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地说,对不少的文字作品,如果只是进行粗线条的打量,很多时候,都是很难发现其瑕疵的。在这种说法里,既持有对作品文字的一种基本肯定,同时也是在说,创作中对文字的推敲可能还缺乏深度。
近日从网上读到了《京曲随想》一文,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来自风尘苦旅中的绵绵情怨,还是从七情六欲中流露出来的人生情怀,其无一不是生活的结晶。这些来自日子深处的结晶,凝聚着作者对那些遥远时光的怀念和理解,隐约有点朦胧的、殷殷的期待于其中,也未必不是。这篇字,除了作品视觉之独特而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之外,单从文字的创作和语言构造来看,文中的第一句话“从刘晓庆一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到刘欢的《情怨》,把人们带到了旧时的前门”,也在让我去反复地思考一点或和文学无关的其他什么。
文学是不唯概念的,但是任何文字也都会包含概念。比如,《京曲随想》这个标题,其中之“京曲”,便是作者用以表达《前门情思大碗茶》和《情怨》等一类音乐作品的一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是否表达准确了,到位了?我想说的是,带有京腔京味的“歌曲”是不是就被称为“京曲”?而“京曲”又是否属于“戏曲”?这应该算是一个话题,但考虑到这个话题不会很复杂,故这儿就不打算去讨论了。
文学作品中,不时也可能需要引用一些现成的文字。这些现成的文字包括他人已成定论的历史言论,以及其他文学载体和文献中所含的文字信息。比如诗词、歌词等都属于所谓的文字信息,当然,这其中也就涉及到一个援引是否准确的问题。就像《京曲随想》一文中所援引的《情怨》中的一句歌词一样:“放眼环天水蓝,你就在天水之间”,其中有否差错?如果我说有错,也许作者会感到委屈。或许会说,那是一字不落地从百度歌词上复制下来的。
我注意到,在网页上搜索到的《情怨》歌词,几乎都是一个脸蛋儿,我理解的以讹传讹估计就是这样来的。通过百度搜索来的《情怨》歌词中,还有一句“过眼的红颜风吹云散,唯有你的双眼钱我心间。”其文字中显然也是含有毛病的。如果生拉硬拽,将其放入自己的文字中,这对他人造成阅读伤害是毋容置疑的!惟这件事,这儿也不准备去议论了,因为一旦发现了一种可能的“毛病”,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查证问题,也许是件不会太难的事情了,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推敲文字的习惯!事实上,在百度百科之“情怨”条目下,其所给出的歌词是《情怨》歌词的正解。
不过,这儿针对刘晓庆唱过的那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可能还有几句话要说。因为这件事比起两句不知所云的歌词和一个出身不详的“京曲”概念,其所涉及到的是与非的判断,确实要曲折一些。在这个意义上,要感谢《京曲随想》一文替我打开了一个话题!至少我的印象中,有三个人是和《前门情思大碗茶》的演唱有关系的!其分别是李谷一、刘晓庆和杭天琪。
《京曲随想》的作者是否已经把刘晓庆视为了《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的原唱者?我不能肯定。事实上,无论是谁的原唱,于《京曲随想》那篇字都无关紧要,因为作者关心的是歌词,作者只是在从歌词中去透视一种时空的变迁,并企图从那些变迁中,去整理昔日所留下的诸多源于日子之美好情结。“情不断”,“天水蓝”,在记忆的深处,在云里雾间,一叶小船顿然荡开了天水之间的那种泛黄而浩瀚的人文情结,其实,这便是在感悟“风吹云散”于日子的美好意义。
但问题是,也有爱屋及乌的情形,不然,作者何以要带上这两首歌曲的演唱者的名字呢?也许潜意识中,作者确实是喜爱刘晓庆和刘欢这两个演唱者的,这件事,当然也是十分之自我的,惟爱屋及乌中,通常是会反映事物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关联的。那个“屋”和那个“乌”,到底有否关联呢?或者说,刘晓庆和《前门情思大碗茶》有否关联呢?广义说来当然有,岂止刘晓庆有,杨晓庆、马晓庆和朱晓庆他们也会有的,因为他们都曾经唱过这首歌,甚至连我,也曾经吼过这首歌,显然,我算不上那个“乌”,杨晓庆、马晓庆和朱晓庆也算不上那个“乌”,因为这只是一种平凡意义上的关联,只表现出某个人拥有唱歌的权利而已,杨晓庆、马晓庆、朱晓庆和刘晓庆都拥有高歌一曲《大碗茶》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对于这个世界毫无价值。
严格说来,只有原唱者才能称得上是那个“乌”!因为原唱歌曲和原唱者才能被认为是有关联的两者。这种关联的价值就在于原唱的概念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概念,云从龙,风从虎,原唱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而他人无法替代的理由,是因为原唱歌曲既然能流传下来,则说明歌曲的质地和演唱的质量都是一流的,是他人所难以超越的。如此看,刘晓庆算否那个“乌”,还真是难说!
事实上,在演艺圈内,和抢话、抢镜一样,屡屡“抢”他人的原唱歌曲来为自己添光增彩,实际上是在抢风头,这是会被人忌讳、被人腹诽,甚至还会被人不屑的!其实,抢歌的结果往往都是适得其反,甚至还会坏了口碑,落个笑柄于尘世。因为已经深深烙上了他人演唱风格和技巧的歌曲,犹如品牌效应,那是属于人家的!
那么,到底谁是《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原唱呢?余下的文字适时再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