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骑摩托
孔庆东的杂文艺术
柴芳昕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是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严家炎先生的博士,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以“北大醉侠”“北大的马克·吐温”之称而享誉文坛,近年来,随着《47楼207》、《空山疯语》、《口号万岁》等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佳作的相继问世,孔庆东的名字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熟知与喜爱。孔庆东可称得上是一位全能型的作家,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他能够熟练驾驭各种文体进行创作,并且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他的杂文,秉承着鲁迅先生“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之遗风,敢于仗义执言,又善于以其特有的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对社会上的种种弊端进行冷嘲热讽,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一些蒙冤受屈的老百姓,在读了孔庆东的杂文后,纷纷将上访材料寄往他处,请其在文章里为他们鸣不平。一些青年读者为他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更将其视作精神导师。其杂文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孔庆东的杂文究竟何以能够如此的让我们津津乐道,让我们对其文其人心存景仰,我想主要还是源于他杂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和其文字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幽默蕴藉,寓庄于谐
孔庆东的杂文首先最吸引读者之处便是文字上的寓庄于谐。在他的杂文里让人忍俊不禁的语言片段随处可见。他的幽默不同于鲁迅式的幽默,他的幽默是显而易见的,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禁不住莞尔一笑的。正因为如此,有媒体把孔庆东的作品称之为幽默文学,这当然是仅停留在作品的语言层面上而忽视了其思想价值的浅阅读。孔庆东本人也对此不以为然,曾写下《我不幽默》来告诉读者千万不要误认为他的文章仅仅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他说:
我自己写的文字,一向以有立场、有个性自负,所谓的“幽默”,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段,有时是为了说得含蓄,有时是为了说得精炼,有时是为了说得形象。总之,是为了一个另外的东西,绝不是为幽默而幽默。①
但这也恰恰说明孔庆东的幽默不是流于形式的幽默,他的幽默不低级,不肤浅,他的幽默是总能让你在莞尔之余回味无穷,觉得此中尚有深意在的幽默。以他的那篇《假如没有电视》为例,文中写电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假如没了电视,我们的生活简直不堪设想时,作者发挥想象以一段幽默文字来为读者勾勒出了离开电视的生活将是怎样一番情景:
假如没有电视,唐朝人还可以轻裘肥马拥佳丽,一日看尽长安花;宋朝人还可以梅妻鹤子酸齿牙,帘卷西风瘦黄花;拿破仑还可以手抚摸肚皮癣,把整个欧洲当作约瑟芬来蹂躏;瓦德西还可以怀抱唐三彩,让一座万园之园顷刻化为灰烬……但是今天的五十多亿现代人若是没有了电视,乖乖隆的咚,兀的不吓煞人也!
往大里说,假如没有电视,你就不知道国家领导人长得什么样。当年毛主席到农村私访,那位老太太还以为他老人家是县长哩!假如没有电视,你知道叶利钦有多“亲”,克林顿有多“钝”?见了伊朗女同胞,你会认为是古代人,见了阿拉伯的男子汉你还以为是养蜜蜂的哩!②
寥寥数语,将电视之于现代人的意义说得既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又言简意赅,透彻精辟。如细加品味,你还会发现在这幽默背后沉重的不幽默,假如没有了电视我们固然不知道叶利钦有多“亲”,克林顿有多“钝”,致使信息不畅,让我们变得孤陋寡闻,与世隔绝,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但让人目不暇接的电视节目在带给我们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剥夺了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一日看尽长安花”“梅妻鹤子酸齿牙”的生活情趣和“帘卷西风瘦黄花”的诗情画意。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写到:
