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它的领土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它的领土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畔,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认真的科学识别,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是: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和基诺。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行民族识别的人们共同体。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338万人,此外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十四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仅1476人。不到总人口7%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总面积约50——60%的广大地区,尤其是辽阔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他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作出了项献,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中华各民族的形成,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过程。从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现的“夏”、“戌”、“狄”、“荆蛮”、“夷”、“诸濮”、“百越”等族别名称来看,我国早在秦代以前就已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秦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使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高度统一在中央政权之下。正因此,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有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包括服饰文化在内。从现实的情况来考察,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具有下列五个方面的一般性特点:
第一,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我国55种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百分之七十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花脚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就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过去,由于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城乡居民的服饰多局限于黑蓝色,一部分少数民族也崇尚黑蓝色,因此有人戏称我们为“蓝蚁之国”。其实,如果从相当一部人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情况看,“蓝蚁之国”的称呼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无论从质、色彩来看,也无论从式样、搭配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有着24个少数民族的云南省于1988年9月举行首届民族艺术节,数千人的少数民族文艺队伍也就是数千人的少数民族服饰表演队,让中外来宾赞叹不已。昆明民族歌舞团以“日月风火”为题,推出了一台民族服饰抒怀晚会,分“春日生辉”、“夏月溶溶”、“秋风送爽”、“冬火熊熊”四个场景展示了三百套民族服饰,其品种之多、款式奇、色彩之艳、花样之繁令人惊赞。短短的一个半小时表演,令人信服地证明:云南不但是歌舞的海洋,也是少数民族服饰的海洋。而这,正是多民族中国的一个缩影。
第二、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生活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盆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裳、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裳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第三,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直到本世纪中期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上,由此而带来的差异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数民族服饰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中国少数民族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解放前,有的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资本主义萌芽,有的却仍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表现了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在这方面,被民族学者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的云南省,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解放前,在云南二十四个少数民族中,白、回和部分彝族中资本主义因素已经相当发展;广大的壮、哈尼、纳西、白、彝等民族都已进入了封建地主制;傣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小凉山彝族是比较典型的奴隶制;而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如基诺、布朗、景颇、独龙、怒、部分傈傈族、佤族等却仍然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至今,永宁纳西族(摩梭人)仍保留着母系制残余。在别的少数民族聚居省区,这种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只不过不象云南这样完整和典型而已。这样,少数民族服饰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也就具有层次性。同时,这一层次性还决定了少数民族服文化的层次性。有的人有一种误解,好象凡是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特出之处都具有“原始性”,都是原始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明显地不合乎事实的。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层次性,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分析。
第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要抢救服饰资源,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服饰改革,努力做到既保持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社会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原来封闭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注入活力并传来了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也包括许多现代新潮时装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由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用料多,装饰繁琐,工艺复杂,制作困难,穿着不便,难于洗涤,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人已改穿汉族服装,个别地区甚至已经见不到民族服装。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要积极而紧迫地抢救少数民族服饰资源,以免出现某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的消失;同时,还要主动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少数不清民族群众进行服饰改革,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和服装设计师在广泛听取本民族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
新的民族服装,在保持基本的民族服饰特点的前提下力求大方,美观、简洁、适用,便于生产生活,便于今后组织大规模机器生产,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既是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所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特点。
第五,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而系统的研究,企盼着理论总结、理论概括、理论积累和理论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偏重民族历史、民族政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政策等问题的研究,总把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当作是“第二性”的问题而予以忽视。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就更不用说了:或许,当识别民族需要时调查一下服饰;或许,讲到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时列举一下服饰;或许,个别研究者出于个人兴趣专门调查过服饰。这样一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处在一种直观、零散、无序的无理论状态,服饰资料虽多但缺乏归纳整理和理论升华,许多有关问题缺乏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因此,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企盼着理论总结、理论概括、理论积累,从而出现某些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这既是文化学、文艺学、美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和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服饰改革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才不揣冒昧地进行这样一次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
西藏女性的服装服饰文化
西藏妇女身段苗条、腰肢柔软、面貌姣好,而且她们非常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雅鲁藏布江边的农村少女,外着黑氆氇无袖长袍,内穿红、白或绿色衬衫,腰系鲜艳如虹的氆氇围裙,脚踏花纹美丽的“松巴”靴,乌黑的头发掺进五色丝线扎成大辫盘在头顶,朴素清新,温柔和善,犹如一朵田野的格桑花。
牧女服饰具有草原的气息,质感极强的光皮藏袍,裹着健硕的身躯;皮袍镶嵌黑、红、绿色宽边;腰间挂各种银质或铜质工具,例如奶钩、针套、火镰、火石、牧鞭、小刀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和腰身相配称的装饰品。牧女爱将头发梳成无数细辫披在身后,发披缀满珊瑚、贝壳、松石和银币等等。夏日牧野,草地青绿,盛装牧女三五成群,长裙曳地,款款而行,满身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拉萨妇女的装束又有独特的风韵,她们的长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珊瑚、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白海螺从小戴在手上,据说死后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彼岸。脖子上挂蜜蜡珠,胸前悬挂银盒,内装护身佛,或者种种圣物。这些装束,我们从今天节日庆典斟酒女郎的身上,仍然能够看到;藏戏和歌剧舞台上也时有出现。
不过,目前拉萨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无论服装,还是装饰品,都朝着简便、适用、美观、更能显示身体线条和审美情趣方面发展,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展现出多种新款式。
苗族服饰文化研究
