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理想中的生活是这样的:有花,有草,有你,有我;花是花,草是草,你是你,我是我。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意简析】
考生可以抓住“理想生活”与“有”字或“是”字句来确定中心立意
从“理想生活”与“有”字角度立意。
理想生活就是和谐的生活
理想生活就是多样化的生活
理想生活就是诗意的生活
从“理想生活”与“是”字角度立意
能保持独立性的生活才是理想生活
有自我空间的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
特别提示:本材料作文学生的立意可能比较丰富,以上立意只作参考,具体判定应看考生的分析是否言之成理。只有符合“中心立意”的才能判为一类卷,确实不错的作文要敢于打高分。
【参考例文】(例文来自网络)
我的理想生活
红透的落叶在无力的深秋也飘零得那般惨淡,遥望着生活的希望一点点飘远。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只是想好好地珍惜现在。
已经步入青春年华的我们,或许内心正充斥着对社会的不满,抑或对友情的迷茫与孤独,以及内心小小的叛逆。无法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的孩子,只好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是呢,因为现在的太多事情却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在不断地重蹈覆辙同一件事,谁都无法将它改变。内心有着小小恐惧的我们,是不是在害怕未来会与现在的生活一样呢。谁都不知道,因为我们未来的生活,谁都不曾知晓,只有满怀期望地将仅存一点点的小希望投入尚未成熟的心灵里,梦想着……
我理想中的世界,我理想中的生活。和平,美好,充满了浓浓的爱。大家都能在如此幸福的时代做着过去未来地及做得事情。
初春的清晨,我来到了清澈的小河边。站在茂盛的草丛里,望着一群正在嬉戏的孩子们。他们捡起河边的小石子,一个个地扔进小河的中央。是吗,在比谁扔得远啊。这样啊,看来他们玩的很开心呢。一个个都笑得那么开心,多么纯净无邪的笑容,就像一朵朵的花苞正在不起眼的草丛里努力盛开着娇艳的花朵。多么美好的日子……
盛夏的午后,我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美如仙女的朵朵浪花正轻轻地拍打着礁石。远远地望去,一群小孩儿正在海边堆着华丽的城堡,尽管有一天会被无情的海浪给冲毁,但是却依然想好好地珍惜这座自己亲手搭好的金碧辉煌的城堡。是不是,那里面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呢?看到他们搭好沙做的城堡后那纯洁的笑容,我感到了一丝开心,是不是,别人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呢?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美丽……
末秋的黄昏,我来到了某个小区的花园,那里有着许许多多还未盛开的白色绒帽,那种景色真美。真希望能像蒲公英一样啊,希望自己不宁的心绪能随风纷飞,尽管不知道会飘向哪个地方,也会有自己的着落不是吗?那些此刻正坐在凉亭下谈话的人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希望如此美好的生活就这么一直下去,永远都没有尽头……
寒冬的傍晚,我来到了霓虹灯闪烁的街市。人山人海的人群,此刻正在如此热闹的街市里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那种微笑,是真实的。这种热闹的场景真是美好,人与人之间都充满着浓浓的爱,不会有丝毫的坏意。只想简简单单地过着现在这样的生活,那该多么美好啊……
现在的生活,总有一些和我们一样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或者大人,习惯了冷眼旁观,习惯了逆来顺受,习惯了窝囊的脾性,习惯对任何事情不屑一顾。他们总是会以无所谓的态度来过着现在的生活,内心充斥的是对世界的憎恨,没有丝毫的爱。倘若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其实,我的理想生活就这么简单而已,不会有任何大过天的幻想,也不会有任何不真实的想法,只希望……我只希望这个世界,这个生活充满爱而已,没有任何夹私的爱。因为我感觉人们都在每天不停地忙碌,尘封了许多记忆,这次不经意间的观察,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一诧间,一个个温暖的影像不停闪过。
我们内心残存的爱,是否流失在回归的路上,不要这样!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人世间爱的感觉,不要将它遗忘。请让它们回家吧,这样,就能让我们在充满爱的世界里生活了。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了。
南平市5月质检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l)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意简析】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本次作文以诗为材料,全面分析材料后,可把材料概括为:以“土壤和尘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土壤”与“尘埃”之所以不同,全在于所处“位置”的悬差。“土壤”所处的位置最卑下,但它却有着最大最高的功用和价值;“尘埃”所处的位置比“土壤”高得多,但它的功用是负作用,它的价值是负价值。可见位置的高下决不能等同于价值的高下。即可以以“位置与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
