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山楂树之恋》影评编导专业 电影英雄的专业影评

记忆中的恋歌

评电影《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犹如那红红的山楂,火热、好看而又酸楚。他带给我们的是一首初恋之歌,企图唤醒那曾经散落在民间的,简单、真实,如诗一般的爱情故事。和姜文拍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山楂树之恋》也是50年代时期青年的恋歌,所不同的是前者表现的是那个年代青春的狂野和爱情的骚动,《山楂树之恋》的爱情更为朴实、真挚,更像是一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一、影片的“爱情”主题分析每个人心中多有自己的“山楂树之恋”,那就是我们记忆中的初恋之歌,虽然青涩,但是真实感人。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有可能蕴藏着作者自身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有可能包含着作者自身种种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米兰•昆德拉曾经说道:“任何时代的所有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成长于50年代的第三代导演张艺谋除了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外,同样心中也有着自己的情感故事,而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讲述来唤醒人们心中所谓的“纯爱”,影片中没有“床上戏”,没有火爆的场面,这在张艺谋电影中表现男女爱情也并非首次,可以说《山楂树之恋》是《我的父亲母亲》另外一个版本,所不同的是《山楂树之恋》结局是悲凉的。影片努力用“单纯”“凄美”感人,所以演变成了一个悲剧,男女主人公没能走在一起,故事结局残忍地让老三得白血病死掉了。在影片开映典礼上,张艺谋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恋爱故事:一个男生一直很爱慕一个女生,但是他一直不敢告诉对方,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鼓起勇气上去亲了一下那个女生,但是那个女生跑回家对她母亲说“妈,我怀孕了”。《山楂树之恋》的主题表现人的初恋情结,讲述的是那个年代人心的单纯,对待男女之事的保守但却也不失浪漫。也许曾经在少男的心中都出现过一个身穿白衣的清纯少女的形象,而《山楂树之恋》老三心中的少女形象是穿着一身红衣的少女,在山楂树的辉映下,白色变成了红色。影片努力表现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老三和右派家庭出身的孩子静秋相恋的故事,他们的恋爱没有现代爱情故事中热烈的床上戏,甚至没有亲吻、拥抱。但是主人公老三用他那个年代的方式诠释了一个好男人的形象,这个爱情故事的诞生仍然有他深刻的时代背景。影片努力让人回想起那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红色时代,那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时代。知识青年满怀着革命的热情,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了农村建设当中,他们的到来给枯燥的农村生活带来了一丝亮色。那个时代的人单纯而热情,满脑子多是“毛主席”的教导,在严酷的政治宣传下,人们高唱的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影片里有了大量的充满了那个时代一颗红心向太阳的“碎片”记忆符号,如一开篇讲述山楂树的革命故事,烈士鲜血浇灌了白花;知识青年落户生产队长家的温馨场面。也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主人公静秋和老三的相遇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这样单纯的恋爱创造了氛围,“革命,改造”是这这些知识青年的时代的使命。影片里右派分子后代的静秋的使命就是通过改造能争取留校,老三则是一个地质勘察队的热血青年。和现代消费社会不同,那个时代的青年是有使命感的,他们更多是为时代感召,开口闭口“毛主席教导我们”,似乎毛主席的教导也会成为他们爱情的行动纲领,而他们之间不敢做出丝毫越轨的举动。而现代社会的青年是往往缺乏使命感,更多追求刺激、娱乐,欲望主宰了他们的灵魂和肉体。老三的感动之处在于他的怜香惜玉,他给予静秋的更多的是来自心底深处最原始的关爱。静秋则是一个傻傻的女生,在少女懵懂爱的驱使下,她更像是一只被呵护的小鸟。他们之间的爱就这样悄悄地诞生了,来不及回味就随风而去了,而那个虚无的王子也就变成了故事。二、影片的叙事分析影片的叙事简单又朴实,通过一些小小的细节片段描述静秋和老三的相遇、相约、相恋。在生产队长家里的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埋下了爱的种子。老三用一支新钢笔换取了静秋手中的一支旧钢笔,也换走了静秋的心。影片用了打字幕的形式进行故事转场。第一个字幕:老三跟静秋约好,等他回来,他会在县城接他。