苗族服饰,是典型的女性文化瑰宝,苗族女性是其服饰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苗族服饰又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苗族服饰由 于性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有地区差别。但都保持一种苗族从古至今的传统款式,苗族女性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汉书·南蛮传》)的传统。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
现有的苗族服饰,主要以地域而定,分为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种。
黔东南苗族服饰:流传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和都匀、荔波、三都、兴仁、安顺,广西融水、三江等区域。上衣有大领对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长短不一,佩戴各式围腰和绑腿。发髻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黔东南苗族服饰有30多种款式。
黔中南苗族服饰:主要有贵阳、龙里、贵定、惠水、平坝、安顺、平塘、罗甸,云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广西隆林等地。其特点是以黑、白、蓝色线绣衣裙或蜡染。大领对襟开,百褶裙,包头帕或头巾,髻发。黔中南苗族服饰有5种款式。
川黔滇苗族服饰: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东北、桂西北以及云南昭通、威信、楚雄、金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饰色彩较浅,蜡染工艺普遍。服饰和发型多种多样。
湘西苗族服饰: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阳、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有多彩头帕和变型式样,服饰亦有8种。
海南苗族服饰:由于海南苗族受当地黎族服饰的影响,苗女穿右偏襟长及膝部的长衫,仅一扣,无领,蜡染短裙,以黑、红色为主,花纹较少,束发,包一绣图案花纹的头巾,外面再盖一条绣有花边的尖角头帕,套上一条红带子垂在背后,显出与其他地区的苗族服饰的非常不同。
苗族服饰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背牌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曾经拥有的城市,并有街道、有城墙、有角楼,那披肩上的云纹、水纹、棱形纹,是北方故土的天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土,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是苗族祖先迁徙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壮观气势......苗族服饰的图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书。苗族服饰,作为一种存于其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跌重要构成部分,是历史来源与文化因子在传递、衍化过程中绽开的物质和精神花朵。通过本身的系统将象征符号与意义结合起来并使之意义符号化。
藏族服饰的洋洋大观——《中国藏族服饰》评述
近些年,西藏热从国外炒到国内,从国内又炒到国外,只要是西藏的,人人心向往之。这种西藏热一方面大大推动了西藏文化的对外介绍,另一方面也让搞藏族文化研究的人越做越系统,越做越深入。由北京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中国藏族服饰》,正是这样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藏族服饰的图册,可以说,它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宏篇巨制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按照不同省区,不同地方,不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介绍。
当我们拉开丝带,轻轻地向两侧打开绘有古老藏装的包装盒,仿佛是在由外而内地欣赏一件华丽的藏式传统服饰。盒内的图册由五彩邦典做封面,这种彩虹条的窄幅毛织品透出了一种浓浓的藏民族气息。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为图册作序,诗情画意的文字融汇了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深热爱:“青藏高原,这片位于地球之巅的高天厚土,养育了勤劳智慧的藏民族,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历史一样古老、一样独特、一样灿烂的文化,而藏族服饰正是这百花园中鲜艳夺目的一技。从这本《中国藏族服饰》中,不仅使我们看到了藏族的服饰,还得到从这些服饰中反映出来的藏民族悠久的历史、休养生息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藏族同周围其他民族的关系等综合信息。”事实上,这本图册的确包容了大量服装以外的信息。
康区僧人服饰
图册的前言为著名民俗学家廖东凡先生撰写,洋洋洒洒两万余图文并茂的文字,是认识藏族服饰文化的向导。文章诠释了藏族服饰的地缘和历史背景,民族交流相互影响的渊源,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藏族服饰特点和区别,尤其让人获益的是,前言对各种服饰的材料、形制、如何穿戴、有什么挂饰、佩饰都细细道来,让人们不仅认识了藏族服饰,对其历史沿革的民俗内涵也有所了解。例如文章提到,吐蕃时期,藏王颁布了各种法律,其中有英雄猛虎律、懦夫狐狸律,两项规定对战场上表现勇猛的英雄披挂虎皮,进行旌表。而对临阵脱逃者,则披戴狐狸皮,表示羞辱。一句话,在吐蕃时期披狐狸皮是最不光彩的事,是胆小鬼的象征。但是后来在西藏的城市和农村,特别是藏北和康区,藏族男人和女人,特别是年轻膘悍的小伙子都以戴头尾齐全的狐狸帽引为骄傲和光荣。这说明在十四世纪以后的时间里,藏族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诸如此类随手拈来的材料体现了作者对藏族服饰习俗的深厚功底,也将藏族服饰的流变介绍得十分生动具体。
整个图册近四百张图片,按西藏自治区藏族服饰、青海省藏族服饰、甘肃省藏族服饰、四川省藏族服饰、云南省藏族服饰和附录(僧侣服饰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服饰)六个部分分类,其编排分类既有学术性、知识性,又有观赏性,一页一页浏览下来,我有这样一些强烈感觉。
第一,藏族服饰是如此丰富多彩,集中展示,形成洋洋大观,其内容和形式都让人惊讶和大开眼界。藏民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这种高寒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服饰的基本特点,袍式,宽体长身,大襟广袖,材料以皮毛具多。一般人对藏族服饰的了解,仅限于此。但是在这本画册里,我们看到这个特点让热爱生活和热爱美的藏民族发展到了极至。仅是藏袍就有数十种几百种,拉萨男式大领无叉长袍;拉萨女式夏季无袖长袍;邦典镶嵌的长袍坎肩;十字花氆氇呢袍服;林芝的宽肩无袖套头“古秀”……袍服的领、袖、襟、底边镶上的花呢、绸缎、豹皮、虎皮、狐皮、獭皮、珠宝,再加上各种头饰、挂饰,佩饰,在其雍容的穿着中,自现出高原人的雄健气质。同是袍服,各地有各地的特征,拉萨的高雅、协调;后藏的质朴、自然,安多的粗犷、厚重;康巴的洒脱、华丽。而那种大色块的使用,金银佩器的装饰,让人感受到藏民族对美丽追求的无畏和勇敢,从而形成的一种轰轰烈烈的美,令人眩目的美;过目不忘的美。藏族服饰真是太美了。
第二、在这里集中展示的藏族服饰,保留和记录各民族文化交往的印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藏式服装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是丝绸,展示在图册中的许多服装都有丝绸点缀,特别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俗官服装,几乎都为丝绸所作。追溯起来丝绸进藏,可以说是唐代文成公主的功德。公主进藏后,丝绸渐渐成为当时贵族的时尚,高原之土从来不产蚕丝,中原内地的丝绸源源不断的运进高原,于是那条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才有了丝绸之路的美誉。此后元明清历代,西藏高僧晋京朝觐,皇帝的赏赐品最受欢迎的仍然还是丝绸,丝绸成了藏汉两个民族永远割不断的联系。此外。正如廖东凡先生在前言中所说,藏族的僧侣服装形制是南亚僧侣服装的翻版,只是材料由热带的亚麻改为高原的氆氇制作;而农区牧区赛马骑手所戴缀满红缨的帽子,名字就叫“索夏”,即蒙古帽。至于原地方政府的官员的官服、官帽、花翎、顶带,那就不单单是一种影响,,而是一种国家行政制度的体现。
第三,在这本图册中,我们还看到,藏民族把他们全部的财富和智慧都体现在服饰上了。这一点,是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图册的大多数图片都是近年照的,尤其是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服饰都是些比较新的图片,可以看出,有一部分直接就是在一些民间传统节日中服装展示时拍摄的。因为在近十多年西藏和其他藏区,各种传统节日中都增加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服饰展示,它们与国内外使用模特的时装表演不同,藏区的表演者都是服装的真正拥有者,他们在展示服装的同时,也在炫耀财富。因为许多华丽藏装上的配饰和头饰上面缀满了金银,镶嵌着珊瑚、松石,珍珠、玛瑙,有的仅一粒宝石就价值数千元,一套服装价值几十万,甚至百万的不在少数。
将财产全部装饰在身上,是高原牧人传统的消费方式,自古就是这样。他们将数代人积聚下来的财富,统统穿在身上,戴在头上,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但是如今这样美丽华贵的服装竟有这么多,且各地的特征是这样鲜明,汇聚在一本图册中展示出来,还是不得不让人惊叹。如今,服饰表演,炫耀财富,变成了草原上新的时尚,西藏和其他藏区的
泛泛浏览,我们由衷地产生了对藏民族爱美和创造美的崇敬。如果细细研究,这本画册的学问是有多的,至少,它对藏族服饰收集之全,是所有这类画册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每个对藏族民族有兴趣或热爱西藏热爱青藏高原的人都值得拥有这部《中国藏族服饰》。
康巴藏族服饰文化
康巴汉子服饰
服装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一种物质文化。从人类告别动物以来,就伴随着人类不断进化的步履,经历了悠久而灿烂的发展历程,服装服饰从它的产生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即实用、美观。对于人类早期的服装服饰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美观处于从属地位,服饰的产生,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各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编织工艺的应用发展,服装服饰的式样、花纹、质地、色彩和附属饰品亦随着各地区、各时代地域环境、地理气候、劳动生产、宗教信仰、文化形态、审美观念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实际应用而不断演变进化发展,成为装点生活美,体现人类审美追求和展示精神物质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藏族,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这里雪峰林立,气候寒冷。以号称地球第三极地闻名遐迩。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就在这世界屋脊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牧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也形成了具有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独有的地方风格特色。由于所处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有各自特点,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大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飒爽。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康巴服装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别开生面而令人耳目一新。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珠三串胸前抛;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我虽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口当闹;我虽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我虽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一、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藏族服装服饰的起源和形成,往往是与生存功利目的和审美观念交织在一起的,但首先是功利目的。服饰的形成,主要是先民们为了能在广阔的空间活动时,用来抵御严寒,遮隔日晒雨淋和风沙袭击的。这就是藏族服饰缘起的实用功利。功利目的先于审美意识,而人类最初的审美对象往往又是实用对象,或者是生产中的工具,或者是所猎获的动物。如磨制石器、骨角器、衣物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笄有5件,均为骨质,等身细长,通体磨光,剖面呈圆形,上端雕成重叠的蘑菇状。磺有6件,分石磺和骨磺两类。