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传销梦魇——基于一传销案例中个案分析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挥之不去的传销梦魇

——基于一传销案例中个案分析的调查报告

摘要:传销,被称之为“经济邪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知之不祥、避而远之的事物。它致使无数人沉陷其中、深受其害,危害极大。本调查报告通过对传销案例中个案的分析,探究传销发生的条件、原因及其过程,以使人了解传销避免受其害,并初步揭示滋生传销的深层土壤。

关键词:传销新田公司大学生就业

传销是经济犯罪活动,涉及复杂的经济问题,对于试图去理解其中奥秘的学生来讲,颇为困难。然则,传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牵涉到村治、大学生就业、新生代农民工等等问题,其中所反映出家庭伦理道德缺失、公平正义不在场、贫富差距。对这些宏观命题做出严密的理论分析,笔者难以胜任。但宏大的命题都以细节为依托,所以见微知著是本调查报告试图达到的效果。

一、课题缘起

为何做出此番尝试呢?

首先,传销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它都造成无数家庭四分五裂、倾家荡产,致使无数人心沦丧、沉沦堕落,引发新的社会危机,而且传销一直不断推陈出新、扩充地盘,对传销这颗一时难以覆灭的毒瘤做一番分析,以防范于未然,意义重大。

根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公诸于世的最新的一例重大传销案为“10万河南人深陷宁夏贺兰山下传销案”,陷入其中的有因冤假错案坐牢整整11年而获国家赔偿65万元的赵作海,他总共投资了17万多,加上前两年的花销,国家赔偿的65万元目前只剩下20多万(来源河南电视台2011.08.04);另外,2011湖南“爱可欣网络传销”涉案金额高达12亿(新华网2011.08.01报道),如此的传销案例一年中数不胜数。

其次,笔者曾亲身经历传销,对传销有切肤之痛。

暑假闲居,在乡村田野与人交谈,总能听到关于哪些人又陷入传销的话题,此时总难免触动笔者关于2009年春节期间在传销窝点的回忆。那次的经历,最近几年都会浮现眼前。感性的回忆与理性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关注传销的习惯。几年理性的思考与材料的累积,促使此篇报告的形成。

最后,人们对传销知之甚少,隐患重重。

笔者所认识的在外打工多年的务工人员大概有70%曾进入过传销组织,其中包括多位大学毕业生,但当你详细问及,他们却支支吾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时,还未完全进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大多对传销闻所未闻。

作为最初尝试,本报告写法凌乱,不成系统,但试图将一些一手资料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出来。本调查报告材料来源,主要为对曾陷入传销人员的访谈资料、本人的亲身经历及其少量的网上资料。

二、传销简述

传销,有各种定义,关于它的讨论也纷繁杂乱。

根据我的理解,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一言以蔽之,传销就是别有用心的组织者,精心编织一个骗局,诱惑吸引人员加入,层层累积,形成严密的关系网,依靠人头费存在的经济诈骗行为。

传销,1945年起源于美国,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发明的。以后逐步为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七八十年代,传销风靡世界。然而传销的发源地美国,传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自行灭亡;在欧洲,现在传销也是一片荒漠。

1993年,传销进入中国,即引起国人的关注。直至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之前,传销在中国合法存在和发展。传销在北京、广州等地也得以迅速发展。国际上比较引人注意的传销公司如“雅芳”、“安利”、“仙妮蕾德”等相继在中国注册了合资公司、子公司或建立了办事处。国内诸多的企业也纷纷挂出了传销的招牌。

1998年之后,在较短时间内传销陷入沉寂,然而随之而来的非法传销却甚嚣尘上,发展迅速。后来,传销被定性为完全的违法行为,在概念上传销即为非法传销。

传销主要分为掺有暴力行为的北派传销和传销的升级模式南派传销。

人们对北派传销的暴力传销模式有一定的警惕性,因此受害人容易想明白,恢复理智。只要能够与受骗人员接触,给他们分析清楚形式,算算账,他们就很容易脱离传销组织。

南派传销模式,由于受骗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财力,对说教者的反击能力也很强。最重要的就是始终保持与受骗人的联系,我们要了解到他们的心理是不承认自己在做传销,对于这样的提法他们非常抵触和反感。然后再慢慢地渗透给他们传销的错误和可能的伤害。相对于北派传销,南派传销就没那么好劝服了。