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约会,影片特别地用一个场景表现他们如何第一次牵手,刚开始是牵着一个木棍过河的,最后两只手慢慢地牵在一起。第二个字幕:学习快结束,静秋无意中听说老三城里有了对象。听到这个消息,使得静秋对老三产生了误会也给两个人的情感带来了小小的波澜,直到从乡下赶来的好友告她事实的真相,她才明白了老三对自己的痴情。于是两个人就悄悄地开始约会,老三经常偷偷地看静秋打排球,还给静秋买了运动衣。老三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对静秋的心声,“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他是宁愿自己死都不会对她出尔反尔的。”两人有了第一次的相拥,老三动情地说“我会等你一辈子”。他似乎努力在唤醒静秋那颗懵懂的心,让她明白他对她的爱的感觉。第三个字幕:从此老三常在二队加班,以换取轮休和静秋见面,这种悄悄的约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天。里面表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男女恋爱的特殊的方式,老三邀请静秋去河里游泳,两人玩起了水仗,上岸后两人静静地坐在一起没有丝毫的亵渎。静秋为了争取留校好好表现,暑假在学校干活时,脚被石灰弄伤了,老三十分心疼静秋并且为她买了胶鞋。老三要带静秋去看受伤的脚,但是静秋坚持不去,老三掏出水果刀在自己手上划了一刀,静秋无奈只好同意去医院看脚。然后影片又重现了老三骑着一辆单车带着静秋满街跑的浪漫,但是不小心被管教很严的妈妈看到了,妈妈怕静秋转正出问题,要求老三暂时不要和静秋往来。第四个字幕:老三果然没有再来,直到有一天静秋听说他生病了。接下来用了四个比较感人的场景,第一个场景医院不能留宿人,静秋只好在医院的大门口坐了一夜。第二个场景,老三为静秋争取到留宿的机会,两个人终于躺倒一起,老三说“我就这样看着你,看你一辈子。”虽然老三也企图做一些亲热的举动,最终还是不忍下手。第三个场景,老三给静秋洗脚,他特地从小卖部买了一个有山楂花图案的脸盆。静秋动情地说“认识你真好”。第四个场景,他们在河边分别的时候,互相站在对岸,双方做一个拥抱的手势分别。这在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那个时代人在矜持和情感的压抑下,男女之间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在情理当中的。在影片临近的结尾,还插入一个反面的例子,一个被男孩抛弃的怀孕女孩,她大发感慨“这男人呀,不能让他得手……”受这个女孩影响也让静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老三欺骗了,跑到医院发现老三不辞而别,静秋生气地用浆糊涂抹老三送的山楂树脸盆。影片的结局静秋穿着和山楂果一样鲜艳的红衣服,出现在奄奄一息的老三的病床前,“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一声声呼唤,静秋泣不成声。“你不是答应我,一听到我的名字,你就会回来吗?”“我是静秋”。“你看,你不是说我穿红衣服好看吗?我穿着它来了,我穿着它来看你了。”……弥留之际的老三听到静秋的呼唤,他已经不能说话,闭着眼睛的眼角流出泪水。静秋慢慢抬头一看,老三病床的天花板上,有静秋和老三在照相馆照的那张笑嘻嘻的“友谊照”,原来老三在病床上,天天“仰望”着静秋。三、演员表演《山楂树之恋》启用的都是新人,女主角静秋的扮演者是石家庄第十二中学高中女生,名叫周冬雨,主修舞蹈。有着清纯的笑容和腼腆的羞涩,似乎也十分的切合静秋的角色,如果从演技的角度讲更多是本色演出。男主角窦骁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大三学生,有着比较清新的外表,瘦长的脸蛋和一口洁白的牙齿,似乎也十分符合老三的角色要求。山楂树之恋也是他们荧幕的处女座,对于这样题材的电影似乎更需要角色的气质和本色演出,而并非演员的演技。这和张艺谋选择《一个也不能少》主角魏敏芝一样,张艺谋又从众多的普通演员中挖掘了新星。张艺谋在这部电影里恢复到了《一个不能少》的拍摄手法,摒弃了数字技术的运用,也没有十分突出地表现画面的唯美,努力用一种简单而素朴的基调去表现这个爱情故事的单纯和感人。《山楂树之恋》被吹嘘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这未免有点过,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清纯的初恋之歌,只是这样的爱情故事带上了很大的时代记忆的色彩,因为只有那个年代的爱情土壤,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情怀。老三的动人之处在于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怜香惜玉”,更为可悲的是他最终没能享受爱情这杯烈酒,悲剧让他对静秋的爱显得悲壮而又凄美。周冬雨则是一个对爱情懵懂的傻丫头,他这种对“爱”的无知唤起了男性观众的清纯世界。有人批判“别拿无知当清纯”,尽管如此,这个表现“纯爱的故事”还是唤起人们曾经心中的藏着类似的单纯和真诚。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现代的人爱情里掺杂了太多的杂质,虽然创造出了很多味道,但是已经失去最初的清澈明亮。毕竟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年代里,我们多深深叹息纯爱的遥不可及。我相信,凡是出生在那个年代人心中,都藏着一个记忆中的恋歌。
谋男郎的诞生