环有5件,均系大理石制成,其剖面不甚固定,有扁平椭圆形、圆形、三棱形之分,均仅残存一段。珠有10颗,质料有大理石、硬玉、粘土岩、骨等。形状多样,有圆形、扁圆形、管形、葡萄形等,但其上均有一穿孔。分为圆珠、管珠和葡萄珠三类。项饰有两串,每串出土时均集中在一处,有长方形珠和管状珠两种。长方形珠系粘土岩制成,管状珠系鸟类腿骨片制成。镯一件,由两个半圆骨筒组成,一个半圆形骨筒上有六孔,另一个骨筒上残存二孔。贝饰10件,均系贝,上有穿孔。牌饰10件,系用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骨片制成。其上有穿孔,或刻有横槽,或刻有花纹。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还出土了陶纺轮和骨针。在一件陶罐的底部发现了织物的印痕,每平方厘米面积内就有经、纬线各8根,在青海乐都柳弯的半山文化遗址中,也有同类的遗物出土。可见在石器时代,藏族远古先民已能编织纺织物并已穿上了缝制的衣服。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3千年左右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有十分相似之处,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辫子松散披肩(今藏族地区仍有此发型),有的在胸际佩戴着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欢、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应是当地民族的服饰习俗,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了。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辫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形象都穿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康巴汉子服饰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一件彩陶靴,通高1116厘米,底长141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三千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并普遍穿用的长统靴子,并有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至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的一种以矿质赭石色(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以起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美饰面容,并兼具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妇女的头发梳很高且尖凸,称为“堆髻”,后世妇女发型中的“卜殊”同此发型也有渊源关系。
康巴乡城服饰
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许多国家、民族的服饰文化优势,这就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东女部,今昌都地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一般男子技发,妇女编辫,男女都用彩色赭面。
党项,是一个纯游牧民族,服饰习俗中头戴乌突骑帽,身穿长袍,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与今藏东康巴牧区藏族服饰类似。此外青海地区的吐谷浑,贵妇人披锦花,戴金花冠,女发型为辫发披后,饰有珠贝、珊瑚,这一类服饰与今康巴藏族妇女服饰大致相同。以上这些远古服装服饰表现特征应是今天藏族,尤其是东部康巴地区藏族服饰的最初母型。
二、康巴服饰的类型
康巴服饰是藏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灿烂花朵。康巴服饰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征,又别具地方个性特色。其主要服装藏袍的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其腰带举足轻重,式样不拘一格,也是藏装最显著的特征。而宽大超长,日当衣服夜当被,既可遮风避雨保暖,又可装物当坐垫的一衣多用性,又与康巴游牧民族生存环境、高寒的气候和质朴的生活相适应。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饰点缀美的灵魂,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十分着重色块与整体的相衬与和谐,其运用最多的红、黄、蓝、绿、白、黑,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征意蕴,又归纳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现的直观表征:他们认为蓝、白、绿、红、黄五彩是菩萨的服装,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装饰也是康巴藏族服饰的一大艺术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务实的审美价值观念。另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生动物材质自然美所形成的质朴、天然之趣,更使康巴服饰充赢着一种与大自然博大胸怀相依相衬的雄浑气魄和钟灵神韵。
康巴服饰中男装服饰差异不大,女装服饰差异尤为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地域风格。康巴服饰大致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牧区服饰、康巴特有着装等类型。
康北农牧区盛装,以羔皮藏袍挂金丝缎或毛呢藏片等为面料,下摆、襟、袖等处镶宽大的水獭、豹、虎等珍贵兽皮。彩绸衬衣、锦缎袄褂。
康南农区女盛装,以五颜六色的花氆氇制成的百折连衣裙,左右胸襟处镶以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三角形,双袖肘处镶红布,袖边镶绿布,背部镶绣有吉祥图案“公热”,裙边镶红色羊毛条,色彩艳丽、装饰性极强。除了华贵的服装,还以金、银、红珊瑚、绿松石、黄琥珀(密腊)等作头饰、胸饰、腰饰、手饰,把全身装扮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木雅地区服饰,妇女以顶戴袋状帽,将帽沿一侧内叠扣于头上,上沿额伸出头额前,宽至两鬓,长约30公分的袋状帽箭垂于脑后,然后用大红头绳或五彩头绳编发辫缠盘于帽上。男着原生白皮板羊皮袍,头戴整条狐狸帽为特点。
嘉绒地区服饰,则以女头顶披绣花头帕,是以长方形黑金丝绒底绣花头帕对折,戴于头上,额前伸出约数公分,脑后下披至后颈,宽至两鬓,然后用大红头绳或五彩头绳辫发盘于帕上,辫子套各式辫饰。外披披风,内穿锦缎上衣,下着五彩白褶裙,腰系丝织或绸质彩色花腰带,男戴金丝帽,足穿彩靴为凤彩。嘉绒地区服饰还受羌族习俗的影响,生活俗装普遍穿长衫,以蓝黑色为主,下身系围腰,腰扎宽大彩带,冬天穿羊皮褂或羊毛织成的无领服等。
康巴牧区服饰,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为袍,上饰粗犷的五色布、呢料条纹或“雍宗”、日月等图案纹装饰,夏装则常以轻、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织牛羊毛呢制成的单或夹的长袍。上镶彩虹氆氇尼花边,康北一些农区还时兴针织栽羊毛的袍、裤、衣等。男戴宽沿白毡帽,女梳百辫,戴羊皮帽,耳、项、胸、腰、背、腕、手佩各种用金、银、珠玉、宝石制作镶嵌的饰品。礼仪节日盛装选料更为华贵、精美。闻名遐迩的康巴汉子的服饰,则以昌都、德格一带男装为典型,其服饰品主要有象牙发箍,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珊瑚、玛瑙、琥珀等珠宝项链,用金、银、铜精制的佛盒“嘎乌”、大镰盒等,腰际横插或斜佩长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银并镶嵌有珊瑚等珠宝的戒指。外套藏袍以绸缎、布、毛织氆氇品等制成,边上以水獭、虎、豹等皮镶边,脚蹬藏皮靴或红黑相间的毛质氆氇尼靴,头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长发辫,夹以红、黑、蓝等大股丝、绒线,盘头而绕,尾端呈散状,垂落于头侧,显得扬扬洒洒,威武剽悍;着帽的或戴金毡帽,或戴狐皮帽,愈显雄姿英发,潇洒自如。着装上康巴汉子一般将藏袍下摆提升至膝盖以上,脱两袖扎于腰际,腰间除火镰等佩物外,一把横插的长刀十分耀眼,加之头上飘洒的“英雄结”,倍显剽悍、粗犷英武。
康巴女装:以昌都、德格一带为典型;其显著标志是前额顶佩戴由银和青铜铸造并镀以金,中间镶嵌红珊瑚的“梅朵”头饰,即花朵纹样装饰。相传此佩饰为格萨尔王妃珠牡所佩戴。头发编成若干粗细不同的小辫(康巴地区一般有扎108根的习惯,而那曲的扎到120—150根,安多的则可少至70—80根),上面饰以松耳石和珊瑚;鬓角两边的头发上穿有松耳石或猫眼珠,辫子末端也穿以两股松耳石或银饰,藏袍和男子服装大体相似,显得华贵大方,婀娜多姿。总体上讲,昌都、德格服饰代表了半农半牧区的康北型,由于历史上德格土司的辖地和势力影响较广,故而这类服饰也使之流传于整个康区,尤以男子的“英雄结”和女子的“梅朵”头饰成为其典型的显著标志。
康南稻城姑娘服饰
康巴特有着装,此类着装是康巴地区特有的以实用为主的服装样式,其材料多为原生兽皮板或手工家织毛织品。质地厚实,色彩简洁,款式新韵独特,具有自然、质朴、厚重的视觉效果而别具一格。
褂,有多质地和款式,皮褂,劳动护身兼防风寒用。以整张兽皮制成,男女均穿。各地型制略有区别。大致有长皮褂:前开襟、圆领、塔肩、无袖、宽腰、摆齐膝、肩摆沿成自然毛边。男性多以熊、岩驴等厚型皮板作料,妇女多以羚羊、山羊等软皮板作料。长毪毡褂:基本形制同皮褂,不同之处是长袖。质地以综黑色毪子或薄毡为料,领袖襟摆均滚红边。亦有盛装用褂,款式不同之处是高领、无袖、统腰,以上等彩花氆氇细毪子、藏片等为料,色彩绚丽,多见于康南农区。
披风,防风寒雨雪用,质地有毡披、毪披之别。毡披:前开襟、平领。无袖敞腰。展开后呈半圆形。摆齐膝以下,领口有系带,沿肩饰黑色云纹布制花边。原白羊毛毡为底料,常见于牧区。毪披:以四方形毪子为基本形体,无领无袖,上角近领处嵌以领花、系带,下边近摆处垂有长穗,以染色细毪子为料,常见于农区。
裙,主要有两种型制。百折裙:折皱平整有序、折皱约有五十至六十不等,多则达108道之吉祥数,长齐脚背,以各色彩花氆氇或锦缎拼缝,亦有黑色绵布、平绒等为面料的,为康南农区特有盛装。围裙:多见于嘉绒生活女装,形制为四方形裙面、前后腰各一幅,后幅大于前幅,长齐脚踝,配织花腰带,裙角有丝线绣纹,质料多为卡其、平绒等软薄型,以黑色为多,庄重大方。
三、康巴服装佩饰
服装佩饰是服饰文化中的华彩部份。如同大海中的浪涛,草原上的格桑花朵,更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霞。藏族的服装佩饰工艺品中绝大部分是以金银珠宝为主。这与藏族人的生活环境有关,艰苦的物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理想美的向往和宗教信仰的强烈追求。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到了近现代,这种生活方式仍占很大的比例。正因为如此,牧民们十分重视着装的佩饰,把自己的主要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迁徒。一个比较富有的牧女,着装佩饰的价值往往超过万元,以至十多万元,个别富裕者甚至达到百余万元,这是一家数代人经过艰辛积累的全部财富。每逢佳节或喜庆的日子,牧民们都喜欢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家传所有的装饰品佩戴出来。这既是对财富的炫耀,又是一种精神美的展示。
由于藏族人笃信佛教,因而装饰品的造型和图案也具有强烈的宗教象征意味。名贵而玄秘的九眼宝石、象牙佛珠、珊瑚项链、象牙圈、密蜡宝石、金护身盒,右旋海螺等,从中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神灵的祈祷、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理想的渴望追求。这种把理想、信仰、财富、文化、审美熔为一体的服饰艺术,是藏族服装佩饰工艺的一大显著特色。
康巴地区的藏族服装佩饰工艺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如昌都的金银佩器、甘孜白玉河坡、新龙等民间所产的各类藏刀、佩饰等。从金银制品的造型变化,单元图案组织的巧妙,到制作工艺的精湛,无不显示出康巴地区能工巧匠们的娴熟技艺和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体现出了康巴服装佩饰工艺的璀灿。由于康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藏汉往来的枢纽地带,藏汉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康巴服装佩饰工艺品既有着浓郁的藏族本土风格特色,又兼收并蓄了汉族工艺品的长处,风采独具。这些金银制品不仅制作巧妙,装饰精致,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金银制品上所表现的富有朝气和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如日月造型、“朗久旺丹”图案、“雍宗”图符、“吉祥八宝”图案(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fa轮、胜利幢、宝瓶、金鱼)等。这类具有深刻象征内涵的宗教图案,经过民间艺人们的匠心处理,使单纯的图案,不仅纹样构成变化丰富,装饰性浓厚,而且注入了世俗化的意味。逐渐成为藏民族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喜闻乐见的服装佩饰纹样。
康巴服饰的佩饰丰富多彩,门类齐全,款式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康巴嘉绒姑娘服饰