此外,现在的传销模式还呈现复杂多样化的特点,一些传销集团还吸收其他迷信方式聚敛群众,从而形成“双重邪教”共同作用的不法体系。

同时,最近的网络传销也大量存在着,传销发展的方式也不断在变化。

传销都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传销组织宣扬“投资小,回报大,回收快”理念,几千块钱的投资一年之后就会得到几十万的回报,几年之后每个都成百万千万富翁。

二,靠拉下线拉人头生存。传销产生的原始动力与最终目标都是钱,而拉人进入组织是根本的途径,每个进入的人员都必须交三四千左右,作为“投资基金”,每个人都拉人头,被骗进来的人也拉人头,如此循环不息,形成庞大的关系网。

三,有一套严密的洗脑程序。一般有两种形式,单对单的劝说和集体上课;首先,营造封闭的环境,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报纸;其次,集体上课,详细讲解传销程序与盈利模式,课堂氛围热烈;最后,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一般都是老乡向你叙说他的成功史,劝说你尽快加入;

四,假借国家政策进行宣传。传销组织虚构出中央某位高层领导的家属是他们的后台,制造虚假的政府红头文件,与某些国家战略如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

五,依赖亲情与朋友关系。亲戚朋友是每个陷入传销人员首先的发展目标,每个人进入传销组织的初始阶段因为感情的因素选择暂时相信,试着去了解,却被洗脑成功,最后深陷传销。

六,传销一般为异地传销。陷入传销的人员一般远离家乡,奔赴远地发展,而且传销组织禁止发展当地人为下线。

三、案例剖析

(一)、传销组织——“新郑新田公司”

1、组织简介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为省会城市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人口总计66万,城区人口15万左右,2008年GDP为305.5亿元,是一个典型的国内中等城市。

“新田公司传销案”曾在2004年轰动全中国,中央电视台曾今做过专题报道,其中法制频道还制作过专门的关于传销的专题片,将“新田公司传销案”这一类传销定义为“新田模式”。“新田公司”当时遍布湖北、湖南、河南、辽宁、宁夏、广西各省,其中“武汉新田”最为著名。经过2004年媒体的报道揭露之后,“新田公司”硝烟暂灭,但各地的仍有小部分传销组织在“新田公司”的名下进行活动。而2006年开始“新田公司”在各地死灰复燃,重新焕发生机。

“新郑新田公司”最早于2005年初开始在新郑展开传销活动,在2009年10月这一传销组织最大的代理商突然消失而停止活动。课堂上讲到这公司名字来源是取自新田的谐音“心甜”,意指让老百姓的心甜。这一传销组织在鼎盛时期,即2008年9月份左右,整个网络(网络为传销组织的惯用语,指代传销活动中的组织,有小网络大网络之别)有2000余人。由于传销组织并非铁板一块,各个传销组织内部经常争抢地盘、各立山头得情况,或者假借某一公司旗号,所以“新郑新田公司”与之前庞大的“新田公司”传销系统的关系扑朔迷离,难以考证。

2、“新郑新田公司”的“高招”

很多从未接触过传销的或者对传销不够了解的人,对那些深陷传销的人的态度,或投之以轻蔑的目光认为这么简单的事还看不清真是愚昧透顶,或抱之以鄙视的目光认为他们各怀鬼胎明摆了是坏人进行诈骗。但是,接触过传销而又出来了的人和对传销了解的人,显然不会有那样的目光。大部分深陷传销的人都不是愚昧透顶的或者是骗子,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如飞蛾扑火般进入传销组织里呢?这就不得不佩服传销组织的“高明手段”,笔者接触的“新郑新田公司”的高招,概括起来无非三点,一晓之以理,二动之以情,三诱之以利。

晓之以理,即传销组织利用诸多貌似严谨实则漏洞百出的理论,给自己披上华丽的外衣,借以虚张声势。“新郑新田公司”则冠冕堂皇的号称,他们承担了国家的秘密使命,即在全国范围里建立人际营销网络,以抵制外国公司外国货对中国市场的冲击,是一项光荣的开拓性事业,如同一项革命使命,而在他们背后有非常坚硬的后台,甚至某些中央领导的家属就是他们的直接领导人或者也是这一组织里的成员。经济学的理论也被他们充分利用,几何倍增原理、直销理论、市场营销相关理论,五级三阶制,如销售人员应具备八种心态、要学会社交礼仪、强调励志与付出等。他们谙熟心理学理论,摸准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适时采用不同的措施,同时运用成功学理论,起到激励和加强信念的作用,如“成功无他,用心而已”“成功要付出三水:汗水、泪水和口水”等等这些生活哲理一旦被传销利用就变成了让人执迷不悟的麻醉药。当新人(刚进入传销组织而没有交钱的人员)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都有一套理论来应对,就是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些无从考证的事情来回答,或者绕的人云里雾里。