------浅评《山楂树之恋》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就已经有了一些想象。山楂树,山楂树,这么有山野气息的名字,肯定是和山村生活有关的了。而张艺谋,又是以拍农村题材起家的,那这部电影的基调,已经可以想象的吧。

果然,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脱帽致敬,因为电影和《我的父亲母亲》实在是有太多相似了。一个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一个纯洁无暇的小姑娘,还有一个在山村里出现的男知识分子,以及一群淳朴厚道的乡亲。所不同的是,小姑娘在《山楂树》里是从城里来的高中生,在《我的父亲母亲》里则是同样淳朴可爱的乡下丫头。
两部电影的镜头所到之处,都是那些自然原始的山野风光,那是章子怡捧着篮子像小鹿一样在山坡上撒欢跑过的地方,而在《山楂树》里,静秋就是那样静静地走过,眼神里带着那个时候所给予的哀怨,让人心疼。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不能不让人反复回想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而这对张艺谋来说,是一种难以超越的无奈,亦是一种宿命。

影片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激情而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特殊年代。70年代中,女高中生静秋下乡采风、编写教材,在寄宿的生产队长家里,认识了在这里做勘探工作的老三。没有什么过多的铺垫,男女主人公迅速进入状态,而老三喜欢上静秋的原因居然只是奇怪她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忧伤。张艺谋自己谈到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时,也说,他就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爱,需要感情的。

这么简单的主题,却又这么讨巧。
整部影片其实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故事的线索属于最好把握的单线条模式,不需要像痞子风格的《低俗小说》那样多头并进,这对张大导演来说驾轻就熟。散文诗一般舒缓的叙述节奏,优美而带有一丝忧伤的田园画面,清纯无邪的人物眼神,加上让人怀旧的主题曲,这一切的一切,极其符合我们东方文化的审美习惯,构成了催泪弹的必要元素。