发式:男子发饰有披肩式长发、自然式卷发、普通式短发等。其中犹以英雄结式盘发为康巴男子独有发型。此为以黑色丝线或牛毛与发合编发辫,辫端加编红色丝线,左向缠盘于头,使红丝穗垂于额侧。盛大节日跳锅庄时,男子辫发中还加红、黄、绿等绸布,再将粗长的彩辫盘于头上,形成硕大的盘头。辫股上套象牙圈、戒形银质嵌珠发;而妇女发式,有细密多辫披于肩后,在腰身后用红色或彩色丝线束为一把扎在腰带内的多辫式。有用红丝线、毛线或五彩丝线、毛线编独辫或双辫,然后盘于头上或头帕上等。
头饰:男女皆喜用象牙圈、戒指形银质嵌珠和银质圆形式饰件为辫饰。妇女则用绿松石、琥珀、银泡等作头饰。尤以妇女头饰最为典型。
牧区妇女头饰。材质名贵,质地华丽,色彩斑澜,形式多样,有在额上或头顶处佩戴大枚琥珀或镶珠银盘,呈一点式样式。有头顶及两鬓对称佩戴嵌珠银盘,呈三角式样式。有头顶、后脑两鬓各佩戴一枚黄色琥珀或嵌珠银盘,呈梅花式样式。头饰中还有专门的以皮革或红呢制成宽长的垫带,上面缀满银泡、银盘花或黄色琥珀、红珊瑚的头饰带。这种头饰带有仅从前额经头顶、后脑及腰后戴一根头饰带的。也有再从额际两侧经双鬓、双肩于腰际戴二根头饰带,呈三根头饰带的,还有以红珊瑚珠,绿松石编串成环状帽饰的。也有以象牙、红珊瑚珠、珊瑚树、琥珀、绿松石编串成盔状帽饰的。在佩戴头饰带的同时,双鬓还悬挂红珊瑚、绿松石串珠。
康北农区妇女头饰较简略。仅用小型银盘花和少量红珊瑚、琥珀装饰。多用绿松石珠装饰双鬓细辫子。
康南农区妇女若不戴头帕或不盘发辫的,则多以细密多辫垂于身后,发辫右边编90根,左边辫140根,然后用獐皮条将发辫分别串编成左右两片,左片先朝头顶用右片覆盖成方形,称“扎得”,再将双鬓散发各编三根细辫。两耳角上各挂四根珊瑚枝。额前梳齐眉流海。还有将一对大枚琥珀或银盘花左右对称佩戴于头部呈双角状或头顶仅佩戴一枚琥珀或银花呈独角状。还有用银丝缠发辫,盘头时正好把银辫置于头前。耳饰:男子有环形银质大耳环。灯笼形银质嵌珊瑚大耳环。妇女耳环有金、银质环形、灯笼形嵌珠、龙头形嵌珠耳环等。项饰:妇女有金、银质、嵌珠宝的各种型制、花色的领花。
胸饰:男子用猫眼石、红珊瑚等珠宝串起的项链。铜、银质錾花镀金“呷乌”(护身盒)。妇女有各色珠宝项链;银质项盒、银项链。此外,还喜佩戴各种护身饰物,如:道行高深的高僧大德的像章、装有祈愿文或咒语、魔符图案的方形缎制护身包;红色或黄色的丝、绸、毛线编织的吉祥结;被民间称为“天降铁”或“雷铁”的玄密佩饰物,经高僧活佛加持被视为具神秘咒力的念珠等。
手饰:男子皆有金银质双龙头、单龙头、麻花形手镯。有象牙手镯。妇女还有各种玉石手镯。男女皆有金银质嵌珠宝戒指。男子还有象牙板指环,各种玉石板指环。
腰饰:男子腰饰主要有火镰袋、皮包、腰盒、吊刀、长腰刀、腰带式钱包等。妇女腰饰主要有雕花银包腰带、皮包、腰盒。各式针线盒、奶桶钩、小吊刀、银链等。
背饰:妇女们的专用品,常与头饰相连,多为条形红色皮底、缎底或黑金丝绒底上从头至腰依次排列琥珀、珊瑚、银泡饰、银元、藏洋等作为装饰。在黑色的发辫上特别突出,更加强了女性柔美娟丽、婀娜多姿的线条美。
尾饰:男女服饰中最具风采的部份,多以宽大绚丽的红、黄、绿、兰绸布呢绒扎腰间后从腰后垂悬至脚下,妇女一般为单色,男子则多色,形成如同鸟尾状的装饰,在手舞足蹈之时,或微风吹拂下,女则大有轻盈飘飞如仙女升空之态,男者则如五彩缤纷的彩虹绕身,眼花缭乱,又如草原雄鹰展翅翱翔苍穹,令人心驰神往。
康巴藏族从男人到女人通身的佩饰,真可谓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这些斑驳陆离的服饰工艺品,观之无不使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由此也可窥见康巴藏人对美的多方面、多层次、高水准的精神追求和习俗贯制。
四、康巴各地服饰文化风采
乡城服饰:在康南的乡城、稻城、得荣一带,由于临近云南纳西族地区,其服饰也受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乡城女子连衣裙被其他藏区称为风装,形成于文成公主进藏时期,由纳西族妇女穿的齐膝围裙演变而成。风装左右胸襟分别镶有红、黄、绿、藏青、黑金丝绒五块三角形布料,分别代表:福寿、土地、先知、牲畜、财产。背部嵌一块绣有吉祥图案的“公热”,一般为绿色;下连后部有无数褶皱的十字花氆氇呢彩裙。风装用料讲究,以手织氆氇为上品,妇女头饰亦别具一格,将头发辫成上百根小辫后,横向编织成网状,再披戴在头上,两耳角上分挂四根红珊瑚枝,更加显得光彩照人,在藏区实属少见。
乡城男子服饰与整个藏区男式服饰融为一体,也用水獭、虎豹皮等包装得华贵大方,配上刀枪更显威风凛凛,刚毅雄强。稻城服饰:有自身地方的特点,女子背部从头上低垂腰肩的发辫多达百根,且投入精工制作的十字花氆氇尼裙袍,裙袍腰间皱褶达四五十条,发辫间挂上珊瑚珠,琥珀、玉石,以及金银饰品,姑娘们前额上留有一份齐眉留海短发,古色古香。
男装服饰多为原生白氆氇料作成,给人一种简洁、坦荡、清爽之感。但最具特色的当属整张狐皮栓挤而成的狐皮帽,其栓挤形式的造型十分考究,整体给人以自然、质朴之美的精神享受。
昌都德格服饰:德格人极重服饰。男装以华贵庄重为特点,头盘发,且戴红丝宽帽,耳饰金银大耳环,其上镶挂九眼石或珊瑚,身着水獭、豹皮为饰的长袖袍,手带象牙圈或金银手镯,指套缕花白金戒指,胸佩银制“嘎乌”,腰系长彩带,佩长刀,背猎枪,足蹬藏靴,更显粗犷剽悍的英姿。
女子服饰重华丽,以各色红丝线加粗长大辫,头戴象牙、蜜蜡、珊瑚,颈部佩宝石串珠,头背札佩银制的饼铃,腰挂精巧小藏刀,加佩玲珑精致的针线盒、奶钩等吊饰,加之领袖镶饰极具民族色彩的花边图案,更具女性飘逸、秀美、潇洒的风采。
白玉服饰:妇女特别重头饰,额着一颗黄色琥珀,中嵌一粒红珊瑚,具有鲜明的个性,显示姑娘柔美多姿、落落大方的美貌神态和康巴姑娘健美、灵秀的英姿。白玉男子服饰则集农区、牧区服饰之精华于一身,表现了康巴汉子挺拔粗犷、阳刚豪放的特点。
石渠服饰:在康巴首屈一指,男儿穿着似雄鹰展翅般宽大矮健的镶虎豹皮宽边长袍,着红色长袖衬衣,腰后饰数条彩虹般绚丽飘撒的五彩腰带,头戴圆柱形高顶红色丝蔓帽,脚蹬高筒皮靴,腰插长剑,背挎钢枪,一派男子汉儿勇健刚强、英武潇洒之态。女子着装富贵端庄,长袍喜用紫红色氆氇呢,襟边饰宽大水獭皮组嵌图案,以金丝缎条边点缀,着挑红色长水袖衬衣,头披长辫,头、颈、胸、腰、耳、腕饰金银珠玉佩饰,服饰之豪华,作工之精细,令人叹服。
理塘服饰:以庄重大方、华丽贵重著称。喜用珊瑚、琥珀、玉石、黄金、象牙等稀有宝物为饰品,物衬人、人衬物,相辅相成,物美人杰,展现了高原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理塘汉子们戴着华贵的裘皮帽子或将辫梢用红色丝线接成缨状,辫长略超过身高,发辫上套有象骨圈、玉石圈、金银头饰圈,将整个发辫盘于头顶固定;身穿锦缎、氆氇呢藏装,袖口和底边均镶有彩色金丝料和獭皮、豹皮、虎皮等装饰;胸挂金银质“嘎乌”和宝石、珊瑚珠等;腰间佩戴镶嵌有珊瑚的银质或铜质龙纹鞘的长藏刀;手戴玉石圈、银手圈、金手镯、象牙佛珠、金手链、金银戒指、钻石戒指等,都给人一种威武、刚毅、剽悍之感。理塘妇女们将头发编成若干条似筷头大小的发辫,以后脑为核心形成自然弧形披于后背,头饰金饼、银饼连串披于身后;身穿呢子长袍外加氆氇彩衣,袍边镶有水獭皮或猞猁皮;耳坠金银耳环;胸挂多串珊瑚、宝石、金银制成的大护身盒———嘎乌;腰系金链、银链、金质银质饼状装饰带;手戴玉石圈、银手圈、金手镯、象牙佛珠玛瑙珠、金手链、金银戒指、钻石戒指等。尽展民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这些服饰大都价格昂贵,一般是几十万元一套,有的甚至超过百万元,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剽悍英武、雍容华贵、绚丽多彩的康巴服装服饰像一颗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像一杯杯甘甜醇香的美酒,也像一曲曲高吭悦耳的山歌,将古老、神奇、迷人的康巴文化展现在眼前。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康巴美,美在它如五彩缤纷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多种多样的上衣补充物
人的服饰是丰富多彩并不断进步的,上衣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人的需要的增长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还要继续创造出新的衣物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国少数民族的上衣,有的十分复杂,背心、内衣、外衣,长袍一应俱全;有的民族同时竟穿着十五件上衣;但有的仍十分简单,仅靠两片麻布蔽体;而有的民族上身则干脆裸露。不论情况如何,为了满足生活中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许多披用物,以作为自己上衣的必要补充。
各种上衣披用物,如一般服饰中的披风、斗篷之类。首先,它们是披用的,而不是穿用的,因而一般无领无袖,可以仅披在背上,也可以裹住全身,其次,它们供平时披用,尽管也有遮风挡雨、防潮御寒的功能,但与专用的雨具如草蓑衣、棕蓑衣等有别。总之,它们不是上衣,但明显地是上衣补充物。
我国少数民族的上衣补充物是多种多样的,形制不同,材料也不同。如从材料上分,可以大体分为牛羊皮类、棉织品类、麻织品类和毛制品类。当然,在同一类内,其形制、工艺和精致程度又大相径庭,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民族生产生活状况及所处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
贵州西部和云南北部山区的彝族,穿用一种基本保持了羊只外形的羊皮领褂。我们之所以称其为“领褂”,是因为四条羊腿已成为十分自然的袖套和带扣,使羊皮“穿”在人身上。其实,这只不过是“披”羊皮的一种变形即较固定而方便的一种形式。直到现在,好多山区较贫苦的彝胞,仍喜欢披羊皮,且基本保持羊的形状而很少作加工,以此作为自己上衣的补充。
我国少数民族中,披羊皮的还有西藏的门巴族。错那地区的门巴族妇女身上就披一块山羊皮。但是,对于门巴族妇女来说,更多的却是披一块小牛皮。无论是自发苍苍的老妇,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女,后背上都要披挂着一张完完整整的小牛皮,毛向内而皮板朝外,牛头向上直抵颈项,牛尾朝下,四肢向两侧伸展。每逢喜庆节日,迎亲送友,还讲究换上一张新牛皮,就象换新装一样。牛皮已经成为门巴妇女颇具特色的服饰。
云南宁落、永胜一带的普米族妇女不仅喜欢包大头帕、编发,喜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头顶,穿大襟衣著百褶裙束红、绿、蓝、黄彩色腰带,也喜欢在背上被一块羊皮。普米妇女所披羊皮限于白色,以色白毛长为美,显得圣洁高雅、美观大方。
在我国少数民族作为上衣的补充而被用的羊皮中,云南丽江纳西族妇女的羊皮披肩是最精致也是最富有文化内容的。纳西族妇女所披羊皮以黑色为佳,皮上缝有白色的宽布带,借以交叉胸前而把背上的羊皮固定。羊皮上方,有两个大型圆饰,代表日月,下方有七个小形圆饰,名为七星,七星上缀有羊皮纽带。因此,有人把这一套装饰称为“披星戴月”,认为它反映了纳西妇女勤劳能干的个性和美德。但也有人认为背上的羊皮是蛙崇拜的象征,两个大圆饰是神蛙的两只眼睛。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肩多已不用两个大圆饰,而只保留了七个小圆饰。受纳西族的影响,居住在丽江九河和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也披绣有七星的羊皮。
第二类上衣的补充物是棉织物缝制的,如粗、细棉布披风,斗篷和棉毯等。撒拉族是居住在青海甘肃交界处积石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妇女喜欢穿颜色鲜艳或红色的大襟花衣和长裤,外套黑色坎肩。在喜庆节日,她们披披风,披风用棉布缝制,宽敞长大,截有花边,披着颇有风度。西藏隆子县珞巴族妇女穿着简单,腰系围裙,但也用粗布制成被风。她们的披风制作简单,工艺也比较粗糙。云南佤族平时衣物较少,冬季天寒,则用棉毯作披风,将棉毯对折,中穿一绳即可。
在这一类棉织物上衣补充用品中,以仫佬的斗篷最为讲究。仫佬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中西部,服饰清爽明快,妇女多穿短上衣和长三截裙,时常外罩斗篷。仫佬斗篷用一整块青布制成,中间挖一个洞,穿时头由洞内穿出。因为有领,故有人又将其称为仫佬抱;但无袖,仍只是上衣补充物。仫佬斗篷穿着时前短后长,斗篷的边上多绣有花纹,斗篷项带和腰巾的絮带用金属花链构成,因而颇富地方民族特色。近年来,仫佬族妇女对斗篷的制作和穿着又有所改革和创新。
在棉织物的上衣补充用品中,还有颇具特色的披单。披单多为色布制成,长方形,用时从肩背部开始包裹全身有关部位,因而也是一种上衣的补充。西藏和云南傣族地区流行的披巾,多与宗教人员有关,因而也就具有固定的色彩。藏族信奉喇嘛教的僧民,常穿一件短坎肩,下面围一条长裙,在上身和双肩上则披披单,披单的长度约等于身材的两倍半.云南傣族信奉小乘佛教,男孩子七八岁便须进缅寺当小和尚,每个村子的缅寺里有小和尚二三十或五六十不等。小和尚们光头赤足,身上也常裹着降红色的长被单。
麻,作为一种较易栽培和纺织的植物纤维,有着坚实耐磨御寒透气的特点.因而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捻麻线和织麻布是少数民族妇女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她们连上山下地、走亲赶街的路上也要边走边捻麻线。过去,穷苦的彝族、傈僳族、怒族、苗族等百姓,常披麻布御寒;直到现在,滇中地区的苗族仍一前一后披两块麻布,白色,纺织得颇为细腻。聚居在云南西盟、沧源一带的佤族同胞,每逢冬天天冷时外出,也习惯于披一床麻织披单。这块麻披单一物多用,入睡便可当被,和衣围火而眠。
在作为上衣补充物的麻织品中,值得特别介绍的是独龙麻毯。独龙族是居住生活在云南西部怒江州独龙江流域的一个少数民族,五十年代初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生产生活水平都十分低下。在长期衣麻的过程中,他们创制了风格独特的独龙麻毯。独龙麻毯由独龙族妇女用野生大麻织成。首先,用野生大麻纺成细线,认真洗涤干净后,染上红、黄、橙、绿、蓝、紫等颜色,用手工织成宽七寸到一尺而长度不限的布福,再把若干布幅拼在一起,用线缝合成毯。常见的独龙毯为橙红青紫色直菜花纹。独龙毯在披用时,较长大的对折,较小的折一部分,中间穿绳,从右肩斜挎到左腋下即可。但也有披在双肩上的。斜披直条麻毯,已经成为独龙族的一个特殊标志。
我国少数民族用作上衣补充物的毛制品,主要是羊毛披毡。披毡是用羊毛(也有用牦牛毛的)经过湿、热等技术处理,再反复辗压而使其毡缩紧连在一起而成的。我国少数民族(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所制的羊毛毡,厚重坚实,质地紧密,具有良好的保暖、防潮、耐磨性能。将压制好的毛毡穿上带子.披上双肩系住,便成为羊毛披毡。羊毛披毡上都有皱褶,下部自然下垂,长至小腿,显得十分挺展;防雨御寒,坐卧铺地,却又非常适用。因此,过去出门在外的汉子,无论什么民族,都喜欢披羊毛披毡。现在,披毡仍然是彝族、苗族男子的心爱之物。在云南西部南部.每当天气凉爽,或是夜色深沉,傣家小伙子也喜欢披着羊毛技毡出来看电影、串姑娘,显得气派不凡,风度潇洒。有时,在一块轻轻颤动的披毡下竟站着四只腿脚,那是小伙子已经找到意中人了!
