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无敌大将军”,铭文“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重1137千克,合2500磅,口径11厘米,长度248厘米,这件1676铸造的铜炮与1639年英国的铸铁炮相比如何呢:
![细说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十) 红夷大炮射程](http://img.413yy.cn/images/30101030/30100438t01be51eae3df77cef4.jpg)
看其中的小蛇铳(SmallCulverin),口径4.25英寸(10.7厘米),长度10英尺(305厘米),重量不过2300磅,比神威无敌大将军轻了将近10%。那么是否大将军为了承受较大的膛压而不得不拥有较大的重量呢,有这个可能,每次发射大将军需要装药1.5-2公斤,相当于3.3到4.4磅,而小蛇铳的状药量是7.5磅。所以,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的威力不及铸铁小蛇铳,重量反而更大
康熙二十八年铸造了61门“武成永固大将军”,武成永固大将军中轻的中3600斤-3700斤,重的重7000斤,前者口径三寸八分(营造尺,相当于12.2厘米);口径稍微大于1639年英国火炮型录中的半蛇铳(DemiCulverin),炮弹重量为10斤(13磅,而半蛇铳炮弹重量是11.75磅),状药5斤(约等于6.5磅,而半蛇铳的装药是9磅);长度九尺六寸(营造尺,等于307厘米,半蛇铳的长度是335厘米),3600斤合4700磅,则大大重于半蛇铳的3000磅的重量。重的武成永固大将军口径15.7厘米,稍大于1639年型录的DemiCannon(半鸠铳?,口径为6英寸合15.2厘米),炮弹重量是20斤(约26磅,半鸠铳的炮弹重量是24.5磅),长度为一丈一尺一寸(营造尺,等于355厘米,半鸠铳的长度是335厘米),装药10斤(合13磅,半鸠铳状药16磅),可见二者威力相差不多,只是重型武成永固大将军的重量达到9000磅,而DemiCannon的重量只有5000磅。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康熙年间铸造的铜炮的重量反而比英国威力相似(甚至威力更大)的铸铁炮更大。
17世纪初期欧洲铜炮的重量可以从两个实例重窥测一二,1627年建成并随即沉没的瑞典瓦萨号战舰载有48门24磅炮,这些炮的总重72吨,单炮的重量为1.5吨(相似的武成永固大将军重量超过4吨),相当于3300磅,大大轻于铸铁炮的5000磅。
1637年下水的英国海上君王号以其豪华的全铸铜火炮闻名,总共拥有100门左右的铜炮,总重量是150吨,其中包括20门cannon drakes, 4 门Demi-cannon drakes ,8门 demi-cannon,26门 culverindrakes, 6 门culverins,38门demi-culverin drakes, 4门demi-culverins。
Drakes是英国皇家铸炮师JohnBrowne发明的一种铸炮方式,通过改变炮膛形状缩短炮身长度从而大大见效炮身的重量。
通过上述证据,可以看出明清之际中国自制火炮的水准是低于欧洲同行的水平的,如果欧洲的数据尚且不能达到“最大十里,最小七八里”的水平,那么寄希望于中国自制火炮能够达到这个数据更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