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义云高大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义云高大师著

跋 序

翻开历史篇章,古德对有关心经讲义书籍开示颇多。均各显法妙用,赞莫能穷.近日有幸拜读无名行者(云高大师)所着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真是大开智能之门,这部讲义实在是堪称耀古腾今,慧光无瑕,前无古德可及。

从古至今凡论释心经者,均入手于经文般若之事理,均言证悟即圣。却未阐明具体证悟之办法。今无名行者开示心经精要,完美无缺,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圆融无碍,实为第一义谛之至高法要开示。余见之不得不五体投地,而挥毫造跋,礼赞真实不虚之义也。何以无名行者如此智能圆融无碍,因无名行者实非普通大德,号称无名,实乃大名鼎鼎一代大师,为当今妙谙五明显密俱通的法界巨德。大师之威名已为世界文化法界哲学所公认,由世界文化大会颁发给大师勋章。他十六岁即写真俗辩语论,由初参直探重关之境。至今论着颇多,对密宗、显教、顿渐二门学说、净土诸宗融汇无碍。平时为证历代高僧大德之开示、著述,改其弊端,以证法度生为行。其证境、证德高到顶点,智能圆融无碍,片言即解纷诤,汉藏两地凡与对论者,大师均获夺魁榜首。从他学习者部份为解行超人之大德,名垂海外。大师不但出世法威望至高,就世间法之学科多项及其造诣亦无与伦比者,年三十二岁时即获正一级教授职称。三十五岁获正一级研究员职称。现为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医学家、逻辑辩论家、智谋理相家、宇宙人生研究家、伦理道德家、情器因果万法变异解答家、无住般若真谛佛学实践家。如果诸君熟读领悟他写的心经讲义和其它方面的论文后,即会一目了然。如上所说实者无虚。至于他的内证功夫就不用说了,就只说教传观音“破瓦法”为人开顶,古德们要用三、七天方可,西密大德大月如来康萨仁波且和贡嘎仁波且也要用二、三小时方能开顶,而无名行者则只需十分钟左右即能为弟子开顶插草,其修证的密法上至时轮金刚、大圆满、大威德,下至一心念之初基加行,无一不通达实证,对于显教诸理通达无碍,故所以无名行者为国际社会公认为法界大哲人、巨德大师,对于他写的心经讲义真使我深受法益。为利六道众生由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彻悟实相般若,愿我善男信女四众弟子,均能诚信学修,由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证实相般若。如来正法,永久住世,法轮常转,利他自利共成佛道。 

          比丘清定谨跋

       佛历二五三五年七月十五日

跋序人简介

清定法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为藏传西密格鲁巴大月如来康萨派二十九代能海大师之法承传人。为当代汉人中黄教领袖,中年时即证显密俱通之境,曾就学于广州大学、黄埔军校,官至少将。一九四一年出家为僧,现任昭觉寺住持。由于印契了该寺古德明代道魁祖师之预偈:“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清定法师回昭觉,悬空之柱头落地,檐瓢早已不翼而飞,菩提树飞速猛长,将石碑包得丝毫不现)。故世人称之道魁再来,法威顿长,贯横海外。门下弟子遍及海内外,以数十万计。八九年应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禅宗四十五代祖师)之邀请赴美宏法。学识相投一见如故,再三请之留美共兴正教,但清定法师不舍国人而为度生本土,婉言谢绝而归国,忘躯宏法于至今。法师颇受高僧大德敬仰,赵朴初老说:“清定法师是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高僧”。法师今年已八十九岁,但照常万行繁与而不舍众生,昼夜恒时常转法轮。为写跋序历时月余,熟读云高心经讲义,方下慎笔。

------------------------------------------------------------

前 言

此书所讲者是经。首先得明了。凡是经皆是佛说的真谛。契理契机之教。度脱轮回众生之法。佛在世时没有文字记载。佛涅盘后不久。由佛的大弟子迦叶为首。共五百人。在印度王舍城外。毗婆罗山七叶窟。进行结会。那是第一次结集。五百罗汉之历。亦即来源此始。此次结集的目的是为了将佛说的一切开示。整理成书。首先由得大神通,了知过去未来、过耳不忘的二位佛的上首弟子。将记忆下的佛说法要。背诵记录。由优婆离诵律。阿难陀诵经。经过五百人的大会讨论审核。段片支分。最后准确无误地用古印度语(梵语)记录成书。传到中国后。就由部份大善知识。将梵语翻译成了汉语(中文)。其中部份名词、术语是以华文梵音而翻。是何因缘。后面专有讲解。  

心经译注流传于世。共有十四种。而经世事之无常变异。唯存于世者现有七种译本。即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唐玄奘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法月重译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宋施护译的《佛说圣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般若共利言等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智能轮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法成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此唯存于世的七种译本。都全部保存在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我国唯有的只有三种。即是鸠摩罗什译本、玄奘法师译本、宋施护译本。属于清代《龙藏》所收的录抄本。心经还有藏文译本多种。此不一一述之。在现存的译本中。内容与玄奘法师译本一样。其七本中。只有唐义净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经咒后面多加上了五十一个字。加文为:“诵此经破十恶。五逆。九十五种邪道。若欲供养十方诸佛。报十方诸佛恩。当诵观世音般若百遍千遍。无间昼夜。常诵此经。无愿不果”。由于现有之七本译注与玄奘法师译本无异。加之玄奘法师译本流传最广。故此经讲义即以玄奘法师译本而讲。            

古德们讲经有多种讲法。大部份是分宗派立律选讲。如天台宗讲经题时。先讲五种玄义。一、释名。二、辩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另有宗派更详细者。先立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如果按照这样讲。专讲经题也得讲十来天。因此今讲心经。以最简单明了的讲法。以经题为一部份。以经文为一部份。这二部份又以量中量略讲法来讲。古德大师们唯在讲经题中。就有广中广、广中量、量中量三种讲法。心经经题如以广中广讲。人讲一辈子也是讲不完的。量中量也得讲三、五年。所以今只好以略而精讲。目的在于让人了悟般若智照实相之境。在未正式进入讲义之前。首先请诸位善者诚意静诵心经全文一遍。以资了解章句助其功德。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第一部分讲经题

经题即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共分为六段来讲。第一段讲经源经题总别通义。第二段讲般若二字。第三段讲波罗密三字。第四段讲多一字。第五段讲心一字。第六段讲经一字。

一段、讲经源经题总别通义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经题。此经乃大乘经、无上经、无等等经。佛所说大藏圣教之心印。尽收其文。含摄大部般若六百卷之要义精华。而非独立经藏全文之句。教典中说:[一切经中《般若经》最大]。因为《般若经》是彻底说透了宇宙人生。即万物的真谛、本来面目。所以《般若经》最大。在佛说的一切经中。以大乘法为最高最大。又以般若波罗密多及其经典最为精要。此经又是一切般若经中的心要。故尔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经中之精。法中之大。无上之精也。此经乃观世音菩萨所说。[般若]之心印。全文共计二百六十字。文字虽然简略。但其义丰富无缺。可以说八万四千法门之终归最后目的。不离此经心印。无论何宗何法。离此心印。则无三身四智之果。此经为成佛之指南。利生之法宝。特为大器之流。发大乘心者而说。无论何等法王、仁波且、诸古、高僧、在家大德居士。均宜研习领悟内含之谛。方为读经、识经、悟经、证经之本来面目。

若要弄懂此经。首先得明了经题总别之义。所指总者为一经之题。所指别者为经。只要先明白题中之总纲含义。然后对经内的别义支分就易于理解了。题中又有通别之分。般若波罗密多心七字为别题。经一字为通题。别在诸经诸部之异。故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独立成题。谛通经藏。源流一体性本无二。与诸经圣义无异。故名为经。故之于通。

二段、讲[般若]二字

般若是梵语。不是印地安语。梵语亦名梵文。此语相当于中国古代汉语(文言)。印地安语是目前印度人所用现代语言。相当于中国白话语言。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是梵天种族后裔。他们所用的文字和语言。均是梵天所制定的。所以古代印度语言随其当时迷信习俗称为梵语。在古印度人中。有起著超凡自贵之意。般若二字翻字不翻音。字是中华汉字。音是印度梵音。玄奘法师定有五种不翻之规。因为翻亦不明本意。反增分别障。如:一、秘密陀罗尼。二、多含。如婆伽梵之语含六义。三、此方所无。如阎浮提、阎浮树者。四、顺于古。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于摩腾以来。至今如是存之梵音。五、般若。由于无上庄重之义非由智慧二字能表达。故以上五者不翻。般若二字无上庄重。有以世间聪明之翻。此实为大错误也。亦有智慧之翻。此属不定义。轻薄邪正不分之举也。因智慧有散慧如妙智之分。妙智亦称无上智慧、无比无等。智慧(般若)胜于一切世智。外道的禅定用功。最高亦可达到四禅境界。其用照常住于散慧之中。何况普通世间聪明(散慧)、世智辩才。只能落于对世法。局部之散面了解认识。如科学之卫星、飞船、无线电等。能让世间物质使人类发展进步。对生死了脱却毫无功用。故般若乃属无上庄重义。以言诠之则非真义。又为梵语不翻。今翻般若。当作妙智、净慧、无上智立名。此名以表出世之谛。而含无漏法之圣意。为了更加明白般若含意。先从两个方面领悟:第一、什么是般若之智。第二、什么是实相之境。般若智即是至高无上而具辩认、划定世间万有之真伪、是非、善恶、本体内外之实质认识能力。起着对人生宇宙万物本来面目的照用。此指本来面目即实相之境也。般若智能光映照万物而无分别。自所无知。犹如日光所照。功用无穷。但属无知而照。何为实相之境。实相之境即是一切万法之真实本来面目。即是真实不虚之相状。一切有为法皆属无常。终归是空。《中论观法品》说:[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名诸法实相。]也就说六大本空。无相之相名为实相。知相无相。故即知无知之智所照无相之体。故无所照功能。亦无无所照之相。是故无得之相方为实相。于此不可认为般若之智是能照。实相之境是所照。境智互融。自离能所。于此圣意。境亦是智。智亦是境。此明般若智、实相境如是也。六道轮回众生。乃至凡有生命之一切。均具圆满平等般若妙智实相境。所具有者与佛智般若实相无二无别。何以了知。是否妄语诳语惑众生。非也。我佛释迦世尊于菩提树下。无师自悟。了知一切有情法性平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德相。只因妄想执著。无法察见光明。不能了知本来面目。古代行者照佛开示修行。证悟般若道者颇多。余也有些体会。不打妄语。如果前念已去。后念未生。离妄了明。无明所得。万行繁与而应无所住。则无师智。自然智也。是故非师所授。乃师所导。而达般若智慧。众生执妄而生。自成烦恼。诸佛离妄行化。自证菩提。即秀若妙智也。

以下将根据《大智度论》三般若说而讲。般若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能将此经卷中。所有文字实相妙理。观照汇悟。了彻真如。是得般若。文字般若。即是依文字作为方便了彻经文观照之理。以观照之理。照见实相般若之体。作自生文字般若之用。般若实相众生个个具有。皆因无始明业障盖蔽。不得显现。若欲显现。必须人法两忘。六大空无。故尔必当言语道断。自证自悟。用语凡所具文字之说。则无般若。但因众生业力之故。必当以文字开示。何以故。无文则难于表法。依文则易明义理。依理入于观照。方可得入实相般若之境。是故为文字般若。依此般若进修。定慧圆明。则能生死自由。脱离六道轮回。超出三界。

观照般若即是观感照一切有为和无为诸法的智慧。对诸法了察分明。无误无漏。见其本质。于此以观照经题。即经文胜义与世俗二谛之本来面目。名观照般若。《大智度论》说[知诸法实相慧]。就是观照般若。观照之对象。指真谛和俗谛。依真谛而成全于俗谛。以俗谛全立于真谛。二者均不可离。均不可执。不离者而所依。不执著而所空。悟则世法即为佛法。意在于不落空有二边。是为中观。如本文[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诸法六字。是照俗谛。皆空二字。是照真谛。故离俗无真可照。离真轮回执境。则永无了脱。故世法即为佛法。离世法则无佛法。真俗二谛圆融。空有无碍。依此真谛般若。得入第一义谛(实相般若)。实相般若者即是一切诸法之实相。也就是般若之本体。众生之本来面目。如来之法身。亦谓妙明真心。真如是也。实相般若理显。当依观照般若起用。以观照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人法两忘。即实相般若也。观照般若所照的境界。为实相般若。而实相般若也是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之本体。此休非体。不落观照。亦不落实相。法门唯不二。故无三种般若。只有一般若。就是一般若也不能执有。也不能执无。是故唯不二。今说三般若乃为方便众生认识事物程序安排所立。

所谓不二法门。乃不住无相无不相之中观境界。无相者是无一世幻化。六大假合诸相。其中包括大至宇宙。小至一微因识。何为无不相之中观境。中观者此作是名中观。实无中可执。如若有执则属具相。故无相之中观境。是为不落二边怖之中观。般若实相也。此即正谓若见诸相非相之境。于此自然照见五蕴皆空。如是即见如来。此为居身智见(即藏名楞吉益希打瓦)。实相法身理显。故为自证自悟。决非外来所授。如宁玛之让益希打瓦(本净观)。自然智见。又名左巴钦波似也(大圆满)。并非向外驰求。因众生均具圆妙圆明之真。心佛性(实相般若)。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但众生若当明心见性。必须以观照般若之功。照见五蕴皆空。否则五蕴显诸业力之障。终全覆盖光明自性、本来面目(如来法身)。故此经以观照般若为宗。亦为成佛之指南基础。众生虽然个个同具平等真如。由于业障所盖。因此迷则全迷。悟则自解。当依师度。故禅宗六祖云[迷时师度我。悟时我自度。]所指迷时。是指不知本自具备。与佛无别之实相般若。所指悟时。了知自性与佛同等无二。不需向外求得。迷若达悟。当依观照般若。照见五蕴皆空。破除二重执见。出离两种生死。众生与诸佛之清净法身。即实相真心。所具平等。圣凡皆是不增不减的。犹如同一料所制二面水银镜子。其中一面积布尘垢。故不见光明。亦无法照见诸相。另一面无有灰迹。故尔光明无量。能照万尘物。有尘之镜似如凡夫。无垢之镜比属圣者。其实镜之本质无二别。共具同等光明。同料亦同性。皆因的无尘垢之别。众生执尘垢而为真。此指五蕴诸法烦恼。故不见光明。圣者除灰障而无执。故光明无量。因此众生迷真认妄。执妄为真。故以假合虚妄之相自缚其身。永往轮回。相续不断。无由出离。众考迷真认妄。确认自有肉团心存在。认为一切思维。皆属肉团心所想出来的。或认为考虑一切问题。皆是大脑神经起的作用。其实二者均为妄心、假心。是没有功能力用的。如若执之不放。则永住尘垢之间。而不明本具广大圆满实相无相之妙明真心。有众生日:[吾之所具一切思想分别。处理诸务等。皆属我之所具。胸内肉团心之功用也。何以言即此心非心。无有功用。]如作此问。则已将错认第六识妄想分别之功能。当作肉团心之功能。就执著此妄想心作肉团心。或大脑神经。为想象分别思考之用所。又属执妄为真了。等于认尘垢作镜光。故落于迷。是故如此永恒不见本来面目。

