兄妹曾经营过扩廓帖木儿在山东设置的屯田万户府。 周成,继赵恒为山东屯田万户府总管,其表弟郑飞、表妹郑青娥为左膀右臂。时察罕帖木儿嫡子脱因帖木儿(本书作者按:非察罕帖木儿嫡子,而是察罕帖木儿养子扩阔帖木儿之同母弟。见明初权衡著《庚申外史》“扩廓不得已,命母弟脱因帖木儿”)坐镇济南,总摄山东诸军。明徐达部克济南,脱因败退洛阳。周成率万户府亲军,亦西南撤至濮州。
义王一众到濮州南六十里清丘之原建招军大本营,马上派赵恒及己次子赴濮州城与周成联络。周成得知义王在清丘以“速克明”招军之义,随召集亲信头领陈镛与义王次子相见,命其共同辅佐,固守濮州城,与清丘相结犄角,率表弟表妹与赵恒同赴清丘,参见义王,共议招军。
赵秀玉与郑青娥早为闺中密友,青娥与她同龄,仅小三个月,自然热情接待,共畅谈心腹之言。
郑青娥美艳与秀玉相若,善使绣绒宝刀,开硬弓,箭无虚发,马上步下皆拿得起,放得下,实为战争年代一把好手。秀玉要求青娥:同侍义王助其恢复中原大业,姐妹相称,共侍一夫。青娥也尊重义王忠义报国,愿随从创业,功成名留青史,即是冲杀疆场马革裹尸,也是轰轰烈烈一生。随满口答应,当夜秀玉送青娥入义王帐幕侍寝,结为夫妻。 周成、赵恒、郑飞、赵秀玉、郑青娥及随义王出京百名心腹皆奉义王为主,协力辅佐。周成以山东屯田万户府檄文,檄调所辖屯垦军户至濮州清丘,挑精壮而训练为伍,老弱另置于屯垦点,很快屯垦点布满濮州大地,南延伸至曹州,西延伸至滑州,北延伸至范县,东延伸至郓城。命周成为指挥,很快训成精兵万人,为恢复中原做准备,义王夫妻连骑视察军人训练及屯垦,乘骏持槊,剑眉虎目,长髯飘拂。赵秀玉、郑青娥二位夫人联骑不离左右。众尊称义王为钢锸公而不名。速克明成为苏克明是为蒙古苏氏始祖。
洪武元年(1368年)末,明将汤和、冯胜等,乘扩廓帖木儿奉顺帝旨,率精锐出关而恢复大都(现北京市)之机,袭破太原府城,泽、潞、晋、绛诸郡尽失。扩廓帖木儿回军争夺,有辖鼻马为明内应而大败,不得已西走宁夏。 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始在濮州设官置吏,陈庸以苏氏屯垦军头领身份与明官府协商,自愿退出州城。官府挽留一部屯垦军驻城戍守,至洪武八年(1375年)才全部撤出。义王与河南王恢复中原大计则全部落空。这支屯垦军成了孤军,而谨慎行动,不轻易妄动。
苏克明带资雄厚,不昧本源,于濮水北岸,兴建庙宇,以祭祀自身先祖。并于清丘之原北隅堆土成丘,以祈福佑。世人称庙宇为“北王召”,土堆为“敖包”。
赵氏甚有才干,建议于濮水南岸,空旷大地,设集市以通有无,以利屯垦人员之生活,苏克明采纳,随设集市,而不准随意定居,“北王赵”集由此开设,由此为集名,自明初,至民国集名未变。
洪武二年(1369年),将鄄城县撤消,并入濮州,知州刘厚,推苏克明元朝义王之长子“苏和”为“人材”。(苏和,为蒙语,即斧子)则辞而未赴。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将苏氏乡兵收编,六月二十三日以此军设置平山卫。卫指挥使正三品,由苏氏子承孙继,世代罔替。平山卫指挥府置于清丘之原(现鄄城县什集镇苏老家村)。这措施虽给予苏克明(元朝义王)家族及屯垦乡兵合法政治地位,但对他扩大兵员以“克明”事业设了严重限制,不得不谨慎行动,防患未然。但他绝不放弃理想,变相扩大兵员。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东昌府将平山卫遣军三百,历郡县追逮养子赘婿为兵之事疏文上奏,皇帝敕命:平山卫指挥来京说明此事。苏克明(元朝义王)命代指挥陈某入京搪塞了事。使苏氏成员以后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1399年,苏克明(元朝义王)一病不起,逝世于平山卫老家营,享年72岁。葬苏老家西南现鄄城县园艺一场。墓前有五世孙“前兵部尚书苏祐”立的墓碑,现保存完好。
碑谱鉴证
从史书和方志中我们得知元朝义王和尚来到濮州隐居,且招募乡兵,一方面维持地方秩序,一方面进行屯垦,以军力控制州县,以耕田立业扎根。正如《苏氏族谱》中所称:“高祖府君讳克明,生于元季,上世莫可考者,洪武初占籍于濮,人传闻骁雄勇健,时当草昧,带乘骏持槊以自随卒免于乱,娶郑继赵,生六子,兵戈之后芦苇满目,乃极力恳田,初不下千余亩。子孙至今衣食饶裕皆遗业云。”18族谱中所谓六子,即长子苏和,仲子苏义,叔子苏礼,四子苏顺,五子苏德,季子早亡。苏克明在进行屯垦的同时,又招募了乡兵,并由其次子苏义率兵,在濮州戍城守土,治安平寇。《苏氏族谱》中称:“时成平垦田益广,尝为训科生,州缺署守视篆累月”,描述了苏义曾坐守州衙,临时接任了濮州知州职务数月的这段经历。这样,逐渐得到明朝朝廷的承认。他所领导的乡兵被编为朝廷的正规军。洪武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以苏氏乡军为基础“置平山卫于山东”,卫属于军画组织,当时平山卫内统于左军都督府,外统于山东都司。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而山东都司共八卫,其中就有平山卫、后增至十九卫。濮州之地,洪武二年以州治,治鄄城,邻县三。在行政上隶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苏克明次子苏义为平山卫第一任指挥使,当在洪武四年。按照明朝的即定政策,卫指挥使应是世袭罔替,但是由于史料匮乏,袭职情况没有明确记载。苏恩是苏义之孙,“苏恩长子苏天民之子苏淞,字子萃,乃是明嘉靖世袭平山卫指挥”苏恩三子苏天爵“其长支嫡孙苏燧,乃明万历间袭职平山卫指挥”。在《濮州志》中有“苏燧平山卫指挥、苏淞平山卫指挥”的记载。看来从苏义始苏氏家族袭平山卫指挥是有据可查,只是苏义之子、孙、曾孙这三代中是否有袭平山卫指挥使之人,不得而知。