 老实说,和张艺谋早期电影相比,《山楂树》并无太多突破之处。不过,我还是想从这样熟悉的田园风格作品中,找到一些不同他以往的东西。
是的,人们都在谈论柔弱纯真的静秋,谈论她那单纯得不带一丝乌云的脸庞,似乎“史上最纯美的爱情电影”基本上就是因她而起的。不过,我渐渐发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影,其实他的痕迹对电影内涵的形成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我想说的就是老三。老三在电影中绝对是重量级的,正是阳光帅气、无私投入、饱含深情的老三,才使这段特殊时期的罗曼史,变得那么深沉、感人。
老三出场的时候就是那么英俊帅气,当他披着大衣从勘探队的帐篷里钻出的时候,配着异域风情的《山楂树》背景歌曲,我甚至有一丝疑惑,这哪是贫穷年代的农村人啊,简直是翩翩追风少年嘛。当然老三的身份也的确不简单,勘探队的工作在当时也算是金饭碗了。所以他才有能力为静秋买冰糖、核桃、运动衣,和那时还比较奢侈的泳装。
老三为静秋做的还不止这些,电影里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年轻男人对他爱的女人是怎样投入和付出的。静秋光脚踩水泥烧坏了脚,老三心疼地蹲下身,仔细地看着她的脚,良久,抬起头,我们看到了他满含泪水的双眼。老三颤声说,怎么会这样?然后掏出他带来的新胶鞋,并强迫静秋一定要穿上。男人只有在深爱这个女人的时候,才会对她这么关注,关心她的一切细节,把为她去做任何事情。
静秋误会了老三,不理老三了。老三没有做太多解释,只是暗暗地托长芳带钱、托长林带核桃给静秋。静秋发现了老三的意图,她追到河边,看着老三和长林坐着渡船慢慢离开,终于忍不住喊了一声。老三回头看见了她,就是那么毫不犹豫的,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河水,跑过来见静秋。那么简单的爱呵,不需要什么犹豫,想到了就去做了,直率又热烈。
当静秋的母亲担心他们的交往会影响静秋留校的前途时,老三勇敢地站起来,承担起自己责任,和静秋齐齐地站在一起,显示出对静秋无条件的支持,并说,静秋要是还站着,他也和静秋一起站。在老三为静秋包扎伤口的时候,镜头直接给了老三一个脸部特写,他的眼泪慢慢流出来了,那是相爱而不能相见的心痛。痛到深处,情不能自已。非常年代,因为一些人为的巨大压力,有情人不能不忍痛暂时分离。而此时,电影已经留下了一点不祥之音。
老三住院了,静秋听说是白血病,少女情怀使她不顾一切跑来探望心爱的人,医院不让过夜,就在医院门口坐了一夜。老三和静秋隔着窗户、遥遥相望的镜头是令人酸楚的。静秋挥手让老三回病房,看老三不走,就赌气转过身去,而过了一会,又偷偷回头张望,少女之憨态毕现。老三缓缓离开了窗户,倚着墙壁,他的眼泪慢慢滴落下来。他其实已经预感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但在静秋面前却极力否认,以免她担心。一种生离死别的伤痛抓住了老三的心,也开始噬咬着观众的情感。
第二天晚上在医院宿舍的戏份,是电影的高潮。老三和静秋终于有机会独处一室了,而且他们也一起躺在了床上。镜头的推进是缓慢的,我们看到静秋紧张的脸庞,她期待着什么,却又很害怕。老三也有些不安,他的手伸出去了,伸进了静秋的衬衫里面。画面有些摇晃,声音扑簌,我们有些恍惚,号称史上最干净、最纯美的爱情电影,也难逃床戏的俗套么?静秋那么单纯无邪的脸庞,我们也要看到她扭曲变形的样子吗?
观众们屏住了呼吸,期待着什么,却又不希望什么。
电影《山楂树之恋》影评编导专业 电影英雄的专业影评

  幸运的是,张艺谋选择了放弃进一步的所谓激情戏。老三的手停住了,收回了他的动作,然后一晚相安无事。与其说是导演的处理,不如说是老三对静秋的爱护,这一点和影片中静秋朋友的遭遇恰成鲜明对比。老三没有图一时之快,既有那个年代保守的痕迹,也有老三对静秋的尊重。这里,进一步凝聚了老三的真诚与高尚,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好男人形象,至此呼之欲出。
影片的结尾,老三因白血病去世以后,静秋后来出国留学,还一直回来看望她和老三爱情的见证,那棵会开红花的山楂树。假如不是老三的深情之爱,是不会让静秋这么恋恋挂怀的。
如果说《山楂树》有什么新意的话,影片的男主人公应该是张导的新贡献。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男主人公只是章子怡的华丽而苍白的陪衬,我们只看到他几次定格的笑脸,没有什么过多的刻画,大多数镜头都是章子怡在山坡上跑啊跑,电影几乎就是为章子怡量身定做的个人MTV了。
而在《山楂树之恋》里,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是同样丰满的,老三的内心刻画甚至还超过了静秋为静秋包扎的时候落了泪,在医院里看着窗外的静秋默默地流了泪,在河边送别静秋的时候,想到也许是永别,再次情不自禁地眼含泪水。男人有泪不轻弹,这是老三的真情之泪,而老三的内心之美也在这些细节中丰满了起来。
那最后的拥抱的手势,是老三对爱的告别,有几分苍凉,几分心痛。