此经之精华要义。重在于开示众生。以真心实相般若之体。起观照般若之用。由观照般若之用。应照契合实相般若之理。实相真心如眼睛。我法、轮回、烦恼。如[白内障]。观照功夫如去障。般若妙智如眼视光明。眼睛本具光明。并非外来赐与。白内障则是假合垢障。不可认贼作子。观照功夫如治眼病。白内障消除光明自现。因此光明本自有。病障为假合。又如般若妙智能如镜光。每一个众生皆具妙智般若光明。虽执我法烦恼为障。而不见光明。但镜光内含成份。照常不失。若是众生如世尊之教而为修行。则镜垢之灰障自然如法扫除。则见光明。般若乃六度之先导。六度者即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法。以度悭贪、过恶、憎恨、懈怠、散乱、愚痴六弊障盖。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疾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生情。若无般若智观照。则不知六度法之行持。故修行之起。必以般若而为先导指南。若无般若起行。则为世智判断。故落入凡俗外道之列。

三段、讲[波罗密]三字

波罗密是梵语。同前般若二字一样。翻字不翻音。波罗密三字是到彼岸之意。此指彼者。此地对他地。若指此者他地对我地。今说彼岸者。乃诸佛菩萨所居涅磐大乐之方所、解脱轮回之不生不灭究竟圆满地。此岸者乃众生所居生死轮回烦恼之苦地。由于所有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彼岸居所。个个有份。众生自带。均皆有份享受。由迷而得居之。皆因众生迷妄图成真。离真取妄。迷其清净真心。则住此岸。一当悟得此心。顿入彼岸之境。如法进修则可圆满。迷时则全迷。渡入愚痴。悟时则大悟。如见己亲娘。般若智能照自现前。实相之境无所得。依般若智能照进修实证而断诸惑。由于处于轮回烦恼之凡夫。而到涅磐彼岸大乐圣境之地。此指到圣境之地。并不是说离开此地另有一个地方的圣境地。而是迷悟二谛之差别。迷时彼岸即此岸。悟时此岸乃彼岸。悟则自成生死无缚之圣人。

四段、说[多]一字

多字在此作定解。前才者般若作净慧、无上智。此者多字作正定。如如用。定慧平等。是菩萨修行绝不可缺少之正行正见。不可偏倚于一。如定多慧少。必生法爱。以至愚痴。此时当以般若慧照。以助见知。如慧多定少。必生智爱。易落狂慧。则应增进定力。而开扶显之。慧爱定开扶。定爱慧助见。双运之修不可偏废。加之以般若妙智而行彼岸。则不落于四偏。即外道隔于我执之偏。二乘滞于空证之偏。近情失于取舍之偏。浅智惑于有无之偏。离四不偏。则常往空有不二。无时不在般若定中。

行者要特别注意。证语了三般若之实相境。不能说就是解脱了。不再修行了。只凭证悟是不够的。还必须依定养力。证果而成就。有行者在这方面持有不同之看法。认为迷则全迷。悟则全悟。顿然解脱。所以了得业障本来空。未了先须还俗债。又还说六祖慧能之顿悟法门不是顿除妄念。悟无所得。便得大解脱了吗。这种认为是不正之见。误解了六祖真意。如果说六祖当时已全解脱。就不需要三更求法于五祖了。如果说只是几句机锋禅语的印证。那么当场即可与五祖数语对答了事。也就用不着那么神秘悄悄地半夜入门了。可见其义理还在于定中之不同法度也。定有四禅八定之说。实际上还有彻觉定、光明定、空乐定等。已超过八种之多也。又菩提达摩东渡我土。已证般若实相之境。但还是得面壁九年。此中妙义不言自知正是定之用意。何况初见般若。明心见性。于中究竟过程还有:素法身、清净法身、余依和无余依涅磐之分。总之。若欲证得实相般若解脱之境。必须定慧平等。不可单缺分毫。因此定(多)字在经题中。是不低于般若之重要的。只要明证般若作先导。必须以多作开扶。如以般若波罗密多六字合义即是依无上智慧彻照定力。以正定之养产生般若智慧。定慧平等而到达究竟彼岸之意也。

五段、讲[心]字

我们要讲心。不是胸内主血器官。不具思意分别的肉团心。也不是起思虑作用的第七识末那意。也不是集藏一切种子诸法有漏无漏诸因之第八阿赖耶识。而所要讲的心是真实清净如来藏心、众生之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之真如心也。

实相般若真心个个众生本有。圆妙圆明无缺而平等。众生所具佛性。又名本来面目。又日自性。此心非指我们胸内之肉团心。亦非大脑神经。更非指意识众生之分别心。佛说:[大地众生本来是佛]。即指此心与佛无二无别故也。此心非安立于心内。亦非安立于心外。亦非住于中。此心无形无相。无有比重之量。故不能以肉团心而为心。就科学证明。体内肉团心乃主血管器官。并无思维之功能。第六识虽具思维。但凡所动念即落五蕴分别烦恼轮回之列。若认识为心。无异是认贼作子也。即如认尘垢作镜光。故永受轮回之缚。终无了脱之期。若当了脱。必须放下六识之分别妄心。依观照般若而照空妄心。不生不灭之真心。自可出障圆明。尔时得知此心无内无外。不来不去。一瞻便识。如见亲娘。此心含多名。名日:实相般若真心。亦名如来藏心。涅磐妙心。多名亦属假幻代名。实无名相可取。

六段、讲[经]一字

修多罗为华文梵音。入华翻之为[契经]。此经中以经一字作能诠三般若之功能力用。经者乃佛所说契理契机之教。上契合诸佛之共理。下契合一切众生之异机。正如古德所说是经。具常法二义。常驻则三世不能易其说。法则十界所应遵其轨。又如羊我大师说:[是经具异同二义。即众生不能共其机。诸佛所流归源出。应机受用。出自一线。流于一体。]梵语修多罗。译为线。线具一通不断串连诸所散件之功能。佛经是由佛之片断开示。随机说法。异章部品。由佛弟子依文义次第集章写成。如贯珠不遗胜义。故名[修多罗]。加之中国称圣人之书为经。佛为圣人之最。故亦称经。经字具[典]、[径]、[常]、[法]等义。有典可依法。故名典。径路可入道。故名径。万古不变理。故名常。诸佛众生同遵谛。故名法。又古立之规诸佛所说者为[经]。菩萨所说者为[论]。因观世音菩萨为古佛正法明如来是也。故非论乃经。今定之日《心经》。又一解义。心为人体之要。无心则亡。此心含摄六百卷般若要义。集诸佛成就之不二精元。故为中精要。一乘之理。即名心经是也。

此以世尊显法历史即所用。祖师之鉴而为印证说明。此经以般若一法立名。以不二实相为体。以观照般若为宗。以度脱众生出离轮回苦恼。了悟本来面目为用。以熟酥为教相。我佛释迦世尊。十九岁出家。参访五年。修苦行六年。三十自证般若圆明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共分五时而说。初次说法为华严时。转根本无上法轮。二、阿含时。隐大施小。三、方等时。引小入大。四、般若时。转偏成圆。五、法华涅磐时。开权显实。此经乃第四时期所说。说般若经时间二十二年。亦是佛说诸经时间最长的。共说八部般若。此摄摩诃般若。为大部之精要。古德以不同鉴解、比喻方式讲得多种开示。我今参照如来经藏。上师开示。前辈大师古德留著。而以自己所证之点滴实鉴。汇融一谛而为讲解。唯望闻者受益。实乃惭愧之行也。此《心经》乃观自在菩萨应佛之大弟子舍利弗所问。而为所说开示之般若心要。佛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收摄此经二百六十字中。时于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三摩提即是等持正定)。心念定止为定。离掉举为等。心不散乱为持。亦为三昧之意。尔时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云何学?观自在菩萨大悲无量即说此经。由于此经总摄六百卷般若要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乃是六百卷中之一卷精要。故菩萨所说此经。即是佛说。又观世音菩萨本来是古佛应世。为了让行者得知是经来源。故引舍利子一段因缘而为史证。以利明了说法之由。

但《心经》在世者译本颇多。其中还在外道人士编译之《心经》。即邪说旁门之讲义。与此观音所说心经、玄奘法师译者背道而驰。凡夫之人不辩邪正。故尔多入岐途。害己终身。另还有解句不全、摘取佛学大辞典。多出断章取义、偏入邪解、脱离经据、傍其断说。致使众生知见不正。滞步于修持。乃至误入邪途。比如有的讲本中。对经题之讲解。将般若波罗密多的[多]字合同波罗密作一句。所讲意者为到彼岸。加上般若二字即为依无上妙智到彼岸。其实此句是不全之解。因为多字是定的意思。应单立一字讲解(在古德中亦在此解)。原由是凡是众生要到解脱的圣者境界。必须定慧平等。缺一不可。否则便为偏途。故对多字决不可缺解。就此类癖。解经中常有之。今以佛门正宗大师玄奘三藏所译心经。而为依讲。为善士明了。玄奘法师是何人也。故简介译人于下。

简介译人

此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译本乃玄奘法师所译。玄奘法师俗姓陈。于公元六百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生于河南偃师缑氏镇城外。十五岁出家。圆寂于公元六百六十四年(唐高宗麟德元年)。因他精通经、律、论三藏。故又名唐三藏。当时凡通三藏者均为唐三藏之称。故非玄奘法师一人固有法号。

玄奘法师曾游历大山名川。步途世界前无古人。他的上师有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主要随师学习《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等佛教经论。造诣异深。但由于诸师之所鉴不一。故不解何为正见。心生疑问。尤为法相之鉴各异其门。由是因缘而为求其真谛。才西行印度。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那烂陀寺受大长老、大乘佛教瑜伽论师戒贤大师讲《瑜伽师地论》、《顺正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并跟大师深研开悟五明之学。在该寺学习五年。众所推为三藏俱通之十位大德之一。此后离寺外游数十国。参师研习经论。自得开悟。回寺后即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当时正逢反对《瑜伽师地论》的法相、唯识之道的著名大师师子光在寺讲《中论》、《百论》。玄奘法师当机融汇大乘中观、瑜伽两派学说著下《会宗论》三千颂。同时参与了和正量部学者般若毯多的辩论。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他还应鸠摩罗国王和戒日王的邀请。先后讲经说法和参加雄辩大会。并著《三身论》。雄辩大会期间。玄奘法师为论主。雄辩对手有五印度十八国国王、三千大小乘佛教学者、二千外道参加。玄奘法师论解于台上。下面群攻提问。百问百解。无有障盖。成为一代大师。尔时五印度之大乘尊之为大乘天。小乘尊之为解脱天。当时五印度建立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法会。大法会历时七十五天。戒日王特邀玄奘法师讲大乘教义。雄风无敌。威光独占。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十七年。步途五万余里。所居共一百三十八国。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年)回中国长安。带回大小乘经共五百二十箧。分六百五十部。回到长安后。深受唐太宗和倾国臣民之敬重。其后他于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寺等。翻译佛经、律、论前后十九年。共译大小乘经、律、论七十五部。分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译的经文最精确。其译经数量在中国所有高僧大德中是最多的。他除了主译法相宗经论外。重点在晚年全力翻译《大般若经》六百卷。可见他对般若之研究精深。将近占去全部译经的一半工夫。故玄奘法师于当代才横无敌。从他学法者皆多是解行超人的大德。如神昉、嘉尚、普光、窥基。被称为奘门四大哲人。俱舍大师有普光、法宝、神泰。因明巨匠有窥基、神泰、顺憬。除此之外还有靖迈、慧立、玄宗等很多著名弟子。皆大法师。

玄奘法师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代大师。中国最著名译经巨匠。他改革了前人译经的旧译法。成为新译派的开山人。是唯识宗的创始祖师。

玄奘法师组织的译经场是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对译经的态度严肃无比。分工十分细密。他从全国各大寺召集高僧大德分为译主、证议、证文、书字、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监护大使。其中由弘福寺沙门灵润和文备、罗汉寺沙门慧贵、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静法寺沙门普贤、法海寺沙门神方、法讲寺沙门辩机、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律师、简州福聚寺沙门靖迈、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昭仁寺沙门慧立、天宫寺沙门玄则、京师大总持寺沙门玄应、大兴善寺沙门玄谟。还有遗通文学士于志宁、来济许敬宗、薛元超、李义府、杜正伦等善知识一并参持各行译经事务。由于玄奘大师的译经组织较为精量。且均为高僧大德所为。故所译之经、律、论三藏圣籍。得到了信、达、雅的标准译著。故所以在本七本译著《心经》中。唯玄奘法师译本最为宏广奉行。

