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谓式研究
在汉语的句法研究中,就谓语的结构方式而言,动词性谓语句的内容最丰富,情况也最复杂。连谓式是语法研究中一个较为复杂的句式,其谓语部分的研究争议颇多。
【一】连谓式(连动式)内容与发展变化
连谓式一般叫作“连动式”。“连动式”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赵元任先生在《国语入门》中提出的(李荣译《北京口语语法》),原文是“动词结构的连用式”。后来吕叔湘、张志公、丁声树等语法学家都采用了这一术语。“连谓式”称法始于朱德熙先生。
对于连谓式的范围,各家有不同的说法。
丁树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P118)所讲的“连动式”范围很广。他所说的“连动式”是从动词结构连用这一点来谈。在这一点上,次动词结构和一般动词结构并没有多大分别。他所说的“连动式”并不是就一种句子成分(谓语)而言,“用此动词造成的动宾结构,大多数用在连动式里。这类动宾结构在前的时候,可以认为是另一动词的修饰语;在后的时候,可以认为是另一动词的补语。”
把带介词结构作状语和补语的句子看做连谓式,例如:
我们要为工农兵而创作。
我们必须想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
泪落在报上。
把动词做状语的也看做连谓式。例如:
你是客,坐着喝水吧。
把紧缩句也看做连谓式,例如: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运动战的通俗解释。
吕叔湘在《语法学习》中讲(P72)的“连动式”,范围要窄得多,只限于先后动作是连续的,而且中间不能有语音停顿和关联词。例如:
他走过去开门。
你喝一口尝尝。
如果有了语音停顿,就算复句。例如:
他走过去,把门打开。
如果有了关联词,也算复句。例如:
他开完会才走的。
张志公在《汉语语法常识》中也讲到“连动式”,它指的是“一前一后的连续动作”,而且不管语音停顿和关联词,因此他的“连动式”比吕叔湘先生的要广一些。其中包括下面的句子:
车上的人都跳下地来,绕到车后,帮忙推车。
戴上帽子就走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P160)中讲连谓结构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格式。其中“谓”是指谓词说的,不是指谓语说的。
宋玉柱在《现代汉语语法十讲》(P82)中讲到,什么叫连谓式呢?连谓词组做谓语的句式叫做连谓式。例如:
我站在海防线上为祖国站岗。
同学们上完课去操场打球。
要知道连谓式,须先知连谓词组,因为连谓式是由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式。所谓连谓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合称)或谓词结构连用,中间没有并列、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关系,也没有语音停顿和关联词语,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组成的词组。例如:“上街买菜”“去北京开会”“看了不舒服”“听了高兴”等。由这种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叫连谓式。
殷焕先先生则把“连动式”的范围缩得更小。他在《谈连动式》一文中指出:“连动式后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出现时,前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本身已不复存在。”
从谓词角度来讲就是动词结构(谓词结构)的连用,从谓语角度来讲就是谓语由连谓词组构成。
连动式和连谓式两种称呼,连动式叫法的一般指针对谓词成分而言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成分的连用,以连动式称呼更合理。连谓式针对谓语成分而言的,是由连谓词组做谓语的句式成为连谓式。
“动词结构的连用”是从谓词的角度去谈,这是一种谓词组成成分的描述,但针对一种特有的句式时,必须从谓语的角度去分析。连谓式做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应指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成分组成的固定句式。
对连动结构众说纷纭,实际上就是将某一类型的句子划分入某一句型句式中,以便于理解和分析。如果某一类型的句子不能划入连动句子中又该划入哪一类中,划分要以语法为标准。
如果说“动词结构的连用”即为连动式,那么就会出现此种句式和别种句式交叉混合的状况,不利于语法分析,应该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即找出此种句式的语法特点,以让语法分析更清晰,便于汉语学习。
如果说“只有一前一后动作连续”才为连动式,那么就将一部分句子拒之门外,被拒之门外的句子无有归属,并且此种划分标准是从语义角度划分的,汉语特点要求按照语法的标准去划分、研究,逻辑上的划分只能做为辅助标准,不能作为主要标准,否则就会有所偏颇,不符合客观事实。
【二】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定义连谓式。
连谓式从主语部分来讲,全句只有一个主语。
从谓语部分来讲,谓语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成分组成的,两个谓词是平等的关系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它们之间没有主谓、联合、偏正、动宾、动补等方面的语法关系。
从语法形式上讲,连用的几个动词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从句法上讲,不仅不同于由两个动词构成的主谓短语、述宾短语等作谓语的单句,而且与各种关系的复句及其紧缩形式有明显的区别。
【三】连谓式谓语中各个谓词性成分之间的关系
分析某一句式要掌握这种句式的语法结构,即固定的句式去表达,分析要从语法角度去分析。汉语的造句法是汉语语法的本质特点所在,因此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句法应占重要地位—宋玉柱
既然连谓式的谓词之间没有主谓、联合、偏正、动宾、动补等方面的语法关系,那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他们独立于以上几种语法关系外又存在哪些语法关系。
根据宋玉柱先生的观点,从谓语方面来分类,根据谓语中构成单位的性质,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全由动词或动词结构构本的,这就是“连动式”;一类是由动词和形容词构成的,是名副其实的连谓式;一类是由动词结构和主谓结构构成的。
谓语组成成分 | 例句 | 谓语成分前后相关 | 谓语成分之间关系 |
V1+V2 | 我穿好衣服跳到地下跑回车间。 | + | 动作连续发生 |
代表们来北京开会。 | + | 表目的 | |
大娘抓住我的手不放。 | — | 互相补充,正反两方面陈述同一主语 | |
中国人民有能力实现四化。 | — | 表有无 | |
小马同志碰见我脸红了。 | + | 表后者产生的情况、时间、条件 | |
她弯下腰去把米粒捡起来。 | + | 前者表方式手段后者表目的 | |
我平时不虚心今天犯了一个大错误。 | + | 前者表原因后者表结果 | |
小牧童躺在牛背上唱山歌。 | — | 表方式情态 | |
V+adj | 刘老师做什么事情都是不慌不忙的。 | + | 表情态 |
Adj+V | 这个问题容易解决。 | + | 表情态 |
V结构+主谓结构(注:此结构为宋玉柱先生发现) | 他干这件事顾虑重重。 | — | 表情态 |
小王搞技术革新信心十足。 | — | 表情态 |
根据以上表格分析,根据谓语中两个谓语成分之间是否有先后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先后关系的表示目的、方式、动作顺延、因果、表示后者产生的情况时间条件等;谓没有先后关系的,表示方式情态,表有无,互相补充。
在连谓式的谓语中,次谓词性成分多是表示方式、工具、依据、时间、处所或方向的,用来加强主要谓词性成分,把它们去掉,留下主要谓词性成分,还能体现原句的基本意思。
两个谓语的关系,都叙述同一主语,两个谓语互相独立、各取所需。句子表达的简洁易成性,节约的原则,句意表达的完整性,造成连谓式这种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