恐惧时代的爱恋与美丽艺术的碎片

——电影《山楂树之恋》评论

张艺谋又倒回头去,开始摆弄其成名之初的原生态艺术,不仅如此,这《山楂树之恋》确实出类拔萃,无论从其原版小说,还是电影里的清纯形象,还是那如痴如醉而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张艺谋这回似乎都应当是取得了成功。当然,张艺谋是否成功对于人类的艺术成就建树而言并不十分紧要,没有必要扭住张艺谋的对错得失去展开话题。况且,上述成功之处是否都能记在张艺谋的名下本身就是一个玄乎的话题,但因张艺谋主导中国电影的潮流,其主要的创作方向与手法当然就不能是他个人的私事,如此,就应当把张艺谋的电影艺术手法拿到大庭广众之下来公开讨论,不然,那还不给大众造成一种错觉,还以为只要是老谋子说了的就可以不证自明地算数咯!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感人并非从始至终,在排除了原创小说的丰满内涵的感人魅力之后,我们发现电影《山楂树之恋》在开篇时就已落下硬伤。首先,那棵山楂树的出场就显得十分地生硬而突兀,一直到片尾的最后,也没能让人闹明白这棵山楂树到底有何感人之处?似乎整部电影引入这棵山楂树实在有些生硬和莫名,至少在那座光秃秃的山岗上的那棵突兀野树与本部电影主题的关联让人一直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能不能不引进这颗山楂树,而引进另一颗类似于酸枣树抑或另一颗臭椿树之类,不是也很土气吗?不是也很原生态吗?不是也很野趣吗?不是和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的基本形象也同样很贴切吗?为什么非得要引进这么一颗山楂树呢?电影里没有交代,而小说里却有太多的铺垫。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上的价值取舍的不同倾向所造成的区别,电影作品的对此思考在此远远逊色于小说的同类思考也就是无疑的咯!电影里的这棵山楂树来得实在太突兀,太无厘头,太过元素化而太缺乏文化发掘与艺术享用的必要品味,看来。老谋子是形式主义的老毛病又犯了,对此,老谋子该不会又矢口否认的吧?

面对如此美妙的话题,我们能不能先抛开老谋子的得失与其内心对高妙艺术的迟钝与对高深文化涵养的怠慢与邋遢而径直去到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看看那妙不可言的过去时代里人间本就有的美景与那令人难忘的清纯爱恋呢?当然可以。总不能因为一个老谋子横在文化欣赏的路中央就忘记了我们前辈和早先世道里那可歌可泣的过去岁月以及我们文化根源的由来。

在政治挂帅的时代里,人间充满了无处不在的恐惧,这一恐惧的背影虽已离我们而远去,但其背影里的阴霾至今仍萦绕着我们的思绪并左右着当今我们的本能。这是不能否认的,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予以背离的,因为它们是我们心底的疼痛与当今人们思绪暗流以下的缘由。与张艺谋对此的大而化之相反,我们在艾米的原著絮叨中怅然泪下,我们在那感人的情感纠结中魂牵梦萦,正如老去情怀的王蒙掷地有声的怒喝:“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愿这样的爱情故事已经绝版”!这是一个从那个时代里走出来的老人的断喝,他的诅咒与痛楚已达文人情怀的极限。我们再来一睹那个时代里走出来的与剧情中的“老三”相仿佛的同龄作家与诗人熊召政的感受:“打开这本书,初看是酸,再看是痛,最后是痛彻心肺”!艾米为我们展现了一出真实纯正的爱情故事,陈鲁豫对此大有感触:“我喜欢、又痛恨这样的叙述,到最后还让人肝肠寸断”!苏童更是对艾米的神圣爱情的塑造赞不绝口:“老三如此完美,堪称中国情圣”!