第二部分解经义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是也。《菩提心义》说:「彼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眷属无量、一切皆无量。故以立谥号。而本名观自在王如来。眼如四大海。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故为名也。」观其一切自在无碍。故名观自在。此论观者。作胜义之说。故这里的观字。并非用眼睛观看。亦非用起不了观照功能的肉团心去观。也非用六识分别去散乱观想。而是以自心本具的观照般若妙智。去观照自身世界与外界四大之实相。由观照般若起用。断除我执。随之深入观照工夫。而后断除法执。物、我、法悉皆空寂无相。自在者。即任运无碍。智照平等。观照万法皆为空而不空。是故观空不著其空。观有不著其有。如《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之意也。于此则境随心转。非谓凡夫心随境迁也。如心随境迁。则受五蕴诸法之缚。故永于轮回流转。境随心转。则五蕴空寂而无功用。于此实相般若现前。证入空有无碍。得大自在。故名为自在。凡所众生。心有挂碍。执于烦恼流中。故尔不得自在。因众生不知以何起智观照。更不知三般若之存在。因此处处以眼观照一切。以妄心分别一切。所以被境所迷。为万法所转。作五蕴之奴。执处于贪嗔痴爱喜怒哀乐而生。故不得自在。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于因地中。修耳根反闻功夫。了悟本来面目。实相般若。解六结而越三空。获二胜而发三用。证得观听不二圆明无碍。得大自在。此自修自悟自证之自在。于无著妙力自在成就中。发愿寻声救苦。凡有众生于诸苦恼、七灾、三毒。称念菩萨名号。是菩萨能施自在无碍之力。解脱众生一切灾难。诸刹现身。随类应化。应机说法。度脱有情。得大自在。此乃度生自在。又能以无畏施予众生。解脱一切诸苦。由于真实不虚。名实施自在。故名观自在。

菩萨二字。常被世人所误解。误认作土地、城隍、泰山石或坛神等鬼神之类。亦有人作妖言惑众邪门巫士为菩萨。亦有社会骗子装神弄鬼自称观音菩萨附体。凡信之者实为愚迷之鉴也。其实菩萨二字当作梵语「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之意。萨埵是有情。《成唯识论述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识故。」此指萨埵即是一切有生命情识的生物和人之总称。合之一句乃觉有情。即以佛说之法去教化度脱众生。菩萨乃菩提萨埵之简称。凡称菩萨者即是指发大乘心。修大乘法。其愿均建立于自觉觉他。以菩提心为务。故菩萨三字并非小乘罗汉、辟支佛所能有资格享受的称誉。更非天人鬼神能沾边的名字。根据觉有情三字。当作菩萨修行起用。有三要解释。第一约自利释。虽然依佛之教。修行解脱生死。分证深浅不一之如来觉道。但照常有无明未尽。第二约利他释。以种种形。多异方便。游于诸有情中。随机行化。分度一切所述众生。第三约两利释。由于菩萨还未彻底圆满三身、四智。未证达无上菩提。不能住入与佛无二无别之大圆觉地。故依佛之法。上行无上觉道。求达彻底圆满无上菩提。在自修行持中。又当依一切有情为自修之行。因此下化一切众生为务。故称之觉有情。此观世音菩萨亦称大士、开士、法王子、等妙觉、摩河萨。古德云:「菩萨六度共修。万行繁与。不违本愿。普度众生。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宁可损己专为利生。刀山火海代生而受。故于度生之际。常发心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常在苦趣救度众生」。此举圣人罗汉天人焉能比之。鬼神邪说焉沾皮毛也。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行为。为三业之具体行动。即是一切现象的生起之活动。圣人凡夫均有其行。圣者之行。而依佛之教化。为利有情起行。凡夫首执于我。认妄为心。被轮回所缚。落于烦恼生死起行。此解行即观世音菩萨因地用耳根工夫。反观自性清静平等之法行。此法行即是无执诸法之行。此行不见诸法皆空。也不见诸法不空。见一切如幻化。如电视屏影。视而有而非实有。《大般若经》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多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密。不见我行般若波罗密。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密。」诚以修行之要。首须遗尽闻思诸慧。彻悟真空。由无所得、无分别故。无行无不行。是名为行。是名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深者。即有浅者。深浅皆对比而言。如《大智度论》中说:「如人入海。有始入者。有尽其源底者。深浅虽异皆名为入。」「佛菩萨亦如是。佛则穷尽其底。菩萨未断诸烦恼习。势力少故。不能深入。」此指深即是深入法相之底。法相平等。木无深浅之别。但由于众生根器大小之差。皆累生业力所致。故障盖智慧光明。自成深浅之别。智鉴有深浅。观照自然深浅见理。故德行证境均有差别。故当修行深入底源。圆测的《心经赞》说:「深有二种」。一者即行深。以无分别智。内证二空离诸分别。无能所行以为行相。故日行深。《大品》曰不见行、不见不行。是名菩萨行深般若。二者境深。谓二空理。离有无相。绝诸戏论。无分别智。证此深者故曰境深。是知般若之体。约教有二。一深二浅。浅者名人空般若。破除我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同修故。亦名共般若。此慧现前。但证偏空。故名为浅。深者名法空般若。既破我执。又破法执。不但见空又见不空。尽破三惑。永断二死。证入诸法第一义空。为菩萨所独修。非权教三乘所共故。亦名不共般若。此慧若显。能证菩提。故名为深。若证不共般若。不但深透无虚。深入了明。进取不停。此解为一门深入。入一妄而无分别。则无有一妄。顿然六根平等无住。故对之外境。五蕴而不起用。即深入妙智圆明真心。般若乃三德之一。众生本来具备自性法身德。即般若德之真智。以观照般若修行其自性之德。依法行持。即可得实相般若解脱德之用。行深般若。即以具体行动方法。深入观照般若。照见实相般若。以真智照真理。一直取向无上菩提妙道。真理如研发之电。实质存在。真智如电灯泡。智依于理则生其光。独一分存。如违理操作则不生光。故理智相依不可分割。灯光强照则生大用。即以大智照空五蕴。空而不空实相现前之理也。波罗密者。具到彼岸之意。此指到彼岸。即由生死烦恼诸苦之轮回此地。到达解脱生死之彼岸。行深般若则以真智契真理。智光合一。六根相对六尘之境。如青山对之浮云。不生爱著。六尘不染。诸苦不沾。自无所造业苦。于此自当解脱生死此岸。度人涅磐彼岸。多者乃定也。定有八定。总为如如不动。平等观照。梵语谓之三昧。又云三摩。此指多者。乃是观音菩萨从闻恩修果入三摩地之圆通大定也。时即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年、月、日一切有为法之成住坏空。随其生类相应而立。短至一刹那。长至多数劫。皆为凡夫分别起时。心动住时。心止无时。故于平等舍住。则入第一义谛。实无有时。今为开悟众生。假名立时。《瑜伽师地论》说:「有为法上。前后分位。假立时分。不相应行蕴所摄。」故以说时而实无时。言时则违反了摄行蕴之谛。此讲时者。即指观世音菩萨所用工夫已进入定慧平等之时。即理用不二。观听圆明。如如自在。无碍起用之时也。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是「五阴」之意。蕴者是积聚之意。阴者盖覆之意。此指众生之一切物质之体和意识分别。即由五法积聚成身。实则乃积聚一切尘劳生死烦恼诸苦。五蕴不空。故生死不了。由是当知照见五蕴之本来面目全属空体。无体可得。方为妙智无著之照。譬喻如日光遍照大地黑暗之意。能照之智慧是无分别之智。所照之境界是诸法空相。能所二照一味之体。无有分别。能照是空。所照也是空。故五蕴皆空。般若智照是与世间智慧分析不同的。世智是具有真假、长短、虚实之分别。而般若智是无分别之照见。由无分别。则属实相。实相非相。故无所得。由是之故。不见而见。了悟法界一切诸法。有为无为。诸法皆空。故无一可见之相而见其相。即是「照者以达诸法之空」。[见者以证实相之有」。空有无著之照。是名照见。凡夫妄见五蕴实有。圣者以般若照见五蕴本来面目而属空。是以无上智观照后。方知是空的。又。照即般若妙智之观照。见即实相圆明真心之悟见。亦为照见不二之理。故此之照见并非众生六识起用之妄照。亦非处境迁识之妄见。

五蕴于此经中所解。即是多生累劫。为积聚盖覆。众生本具真性。起虚妄幻化之障盖。障盖其本来面目。致使真性埋于五蕴身中。执蕴为体。凡一切众生。若能起般若智照。照空五蕴。而于不执其照。证得实相真如。即知个个皆具与佛无异之佛性。若执于五蕴之迷。则不识其本来面目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色是众生世界之一切色法。即四大之体。情器二界诸有相者起碍之障。所谓起碍之障者。即是有质之碍。如我今所坐之位。与此同时。另一人则不能坐。因我体色相碍其座位之故。如我手中《心经》书亦复占其当体空间之位。另一物则不能同位相存。如若相存。单显其中一物必「无常」转之。故知色者情器之体。无常有为之质碍也。受乃接受义。为领纳一切虚妄。入世诸相。指众生之六根对六尘时所产生之觉受。如冷暖、痛痒、苦乐、悲欢等。《俱舍论》卷一说:「受蕴为三领纳随触。即乐即苦。不苦不乐。」乐受是众生之六根接触到适意觉受。而产生一种悦乐情绪。苦受乃指众生之六根接触到不适意之觉受而产生之反感情绪或痛苦。不苦不乐乃为舍受。此指众生六根接触到一种中庸之境。不生苦乐之触意觉受。受。心所所属。想。想象分别义。如想一电视机。想其整体随想局部。又支分异别部件、色形。故想中即含分别义。《俱舍论》卷一说:「想蕴谓能取相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冤亲、苦乐等相。」想属心所。取心所缘起境界之分别。行乃造作迁流义。由于思之心所缘境。念念如珠串续轮转不断。迁流不住。故造作黑白二业。成为因果律。所缚于轮回之中。此不单指心行。身行亦复如是。故知凡属身、口、意三业所造善恶诸业之一切活动。凡起心动念能种因之缘起均属心行。凡身体之大小举动皆属身行。凡语之出口成声者谓之口行。行蕴乃造作诸业之种因。故身心言之动皆属行蕴也。识乃了别诸法。包括有相、无相、无明、有明、尘沙等。了解分别一切诸所缘生之境。即是对一切有为对境之了别作用。除我们所知六识之外。另有第七识末那意、第八识阿赖耶。此八识唯阿赖耶为诸识之总体(八识心王)。《唯识论》说:「识以了境为自性」。

五蕴即了境。了解清楚之意。实乃妄心分别。故凡夫心识基因束缚果显。因此。不能解脱。由此五蕴覆盖不生不灭之真我(本来面目)。自然妄心生用。执于身心世界轮回诸法。认眼前悉皆实有。由五蕴之障。而不能生起般若观照之力。智慧光明无法现前。故不知当下肉体、世法诸有并非实有。乃为幻化空有。而自具本性与佛无别。性本真空。由于众生执于假相。妄生贪著把而不松。无法破妄显真。沉于生死苦海。原因是在不知五蕴乃是物质与精神两种世俗幻化现象。物质现象指色蕴(色法)。受想行识指精神现象(心法)。受想行是心所具法。故名心所。识乃心之本体。体统三蕴故谓之心王。五蕴者。即是一切有为之法。凡所众生皆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幻有。物质与精神之现象亦属五蕴构成。若无五蕴则无众生轮回、世界万物现象存在。而菩萨以三般若证得实相。照见二谛皆空。不仅空于自身受想行识。而且照空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之色相。一切有情无情皆由四大和合而成。此指地大并非全属地面之土。如实相固体之物质亦属地大。水大也并非独立河井之水。如一切液体物质。火大也并非唯立灯火、电火。如一切生热之能源。风大也并非单指天空平地所起之风。如一切推动之无形力用。人身亦复四大和合。细之分解即见其理。众生之四大和合虚妄名立。四大分解虚妄名灭。人转轮回(死)风大先散。口鼻无气。停止一切所动。次则火大而散。身无温暖。冷之如石。再者水大分解。血液冻结。口鼻出水。或下溢于外。最后地大之五脏先腐。皮肉随烂。筋骨后化。终归空无所有。若生前已证素法身着。此可住入无余依涅磐。若无所证。当下虽灭色归空。实则神识随业所转另一道中。照常住于五蕴之境。所执五蕴之法而为异道众生。受诸苦烦恼。五蕴之法本属于空。众生迷真取妄。不知般若之谛。更无观照般若。故尔认假成真。如永嘉掸师所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所见梦者是真。如一人于其梦中共处其梦。尔时谓之为梦者。汝则不信其言自身处于梦中。一经觉后。见卧于床。则恍然其梦。一宿一小梦。人生实乃一大梦。实则平等如是。若人证得实相般若。当即现前自知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之佛理也。若未证般若。亦可作观于临终死亡之际。而回忆一生梦境将完。即会发现一生所作所为。金钱、富贵倾间将化为空无。自己的身体也带不走。实乃无有所存。空幻如是。知其人生梦也。但众生多生累劫业力所缚。障其真心、妙智光明。认梦成真。梦中度日。照见五蕴皆空是观照般若。照见无我见即证受想行识四蕴空。无我相证色蕴空。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无内无外。万法皆空。就其空一字在梵语中译为[舜若多」。意即是因缘所生之法属空。从经书中能证明如是之理。如《维摩诘经》说「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空有四种要义。一、空无。二、虚空。三、心空。四、法空。所谓一空无者。简而言之。即是世间一切诸法。有生命或无生命者。皆由因缘和合所生。凡因缘所生法皆属不实。归根会成住坏空。而脱离不了无常。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这一定理即是因缘所生法之谛。故尔《大智度论》说:「因缘生法。是名空相。」由是得知凡因缘所生者均无自性。故谓之空。空即无。因此。凡见诸相必入无常、苦、空之路(空)。二、虚空。虚空者即空茫无际之体。以肉眼观。似乎无有明相。实则乃为色显。即色为体。如闭目观空。黑暗星光诸色动之。开目观空则见光明异色或空茫一色。此即色体。实乃虚空。《大智度论》说:「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是。空无所有。」故谓之非实之空。虚空也。三、心空。心空即是法性真如之理也。此指佛菩萨证到无人相我相。无一切相。心无挂碍。万法皆空。于此故五蕴自空。六根平等。六尘不染六根。于是十八界十二处等列列皆空。即是心空也。四、法空。法空是建立在心空的前提下的。谓法空者。即是诸法皆空。无所得之实相。如来之法身于万念之空际。亦不应著空意。故法空者非一相。无多相。非实有。非无有。乃为离妄之忘我忘法无所得相。是名法空。五蕴空者。即指「心空」和「法空」之空。初修行者不易明空之理。原于多生累劫。无始因缘生法成障。五蕴各动。六尘对境。以境不断。色成执爱。受专领纳。想为取相。行是造作。识乃了别。故成现实精神物质实有。于是永无停息。而不现空理。实则五蕴乃是空。如《增一阿含经》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因此得深入细察。方可由粗至细。见其理体。故初行持者。当以「析空观宁「体空观」二理入法。