最讲究的披毡要数彝族同胞经常披用的“察尔瓦”。其实,彝族察尔瓦并不是毡类,而应该属于毯类。它用羊毛线织成,还常为黑色,比披毡柔软。察尔瓦又叫披敞,形似披风、斗篷,下端长及小腿,留有三四寸长的毛线流苏。外出时,无论男女老幼,都外罩察尔瓦。尤其是高大壮实的彝族男了身披黑色的察尔瓦。头上扎起英雄髻,显得威武剽悍,挺拔雄壮。冬天,彝族同胞喜欢在察尔瓦内再披一件羊毛毯为衬。披毡厚实,增加了御寒功能;察尔瓦覆面,不失却威武风度。
对于一些更为原始的狩猎民族或畜牧民族来说,上衣补充物的材料更多地却是兽皮成牛羊皮。仅从已提到的不同民族的上衣补充物看,显然其制作或披用的首要目的是实用,同时也不应排除装饰和审美的考虑。
千奇百怪的少数民族上衣
一个亭亭玉立的少数民族少女站在你的面前,你第一眼注视的服饰,一定是她那色彩鲜艳、式样奇异、剪裁得体的上衣。
上衣,是全套服装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看,裤子、裙子、帽子、头巾,都只不过是上衣的自然配合和补充。一个人的服饰美还是不美,给人的印象如何,是由上衣奠定其基础和主调的。从穿戴者的角度看,上衣的顶端,是一个人表情生动丰富的面孔,上衣就象面孔的依托,一同显示一个人的刚毅、威严、活泼或是可亲。有人把少女的面孔比作鲜花,那上衣千变万化的领子,不,整件上衣,就是把鲜花衬托得更加妩媚的绿叶。从观赏者的角度看,一个人朝前看时,看远处的景物视线稍有上升,看近物时视线却自然下垂,这样一来,最初引起注意的也就必然是上衣。上衣包裹着胴体的主要部分,男性的强健和女性的丰满、有力的双臂和苗条的腰身,都要靠上衣来凸现和修饰。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各民族在一般服装穿着上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趋同倾向。礼仪场合的西服和大衣、日常交往的夹克和衬衫、最近兴起的羽绒服和青年人喜欢的牛仔衣等等,都已经失去了民族的特点,而为不同的民族所接受。如果把上述通行服装作为上衣的“常态”,即最一般化也最普遍化的式样,那么,不少形态各异的少数民族上衣,就真正是奇装异服,显得千奇百怪,令人惊赞了。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萌等县。他们世代在严寒地区过着游猎生活,非常需要耐寒和耐磨的衣裳。他们用兽皮,主要是用狍皮缝制的猎装就是这种生活的产物。清代以后,鄂伦春族开始有布制服装,解放后衣着变化更大,但外出打猎、捕鱼、采集仍穿皮制猎装。鄂伦春猎装以鞣熟的狍皮为材料,用兽筋线缝成,长及小腿,冬装有毛,夏装无毛,右开大襟,扎宽腰带。这样的长袍再配上皮套裤、狍头帽、皮毛手套,的确就可以在冰天雪地中摸爬滚打。同时,鄂伦春妇女心灵手巧,还在男女长袍的领口、袖口、衩口、襟边镶上浅色饰边,有的还绣上各种动物图案,使得猎装更为精致美观。
我国的蒙古族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为适应马上生活的需要,他们创制了蒙古袍。蒙古袍分棉袍和皮袍两种,牧区以皮袍为主。蒙古袍用羊皮做成,外用绸缎、棉布做袍面,宽大厚实,长及小腿,高领右开襟,袖筒细而长,常用红、绿、天蓝色的绸带缠腰,显得很有特色。这种又肥又大的蒙古袍,在骑马放牧中能护膝防寒,晚上睡觉可以当被子盖;细而长的袖筒,在骑马持缰时冬防寒冷,夏防蚊虫,行动利索。腰带的作用除扎紧大袍便于行动外,还有利于在骑马时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在这同时,蒙古袍还讲究高领、镶边,以求美观大方。
新疆大部分地区因海拔关系,气候温和一些。居住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喜爱无领无扣的袷袢。“袷袢”其实也是一种长袍,是维族老少常穿的一种“外衣”。袷袢长度过膝,无领斜衽,靠带子系在腰间,其形制近似一般睡衣和日本男式和服。袷袢分单棉两种,夏天多着竖菜花白色单袷袢,冬天穿黑色棉袷袢、系住袷袢的腰带是方形的,很长,带中可存放食物及其他零星物件,可以随用随取,十分方便。平时的腰带式样一般,着重实用;节日腰带十分鲜艳,有的印花,有的刺绣。
西藏高原上的藏族,或农耕,或畜牧,其长袍又别具一番特色。藏袍的材料,农民多用粗纺厚毛呢即所谓氆氇,牧民多用毛内皮外的羊皮。男藏袍大领,长袖、宽腰,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钉一个纽扣,或是用红、蓝、绿、雪青等色布做两条带子,穿时结上;多为黑白二色,直线宽边,色彩对比强烈,领围、袖口、衣襟和底边均镇色布或绸子包边,显得古朴浑厚。藏饱穿着,有两个特色:一是藏饱特长,袖筒长出手面三四寸,下摆长出脚下二三寸,穿时将藏袍顶于头上,下摆自提到膝胫之间,用长带把腰部系住,再将头从颌口钻出,胸衣下凸形成布袋,日常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盘或其他零星用品可置其中;二是常露右臂,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有时更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束于腰间,让古铜色的皮肤袒露于外,既方便工作,又显得粗犷剽悍。女式藏袍,分有袖无袖两种,夏秋即穿无袖藏袍,且里面着红、绿等色彩鲜艳的衬衣,并翻领于外。藏式女衬衣袖子特长;竟长出胳臂二三倍,平时卷挽,舞时放下,舒展间自如潇洒,有飘飘欲仙之势。
如果说北方少数民族的上衣可以用“宽袍大袖”这样四个字来概括其总体特点的话,那么南方少数民族上衣的特点就很难作一个总的概说,只能称之为“千奇百怪”。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种类繁多,交错杂居,仅滇、川、黔、桂四省就近三十个,且地形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就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少数民族服饰自然也就以各不相同为特色。
彝族是西南几省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内部支系众多,其服饰十分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所谈只限于彝族男子常穿的上衣中的一种--领褂。彝族领褂的基本特点是无袖、圆领,对开襟,一般用棉布或麻布缝制。但是,部分彝族的羊皮领褂和火草领褂却十分有特色。在贵州和云南北部的彝族地区,无论穷富,人们都喜欢穿羊皮领褂,而且四季不离身。彝族羊皮领褂由一张完整的羊皮做成,保留了羊的外形,无领无袖,夏天正穿,冬天反着,用四只脚皮当纽扣系住。而云南东川一带的彝族和鹤庆彝族支系白依人的青年,却格外垂青火草领褂。火草本是一种长在山的野生植物,其叶片和根部长满黄白色细毛,可以收下晒作火镰打火用的火绒,故名火草。每年夏末秋初,彝族青年上山采集火草,然后由姑娘们把采集来的火草捻成细绒,和细麻线捻在一起,用土法织成火草布,再缝制成领褂。这种用火草做成的领褂保暧、透气、穿着柔软舒适,经久耐磨,颜色黄白,在阳光下有耀眼的光泽。但要织成一件领褂,却要跑遍九坡十八岭,凝积着艰辛的劳动。采集得多的,也可以制成火草衣。姑娘往往将火草衣的赠送意中人,作为“定情衣”;而小伙子则以能穿上一件火草衣走亲访友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白族是比较集中地居住在云南洱海周围的一个少数民族,文化水平相当高,其服饰也十分有特色。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但大理海东地区的白族男子却喜欢穿“三滴水”套装。所谓“三滴水”,指海东地区白族男子内穿短大襟卜衣,衣服外穿皮领褂,领褂为麂皮精制而成,颜色较深;麂皮领褂的外面,还要套上几件布质或绸质的领褂。这些多层的上衣领褂,最里面的上衣最长,在皮领褂次之,外面的布绸领褂最短,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使得白族男子风度翩翩,洒脱英俊,故借用民居建筑中关于多重屋檐的俗语而称“三滴水”。
说起多衣套装的奇与美,白族的“三滴水”并不算突出,突出的是哈尼族和布依族的上衣。哈尼族多居住在云南南部地区,共有30多个支系,叶车人是其中服饰最为精美的支系之一。居住在滇南哀牢山南端的红河县浪堤乡的叶车妇女,有外衣、中衣、内衣三种不同类型的上衣。外衣称“雀朗”,中衣称“雀巴”,内衣称“雀帕”。奇特的是,每逢喜庆节日,叶车妇女都以多衣为美,多衣为荣,竞相比试,穿内褂(雀帕)一件,中衣(雀巴)七件,外衣(雀朗)七件,总共一十五件之多。叶车妇女的十五件上衣也是内长外短,逐层递减,青蓝相间,层次分明,色彩协调。与此相似,生活在贵州省镇宁、关岭、六枝、普定等县交界地区的布依族青年妇女,盛装时也往往穿十件上衣,六条裙子。由于大襟对衫,各种上衣都在胸前有层次地展现出来,富丽而不妖冶,简朴而不单调。
居住在云南省华宁县通红甸一带的花苗妇女,自幼喜爱挑花绣朵,自纺自织,或棉或麻,精挑细绣,服饰最为绚丽。她们的绣块夹衣里子常用果绿、淡蓝色布缝制;衣袖包镶三至五块绣有各种几何图案的长方绣块,直至肩际。双肩前后也镶绣块,形似坎肩;襟边同样通镶锈块,无领无扣,交叉搭于胸前,靠“系腰”系住。前片及下腹,后片至膝湾。穿两截百褶裙,上截净色,下截织横条纹花;料子多用麻布,褶较细,长仅及膝,裙罩垂满缨络。系长方大围腰,因腰周围也镶绣块,中间露底色布。整套服装的锈块,多用红色丝线,间以少量黑蓝色线,线条花纹十分明显,配上蓝、绿、白色底市,十分鲜艳夺目。制作这样一套衣服的绣块,一般要花费三年左右时间,使得苗家少女在农事和家务之余都得抓紧时间飞针走线,无暇他顾;仅布约用5一6丈,五彩丝线至少1斤;有的还要配上银冠、银泡、银片、银铃、银圈、银链等饰物。用银多达十数斤。
上面,是就两种不同类型的(或地域的)少数民族上衣所作的一些十分不完备的例举。如果从美的角度看,朝鲜族、傣族、满族的妇女上衣都该一提;而工艺的角度看,又当花腰彝的“花口绳塔”和高山族的贝珠衣。朝鲜族妇女的斜襟短上衣称为“则羔利”,色彩多色:白、粉红、天蓝、浅绿等,多为丝绸制成,形态短窄,无扣,有长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傣族少女上衣圆领窄袖,紧身露腰,彩多为白、嫩黄、水红等。满族妇女的旗袍虽为“长袍”类上衣,但并非一般的“宽袍大袖”,其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吻合,尤其能勾勒出凸起的胸乳、纤细的腰身和丰满的臀部,线条优美,因而已普及至满族以外的妇女。原来的旗袍下摆不开叉,衣袖八寸至一尺,衣边绣有彩纹。经过不断改进,现在的旗袍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之分。可见,朝鲜族、傣族女上衣和满族旗袍显然都以形制胜。花腰是居住在云南石屏的龙武、哨冲一带的彝族支系,“花口绳塔”是花腰姑娘最漂亮的服装。“花口绳塔”的基本材料是纸花、纸蝴蝶、多种图案、多种颜色的布、丝线、银器等。姑娘们用灵巧的手,一针针一线线地绣成裁片,然后又一块块一条条地拼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上衣,上有飞舞的蝴蝶和鲜艳的花朵,再配上银器作扣子和装饰。高山族的贝珠衣是用贝壳雕琢成圆形珠粒,中间穿孔,用麻线串起来按横线排列在衣服上而制成的。一件贝珠上衣大约需要五六万颗贝珠,工艺复杂,费时费力,因此十分宝贵。从贝衣的造型看,泰雅人的贝衣多白色,横向排列整齐,给人一种纯洁、整一而又华美之感。而台湾人的贝衣则以澄、黄、绿为常见的色彩,近年来又有向黑、红、白色发展的倾向。不用说,花腰彝的“花口绳塔”和高山族的贝珠衣制作工艺要求十分严格,花费的材料和劳力不少,其名贵也就可想而知。
少数民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内容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的观点,联系不同民族的不同服饰来看,这一命题就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如果说,一些大民族或者现代民族的服饰反映的是现代的文化色彩和社会思潮,那么,种类繁多、进步程度不一、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的千奇百怪的服饰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了。
第一,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从最原始的意义上来说,服饰是为满足人类御寒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可能有防虫之类的实用目的。动物也受寒冷的侵袭,但动物抵御寒冷只有两种办法,一是靠本能,二是靠逃避:秋冬季节,体表自然生长出厚厚的绒毛;秋季来临,便向温暖的南方飞迁或在冬季里躲进洞穴深处冬眠。而人则不同,人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或利用自然物,或改造自然物,将其做成衣服以御寒。这就是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事业的发端之一,尽管它在最初是显得多么的稚拙和渺小。
