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传统节日消亡还是发展

从文革到现代建设,人们有意无意地毁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时建筑和一些传统文化传承,一些传统的文化现今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大量的80后、90后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有学者就此愤慨地评论道“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急于践踏自己的文化”。

克林顿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上说,北京变成纽约只需一百年,纽约变成北京却需要一千年。外国人羡慕着我们深厚文化积淀的同时,我们却盲目的邯郸学步,外国的文化没有得到精髓,自己的文化也没有得到发扬。

现代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我们本土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相互借鉴、融合的结果,它是在历史长河中淘出的精华,用一百年的时间否定几千年的文化,是对历史和后人的极端不负责。

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传统节日消亡还是发展

近几年,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口号已经喊了几年,但是民众学习传统文化的总是忽冷忽热,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这些口号的倡导者都是民间组织或个人,影响力有限,再者,弘扬传统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利益关系,都是兴趣在支撑。要想将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长久的、持续的落实下去,仍需要政府带头,积极引导社会学习风向,将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下大力气去弘扬。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问题亟需正确的思想去引导,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对人的思想价值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净化社会的不良风气,现代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容易迷失自我,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叫嚣尘上,许多评论家叹息道德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后保障。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正确的树立自己的思想观,价值观。所以政府带投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1692.html

更多阅读

文化的濫觴在於宗教(钱神电信) 滥觞是什么意思

一、宗教是因,文化是果:文化的滥觞在于宗教文化是指“人文教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形式,是一个历史时期的遗迹,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总结,是从宗教得来。宗教信仰决定文化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规律,是精神层面的重大基础建设,主要包括音乐(呼吸、形

双一章诵读法解悉熊春锦传统文化的学习,关键是灵感的思维,心和身要融汇在其中。我们所习惯采用的是西方式的学习逻辑方法和可得出结论的实验证伪的方法。在思维领域,几十年来所建立的完全是西方科学的方法和模式。

双一章诵读法解悉熊春锦传统文化的学习,关键是灵感的思维,心和身要融汇在其中。我们所习惯采用的是西方式的学习逻辑方法和可得出结论的实验证伪的方法。在思维领域,几十年来所建立的完全是西方科学的方法和模式。现在我们要继承祖先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十大传统美德,分别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对中国知识阶层乃至整个中国人来讲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节日活动策划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傅蔚箭(本文由作者署名发表于2012年第5期《中国酒店》)中国是个多节日文化的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节日。气氛较浓的当属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四大思想支柱1.阴阳五行思想是中国人的基本哲理;2.天人合一思想是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指导思想;3.中和中庸思想是正确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4.修身克己思想是国人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下面分别做出阐述:(一)阴阳五行

声明:《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传统节日消亡还是发展》为网友假象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