显然,艾米把令人恐惧的政治人格时代与令人向往的神圣爱情的直接对峙暴露无遗并把其作为了全剧的主旋律。这在老谋子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我们没能感受到。张艺谋更多的是给了观众一副副青涩的面容,离奇的情节,突兀的场景与细致入微的对那个时代的静物写生般的模仿,最多再加上一些碎屑般的时代骚扰与没有连贯逻辑的时代印记,这无疑是对原著主题的宰割,是对原著大力讴歌的时代命题的蓄意阉割与肆意抹杀。

我们并不排斥张艺谋对电影艺术的渲染,我们甚至于欣赏张艺谋对电影元素的运用自如并予以赞赏。可张艺谋的那颗大脑实在不适用于作思辨考虑,他本就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但却完全失去了对那个时代所应有的哲理性思考,如果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思考的话。整部《山楂树之恋》的电影完全失去了对那个时代主题的触及与冲击,它几乎毫无心肝地徘徊在莫名情景的时代遭遇之中,却把那个时代不可回避的冲击当作了意外的干扰或是偶发的无厘头片段,完全没有连贯性的背景与精神根源的意义蕴含其间。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至少搞错了主题:《山楂树之恋》的故事不是言情小说的翻版,而是通过残酷地撕裂最纯净的爱恋来控诉那个伟大得令人生不如死的,人整人的凶险莫测的世道!可张艺谋却毫无知觉地照常按照自己的大片逻辑自顾自地倒弄着自己的衷肠。

必须提请特别注意的是:原创小说《山楂树之恋》写的是时代主题,她是利用一个极度纯净的爱恋故事被撕碎以后来更加凸显时代的荒唐!而张艺谋却恰恰弄反了,他把电影《山楂树之恋》弄成了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反而把时代人为地撕成所谓的“元素”碎片来粘贴这一爱情故事并进行情节推演。老谋子的脑子里几乎就没有历史,没有时代痛苦,没有血与肉的人间现实,当然也就更没有了艾米的大声疾呼。但是,张艺谋却反而绝不能没有能引起现代观众猎奇、好色、荒诞、刺激与意外的感官享乐。于是,老谋子就当仁不让地拿起了其惯用的“大片”斧子,一闭眼,一咬牙,一跺脚,这一家伙下去,又劈出一个大西北模样的纯净爱情故事出来咯!

尽管如此,我还不得不替张艺谋说上几句公道话:这部影片比起张艺谋的其它大片都要来得好得多,这不仅得益于艾米的着力创作,也得益于张艺谋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认真踏实。本片里的细部情节特别谨慎,各项道具安排得当,十分具有时代特色并反映出剧组的独到匠心。张艺谋在本片中实在是匠心独具,充分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电影匠人的功德与匠心。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恰恰是其引来众多批评的那没完没了的字幕对电影情节的延伸。其实,这种把电影人为地弄断成片段的做法本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做法,张艺谋实在是出于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这并不能直接就反映他又在此处故意耍霸道。其实,据本人揣测张艺谋对原版作品的许多情节衔接都感觉丈二和尚,就他现在的光景,你硬要他回到那个时代,确实有点为难于他,他站在暗处摸着自己的光头暗忖道:我怎么随便怎么整都回不去了?对此,他确实毫无办法。这家伙的那颗光光的大脑壳里确实打小就没怎么过多思考,你现在却硬要他憋出点哲理抑或肝肠寸断的柔情来还不如直接对着他那筋皮紧绷的老脸破口大骂来得更加痛快些。毕竟《山楂树之恋》发生在西南,而那大西北的干燥冷风早把老谋子的脑袋瓜子从里到外全都刮干瘪了,干嘛非得要对其不依不饶的啊?

我们的大腕艺人其实就是一些蹩脚匠人,他们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积淀,没有哲理素养,更没有柔情似海的温柔与浪漫,当然也谈不上对政治、历史、自己与社会的渊源进行些微的高深思考。就此,你们怎么还能指望他们能拿过一段艺术却能输出一段佳话呢?但是,他们却主导着我们的电影殿堂,决定着大众的耳濡目染。

电影不能被办成对大腕元素思路的跟踪与采风并由此而让世人淡忘自己历史的警示与温情的哀伤!电影更不能被限定在一群对深邃文化底蕴缺氧的匠人手中,并且其匠心独具的部分还只是其一家之言。

就此,我们能深切地体味到艾米对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不满的根由。事实上,虽然张艺谋在此片之中没有刻意加入噱头或各类道具以专注引导娱乐情绪,但改由以爱情的清纯与对情爱中心的反复萦绕以及对那个时代的突兀而碎裂的显现为主题的渲染其实就为最终的情爱新标准和新奇的娱乐新标题的推出提供了巨大的娱乐潜力。这个老谋子实在缺了心肝,不管什么都拿来打上当今邋遢时代的标记,以便为当今这桌娱乐致死的盛宴端上一盘又一盘富有新奇作料的大菜。

