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毒在1959年第一次被发现,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迅速肆虐全球。人们对艾滋病起源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从非洲青猴传来,有认为是小儿麻痹症疫苗导致,甚至曾有报道认为是从冷战超级大国的生物实验室中泄漏出来,而最多的科学研究还是围绕非洲的猩猩展开。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发现,科学家表示在野生猩猩身上发现了类似人类艾滋病HIV的一种病毒,这更证实了艾滋病毒起源于猩猩的说法。
猩猩艾滋病毒:人类艾滋病前身
这项发现简单说,就是科学家在喀麦隆南部丛林里,发现了在野生猩猩身上也存在SIV病毒,一种与艾滋病毒HIV最接近的病毒,而此前,科学家只在动物园猩猩身上发现SIV病毒。
人们常说的HIV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导致艾滋病(AIDS)症的病毒,HIV中的H是英文“人类”的缩写,而SIV病毒(猿猴免疫缺乏病毒)则普遍被认为是HIV病毒的前身,SIV中的S是英文“灵长类”的缩写。这两种病毒的联系是科学家一直以来怀疑艾滋病来自大猩猩的根据,但此前,人们的证据只局限于圈养的猩猩身上。
这次发现的猩猩艾滋病毒与人类HIV-1病毒中的O亚型非常接近,这也是科学界首次在大猩猩群中发现此类病毒。至今,科学界已经发现30多种非洲灵长类动物携带不同种类的猿类艾滋病病毒。
参加此项研究的佩特斯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在对从喀麦隆南部地区采集的数百份灵长类动物的粪便进行化验时,意外地在6份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抗体。随后进行的基因分析发现,猩猩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与HIV-1病毒的O亚型非常接近。
在HIV-1病毒中,存在三种亚类型,分别是M型、N型和O型。最常见的是M亚型,后两种非常少见,至今只有12例N型病症在喀麦隆发现,科学家认为这两种都是由黑猩猩通过血液传染给人类的。而O型也同样少见,只部分存在于喀麦隆、加蓬和附近其他一些非洲国家,但在这次发现之前,科学家尚不清楚O亚型病毒的发源地。
这次的发现被刊登在11月中旬的《科学》杂志上,是今年5月同样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发现的继续。
追寻猩猩平安无事的秘密
此前的基因研究表示,猩猩艾滋病病毒可能在100万年前就已存在,其从相关猴子病毒的变体上传染到猩猩身上,研究者猜测直到1930年,中非地区的人们开始捕杀和猎食猩猩,因此遭到传染,这引发出来传播最广的世界性流行病毒HIV—1型号,而另一种艾滋病毒HIV-2则只局限于西非,科学家猜测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人们吃猴子肉所致。
而对艾滋病毒来源更为关键的作用在于,猩猩虽然很多都带有猩猩艾滋病毒,但却没有像人类一样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病变传播。
“我们最终想知道为何HIV病毒在人类中如此广泛流行,但在先期感染者猩猩身上却没有发病?”科考队伍的领导者,美国伯明翰大学的汉恩教授说。
艾滋病毒发现史:
1.1959年,在现在的刚果共和国,一名成年男子在进行血浆测试时发现一种怪异病毒,但当时仍不知道艾滋病毒的存在。
2.1969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一名15岁非洲籍美国少年突然病死,其体内组织发现了HIV病毒。
3.1976年,一名挪威水手病死,发现其体内HIV病毒。
4.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五名同性恋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这意味着人们正式发现艾滋病毒的大规模传播。
5.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塔尼尔从同性恋卡氏肺囊虫感染者的血浆里分离出了一种新的病毒,成为最早发现病原体的科学家。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艾滋病起源:对小儿麻痹症疫苗受到污染理论的反驳”的文章。这篇论文由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民主刚果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共同合作完成,它证明了艾滋病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是黑猩猩体内的病毒污染了小儿麻痹症疫苗才传染给人类的。
艾滋病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最大“公敌”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全球有4000万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每年有500万人发病。仅去年一年全世界有30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它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迄今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还不是很多,虽然科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发现了艾滋病毒,但直到现在连对它从何而来都还一直没有定论。
