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技创新人才成为许多国家紧缺的宝贵资源。研究表明,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的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的工作有预测作用。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和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人才储备,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因此,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少年儿童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以保障为未来社会发展储备足够多的科技人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13年9月启动了中小学生科学兴趣与素养的研究,并联合美国、日本、韩国共同开展高中生科学兴趣的比较,旨在通过国际比较,评估中国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学习与活动参与以及科学素养状况,以期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素养提供政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于2013年10月-12月在四个国家同时实施。各国有效样本量见表1。
表1 中美日韩四国调查人数及百分比
中国 | 美国 | 日本 | 韩国 | |
小学生 | 1924(33.8) | — | — | — |
初中生 | 1925(33.8) | — | — | — |
高中生 | 1847(32.4) | 1267 | 1928 | 1293 |
男生 | 2660(46.7) | 585(46.2) | 924(47.9) | 651(50.3) |
女生 | 3036(53.3) | 682(53.8) | 1004(52.1) | 642(49.7) |
合计 | 5696 | 1267 | 1928 | 1293 |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为以下五点:
1.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意愿不强;
2.女生、农村学生及中西部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
3.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科学活动"看多做少"需反思;
4.中小学生对课外科学活动的需求未得到满足,非正规科学教育需加强;
5.电视和网络是中小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需提升。
主要发现之一
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意愿不强
一、数据
1.中小学生普遍喜爱科学,认同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大多有科学探究意愿和自主学习动机
数据显示,89%的中小学生对自然或科学相关的内容感兴趣,83.1%认为科学的学习有趣;85.5%认为科学学习的内容即使和考试没有关系也很重要;77.5%表示当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时会查询原因(探究意愿),56.2%表示会对感兴趣的科学内容自己进行研究(自主学习动机)。从高中生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高中生比美日韩更喜爱科学,更认同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更具科学探究意愿和自主学习动机。中国高中生与美国、日本、韩国高中生相比较,对科学感兴趣的分别高18.8、17.3和19.4个百分点;认为科学学习重要的分别高3.7、7.8和12.6个百分点;有探究意愿的分别高11.9、23.5和17.2个百分点;有自主学习动机的分别高24.7、13.1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高中生科学兴趣的国际比较(%)
2.中小学生普遍对科学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最普遍认同的是科学技术对于保护生物和地球、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重要作用,达九成以上;认为科学技术决定国家昌盛、社会和平、解决污染以及个人健康生活的也占八成以上。中国高中生对科学作用的认同高于美日韩。中国高中生对科学各方面作用的认同度均在八成以上,而美国高中生的认同度大多只有六成多(见图2)。
图2 高中生科学态度的国际比较(%)
3.中小学生将来想学理科的多于学文科的,但中国高中生将来学习科学专业和从事科学职业的倾向低于美日韩
数据显示,40.1%的中小学生高中毕业之后想上大学学理工科或医学专业,较文科高11.7个百分点(见图3)。中国高中生将来想学理工科或医学专业的有30.8%,较美国、日本、韩国分别少8.9、8.3和13.8个百分点(见图4)。中国高中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有32.3%,较美国和韩国分别少17和12.3个百分点,仅较日本多4.4个百分点。
图3 中小学生的专业选择意愿(%)
图4 高中生专业学习意愿的国际比较(%)
二、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大多数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并且认为科学很重要,但是在面临个人选择时,他们却往往不愿意选择与科学相关的专业或职业。
学业和职业选择受到个人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兴趣爱好之外,职业理想、薪酬期待、学习经历、职业声望、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个人的选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2年的调查表明,中国高中生未来选择职业的标准,首先是适合自己,其次是收入、稳定性、能力发挥、工作环境等,而社会贡献度、富有挑战性、知名度等则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按照这些标准,科学技术职业的吸引力看起来不如那些与经济相关的职业,比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不如那些时尚的职业,比如设计师。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首先与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有关。如在科学技术职业中,数量最多的是在企业就职工程师等技术岗位,而由于缺乏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技术岗位最低薪酬的约束,造成多数企业科学技术人员工资低下,且导致这些岗位获得社会尊重的程度亦难以提高。
其次,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变化可能是更深层的影响因素。一些少年儿童越来越多的考虑实现自我发展和家庭幸福,因此不愿意从事工作负担重或需要做出牺牲的职业,而学习科学专业或从事科学技术职业恰恰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还有一些少年儿童则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优先考虑金钱,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商业、经济、法律或医学相关专业,而科学技术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回报率足够高的职业。这些倾向是少年儿童对社会变化可能做出的反应。
