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0.7.10-2010.7.11

实习工具:地质罗盘仪、锤子、盐酸

指导老师:郑子成、吴德勇

实习地点:猪儿咀、陆王沟、飞仙观、龙门乡、仁加乡、双石镇、上里古镇等地

实习目的与要求: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实地实习,有利于我们真正领会和理解地学基础的相关基本原理。认识雅安周边的地质概况和这些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掌握和总结相关地学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自己以后的专业学习甚至工作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

1.认识雅安周边地区基本岩石构成及性状,并分析相关地质构造;

2.认识雅安周边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演化和利用;

3.结合实习地区地质地貌特征,分析在生活居住、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等方面中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就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提出措施。

实习大致路线图:

实习区域概况:此次实习主要集中在雅安市茶马古道起点附近、芦山县和上里古镇,其中包括318国道茶马古道附近、飞仙观镇、龙门乡、仁加乡,双石镇、上里古镇等地,有包括“瀑布飞天”、“一线天”、“飞来石”、“谷中谷”、白马泉等多种自然地质地貌奇观,以及其他地质地形地貌,是我们此次良好的地质考察区域。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处于成都平原向康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同时,雅安市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全市地形呈北、西、南地势高,东部地势较低的地理格局。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旱,降水集中于夏季,多夜雨,但大相岭南北气候有显著差异。全市河谷带无霜期280~310天,年降水量南北差异显著。北部多在1250~1750毫米之间,南部仅740~760毫米。雨城区、天全一带某些年份降水量可多达2000毫米,为全川多雨中心,故有“雨城”之称。

实习摘要: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芦山县、上里古镇等地方典型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实地观测。我们在318国道旁观看了茶马古道雅安起点的周边地形地貌,其中有典型的猪儿嘴单面山,青衣江河谷地带凹岸和凸岸的区别,以及河谷地带的各级阶地,陆王沟的三面环山地形,并就此地的相关农业生产利用、生活居住条件、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沿途行车至老君岗,我们观测到典型的球状风化及碎屑状风化的泥岩及粉砂岩岩层,并进行了岩层产状测定,同时还就河对面的坡耕地合理利用与否进行了分析;在龙门乡,远观山中有龙门溶洞,近地有四周高中间低的大型漏斗地形,我们就其形成以及河漫滩的土层土壤结构、农业生产利用进行了分析,在红星村我们观看了四川地区唯一有记载的“飞来石”,并就飞来石的来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向仁加乡的行进中,途中看到了壮观的“瀑布飞天”,在仁加乡到双石镇之间的双十大峡谷,“十里峡谷一线天",断层形成,两边陡岩壁石冲天而上,摭云盖日,大有泰山压顶的感觉;在双石镇,我们看到了河流袭夺现象,并结合当地的矿产资源对此处河流浑浊之因进行了分析,回到仁加乡,我们就陡峭山腰上的坡耕地的利用进行了探讨;飞仙观镇,此处为青衣江源头,此处为断层地带,水流向下侵蚀深切明显;在太平桥,我们就太平桥所在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在太平电站,我们进行了岩石产状测定;在陇西大滑坡地段,曾经的灾害遗迹已经不太明显,在生物与工程措施双管齐下的治理下,有效地控制了山体大面积的滑坡;在雅安市旅游景点白马泉,有常年不断“冒泡”的喷珠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对面有号称“笔架山”的林峰,周围的阶地资源丰富,农田肥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各种地质构造及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利用和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本次报告主要从当地的地质地貌环境对当地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相关防御与利用措施。

  

一 泥石流、滑坡

  地质灾害一直是中国广大山区频发的高危害性灾害现象。其中泥石流、滑坡、山崩等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陇西大滑坡

  此地三面环山,拥有巨大的滑坡体。过去山上的植被稀少,农田错落,加之雅安降雨量大,滑坡时有发生。滑坡体到了基部,便无情地将下面的交通要道——318国道撕破,既而充填到下面的陇西河中,造成河道淤塞,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是可以想见的。

  基于此现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理和防治滑坡灾害。经过几年来的治理,陇西大滑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成为了雅安市雨城区“退耕还林、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土资源部泥石流滑坡治理的试点。其治理的措施主要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具体见表一。

  