此析空观者。析为分析解鉴之意。观乃观察根由之理。小言即是将事物分解开来认识。大而言之即是将一切有为法缘生之理。生灭变化互相基因关系。支分组察其万有之空理。此乃析空观也。比如我们当前所居房屋。是由水泥、砖石、木料、钢材、水电、房内桌凳、卧具、餐具、粮食。包括生活诸有等用。现将此房进行分析。假若我们将上述诸法分开成立。也就没有了房屋了。故房屋是空。乃属幻有缘生聚成。如以房中原有之一物(米)而分析。亦属空。因为米同样由多种物质组成。如把米中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分解成立。尔际米亦属空。有人云:所分解之微量素别。无论怎样。乃属实有固定物质。何以言空。因为凡所物质必具散分法。即是由本物质之体位散发于空。故物质定义属无常。当下本相毕竟六方分。有前德云:分到最后不具分时。微生则无。故谓之空。此义我见不然。物质诸法。能具分则具体。理属无分尽。分立分子亦属体。但凡属体均为四大假合。如幻有显实。属无常性。能具六方分。故当下体属空。无论大小微尘。亦属如是之理。无有不「空」。此乃由空间析空之谛。现从时间再予分析。时间即是由事物之生灭相续、连接不断而假名为时。若离事物相续。则无有时。时间分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名已灭。灭则空。如所见之古代一切。一分钟前之烟雾。已不再成立。而所成立者。无非记忆回思而已。又我们眼前之诸有。已不是原有之物。原有之物已空无。因一切事物均在瞬息万变。有变则非原物。如我们见到一个人时。当下念头已过。此人己非原有。因此人又进入无常之变异。可反思之。若无变异。则无有老。老由瞬息变异积累成显。故当下之人亦非属常法(实质原有)。未来世还没有产生。无论未来一年半载、一分一秒、一刹那。毕竟未来未生。故定义不存在。此属未来空。如此分析。前人不可得。后人亦不可得。前后属空。就当下一刹那之人亦不可得。何以故。由时间迁流不住。当你起念当下一刹那时。已成无常(过去时)。故名刹那性空。其理告知。现在实质没有。由此故知过去空、未来空、现在空。三世皆空。因过去的属瞬息无常变换非实有属空。未来的本不存立。故未有。现在的刚出现。记录还未起动已是过去。故三世一切皆空。均不可得。由是得知生时即灭时。中无停息之时。故尔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生灭则万法皆无。由此可逐步悟鉴空理。此谓之「小乘见」析空观也。

体空观是指万法之本体属空。不用分析。而以一切皆空的理法去进行观察。得知当体是空。即证悟体空之理。此谓之体空观。如何观察体空。首先得观五蕴诸法皆空之理及十缘生之空谛。所谓十缘生者。一、如幻。二、如阳焰。三、如梦。四、如影。五、如乾闼婆城。六、如响。七、如水月。八、如浮泡。九、如虚空花。十、如旋火轮。

怎观如幻。此谓虚妄不实之相。表现于如飞空隐形。异变地水火风诸有为相。奇声奇香。触土可为金银白玉等宝。乃至水火互变。上下四维。无可阻挡。纵横万里刹那之间等诸异相。此现象非论理判断其因由。此乃行者尤为真言行者最为自证自知之境。绝非世人所知之理。但一切现象皆属虚构。如《大智度论》说:「是幻譬喻。示众生一切有为法空不坚固。」此说明一切幻相虚假无实。而诸有众生在现实生活事物中也是分毫不差之理。虚假无实的。故谓之幻。

怎样观如阳焰(本龙树大士说):「而愚痴人见之以为是水。但阳焰本非是水。且自性亦空。」阳焰亦名「野马」。日光著微生。风吹野草转。名之曰阳焰。诸有众生在无明阳焰之中。取著此是男相。此是女相。分取善恶诸相。实则蕴界诸法并无男女善恶有为之异分。属缘起性空。现实事物中。众生不明。认假为真。永执不息。终为假相。一无所得。证境行者见一切诸相。乃至神奇异变。诸佛海会。了知唯是假名。谓之阳焰。

怎样观如梦。《大智度论》说:「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有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眼中。实无而著。待到觉时。乃知无实。亦还自笑。」这是说人在睡梦之中。见诸境相。己亦亲临。苦乐悲欢。无所不有。以为实事。待到醒觉。一无所有。乃如是梦。而还自笑。众生世界、现实事物也是如此。现迷认假成真。后悟亦还自笑。

怎样观如影。《大智度论》说:「如影者。但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眼根等见闻觉知。」此说明可见之影子是不实在的。故不可捉。如人见镜中像。面目碧清。但非实有。亦不可捉。如若欲捉镜中之影。当回光自捉。即自捉自体。镜中显影自然捉之。又如于日光明耀之日。常察见水泥公路程达里许。可见其江河水流倒影依然。而于近处则一无所有。故知光幻之显。实则如影故。在现实生活事物中。亦是如影。是可见而不实。故不可得。

怎样观如乾闼婆城。以日光初出。则射海中之气。时有幻显壮严楼台是名蜃楼。随日光之转。楼台自无。众生因缘共业所成。亦时有所见初境之显。如南海所现、电视曾放。如是之理也。大乘行者。尤为真言行者。修至三品悉地官时。可见下品诸天官及条罗官。中品为十万严净佛土。如西方极乐世界等。唯独上品悉地官超过三界之上。称之密严净土。行者于此诸相当作乾闼婆城观。众生在现实生活事物中亦应观之如是。

怎样观如响。比如入深山或空殿之中。于静无人时能出异音之响。俗人闻之认为其响属真。或入城市耳听闹声。亦复认之为实。实则分别心故。所闻响者无生无灭。非有非无也。悟般若之人观诸声响皆为菩提妙音。故而不执。我们现实生活之诸响均为非实。当作虚响之观。

怎样观如水月。人生于世。悉皆六大虚幻和合缘生。实则如「水月」。水月者如清水中见月亮。其相实有。用于取之则无。尔际实非水中有月。所见月者幻显所成。在现实生活中。一切有为之法。悉皆应作水月观。

怎样观如浮泡。浮泡者如天下雨时。落于水中所起之泡。又如大河水浪冲击石岸。水击气和所起之泡。此泡急现急散。虚显不实。而泡之所显大小无量。但乃均属水性唯是一味也。如众生异别于诸佛菩萨。但法性乃属一味平等。差别只在迷悟之间。众生迷其六大假合之身。不知此身属浮泡。诸佛证得此理。故知而观一切有情。世间诸法如浮泡。由是得知在日常生活中之一切。均作浮泡观之。

怎样观如虚空花。虚空非是实有之法。无众生。无诸物。一无所有。无时间、长短、寿命、过去、未来、现在之相。众生愚痴。迷乱心性。认妄为真。弃舍诸法实相。执著假合虚相。故认其有众生男女诸所物件等。昼夜恒持执用。由是而不明此乃属虚空花。如烟炮火焰。刹那展现虚空。实则顿然虚无。行者在行持中。于证境之际。常有多种幻相实显。变化无穷。当作虚空花观。众生于日常生活事物中亦复应如是。知理观境不可执著。

怎样观如旋火轮。如人手持火炬。旋转于空。其随转之方向而现诸多异形火路。转圈形则成圈相。转长形则成长相。圆相、大相、小相皆由心所指行业。就此一火。成种种幻相。实则非有。比如有愚痴众生从未见过此作者。顿然见之。以为实相。凡所众生所见一切生活事物之幻相。亦复错认为实。故今告知。一切现相皆属虚妄。就行者于修持受用中。所见圣境等。亦复由净业菩提圣心。法义妙用观然。当作幻观。由是之道。应明其世间一切有为法。无论情识、器界皆属缘起性空。并非实有。

体空观主要是真言行者和大乘采用之鉴道。上面所讲两种观空。以明十缘生之空理。均属五蕴空谛之道。在五蕴空理中又有我空和法空。「我空」即人我空也。是说凡所众生均有身心。但均为六大和合五蕴幻用。没有常一不动之当体。所以「我空」。「法空」即法我空也。明一切法皆由因缘而生。因缘生法。无常性故。故无不动真实本体。所以「法空」。小乘所证者断人我之相。以我空为谛。大乘所证者断法我二相。以法空为谛。于经藏中又有「但空」和「不但空」之理。「但空」是把空当成真空。除空而外。无有成立。不知道实际上是假合实有存在于空。不但空者乃为「中观」之鉴。知其万法实相本空。而有亦属实。也就是有空亦有实。空有不遗。[空」中摄有。有内存空。小乘求证者「但空]。大乘求证者「不但空」。佛说空谛。还有细分。如十九空和二十空等。今列《大般若经》说十八空。以作对经研习。十八空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胜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际空。十一、散无散空。十二、本性空。十三、自共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无性空。十七、自性空。十八、无自性空。证空的深浅。即是证果、登地的大小。十八无自性空者。乃属圆满般若之谛。此即无五蕴可断而自证诸法空性。五蕴自空也。

度一切苦厄。

度者。施行挽救之义。度了即可为度脱之义。一切者指普遍性。又一者统聚义。一切者指所有包括义。苦即世间一切诸苦。界内如生老病分段生死。见思烦恼之苦。界外有无烦恼之苦。有轮回苦形。变异生死之厄。「苦厄」者。即苦难之意。在佛之所说即是世间一切有为之法。与身心之受著。而遭自逼之苦恼为之苦。《大乘文章卷二》说:[逼恼名苦」。《佛地经》说:[逼恼身心名恶」。恶亦为苦。苦又细分很多种。在经中有二苦、三苦、困苦、五苦、八苦、十苦。《瑜伽师地论》说十九苦。我今引《菩萨经》说十苦。即: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受苦。八、忧苦。九、病恼苦。十、生死流转苦。论苦条列颇繁。此不一一讲之。总之。众生身心被一切苦厄所缚。当以般若照空五蕴。自证实相般若。自然脱离轮回之缚。度达彼岸。了脱生死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是释迦世尊的上首弟子。因他持戒多闻。智慧无穷。善讲佛法。故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舍利乃鹫鹭。是舍利子母之名也。母之眼目伶俐无比。为此伶俐而故名。舍利子乃连母称名。故称舍利加之于子。亦有舍利弗之称。弗有二意。一译为子。此华梵合称。二名为不。不者不住之意。即合是名为弗。实无弗成。四大缘生假合。弗身虚名。故立于弗。由于他具天然自身智慧。在母胎便能借母口言辩。七岁即登论台。无敌于各国论师。他最早的老师是一个外道高手。名叫沙然梵志。其师亡故。方闻佛说法。开解心缘。而出家依佛修持。证得大阿罗汉果。于此心经法会。为发起因缘。特敬请观世音菩萨。开示修学甚深般若法门之妙理。菩萨为开示众生。了悟般若妙理。同时也必以舍利子之智慧。方能领意。又随因缘成熟。而呼舍利子之名而为说法。

色不异空复反四句。是解释五蕴皆空的意义。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又是五蕴之首。所谓色者。并非眼所见到的诸色。而是凡能住人无常变坏之一切。包括无表色。统皆摄色。色蕴空后。四蕴顺次自易空也。此说空乃是指般若真空。即是指如幻之色原无自性。本体是空。众生迷真空而取幻有之色。故落于迷。实际上是色不异于空。空亦不异于色的。如水不异波。波亦不异水。水波体性一味。色虽是空。但如十缘生存在。均如幻实显。乃说明是一非二之色空本体真谛也。五蕴空是断小乘二疑、菩萨三疑之真谛。亦是诸佛共证之双运智照。一、小乘者只知断我于空。将蕴我异于二边。故造成空我而蕴不空。于此菩萨告知诸有色相。自性本空。不待空我。色蕴本空。故知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二、小乘行者。泯智销境。住于偏空涅磐。未空我前。认色实有。不知色性本空。故立空色方空之鉴。如是落入色空二边之异。菩萨告知诸有色性四大假合。本自真空。不待色灭乃空。故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乱菩萨有三种疑。三种疑者。一、疑空异于色相。忘色灭境方空。所取者色外空。菩萨说明空不在色外。故色不应该异于空。二、疑必须空后方能灭色。取空后色空之断边灭空。菩萨告知色即是空。不需要灭色后方能归空。三、疑空为现实诸物。认空为有。菩萨说明空即是色。不是说空是实在的物质。此不可以空取空。灭色取空。灭空取色为空。而空乃真空。色为幻色。相互不碍。俱存一体。观自在菩萨告之王谛辩证。以断小乘及菩萨二疑、三疑之障。

空色不能互夺。即不能以空对色而消色。亦不能以色对空而认空。空色互夺落入二边遮障。故使真如无从展现。妙理在于中观之照。而于不执。此意妙理颇深。非小乘行者能知个中旨趣。舍利子智慧超群。故求菩萨方能所应其答。开示其一善引无量。色乃指有形无常之一切。即外世界四大合、内身根虚幻体。均由色蕴摄之。虽知其有形段见。由于谛出四大假合。虚幻妄身。终归幻色。如高烧(热)人见形影态:喜怒亦然。自迷当时属真。所以言语自云。自己不知自云。反而认为相对所答。于旁观者。实无所见之物。因实相本空。诸有虚幻。当体即空。但要知了得即空。有所得者。则未了实幻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正印证菩萨所说真谛。众生所见世界一切根身内外诸色。均为虚空花、旋火轮、如泡影。悉皆无常虚幻。众生由于无始黑白二业。盖障本来无相真空面目。执妄为真。所以妄见种种幻相。此知诸相虽成。实相本无。实相本空。诸相幻成。缺水不能灭相取空。灭空取相。因此空色互不异之。

空不异色。凡众生执于虚妄。迷于种种幻假色相。故随因果律转化。本来面目虽属不变之体。空性真如。但必随缘起用。如电冰箱。本体不动。无有冷暖。若执电开关。则生缘起。动冷扣则寒生结冰。动暖扣则热生冰化。故执则生缘。缘起空体。古德云:「如世间空中。日照则明。云顿则暗。空随日云诸缘而成明暗色相。虽然色相存在。但依借于不动之空所立。」因此真空并非顽空。具足妙有之用。所以空不异色。