另外,从社会大环境来说,社会的快速变迁带来了信息的膨胀与扩散,大众媒体呈现了复杂的社会场景,要理解其背后的机制,适应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未来社会,少年儿童可能会认为掌握一些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要比科学更重要。
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职业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影响。然而媒体对科学问题的报道往往是耸人听闻的、轻视的或歪曲的。报道的内容往往会涉及科学家的怪癖,强化了人们对于"疯子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倾向于认为科学家是神经质的、不修边幅的,而他们的研究可能毫无用处。一些对重大技术突破的报道虽能给人以正面印象,但报道中常缺乏科学发现产生的过程与细节,将科学研究简化为提出假设、验证、证实或修正、推翻假设的简单公式。更不用说很多媒体对科学的报道并不重视,报道演艺明星的兴趣远远超过科学家。科学家成为媒体的焦点,常与学术丑闻等负面新闻相联系。当面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议题时,社会又会指责科学家的失语,甚至因其不能解答所有难题而对科学家失去信任。因此,科学家和科学技术职业的形象在大众媒体有意无意地塑造中被歪曲了。
如上所述,收入不高、工作辛苦、生活枯燥是很多人对科学家和他们的生活的印象。很少有学生真正了解科学相关的职业,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专业的学习能够提供的丰富就业机会。国外调查发现,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人从事科学技术职业,能够增加少年儿童选择科学技术专业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增加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职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议
优化科技人才特别是企业科技人才的薪酬保障。完善科技人才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加大对科技人才的表彰力度,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尤其要加快创新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
推动科学家和科学技术职业形象的传播。建议加强有关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人生经历方面的宣传,加大推广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各类媒体的广泛报道及与科技工作者的直接接触等方式,增加少年儿童对科学家及科学技术职业的准确了解和真实认识,减少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各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为少年儿童提供这类服务或活动,并加强这些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起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经验的积累与分享。
鼓励科学家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在发达国家,科学家参与面向公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科学传播已纳入社会科普体系。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学校、科技场馆、社区、媒体都会为科学家向少年儿童进行传播搭起桥梁。甚至有些组织还聘用专人或者成立专业机构帮助科学家开展科普活动。我国科技部、中国科协等亦通过试点,正在尝试建立将科普纳入科研工作体系的机制和体制的保障。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制定和推广上述政策,鼓励科学家多与少年儿童进行交流,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为其提供资助或奖励,并加大表彰力度;应树立杰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典型,提供传播培训课程或经验,帮助科学家提高科普能力。
主要发现之二
女生、农村学生及中西部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
一、数据
数据显示,虽然中小学生总体科学兴趣较高,但内部各个群体之间的差距较大,女生、农村学生及中西部中小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
1.女生比男生、农村比城市、中西部比东部学生科学兴趣要低,科学探究意愿和自主学习动机也差一些
认为科学有趣的女生较男生低4.4个百分点,农村比城市低4.4个百分点,中西部比东部低8个百分点;对科学感兴趣的女生较男生低6.1个百分点,农村比城市低5.2个百分点,中西部比东部低5个百分点;探究意愿和自主学习动机女生分别较男生低2.3和8.1个百分点,农村分别较城市低5.3和4.6个百分点,中部较东部低12.7和8.3个百分点,西部较东部低9.4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见图5)。
图5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的性别、城乡和区域差异(%)
2.女生、农村学生和中西部学生学习科学专业的倾向低于男生、城市学生和东部学生,但农村和中西部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倾向高于城市和东部
理工或医学专业的学习意愿女生较男生低16个百分点,农村较城市低6.8个百分点,西部较东部低11.7个百分点,中部较东部低13.5个百分点(见图6)。从事与科学相关工作的意愿女生较男生低21.3个百分点。但是,将来想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的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低2.7个百分点,东部学生较西部学生少1.5个百分点,中部学生也较西部学生少1.9个百分点。
图6中小学生专业学习意愿的性别、城乡和区域差异(%)
3.女生、农村学生、中西部学生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不如男生、城市学生和东部学生
女生对15个科学观点中的12个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不同程度低于男生,相差2到17.5个百分点,对"地心非常热"做出正确判断的女生比男生少17.5个百分点,差距最大(见图7)。农村学生对15个科学观点中的13个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不同程度低于城市学生,对"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做出正确判断的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低17.5个百分点,差距最大(见图8)。西部学生对15个科学观点中的14个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不同程度低于东部学生,对"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做出正确判断的西部学生比东部学生低22.7个百分点,差距最大(见图9)。