可以夸张的一点说,已经不是我们在制造电视,而是电视在制造我们。后世的子孙提到我们这个荒谬的时代,没准就称之曰电视时代。③
由此可见作者对电视走入千家万户,影响着千万人生活的现状,是感到十分无奈和些许的悲哀的。所以孔庆东的幽默不是耍贫嘴,孔庆东的幽默绝非可有可无,他是以幽默为手段,借助诙谐的语言为文章表情达意而服务,是意味深长的,是严肃的。他的杂文创作上的幽默笔法与醉拳中“形醉意不醉”的要领乃是异曲同工。
二、精警透辟,针砭时弊
孔庆东杂文除了风趣幽默的语言之外,也不乏鲁迅式的精警透辟高度凝练的意味深刻的语句,这一特点使其杂文讽刺批判的锋芒与其他杂文创作者相比毫不逊色。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三言两语就将社会上的一些虚假现象揭露无遗,将一些人丑恶的嘴脸刻画的穷形尽相,把一些看起来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错误言论,批驳得体无完肤,我们从其杂文中可以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知荣辱,这些都要归功于他那深刻尖锐的语言。例如《“九一八”与传媒》中:
“九一八”到了,不忘国耻的朋友们,自然又会聚到媒体上念叨一番。我作为一个中国的东北人,自然每年也会感慨一番。然而年年念叨,年年感慨,日本却依然富强,中国则过去是“贫强”,现在是“富弱”,离真正的富强总差着一个“三八大盖”的射程。④
这段文字,将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凝练的概括为“贫强”和“富弱”,通过这两个词语意在说明近代的中国虽然国力衰微,但中国人民却在苦难面前英勇顽强、和衷共济,表现出了令我们为之骄傲的强大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物质生活虽然得到了改善,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却丧失了那万众一心,在敌人炮火面前奋勇前进时所焕发出的强大的凝聚力,所以还尚不足以说我们已经达到了国富民强。作者这深刻尖锐的语言,犹如清夜醒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我们的民族精神正在突飞猛进的物质财富增长中日渐萎缩。我们正在得到并失去着。如此经典而深刻的语言,让人读罢不由得击节称叹,为作者深刻尖锐的语言所折服。随后作者又写道:
中国很早就有了一种“富强”牌面粉,我们过去叫“富强粉”,包饺子擀面条,都很好吃的。然而为什么“富”跟“强”,总不能统一呢?可能问题就出在“粉”字上。经过鲁迅等几代先觉者的奋斗,中国人已经不是“一盘散沙”了,已经进步甚远了。可仍然没有达到毛泽东所号召的“团结起来”的程度,只是由一盘散沙,进化成了“一袋面粉”。面粉虽比沙子要和气善良些,但自己仍是不乐意团结的,必须经过一番暴力整顿,拿、捏、揉、揣、摔、打、按、压,这才乖乖地联为一体,变得坚韧筋道,刚柔相济。毛泽东时代据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其实七八亿人口的大多数还是很团结的,亲友邻里同事干群之间都相当友善的。百十来万受了委屈的“上等绅士”后来也基本都平了反,继续骑在人民脖子上作威作福,而且天天大骂毛泽东,随时准备向美国老爹献图献城,个人生活的幸福前景一片光明。而当今的社会,大小富豪们号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则天天人斗人,人骂人,人害人,甚至人吃人。富强粉早已绝迹了,我们吃上了朱自清宁肯饿死也拒绝吃的美国面粉,而原来那些为富强粉种麦子的农民,都涌到矿井下锻炼肺活量,或者是跑到高楼顶表演跳楼秀了。那拨无耻的歌星唱得多好哇:“咱老百姓,今儿啊今儿啊,真啊真高兴!⑤
作者用三个比喻把中国人在历次时代变革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乐于团结的国民性说得生动形象,将那些借着改革春风而成长起来的所谓“绅士”的大小富豪,为富不仁的丑态刻画的神形毕肖,痛斥他们污蔑历史崇洋媚外,将那些身处于社会底层的百姓逼得走投无路的卑劣行径,和谴责那些无耻歌星自欺欺人粉饰太平的无良表演。孔庆东敢于讲真话,勇于批判社会上的邪恶势力,并且能够运用辛辣尖锐的语言对它们进行淋漓尽致的嘲讽,是他的杂文在广大群众中受到普遍青睐的重要原因。
三、通俗易懂,自然流畅
孔庆东杂文在语言运用上除了兼具幽默诙谐与深刻尖锐的特点外,通俗易懂,自然流畅,也是其杂文有别于其他杂文的一大特色。孔庆东杂文的语言极具生活气息,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语意连贯的文字,生动鲜活的词语,使其杂文具有非比寻常的独特魅力。让人读起来有一种亲切之感。读他的文章就如同与一位敦厚的长者对话,丝毫不会感到有任何的隔阂,他将一些深奥的事理用平实质朴的话语娓娓道来,使你对他文中的观点说法心悦诚服。这样的语言,比起那些晦涩生硬的说教式的文章来,更容易让读者对作者产生好感和信赖,让读者从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接受和认同文中的观点说法。例如:《圣诞与荒诞》一文的开头部分,讲中国人对于节日的态度这样写道:
中国向来号称是“礼仪之邦”,最讲究过节。国有国庆,家有家祭,阴历节,阳历节,天地君亲师,党政军民学,三姑五姨六婆,八娼九儒十丐,一年三百六十日,隔三岔五便是节。过完了自己的节,再随喜别人的节。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当然也就“节多人不烦”,过节总是一件好事,多多益善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当年李闯王的最高理想不就是“天天都过年”嘛!何况中国人又胸襟博大,能够融蛮化夷,许多鬼子的节,都被咱们兼收并蓄,毫不歧视。比如什么盂兰节、浴佛节,不都和中国自己亲生的节日一样对待么?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滋润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把那热爱过节的传统美德更加发扬光大,一口气引进了东西欧南北美的成套节日,什么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节日太多,难免就有个亲疏厚薄,照顾不过来,便只好先委屈一下自己的孩子。⑥
作者开篇便用通俗易懂流畅连贯的语言对读者把中国人过节的情况做了个全面的交代,有排比、有对仗、有层次、有条理,一气呵成的把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和后来从国外引进的洋节说的井井有条,清楚明白,层层深入的从国家集体重大节日说到三教九流五行八座各自的小节日,又由中国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目繁多的节日自然而然的将话题引入到文中要重点议论的近年来被国人大量引入的洋节,并且巧妙的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了中国人对待洋节视如己出,甚至于不惜为了洋节而委屈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态度。作者用平易朴素的话语把问题讲的头头是道,让读者阅读起来朗朗上口,一目了然。有的作者在写杂文的时候常常引用一些高深的理论,夹杂一些生僻的语汇,让人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读者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拉大了杂文与广大人民之间的距离。而孔庆东在杂文语言的运用上尽量的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生活化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说理论事,表情达意。他曾说:“思想要进步,语言要通俗,生活要落后。”⑦可见他是本着为普通百姓写作的宗旨,来进行杂文创作的。
四、旁征博引,化腐为奇
孔庆东在杂文里还时常借助自己渊博的知识来征引一些前人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时下的一些流行语来为叙事抒情服务,运用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将一些复杂的事理和情感写得凝练精准,生动形象,使文章在语言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百年回眸看女装》⑧中作者描述秋瑾女士早年生活时写道:“婚后随官僚丈夫‘混在北京’,终于不堪忍受‘一地鸡毛’遂抛家弃夫,对丈夫说‘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只身前往日本,革命的干活。”作者巧妙运用三部电影的名字,将秋瑾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写得言简意赅,惟妙惟肖。混在北京体现了人生庸庸碌碌,没有奋斗目标。一地鸡毛写出了婚后生活的琐碎和乏味,秋瑾这个不甘平庸的进步女性因此东渡日本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写出了告别传统的贤妻良母式的家庭生活时所表现出的毅然决然,既将文中这个不重要的部分一笔带过,又增加了一些幽默的效果,让人读来饶有趣味。除此之外,作者还时常借用一些诗词中的名句,来把自己的观点一针见血的表达出来,成为全文的点睛之笔。在《也无风雅也无俗》⑨一文中,作者从几个方面证明以中国当下的影视制作水平,拍《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名著未免有些不自量力,拍出的作品乏善可陈,对名著本身也是一种亵渎,让观众误认为名著本身就如同影视作品一样粗糙。作者对此感到痛心疾首,于是在文章的结尾处,用清代一句遭过文字狱的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作为结语。给这些对原著领会不深的“不识字”却胆敢“乱翻书”的影视编导以当头棒喝。生动有力的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人对文学名著轻举妄动行为的鄙视和愤怒。孔庆东在杂文中的旁征博引,体现出了作者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其杂文创作上的又一亮点。
五、立意深远,细大不捐