人类自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类这种具有创造精神的特殊自然物,在和整个自然界的长期交往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生产力。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从总体上来划分的五个历史发展阶段。但是,由于世界上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闭塞的山区僻壤,与外界的交往困难,因而很难与许多大民族和先进民族同步,甚至现在还停留在“原始”的发展水平上。处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不同的少数民族,其服饰格外丰富多彩、一般来说,某个民族服饰的质料、工艺、形制和该民族的生产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相统一的,比如美洲印第安人穿的是树皮布,爱斯基摩人穿兽皮,中国的独龙族、怒族穿麻布,而工业革命前的欧洲人穿粗制毛呢。反过来,一定的服饰的质料,工艺、形制,也就是一定的发展水平的标志。由于不同的少数民族至今还处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所以一部少数民族的服饰发展史,也就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史的一个侧面。这就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第一个文化内容。
第二,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丰富。服饰的产生和发展,并不局限于御寒这一单纯的实用目的。当人类最初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氏族组织的基础已经确立以后,一些动物式的关系转变为真正的人的关系。这种转变,既体现在共同的劳动合作中,也体现在性的交往中:动物式的杂婚消失,或乱伦禁忌的确立,并进一步过渡到氏族外婚。这样,在氏族内部,人们就不能随便在异性面前展露自己的性器,逐步产生了羞耻意识,从而也就创造出必要的服饰以作身体尤其是性器官的遮蔽物。少数民族服饰中大量的遮羞板、羞耻带、兜裆布的存在,说明服饰作为性掩蔽物或保护物的确是事实。
第三,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相当一部分是某种自然灵物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往往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衣物或饰物,表现出强烈的本民族特色,是该民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特殊的衣物饰物,一般与御寒、遮羞、美观、财富、权力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在服饰中拥有一种崇高或神秘的意味。究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大都与原始自然灵物崇拜或某种宗教信仰有关,相当一部分就直接是某种自然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在服饰所反映的自然崇拜中,有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英雄崇拜等;有些服饰,在自然宗教仪式或巫术魔法中就是最好的祭物或法器。人为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对民族服饰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服饰尤其是特点突出的少数民族服饰中便包含着某种深刻的自然宗教或人为宗教方面的内容。这种文化内容,有些反映在民族传说中,有些甚至记载于有关经典。
第四,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审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理中很早就诞生的一种精神欲求和能力,因此人类在很早的时候便会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以装饰自己。比如,在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北京山顶洞人的遗址,就发掘出不少原始装饰品,“装饰中有钻孔的小砾石、钻孔的石珠、穿孔的孤或獾或鹿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穿孔的海蚶壳和钻孔的青鱼眼上骨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成的,选择的砾石很周正,颇象现代妇女胸前佩戴的鸡心。小石珠是用白色的小石灰岩块磨成的,中间钻有小孔。葬礼的牙齿是由齿根的两侧对挖穿通齿腔而成的。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象是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里所举的都是一些纯粹的装饰品,很难说它们有多少实用性的功能,可见人类装饰自己的要求和行为都是十分古老的。无疑地,这种装饰自己的要求和行为肯定会表现到衣着上,不表现是不可能的。衣服穿着后就有了审美的功能,而且多与饰物一起使用,统称“服饰”。透过不同的服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就可知其大概.
第五,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表现出不同民族过去时代的史影,既可能保留着母系制向父权制转化的痕迹,也可能表现出民族大迁移的征候。任何民族的服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服饰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总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历史的影响和痕迹。服饰中历史的影响和痕迹,有的表现得十分明显,但大多数却已变得十分隐蔽。我国云南纳西族少数民族妇女“披星戴月”,既是妇女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反映,也是妇女地位崇高、母权至上的象征;而据德昂族的一个传说,妇女腰戴藤圈和篾箍,是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对妇女的一种束缚。如果说这样的“史影”的确隐蔽的话,上面已经提到的达斡尔族男子着鄂伦春猎装,妇女着满族皮装,则明白地反映了达斡尔族曾受满洲贵族封爵并效命于满洲贵族的近代史实。
第六,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了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等级差别和一些特殊的财产观念。当人类社会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私有财产以后,文化也就染上了阶级的或等级的色彩,服饰自然也不能例外。某些由统治阶级提倡或明文规定的服色和饰物自不待言,就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纯粹的”民族服饰,也或显或隐、或多或少地打上了阶级烙印。这些烙印,有些反映的是纯粹的年龄和辈份级差,有的则反映了家庭中的主从关系,而更多的则体现出阶级的区别。我国西北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妇女外出顶戴盖头,其色有绿、黑、白之别,反映的就纯粹是年龄级差:少女一颗绿盖头,结婚后戴黑盖头,而老年人戴白盖头。但在彝族中,过去黑彝服饰不同于白彝,就有着阶级差别的意味在内。傣族贵族文身用红色,也不同于一般人的蓝黑色。同时,由于财产私有;服饰在表现社会等级时也有了“露富”、“夸富”的用意。云南不少少数民族,直接用银币联钮扣或饰物,用玛瑙或珊瑚做耳坠,都有显示富裕和尊严的用意在内。当然,这种财产显示又往往和美的考虑联系在一起,有的甚至和某种原始崇拜联系在一起,如有的民族认为金器可以避邪和治病等等。这当中,少数民族服饰反映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容。
第七,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少数民族的各种服饰,都是适应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有适应严寒气候的服饰和生活方式;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其服饰十分便于马上驰骋;而我国南方的哈尼族叶车人,服饰却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不同的服饰,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我们可以十分形象地从服饰上看出;有的民族强悍,有的民族坚毅。有的民族粗扩,有的民族细腻,有的民族平和,有的民族热情。有的民族含蓄,有的民族洒脱-…这些民族的人们,不管他们已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还是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服饰--表现自己。傣族和朝鲜族相隔近万里,都爱戴鲜花,而纳西族人,却不喜欢用鲜花装扮自己。在服装和饰物的选择上,自我实现的要求表现得既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容当然不止于上面的论说,也许还可以举出多种。但是,这七点已经概括了主要的方面。不言而喻,这七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在服饰中的体现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此消彼长,各有特点,多数又仅侧重于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
服饰在民族识别和研究中的地位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服饰也就是重要的依据和应该予以注意的对象之一,占据着一个不可缺的地位。由于各种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世界民族情况十分复杂,不但种繁类多,而且源流交错。这样一来,要真正理清每一个民族发展的线索,确切掌握每一个民族的各种情况,甚至为每一个民族正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般认为,全世界共有人数多少不等的大小民族二千多个。之所以很难说出准确的统计数,就是由民族识别工作的困难而造成的。在这二千多个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共有269个,占民族总数的八分之一左右,但人口却多达41亿多,占全球总人口的96.3见相反,百万以下的民族有1800多个,其人数却不到1.6亿,仅占全球人口的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各民族没有经过科学识别,加上各种政治社会因素,民族关系十分复杂,民族情况相当混乱。解放后,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自己的民族成分,提出自己的族名。到现在为止,确认我国有民族56个,除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93%的汉族外。其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根据民族学规定的分类原则和我国的实践经验,民族识别主要是以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为依据而进行的。在民族特征中,就包括了民族服饰这一重要因素。
作为民族识别依据的民族特征之一,是民族共同语言。民族学理论认为,语言的共同性是民族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民族识别首先要考虑所要识到的对象共同体,即自认为或被认为属于同一民族的人们是否具有共同语言。而且语言还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对某种强迫同化的稳定性,所以把语言作为依据也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作为民族识别依据的民族特征之二,是民族共同地域。在单一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共同地域的形成与否十分明显,问题也就简单得多,很容易作出判断。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多民族杂居的情况,民族共同地域是否形成的问题也就复杂得多。比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就发生过多次大的迁移流动,有些民族至今分布十分广泛,而且常造成大小聚居区交错杂处的局面。因此,在考虑共同地域对,不仅要着民族聚居的位置,而且要弄清他们与近邻民族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影响的各种关系。