鄄城蒙古苏氏居地现存一宗祠,建于明初,座落在北王召。蒙古语称寺庙为“召”,顾名思义,北王召即北王庙,意为从北大都王室徙来的义王之庙。因该庙屡遭黄河水患,几经重建,仍保留了始建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宗祠为砖木结构,三合古院,占地约二千平方米正殿三间,门前两侧各有一石狮。堂内画梁雕栋,金柱闪屏。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毕宝启先生鉴定:“门前石狮一对系明初时物”,“苏氏家祠正堂三间木构梁架系清嘉庆道光时物”24。此外,宗祠院内现存《祖庙碑》两通,落款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碑记中刻有:“原余苏氏始祖讳克明,字进通。公生于元季,明洪武兴,隐居于濮,相传为元室宗派,自来有遣像,瞻其衣冠绅笏,确有足征生平,常持槊自遂,因号钢锸公。”这与《曹州府志》所云,“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其祠堂藏始祖某所用铁槊重百斤。今尚存。”的记载完全吻合。以上史料均可证明苏氏系元室后裔。《曹州府志》修于清乾隆二十一年,这就是说,苏克明所用之槊乾隆年间尚存于祠堂中。笔者在苏老家村考察时,有人曾提供,这杆槊现在仍收藏于苏氏子孙家中,只是没有说出姓名。苏氏宗祠初建时,门上还有一付楹联,为苏克明亲笔提书,上书“基开蒙古有元世”,下书“家传基业占濮阳”。后来苏克明过世后,将其画像供奉于祠堂中,其子孙为之又增书一付楹联:“昔实元朝君亲,今为苏氏始祖”。这些对联中,反映了苏氏是蒙古元裔之实。
据《元史》:大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围困元大都北京,元顺帝昭命淮王铁木儿不花为监国、庆童、淮王铁木儿不花的侄子义王和尚为辅佐留守北京。元顺帝带领皇妃皇子弃城北奔。淮王监国铁木儿不花和侄子义王和尚密商,为保皇室一脉,淮王监国留守北京搞击明军,由义王和尚率精兵心腹带领家眷和淮王王子出走。八月二日,明军攻破北京,淮王监国铁木儿不花城破为国尽忠。义王和尚与淮王王子南逃至濮阳马家寨被明军围困,一仗惨败,义王和尚突围后取汉名苏克明隐居濮阳(为蒙古黄金家族濮阳苏氏始祖)。淮王王子铁木花儿突由新乡注过黄河,来到了南阳镇平,在镇平的晃被隐居。这在镇平王姓蒙古族的石碑上记载:“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公睹气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渡河南,偕先人经历殆尽,卜居晃陂。。。”。镇平王姓蒙古族的族谱中记载:“我晃陂王氏宗自蒙古乃元胄也”,淮王王子铁木花儿“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晃陂,为我元室支族,南迁之始祖,以王为姓”。中南民族大学的匡裕彻教授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任崇岳教授等专家对南阳镇平晃陂王姓蒙古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南阳镇平晃陂蒙古族的先祖是淮王铁木儿不花。
《元史》卷1,1页,中华书局点校本,卷3,667页,卷107,卷117,卷46,957页,卷207《曹州府志》卷22,760页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130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郓城县志》第三编111页,齐鲁书社出版。鲁夫:《明朝辖下蒙古苏氏在鄄城的发展》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第95页 苏德彪:《元世祖后裔、镇南王子孙》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4期79页《明太祖实录》卷51,999—1000页《明史》卷105,385页《濮州志》卷2,3页《元史》卷33,745页《苏氏族谱》卷1,5页《明太祖实录》卷66,1244页《明史》卷90,244页 《濮州志》卷3,72页蒙古苏氏《祖庙碑》,现藏于鄄城县梁屯乡北王召村苏氏宗祠内。《元史》卷78,19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