“土壤”在脚步车轮之下,在草水果蔬稻麦之下。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脚步车轮,没有了草水果蔬稻麦。那么,我们再向深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鄙夷的“尘埃”?是对人的贡献!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也可换一种思路:“位置”移人。许多人在处于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轻飘飘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走上人生歧途,上演人生悲剧。
【参考例文】(以下例文来自网络)
俯身大地,仰观星空
炊烟袅袅,掩不住尘埃落定;泉水潺潺,道不尽风沙流年。在跌宕起伏的九曲人生中,只有俯身大地,成为一方沃土,才能宁静致远仰观万里长空。
俯身大地,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心态。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土壤,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尘埃,你的生活也将如骀荡春风。俯身,就像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又似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蕴含着广博的人生智慧,只有怀着一颗低姿态的心,俯下身去,才能打造人格的最高素养,追溯灵魂的最高境界。
你可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姿态,君子的高贵就在于甘于俯下身去,在广袤的大地上仰望星空。
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已。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肃然起敬。也正是由于他甘愿附身于大地,做那一方土壤,而不是选择做漂浮的尘埃,才使他如此成绩斐然,无处不洋溢着君子的大师的风范。
自古以来,凡俯身于大地者,终将会在大地上崛起。古有刘邦俯首称沛公,终得“猛士守四方”成就霸业,今有季羡林摘去三顶桂冠打造自己人格的最高素养;古有韩信甘受一时胯下之辱,一朝崛起终雪恨,今有林志玲弯腰数十次拍照赢得人气爆棚。他们都俯下身看到了大地,而没有做漂浮游荡的尘埃,他们的低姿态注定让他们在沧桑历史中,含笑一腔,温暖如初,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就像莫言所说:“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就这样俯下身去,化身为土壤,才能永存于世界。相反,如果选择做漂浮无定的尘埃,就只能被人们遗忘于世。
生命,是一树的花开。只有俯下身去,才能感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意境,才能安然地仰望满天繁星。
摒弃“轻浮”,留住“沉稳”
如诗中所说,土附着在大地上,就是能开出美丽花朵、长出累累硕果的土壤,而土飘浮在空间里,则会成为令人讨厌、一无是处的尘埃,所以,我们要培育好自己人生的土壤,去除心中的尘埃,摒弃“轻浮”,留住“沉稳”。
启功先生被称为大师,成就等身,却在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其实启功先生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启老正确地认识自己,他做到了摒弃“轻浮”,留住“沉稳”,一心做平实的土壤。
季羡林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他不追名逐利,不恃才傲物,“学者”是他坚守了一辈子的本分,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还在继续为中国文化事业不断努力,即使是在牛棚还不断追求真理,学习知识。他的人格魅力与他的作品一样熠熠生辉。然而正因为季老怀有一颗谦虚的心,坚持学习知识,打造人格的最高素养,追溯灵魂的最高处。
季老的谦虚,使自己拥有长满了鲜花的人生土壤,他做到了摒弃“轻浮”,留住“沉稳”。
林志炫,一个为好歌而生的歌者。一辈子只求两件事,一个是好歌,一个是知音,他不喜欢用身价来衡量一个歌手的价值。他的价值应该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上,他只道一切随缘,争之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如此而已,唯此而已。他《一个人一颗心》,拒绝《浮夸》《烟花易冷》,他从不强求《凤凰花开的路口》,他不炫耀却炫目,一曲《你的眼神》醉了人心。
林志炫的“价值”实现了,他用自己的淡泊名利做到了摒弃“轻浮”,留住“沉稳”,做了厚实的足下的土壤。
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摒弃“轻浮”,留住“沉稳”才是生命的真谛,才是培育人生土壤的正确方法,所以,我们要循着榜样的正确轨迹,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人生的土壤长满鲜花,硕果满枝。
做脚踏实地的土壤
做不成雄伟壮阔的高山,就做依附大地的土壤吧,脚踏实地,孕育生命,秀出美丽,灿烂人生。
而有的,做不成雄伟的高山,却做了漂浮空间的尘埃,每每随风飘到各地,迎接的只有人们的白眼和厌恶的表情。
我们不需要像高山一样雄伟壮阔,但决不做漂浮不定的尘埃,我们做的只是像依附大地的土壤,脚踏实地。
他从一个跑龙套到友情客串,再从客串到《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再从傻根到《士兵突击》中的老A许三多,他始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博得观众的喜爱,他就是那个“泰囧”的王宝强。他就像是附着于大地的土壤,在演艺圈中摸爬滚打,出道多年从没出过负面影响的他,用他的朴实,秀出了自己的美丽,灿烂了人生。
王宝强做了演艺圈中的土壤,所以他成功了,而又有多少人,利用“潜规则”做了漂浮于空间中的尘埃,最后得到的只有白眼和厌恶,悲哉!