动之以情,即传销组织发动情感攻势请君入瓮,情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传销组织吸纳新人,一般都是利用情感的攻势,当时我所在的寝室(传销组织一般为群居)人员,有被男朋友叫过去的,有被母亲叫过去的,也有被同学交过去的。在说服阶段,很多人也是被情所打动,他们抱着亲人是不会骗我的心态,相信他们所做的选择,如果有人开始抵触,在亲情爱情友情的软磨硬泡中,极容易失去应有的理智,人在情感的绑架中人极易束手就范。同时,在日常的相处生活中,他们所营造的互帮互助、礼貌轻松的温馨氛围,也会达到让人放松警惕的目的。总而言之,人是情感的动物,极易被情感所裹挟,传销组织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诱之以利,即传销组织许诺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引诱人员投怀送报。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当一件事百利而无一害之时,趋之若鹜者必当成群结伴。传销组织利用这一心理,大做文章。他们在课堂反复的讲,参加我们的网络,只要你不惜一切代价用不了两个月你就有几十万的回报,“新郑新田公司”强调一个月能轻而易举的得到23.8万元。同时,他们会树立成功的例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加入的人相信我也达到那样的程度,当然这些成功例子是子虚乌有的。例如,他们极力宣扬“新田公司”的总经理王琼,曾今获得过“全国十大优秀青年称号”甚至若有其事的虚构出一份详细名单。

当然除了这三者之外,传销组织会营造出一个封闭、温馨、愉快、狂热的环境作为前提,在这环境当中,新人的手机会被变相扣押,没有报纸电视,没有网络;一个寝室会如同一个家,欢声笑语常在,彼此相互关心照料;他们生活相对单纯却愉快;他们在课堂上,大声欢呼,肆无忌惮,几十个人总是发出整齐划一的鼓掌声叫好声。

在一个相对特殊的环境下,在理、情和利的轮番冲击下,大多数人都会丢失应有的理智,放弃独立的思考,缴械投降。

3、“新郑新田公司”的“内部秘密”

传销组织的结构一般为“五级三阶制”。五级为五个等级,等级名称各传销组织说法不一,“新郑新田公司”的五级分别为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代理商;三阶,即三种上升的途径,会员成为推广员,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三点(一点即一个人头所交的入会费),推广员上升为培训员,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十点培训员上升为代理员,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九十三点。如此,层层累积,如同树的分叉,一直散开来,无限发展,形成庞大稳固的关系网。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到了33代人数将达到80多亿,超越地球人口总数(图1)。如此一来,这是何等荒谬。

代数每一代的人数网络总人数

1 11
挥之不去的传销梦魇——基于一传销案例中个案分析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223
347
4815
51631
63263
764127
8128255
9256511
105121023
111024 2047
1220484095
1340968191
14819216383
151638432767
163276865535
1765536131071
18131072262143
19262144524287
205242881048575
2110485762097151
2220971524194303
2341943048388607
24838860816777215
251677721633554431
263355443267108863
2767108864134217727
28134217728268435455
29268435456536870911
305368709121073741823
3110737418242147483647
3221474836484294967295
3342949672968589934591

图1:人数倍增图

注:在30代之时,人数超过10亿;33代之时人数超过85亿。

每个传销组织的人员,从新人到会员都要交一笔钱,一般三四千元不等。“新郑新田公司”的入会费是3900元。而这笔钱一般先停留在代理员层次这里,代理员每个月定期将钱打给代理商,在月中下发工资,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薪酬。“新郑新田公司”每个层级的分配大概为,代理商截留60%,代理员得到18%,培训员12%,推广员10%,而从新人成为会员的人员没有工资,新会员只有成为推广员才开始得到酬劳(图2)。如此的资金分派方式,只有代理商和代理员能赚到钱,其他层级的人都只有往里面贴钱,但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是自己成为代理员甚至代理商。