表一 陇西大滑坡防治措施体系表

治理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主要作用

备注

生物措施

绵竹、杂交竹、麻竹、杉木等经济林

生物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固定松散碎屑物

经济林林木的适当选择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川农大改良竹子

工程措施

环沟、顺沟、竖沟、涵洞

汲水、保持排水流畅、拦截松散沉积物、稳沟、固坡、保证大量松散沉积物能及时排泄到陇西河

沟渠的合理布置能到达拦水、固土、排水和及时排泄各种沉积物

  与滑坡一样,泥石流也是山区一大高发性、高危害性地质灾害。泥石流对区域环境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泥石流使其发育地区逐渐沙化,造成山区宝贵的可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又因泥石流的含沙量很大,涌入河道后,将辐射到河道下游,使江河含沙量大增。河床淤积抬高,又导致两岸地下水位上升。年长日久,两岸的土地就会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最终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因此,泥石流的防治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防治泥石流,就必须弄清楚它的成因和发生规律,首先从其形成因素上看,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1]。除此之外,人为因素有时也是一个促成因素。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陆王沟泥石流

  陆王沟三面环山,汇水面积很大,这样看来,陆王沟的地形已经决定了它遭受泥石流的命运。又加上有大量松散物质堆积在山体表面,逢上多雨季节,泥石流将会一触即发。

  泥石流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从泥石流发生时间上分析,规律有三:季节性;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掌握了泥石流的成因和发生规律,就可以为防治泥石流作出科学指导。

  1979年11月2号,陆王沟泥石流事件中,死亡人数169人,毁坏房屋361间,死亡牲畜412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余元[2]。

  经过这近三十年的治理和建设,现在的陆王沟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比如在居民点的布设上还存在不尽科学的因素,例如靠近猪儿嘴逆向坡的危险区域还有民房坐落。

  鉴于陆王沟的特殊地形,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或者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

  泥石流防治措施一般分为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两大类,这些均着眼于泥石流治理或调节以消除或减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的分布很广,各类泥石流性质不同,所处自然环境差别很大,治理泥石流就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有效[3]。

一般来说,处在不同部位的泥石流防治措施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形成区的防治以固床,护坡,拦挡等工程设施为主,当然随着固体物质来源的差异,防治措施有所不同;流通区主要采用排导,稳沟,林业等措施进行治理;堆积区的治理则应以导流堤,停淤工程,农业,牧业等综合措施为主。其防御措施如表二。

表二陆王沟泥石流防治措施表

治理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主要作用

工程措施

修建山脚环山沟

拦截地表水、拦截松散坡积物、将其引流入青衣江,防止水大面积的漫流、层层消能,减轻水的动力机制

修建拦沙坝

主要用于在冲沟拦截泥沙等固体物质、缓解大雨时对青衣江河道的阻塞

修建竖沟

将地表径流和松散的沉积物及时排入到青衣江中

修建堡坎

防止土体坍塌,阻塞河道

渠道防渗,合理灌溉

疏通渠道,流水畅通

坡地阶梯化

削弱地表水能,减少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

封山育林,恢复森林植被

恢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营造护坡防冲林

防护堤岸,防止冲刷

种植水土保持林

控制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陡坡退耕还林

恢复地表植被

二 农业生产

农业是养活中国十几亿人的基础产业,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不管一个国家经济有多发达,人民吃不上饭,就谈不上兴旺,就谈不上文明。这样一来,农业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多山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捉襟见肘,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行和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高。为了提高产量,不少农民大肆开垦荒坡、林地。加之种植方式的不科学,随着伐林垦地范围的日益扩大,不仅没有在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反而造成一系列生态恶化问题。这些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一般来说,河流的侵蚀作用所形成的阶地,地势较为平坦,结构较为稳定,灌溉和航运也较为便利,它经常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从总体上看,河流的第一、二级阶地是我国的“粮仓”所在,因为我国地表河系非常发达,流域面广,由于河流的侵蚀形成的第一、二级阶地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这些阶地土质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单产和总产都很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这些地区养活了近4/5个中国。

老君岗和仁加乡坡耕地

在老君岗和仁加乡处,我们观测到了大面积的不合理农业耕作。在老君岗河对面,山体庞大,坡度较陡,大概约在50°左右,但这里却被农民开发成了一个巨大的农业生产区。坡面上,大量玉米种植在上面,而且其作物种植排列方式与山体坡向一致,这种种植方法会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同样,仁加乡山坡上,坡度更是到达了70°左右,而仍有大面积的农业耕作。可想而知,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坡耕地可能大量存在,其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可能原来是林地,而随便的毁林开荒,加之丰富的降水,必然会造成一些水土流失,甚至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人生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所以,鉴于这种地方危险性的存在,有必要退耕还林,种植大量的适合当地地质环境的经济林,既能满足生活,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青衣江的猪儿嘴河段

阶地是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伸展,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是由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流倾斜。阶地面以下为阶地陡坎,坡度较大。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阶地的级数是由下而上顺序排列,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三级等。河谷横剖面上,阶地的相对年龄一般是低阶地新,高阶地老[4]。