孔庆东杂文除了在语言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外,其杂文的思想主题的也是吸引读者的地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离开了一个好的主题,任何出色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孔庆东的杂文主题鲜明、贴近生活、关注民生,不回避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也针对一些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论述,与其语言上的特色相得益彰,使其杂文从形式到内容都堪称一流。孔庆东杂文在立意上,对于那些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现象,往往从更高的视角予以关注,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以敏锐的眼光借助渊博的知识进行深入解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进行批判和揭露。如他的《从易子而食到易子而仕》⑩正是此类文章的代表,作者从历史上曾经频繁出现的易子而食入手,将话题指向如今某些领导干部之间的易子而仕,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新出现的腐败形式,指出易子而仕不过是易子而食把戏的一种变体,并且这种看似天衣无缝两全其美的良策,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代人遭人诟骂,比起易子而食来也未见得高明到哪去。作者从古到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把这种“即延续物质文明又保全了精神文明”的“易子”模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将那些互相利用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的鬼蜮伎俩彻底戳穿,言辞尖锐,情绪激愤,在结尾处,作者的一句“不知一些人的‘易子’模式,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对这些无耻之徒卑鄙行径唾弃。孔庆东的杂文在主题的确立上,能将这些民众普篇关注的问题,深入开掘,高屋建瓴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为读者拨云见日,给人以启迪。除此之外,孔庆东的杂文还就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与不以为意的问题,从一个学者的视角来给予观照,如在《“共和国”质疑》⑪一文中,作者针对当时传媒铺天盖地的使用共和国一词,提出了质疑,指出共和国一词的含义广泛,以共和国来指称中国的做法着实欠妥,这样会使得语义混淆,给人们造成误解。作者认为国家的称号是一个关乎国家尊严的十分严肃的问题,不容小觑。所以今后我们应该使用合乎语言规范的正确称谓,否则就会贻笑大方。孔庆东常以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感来创作杂文,敏锐的捕捉到微小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大问题,预见事物的继续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杂文来批评和指正一些错误的文化现象,有益于语言文化的良性发展。
孔庆东的杂文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读孔庆东的杂文你会因为他幽默诙谐的文字而莞尔一笑,更会因他将那些你欲言而又不能自言的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所感到的困惑和不满,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到的那些难以承受的无奈与失落一语道破,而为之拍案叫绝。杂文在他的笔下成为了刺穿阴暗的一柄利剑,医治痼疾的一剂良方,照亮迷途的一座灯塔,他的杂文在典雅与通俗间纵横驰骋,在“严肃”与“幽默”中自由翱翔,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对社会的弊端痛下针砭,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来阅读和品鉴。
注释:
①孔庆东. 空山疯语[M].重庆出版社,2008:4.
②③孔庆东.47楼207[M].重庆出版社,2008:184.
④⑤孔庆东.脍炙英雄[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⑥孔庆东.空山疯语[M]. 重庆出版社,2008:12.
⑦孔庆东.口号万岁[M]. 重庆出版社,2008:3.
⑧孔庆东. 空山疯语[M].重庆出版社,2008:129.
⑨孔庆东.47楼207[M].重庆出版社,2008:123.
⑩孔庆东.47楼207[M]. 重庆出版社,2008:139.
⑪孔庆东.空山疯语[M]. 重庆出版社,2008:16.
本期博客思考题:
1.杂文与博客是什么关系?
2.你所知道的全能型作家有谁?
3.写文章能救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