作为民族识别依据的民族特征之三,是民族的共同经济生活。紧密联系的共同经济生活,是形成现代民族的一个重要动力,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这个因素相对地是不发展的。在我国,这个问题相对地更加复杂。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往往处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又由于商品经济往往极不发展,许多民族生产出来的东西要靠汉族等别的民族充当中间联系人才能进行交换。当然,对于居住在同一地域的同一民族来说,其生产水平和经济生活水平大体上仍然是统一的。
作为民族识别依据的民族特征之四,是民族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一特征,其内涵格外丰富,既表现为共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又表现为共同的精神生活方式,即共同的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喜庆节日、信仰祭把、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特点等等。这当中,最核心的是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即在物质国和精神的文化生活中,感觉到大家都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这种心理。这种心理强烈而集中地体现在某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共同宗教仪式中和共同的歌唱舞蹈中,同时也经常、普遍地表现在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婚姻家庭中。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只注意到个别的“特点”,把个别的“特点”当作共同心理素质的代表并以此判定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人们共同体就是同一民族。总之,在形成和维系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方面,“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个特征的确比别的特征更显得重要。
十分明显,一个民族的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和本民族的穿着服饰有关。到了一个地方,这一地方生活着几个不同的民族,或者说同一民族的生活圈有多大,最直观简便的方法就是看该民族服饰的流布和有多少不同的民族服饰被穿着。在西双版纳的贸易集市上,人们可以给你指出谁是傣族,谁是哈尼族,谁是布依族,谁是拉祜族,谁是佤族,谁是基诺族,谁是克木人等等,其依据就是他们的穿着打扮而且绝不会搞错。事实上,一个民族生产满足其在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即他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正是构成他们共同的经济生活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甚发展的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能纺织出什么样的衣料。缝制出什么样的衣服,生产出什么样的饰物,正是他们生产水平和工艺技术的表现之一。当这些东西由别的民族的现代工厂生产之后,他们也表现出共同的选购倾向。而在日常穿着打扮上,更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我国西北的东乡族男子出门在外,只要头戴一项黑色或白色软帽,留着大胡子,同教人见到,便显得十分亲热,必定以和相待,并得到十分周到的保护和多方面的援助。可见,服饰在体现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共同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多么巨大的作用。服饰是科学调查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其所获资料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的实践中,民族服饰的考察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彝族共有约五百五十万人,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人口比较集中的聚居区就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宁蒗(小凉山)、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南涧、新平、景谷、景东,禄劝等县,加上支系多,居住分散,有着各种各样的自称和他称,究竟是一个民族呢,还是多个不同的民族,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认识。经科学识别,最后统一称为彝族。除了各种一般的依据之外,服饰上的共同点也是最终识到的依据之一,如男子头上喜扎英雄结,头发留有“天菩萨”,喜用羊毛披毯等。相反,也有通过服饰的不同,而识别出不同民族的。我国北方的达斡尔族约十万人,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由于他们的语言识别的困难.他们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呢,还是一个单一民族。从服饰上看,解放前的达斡尔族,男子穿鄂伦春式猎装,不穿蒙古式长袍,上层女子穿满服,不束腰带,而蒙古族妇女是束腰带的。此外,尚有许多不同习俗。综合各种材料,最后确认达斡尔族为单一民族。由上可见,服饰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民族研究中,民族服饰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有哪一位民族学工作者会忽视服饰的重要作用呢!由于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直观形象的服饰及其质料、形制、色彩、结构上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因而服饰的考察和研究在民族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民族学概论》一书对此指出:“我国民族的服饰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有别,而且同一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亦各有特点,但又掺杂了互相影响的因素。服饰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优美,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民族学家对一个民族的服饰进行研究,往往有助于这个民族的源流、迁徒、支系变化的探讨。”
藏帽
藏族的帽子式样很多,传统的有喇叭形、筒形、圆形。有的饰以镂金,用彩绸作成飘带,夏天戴毡制礼帽,冬天戴狐皮帽。在拉萨、日喀则等地,以金宝顶帽为最多。金宝顶帽用金丝缎、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用当地生产的氆氇和皮毛作料,帽以毡为帽环,帽顶覆以绣有各种美丽图案的金丝缎,边缘也饰以金线,帽翼四支,前后翼较大,左右翼较小。金花帽是藏族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形式不同,样式有所区别,戴法也有所不同。还有一种赛马骑手们戴的红缨帽,被称为蒙古王公帽。在西藏自治区展览馆风俗展室里,有一个帽子陈列间,陈列的帽子更是式样众多,色彩缤纷,引人注目。其中有镀金的铜钹似的法师帽,格萨尔说唱艺人戴的鸟羽八角帽,藏戏艺人戴的插有五色扇形耳翅的仙女帽,插着鸟羽头盔的古时武将帽,鹿角般的贵妇头饰“巴珠”,藤竹编制的帽子、木石帽、兽皮帽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的僧帽,一般在帽尖上伸出象牙似的尖顶,看去象只昂首的飞鹰。人们从僧帽上可以分辨出其所属的宗教派别,苯教戴黑帽,宁玛派戴红帽,格鲁派戴黄帽。佛像也戴帽子,有的保护神或金刚力士,还戴有人头骷髅或鸟兽形的帽子。
侗族服饰
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
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惯束腰带,包头帕。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侗族荷包
刺绣工艺品。流行于广西三江。妇女腰间饰物。形似葫芦,长12厘米,下宽8厘米,以粉绿色做地纹,上绣自由式花草、动物纹样,用玫瑰红、桃红、群青、草绿、墨绿、金黄、银色丝线织成。葫芦边缘有红、蓝二色花边,两侧有红、绿二色吊穗。
银饰工艺品。流传于广西三江、龙胜,湖南新晃、通道,贵州黔东南地区。妇女耳垂装饰。一般呈环形,同钥匙圈大小,不封口,尾部勾着圆形、扁形或帽形雕刻精美的装饰物,多用细银线弯结成果状、花状或绣球状。其周围、下方吊着小鱼、桃形、扁长体、菱形、塔状等各种小饰物,上刻细小花纹。有的耳环形似竹根,上涂珐琅。还有的用一戴细银线缠绕在环形圈上,未缠线处涂珐琅花纹。因使用人和场合不同,亦有区别。小孩、老年妇女所戴较为简单。青年妇女戴者叫“色板”,纹饰丰富,节日盛装时还戴两三对,显示其美丽、富有。侗族胸兜花
刺绣工艺品。流行于广西三江。妇女胸围花饰。侗语称为“深”。长13厘米,宽17厘米。纹样多采用喜鹊、谷穗、杨梅、荔枝等花鸟纹样,配以铜钱纹样,含富贵吉祥之意。在黑底上配以水红、桔红、湖蓝、群青、粉绿等色。多以湖蓝色作为底纹,与各种色彩的花纹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当地民间艺人叫“衬花”。在刺绣之前先剪也纸稿,然后将纸稿贴底纹上,用齐针绣出。下部则配以绣有二方连续几何图案的织锦。
金属工艺品。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等侗族地区。妇女喜戴项圈、手镯、耳环、头花等。姑娘们参加婚礼和节日盛装时尤不可缺少。
水族服饰
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男穿大襟长衫,青布包头。女子多蓝色大襟圆领半长衣,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边,系青色绿花围腰;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盛大节日或宴会时,戴各式各样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
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护、美化服装作用。
哈尼族妇女的装束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的地区。
哈尼族擅长种植棉花,各家都有木制的压棉机、纺纱机和织布机。染织手艺是哈尼族妇女世代相传的技艺,又是衡量女子聪明才智及其治家本领的重要尺度。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染料也只有蓝靛一种。根据习惯不同,有的地方妇女是将布染后再制衣,有的地方则是先缝衣后染色。出于对青色衣装的喜爱,金平县楼梅人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染一次。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与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古朴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年龄、婚否、是否生育或婚丧喜事等在服饰上都有明显的标志。红河易车妇女上着"龟裳"(一种下摆呈圆形的短上衣),下穿紧身短裤,头戴“帕常”(一种尖顶的三角形头帕),服饰独具一格,颇有特色。
怒族服饰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素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米珠、成串的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到审美观。
