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历史馆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1371年明洪武四年-1433年宣德八年)塑像
航海历史馆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重点展馆。位于一楼东侧,该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同时历史馆以技术副线为隐线,将浮力渡水、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橹、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行展开,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明与演变过程。
航海历史馆不准拍照,只能偷偷拍摄,照片质量可能不高。
羊皮筏子
竹筏
大明混一图,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时朝廷专门绘制的世界地图,全图没有明显的疆域界限,仅以地名条块的不同颜色,来区别内外所属。原件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这幅明代世界地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是我国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
大明混一图属行政区域图,成图年代为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彩绘绢本,图幅尺寸为386×456厘米,是一幅大挂图,图内主要表示明朝及邻近地区的各级居民地、山形、河流及其相对位置。居民地均以地名加框的方法定位,其框用不同颜色区别内外所属。此图绘制精美,内容丰富,是一件国宝级的珍贵文物。
清政府取代明王朝后,将这幅图内1000余个汉字地名,全部按等级贴盖上大小不同的满文标签,表明满族人正统治着华夏这片土地。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亚洲非洲等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金锭明(1368-1644)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中国船帆(1-3)和西洋船帆(4)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使用的木船
东方红1号客轮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长167.0米,宽22.6米,型深13.5米,满载排水量21025吨,最大航速18节。
中国航海博物馆纯金打造大翼战船:
由于馆内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午餐时间同样如此,不远处照看着,我拍不到实物,从宣传纸上原张大小扫描下来的。
大翼战船是春秋时期吴国制造的一种战船,长约十二丈(约27.6米)宽约一丈六尺(约3.68米)。船体部分含船壳、船底、船舱、战棚、甲板和栏盾等结构附件。船首尾均竖有望楼,可以登高观察敌情。船舷架桨,两舷共计24桨,船尾有舵桨,由一人控制船向。船舷栏盾柱头之间架设有藤条牌,以抵御箭弩或对抗敌军强行登船攻击。
中国航海博物馆所藏大翼战船,包括望楼、战鼓华盖、御鼓华盖、绞车、划桨、船舵等船体部件,系经严谨的历史考证后以高纯度黄金(99.99%)精雕而成。船长43厘米,高17厘米,重约3公斤。全船配载98个1至2厘米的袖珍人物,分别为战船中的指挥官、将领、武士、划桨手等。他们身着不同服饰,手持钩、矛、斧、弓等不同兵器,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盔甲上的锁片、衣物的褶皱也都清晰可见。船身、桨叶数处为敌箭射中,似激战正酣之时的紧张状态。整船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真实展现了春秋古船的特征和水战场景,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艺术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中国航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