尽管如此,我们还得感谢老谋子为我们挖空心思地又开了一桌豪华的视觉盛宴。如精挑细选地为我们选定了青涩无比的“老三”与“静秋”;设计出来一系列的文革服装,如扎着密线边的布衫;设计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场面,如河边洗澡与车后靠睡;大撒把骑车的场景气氛掌握不错;灿烂的双人照出现在全剧结尾的天棚顶上;还有那河岸对峙时示爱拥抱中的迷离场景与模糊的影视效果等等。

但是,我们必须牢记:伟大的时代才会有动人的爱情,但那个时代伟大到了令人眩晕的程度,因而爱情也就成了些微的碎片。谋子老辣,他其实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难以把握,且描述越多,失真的风险就越大的窘境。于是,本片就成了原作者极不满意断断续续的哀叹!谋子的片段手法历来如此,这是他所谓的“大片手法”的专业自负与文化观念上不自觉傲慢的必然结果。关于山楂树来历的过于简单的交待以及片段索引式的字幕陈述在电影前半段尤其显得过于生硬突兀。但老谋子能重返原生态文化,虽然其手法因长期流连于“大片”妄想而略显生硬,但也不失为一种向原生文化的反刍与难能可贵的思索性进步。这总比《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那种典型的猥亵烂俗的“女人的乳房犹如时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要来得亮堂而绚丽些吧!

纯爱时代的终结

电影《山楂树之恋》

一个平常而质朴,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的小说,从大洋的彼岸飘来,顿时的马太效应传遍了中华大地,无数青年与其说是在追寻所谓的纯爱到底是什么,不与说是对纯爱的渴望,可是如今,还有纯爱吗?还有柏拉图式的爱吗?即使这样,至少还有这么一部小说在等着我们,至少还有梦想!