前面已讲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此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讲明色空之间的关系。不但是不异。而且是即是。此经中之指不异者。是不离的意思。即是加深本体一味之定义。我佛世尊为了让众生不误会经文真意。故说即是而阐明真谛之道。彻底说明色空二者。不仅不异、而且即是。这里指的「即是」不是说将两个一样的物件并合而言。比如将你手上的手表。以一同样的手表。同一时出厂。一样的名称。一样的型号。而言「即是」。实际并非即是。因为手表虽同。但终归是两只表。而此指即是者。乃是说明好比你的手表。从正面看是在走分针秒针。从背面观。只见图案文字。而一无所动。因此从正面看是走动表。从背面看是图案表。实质上正面表即是背面表。背面表即是正面表。面相各异。而表本一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复如是也。永嘉禅师说:「色外无空。故色即是空。空外无色。故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者。指情器二界本体属空。皆因众生执幻为实。以幻障空。但要知其障空不灭空。故不须灭色后方能空。一切有为法皆属无常。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无有一幻化属实。如水中月。夜暗则明。俄倾则无。虽有色见。本非实有。水中何来有月。镜中见像。何来有像。但知色依空显。色空不异。如地大之色。所建之楼。十八层立。当显十八层楼之相。撤去一层。则有一丈虚空。十七全撤。当体楼无。顿然无相。空本在楼台色相之中。并非撤楼之后另有虚空产生。而知虚空原始性空。楼台幻现。亦不碍空。故知色即是空也。

空即是色。此空非世间所见宇宙天空。亦非空无所有之空。故不落断顽之空。所指空者。乃自性本来面目。般若真空。此指色。亦非世间见执之色。乃应无所住之莫如妙色。空中遍含一切色。古德引喻《楞严经》云:「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色二法譬如水与波。水作本性(空)。波为物相(色)。波超时则不见水之透明。著色时则不见本来面目。波超时。水亦是水。故知波与水本来一体无二。空色之道。亦复如是。所以菩萨告之空即是色。能悟此理。则知观空非空不住色。见色非色不落空。色空不异是明道。不住断常二边中。此理正说明真空非空具足妙有。妙有非有当体即空。

凡认色是色、空是空、色空分割。不知色空相即之鉴者。均为外道或小乘。是无法起用观照般若。以于开扶实相般若之境的。凡夫若欲脱离苦恼。首先必了知色不异空。即可依法断除世间尘劳之恋欲。亦可不执荣华富贵、色情财物之无常空相。

若要证达般若定。首先得以文字般若。了其菩萨所说义趣。则可行观照般若之真照。以观照般若之真照。则可夺取实相般若之事理。于此自然了知空不异色。故不起灭尽定。落入断边顽空之中。此时现诸威仪。作诸事理。本来不动。整日奔超尘劳。皆为度生。处处所做世俗。而为胜义之谛。故古德云:「居空而万行繁与。涉有而一道清净。」即顿超外道小乘之执也。若证达实相圆满妙智般若。于色空相即平等一如。则度脱一切众生。而无众生可度。修达如来功德。而实无有德所存。于此则超越菩萨。登达佛地圆满究竟彼岸也。色法之关已破。心法之关自在把玩之中了。精华要在。有情一念观心为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乃单立四蕴。各取其义。这里是说受想行识与色法一样无有差别。同样互即是不异。如说详细一点。即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而四者与色一样互不异之。了知此理初断疑情竟。证此理者即深入果位。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减。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以舍利子名再次呼告之者。意为不能离开五蕴另有真空。也不是离开真空而有五蕴存在。不是要证到真空后。五蕴才空。也不是五蕴灭后自现真空。而是五蕴与真空共存不二。实则是五蕴本体即是真空。菩萨告知舍利子名。乃诸法之空相。所谓空相者。为万法之真空实相。即是依于万法当体之空。不是离于万法之空。真谛之道乃为法性本空。空性亦空。故无一相可得。所以证之诸法实相亦空。空即无有相状。故无所得之相。要其领悟实相般若。即如是理。上讲已明王蕴皆空之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相本空。何来分别变异。实相即是自心真如本性。亦即我之法身、如来法身。平等无二真谛也。故舍利子名。实为幻名。为呼其名不执其名。则离相呼名。即无相之相。是为真空实相。实相无相。不落有边。实相无不相。则不落空边。非空非有。则无有生灭垢净增减成立。上述所解。主在领悟其不可认为实相般若。是由观照般若而另生出现。实则五蕴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当体即是真空实相。互不异之。又告之曰。五蕴本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无凡夫所见的世间万法因果律诸缘、杂染为垢。也无圣人观照的清净无相为净。五蕴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无有凡圣。何来垢净。一念不执则明此理。凡夫迷其五蕴空相者。有凡圣者。何来垢净。念心不执则明此理。凡夫迷其五蕴空相者。认生死烦恼诸苦为增。以荣华富贵、财宝、功德消退为减。圣人迷中取悟者。则以照用进步为增。惑业消除为灭。其实五蕴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无有生灭、垢净、圣凡之别。何来增减差也。为是告知五蕴法体实相如是。

今借虚空之日光而为喻之。实相如虚空日光。其曰光发亮大小强弱本来不变。但人所见者。有强弱光度之差。何以故也。所见光度之差。乃为虚空云雾诸障所遮而造成者。色遮日之光时。日光不灭。色消日现光时。日光不生。以污物染光。光不垢。以洗剂而洗光。光不净。万有变化渗透。而日光不增。万有无常消失。而日光不减。任随一切万有强弱变化。本体真如不动。故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不生不灭等。于上述空观鉴中已于讲明。生灭者。于理中本来没有。现在有。本如幻。缘生则显。缘尽则灭。何况现在本不成立。因万法均在无常之变。故一切因缘所生之法。必然有生有灭。但从诸法空相而言。则是无际永恒不变不动的。故不是以前没有。现在才有。所以谓之不生。而空相乃是无际永恒不变的。所以。不能说是随万法缘生而生灭。而是无始不变意。故尔诸法空相是不灭的。《大般若经》说:「真实理中。无有一法可生可灭。」何以故。世间诸法皆因缘生。无我、有情、作者、受者。因缘和合说诸法生。因缘离散说诸法灭。无一实法受生灭者。虚妄分别于三界中但有假名。此说明诸法实相无生灭之真谛。又诸法之空相无相。属无始永恒之无相体。体亦无所得。何来垢净增减。故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是故」可作因此或所以解。具承接上文之意。启示下文之接。空中者此指众生本性真空。并非虚空之空。其性空无生灭垢净增减。故无有我相、法相、人相、众生相。亦无诸见分别。故无受想行识。于此五蕴自空。此指五蕴空者。即是空谛中无有五蕴。乃至无十二处、十八界、四谛等。此指无五蕴。不是说空中没有凡夫所见之缘生虚假不实之诸相。而是空中五蕴幻相照常存在。只是悟之五蕴之谛当体是空。故不落断灭之见。前面讲明空中无五蕴。万法毕竟空。空亦无所得。故不落于常见之中。

无眼耳鼻舌身意。

此指六根之空。根是意为能生基因。如树如草有根则生。无根则死。具根者才能生枝叶。于众生体位。眼根能生眼识。耳根则生耳识。身根则生身识。意根则生意识。故能生者则为根。根又有浮尘根胜义根之分。此指「无」即是空之意。空其浮尘根。妙用胜义根。浮尘根者。即众生肉体上所具之生理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又名生死烦恼轮回流转之根。以四大为体。故必当空之转入胜义之用。胜义根(亦名净色根)乃清净所成。而托存肉体之五根。它有取境生识的作用。凡眼不得见之。天眼方能观照。六根可分为两大类。即是色根与心根。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是由物质组成的。属色法摄之。故为色根。第六意根。属于精神表现。故为心根。眼根见一切诸色名之为眼。以色为境。结色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见之诸色。耳根闻一切诸声。名之为耳。以声为境。结声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闻之诸声。鼻根嗅一切诸香。名之谓鼻。以香等为境。结香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生觉诸嗅。舌根尝一切诸味。弹发语音。名之为舌。以味为境。结味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尝别诸味。身根。诸根依止总所。名之为身。以触为境。结境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觉触万有。意根为前五根之主翁。起分别之用。随根对尘。则相应同时生识而能知。若根对尘。尔际意无分别。则为之性。即是不执则入胜义之用。但不执者。并非见可不知。而是所应一根均皆明白。不差分毫。如镜照诸物。物体全映而镜无六根分别。物去镜空。物来镜映。故于不执。于此则入胜义根用。此身乃为四大假合。如梦幻泡影。故无所得。身无所得何来六根。故云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色声香味触法。是指六尘皆空之意。此指尘为杂染污垢之盖障。即是说色声香味触法六污垢如尘埃一样。能染盖众生的情识光明。使其本来面目无法显现。尘又名为境。即是六根所对之所取的境界。本来自性光明清净。由于六尘所盖而不见本来面目。今云色尘。眼之对视外境。为四大所显。以显色形而为表体。属色蕴摄之。声尘者。耳之对听声境。为四大所显。以表声响为体。属色蕴摄之。香尘者。鼻之对嗅香等诸境。为四大所显。以发香等诸味气为体。属色蕴摄之。味尘者。舌之对尝物境。为四大所显。以物发异味为体。为色蕴摄之。触尘者。身之对感受境。为四大所显。以显触受感为体。属色蕴摄之。触者有二:一曰无知之物。器世界之诸有。二日有知之物。情世界之诸有。二者皆能为触之因境。如无知之糖、盐。放之不动。则不知其味感。身不入冰川。则不知其寒流。身一当经历。则能不知。此不知即是感触所致。有生命之物与之相接。亦能顿然感触冷暖。故名为触尘。无知之物。如水流、风行、火起。接之它物。而未可知。此名不触。视之不成分别。亦名不触。法尘者。意对纳之诸境。普遍五根。随每一根对境之时。意根即随根俱用。将根对之境摄大意根而为分别。法尘又指世间一切之有形与无形。此指法者。为摄一切有为影子(基因)落在意地之处。如人一生所作所为。每日社会生涯、日常生活工作。起心动念之因。又如今日所见情器之色。所闻上师之教。所嗅炉中之香。所尝饮食之味。所觉寒暑之触。而五尘之境早已过去。但回忆起来已存放于意地之中。记忆存留即为法尘。凡五根对境时。即由意识分别摄入意根。如眼根见色时。便由意识随根分别定之色相。若意不起。则会见色不见其色。故知每起一根。意根同时相应分别起之。今云无六根者。即所见诸物。意不随之分别。则无住五根相对有为幻化之相。无住则慧眼之观。顿大无相之境。故无色声香味触法。其它耳鼻舌身亦复如是。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指六识皆空。而得到空六凡法界。无眼界即是无眼识界限。无界限则无有缚。无缚顿超十八界。十八界者内六根外六尘。识随中起。故名十八界。十八界详名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生讲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前面已将六根六尘讲明。现在讲六识界。六识属精神世界方面。它所产生的精神活动。是从根与尘和合缘生而来的。凡是产生认识活动。必须内依根。外和缘(境)。单方面一根或一尘。是不会产生认识之因的。如眼见之物即是眼根对之色尘(境)。尔际则生眼识。故名眼识界。其它五根亦复如是。乃至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六根界、六尘界都属于众缘和合而生。前面已讲。凡属因缘生法皆非实相。和合幻有。当体性空。所以菩萨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所讲十八界中前五识乃不单行义。若独立分别。而无分别。因无独立行能。则无分别功用。故前五识不落名言。不起分别。唯第六识意识独具了别尘境。分别善恶、色相、安名、计数、憎爱。因此第六识成为轮回之母。如内根外尘已空。内外皆无。中识自无所立。如一幅画。是以纸和色通过笔的功用组成。色上纸时笔随中起动用。色落纸时笔也随之而现。如纸色皆无(空)。笔自无功用。六识之理亦复如是。能于此空。则自离大凡界限(三善道、三恶道)。前所云五蕴、十八界属六凡法界。六道众生不离其中。一切有情于中所缚。二重生死永无了期。今一一无之。则不受生死之缚。自无轮回之关。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者即过去世无始烦恼之障。而无所明了。迷惑心。昏迷执著无知。诸理颠倒不明。全句乃菩萨开示。空辟支佛法界妙用。于十法界中而空其缘觉。其大凡之外。四圣各具妙法而空。佛法界以三身、四智而圆满。菩萨界以自觉觉他、大悲普度而行持。阿罗汉取空自了。今空辟支佛法界。法在于顺逆观察十二因缘。超空性而得觉悟。证悟无生之理。是名缘觉(辟支佛)。十二因缘。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法互相依四起缘。一环扣之一环不可分割。有前因之法。方有后果之法。有前法的生起。方有后法的生起。它们之间互不错位种因生缘。故谓之十二因缘。十二者:

一、无明缘行。过去世无始之烦恼。致使颠倒梦想。无知障覆凡夫本来面目。《显扬圣教论》说:「无明者谓不了真实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正了为业。」因为昏沉烦恼种因造业。故无明是缘行。

二、行缘识。行依过去无明颠倒烦恼而作之种种善恶行业,迁流于三世。是为行。《俱舍论》说:「造作迂流。二义名行。」由无明造作善恶诸业。由亚力牵引其妄识。一念投入母胎。即行缘生识。

三、识缘名色。识依过去世无明烦恼之行业。而于受胎之一念种因。识为分别诸法之根。故专于了别一切尘境。由无明业力牵引。随行同时入业生心。投于母胎之中。以染爱为因。结想分别为用。识投母胎。即随之产生身根和意根。故识缘名色也。识即第八阿赖耶识。为总报主。在众生份上。先入后离起主翁作用。投胎时。此识先来。舍报时。此识后去。依业因地而受共果报。

四、名色缘六入。此「名」字作心讲。心即意根。有名无质。色即有质之体。指父母精血和合之身报(色)。识入胎后。共间一切总名为「名色」。待经时度而六根渐渐随缘生起根相。故谓之名色缘六入。精血之色于胎中渐渐发育渐变。即无常性也。初七、名羯罗兰(凝滑)。二七、遏蒲云(如胞)。三七、蔽尸(软肉)。四七、羯南(硬肉)。五七、五官。六七、行位。七七、人相具足。一七至七七皆属色摄。具体色者。即眼耳之身等六根示之。中有灵知属心摄。