图7中小学生了解科学观点的性别差异(%)
注:a.地心非常热;b.所有的辐射都是人为造成的;c.人类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d.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e.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f.电子比原子小;g.抗菌素能杀死病毒;h.宇宙产生于大爆炸;i.千百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飘移;j.人类是从早期的动物进化而来;k.吸烟容易导致肺癌;l.早期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m.被辐射过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可以安全饮用;n.光速比声速快;o.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下同。
图8中小学生了解科学观点的城乡差异(%)
图9中小学生了解科学观点的地域差异(%)
4.女生、农村学生、中西部学生自评科学成绩低于男生、城市学生和东部学生
自评科学成绩在班上属于上/中上的女生有23.5%,较男生低11.5个百分点;而自评总体成绩在班上属于上/中上的女生则较男生多2.2个百分点。自评科学成绩在班上属于上/中上的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低5.1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学生分别较东部低18.9和22.3个百分点(见图10)。
图10中小学生自评科学成绩的性别、城乡和地域差异(%)
二、分析
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科学教育机会,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总的来说,性别之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正在慢慢缩小,但依然存在。
科学领域的性别差异是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的较为普遍现象。从世界范围看,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从事科学工作,但男性在科学领域拥有权力与领导地位,这导致一种普遍的看法,那就是科学是男性的领地,甚至连哈佛校长也曾发表女性在智力上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言论。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科学兴趣方面的性别差距日本最大,中国次之,美韩较小。在科学兴趣、理工科学习意愿、科学技术工作意愿三个方面,日本高中女生较男生大约各相差20个百分点,中国的性别差距也在10-20个百分点之间,美韩的性别差距则只有几个百分点。
男性和女性思考问题的方式确实不同,这其中有大脑先天的差异,但更广泛地受到后天经验的影响。首先,学校的学习经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待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方式可能会产生非常微妙而重大的影响,科学课程的教师往往对男生有更高的期待,比如经常问男生一些复杂的问题,并肯定他们的表现,而女生则常常得到否定的反馈;当男生在科学方面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倾向于将其归因为能力或天赋,而当女生取得好成绩时,则被看成是努力和勤奋的结果。这些行为会强化科学属于男性的看法,降低女生对自身科学学习能力的自信。
其次,性别差异也在非正式学习中也得到了强化。当实验室、科技馆、博物馆提供学习机会时,男生比女生参与的可能性更大。父母更有可能送男孩去科学兴趣班,为男孩买电脑,鼓励男孩看自然科学读物。因此,在少年儿童很小的时候,他们接触科学仪器、材料的机会就出现了很大的性别差异。女生或多或少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来自父母、教师和社会的外部期待无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她们。
导致科学领域的城乡差异和东中西部差异的因素与导致性别差异的因素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更多的受到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经济和文化条件所限,农村和中西部学生接触正规和非正规科学学习的机会更少,所处的环境可能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很难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成功。这意味着提供平等的科学学习机会以及改变对科学学习的态度和信心,对于女生、农村学生和中西部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三、建议
增加参与科学学习的机会。为全体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参与科学学习与活动的机会,尤其要增加女生、农村学生以及中西部学生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
增加科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改进科学课程,增加对女生、农村学生及中西部学生的吸引力,比如,更多地将科学技术与生活和社会相联系,强调对科学的理解,而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点;更多地反映现代科技的最新进展,并强调科技发展对社会的贡献;降低课程难度,增加课程弹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的要求,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等。
消除教育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使教师意识到他们对待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方式可能会对女生科学兴趣造成的伤害,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小心地去避免性别刻板的言行,并改变对女生的期望,鼓励女生在科学方面的自信。
树立女科学家榜样。采取措施提升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鼓励女科学家参与决策,使其在争取研究所需的人员和经费方面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设计和管理方面更加积极;加强对女科学家、女科技工作者的正面宣传,使她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她们的真实生活为人们所了解和熟悉,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女生选择理科专业,并对成为优秀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比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多年来一直向中小学生推荐《走进女科学家的世界》系列丛书,约请优秀女科学家进校园、上媒体,通过现实中的榜样力量增加了女生的自信,取得了比较好的引导效果。