我向来是对言情小说不感兴趣,更别说是网络小说,平时也就是读一些哲理性带有诗意的小说,譬如萨特、雪莱、波德莱尔等人的著作。但是如今,在身边朋友强烈的推荐下,网络媒体的宣传下,好歹我也耐不住寂寞。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试着阅读前30页,可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昨天晚上8点开始到12点,一口气读完了,这在我的阅读史上实为罕见。
坦白地说,这篇长编纪实小说不怎么样,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情节和睿智的《婚姻保卫战》式的语言争斗,更没有往常影片中的赤裸裸的性爱表露,但她呼应了这个时代青年的需要,一个需要没有被物质和性所困扰的爱情时代。可是如今,当理想遇见现实,再浪漫的罗曼史也纵然得不到持久的经营,我们还奢求得到所谓的纯爱。
正如黄仁宇在《关系千万重》的第一篇文章说“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乎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则是这三种关系。”延续着文艺复兴时代以来,大凡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都反映了生死、性、金钱的关系,即使到今天依然如此。当然本书也不列外,面对老三的去世,静秋无能为力,只是“一边喊,一边抚摸他的眼睛,他的眼睛终于闭上了,两滴泪从他眼角滚了下来……”;面对性的常识的无知,她甚至不知道何谓夫妻的事,以为只要睡在同一张床上,就怀孕了;面对老三给予的帮助,深感自己能自力更生,不需要老三的帮助,不想欠欺骗她的“骗子”太多(静秋以为老三有“未婚妻”,欺骗了他)。但是相对其他著作而言,《山楂树之恋》远远没有其他著作明显,三者关系显得很浅显,弥漫着只是一种浅浅的、简单的、没有性的爱。
整个影片过程中,弥漫着上世纪70年代的文革时期禁忌的思想,那时候革命的硝烟尚未熄灭,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受到严格的监控,俨然于奥尔威《1984》中老大哥就在身边,时刻注视着处于革命浪潮的青年们。时代造就了静秋的性格特点,对于爱情,她显得有些懵懂、无知、可笑,为了断绝和一切资产阶级分子划清界限,掩饰着对老三的情感需要。
网络上声称这是一部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我想想都很可笑。所谓的最干净是没有捅破最后一道防线吗,如果捅破了就不是最干净的爱情故事吗?获得爱情的方式有多种,有明恋和暗恋,谁说暗恋就不是爱情,如果说,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暗恋。张小娴说,“暗恋最伟大的行为,是成全。你不爱我,但是我成全你。真正的暗恋,是一生的事业,不因他远离你而放弃。没有这种情操,不要轻言暗恋。”暗恋远远比明恋干净多了,如果真要说最干净的爱情是什么,那就是暗恋。
我们通常知道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的爱情故事,可是别忘了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才是真正史上最干净的爱。金岳霖欣赏林徽因的才华和学识,待她如同兄妹。老金为林徽因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在金岳霖的一生,他从来没有后悔过爱着这样一个女人,爱不是绝对的占有,爱她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接触,只要默默地一直守侯在那个最重要的人身边,看着她,怀念她,即使她逝去,也不忘记。
一谈到爱情,人们往往会把它和性联系在一起,一个没有性的爱情可能还是爱情,诚然,性行为是爱情的前提和生理基础,但是只有借助于思想和感情(如志趣,爱好和理想等)才能升华为爱情。(赵鑫珊《科学.艺术.随想》三联书店 1985年11月P195)有些人说,老三和静秋的爱情就是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认为人类心灵应该彻底摒弃肉体的接触,而追寻纯精神上的爱。而弗洛伊德对此提出了反对,认为这是禁欲主义,“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一个只追寻精神上崇高而没有性的爱情。有人说《山楂树之恋》表现为禁欲主义,性压抑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得不到释放。文化革命期间,如果被撞见两个未成年人躺在同一张床上,被告发的话,轻则蹲监狱,重则枪毙,老三和静秋在外面相见的时候也只得神神秘秘,搞得像特务似的。
所谓纯爱每一个人的观点可能不一样,但大多数的观点认为,纯爱就是简单、纯洁而不含任何杂质的爱。本人认为,纯爱是男女双方为了忠于爱情的贞洁而结合在一起的爱情。纯爱并不是没有性和物质,只是不得极端强调性关系和物质因素。一个没有性的爱情大部分是有缺陷的,即使再浪漫的天使之恋也不过如此,当然如果爱情排斥物质基础,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属性,我们都处于同一个社会,一个只强调浪漫主义的爱情也将得不到长久的发展。有篇书评的作者(《你在大地,他在云端》认为,“假使老三不是生病了,他们两人以后结合,估计各自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不会一样。恋爱的时候当然是很好的,对方的所有的优点无限放大,然后呢,柴米油盐具体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通常试图突破“门当户对”的瓶颈,我们喜欢童话里的故事,相信每一位灰姑娘都能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可是灰姑娘最后的遭遇大家也看到了。德莱库斯认为,一个人的恋爱观,同他对整个人生的态度是分不开的。老三的恋爱观和他的人生的态度如此地接近,我所爱的人,即使我不能再见到他,也要为她以后的幸福着想,老三才是剧中最伟大的男人,老三才是当代男人的榜样。静秋相对于老三逊色而已,我们也许理解静秋对老三误会,可是我们无法理解她读不懂老三,留在手臂上的伤痕是为了以后认识双方;隐藏着城市的角落是为了保护她;放着小船不划,从对岸游过来,只是为了见她一面,我为静秋感到失望,一个男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一个自己最爱的女人读不懂自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30793.html

更多阅读

〔简谱〕电影《山楂树之恋》主题歌:《山楂树》

说明:歌谱《山楂树》系重新打谱,2010.10.23重新上传。点击下面链接,即可听到常石磊的视频演唱。电影《山楂树之恋》刚上映,影片还没看,但由张艺谋十分欣赏的歌手常石磊演唱的影片主题歌:《山楂树》却先听到了,常的演唱很纯静、很柔美。虽

走进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演员表

图文:《山楂树之恋》背后的故事2009年11月24日 13:38荆楚网-楚天都市报【大 中 小】【打印】 共有评论0条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我是静秋!我是静秋!’……看见他闭上了眼睛,两滴泪从眼角滚了下来。两滴红色的、晶莹的泪。”“‘

声明:《电影《山楂树之恋》影评编导专业 电影英雄的专业影评》为网友旧时光的容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