五、六入缘触。胎儿具足六根是名六入。胎儿于胎中将生或初生。由于自体圆满。尔时六根对之六尘(境)。故生触缘。因此名为六入缘触。心依色缘(六处)六根而摄。根主吸入尘境功能。吸入者。入则生缘,缘则入触。触具强弱之别。孩童时受触力弱。年长者受触力即强。

六、触缘受。是指初出母胎六根对外境产生感受。此受为触缘所致。故谓之触缘受。触之强弱随年长而增变。二、三岁间对人生事物未识别苦乐。只知触其物之体位。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生感受。

七、受缘爱。受为领纳意。指六根对六尘产生之苦、乐。不苦不乐之分别感受。由于受之关系而产生贪爱。凡有益者皆爱恋不舍。故说受缘生爱。

八、爱缘取,由于生起感受。即以意分别好坏善恶。而为分别爱之。爱贪则取之。久之则贪欲转强。迷于世法一切幻相之中。并于中千方百计思取为已有。故谓之爱缘取。此间差别。大概在十四、五岁后根据根性环境之别而生强盛之爱。皆因年岁成熟以爱而习惯力增。故六根执力六尘之境坚固,认假为真。长处惑业之中。自然不明四大假合万法空幻之谛。爱为生死之根本。如无贪爱之惑业。则无六根之执。无执则无因。无因则无惑业。无有惑业。则无生死轮回苦报之果。由是故知欲了生脱死。首先得从意识用功夫。断灭贪爱之心。方为法中之最。爱。摄七情六欲。故为诸业之首。凡喜者由爱而生。凡怒者夺我所爱。凡衰者即丧我所爱。凡乐者即享我所爱。凡恶者即违我所爱。凡欲者即顺我所爱。七情之动一一皆是爱缘之执而生取。

九、取缘有。取是由爱分别之行动。谓取著世间五欲诸境。永无了期。从中自然造诸业力。故为之取缘有。而爱取者是惑。凡生爱取六尘之境。则必造所作之业。故取缘生有缘。

十、有缘生。即众生现在世已造诸业。必依业而感未来世之果显。一切依业受生。有生则为五蕴身心。所以说「有缘生」。因为有即是业。故尔现在世三支因惑业感成未来世二支因苦果。有缘则必生生缘。有生必有死。

十一、生缘老死。生是受生之意。一切众生均依无始之业和现在诸业感报受生。凡生者皆于轮回生死烦恼中应报。所生之体皆属五蕴之身。属无常性。故终归坏灭入死。于无常过程中。即有老。最后必死。故为「生缘老死]。

十二、老死。一切有情。均脱离不了无常之缚。无常者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瞬息万变死。终归时时度入老。老则衰退而坏灭(死)。故名为老死。死于当下而言。即于来世之位也。

此十二因缘可分为顺观流转门和逆观还灭门。上面所说十二因缘。相续环节为顺观流转门。此十二法相互配合。产生三者之果业。即是由过去世之无明与行为因。而感现当世之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此为过去因和合而产生之现在果。是由爱、取之因。感未来世之生、老死二果。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二重因果。如此生死于轮回之中流转不息。故为十二因缘顺观流转门。我们已明白此十二因缘缘生性空。空无生死。故知「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流转之众生。勤修戒定慧三学。依戒除业远业。可得定。依定可生慧。以定慧相互择照。可悟诸法因缘。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灭即是尽。无明灭就是无明尽。老死灭就是老死尽。这是逆观还灭门。

此十二法从无始以末幻化所显。性空本无。故说:「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但由于众生迷其本性。执妄为真。落于无明烦恼生死之中。其中无明与行。即过去世惑业之因。众生长处无明行惑之中。生生死死。永于流转轮回。故无不期。因十二支均种其因。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必受现在之果。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具惑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不等同之惑业苦、现在之因。而感报于未来不等同之生老病死之果。故不得脱离三界。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天以下为五趣。未能离欲。五趣者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此五名欲界众生。六天以上共有十八天。十八天即是初禅天共三天:一、梵众天。二、梵辅天。三、大梵天。二禅天共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三禅天共三天: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四禅天共九天: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四、无想天。五、无烦天。六、无热天。七、善见天。八、善现天。九、色究竟天。凡十八天众生均离欲依色而生。故名色界。另有四空天。又名四空处、四无色。即无空界之因天也。是行者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梵名。一、空无边处。修虚空无边定。所生之天处也。二、识无边处。修心识无边定。所生之天处也。三、无所有处。修心识无所有定。所生之天处也,四、非想非非想处。凡生此天处之众生。定心生妙想。念为味劣之根。以念入味。念实属劣。故云非想。非之细想。故云非非想。四处天境于五蕴中。唯无色蕴。依受想行识之假合。而无色身之正报。又无依报之国土宫殿。故无色相国土四处之分立。前三处从所修之因行而立名。第四处从当体而立名。三界共二十八天并五趣。无不是生老病死苦。凡夫均迷其本性。贪恋三界。以苦为乐。缘党之境。由顺观十二因缘了知无明一灭。则行等十一支因俱灭。灭则无惑。无惑则无业。无业则无苦。依佛教法。发心断无明。大树连根拔摘叶寻枝我不能。测为利根之上乘。故无明灭则行等自然灭。依之菩萨所教能了生死。自出三界。能证涅磐。自证菩提。于此则悟诸相灭尽。不但空其凡夫我执。而且断除二乘法执。故不执其有涅磐可证。如此证境。则明了菩萨入生死。不为生死缚。菩萨不断习。为度众生故。众生之有病。即为菩萨病。众生惑业造诸病。痛苦万状。菩萨为众生担诸病。本源幻化。无上般若妙义。即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磐可证。若要了悟个中三昧真趣。必当依佛行特三业相应。