建立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追踪研究体系。定期对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监测,不仅能够了解总体和不同群体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状况与变化趋势,而且能够分析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建立起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追踪研究体系,每年进行一次追踪调查。
主要发现之三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科学活动"看多做少"需反思
一、数据
1.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随年级升高而降低,高中生对科学的喜爱、对科学学习重要性的认同、探究意愿及自主学习动机均不如小学生
对科学感兴趣的高中生较小学生下降9.1个百分点,认为科学学习有趣的下降10.3个百分点;认为科学学习的内容即使和考试没有关系也很重要的下降6.4个百分点;对感兴趣的科学内容自己进行研究的下降19.1个百分点;当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时会查询原因的下降10.6个百分点(见图11)。
图11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年级差异(%)
2.高中生将来学习科学专业和从事科学职业的倾向低于小学生
理工或医学专业的学习意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初中达到顶点,高中较初中低17.2个百分点,较小学也低10.3个百分点(见图12)。从事与科学相关工作的意愿则呈连续下降的趋势,初中较小学低5个百分点,高中较小学低20.2个百分点。
图12中小学生专业学习意愿的年级差异(%)
3.学校科学活动看多做少,高中生参与科学活动少于小学生
中小学生参与最多的学校科学活动是看老师做实验(78.6%),比自己做实验高23.7个百分点(见图13)。参与科学活动最最少的高中生,最多的是初中生(见图14)。差距最大的进行科学方面的研究,高中生较初中生低19.7个百分点,而差距最小的是看老师做实验,高中生较初中生低3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当。这表明,看老师做实验是从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的科学活动。从高中生的国际比较看,中国高中生进行科学研究、做实验少于美韩,而看老师做实验多于美韩。中国高中生进行科学研究少于美日韩,与韩国差距最大,低18.7个百分点。中国高中生自己做实验少于美韩,分别较美国、韩国少3.6和7.4个百分点;中国高中生看老师做实验则高于美韩,分别高16.7和12.7个百分点(见图15)。
图13中小学生参加科学活动的情况(%)
图14中小学生参加科学活动的年级差异(%)
图15高中生参加科学活动的国际比较(%)
4.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科学活动是自己动手做实验,高中生对科学活动的喜爱不如小学生
数据显示,各年龄段学生最喜爱的科学活动都是自己动手做实验,最不喜欢的都是就科学实验发表自己的想法或得出结论(见图16)。对科学活动的喜爱程度高中生最低,初中生最高。高中生对各种科学活动的喜爱均较之前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下降最多的是"校内的科学观察、实验、调查",较小学下降了14.4个百分点,较初中下降了18个百分点(见图16)。
图16中小学生喜爱科学活动的年级差异(%)
注:a.自己动手做实验;b.养育动植物;c.手工制作;d.观察动植物;e.校外的科学观察、实验和调查;f.校内的科学观察、实验和调查;g.看老师做实验;h. 就科学实验发表自己的想法或得出结论。
二、分析
少年儿童天生对科学有好奇心,而且他们通常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通过实验进行学习。然而,学校的科学课程并未能很好的适应少年儿童的这些特点,发展他们的兴趣和优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小学科学教师大多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和培训,在开展科学教学时信心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教育也处于应试教育的支配之下,由于科学课不是主科,因而在一些学校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副科中的副科";而且科学实验等内容很难在评估体系中得到反映和承认,老师只能选择那些能得高分的内容和方式,而放弃了那些能够提升学生科学兴趣的活动。
进入中学之后,高考的压力增大,课程的难度增加,学生必须记忆许多科学知识,而科学方法、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技能等则无暇培养。与美国等科技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高中课堂内容丰富性明显不足,美国高中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中国高中生高39.1个百分点。即使在课程中增加了最新的科学进展,也只是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科学与学生真实生活的关系越来越远。与美、韩等国相比,我国的高中课堂实验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示范多,学生动手少。而当学生有机会动手操作时,则过于强调统一步骤和方法,重复相同的实验,得出期望的结果,很少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的结果或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建议
科学课应成为小学的核心课程。美、英、法、德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把科学列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并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美国有全国统一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并提出了从幼儿园至高中连续的科学教育框架;英国也早就出台了《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法国开展"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德国将科学和语文、数学并列为三门小学核心课程。我国应尽快将小学科学课列为核心课程,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从课时、师资配备、课程资源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并出台科学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国家标准,保障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间的有序衔接与发展。