怒族妇女善于织麻布,因而怒族男女服装多由麻布制成。男子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都穿交领麻布长衫,穿时前襟上提,用腰带系紧,使其成袋状,以便装物。贡山妇女不穿裙,而是在裤外用两块彩条麻布围身。
怒族男女佩饰繁多,成年男子均在左腰佩挂砍刀,右肩背弩弓及箭包。怒族妇女喜欢用红藤缠绕于头部、腰部和足踝部。头部及胸部还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穿成串作为饰品,耳戴垂肩大铜环。贡山地区妇女不戴耳环,而以精致的竹管穿两耳为饰,体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侗族服饰
侗族男子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端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图形。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饰物。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侗族人的衣料,过去普遍使用自种的棉花,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细布绸缎只作盛装或配饰,现在也有的用“涤沦”、“的确凉”。喜着青、蓝、白、浅蓝色服。现在男子装束,与汉族相似,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如此。只有聚居在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交界地区的,仍然保留着民族特色。头顶留团长发,挽成螺髻,或三四寸长的短发一团,不梳不挽,垂于脑后。穿右衽无领短大襟衣,宽筒裤,青布盘头,寒冬身系腰带,有的还足穿云钩鼻鞋。在从江县的高传等地,当青年人着装打扮时,头包花格布帕,上插羽毛,胸前斜挂银链,右肱膝颖垂吊一串银丝细牌,腰束或红或绿绸带,显得格外英俊。妇女的装束比较复杂,差别明显。在天柱、锦屏、三穗、玉屏、剑河等地,靠城镇近郊的,基本上与汉装无异,尤其是已婚妇女,最为突出。居边远山区的,大都穿右衽无领,订银珠大扣的短大襟衣,着长裤,系围腰或腰带,婚前多用红色毛绳结辫盘头,额前垂有“刘海”,有的还喜修眉整容。婚后挽髻插钗于脑后,包头帕或围长巾。榕江县的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两岸,和黎平县的天府、坝寨一带则另具一格。着右衽无领大襟衣,衣长及膝,下穿长裤。襟边、袖口、裤脚都镶有布滚或加花边,过去有的还穿蹋跟钩鼻花鞋和白布袜子,而且对袜底非常讲究,所挑的花纹图案,不但名称繁多,用色适度,美观精致,同时常常以此衡量作者的技艺水平和聪明才智。在黎平、从江两县的大部份地区,则又不相同。所有妇女,春冬寒天,穿右衽短大襟衣,夏秋热天,穿短无扣对襟衣,帖身胸前兜一方布,遮身蔽乳,系一围腰,下着百褶布裙,脚裹绑脚或布套,挽偏髻或盘髻,上插一长约五六寸银簪。在榕江县的“七十二寨”,则与之殊异。穿大袖右衽宽衣,衣襟、袖口镶宽边大滚,上绣龙凤花卉,无不风雅清秀,朴实大方,富有浓郁的古朴之风。此外,还普遍喜爱银饰,尤以黎平、榕江、从江等县的侗族姑娘最为突出,每逢喜庆佳节,颈挂项链,耳吊银环,手着银镯、戒指,显得更加秀丽多姿。
傣族服饰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哈尼族服饰
申报地哈尼族服饰无论在原料、色彩、款式、装饰手法等,无不与梯田农耕生产密切相关。以梯田农耕生产和梯田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服饰的改良、发展均以反映梯田文化内涵、适应梯田生产需要为原则。
哈尼族崇尚黑色,申报地的哈尼族无论男女,其服装均以黑色为主基调,这是其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重感和审美的心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程度及哀牢山自然环境和梯田稻作农业所决定的。申报地哈尼族以梯田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黑色,对高山农耕生产者来说在保暖、耐脏、耐磨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另外,这一习俗也是申报地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的封闭以及"避世深隐"的民族心理、落后的传统原料和印染技术的客观体现。
哈尼族服装用料主要是自纺的靛染土布。其纺织、靛染原料都来自于自家梯田及村寨周边的经济林生产。
哈尼族服饰的款式设计也以适应梯田农耕生产为最主要原则。其男子的服饰以紧身短衣、宽松长裤、黑布包头为特色。服饰的纷繁主要体现于妇女。申报地一带的哈尼族妇女普遍喜穿短衣长裤。短衣斜襟无领,腋下一扣紧衣,外配一坎肩,坎肩无扣;长裤为大腰、大裤裆、大裤脚、直筒裤。上紧下松的服装特点,一是为在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中,上坡下坡行走方便;二是便于梯田中的蔻生产,体现出哈尼族服装对于哀牢山自然环境与梯田稻作农业的适应性。
哈尼服装上的装饰,是梯田农业的记录和象征。例如:哈尼族衣服上绣制的图案和银饰的排列,就像层层梯田一样重重叠叠,埂回堤转,而服饰中的"水车花"图案和护心镜上的螃蟹、石蚌、鱼等都直接反映了其水的崇拜心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哈尼族古无鞋袜,曾穿用一种木屐,这种木屐多为竹板所制,鞋底留有竹节或刻出凸棱用于防滑,十分适合于田埂和田间泥路的行走,应属哈尼族服饰的独特部分。
朝鲜族服饰
过去朝鲜族喜爱穿白衣素服,自称“白衣同胞”,外人称之为“白衣民族”。
男装,主要有上衣、坎肩儿、裤子、长袍外套,头上戴的有黑笠帽、礼帽、鸭舌帽、制帽等。以前,男装上衣的特点是:白色斜襟,以布打结作为纽扣,外面加穿带纽扣的坎肩。裤子的裤裆肥大,便于盘腿席坐,裤腿系丝带。长袍当大衣穿,分单、夹、棉三种。脚上穿的有木鞋、草鞋、全胶鞋。现在,除部分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还穿有这种装束以外,轻壮年普遍穿西服、中山装和流行款式的服装。穿草鞋的也不多见了。
女装,主要有上衣、裙子、外衣(包括长袍、长衣等),还有为掩饰胸腰外露的和防寒用的“腰带”。朝鲜族女装的短上衣称为“则高利”、长裙称为“栖玛”。中老年妇女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或皮坎肩。下身一般穿缠裙,穿时把下身围一周后,把裙子的左下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间。年轻妇女和少女的上衣较短,在袖口、襟边、及腋下镶有赤色或紫色绸缎花边,用花色绸缎做长飘带,配上适度而艳丽的长裙,穿起来潇洒美丽。脚上穿着独具特色的全胶鞋,是鞋头尖而翘起的船型鞋,多为白色或蓝色。这样的民族服装多出现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平时,朝鲜族妇女很爱穿短裙,戴头巾即将半米方形的四角巾对折叠起,从前额围到脑后系上。
儿童服装,在民族服装款式的基础上,绣制彩色缤纷的花纹、图案,制作精巧,上衣的袖筒用七色绸相配制,有如彩虹映照,鲜艳夺目。
鄂温克族服饰
内蒙古大兴安岭以南从事农业的鄂温克人以长袍为主。男袍素雅,女服华丽。领下、双肩、前后胸及前胸襟、下摆、开衩等处多饰花边,少女袖口处囊及荷包饰花卉、故事等。
内蒙古敖鲁古雅狩猎鄂温克人服饰特殊,男多对襟皮短袍,女多大衣领、前对襟皮长袍,大衣领、前对襟处及下摆以各种颜色皮条缀边饰,一、二层不等。都穿长筒靴,登软靴。女软靴前饰对称鹿角纹,男靴素面。
放牧鄂温克服饰,以蒙古式长袍为主,饰纹不同,在衣领下、双肩、前后胸有15厘米左右的云卷纹饰圈。男女服皆纹边,多金银线缀饰。衣袍下摆开衩等处也饰云卷纹,男简雅,女艳丽。另一种服装与布里亚特蒙古部落相似。女袍上部似旗袍,下为百褶筒裙式的联体型。前胸及前腰有宽饰带。少女流肩,妇女起肩向上。男女均戴近菱形折叠帽,叠法多种。
旗袍:韵味无边的满族服饰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 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 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旗袍与马褂,在清代极为盛行。当时不仅满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其它民
旗袍与马褂,在清代极为盛行。当时不仅满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其它民族,或由于被迫,或出于自愿,也渐渐地穿上了一些类似旗袍马褂的衣服。后来由于满族受了汉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袍和马褂融进了其它一些民族服饰的优点。这样人们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它。虽然马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穿了,但旗袍仍在广大妇女中流行。
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族先民回纥人其服饰主要是穿皮衣、皮裤。妇女头饰较奇特,“以皮裹羊骸,戴之首上,萦屈发鬓而缀之,有似轩冕”。另回纥人可能有辫发的习俗。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回鹘人的服饰的较大的发展,其服饰品种繁多,质料也趋于华丽。当时的国王头戴高而尖的毡冠,好似竖起的莲花瓣,并贴金以边饰,绣大红云纹图案,以红色丝带结于颚下,冠后垂带。身穿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镶有金饰的革带,佩帛鱼、短剑、刀、算袋、砺石、打火石等,脚穿长筒皮靴。王后身着茜色通裾大襦,一条红色长绢从头端飘然而下,中间打一花结,头戴博鬓冠,上饰如意形金冠,四周插金凤凰、花钗及步摇,金耳环下垂至肩。平民百姓的服饰,《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载:“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梁书·西北诸戎》说书载:高昌国“男子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衫。”《宋史·高昌传》说:“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松漠纪闻·回鹘》称回鹘妇人“能以金相瑟瑟为首饰,如钗头形而曲一二寸,如古之笄状,又善结金线,相瑟瑟为珥及巾环,织熟锦、熟绫……等物。又以五色线结成袍,名曰克丝,甚华丽。”喀喇汗朝时期据《突厥语大辞典》和《福尔智慧》的记述,当时的主要服饰有披风、宽袍、皮靴等。妇女多留辫发,而额上涂淡红色的胭脂,头上常蒙盖头。人们戴一种卷边帽子。明代维吾尔人的服饰,《明史》卷三二九记“男子椎结,妇人蒙皂布”。《西域番国志》亦称“男子椎髻,妇人蒙以皂布,垂髻于额,俱衣胡服。”
清代,维吾尔人男女发式有别,女子“皆垂发辫数十,嫁后一月则梳发后垂,以红丝为络,宽六七寸,长三四尺,其双岐拖地处,仍络红丝数寸成穗,富者上缀细珠宝石珊瑚等物。”而男子则“不畜发辫,不剃髭须,惟剪唇须,便于饮食。帽的种类有多种,据《西域图志》卷四十二载:“‘特勒伯克’,即暖帽也,顶高五寸,以毡为之,边宽,前后独锐,各五寸,饰以海龙水獭,贵者用貂。帽顶红色,织花绣纹,均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若葫芦之半。‘喀勒帕克’,即秋帽也,制同特勒帕克,以小呢、猩猩毡、倭缎为之。又有小帽,无边,顶微锐,质以布,或用毡。凡冠暖帽、秋帽,则以此为裹焉。又或以布帛缠头,名‘荫帕特’,其末半垂于后。”《西域闻见录》卷七:“女帽冬夏皆用皮,而插鸟翼于前以为美观。女帽后翅少垂,顶上皆起金嵌为花。”此外,女子戴耳环、戒指,耳环“以银及铜为之,贵者用金,上缀珠宝。”戒指“多嵌钻石,晶光灼灼,艳冶跌宕。”男女衣服均圆领窄袖,不同之处是:男的长衣窄袖右衽,下幅两旁无衩,束带,佩小刀于左;女的外衣较短,内衫及膝。男女靴、鞋都用皮革制成,头稍尖,鞋底微锐而扁,底有木根锭铁掌。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维吾尔族服饰与清代基本相同。各地女子婚前一般梳小辫,有达10多条或几十条小辫者。婚后发式有地区差别,南疆女子婚后婚后梳4条发辫,额前的较小,脑后的较大,梳成后将前面两条小的和后面两条大的合并起来,形成两条大发辫;北疆一般只梳成两条发辫。男女外出都必须戴帽,最普通的是绣花小花帽,极精巧。冬天多戴皮帽。南疆妇女外出时,除了戴帽外,还要蒙上一块白色头巾或棕色面纱。衣服上的特点是夏着丝绸,冬穿皮毛。男子外衣长而过膝,宽袖、无领、无扣,称为“袷袢”。普通有黑白两种颜色,黑色为棉衣或夹衣,白色为单衣。穿时左襟盖右襟,再扎以腰带。内衣较短,多不开胸。女子普通穿连衣裙,外罩背心或西式上衣。喜画眉,染指甲,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男女都喜脚穿皮靴,靴上加套鞋,入室脱套鞋,以保持室内清洁。冬天则穿毡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