无苦集灭道

无苦集灭道。乃指般若大乘之境。妄即是真。真亦是妄。圣凡本一。只在一念之悟。悟生死即涅磐。烦恼即菩提。故无集可断。无苦可舍。无道可修。无灭可证。四谛均无。故尔无苦集灭道。无苦集灭道。即声闻法界境。声闻(罗汉)闻佛说苦集灭道四谛之声。而得悟道。故称声闻。此指空四谛之道理。十二因缘和四谛是一个道理。只能说四谛是十二因缘的归纳。这里所说的苦集二谛。相当于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所说的灭道二谛。相当于十二因缘的还灭门。菩萨再次以不同之法表同一胜义。是为了度缘生异别之不同众生。苦集灭道名四谛。谛者真理之意。即真实不虚也。《大乘法苑义林章》说:「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有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苦指三界内生死诸有苦果。为轮回众生处于其中受诸逼苦不得解脱。集是指集聚三界内。一切惑业所显之烦恼苦因。六道轮回众生具足贪嗔痴烦恼。由无始之无明痴恼驱使造作积聚诸业。其业之因将招聚三界六道之苦果。谓之集谛。灭者是指灭除。即五趣二十八天之寂灭。意为出三界而不生不灭之乐果。灭是寂灭断尽之意。指涅磐。证得罗汉果的圣人。才能断除一切烦恼业力。而脱离生死众苦。达到解脱轮回境界。道在此。意修道证出三界之乐因。指三十七道品:道者即道路能通之义。行涅磐道路之资粮。有三十七种。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小乘法说。欲出三界。分段生死苦果。须断见思烦恼。集谛苦因。欲断见思烦恼。必修出世道品(详见《三十七道品艺》)。见思断尽。即得灭谛涅磐之乐。世间之人。个个喜乐厌苦。若得离苦得乐。必须发心修行道品。否则永住轮回三界苦因。但只修行道品乐果。并非大乘。若得证到菩萨妙旨。须悟无苦集灭道谛,照见实相般若。以上所说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因果。苦谛是世间果。集谛是世间因。灭谛是出世间果。道谛是出世间因,菩萨说此四谛告知舍利弗。乃为告知诸有缘众生。使其知苦断集。为灭而修道。并说明四谛假名立。本来面目空性中无四谛。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空灭无相可存。众生受无始无明盖障所迷。落于世间因果。故认为有苦可受。有集种因,认烦恼生死为实。其实苦集二谛。如十缘生假合幻有。实相本无,所以无苦集二谛。声闻乘知苦断集。修道谛以证灭果。求得涅磐。而认为所修之道所证得者。即是菩提。有出世间因果存在。今明苦集二谛本无。故亦无灭道二谛。所以上述法要讲明。当体是空。无生灭。无涅磐可得。生死即涅磐。烦恼即菩提。故尔无苦可离。无集可断。无灭可证。无逆可修。由于一切自性本空。故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无者没有之意。无智亦无得者。即无般若之智可证。而明空理。亦无菩提之果所得。故名无得。何以无得。此指声闻所证涅磐。是自山本具。乃为不增不减自性光明。分段无生之理。犹如室有一电灯而关闭于内。则不见灯。然电灯亦复在室内。不多不少。开门现灯。灯亦复无得。因室本原具有灯。未开门之前灯无失。开门之后灯无得。众生自性与佛无二无别。个个都是如来。人人都具法身。无明障迷。本来无失。光明智悟。亦复无得。又如自有财产偶然忘之。以为失之。实质未失。因本源不动。忽然记忆。认为得之。实质未得。因本属自有。故无得为得。自家财产祖业所具自有。非为外来之物。故本无所得故。此理告之声闻法界。自性本具。并非向外驰求所得。大家于此当注意几个问题。本经文中有「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凡此经文浅智者会产生疑惑。认为明明诸佛皆有所依所得。然何此说无般若智、无菩提果可得。岂不是最大的邪见断见之理吗?其实上文已讲明。般若智乃无知而照。实相境乃无体之相。实无智相可得。无得之得是名般若。经说有得。乃为教化众生。于文字理中而立方便诠言假名之便。故《楞严经》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有人也许会产生更大疑惑。认为般若讲到最后智果无一所得。全是空理。而净土宗却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观音等诸多菩萨。无量精舍。华藏世界。楼台亭阁。宝树宝池。圣凡相处。有礼有节。处处是有。乃至听佛菩萨开示第一义谛。到底哪一个法门是真。我告之当诸善行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三藏经律论皆是大宝真法。般若净土亦复无虚。因为般若乃至高无上之大法、无等等法。故非凡夫二乘所能悟得之妙义。因此佛显净土化城。为摄三界众生而说方便。到了极乐世界还得更上层楼。听佛开示第一义谛。此第一义谛即是今日所讲之般若。非是离此般若另有它法。行者当明。二法皆不可互谤。明般若者亦应修持净土。何以故。因般若义理高深莫测。恐行者数他人珍宝。中阴现前不得作主。如是。修学瑜伽行者。除修加正二行之外。还应同时修破瓦(飞迁法)作为万一「中阴」现前而不能生死自由时。临时可以破瓦迁转神识。往生净土。故尔净土与般若是不同层次的度生法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依互而成的。互不应缺。更不可谤二者之差别。主在于随根器之大小、深智与浅智。或菩萨与罗汉之因缘和合相应之契机也。现在有人说密宗破瓦法是不可信的。我认为这是最大的错误。第一、说此话之人。一定没有深入密法体验。或未实修边破瓦法。故不了解实际威神之效用。才信口开河的。第二、他根本不了解密宗是怎么一回事。只认为密宗就是持咒。其实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真正的密宗是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的更高一层实践。密宗的金刚上师(师资规定为必须显密俱通)五明具足、或更高者妙谙五明。如西密一般学法前。必须先学五部大论。五部者即是:因明、中观、俱舍、般若、戒律。将此五部论熟读于心、然后集场辩论而无碍后。方可学密。西藏竹箐寺学密的规矩是学十三种论。噶陀寺学壹百种论。大家可以想象。在显宗之行者只要融通俱舍一论即可称之为大德。或般若一论即可尊之为巨匠。因此我们不言即知真密行者的学问了。故而也由此可知密宗往生净土之法破瓦之功力了。几十年前从西藏来有大德贡噶仁波且、圣露仁波且、独噶仁波且。均于汉地传授破瓦开顶往生者多之。尤其贡噶仁波且可为弟子二、三小时法开大乐轮门之顶。今有巨德特明尊者。可在十分钟左右为弟子开顶。此德实为世所罕有。据文传说持明尊者乃大得登巴(意为取藏者)。是莲花生大师二十五位大弟子之一,故如是威神度生菩提示现。若非得登巴者。于普通大仁波且焉能有格取之。我有壹至亲好友法号羊我益智。与我情同手足无二。他的门下弟子已有取藏者(得登巴)(如尊奉定海亦曾取法)。从他学法者大都为解行超人之大德。他在世主灌内密顶、传无上法。其证境高到顶点。他为弟子开顶一般都与持明尊者无二无别。我所见智光居士求他破瓦开顶。用八分半钟即开顶插香。又现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主席黄辉邦大德求大师开顶。只用九分钟即开顶插香。有郑能香居士在大师面前十八分钟开顶插香。大师乃当今闻名于世界之显密俱圆、王明妙请而无缺的巨德。并为世界文化组织公认之大师。八八年曾于北方亲受莲花生大师灌顶无上密法。大师品学入圣。但平易近人。十分客气。常时与我共研学问仇礼相处从不站我于先。我的家尊于九零年二月初九亦受大师破瓦传修。从初修到第七天即圆满往生净土。我的这位老人一生从不学佛修行。而修破瓦和金刚瑜伽圆满耳传法。才三日便感得观音示时往生之曰。结果毫无病痛如时跏跌坐生净土。九零年二月二十二日在中国著名禅院四川新都宝光寺火化时。炉中现种种胜意。有光明(破瓦王法)种子示现二十六分钟。见者三十余人。并拾得舍利(坚固子)十粒。由此可鉴羊我实乃巨德也。而羊我大师无论是声明、工巧、医方、因明、内明都达到了世界第一流高水平。并为世界组织公认。现他常为世界第一流大德高僧修改鉴地、法本和开示录。由是可想。何许巨德也。如此大善知识亦说破瓦法乃救生极乐之法宝。不可信口谤之。有人曾问大师。何法最大、最易度脱众生。羊我大师顺口以歌唱曰:「金刚无上花。速生唯破瓦。念佛稳步爬。般若法最大。涅磐不离它。大小二乘巴。戒定慧三佳。实修一并抓。依缘发根芽。因果不昧斜。」并顺口赋诗一首曰:「解脱明灯般若心。无住我法不求真。祥净瑜珈依缘聚。菩提佛性归一乘。」前首歌之意是说金刚部法最为无上。但要往生净土生净土者还是破瓦法唯一快速。平常念佛是最慢的法门。但最为稳当。而凡是要了生脱死无论何种法门。都必须依般若方可证涅磐之道。至于一个人应该学什么样的法或大乘、或小乘、或密法、或净土。都必须依戒定慧而勤修三学。缺一不可。至于你应该学什么样的法。都得根据初生芽因之缘。这是因果的关系。是科学的相应观。不斜不边的道理。不可用分别心去观照。第二首诗是说凡是解脱轮回。了生脱死最终的成就。一切三世诸佛皆由般若而生。但行者应当对内六根、外六尘。均不应起心动念。存分别。如断除一切分别。则无我执。无我执则无法念。无法念则无真可现。无真自证真如。至于禅显诸宗净土。或密宗。都是不同摄化有情的如来正法。而这些法都是根据众生之缘起而分别示现。故什么样的缘。学什么样的法。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昧的。如了得菩提佛性。万念归一。一归无念。般若智现前。实相境照空。于无所得地。方便之一切诸法。皆一法摄尽。全体大用。故而菩提佛性归一乘。万法之摄是名为摄。实无摄之所得。故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一句总结性承上启下之语。上面经文已讲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缘生等。包括解脱之能证智和所证理都是空无所得。自性亦无所得。何以所证般若智所照实相境均无所得呢?因一切皆归以无所得故。到无所得时。众生之一切凡夫执著被扫一空。其一切凡夫执著空无所得后。反之即变为一切有所得。生大用、大乐、得菩提果、大智慧、大神通、无碍变化。不受轮回世间之一切所缚。而任远一切有为法于心转用。此即成为无碍受用之圣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此段说明。得成般若行境之道。为菩萨法界。菩提萨埵觉有情者。依般若妙智而证无生之定。而凡夫众生执依情想分别、有为诸法。执取分别、无为境相。不了世间诸法本空。以心鉴境。心故缠缚。心缚则六根全缚。缚则随其因果业力。轮回受报。不得脱离二支因。二乘之人著有心碍。虽无俗智。但不达涅磐如幻。滞显化城而著其空。空即成为心之挂碍。碍则不得自在。菩萨以般若观照真俗二谛。了知一切有为法如幻化。证之一切无为法无所得。不著空有二边。归于圆融中道。中道亦无所得。故惑不碍心。境不碍智。心无挂碍也。菩提萨埵(菩萨)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是说菩萨依三般若之谛。了悟诸法自性皆空。一无所得。故无有一法可缚。因此心无挂碍。挂者牵挂。碍者障也。凡众生处处时时都在牵挂障碍之中生活。挂为烦恼障。依于我执而成。碍为所知障。依于法执而成。挂碍乃由我法二执所显。故心有挂碍。则辗转生死轮回之中。受尽烦恼诸苦。永无了期。菩萨依般若了悟诸法空无自性。于一切境界不生取执。故诸法不得挂碍其心。尔际烦恼、生死、菩提亦空。故挂碍亦空。空者即无也。无即无挂碍。无挂碍者。指一切挂碍皆无。恐怖。指一切有碍于六根凡夫心境之生死轮回烦恼痛苦。长处无常头出头没。永无解脱之执鉴。包括著法圣境、乐喜之障。无挂碍者。即无我执。亦无法执。二执皆无。惑不碍心。境不得智。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即是恐惧、怖畏、恐吓。是为挂碍所生的。恐怖是大小不一类别多种。凡夫人人具恐怖。就是初学菩萨亦如是。佛经中说。初学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即为化度众生占去务业之时。则无求生计之机。行布施时怕影响自己的生活。故不能尽其所有。为之有瞻前顾后之执畏。二、恶名畏。行者于世间。遭受诬谤。恐受恶名。或牵连罪名。不能为和光同生之行。生挂障恶名畏。三、死畏。发菩提心萨埵。以菩提心故为法忘躯。未断我执时。不能自舍生命。是死畏之挂障也。四、恶道畏。于行持中。恐堕恶道轮回。于不善法而成分别对治处之。意令不生。是执善恶分别之有挂碍之恶道畏也。五、大众威德畏。凡行菩萨道者。首先得为度众生而担负如来法担。以自觉觉他为务。若逢机缘成熟。有人集众祈请开示升座说法。于有善解法义人前。不敢畅论。唯恐有失。生大众威德之挂碍而所畏也。众生最恐怖者是死。死由贪著挂碍所得。而挂碍又是由贪著身心、财物、人情之实有而产生的。如证悟般若智中一无所得。何来生死烦恼之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远是永远。离是离开。远离者。即永远离开、不复回合之意。颠倒者。即是头足不分。倒置不明。颠乃单立意。迷真曰颠。倒亦单意。逐妄曰倒。此指迷真起妄。认妄为真。凡夫执五蕴为实有。所以乐著生死烦恼。长处此境谓之颠倒梦想。梦想者又指内识所生之四种生住异惑梦心。此四种梦心。犹如缚绳将生死缚住。永住轮回不得解脱。故凡众生轮回生死烦恼诸苦。皆由此四种梦心之惑。造作诸业而受相应业报。使之无量生死。不得明悟真谛。故不得涅磐。除凡夫处于颠倒梦想之外。声闻、缘觉也同样被颠倒梦想所缚。声闻、缘觉比凡夫高一等的是了脱恐怖生死。志求出离。受其颠倒梦想所缚的是。声闻、缘觉证有空性涅磐所得。虽然断了我执。但执其法执。故所证得的涅磐是不究竟涅磐。因为他们离生死。求涅磐。执五蕴诸法为实有。首先灭却五蕴诸法。才展空相。故此空是假空。非真空。只有诸佛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不乐著于生死。亦不恐怖生死。无生死存在。亦无五蕴可空。也无涅磐可得。故无一法所存。自然没有颠倒梦想。今云远离颠倒梦想。即回光返照而依般若。心得无碍无怖。即能离妄证真。此指究竟涅磐。即是成佛之意。远离四梦。则尽五住烦恼。即住地烦恼之五种:一、一见一住地。身见等三界之见惑。人见道时断于一处。二、欲爱住地。于欲界烦恼中。除见与无明。其中爱最重。此表爱名。三、色爱住地。色界烦恼中。除见与无明。其中爱份最重。故亦表爱之名。四、有爱住地。于无色界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著之份最重。故而亦表爱之名。爱为生死之义。故必果报于生死。五、无明住地。无明乃一切烦恼之根本。痴之心体。无慧颠倒。无所明了。昏迷无头。唯无明摄三界之一切无了。既离五住烦恼。则离二支苦果。自证菩萨涅磐断果竟。具足常乐我净四德。即究竟涅磐是也。涅所产生的层次差异繁多。有「有余依涅磐」、「无余依涅磐」和「无住大涅磐」之分。有余依涅磐即是已证明心见性。生死烦恼已断。但无始惑业造成的果报身。还受如幻有之果报。是名有余依涅磐。无余依涅磐。即是已证空性圆明。不生不灭。而业造六大和合之果报身已自然无常坏灭。再没有果报业身受诸法所缚。生死因果已尽。再不受生轮回三界之中。名无余依涅磐。无住大涅磐指佛菩萨施菩提胜心力度众生而为务。实无务执。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磐的无得无取涅磐。此经所指究竟涅磐者。即是指此无住大涅磐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也就是一切无限时间无尽空间所有无量无数之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是说明所有十方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证得无上涅磐圆满妙果。而均是依般若妙智而成无上正觉。故知般若为诸佛之母。诸佛是指所有一切佛陀的简称。译为「觉者」。觉者具三义:一、自觉。悟真常性。了虚妄惑。二、觉他。运无缘慈。度有情界。三、觉行圆满。历劫修因。行满果圆。智慧具足。故名佛陀。而三世诸佛指过去佛如威音王等若干无量无边诸佛。现在佛如释迦牟尼。未来世诸佛有弥勒佛等无量无数诸佛。凡是佛皆由般若流出。阿褥多罗。梵语意译为无上之意。佛证之果。乃是圆满涅磐之顶端。超诸圣而为独尊。再无有更高上者。因此为之无上。又佛所证之理。为最高上一乘真谛。无有何法何理能加立于上。故称之为阿耨多罗。此云三藐者。谓之正等。即正平无斜。真正平等。不成分别。此指诸佛之心不择冤亲。不计贪富。不分种道。凡对有情。普欲施以菩提之心。应机教化而为度脱。又指佛所证之位。乃正确无错之位。故为正等:等者即等位也。而佛所证之理为平等一相之理。故真谛中无多乘之立。唯一乘之道。此即是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是也。世间一切有为法。为业力差异之缘生因显之果。故而具高低、大小、异类、别色、贵贱、粗细之分。有多种差别之故。不能一相。如证悟本未面目。则无二相。如各类瓷器品、花瓶、茶碗、瓷凳等。各相有为则是别。各具别名安立。若悟其理全皆为土、水、火、风和合之相。均属为瓷性。为一体一名安立。一一如是理体一相。佛乃真正无上正觉圆满者。彻底悟证四相。梦破生住异惑。离和合识。灭相续心。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成咸所作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于四智平等。自然妙用而成五智(法界体性智)。因平等圆满无上觉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藐意为正等。三菩提意为正觉。加之阿耨多罗意为无上。故称无上正等正觉。又正者即中道不过之意。佛乃自证自悟依本觉体。了知本来三身四智。自木具备。回光返照。复本心源。始本合一。正等又名正遍。正遍者。即正确了知。万法不外一心。正觉又名正知。正知者即了知心生万法。故不外自性本来面目。深化中道。自照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是超九界而独尊之。无上正等正觉者。六凡众生一切有情。不悟观照般若照见实相般若。故不得觉。外道知习禅定。而不知本源一乘平等中道之理。故非正觉。二乘境者。明了真禅之理。但执于法执。虽然称之正觉。但未证悟一乘平等理性。故非正等正觉。菩萨已破无明。自悟法身即本来面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明圆满真谛之理。但体未得圆。无明尚有基因。故而无明未尽。虽称正等正觉。但与佛相比尚低一等。已证等妙觉菩萨者。只能称之「有上士」。不能称无上正等正觉。其实诸佛与诸菩萨。均依般若无上智定。同悟五蕴皆空。而所证觉悟。从理上看未似乎没有差别。实际上菩萨所证如十三四之月亮。虽然光辉。而其光比之十五圆月来。不及其明度和圆满。故低一等。非为无上。若证无上。还得依般若智进取圆明。般若不但是诸解脱行者之母。而且是诸菩萨之母。乃至是诸佛之母。所以《小品般若波罗密经》说:「过去诸佛皆因般若波罗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诸佛亦因般若波罗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诸佛。亦因般若波罗密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之理了知般若能解脱众生成为圣者。其它别无它法。而佛说的一切法皆为方便之所用。为证第一义谛而表意表相。故得知一切法皆不可得。由于圣者证境证德。差别层次较大。故未圆满者。皆不能称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唯佛堪称。此明诸佛菩提智果竟。亦为无上正等正觉圆满竟。即依般若波罗密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也。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

此故知作前因缘起。后感应果之词理。知其般若妙智。乃无上真谛。不是用名言、数量、世法之一切能表达其实显功用。故以四咒无量之威神力而表法义。依「般若」及「多」能解脱一切有情。不但照空六凡二乘。而且也是菩萨唯独依之。方能证得正等正觉之母,同时反复告知诸佛亦由般若流出。除此别无成佛之道。因此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神者。神奇异变。妙不可测。咒者「总持」、「真言」之意。总持一切真实不虚巨大威神之力。咒之产生。其机应时乃在诸佛菩萨定慧般若。一念之心通语句。其缘于因缘起基或引鬼神王名号二者。故三业相应念之。即能三洲感应。动其该佛菩萨之心印三密。顿得加持。威光无量。不可思议。犹如推山倒海之大力神王现前。推拿一普通路障。无不应声而解。此经与佛咒无二无别。能驱生死烦恼之魔。所以是真实不虚之大乘咒。