说起央视的主持人和记者,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白岩松和柴静,他们就像依附于大地的土壤,脚踏实地,接地气,每一个节目都是他们的真心实意。柴静,如今依旧住在那个出租的小屋,依旧每天坐公交,奔波于市井之中,而有多少同行,做了漂浮不定的尘埃,爬上了不属于自己的位置。
白岩松、柴静正是因为一心扑在大地上,所以才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闻到了土壤的馨香。
我们没有范爷那样的美貌,没有舒淇那样傲人的身材,没有林志玲那样甜美的嗓音,也许我们做不成他们那样的高山,但我们能拥有的就是脚踏实地、做依附于大地上的土壤,用我们的努力孕育成功,秀出美丽。
我们也许没有马云那样的商业头脑,也没有俞敏洪那样的口才,没有官爹星爸,没法成为他们那样的高山,但我们可以做依附大地的土壤,用沉稳去赢得掌声,而不是像某些官二代、星二代那样,依靠自己的父母,成为了漂浮空中的尘埃。
让我们做附着土地的土壤吧,脚踏实地,不要做沉浮于空间的土壤,漂浮不定。
不做悬浮的尘埃
我们生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所有的事物都被打上了浮躁的标签,浮华蒙蔽了我们的眼睛,殊不知,天上掉不下馅饼,掉下来的有可能是陷阱。土,附着在大地上才是土壤,悬浮在空中的叫尘埃。我,绝不做那悬浮的尘埃。
看,那个叫皮尔的小男孩,他是一个裁缝的学徒,但他并不心甘情愿,于是他每天消极对待他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收到的他崇拜的人的回信,信中的话如一盆冷水,瞬间泼醒了他。从此以后,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干好他的学徒工作,不为更好只求最好,没过多久,他就学成出师了,并一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品牌——皮尔.卡丹。
试想,若是皮尔没有脚踏实地的学艺,他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吗?正是因为他像依附于大地的土壤一样,没有悬浮在空间里,才没有变成尘埃,而是取得了成功。
看,那个在池塘中洗砚台的人,他就王羲之。他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里,于是他从小开始练习书法。但是,过了很久,他的书法也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于是他便问父亲:什么时候才算是把字写好了呢?父亲说:你洗砚台的水能把池塘染黑了,你的字就练好了。谁也没有想到,王羲之真的这么做了,他不断地临摹,不断的写,废寝忘食,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一池塘的碧波早已变成墨汁了。
王羲之的脚踏实地,努力勤奋,使他的技艺日益精进,成为一代书圣。
王羲之若是没有脚踏实地的刻苦练习书法,仅是凭借天赋,怎会有日后的成就?书圣这个称号也不会属于他,正是因为王羲之像依附于大地上的土一样,没有沉浮在空间里,才没有成为尘埃,而变成一代书法大家。
君不见天才少年终平庸,浮躁之气尽横行;君不见甲骨文考生无人教,凭借炒作成英雄;君不见出租车队出奇葩,倒车绝技无人敌;君不见清洁工阿姨当博士,只因服务数十载......附着在大地上吧,做一粒踏实的土壤,做一个踏实的人。
只有脚踏实地,附着在大地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绝不做那悬浮的尘埃。
土的哲学
假如你是一方土,是选择依附于大地上,养育沧海桑田,还是选择浮于空中,污染环境呢?我想每个人心中自会有答案。
其实我们正如土,谁都愿意成为有所作为的黑土,而非西北大漠的漫漫黄沙,所以我们必定要脚踏实地,韬光养晦,轻浮于世必定无所作为。
踏实的人总是默默耕耘,而当他回首,身后已经是一片阡陌。踏实着如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他选择依附于百姓的土地上,几十年沉潜,历遍家乡山川,走遍许多名人的思想之路,最终一举成名,全天下人知晓一百一十年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莫言,他不像那些轻浮着整日吹嘘自己的学识,谈论自己的学术,却不在自己的田里细细耕耘。
“言论的花开的愈大,行为的果结的愈小。“冰心如是说,轻浮的人,离开的大地的滋养,永远开不出花,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脚踏实地的人如林俊德,罗布泊一朵沉默的马兰,他虽然参加了我国核发展的所有核试验,在科学的领域大有名气,而对于我们是陌生的,就因为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从来都不做学术宣传,就因为他忠于自己的事业而不图浮名,不为名不为利,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为国家输送人才。他习惯于默默地附着在罗布泊的大地上,不成名,但早已成功。
珍珠隐于蚌中,可当黑暗降临,它却溢出光芒,钻石喜欢属于自己的惹眼,可到夜里谁也看不见。
周国平:“大智者寡言善思,小智者虚浮焦躁。“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见到有智慧的人深沉,而那些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高谈阔论,却不知他经常语无伦次,自相矛盾。
