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

真正的内心强大,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上。

曾国藩说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

  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后来,胡适先生就对曾国藩这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大力提倡,于是近代历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学生,这第一批30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第三次教育革命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伴随着相应的教育大革命。与原始部落相适应的是落后的、群居式“原始的集体教育”,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是个别化的、个性化的、分散的农耕教育,与工业文明相适应是规模化的、标准化的、集中化的、班级授课式的集体教育,与未来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将是个性化的、分散化的、网络化的、生命化的个体教育。因此,从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人类教育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教育革命。如今,第三次教育革命正向我们扑面而来。


上个世纪末,蒋笃运和赵桂英两位学者提出过“四次教育革命”的说法。他们从教育思想观念、教材、教育技术、教学等视角剖析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4次教育革命:即第一次教育革命是学校和专职教师的出现,第二次教育革命是文字的出现,第三次教育革命是由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而引发的,第四次教育革命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引发的。其实,“四次教育革命说”仅是从教育方式的改革而言的,还不是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因此,我们认为,人类的教育革命应该是根本性的革命,而不仅仅是教育技术领域带来的单一变革。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主要有3次。

第一次教育革命:从原始的个别教育走向个性化的农耕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文化科学知识落后,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原始社会的教育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教育方式主要靠年长一代的言传身教。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紧密围绕着社会生产劳动进行,没有与生产劳动分离,教育内容以传授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技能以及从事渔猎、采集和原始手工业劳动的经验为主。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多数教育活动都是分散的、个别进行的,随时随地地开展教育活动。当然,那时也没有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由于私有财产的形成,出现了阶级分化,原始社会解体,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在文字出现后,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出现了,学校最早产生于东方的埃及、巴比伦、亚述、印度、希伯来、中国等文明古国。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专门的学校教育,也出现了从事教育的教师。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的“轴心时代”,教育进入了个性化时代。诸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在西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从基督教耶稣到佛教释迦牟尼,都是主张个性化教育的代表。

因此,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是从原始社会的非正式教育到奴隶社会出现学校、教师的正式教育,是从个别化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是从无组织的教育到有组织的教育,更是从低级的教育走向相对高级的教育。主要特征包括:

教育目的:原始社会的教育是简单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个别传授,目的在于培养普通劳动者,让每个人能够生产劳动和维持自身生活,提高对自然的认识。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统治阶级的人才。

教育组织: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教育组织,也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则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出现了官学和私塾共存的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内容:原始社会的教育由于没有文字,内容主要是简单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内容没有系统性,主要是一些零散的、碎片式的经验和感受。然而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文字的出现,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因而在教育内容上,除了系统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外,还出现了各种政治典籍、文化作品、宗教、礼仪等,教育内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教育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是简单的口耳相传,即基本上是年长的对下一代自发的个别性传授。而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由于学校和教师的出现,教育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形式。教育成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秩序的专门性活动,教育方式也由原始社会的自发的偶然的零散的教育方式,演变为有目的集中的定时的个性化教育。

教学规模: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教学组织是小规模的,方式是简单的,内容是较为单薄的,总体上是适应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

总之,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向农业文明的飞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第一次教育革命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

第二次教育革命:从个性化的农耕教育走向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

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个别化的、分散式的农耕教育,逐渐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工业文明。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积极倡导新式教育,反对封建的落后教育。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大批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工人。于是,批量式、标准化、集中化的班级授课制走上了人类的历史舞台,人类的第二次教育革命开始了。

与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相比,第二次教育革命是从原始的个性化教育走向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规模化的教育。主要特点在于:

教育目的: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工业化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组织:从第一次教育革命的个性化教育走向了以班级授课为核心的规模化的现代学校教育。

教育内容: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的重要变化,就是教育内容变化。除了传统的教育内容外,还增加了工业文明需要的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能源等教育内容,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多元化的内容体系。

教育方式: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了集中的、规模化的班级授课制,改变了以前分散的、个性化的教育,使人类教育进入又一个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了适应工业文明的现代学校制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得到不断调整,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并确立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例如,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倡导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主张教师决定一切。

教学规模:以前的教学规模是小规模的、个性化的教育,人数相对来说较少。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学校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甚至是研究生教育的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教育体系。适龄儿童基本入学,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学校教育。

第二次教育革命本应是第一次教育革命的个性化教育的延续和完善,学校为主、课堂为主、教师为主,为工业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工业文明的规模化扼杀了个性化教育,走着一条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之路。

第三次教育革命: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

当前,人类历史又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被喻为“人类第二次进化”的信息化引领下,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融合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这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的“革命性”变革,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

