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形式的巨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就显得更加困难。我国每年将有近万名贫困生就业出现困难,贫困大学生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择业岗位偏差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研究和逐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贫困大学生就业绝对人数大幅增加。按照目前贫困大学生所占学生总数的比例推算,在毕业生就业大军中贫困生约占20%。在激烈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中,高校贫困毕业生是就业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是摆在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面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
由于贫穷,许多学生为了交学费,家里东借西凑负债累累,这使他们深感沉重和内疚。进了大学后,校园里贫富差距凸现,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在自卑、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常常怨天尤人,感叹世间不平;常常为自己家庭贫穷而苦恼,怨恨父母无能。而且由怨恨父母、怨恨家庭,进而发展到怨恨他人、怨恨社会,破坏了校园稳定和正常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和高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但目前,贷款的高校贫困生由于大学毕业后“就业难”而引发了“还贷难”,造成了银行“多贷多损失,少贷少损失”的错觉,从而引发银行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贫困大学生能顺利就业,不仅有助于他们按时还贷,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操作,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体系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对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保证高校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能否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能否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价值,人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教育对自身发展的巨大作用和意义。追求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平等的要求越来越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了人们的强烈需求。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入学机会成倍增加,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凸显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于尽快分担家庭重担,回报家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应届毕业贫困生的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大约低40%。同时,在就业地的选择和职业的取向上显示出浓厚的功利色彩,一般不愿到基层、边远山区去,而倾向于“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并且由于其经济状况不佳,所以更趋向于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很多贫困生与普通毕业生相比,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择业岗位偏差的现象。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严峻的社会整体就业形势
“毕业等于失业”成了时下大学毕业生最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11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这也是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二)传统的就业观念
不可否认.当代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还未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转变.从贫困地区或经济困难家庭走出来的贫困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家族思想的影响.精英情结比较严重.认为“上大学=成功=国家精英”.“读书意味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加上许多家长期望子女就业后尽快收回高昂的教育成本.获得回报。这些都使贫困大学生在择业时难以走出思想怪圈,比较看中“人才”、“干部”,青睐“白领”.而对技术性、实用性的职业比较排斥。基于此,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择业时出现了“有业不就。挑三捡四”的现象。这也成为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诱因之一。
(三)偏低的综合素质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受教育基础比较差,在美术、音乐、体育方面没有得到启蒙教育.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同时由于思想局限性,他们的家长也不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见识增长和实践能力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上了大学.许多贫困生把时间和自尊押在了学习上。他们往往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同时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往往会降低伙食标准.导致了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这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性原因。
(四)匮乏的社会资源
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往往更能决定他的去留,而对于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其家庭经济地位决定着他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水平绝大多数贫困生都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的家庭在其就业过程中发挥“走关系,托熟人”的作用:同时由于“囊中羞涩”和由此产生的自卑.他们一般生活封闭,导致其在就业过程中较少能得到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社会支持。因而,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难度会更大。
三、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的几点对策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关注与支持贫困生就业,将他们“扶上马”,送上“人生大道”,是高校“扶贫工程”极为重要的环节。
(一)积极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观折射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应将就业观教育摆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首位。针对毕业生对就业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相关部门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毕业生开展教育,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充分认识自我;从而树立主动的、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脚踏实地的爱岗敬业观,科学的职业选择观,道德诚信观等新的就业观;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和工种都不妨一试,充分认识“先就业、后择业”更有利于毕业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和谐融合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社会问题在高校中的一个折射,贫困大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更负载着一个家庭脱离贫困的希望,这一点在偏远山区体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贫困大学生不能就业,这种贫困很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贫困大学生同样是我们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全社会应对贫困生就业予以深切关怀和高度关注,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应当有所倾斜,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切实规范就业政策,为贫困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进一步做到公平公正、竞争择优,让毕业生凭能力就业。
(三)努力提高贫困毕业生的求职择业能力
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应把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和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只有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才能提升就业能力。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不好高鹜远,形成积极的就业态度和高尚的择业动机,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去选择适合自己未来的职业。高校应从学业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予以帮助。如开展职业测评,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注重职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掌握有效求职面试技巧,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消除自卑胆怯心理,逐步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拼搏,敢打必胜的进取心态。
总之,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关注支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积极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是高校“扶贫工程”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也必将会深刻地影响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