我们都不想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吧!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脚踏实地,懂得土的哲学,即使身处绝壁,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自己沉下去,我们不做漂浮的尘埃而是要脚踏实地。
位置成就价值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然而,被泥土埋没了的金子,毫不起眼,谁又会发现它的光芒呢?如果把它从泥土中挖出来,经过加工后放在珠宝展上展览,人们便会感慨它们多么的金光熠熠。
所以说是合适的位置,成就了金子最大的价值。世间万物也是一样,价值取决于位置。
走出山林,展现智慧的价值。诸葛亮之所以得以流放千古,是因为他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体现出了自己的最大价值。如果当时刘备的三顾茅庐他还不出山,隐居山林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生活,谁会直到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名叫诸葛亮的风云人物呢?正是因为他在刘备危难之时,走出山林,轻摇羽扇,处变不惊地指挥着刘备的军队,使刘备赢得一场又一场胜利,得到刘备的重要,称为刘备最佩服的军师。而他在打仗时的神机妙算,被人们记录在册,一代又一代的流传,称为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星光。因为诸葛亮出山指点江山,其过人智慧才得以展示,所以在最好的位置成就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远离官场,追求人格的价值。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隐居山林,安然闲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因为他看透黑暗的官场,站在比别人更高的地方,所以他远离官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品质,为后人留下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伟岸人格。因为陶渊明站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位置,所以他体现了自己的高尚品质,正确的位置实现其价值。
走进山区,实现知识的价值。年轻教师徐本禹,原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但因为他坚持不懈地在山区支教,被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从此,人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他的无私奉献,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得到了知识,人们从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力量。徐本禹走进山区,在这个不起眼的位置,却成就了他人生的价值,更成就了作为老师的价值——向学生们传播知识,因为这是一个最需要知识的位置,也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恰当位置。
一瓶水在大城市里毫不起眼,但对在沙漠中跋涉的人来说,却是一汪救命的清泉。一块在农民眼里毫不起眼的石头,在收藏家眼里却是梦幻中的精灵。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当你困苦时不要忘了生活会留个自己一个位置;当你失意彷徨时不要忘了你可以找到更好展示自己的空间;当挫折袭来时让然不要忘记生活对你的眷顾——一定会有一个适合实现你价值的舞台。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真正的价值。
土壤与尘埃
人类历史慢慢五千余年,历经了多少艰辛与苦难。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总有人为了群体的利益,去克服这艰辛与苦难,成为滋润人类成长的“沃土”;却也有人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大局,给群体带来灾难,成为遏制人类发展的“尘土”。那些“沃土”永垂不朽,那些“尘沙”遗臭万年!
真正的“沃土”,总是那些为了他人生命安康而奉献一生的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不惜游遍神州大地,著成千古流传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的医药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整天奔走忙于救治病人,并用极大的爱心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的基础,拯救了无数被病痛折磨的人!他们的努力与汗水成为人民长寿的保障,他们化作了沃土,千古奉献并伟大着!