时下,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广阔,教育已经突破了空间限制。第三次教育革命是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在校学习和在家自学、教师教和自学、教授式和网上学的混合式,小班化、在家化、个性化、协作化新的学习模式的出现,将使人类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的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发生革命性影响。

第三次教育革命将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相适应。

主要表现如下:

教育目的: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大量基础性的数字化的劳动者、创造性的研发者、生物圈的管理者和优秀的服务者。

教育组织:从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的学校教育,走向分散式的、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化、家庭化的、个性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打破学校教育组织的单一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特别是面对3D数字制造技术、能源互联网等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及各种交互式网络平台,人才培养内容将把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纳入到课程体系,注重从学历转向学力、能力的培养。

教育方式: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消解了传统培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未来,数字化学校、数字化教师、网络课堂、远程学习、在线教育、云教育、云计算、大数据等虚拟化、扁平化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游戏化学习、因材施教、翻转式课堂、远程视频教学等将成为学习的新途径。

教学规模:在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大规模教学的基础上,第三次教育革命又将使教学规模适度缩小,走向以分散式、翻转式的个性化教育。班级授课制将被打破,教师与学生将是平等的互助者、学习伙伴。

总之,第三次教育革命将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拓展为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正规教育;有现实的课堂,也有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也有终身学习,而且终身学习将更加重要。第三次教育革命在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品质的培养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亲自然情节的培养,唤醒同理心。第三次教育革命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元化格局,构建起互联网平台上的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一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体系,将形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作者:周洪宇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鲍成中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副校长)

读高层次的书才能改变人生

演讲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

  书这件东西是专门给懂得精神享受、有精神进取的人准备的。当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草木自生自灭,鸟兽自来自去,史前世界全靠物质的生态自然调节。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调节系统———精神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而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图书。

  图书有两大作用,一是塑造人,二是为社会传承文化。下面先谈谈书与人的关系。

  人为什么要读书?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

  ■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人为什么要读书?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现在很流行一半又一半的说法。“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实最根本的,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除物质之外还需要精神滋养的就是人类。只有人,有精神生活,有主观思维,会改造客观,追求幸福。

  这是电视上播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人问西部地区的一个放羊娃,你为啥要放羊?放羊娃说,挣钱;挣钱干什么?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大家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是什么?就是为了活命,完***口的简单再生产。这只是实现了人的生命价值的一半。

  作为人,还有另一半更重要的,就是他有精神世界。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理想追求等。马克思给人下定义:人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不是物质交往,而是精神交往。谈话、书信、亲情、爱情、政治、学术、艺术等,都是精神活动。小孩子只知道好吃的东西最重要,而人一进入成年就会发现,精神满足更重要,精神世界更广阔。所以才有为爱情而歌唱,为自由而斗争,为理想而献身。爱情、自由、理想、知识、艺术等等,靠什么来交流、传承?主要载体就是书籍。

  真正要有感、有悟、有创造,改变人生,成就事业,有个性,自立于人海,流芳于青史,要靠对后三个层次的攻读。

■阅读有六个层次

  那么,人怎样实现自己这生命的另一半价值,构建精神世界呢?有六个层次、三大支柱。也就是人们阅读的六种基本追求,追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美感,其中知识、思想和审美,是三大支柱。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

  一是刺激需求。正常人的精神生活中总有企图改变平静,追求奇特,寻找刺激的一面。这种需求,与其说是精神追求,不如说是心理生理追求,因为理性的成分还不多。在刺激需求下,会有非法的出版物市场如***、低档出版物。这也说明人有自然的一面。

  二是休闲娱乐需求。按这种需求,就产生了一类轻松的作品,如花卉、鱼虫、时装、幽默、故事等。休闲娱乐需求在读者中的覆盖面最大,不但有闲阶层靠消遣读物打发时日,就是专业人员,也常常会翻翻书报以作休息。

  三是信息需求。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个人在生活中也离不开信息,一条信息使一个决策成功,救活一个企业,或者使一个人致富的事,已屡见不鲜。以至于信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人们对信息的这种需求是书、报、刊等传媒的基础,特别是报纸存在的基础。

  以上这三个需求,虽属精神的,但仍可看出不脱物质的羁绊,多为实用的需求。其载体也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主。真正精神层面是后面的三大支柱,其载体以书籍为主。

  四是知识需求。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粮食、蔬菜、肉类使人从孩子长成体魄健壮的***,而知识使人聪明有本事,如果无知识只能算半个人。所以人的一生专门安排一个学生时期,较集中地专门接受知识,以后直到老死以前,还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这主要靠出版的书、报、刊,特别是书籍。

  五是审美需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就懂得对美的追求。这种本能的不断发展提高了的审美需求呼唤出版物一方面作为载体来提供审美对象,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另一方面又作为工具来帮助指导人们提高审美能力。