培养综合性的科学教师。科学课程需要综合性教师,要抓好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职前教育侧重基础教育理论的教学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形成对科学的理解和探究能力,职后侧重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理论的提高。国家应鼓励更多的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同时加强对现任科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开展校本教研、完善培训模式,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源及奖励。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交流的网络,鼓励不同层次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需求及实践经验。
改革科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使用科学概念,对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运用和评价科学论据和解释的合理性;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发展;创造性地参与科学活动和讨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热情,并建立对科学的自信。因此,课程应强调科学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增进人类幸福的重要意义。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应以学习化、生活化、时代化、综合化为特点;在教学上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掌握,而不是对科学知识的死记硬背。
进一步减少高考对高中生学习科学的不利影响。通过高考改革,特别是考试内容的变革,保持和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比如减少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增加实验设计的内容,引导高中生重视实验操作和相关技能的培养;将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作为高考作文命题重点内容之一,引导中小学生更多地阅读和关注科学相关书籍和信息。
主要发现之四
中小学生对课外科学活动的需求未得到满足,非正规科学教育需加强
一、数据
1.中小学生参加科学类课外活动小组的比例不高
参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技、计算机、模型制作等科学类课外活动小组的比例均未超过二成。中小学生参加体育类课外活动最多,达42.6,其他依次是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书法绘画等文化类,读书写作等文学类,数学类,参与率均在三成以上,都高于科学类(见图17)。高中生、农村学生、中西部学生参加科技类课外小组的比例低于小学生、城市学生和东部学生,分别相差7.5、5.8、7.2和5.4个百分点。
图17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的情况(%)
2. 中小学生利用校外科普设施的比例不高
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最常参观的是动植物园(60.7%),其次是去大自然中学习(55.7%),第三是科技馆、展会、天文馆、地质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场馆(46.0%),第四是科研机构、科学实验室、科技示范基地等(29.9%)。高中生、农村学生、西部学生利用校外科普设施的比例低于小学生、城市学生和东部学生。参观科技场馆的差距最大,高中生较小学生低14.5个百分点,农村较城市低21.3个百分点,较西部较东部低25.3个百分点。从高中生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高中生参观科技场馆比韩国少14.7个百分点(见图18)。
图18中小学生利用科普设施的性别、城乡和地域差异(%)
3.中小学生普遍希望增加去大自然中和科技场馆学习的机会
中小学生最希望增加的科学学习内容,第一是去大自然中学习的机会(75.7%),第二是去科技场馆学习(55.4%);对科学家和科普作家讲课的欢迎程度则较低(见图19)。
图19中小学生希望增加的科学学习(%)
注:a.增加观察、实验的机会;b.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实验;c.请科学家和科普作家讲课;d.使用多媒体教学;e.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参观、学习;f.到大自然当中去学习;g.与生活应用相联系。
二、分析
科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也并非只是局限于实验室里的模拟过程,它还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校内科学教育由于其环境的相对封闭性、课程的固定性、考试的强制性等原因,在教学效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课外科学活动,将社会场变为"课堂",有益于学生通过实践真正理解科学。
不言而喻,非正规科学教育对于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来说则更为重要。兴趣小组、参观展览及其他课外项目在设计时就秉持着激发学习者对科学的兴趣这一宗旨,以求参与者能在交流互动中使兴趣得到升华,激发追求更多知识的意愿。课外科学活动还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参与科学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技能、引发科学反思,并建立科学认同。因此,校内科学教育和校外科学教育相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素养。
造成科学类课外小组参与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父母不够重视,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畏难情绪,小组活动缺乏指导、流于形式,开展活动的资源匮乏等等。而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在学校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在一些学校,参观科技场馆甚至变味为放松学生身心的方式。大多数科普讲座由于形式单一,也未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总的来看,校内和校外科学教育衔接的机制尚未建立,非正规科学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离实际的需要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建议
大力发展中小学生非正规科学教育。贯彻落实《科普法》,各级政府、科协组织以及科技、教育部门要积极担负起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科普工作的重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非正规科学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从经费、人员和资源上予以保证,并推动非正规科学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融合。尤其要大力发展针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非正规科学教育。