真正的“沃土”总是那些为民请愿、不惜流血的人。毛泽东,一代雄鹰,用他饱满的智慧为中国人创建了自己的、民主的共和国!周恩来,少年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国,为了人民,他忙碌一生、奉献一生,让中国人终于能雄赳赳、气昂昂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邓小平,这位“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世纪伟人,克服了重重阻力,真正让中国人走上小康之路!他们共同铸就了新中国,自己成为新中国成长的沃土,让她繁荣、富强!
“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伟人们共同的写照,他们总是为了人民而奋斗终生;相反,背离人民、损害人民利益来“喂饱”自己的人,往往化作黑暗的沙暴给人民带来灾难。
希特勒,这个曾被唤作是“恶魔”的人,为了满足于实现自己拿歪曲的野心,不惜大力制造恐怖与仇恨,让“人民之树”折了多少枝、落了多少叶、流了多少血!这灾难早已超越了死亡,他是人性之光骤然泯灭,它使历史蒙上了一段深沉的黑暗;袁世凯,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偷窃了无数革命党人用生命换来的辛亥革命的果实,竟又可笑可怜得、背离人民与历史、称作什么皇帝!结果,这闹剧没几天就结束了,不久他便郁郁而终。他为了私利而做了历史的罪人,让人民饱受了失望与痛苦,他是一堆令人可恨的尘沙。
沃土与尘沙,伟大与罪恶,本源相同,本质却不同。历史的车轮滚滚不息,沃土为他铺路,尘沙给他迷途。同本同源、作为人类的你我,要如何做出选择?
但愿不是尘沙!
本是同根生,相异何此大?
只因土附着在了大地,溶入了土中,便成了弥足珍贵、造福人类的土壤;就因土孤立在了空间,无依无靠,脱离大家,便成了人见人厌、制造病害的尘埃。想不想拥有价值,为大家谋福,就看见你怎么做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功效,使得发出巨大的力量!
团结协作,牺牲个人,成就整体,成就自己。
是的,无论一土、一人、一国,若团结他人,协作整体,便会发出它巨大的力量。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大家早有耳闻。开明的唐皇,任人唯贤,让大家尽量都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各施其能。让魏征做他的谏臣。这个好像一个机器,各个零件都发挥小小的作用,就算以个小螺帽也能制造出最优秀的产品。刘邦无项羽力敌万夫的勇力,却能在楚汉相争中,成就霸业。以为他知道韩信能当好大将军,萧何能当好军师,而自己能统筹全局,各人都能各尽所能,小小亭长、市侩小民、胸无点墨的刘邦当上了万人敬仰的汉高祖。这些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后市又留有蜀吴相联和大败曹操的经典,他们都不是神,能拯救苍生的神,但他们做到了神能做到的事,他们才算是真正成就了自己。
孤傲冷世,强调自我,目无一切,遗失自己。
那粒不起眼的尘埃或许在孤芳自赏,自以为了不起,可不知被人厌恶。同样的人,项羽,比起刘邦勇猛的多,最终却与江山失之交臂,自刎乌江。项羽力能扛鼎,霸气十足,甚至称得上英雄中的英雄,却以自我为中心,自负,刚愎自用,最终失利,他没有使自己发出最大的作用。岳飞的遗憾让人更加叹惋!源于宋高宗的亲佞远贤,他让小人得志,没让贤臣得到重用,使得像岳飞一样的人都空有一一腔热情。这台“机器”他始终是转不好的。宋高宗让小人干大事,让贤臣不干事,可部分协调如此不好,国家怎会不衰亡?国家怎么会强盛?这样说的话,除非你是无所不能的“蜘蛛侠”,无所不行的“超人”,然而它们只会活在荧幕中。
土附着在大地像一滴水流入了大海,随着狂风,它便成波涛汹涌,美丽壮观的美景;土孤立在空间像一朵离开大树的花朵,随着时间,它便会枯萎凋谢,无人问津无人顾。
“不是天无情,只缘孤立中。”
厦门市5月质检作文
来源:厦门市5月质检质量分析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知乎”网站上有一个关于“努力”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大家都知道懒惰是不对的,也知道努力就可以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
既然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意简析】
材料中涉及的两个概念“懒惰”与“努力”,在通常语境下其褒贬色彩不言而喻,“懒惰”是应该批判的一种人生状态和情绪,没有目标、不思进取、不爱动脑、依赖他人、推诿、不负责任;而“努力”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不满现状,不甘人后,坚持于目标、敢于吃苦、任劳任怨、不拍打击和坚毅顽强的精神。
从命题形式看,这道作文题材料真实具体,倾向性和指向性明确,直接抛出文章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论题):都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但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
这种思想认识与现实行动的脱节,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文应重在对原因的分析,借以反思、省察自身和社会。
就主观原因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是人性的常态。要努力就需要改变现状,突破常规,其过程是艰辛劳累的,而现状则安逸满足。害怕辛苦,害怕付出,所以选择安逸,选择拖沓延宕,放弃努力。