  六是思想需求。人的精神需求的最高层次是理性的思考。刺激是心理本能的满足,娱乐是心理休息,信息是人捕捉到的事物的信号,知识已进入到认识的总结,只有思想才能进入到理性,进入到规律和方法的把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更深刻的认识。这种需求,促使人们去读理论学术书刊,去通过具体出版物的形象、素材思考问题。

  我劝爱读书的朋友们,爱读书当然很好,但还要讲究读书的目的和层次。我们可以把读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型,为了眼前实用;另一类是积累型,为了长远和根本性的提高。前三个层次属消费型,后三个层次属积累型。就像一个国家除实用企业外,还得有能源、交通等基础项目建设。只有在积累型阅读上下工夫,才能改变人生,创造辉煌。

  毛泽东听艾思奇讲哲学,恭恭敬敬地做笔记。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在油灯下写出了《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名篇。

  ■大凡伟人皆爱读书

  下面我们随手举几个例子。

  马克思爱读书。他本来是在参加社会生产和具体的工人运动,但觉得许多事情弄不明白,自己不通,也无法指导运动,就宣布要退出具体事务,回到书房。他在大英博物馆读书、写作,时间长了脚下的石板给蹭出了一条浅沟,就像少林寺石板上留下武僧的脚窝一样。马克思写《资本论》,耗费了40年的心血,为了写作,前后研究书籍达1500种。读书造就了马克思,他成了一代伟人。

  毛泽东爱读书。毛泽东一生中可谓博览群书,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最艰苦的时期,战火烧到眉毛,缺衣少食,但毛泽东还读哲学、读军事,补上了这重要一课。他听艾思奇讲哲学,恭恭敬敬地做笔记。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在油灯下写出了《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名篇。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座巴颜喀拉山,是分水岭,它一边成就了我的新闻写作,一边成就了我的文学创作。

  ■文章不是写给人看的而应是写给人背的

  刚才有记者问我自己读书有什么体会,读书怎么改变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原来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的是档案专业,毕业之时,正赶上“文革”后期,响应号召到祖国的北部去,我到内蒙古先当了一年的农民。

  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一本对我一生影响很大的书,这就是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那是我在拉风箱做饭的时候在灶上看到的,书的前后已经被扯下好几页。陈望道是中国最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早期曾经和陈独秀一起筹备中国共产党,帮陈独秀管经费,但陈独秀的脾气很不好,陈望道受不了,离开了陈独秀。这一走两人各闯出一片天地。陈独秀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望道则是中

  国系统研究修辞的第一人。在这本书中他认为修辞有积极修辞、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言生动比喻、形容很多,消极修辞语言比较平实,比如法律术语、各种教科书等。

  这本书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内容,但两大修辞分类的思想对我治学影响很大。因为我长期以来既是记者又是作家,在接受杂志社的采访时,我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座巴颜喀拉山,是分水岭,一边是长江,一边是黄河;《修辞学发凡》它一边成就了我的新闻写作,一边成就了我的文学创作。

  此外,还有一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历代文选》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后来我发现毛泽东也读这本书。毛泽东晚年因为白内障,眼睛看东西很吃力,文件就让秘书给他念,而文学方面的书呢,他就找到当年这本书的编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卢荻给他念。毛泽东的记忆力很好,晚年的时候还记得当年看过的这本书的编者,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已经被撤销合并到北京大学去了,就从北京大学把她找来。

  在我后来当记者的时候,《历代文选》这本书在我的采访包里背了多年,出差在招待所里有空我就背书中的名篇,这对我后来新闻语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认为,新闻语言应该向古文、电报学习,新闻语言应该求短求干净,古文因为最早要刻在竹简上很费劲,电报按数字收钱。后来我写的《晋祠》,1600多字,能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和这个理念很有关系,因为我写的时候就认定我的文章不是让人看的,而是让人背的。

  这些工作和我当初学的档案专业已经相距十万八千里,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就是因为后来我的读书生活。人不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就会遇到改变自己人生的书籍,只要你去读。

  尤其是《史记》,它的思想、它褒贬的人物及它的文风,到今天还影响着中华民族。

  ■图书积累会影响一国国运

  从世界史的角度来说,曾有过四次大的文化积累,实际上是四次大出书活动,对世界进程发生过大的影响。这就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积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积累;18世纪中叶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文化积累;19世纪中叶在总结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之后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积累。

