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利因素分析
湖南省桃源一中冯桂辉
当前,中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存在很大问题,老师、家长总觉得学生不听话,难管难教。究其原因,最根本是缺乏学习目的和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很辛苦。据调查,中学生有64.23%的不爱读书,特别喜欢读书的仅占调查总人数13.63%。学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了广大中学生的一个苦差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呢?经过长期的走访、调查、研究,与众多学生交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个人:失控
现在的学生普遍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特殊环境之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缺乏自我约束力,经不住同伴的相邀和诱惑。很多学生特别是成绩一般、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有伴相邀,就会臭味相投,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放弃学习。新的“读书无用论”严重影响天真无知的学生,使很多学生感觉读书无用,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看不到希望。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处于矛盾心理,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家长、老师耐心引导。这个时期的青年学生,最喜欢交接朋友,寻找自己的“知音”,受同伴的影响最大。中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参与吸烟喝酒、通夜上网玩电游、早恋、打架等违纪事件,主要是受同学的影响。
在高中阶段,沾染网络游戏、交友不慎、早恋、黄色信息、班主任管教不严、吸烟喝酒、打架、教育方法错误等,这是中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八大杀手。青年学生常常缺乏抑制力,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管不住自己,人生的成长与发展失控,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后失去信心。
有关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三层以上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与日俱增,这与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有关。
很多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人生追求不明确。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缺少正气,缺乏前进的动力。家长、老师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由于方法的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关系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学生赌气而放弃学习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现在,中学生普遍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与挫折,也没有经历繁重的体力劳动,因而觉得读书是最吃亏的事。如果经历了困难与挫折,参加过繁重的体力劳动,学生也不会觉得读书是最吃亏与痛苦的事。
学校:失真
从高中教材的特点来看,湖南省全面推行新课改已经三年多了,新教材最大的特是起点高、实用性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知识缺乏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对学生的起点要求较高,特别是农村学生,在各个方面远远不如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新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合。
从课堂教学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很陈旧,也不适应现代中学生的发展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导地位的发挥,“灌输式”、“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完全取于被动、消极、应付的状态。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
教师的调子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听不懂,这是学生学习无兴趣的关键。教学不精彩,课堂死气沉沉,这是学生学习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自身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处于消极被动与应付状态,这是学生学习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
教师如果不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学生上课没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课堂不活跃,学生上课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学习没有兴趣,失去兴趣,最后导致学生厌学甚至逃学。
从管理上看,出现这种情况后,教师包括班主任老师,不了解学生兴趣的变化,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引导,甚至放任自流。学生学习兴趣的转移或失去,与教师有关,责任心还没有到位。实践已证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成就学生的一生,一个不负责的班主任,可以毁灭学生的一生。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校,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学生不能进行自我调节,教师也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从学校办学理念看,有很多学校面临生存危机,特别是农村省级示范性高中,受地域的影响,加上负债累累,学校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其生存,有的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学校之间的竞争又十分激烈,学校生存步履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校只能在质量上做文章,追求升学率,追求短期效应。现在学校普遍担心学生安全问题,不敢放手开展各种活动,更不愿意组织学生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即使开展活动,也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而且审批手续很烦琐,不容易得到“恩准”。学生基本上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天真浪漫的青年学生的个性没有被发掘,有的甚至被扼杀,学生失去生机与活力。兴趣埋没,生活单一,知识狭窄,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欠缺,钱的意思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浮于表面。在学习上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目前,有很多校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不懂教育,不研究青年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不重视学生德育和学生的心理。有的校长一味地死抓课堂,抓教学,逼迫学生去读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观念及兴趣问题。学校要办出特色,应该认真研究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德育和学生心理着手,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他问题也就好办了。
从教师配备与知识结构看,学校普遍缺乏心理老师,而且很不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到处咨询、求医,远水解不了近火。教师不会消除学生心理问题,不会与学生沟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日俱增。有的视而不见,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步一步地滑入不能自拔的地步。家长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不会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长期压抑,漫漫偏离正常心理,感到十分痛苦。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存在导向错误,不能进行正确交流与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后,很多学生放弃学习,哪里还有读书的兴趣呢?