(2)意志力薄弱,缺乏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屈的意志。要努力,必定会遭遇困苦、挫折、失败和痛苦的打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内心的恐惧,就会放弃努力,选择安逸。
(3)对努力的方向和为什么努力缺乏清晰理性的认知,以致于一旦出现方向的偏离,动机和目的的错位,马上就选择了怀疑,选择了放弃努力,回归庸常的状态。
(4)对努力的价值认识糊涂,将“进步”常常归结于外在事功的成就,陷入庸俗成功学的泥淖,而忽略了内在精神人格的成长。这样单向度的价值取向,使得一旦所努力的结果与期待不符合时,就失望灰心,干脆不努力。
……
就客观原因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功利浮躁,物欲盛行,一夜暴富者大有人在,无需踏实勤勉的努力,辛勤汗水的付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名利,直接消解了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2)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巨大,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等等社会问题严重存在,拼爹拼人脉,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养尊处优,而社会弱势群体要获得人生发展和进步的管道与空间却日渐狭窄,直接冷淡了人们特别是底层年轻人为人生而努力的热情。
(3)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弘扬什么、提倡什么,如果与整体社会心态相悖,或者说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价值理想的宣传上不力,不能形成整体的社会共识,就会造成这种诸如好逸恶劳、无需努力的价值扭曲。
……
本题类似于思想评论的写作,应将思考和讨论的内容集中在材料所提供的论题范围之内,具体就这一思想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何纠正这一思想,具体的条件、措施与办法也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另外,本题写作时还可以有深入质疑的策略选择,也就是说,对论题所涉及的概念“懒惰”与“努力”,实际上也不能一概孤立地予以否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外在行为选择背后发现其价值取向的差异,由这种差异而看到个体生命的一种可贵的坚持。比如,站在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贾宝玉厌倦仕途经济,不满禄蠹人生,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行为,可是就贾宝玉个人的生命选择来说,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恰恰能够让生命获得一种自由的舒张,让自己的价值获得充分的实现,他不愿意过那种束缚自由和性灵的人生,他也不认为以贾母为代表的那种世俗的价值不对,但是他就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内心,不愿意选择那种世俗的努力,你不能因此而否定贾宝玉的生命毫无价值。实际上,人生的方向是多样的,在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外,还可以有道家的宁静无为;在有意义的人生之外,还可以有有意思的人生。而世人却往往坚执于外在事功的努力,追求看得到的可以考量的所谓进步,却忽略了内在心性的宁静与满足,忽略了生命内在的圆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而这种思想认识的误区又导致选择的单一,选择的单一使得这个社会失去了圆融与包容的气度,只要出现价值背离的选择,马上异口同声地挞伐,这无异于是对生命的一种蔑视。
【参考例文】
类文1
与其放纵惰性 不如脚踏实地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理性和情感的内战。”诚如斯言,理智和进取常常指引人走上康庄大道,而内心的情感偏好与主观私欲的作祟又让众人与理想背道而驰。
为何芸芸众生皆知道懒惰的危害却抑制(放纵?)其律动?为何人们深明努力的优势,却鲜有人为此践行?一如古语所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放纵自我的惰性总是比克服欲望坚持不懈来的洒脱。
或许有人感慨人生自有天意,无论自身努力与否都无法与富二代匹敌,于是自怨自艾,放纵内心的惰性。且不说其悲观的人生态度,也不说其静止地看待人生,缺少对未来的张望能力,单就其片面的看待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将富贵与否视为努力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不免有失偏颇。
放纵惰性者,或是坐拥父辈钱财,拒绝奋斗的富二代,或是渴望投机取巧上位的蝇营狗苟,或是不思进取自怨自艾之人……孰不知努力后的美丽才足以颠沛(?)众生,摘得人生的彼岸花。
努力,不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倾力于形式与外貌的倒饬,也不是为满足物欲,放下尊严的愚笨,而是怀着脚踏实地之心,追随内心美好本初,不断走向卓越。
君不见孔圣人一生奔走各国,凭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担当,努力将个人价值涅槃至民族未来的高度,君不见开普勒于穷困潦倒中,仍然奋发图强,探索宇宙的奥秘,试想倘若他们被现实击倒,放纵内心的惰性,倘若他们仅仅着眼于现实利益与一己苟安,怎能丰满生命,又何谈开创文明进步之先河?