  中国历史上也有几次大的文化积累。第一次是汉初对先秦文化的整理。这次积累,确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基本上确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积累型巨著,尤其是《史记》,它的思想、它褒贬的人物及它的文风,到今天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第二次是隋唐对散佚书籍的收集和新书的编纂。它使儒家思想更趋成熟,封建制度进一步确立。第三次是宋代的积累,儒家发展到理学新高度,产生了程朱这样的儒学理论大师,和《资治通鉴》这样总结治国实践的巨著,儒家思想的完善保证了以后700年封建制度的延续。第四次是明清修书,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成就为代表。这笔文化遗产为我们民族以后的发展,直到今天还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后还有康梁等对西方文化的引进积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积累,这些在反帝制和民主革命中都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论是世界的文化大积累还是中国的文化大积累,实际是图书大积累。据统计,自西汉至辛亥革命共出版图书8万种。从公元前206年算起到1988年底,我国2300年间共出版图书90余万种。这种悠久的历史积累,决定了我们是一个文明发达的民族。但是立国仅200余年的美国,其文化积累的速度却快得惊人,报载,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文献8830多万种,书架长达877公里。自然,这一点也已构成美国文明发达的一部分。环视全球,我们会发现一些国家的强盛与衰落、发达与落后固然与它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策略有关,但是也不可不注意到与它所拥有的典籍、文献,它掌握的资料、信息,它积累的精神财富以及对这些典籍的态度、策略,还有它的积累方式、速度与取向有关。这同样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力、国运。

  ■一本书改变世界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我们还可以拿一本具体的书来验证这个命题。美国人曾写过一本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等,同时还有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马克思写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改变了世界,这是谁都承认的。据统计,《共产党宣言》共出版过70多种文字的1000多个版本,它传到中国是1920年,由陈望道先生译出第一个中文本。从此开始改变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完成了《论持久战》,当白崇禧把这本麻纸本小册子送给蒋介石时,蒋介石都喜得如获至宝,发给全军团以上军官每人一本,这本书很快又在美国出版,震惊了世界。事实证明抗日战争就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的。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这本书改变了世界,应该说改变了宇宙。它成了一块里程碑,它1543年出版,文艺复兴的开始,近代科学的开始就从这一年算起。世界进入一个新时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现代物理学开端被史家定为1905年,就是因为这年《物理学纪事》发表了爱因斯坦的几篇重要论文。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互变公式E=mc2,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才证实了爱氏超前了40年。

  1952年,李四光完成了《中国地质学》一书,论证了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提出“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新概念。当时只发行了两千册,但地质队员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于十年后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

  ■先进文化应该具备四个特点

  经过历史的层层积累,不断形成先进文化。那些影响世界文明进步的书,也就成了先进文化的载体。现在我们可以补充几句,什么是先进文化。所谓先进文化,应该具备四个特点:积累性、批判性、创造性、普及性。

 先进文化必须具备足够多的积累。我们检验一种文化先进不先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包容、吸收、概括了在它之前的文化,如果它仍然是先前某种文化的重复,甚至还达不到先前的高度,它肯定不能算是先进的。

  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有时是彻底的革命,更多的时候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革新、建议和改进。总之,它必须提出与旧文化的不同之处,才可能有自己的生长点。

  先进文化必须有属于自己个性的新的创造。历史上所有代表进步的潮流,对时代前进起到过巨大推动作用的先进文化,都有其个性的创造。它一出现就代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一个新高度、新标准,对前人有突破,为后人所承认、所追随。

  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普及性。这种文化能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并因此提高本领域的文化水准,乃至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最后被载入史册,成为全人类共同接受和承认的财富。

  用这四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可以发现前面所举的,对历史进步起过推动作用的书,都曾经是或者现在仍是先进文化,仍在对生产力的解放,人的思想解放起推动作用。这也启发我们读书、写书、出书时,要把握积累、批判、创新、普及这几个切入点,这样才能有创造,有个性,有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8323.html

更多阅读

曾国藩成功秘诀:拥有天下最好的二把手

本文选自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229期,嘉宾是羊城晚报出版社的原高级编辑、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肖敏女士。演讲的题目是《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肖敏:曾国藩善于识

曾国藩: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上)

曾国藩事功的无言意味李劼曾国藩是一个与孔子遥相映照的人物。孔子身处二千五百年较远的初期阶段,曾国藩身处二千五百年较远的末期阶段。孔子标记着中国历史,曾国藩标记着中国晚近历史。孔子之于中国历史的功德在于立言,曾国藩之于

百年家族系列:曾国藩家族

2009-04-04 18:26:33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广州) 跟贴 731 条 手机看新闻从清末开始,曾国藩生前最看重的名声已经“毁誉参半”。从民国章太炎所称的“民贼”,到解放后范文澜所说的“汉奸、刽子手、卖国贼”,曾国

声明:《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为网友原丶幵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