家庭:失望
专家指出,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从小学开始培养,错过了这个时段,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的孩子越到高年级,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家长错过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期。
家长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最担心自己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其成长过程中,家长最怕的是学校打电话。而现在的学校,给家长报忧不报喜的多。家长一旦接到学校的电话,可以说是惊恐万分。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经常违纪,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厌学、逃学、严重违纪也会接踵而来。
家庭给孩子的压力很大,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的孩子很在乎父母的一言一行,有的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普遍反映孩子难管难教,越管越不听话,越管越变坏。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父母教育方法的错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与管理的难度。现在的家长普遍存在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例如,给孩子配备手机,在校外租房陪读,用车接送孩子,为孩子包办代替一切,等等这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家长创造的环境与条件越优越,孩子越觉得读书吃亏,越不读书。心理压力大,学习的效果会很差。
家庭住宅的选择会影响孩子活动与交际。孩子学习兴趣的产生、培养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同伴的交流、比较、竞争与鼓励。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生活在花园小区,住在高楼之上,耸立蓝天,只能与白云为伴。客观上造成了同伴之间接触的机会不多,有的几乎没有来往,甚至终年不认识。这种生活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父母的期望与学生在校的实际表现,常常不一致。父母的付出没有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家长十分失望,也感到痛苦。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违纪、逃学的现象,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家长是“罪魁祸首”,教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社会:失败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近些年教育改革是不成功的。虽不敢苟同,但当前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教育的大环境也使得广大中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失去兴趣。
学生读书越来越低龄化,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有很多家庭在孩子不满三岁时就把孩子送到了托儿所或幼儿院去读书。接受规范化管理,受到老师的严管。孩子对读书没有渴望,只有厌恶感。孩子怕上学,害怕读书。例如,有两个朋友的小孩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太阳不读书,吹风下雨不读书,天气冷或热不读书,只在阴天读书。父母要求孩子上学,很多孩子就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到了高中后,这种心理越来越加重,最后导致很多高中生厌学、逃学、辍学。
学生学习负担、精神压力越来越重。从时间来讲,很多学校的学生每天早晨五点多要起床,晚上十点多接近十一点才能上床睡觉。节假日别想休息,不是学校有安排就是父母给学生请老师补课,什么特长学习、奥赛培训、夏令营等,样样都有。节假日不节假日了,学生、家长、老师忙得不易乐乎。从学习任务来看,除了我们通常说的九大高考文化科目以外,还要学习其他很多科目。在近两年全国人大会上,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有部分人大代表要求取消文理分科。这将苦了学生和家长,也为难了学校。学生学习的负担是越来越重,减负是虚,增负是实。学生整天为学习所困,学习兴趣越来越少,最后厌恶学习。
家庭经济负担越来越大。老百姓吃亏就在于自己没有读书,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望子成龙心切,能出人头地,希望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于是拼命找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到了学校后,除了正常的学费和生活费以外,还要交很多的费用,如教辅资料费、试卷费、油印费、补课费、电费、报刊杂志费、茶水费、班费等,交费繁多。学校召开家长会要交钱,学生放月假回家,也是要钱,压得家长透不过气来。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用说,条件差的家庭,学生回家要钱就是一顿骂。学生必然会怨恨父母和学校,产生心理问题。学生哪里有心思读书呢?
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评价学校呢?家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专家等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就社会而言,对一般的高中学校,学生能考上本科就是好学校。对省级示范高中,考不上几个北大、清华就麻烦了。校长、老师的日子不好过,学校的生存就艰难了。因此,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全面展开。每所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不惜一切代价,使用各种手段,把尖子学生招到学校。
社会环境越来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学校周边的网吧比比皆是,宣传广告的文字及不雅的图片到处可见。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等,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在家待业,给学生是一种无形的宣传与示范,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学生中悄然流传。很多没有读书的人在社会上吃得开、发大财,这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总之,学生不愿读书的多,中途辍学的多,普遍认为读书很苦。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成为学校、家庭共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学生失学,导致很多学生过早地进入社会,有的走上犯罪道路。青年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