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沿着蟠龙溪一路风景,大约步行四十分钟到达这蝙蝠洞口。关于蝙蝠,总能让人想起黑乎乎的像老鼠,夏天里在空中飞来舞去,总和阴暗潮湿连在一起。外国多是有关吸血鬼的传说,是轻佻的老鼠的意思。中国呢因为改编的武打的金庸作品,导演大概受西方影响或大概也不爱蝙蝠,写的也是靠吸血飞行着让邪教功力增进。因为它是哺乳动物的会飞的动物。所以说鸟不是鸟,说是鼠类又不是鼠。所以冯梦龙笑过蝙蝠骑墙,云南景颇族则不喜欢蝙蝠人的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关于这些。但华夏民族因为蝙蝠的蝠与福同音,所以雕刻建筑上常有蝙蝠,取吉祥有福之意。有的酷酷族还纹身蝙蝠,取敏捷祝福之意。不论传说故事是褒是贬,都是人类的事情,蝙蝠以它的特立独行还是该来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每逢夏季,这蝙蝠洞里会密密麻麻数千只蝙蝠。到了我去的冬季,它们去了更暖和的地方过冬了。那我为什么还去蝙蝠洞呢?肯定还是有理由的。请跟着我们的竹排行。
02水清,四壁都是岩石,宛如铜墙铁壁。很难想象我们穿越的生命之门的竹排从哪里进入。
03我们坐在竹排正中的长木凳上,哈哈!大概生命之门从此进。
04很多时候,角度一变,门自然打开。生活的哲理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所以自小外向性格,爱玩闹的孩子多豁达,多不会认死理。现在城市孩子的长期接送,宅居很容易让他们丧失最好的感悟生活的好时机。建议寒暑假带孩子多外出,到了青春期孩子就会不喜欢和你在一起,这时候你就寻找合适安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找伴在一起。我的办法是让少女冰虹住宿,赞同和同学聚会,要求是AA,安全,准时回家里。成长的快乐在于他们自己找寻。我们做很好负责的旁观者。这样他们快乐的生命之门也能在青春期少些成长的烦恼。
05 船到桥头自然直,门到竹排前自然开。
06我们坐着,从缝中的光里看,我们的竹排是在巨石和巨石间的缝隙中行,不是专业的熟悉地势的竹排人,准让游客碰壁落水,阴暗中有水性也是很恐怖的事情。看来这景区未来应该要配上救生衣以防止不测。还好这里游客少。没有撞排事宜。听说发现此门时,那些风景的发现和开发者,退休干部李克庭自己曾编竹排进入,估计无人去过那里,关于未知的洞,人们做的第一想象力就是妖魔,不知名怪兽。对于不蕴水性的李老真是佩服他高于常人的胆气。当时他也碰壁,竹排把他甩下水,还好他扑棱着爬上了竹排,穿越了生命之门,到了洞里。如果上天无灵,如果这方水土无灵,如果那天老李出事,我想这蝙蝠洞的生命之门就不存在,而是幽灵之门了!很多时候神和鬼怪也就是一步之遥。我们要尽可能让自己的神性跟着自己。这就是所谓的人品好,总有好运气。感谢这位老人68岁开始的对这方水土的探索。福建山区老人有很多坚韧品质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07 黑暗中看到光了。
08中间缝隙中看到巨石间的绿植与苔藓。
09 越来越亮了。
10 看到外界了。
11因为有竹排师傅的熟悉此地,黑暗中我们没有丝毫害怕,忙于拍摄忘记看时间,大概不超过十分钟的生命黑暗之旅。生命之门很有道理,我们不是就是通过母亲的生育黑暗之道,来到光明的世界吗?李老对景区景点的取名真是睿智之人。
12洞中的景物下文详说,这是洞中常有的巨石间的缝隙之光。这里夏天挂满蝙蝠。
13黑暗洞中有远处的水瀑布隐约可见。想着李老,独自一人的探险,黑暗无知扑棱棱一群被惊起的飞行物,黑与白。凉飕飕一阵风起,没有胆量之人,无险可探。从竹排大哥口气中听出很佩服李老。有机会拜望这位老人,一轮蝙蝠洞,我也成为他的粉丝之一。
14这效果好些有些慢门,这ISO好像真的很巨大,燥点巨大呀。初学摄,能看着美就成了。不讲专业知识啦!当然善摄影者在数据上给我建议,我也是很开心的,因为结合实际的摄影进步会超快,这就是我不大看摄影知识的大毛病之一。
15把从洞中出去的过程也在此篇放出,因为也是再次穿越生命之门。
16出去时比进来拍摄好像胸有成竹些,寻找水绿幽幽的感觉。找到啦!这里的绿之门。
17竹排前行,两边的石头在刷刷往后。想起昨天看的戏说摄影的话。摘抄自佳音博客回复博友的话:“变焦靠走、对焦靠扭、虚化靠抖、测光靠瞅、防抖靠肘、抢拍靠吼、遮光靠手、除尘靠口、模特靠狗、自拍一张不丑、凭俺一腔热血、横扫一切高手!”看来我也是凭俺一腔热血,没横扫一切高手,只扫了扫这生命门中的石头。
18到生命之门的门口了。全世界的婴儿不能表达,不知道人从生命之门中来到人生,是否真是快意人生。现在的医疗理念,多为剖腹,连这生命的第一次体验也被冠以安全后剥夺了。人的生命体验乐趣因了科技还要被剥夺多少,没有疼痛的人生是完美人生吗?哲学问题在生命之门里思考还是恰当滴。各位看官尽管各抒己见。满意的答案者,下次回家时一并前往到家里做回贵客。
19 水静淡痕
20 驶向生命之光
生命之门,生命之旅,驶向生命之光。
退休的李老68岁起用13年开辟了这一方让我们体验的生命之旅,
从这特有的自然之景中,从李老的生命探索中,
我们是否也应该在这来一回的生命历程做些什么,是爱玩的我想的事情。
什么时候回家拜望这位80多岁老人。可能能得到更多生命的感悟。感悟生命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