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BBC电视剧《剑桥风云》海报,上方有剧中与现实中四人的真实名字:Philby,Blunt, Burgess, Maclean.
最近还在看剧集。BBC的剧集一口气又看了几部,看完后无论好与不好,都鲜有发言的,但今晚这一部,例外。
今晚看完的是BBC在2003年的所拍的电视剧《剑桥风云》( Cambridge Spies,一译《剑桥间谍》)。看的时候就五味杂陈,看完了心里堵得慌。不是因为剧集本身怎么地好看,而是源于剧集背后那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些我从来不曾听过的历史,当看完后马上查阅了与关相关的史实后,内心只是唏嘘。
想必很少人看过这部《剑桥风云》,简单介绍一下。
1930年代,二战前夕,有四位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因为反纳粹和信仰共产主义,被前苏联特务机构KGB(克格勃)征召,开始为苏联从事间谍服务。此后几十年,这四个出身不凡的贵族青年,分别进入英国政界的重要部门如MIS5(军情五处)、MIS6(军情六处)、BBC(英国广播公司)、驻美国大使馆、皇室等,并平步青云,任职高层。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差一步成为MIS6的最高领导人。战前、战争期间、战后、冷战期间,他们把任内所能获知的重要情报全数转交给KGB。直到1950年代,终有一天东窗事发,陆续有三人逃至苏联,并在苏联度过余生。此事在英国历史上甚至世界情报史上都极具影响力,人们将此四人称之为“剑桥四杰”。
剑桥四杰的命运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壮烈,逃往苏联的三人中,除一人因病较早离世外,其他两人均活到80年代,有的成为受人尊敬的苏联公民,有的成为克格勃的顾问导师。留在英国的那一位是最后一个被揭发的,事发前一直担任皇室顾问,事发后虽被剥夺了爵位,但亦不曾获刑。相对于那个时代无数个“革命先烈”来说,他们已算相当幸运了。
以上所说的既是历史事件,亦是BBC的《剑桥风云》的大体内容,他们四人的名字甚至都没有更改,来龙去脉,基本上尊重史实。
也许四人的真实结局不算差,但电视剧的结局却颇具悲剧色彩。倒数第二个镜头,是那最先逃到苏联的两人,站在船舷上,依依惜别滚滚海洋那边的英国领土;最后一个镜头是,留在英国的最后一人重返剑桥,在教堂的歌声中,回忆起当年的同学少年,黯然离去……接下来,剧集嘎然而止,只用字幕打出廖廖数语说明四人的下落和命运。
忘不了最后那一个背影,让我感觉到一阵无从而起的,又挥之不去的悲凉。
信仰是什么,爱国是什么,当信仰与爱国相冲突时,又应该选择什么。
记得剧中有这样一幕,在剑桥时,四位天之骄子认为剑桥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怀着“把美丽的祖国英格兰甚至全世界变得像春天般温暖”的理想与抱负,他们决意投身于伟大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当中,去实现他们心中的爱国梦想。那一刻,他们绝不会料想,有一天会抛妻弃子,离乡别井,去到一个无疑比剑桥更加寒冷的地方。
为了信仰而叛国,可敬?可惜?可悲?可叹?作为从小就一直被教导要“为XX主义而奋斗终身”的一员,在XX主义已经鲜被提及的今天,早已没了想法,无从评判。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很为他们的命运揪心,就算看到他们最终没有被大英绳之以法,亦不能释怀。
我很佩服BBC的角度,除了在开场时提到“罪大恶极”、“叛国者”的字眼外,整个剧集再不曾有指责或鄙视。短短的四集,四个不同性情的学子的信仰、爱情、友谊、事业之路的叙述都十分正面和温和,一直到最后,在剑桥的重重廊柱中,那一个黯然离去的背影。如果你不曾看过开头那几句字幕,还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几个年轻人的情谊与奋斗的励志故事。
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感觉悲凉。那是一个远去了的背影,亦是一个远去了的时代,和一个伴随着时代而远去了的信仰。再多的激情热血又能几何,谁又能看得透历史的玩笑?一个关于信仰的大大的玩笑。
或许我应该庆幸,剑桥四杰好在早一点脱身,总算没有成为他们曾经的信仰的殉道者;或许我最应该庆幸,他们好在早一点辞世(最后一个在1988年离世),总算没有看到数百天之后,他们曾经奋斗了数十年的信仰大厦一夜之间坍塌,从此分崩离析。
……
倒数第二个镜头:两人在船上遥望英格兰的陆地,他们曾经为信仰而战,他们所热爱的祖国,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倒数第一个镜头:Blunt重返剑桥,旧地停留,黯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