因此,一如哲人所言:“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悲。”面对与生俱来的惰性,圣人能够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并且时刻反省,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实为明智之举。
然而,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多少运动员以体能极限而放弃突破,多少学子以考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而停止前行,多少企业以天意不可违为借口,放弃机遇的同时也拒绝了进步。
或许,当芸芸众生能够少一分对惰性的放纵,多一分脚踏实地的进取,少一分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自怨自艾,多一分对本初之心的努力果敢和执着,当众生皆然之时,开明大同的未来还会远吗?
类文2
摒弃懒惰 奋勇努力
花散清芬,是它越过磨难而努力绽放的结果;鹰击长空,是它凭借奋勇努力飞翔的结果。人亦然,摒弃懒惰而奋勇努力后的人生,必为绚烂而夺目。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是世人均晓懒惰的可憎,然而终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依我之见,世人所需要跳出的懒惰并非行动上的不作为,而是知难而进,安于现状,临渊羡鱼的惰性,是思想麻木,灵魂困厄的困顿。
尼采曾言:“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的话,那只是努力的另外一个名字。”的确如此,摒弃懒惰而奋勇努力方能造就奇迹。
然而现实总不能尽如人意。人存于世必然要接受磨难。正如芥川龙之介所言,人若要微妙的享乐,必然要微妙的受苦。而只有知难而进,克服惰性,才有享乐之可能。由于人们仅仅看到成功人士光耀的表面,从而将其成功归结于幸运,而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使得彻底忽视那不为人知的努力。
由此观之,最可怕的不是我们行动上的不作为,而是心理上的懒散和目标的不笃定。我们相信努力便可以进步,胡适曾言:功不唐捐。然而在克服懒惰之后,努力能否真的有所收获?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不存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方向,那么所有的努力仅仅是原地打转和所谓的徒劳,最后画地为牢,陷入嫉妒恐慌与无助之中。
因此,摒弃懒惰,朝着正确目标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突围的可能。孔子一生为匡世于既倒,救民于水火而不懈努力,即使不为当时承认,却化为永恒的文化符号引领后世。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而不断努力,将毕生心血凝聚其中,使得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接受心灵的滋养。博尔赫斯虽然双眼失明却仍然努力进行诗歌创作,终成文学巨擘,为人所传颂。
因而今日正确的大努力,必然有将来的大收获,今日的不付出,当然有明日的大悔恨。
杜伽尔认为人最大的弱点是轻视自己,而摒弃懒惰便是拥有相信自己的满满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的强大内心。在此基础上的奋勇努力,亦需要我们恒定的毅力和潜力的释放,不惧困难,敢于超脱现状,方可走出人生的困顿。实现心灵的丰硕于成功的欣悦。
辛波斯卡曾言:“我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万物而向时间致以歉意。”人生之短暂与易逝引发哲人的反思,而我们也应当于短暂的人生之中,摒弃懒惰,奋勇努力。
类文3
弃天才之谬,创努力之风
《后汉书》曾道:“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的确,努力成就人生,这一命题本应具有超越疆界的普适性,然而“知乎”网上的讨论带来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为什么仍然不努力呢?”