有关艾滋病毒来源的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它最初源于位于民主刚果基桑加尼附近的一种黑猩猩。这种黑猩猩体内有艾滋病毒,而人们在制造小儿麻痹症疫苗时,曾用到过这种黑猩猩的器官,从而使艾滋病毒通过疫苗传染给了人体。
虽然只是一种假说,但它却引发了人们对小儿麻痹症疫苗的恐慌,并使世界卫生组织推广小儿麻痹症疫苗更加困难。在尼日利亚,有几个小儿麻痹症最多的省竟然因此禁用小儿麻痹症疫苗。
而《自然》杂志上的这篇文章则认为,虽然在民主刚果基桑加尼附近的黑猩猩中确实流行着一种猴免疫缺陷病毒,而那种病毒和所有形式的艾滋病病毒都相差甚远,从而直接证明了艾滋病病毒不可能是基桑加尼附近黑猩猩体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通过小儿麻痹症疫苗传染给人类的。
虽然从内容上来看,这篇由多国科学家完成的关于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艾滋病问题的文章,并没有突破性的理论进展,但能发表在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自然》杂志上,还是证明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不过这里介绍的,主要的还不是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而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怎样得来的。在这篇文章的背后,有一个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人们也许会更加理解,“追求真理的过程有时比真理本身还要珍贵”这句名言的真正含义。
事情还要从1997年说起。当时,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沃罗贝博士获得了英国罗德学者奖,进入了牛津大学进修。在这里他遇到了60岁的高级进化生物学家汉密尔顿博士,二人都对艾滋病病毒的起源感兴趣,于是就决定到非洲进行实地考察,来研究艾滋病病毒是否真正来自基桑加尼附近的黑猩猩。
为了壮大力量,沃罗贝博士还邀请了他的朋友,同样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乔伊加入他们的队伍。经过一番准备,2000年,三人来到了民主刚果。他们的计划是通过采集基桑加尼附近的黑猩猩的粪便和尿样,来确定这种黑猩猩携带的是哪种病毒。
当时的民主刚果正处在战乱之中,但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吓退三位科学家。他们从当地雇佣了几位向导和猎人,就向基桑加尼附近的丛林出发了。
不久他们就发现,自然的挑战比战乱更可怕。
考察刚开始不久,一天,沃罗贝博士在丛林里穿行时,手掌突然被棕榈掌上的刺扎了一下,当时还没有在意,但不久伤口开始化脓,感染逐渐加重,沃罗贝不得不在一名向导的陪同下撤退,并找医院接受治疗。他们在丛林里整整走了一天,才找到一条路。终于到达一个诊所,当时,沃罗贝已经高烧40多摄氏度,经检查得上了血毒症,不得不留在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就在沃罗贝留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汉密尔顿和乔伊也在丛林里陷入了困境,他们陷入了蚊子和军蚁的包围之中。身长2.5厘米的军蚁令人望而生畏,而当它们成群结队的过来时更令人胆战心惊。有一次成千上万只军蚁侵入了他们的宿营之地,他们只能靠在周围烧上一圈火才得以击退它们的进攻。
军蚁虽然可怕,而蚊子更令他们防不胜防。更严重的是,这些蚊子身上还带着疟原虫。汉密尔顿和乔伊都没有逃过这一劫。63岁的汉密尔顿考察还没有结束就已经疟疾发作,回到英国后不久就因为并发症而去世。而相对来说年轻的乔伊要幸运一些,几个月后他因为疟疾发起了高烧,但时间不长就康复了。
采集样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黑猩猩晚上一般在树上睡觉,他们就需要找到黑猩猩晚上睡觉的地方,然后就在那旁边宿营。等到第二天早上黑猩猩的排泄物从树上掉落时,他们才能把这些排泄物封存带回。不过相对于需要应付的其它挑战,他们觉得采集样本几乎是最容易的事情了。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困难,而等他们返回并对样本进行分析后,却发现样本数量不太够,得不出确切的结论。不得已,沃罗贝博士只有重返非洲,不过这一次他却幸运多了,远没有第一次那样困难。
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沃罗贝博士和同事后发现那些黑猩猩体内确实存在一种以前不知道的病毒,他们把这种病毒叫做猴免疫缺陷病毒。他们绘制了这种病毒的基因图谱后发现,这种病毒和艾滋病毒相差甚远,它只是艾滋病毒的一个远亲,并不能转化成艾滋病毒。
经过生死的考验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沃罗贝博士和同事们终于为小儿麻痹症疫苗平了反。这也许会帮助人们消除对小儿麻痹症的误解和恐慌,但我们仍对艾滋病毒来自何方不太了解,仍然没有对付治愈和消除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我们需要做的事仍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