是大明咒。

世间黑暗。大小各异。均有明时。唯独轮回生死长劫黑暗。无有光明之日。而般若智慧光明。能生大明照耀无边。能破生死轮回黑暗。所以称之大明咒。

是无上咒。

般若如虚空光。光高无顶限。其光照耀十方世界诸佛菩萨一切众生。而无强弱分别之光照。但其光见之不可握。握即是著。著之则无。光上超诸天而无顶际。扩之无有边际。无顶即无更上一层之意。于佛法诸咒中唯独般若至高。故称之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无上圣者。唯佛独尊。三身四智般若圆满。法身之大。无有数据立记。大之无边。报身之显。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行庄严。一切诸天圣者无与伦比。化身之变。度脱有情。随类化现。无刹不现。应机说法之菩提幻化无量圣身。而佛虽至高亦是般若所生。故般若又为诸佛之母。因此唯独般若乃无等等咒。即是无有何等之法。何等大咒可与之齐等。此指般若为咒。而非普通之咒。只在三业相应。量法器之大小。而神效各异速猛无比。是故说无等等咒也。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能即是把握性。无可失手地圆满做到应做的事。又能者即发展中具体的功能展现。在此指般若智照功能。照见实相般若。五蕴皆空能尽我法二执。无我无法即无诸苦烦恼。亦无生死可缚。真实不虚者。是说明我佛世尊。即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绮语。从多劫至今朝。从未有一次向众生打过虚妄之语。观自在菩萨亦是古佛现身。故所说之法无有半毫虚妄之词。处处以应机分段妙理而为开示众生。今显真空实相理体。依此体而起般若照用。照见四大诸法本原自空。不需离色取空。而缘起性空。故无苦可得。菩萨前者所说显文经理。全在开示众生悟道。悟之深浅。分段受益。因果不昧。后者显咒。咒为梵音密语。鬼神冥王之号。菩萨心应之玄一诵相应。密威无穷。故咒力能灭一切诸苦烦恼生死轮回业力。经咒齐受能得双运大智。能证无上菩提。故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般若波罗密多咒是秘密咒。从印度到中华一直都是梵音华文。由于咒为密意。故只能翻字不翻义。在即度亦不能翻义。若翻义者即执有为句相。则非密义。众生根器大小优劣各异。又缘起之不一而属多相。故菩萨度生。亦当应机说法而使受益。若机不相应。则不能度生。故说经后双显咒。此为应机之便以有情为喻。如大雄鹰与驼鸟。同系鸟类。行动之速均快。但二者于行缘别异。鹰乃展翅腾空飞行。其快速猛。鸵鸟亦能展翅。则却不能腾空飞行。只能平地奔跑。其快速猛。虽二鸟均具快行之能。但行果各异。一平地跑。一空中行。故缘起各异。由因之故。当分教行术。方可受益。又如小学生。不能接受大学课程之道。如是小学生应授以相应之小学课程。大学生则应授以大学课程。如二种学生均坐一堂。那就应以二种课程齐授。方可二者得益。如以无情物体而喻。汽车的轮胎坏了。不能以自行车的轮胎去换。同类自行车也无法将二八圈口轮胎换在二六圈口车轮上。因为车轮之大小各异。应以轮胎之大小各异。相应其号而为换之。方可圆满。又如有甘露二斤。需以大碗接受装之。若相应者为圆满。碗过大则不满。碗偏小则余费。故知小器装少露。大器盛多露。如大小差异不一。则应以相应法露施之。圆满为妙。观世音菩萨先说般若妙义。以显文令受显益。后说般若密咒。令得密益。文中分段中显多义。令其根器大小。分段受益。普皆得益。既然咒义不可作世相文句义解。古德们一致认为咒不可以解义。我今认为咒虽无义。但具有因缘之不可思议谛相。此为真实不虚。今破例而为开示显之。除外道之咒以外。凡佛教咒话实乃诸佛菩萨之心法。其语音语词足与诸佛菩萨相应的。只需三业相应。一念则能动彻佛菩萨之感应。而得菩提加持。有愚痴者或浅智者认为此说好象不实在。这实在可怜。不说是无上智慧功能如是。就是世间聪明也能造遥感器。比如我们常用的电话。只要你一按相应的号码。你要求的人将会得到通话。各部电话机的号码不同。就等于各种咒语的本尊不一。观音有观音的咒。文殊有文殊的咒。而且每一佛菩萨都有多种不同的咒。而每一咒都有不同的功用。如世尊的秽忌金刚咒与枯木重生咒各有功能。互不能代用感应。功用的差别形成。主要是当时佛菩萨在某种因缘为伏魔、度生、调伏[情」「器」。而三密一念相应对因缘之用。如观音心咒为六字大明咒。并观音化现。以舍字显身。本尊则为四臂。绿度母与白度母。乃是观音当时应众生之苦难。而以悲泪化现。同时显咒为其信息相应。般若则为舍利弗发起因缘。度一解多而显法。故均为相应因缘之对号所显各异功用。如电话之功能。口能对讲。电视之功能。只能对观。电脑之功能主在计度。功能各异。但均得对号操作。方可求得所需之用。受益圆满。持咒亦复如是。有大德说当持咒时。此身端坐或是经行。自然身不行恶。口持咒语。无有间断。自然口不道恶言。心忆咒语。无有杂乱。自然意不起恶念。三业清净。名为修行。此之一说乃为善意。不作评议。今愚见之。由于与之相对本尊不一。故咒语不同。一尊亦具多咒。多咒亦复功用各异。故与本尊缘起心印有关。三业相应方为持咒。三业者即身、口、意。三业合一。一合无二。则无幻妄。如是为定。定则生慧。慧照般若。实相现前。与佛合一。故与诸佛菩萨三密相应。如如法相。般若密咒如是。要在三业相应(密宗解为瑜珈)受持。即可功德无量。圆满三谛般若。妙证菩提圣道。般若乃双运圆融之理。以上三谛虽事理均具。但事理之外另有事理。故当明了《证道指南》。方为圆妙取证般若捷径之道。此法于古德《心经》开示讲中未著先例。故世人研诵《心经》者颇多。而得般若悟者甚微。今为度生之故。特破先例而为显法指南途径。定夺般若精华。心随法要是也

第三部分证道指南

上述般若经文全予讲解。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仪。如何证般若捷径。一提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佛弟子都知道。也有专门受持者。也有听讲者。亦有专修者。更有尽其一生奋力修持。可是大部分人还是般若了般若。自我了自我。无有所获。更无所证。临命终时却不能作主。更何况在世解脱。妙用无碍。说到底来是何因缘。唯有二句。在圣因果不昧。在凡因果所缚。故当明了修行二字之真义。修行即是转换因之先后成熟。一切依因证果。因此佛才特别立有出离心、四无量心、菩提心、诸般戒律。即六度万行等专修方法。这些行法都是专起种因结果作用的。离开了他们任你把金刚经、六百卷般若、心经背诵翻烂。也不会证到般若的。如果只是读明经理即能证道。佛也就不会说那么多具体的行持法了。佛说诸行皆是为了行者自修。转换因果。契合经理谛相。双运圆融般若自显。故我说前者般若于文字已明。但明不一定能代表实证。何以故。因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受生死烦恼诸苦之缚。五蕴不空故随行造业。而因果报应。由于属随业报果。故心随业转。不能心转业力。加之业力障盖又出自无明。故尔想证般若。想即成障。欲坐禅定。烦恼、妄心、分别、昏沉、掉举、无明由因感现成障。欲修「彻却」多落空鉴之执。欲修「妥噶」又以光感而作幻心。欲念咒语。口念意散。不去天南海北。就行以妄鉴妄。正欲万念归一。忽又昏昏睡觉、意识梦然。业力现前不由自主。故尔无明业力绝非想断则断。想灭则灭。因此文字般若亦非想懂则懂。观照般若亦非想观则观。实相般若亦非想证则证。何以故。由无始无明盖障、浮覆圆妙圆明真心之故。是故般若特为具大智者舍利弗而说。说一度众。菩萨悲意却非普通众生能证悟的。或略有领悟。也只能根据各位业力轻重、分段深浅而受相对之益。故尔今特告知一切有情。欲证菩提。必证般若。欲证般若。必灭无始无明业力。欲灭无始业力。必从因入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优果善。去障方能明生。因果依何而证。当以佛说修行而证。故一切胜义之证。不离修行。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己之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菩萨所立之中正行条。唯独如此才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占其报位。黑业自然无位显报、推之于后。故出障明生。照见般若。以智圆明。若证般若。不离修行。无论何宗何派、何种法要。亦复如是。

修行法门颇多。今不一一举之。只例一说即可圆满。转换因果之先熟善因。种大解脱之诸因。消无始之业障。业障远离智光才能显现。才能照见般若妙明。此说并非不念《心经》、不解经意。而必须三业相应一心持经。深解经意。悟其妙理。方为及运之修。若欲求解脱者。首先必须具备真出离心、真信愿行、真戒定慧。具此决心。方能真正按佛所说实行。今立加行法部分而说。无论为上师的和当弟子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幻妄觉受力的。或聪明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通妙的。学佛法不应以神奇古怪为立意。一切神奇古怪说穿了无非万法由心生。一切幻化奇妙之用都脱离不了自我意识幻化。不是第六识感现就是第七识末那意显现。或心识之王第八识阿赖耶出涌。穿墙入壁不足为奇。况复气功之类无稽之幻化小焉者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之理也。又有以禅理高谈空鉴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步。就求金刚圆满法。不求妥噶化虹光。妄贪金刚喻定诀。乃至念阿弥陀佛。口称善。实际行为做坏事。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还算不上一个称道好人。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炼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这种应照是科学性的、数学性的。比如要达到一种圣者的境界。规定为一百斤善因名为圣者。那么只具备一斤是不算数的。乃至九十九斤也是不行的。九十九斤只能算九十九斤。毕竟不是一百斤。故不圆满的。要圆满那必须要一百斤。差一克一毫也不能称圣者。因为一百斤又名圣者。所以行者之行是没有半毫虚假可走的。故尔需当三业实际应照。所以应有实际对尘标准。那就是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佛说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爱国爱民、爱世界、热爱和平。做到一个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因之基本德行。然后方可进修以下加行。如此较易相应。有人问佛教之修行如此善业。不但不杀生。而且思念也不准动一下。那么对于那些恶贯满盈的坏人、魔妖之辈。不就提供了做坏事、害人民、坏佛法的条件了吗?这里我必须告之大家。佛教固以大悲普度为本。但又具大雄无畏之志。对于那些破坏众生利益、毒害大众生命、以邪说玷污正法正教、制造社会混乱的坏蛋、恶魔。是毫不松手去抗击的。是没有半分毫畏惧的。因为佛法修行是为自觉觉他。故尔为大众和国家即世界的利益。对个别的坏人是不会原谅的。故对坏人坏事、恶贯之行。要向有关正义部门反映的。总之。修行者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凡是菩萨之举正是如是行持。故尔菩萨戒之建立魔天震之大骇。以下为证取般若之具体法要「加行」。

加行

凡修行者首先得皈依而后随之发心。并必占了明修行学佛。一为自了生死。二为度脱众生。故当解行以下四句法义三业相应而行。直至生起实相。四句皈依发心即是:

诸佛正法从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为利众生愿成佛

于此进入观无常。如初修行人未生出离心者。不依观修无常之法。即不能产生真修行心。更不能依法行持。或遇难即退。故当首具真欲求得解脱之道。急求出离轮回之法。若欲出离轮回。必悟世间幻化假合皆无常性。故当观无常。观无常者。即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亦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已步黄泉。事时推岁。幼年步入青年。青年转入壮年。壮年归近老年。将入其土。我体正如是理。于无人处静心下来。观一切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入中阴。世间诸有无从带去。我之当下肉体亦复如是。如意念观成实相。则会生起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于此才明了人生时间短暂。随时可死。方可进入怖畏之苦。此时自然精进用功而不懈怠。不易产生烦法心。修密者于此四部瑜珈自然相应。诸有法门亦复如是。具备出离心后。还必须严守戒律。方可播种善因。转换恶果推后续生。此以三聚净戒为主即是。

三聚净戒者:一、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二、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三、摄众生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欲脱离轮回诸苦。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

在戒之基础上。还必须以十善作为基因。十善之修。应于实践中静观深思十善。自己是否时时事事均依之三业无异。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若不如佛所说而行持。当然修法是没有受用的。故必行于三业实践。其具体十善即是不杀生而行放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光行。不妄语而说实言。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在十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实施四无量心。建立德行。修四无量心。首先得起动果与因的实施。故而四条即是: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观慈悲喜舍四无量。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此四种无量之心。施于实践。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带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有情。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因缘理信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己行于众生相应。则为假相。未种相应之因。四无量心分三个次第。即是第一、生起次第。第二、圆满次第。第三、生圆环二次第。如有成就其四种无量心者。至少要达到圆满次第。若要解脱受用。必证生圆不二次第。四无量心进入生起次第。便可自知。如见到他人的生死、痛苦、灾难、幸福、富贵、快乐。从内心生得起慈悲喜舍的觉受并付之实施。即为生起次第也。圆满次第是建立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的完美境界。四无量心是否真生。可以从事例中自见。例如于行道中见一车祸伤一青年。废一肢体而残。惨状不堪。围观悲欲多泪下。汝亦如是悲心起动。过一时回家则无车祸之觉。早忘九霄云外。餐食如狼似虎。此种境界为普悲感。并非四无量之悲心。假如该车祸所伤者为汝之亲人。其悲伤之心境。却非平平。第一餐决难进食。何来虎狼食举。何以故。尔时多于思之己亲前途。心生悲妄。乃至夜不能眠。奔走求医。劳其筋骨。而不顾诸苦。若真发四无量心者。则应对他人之一切。如自己之一切。此乃菩萨行道必备之德。如证到圆满次第之四无量境。则能众生平等。以三业相应施之四无量实施之用。圆满次第区别于生起次第者。主要在于出之自然行业。不加半分毫厘强求之举。则备四种无量之心。在圆满次第的基础上。进一步则产生生圆不二次第境。此为胜义之谛。即为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与般若有密切相关。此不作多解。在圆满次第四无量境的基础上。恒持修学。久之自然得证生圆不二之境。行者于此静思。汝可生起、汝可圆满?如未生起。则应当下发心。行于三业。使之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度。发此菩提心。由行者于佛菩萨前自立愿心。条例方案。言出必行终生照办。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度生。而退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度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念佛。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文诵至此静而思之)。行者于此当前思后想。你可做到?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大六度齐修之法。

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镇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

修《心经讲义》。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持于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悲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造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痴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凡情。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即诸法而证般若达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自证般若。于此行者静思自己三业于今昼之曰可否与上述法义相应。而后可向大德求修正行。即可由证般若。得大解脱。或三业相应诸法行境而诵《心经》。亦复可证般若解脱无碍。

凡修行者当注意自迷于真假修别之法。即是修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任何佛法亦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又必建立于持恒上。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座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建立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于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念佛时观不离相。三业打成一片。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转换因果。领悟《心经》。自证般若真如。

祝一切见示此讲义众生。得大利益。悉皆解脱无碍。

解经一切功德普献次第回向

法界诸所有情应器得大受用

依法三业证果终归般若圆明

后跋

云高大师(无名行者)所著《心经讲义》,实为第一义谛之至高法要开示。正如当今巨德清定老和尚在序言中写到的真实定语说:「前无古德可及」。我本人随于大师身边工作近二十年,耳闻目睹亲手经处事务,点滴于心,大师实乃慧光无暇、证德证境至高明耀,在我见到过的当今高僧大德们而比较,大师的学问功夫的高深就不用说了。就以他妙谙五明作条款性排列其表格而论,也是无人可及的。他在世界享有巨德、佛法界大哲人、大师之称誉,实属理所当然。尽管如此,大师照样每日以一颗惭愧之心而自审行特。大师所著《心经讲义》,我亲自送赠高僧大德们鉴习。个个均皆赞莫能穷,称为至宝法要,无限供养而敬之。故我等行人当诚心受持,愿诸善男信女得大法益,证悟般若。

真常 敬跋

佛历二五三五年八月十二日

回向

经书法宝难得见到

研读熏修得益匪浅

启发智慧增长德行

随缘流传吉祥如意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4030.html

更多阅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 心经全文注音及回向

什么是“般若波罗密多”?佛学和佛教把“般若”译为“大智慧,”把“波罗”译为“彼岸,”把“密”译为“到达,”,把“多”译为“上,”,全句意思即为:登上彼岸的大智慧。如同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翻译,把“般若波罗密多”翻译成“登上彼岸

转载 《心经》原文、注音、译文和注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音

原文地址:《心经》原文、注音、译文和注解作者:学思不至《心经》是一本经典佛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

声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义云高大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网友你我在学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