究竟是人们对自我认同的失衡,还是因理想的遥不可及而导致的自我放逐?追本溯源,其实不良的社会舆论诱导方为原罪。一方面,社会思潮中涌现出一批“天才”论,通过传媒的渲染使错误的观念涟漪向四周扩散,使人们相信成功靠天分;另一方面,缺乏励志典型使整个社会世风堕落沦丧,转而成为一个全民颓废的时代:既知懒惰不对又拒绝努力。事实上,社会风气若能弘扬“努力成就人生”的主旋律,人人将努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那么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定会为我们洞开一扇大门。
巴赫金曾说:“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形形色色的言论,亦正亦邪的倡导。”诚哉斯言!当世风之流弊混入诡谲人心之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便易崩塌。中学未毕业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被懒惰者当作放纵自我的挡箭牌,《最强大脑》的奇人异事错误地引导学生们一味挖掘天分却忽视努力。这一切在媒体的鼓吹之下,竟演化成“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的谬误,其误人子弟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应努力建设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弃天才之谬误,创努力之新风。
然而,端正世风之下,每个社会个体也应端正自己的思想,一味依托于世风改善无益于心灵的拔节成长。我们看到,当世人惊艳于爱因斯坦超人的智商时,爱因斯坦强调所谓天才是建立在99%的汗水之上,以此引领努力之风。同样的,钱钟书面对举世赞誉,只是默默回到书斋,以实际行动纠世风之流弊。二人奉努力为圭臬,终成大家。将个人思想与社会思潮相结合,用“努力”之血液焕发社会之生机,社会之舟定能行得更快更远。
令人遗憾的是,时人予以“努力”的关注尚显菲薄:成功人士四处兜售着人生秘籍,“公知们”以颟顸执见破坏着价值体系。当天才之论肆意散布,当努力之风消磨殆尽,当理想信仰近乎扭曲甚至被抛诸脑后,“懒惰”是否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史铁生《病隙碎笔》中写到:“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的确,当我们仰望努力之时,当社会崇尚奋斗之时,仲永的悲剧便不会再上演,目之所遇即为天堂。
类文4
怀老庄之心,行孔孟之道
当代作家许锡良说过:“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人们对于不幸怀着类似的理解和同情,而对幸福的追究往往是复杂多元的。”也正源于此,人类社会的选择不尽相同。少部分精英奋斗一生,成就了自我。而庸庸大众,却在平淡中走到时间的尽头。
世人皆知生命在努力中才可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懒惰者却如一潭死水。然而浮世之中真正拼尽全力燃烧生命热情者总是寥寥。窃以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乃是元凶。
李太白一句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于是盛唐的享乐之风似乎刮过了千年流光,现代人依然笃信“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的原则,灯红酒绿,快意恩仇,欲于有限的时间中尽力拓宽享乐的范围。当代人的奢靡成风,醉生梦死,就如马致远笔下的“密匝匝蚁排兵,闹嚷嚷蝇争血”,只留下无尽喧嚣,毫无益处。
虚无主义则是一个极端。这或许与华夏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禅宗哲学有关。崇慧禅师云:“万古长空,一朝风日。”修身养性之语却成为了群氓逃避现实的借口,这些人往往是经不起打击的弱者,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如余华所写:“只为活着而活着”,终流于滥觞。
但回过头来看,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也不应全盘否定。过分努力的人往往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与世俗的碰撞中伤痕累累,他们可能为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困于一方囹圄,忽视了身边点滴的美与风景,活的既痛苦而单调。
由是,我以为,一个人当怀老庄之心,行孔孟之道,方可平衡懒惰与努力的关系,藉此走向人生的高境界。
何谓“怀老庄之心,行孔孟之道”?诚如作家张云广所言:“在天做飞燕,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有隐士般的逍遥自在,又有君子般的坦荡进取。”我们当在努力中践行心中的理想,成就自我的高度,但也不忘“潇洒走一回”,在人生旅途中“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时”。行孔孟之道,我们当侠骨柔情,于红尘中勇于担当。怀老庄之心,我们又童心慧眼,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日。因此,有李叔同看遍浮生百态,前半生努力拼搏,后半生便赋歌别俗,遁入空门,这当然不是“懒惰”,是成功之后重拾心中最初的宁静。也有战国名相范蠡,助勾践成一方霸业,成就自我后悄然隐退,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通过经商富甲一方,成就了自己后半生的快乐。
谁言懒惰与努力无法平衡?当你怀老庄之心,行孔孟之道,便终将走向弘一法师所言的“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