阶地实际上就是古老的河谷底部,所以曾经河流带来的肥沃的泥土在阶地上沉积,提供了良好的矿物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一二级阶地,由于最新形成的,其上的坡积物最丰富,富含农作物生长的各种矿质元素,所以在一二级阶地上生长的农作物一般长势比较良好。因此,一二级阶地被誉为“天然的粮仓”。尤其是在我们南方地区,河流纵横分布,发育完全,所以阶地发育良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耕地资源,正所谓“耕性好、土壤好、肥力好、产量高”。

就青衣江沿岸的一个典型的点来说,明显至下而上呈现出河漫滩、一、二、三、四级阶地(见图示三)。其中第一级阶地上农田广布,充分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第二阶地上既有居民点布设又有农田错落,到了第三级阶地,基本上就只有林地了。到了四级阶地,居民点都基本上没有了,几乎全部用来植林修山。由此可见,河流的第一、二级阶地对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充分且合理地利用它,来为我们更好的生存服务。

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沿江两岸,不少坡度较大的坡地还被农民开垦出来种植作物,这种做法对水土保持和土壤肥力的保持都是极为不利的。集水下流过程中,不仅带走了大量的肥性土壤,还使大量的泥沙进入河道,会使河道淤塞,河床升高。一旦洪水来袭,势必造成大祸。更让人担忧的是,大多数类似坡田都采取顺坡耕种,水土流失更为严重。鉴于此类问题,我们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对农民进行科学耕作技术指导。接下来就是要改造田地,坡度太大的地方,要么退耕还林,涵养水土,要么就改造成梯田,植防护林带,缓解水流对地表的冲刷,同时保证农田土壤的肥效不致流失。

河流低级阶地的利用固然很重要,但对于处于特殊地质环境下某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我们也不得不加以重视,龙门乡的漏斗地形就是这样一个特例。

龙门乡的漏斗地形

龙门乡,四面环山,呈漏斗状地形,地表汇水量大,地下水发育程度较高,地下岩层以泥岩为主。由于四面环山,每逢雨季,漏斗中心都是会水的焦点。水过则患,大量的会水夹杂大量的岩盐物质进入农田,若得不到及时的排除,长期的高钙质盐,高水位耕作,就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形成深脚烂泥田。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幸而当地的排水灌溉设施设计还比较合理。首先,周围山上修筑了环山沟和顺沟,以减小流水对山体的剥蚀,同时也让会水不至于大面积流入洼地,而是汇入几个主要的排水路径通过地下暗河排出。其次,农田采取高灌低排的水体交换模式,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持了土壤肥力,防止了“深脚烂泥田”的形成。

  

土地“肿瘤”——飞来石

  在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我们看到了四川唯一存在的“飞来石”。这些硕大的石块散落在不足2-3平方千米的地区。它们的岩石组成与附近山上的岩石成分截然不同:附近山岩主要以下第三系名山群组它们的岩石组成与附近山上的岩石成分截然不同:附近山岩主要以下第三系名山群组泥岩夹薄砂岩为主,但是这些“飞来石”却是钙质的石灰岩。足见它们不是本区自然形成的。这些“飞来石”究竟是从哪里、怎么“飞”来的呢?据有关专家分析,这些岩石的成分与对面远山的成分一致,极大可能是在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运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中间挤压,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山体断裂,山体中间的岩石在断裂瞬间被巨大的推动力弹射出去,散落到四处,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飞来石”。飞来石是一大块钙质砾岩,散落在这田坎地头,对农业生产来说就不再是什么“奇观”了,反而像“肿瘤”。虽然这些“飞来石”来历非凡,但也对土壤,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了不良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两点:

(1)本区属于比较肥沃的一二级阶地上,土地资源比较丰厚,地势也较为平坦,是耕种的好区域,但是因为这些“飞来石”的零碎排布,打乱了土地的分歧性,由于其岩性坚硬,使原来“润滑”的土地名义不再平坦,不便于耕作;

(2)这些岩石属于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很高,碱性偏高。长期堆放在土壤中,在降雨和其它水分的调解,以及各种侵蚀作用下,这些钙质物质逐渐分解溶解,并且在土壤中累积,导致土壤变性,土壤成为钙化度极高的,对农作物耕作及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为极其罕见的“飞来石”,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也可以作为观赏点,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三 旅游景观