级别

分配百分比

金额(元)

代理商

60%

2340/一点

代理员

18%

702/一点

培训员

12%

468/一点

推广员

10%

390/一点

会员

0

0

图2:“新郑新田公司”资金分配方式

显而易见,这种分配方式造成的局面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大部分的钱被上层攫走,绝大部分人将血本无归,落寞而归。

传销组织里的人员主要活动于寝室、课堂和串门拉新人的过程中。传销里面一个课堂的就叫一个网络,一个网络一般有五六个寝室,多的时候会有十几个寝室,当一个课堂的人有快200人的时候就回分课堂,一般分课堂了都会迁网。一个课堂的头都是代理员,不过代理员很少露面,每个课堂都会有两个管理课堂,代理员一般都是联系管理课堂的。管理课堂的都是培训员层级的人员。每个寝室里都最少有一个培训员,寝室的寝室长一般都是推广员,同时还会有两三个推广员。

(二)个案分析

1、传销组织的基本单位——寝室

传销组织的基本单位为寝室,一个寝室一般十多余人。笔者于2009年春节期间进入“新郑新田公司”传销组织,所在的寝室位于新郑新建路附近。其住处为民居总共两层,空间特别狭小,陈设极其简陋。底层为厅堂,摆放着大堆的土豆、大蒜占据一大半空间,其余地方堆满杂物,只留下一条过道。第二层是睡觉的地方,只有两个房间,男女个一个房间,房间内的家具只有一个老旧的柜子,没有床,直接用席子垫在地上。当时,这个寝室总共有11个人,其中,五女六男。寝室中有两位培训员是寝室的管理人员,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其他的人员都是他们的同学亲戚朋友。在这11人当中,大学生四位,四十岁以上的农民四位,其余三位为二十岁以下刚出来的打工者,即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的日常生活,早上起床走路去离寝室很远的传销课堂听课,一上午都沉浸在传销课堂狂热虚空的氛围中。中午全部回寝室自己做饭吃,饭菜极其简单,大部分傍晚时分去菜市场买的最廉价的东西,甚至他们会当拾荒者捡菜市场丢弃的回去。下午一般在外面闲逛串门以说服新人,晚上打牌消磨时间。整个寝室的人,相互极其熟稔,氛围温馨轻松。在传销组织覆灭之后,他们在时间浪费金钱流失亲情淡漠之后,重新艰难开始自己的生活,在此笔者透过一个个案对三个群体中的大学生群体做一番详细的了解。

2、聚焦个案——“天之骄子”的坠落

Z,男,江西人,1985年生于农村,理科生,甘肃一普通二本大学毕业。第一次见他就觉得这是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皮肤黝黑,一头干净清爽的头发,为人随和却沉默寡言,所说的话缺乏条理却认死理不知变通。

他的家庭为贫困的农村家庭,一家四口,父亲,母亲,姐姐,他自己。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为父亲,父亲小学毕业,沉默寡言,能写一手好字,为人精细严谨,一直担任所在大队的会计,但父亲的经济来源仅为打零工,极不稳定,最常做的工作是在附近镇街上当搬运工,极其劳累与艰辛,工钱在基本40-100元之间,赚多少完全在于流了多少的血与汗,每天天刚晓亮即出门,往往抹黑回家。母亲,初中毕业,性格温和,在家操持家务,曾今当过半年的代课老师,但自那之后就一直在家,几乎没有出去赚过钱,她能将简陋家手收拾的井井有条,督促儿女努力学习。姐姐,大他两岁,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向极其优异,高考以600多的高分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所选专业为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这个家庭出了两个大学生,家里从来负债累累,没有过富余。仅仅依靠一人一天几十块钱的工钱却无限支持子女继续读书向更高处攀援的农村家庭,在现时遍地开花无处不见。