充分发挥科技馆等校外场馆的教育作用。将科技馆等校外场馆的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结合起来,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科技场馆应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等发起的"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并可联合科研机构积极向中小学教师传播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定期邀请教师参观,增进了解、互通资源,以及共同设计利用科技馆进行的教学活动。科技场馆还可以通过吸纳会员、开办俱乐部、建设虚拟课堂等方式,与中小学生建立起稳定的长期联系,并指导他们在课外开展科学实践。
开展少年儿童乐于参与的科普活动。加强少年儿童科普类产品的开发工作,促进我国科普产业的发展。科普活动的设计要从少年儿童的特点出发,关注少年儿童的兴趣,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多元化,突出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好地吸引少年儿童的参与。比如,大力开发自然体验类的科普产品,增强少年儿童对自然和环境的感受,并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探索。
主要发现之五
电视、网络是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应提升
一、数据
1.电视是中小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首要渠道
中小学生了解科技信息的首要渠道是电视,第二位是网络,第三位是图书,其他依次是报纸杂志、课堂学习、科技场馆及与人交谈(见图20)。
图20中小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
2.随年级升高,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获取科技信息增加,通过图书、课堂学习、科技场馆获取科技信息减少
变化较大的是高中生通过网络、电视获取科技信息较小学分别增加了28和14.9个百分点;而高中生通过图书获取科技信息较小学减少了25.9个百分点(见图21)。
图21中小学生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年级差异(%)
3.男生通过电视和网络获取科技信息多于女生,女生通过课堂学习和与人交谈获取科技信息多于男生
差距最大的是男生通过网络获取科技信息较女生高11.9个百分点,女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科技信息较男生高9.8个百分点(见图22)。
图22中小学生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性别差异(%)
二、分析
大众传媒在少年儿童科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各种电子媒体。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科教频道和纪录频道,地方电视台也有一些精品的科普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有创新,融合了强大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网络等新媒体带来了科技传播的新气象,各种科普网站的规模不断扩大,门户网站及未成年人专属网站的科技板块明显增加,一些部门和机构依托网络开展了众多科普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网络科普信息服务。科学博客蓬勃发展,使科学家进入科学传播的媒介系统,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高效性,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获得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新渠道。
科普图书和报纸杂志在少年儿童科普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在少年儿童中很有影响力。但随着年龄增长,科普图书的吸引力在下降,报纸杂志的影响反而上升。这是因为中学生对科普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兼具思想内涵、科学价值、社会意义及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才能吸引他们的关注,但由于优秀科普人才短缺,导致优秀科普作品匮乏;而报纸杂志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更为紧密,能够更好地满足少年儿童参与科技话题讨论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科技话题在公众中引发的关注越来越广泛,这对媒体从业者的科技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议
丰富针对少年儿童的电视科教节目。电视科教节目的制作应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强调节目内容的可理解性;应从少年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寓教于乐,在保证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强化趣味性、观赏性和文化性;应多给予科学家与少年儿童交流的机会,节目内容上将科学成果和科学精神并重;在播出时间的安排上尽量配合少年儿童的作息时间;增强科教节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结合,努力实现电视科教节目与课堂教学的互融共通。
加强少年儿童科普网站建设。少年儿童科普网站应更好地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提供丰富的与学校科学课程相配套的科学教育资源;利用社会热点事件的契机,将科普嵌入其中,为少年儿童参与讨论提供平台。同时,应当加强对移动科普软件和游戏的开发,让更多的少年儿童通过各种移动平台第一时间接触科技、爱上科学。
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技传播能力。通过搭建科技工作者与媒体工作者对话交流的平台,提高媒体对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背后的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提高媒体与科技工作者沟通的水平,从而更好地面向不同人群包括少年儿童开展科学传播。建议中国科协利用已经搭建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平台,每年专门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制作1—2期相应的科学传播对话节目。
培养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通过培训、实训等方式,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科普人才队伍结构,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人才。联合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挖掘培养高端科普人才,增加高校师生的科普意识和科普能力。积极推进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对科技辅导员和学校科技教师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