双十大峡谷

在仁加乡和双石镇路段,我们看到了双十大峡谷,由断层形成。峡谷成一线天的壮丽奇观,“十里峡谷一线天",两边陡岩壁石冲天而上,摭云盖日,大有泰山压顶的感觉。沿途,山腰上飞瀑横天而下,壮观至极,这些飞瀑多因断层而成形成。据有关地质工作者地考证,在数亿万年以前,这里原本是一座大山,由于剧烈的地质作用,导致板块移动,山体从中间断裂开来,形成了两面紧邻的断层,形成了现在的“十里峡谷一线天”奇观。仔细观察两面对应的断层,虽然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作用,山体表面形成很多胶结物,最初的面貌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还可以看到崖壁凹凸的对应部分,说明这里曾经的确是连接在一起的。在公路临近河谷的一侧,有一块硕大的岩石。它的岩石成分与旁边的山体岩石一样,可以判定是形成断层时脱离山体散落下来的。加上这里的岩层是属于下第三系名山群组厚泥岩夹薄砂岩,而且是硅质胶结物,不易受风化、流水等等地质作用的侵蚀破坏,所以能保存很好。而且在这块岩石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平行有致的擦痕,可以比较肯定地推测是两板块移动摩擦所导致的。由于这里周边山体的植被覆盖率非常好,山体的稳定性有极大地保障,从而也就保障了公路的安全。

白马泉

  在雨城“雅安市八大风景名胜之一”的白马泉,泉水涌动时如马奔驰,马蹄声阵阵。白马泉位于雅安市上里乡石虾子密林中,泉涌处有一水潭,潭底巨石上镌有龙马浮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传说古时泉中有白龙,后龙化马腾空而出,因迷恋此泉,故常在月静山空时来泉边饮水,久而久之,当泉水涌动时,便如马奔驰,马蹄声不绝于耳,故称此泉为“白马泉”。

我们尽管没能进入山里亲自感触山涧发出的“嗒嗒”的马蹄声,但是依然荣幸地观察到了会“吐”水的喷珠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有浸透水流出,其中搀杂着大批的空气,液体与气体产生的共鸣便形成了“嗒嗒”的相似于马儿在奔驰的声音,人们将这种从山体破碎带流出的有声音的泉水形象地叫做“白马泉”。在距离白马泉不愿的地方的喷珠泉也是奇特的地质奇观。其实喷珠泉的形成原理与白马泉相似,都是因为液体对空气的压缩,使液体流出地表的瞬间受气流作用而发出声音或冒出气泡。喷珠泉因地势较低,常年有地下水积累到此,因此常年不干涸。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气泡从池子底下冒出来,尤其是受到声音或地面震动的刺激时,气泡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来,就像一粒粒珍珠似的。

上里古镇“笔架山”

上里古镇是一个向斜地貌,在本区地形中有许多笔架山,据有关地质工作者的考察研究,这些笔架山是由于差异风化形成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常常共生在一起,它们抗风化能力不一样,因而风化速度不同,使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现象称为差异风化[5]。这里的山体各部位的岩石组分存在差异,在长期的侵蚀作用下,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逐渐被侵蚀消失,形成凹陷;而抗风化能力强的部位受到的影响较小,岩石保存比较完整,形成凸面。因此整个连绵的群山形成高低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上去就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本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环境都是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特别是一二级阶地区域的地质环境的确很好,位于之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与本区的居民生活、生产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下面做详细介绍。

四 工程建设

修路,筑桥,建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无一不与地质条件紧密联系。可以这样说,地质条件的好坏是工程设施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影响工程设施稳定性的地质因素众多,其中要数河流与岩层方面的影响最为显著。

上里古镇“笔架山”

在上里古镇,我们看到了多个馒头似的小山丘,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下来就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见图四)。

此地为与单面山(见图五)的逆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正是由于光、温、水、气、热的协调,人们生活环境舒适,才有了“韩家大院”的状元郎。这里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优越,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使农业生产很是便利。

注:单面山的顺向坡,长而缓,岩层相对较稳定,土壤肥效较好,且易于获取地下水。适于居民点的布设和农田耕作,不过由于其岩层倾斜,不利于储水。若能解决好储水,灌溉的问题,单面山的顺向坡也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与之相反的是单面山的逆向坡,这里的岩层极不稳定,很易发生山体崩塌,且地下水都随岩层间隙渗向了顺向坡的底部,故缺水也是单面山逆向坡最大的问题之一。

太平桥

 