他的求学路虽然艰辛却依旧坚持到底,于2007年大学毕业。一路走来,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二十三岁以前,他的生活永远是这个学校到那个学校,这个课堂到那个课堂,每天面对的不是同学就是老师。他成绩不能算优异,处于中上游的水平,中考意外失败,进入了一所普通高中,在高中刻苦努力,作为理科生在高考第一年没有考出理想成绩,毫不犹豫的复读一年后进入一所普通二本学校,所读专业为车辆工程。他的大学生活,他对它的概括就是基本上虚度,他特别提到的是老师的话不能听信,例如高中老师可能为了激励你让你有动力缓解压力,常常会说苦一阵子到了大学你们就好过了不用这么努力那时可以好好放松。他深受这个忠告的影响,从来没有对大学生活进行过计划,一天一天走过,似乎只有年岁的增长。在大学里,他从不关注社会和新闻,只在自己的一亩田地里,玩玩游戏,看看动画片。在大学中,他没有过感情经历,是因为自卑,自卑但不奋进安于现状,认为大学毕业之后不管学的怎样总应该有份不错的工作。

他在2007年毕业,于三月份左右离校,投入到找工作的茫茫人海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这情况对他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改变了他很多的观念。在找工作的时候,他看到很多他的同学虽然成绩比他还差但轻而易举的进入到了国企或者成为公务员。而他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接受了一份每个月一千多的工作,在一个机械厂,每天把自己弄的很是疲惫劳累。此时他很不满,此时他打心底还是难以接受。

在经过了两三个月左右的折磨,在2007年8月左右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他原先要好的高中同学的电话邀约,说他恰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能投资办一个机械类的小厂,现在急需要有技术的人员加入,如果过来的话,只要用你的知识就能变成干股,共同创业。他的同学总在旁敲侧击,暗中提示,不断引诱,说我是念在多年的交情,可以过来先考察下如果不满意绝不强留。他最初听到这样的消息之时,喜出望外兴奋不已,觉得终于不要再过这样的苦日子,是解脱的时候,这真是天赐良机。于是,他很自然的接受了他高中同学的邀约,踏上了去新郑的路。

在还未缴费依然是新人的阶段,他几乎被隔离,手机无法使用,没有电视机,旁边的人都是比他先来的人,后来知道这是特意的安排,传销组织不会让两个新人住在一起频繁接触,以免双方交换心得引来不利于他们的事情。上午上课,住的地方很简陋,吃的实在差劲,下午总是在串门闲逛,总有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他知道被骗的时候很沮丧,可是在传销人员的说服之下,慢慢地当成那是个善意的谎言。刚开始,他会一直在问,为什么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公司和产品,可是传销人员也能见招拆招,并且通过课堂上的灌输,和环境的熏陶,在经历了一个礼拜的“洗脑”阶段,他最终还是相信这是件很靠谱的事情,自己真的能在这里开创一份“伟大”的事业。

他当时仍未赚取到足够支付入会费的钱,没办法只能伸手向家里要,骗他们说自己要和同学创业开一个小工厂,并且保证这件事十拿九稳能赚到钱。家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很为他高兴和骄傲,刚毕业就能有如此好的事情,没有半分迟疑把他们仅有的五千块钱打给了他。这是第一步,当他骗了第一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发展下线,他首先能想到的是他的同学,在打了十几通电话,有两位同学过来考察,其中的一位相信了并且留了下来。之后他所发展的对象就是家人亲戚,在2008年初,他将他在北京重点大学读书的即将要硕士毕业的姐姐也骗了过来,她经过一个月的犹豫与徘徊,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传销组织训练有素的这套攻势。如此的拉人过程一直在持续,他在进入传销组织五个月之后,成为了培训员也就是第三层次。随着逐渐的级别上升,他的同学亲戚能骗过来的都差不多过来了,于是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能发展的潜在对象很少。而且随着级别上升,他能参加的会议更多,对真个传销组织的运作和真实目的也逐渐了解。但他在了解到真相的当下并没有想完全退出,而是想继续呆下去,直到能收回到自己所投资的钱,甚至能大赚一笔,也不管这钱是怎么来的,反正大家也这样骗来骗去。

在2008年暑假,他父亲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在回家处理丧事过后,亲戚们对所作的工作也有过质疑,但他每次都气定神闲,以毋庸置疑的语气回答他的亲戚,他所作的事确实是办厂,只是没有开始盈利。此时的他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挡他在传销组织的脚步。

过了一年,他仍旧停留在培训员级别,没有发展,而在这一年中,他从传销组织所拿到的钱仅有一千多块,但依然毫不气馁相信自己能发展到代理商级别,大赚几十万,于是依旧不断的往里面投钱,因为在这过程中,不光没有工资可拿,还要付房租伙食费,最大的开销就是每当邀约了新人,要花去不少的交通费和招待费。而他后期所花费的钱几乎来自父亲的赔偿金。

磨了两年之后,他实在感到自己在传销组织里发展空间有限,于是在2009年7月份左右,默默然离开了传销组织。

当他被问及传销是什么和你认为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深陷传销之时,他说道,传销就是骗人,传销组织的上层都是骗子,有时很佩服那些组织者能营造这么“完美”的骗局;说道原因,他则简单的回应说这或许和中国的国情难逃关系。

在这个寝室中与他直接有关联的是他的姐姐和同学,他们都是大学生,而且他姐甚至是硕士毕业生。曾今归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这里突然堕落,失去了理智,没有里常识,甚至丧失了道德。

四、余论

传销作为一个经济“毒瘤”,有其孕育他的深层肌理;传销这一颗闻似芳香芬芳却暗藏剧毒的“恶毒之花”,必有其滋润它的深层土壤。传销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存在着而且朝着越来越大的局面发展,在一次又一次的严厉打击下,总是有惊无险,死而复生,轮回循环无法改变。传销作为一个极致特殊的存在,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必然对应着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人和特定的环境。

绝大多数人在探讨传销的内因时将人的贪婪、愚昧、丑恶作为根本原因,这也没错,社会作为人与人共同构成的一个集体,所有事物的发生与存在发展与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销的组织者在整个过程中,为追逐自己的私立满足自我的贪欲,贪婪和丑恶的一面毕显无遗。而作为上钩的传销人员会深受其骗,与自己缺乏基本常识,无法独立思考,没有判断能力,轻信别人,这种种变现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愚昧。归因于此,似乎一切都已言尽。但是,我们作为人,贪婪、愚昧丑恶,这人性的恶,在全人类来看,是共同的存在。为何传销却在我们这里如原上之火无法扑灭呢?

我们看到无数大学生,在传销组织里占的比重很大,作为受到最高层次教育的一个群体,原本应该可以避免陷入这个深坑,然而他们却无法绕过。我们知道大学应是孕育“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之场所,大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乃其基本要求,然而现实却难免不尽令人满意,大学的问题在扩招的后的问题一一凸显,越演越烈。大学之前,我们所接受的应试教育,对于我们独立人格的形成,独立思考的养成,帮助甚小。虽说人的发展根本在个人,可是如果在整个教育阶段我们做一些改善,或许我们完全可以绕过深坑。

在传销组织当中,大学生、农民和年轻的打工者,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低层,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遭受这社会激荡带来的深深剧痛。大部分农村的毕业生,给予他们的机会寥寥无几,现今这种断层的现象极其严重。公平正义的缺乏令他们沮丧,当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背后的关系得到好的工作,他们只有把眼望着,以前为了未来做得努力付出的汗水毫无意义,这是多么的令人灰心沮丧。传销作为社会的病,底层的人无法得到疫苗,难以抵挡它的侵袭。

传销是由社会恶的存在所孕育出来的事物,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反映出人的常识道德的不在场,制度的漏洞,教育的环节的种种缺陷,社会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浅谈非法传销肋危害、成因及整治对策 范守祥大庆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彭远威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10月 

3、别让传销吵醒中国梦 罗天昊 凤凰网2010.06.25

4、传销华丽变身的背后 洪克非《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4月06日)

5、《中国,少了一味药》慕容雪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2622.html

更多阅读

关于白酒包装的调查报告 2016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有时候遇到一个较真的老师就会有我这样的下场,连夜赶一篇调查报告还得是原创,虽也是七拼八凑才弄好的,可真的是第一次这么头疼,杀死了我将近一半的脑细胞了,终于好了,一定要好好保存!关于白酒包装的调查报告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

医生兰越峰反映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走廊医生兰越峰现状

关于绵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兰越峰反映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2014年1月9日以来,部分媒体报道了绵阳市人民医院兰越峰反映“过度医疗”等问题。针对媒体报道,涪城区立即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组。抽调纪检监察、审计、卫生、社保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关于心相印纸巾的调查报告 心相印纸巾

调查报告关于心相印纸巾的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目录一、引言... 3二、调查概况... 31、调查背景及目的... 32、调查对象... 4三、调研方法... 4四、调查结果分析... 41、市场分析... 4

声明:《挥之不去的传销梦魇——基于一传销案例中个案分析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为网友献世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