太平桥(见图六)架设在陇西河上,此处的陇西河谷是地堑作用下形成的,其两侧是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陇西河为幼年河,其弯曲程度大。我们在一级阶地上观察,此处岩层坚硬平坦,地质条件稳定,适合桥梁的修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修建有直径近乎1m的公路桥墩。在这里我们看见了2级阶地,四周的农田修有排水沟,一直在排出地下水,足见水利设施很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堑带给当地居民可靠的农业耕作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相当紧凑;同时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区布局也带来比较便利的地域空间。在A区域布局着当地的主要农业用地,地面渠道高排低灌,利用是合理的;在B区远处的山坡上其坡度比较陡不利于用于农田、居民房屋建筑的布设,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农田、居民房屋建筑,而且有在坡面纵向耕作方式更加加重了水土流失。不过当地的农业生存环境、居民生活空间受地形限制,不得已进行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布局。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引导当地居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 岩层产状

老君岗

在老君岗,们主要是近距离观察下第三系名山群厚泥岩夹砂岩,并用地质罗盘仪测岩层产状。岩层产状的倾角为36°,为266°,倾向为175°。在这里我们观察到了碎屑状风化、球状风化现象。这里岩块有许多棱角,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受到多个方面的温度与水溶液的作用,岩石破坏严重,出现球状风化。参考文献及教程,知道要形成球状风化需要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岩石具有厚层或者块状构造。老君岗石就比较厚实,也呈现出块状构造为形成球状风化提供了第一个条件;

(2)发育有几组交叉裂隙;

(3)岩石难于溶解。老君岗的主要岩石成分是泥岩,属于黏土岩,不具有页理而成块状,致密且固结程度较高,性坚质硬,遇水不易变软,更难于溶解;

(4)岩石主要是等粒结构的。老君岗的泥岩为泥质结构,但是其中夹杂着的粉砂岩属于等粒结构,也为球状风化的发生提供了条件。[6]

太平电站

在太平电站,又一次看到了典型的下第三系泥岩夹粉砂岩层。可以看到岩层倾角相当大,接近垂直。通过地质罗盘的测定,大致了解到其倾角为77°,倾向为324°,走向为56°。这里有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二处断层,始终延长至青衣江,山体中的水系就沿断层裂隙带浸出,在断层口会集淌出。这里的地下水水质好,净化好,甘甜,冬暖夏凉,并且有陇西河的河水弥补,水流一直。并非是有神仙的帮助,而是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根据地层的产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地下水的质量,是否适宜人们饮用,会不会因为岩层中的某种物质使得人们饮用后产生某种不良反应,比如雅安的水资源富含钙质,就是因为地层中大量的钙质胶结,容易使人们患结石。同时了解地下水周边环境,地下水流经岩层会不会有工厂的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造福于百姓,促进经济发展。

六 实习心得体会

此次两天的实习,我们走访了雅安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两天,我们见证到了雅安的许多神奇的地质地貌景观,真是让人真的感到了祖国河山的无限漂亮。两天的实习,我们到过险峻的山坡,走过丝带般飘逸的河畔,观看过飞瀑横天直落九天,涉足过那汩汩作响的白马清泉,踏过仙人邀月、婚侣携手前行的拱桥,其间,无不让人感到喜悦无比,虽说是实习,仿佛间却是游雅安的山清水秀。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懂得和深切的掌握到了许多地学知识,也知道怎么去分析某些地质地貌情况,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其地形构造及地质地貌的同时,我们懂得该如何合理利用各种地形情况,去进行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等活动。总之,从这次实习中,它不仅为我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让我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王数,东野光亮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 高抒,张捷.《现代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舒安平.泥石流运动机理与灾害防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王数,东野光亮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5]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王数,东野光亮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6]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王数,东野光亮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843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法律实习报告——法院旁听_Xiaoling

原文地址:法律实习报告——法院旁听作者:Cathy湖南工业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性质: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法学班级:姓名:实习人:实习地点:地点一:湖南工业大学模拟法庭地点二: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实习时间:4月23日,5月21日年级:2007级学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地信101班姓 名:XXX学 号:06指导老师:XXX实习时间:2013.06.15-2013.06.21实习地点:测绘机房目 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三、实习步骤3.1 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3.2 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

实习报告格式模板

毕业实习报告的标题(小二黑体加粗居中)——副标题(小三黑体加粗右对齐、此标题可不要)学号姓名专业班级(四号黑体居中)正文格式:一级标题:三号黑体顶格二级标题:四号黑体缩进2汉字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习报告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习报告我是在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到龙井市大田汽车修配中心进行实习的。先后在机修车间、钣金车间、二级维护车间、喷漆车间进行学习。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

毕业实习报告:外贸实习报告范文

毕业实习报告实习报告题目 关于在万通网络公司开展外贸业务的实习报告学生姓名 xxx专 业 应用英语学 号 051051xxx系 别 英语系班 级 051051x指导教师 xxx职 称 xxx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教务处制2008年 4 月 12 日

声明:《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为网友椧茽剋鯹寔數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