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宝路,当年我就是在这里下的婚车,走进了雅宝路头条那个古朴热闹的小四合院,由娘家的长女摇身为婆家的老儿媳妇,从此在这里写满了婚后十几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在这里我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学会了去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学会了做家常菜,学会了骑自行车;在这里我陪着儿子度过了他的童年,陪着他玩遍了日坛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我告别了低矮的平房,住进了令人羡慕的两居室;在这里儿子曾经和小朋友到我家的18层楼顶平台上打过扑克,至今想起仍然让我心有余悸;在这里,我曾经在与雅宝路只有一街之隔的华普大厦有过自己的柜台,把鞋的生意做的有声有色……
2000年,我出租了这里的房子住进了南城,暂时与这里告别。
一别几年,去年夏天重回雅宝路,在一片车水马龙的喧嚣和熙攘中,我在自己家门口迷路了,自嘲中我慨叹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日新月异。
春节期间,又一次重回雅宝路探望亲友,每年,只在这个时候,这里才会恢复一片安宁和幽静。静静地驻足,在一片楼寓林立中,引人注目的不再是吉利,天雅大厦的繁华,一幢幢彰显民族风格的小楼赫然醒目,别致的楼檐装饰着特有的绿色图案,而一扇扇窗子飘逸而出的酱牛肉,烧羊排的香气更是渲染着这里的古朴特色——典型的回族小区。是的,雅宝路,当年,这里是由朝阳门外大街头条,二条等十几条胡同汇聚,那时这里是北京著名的回族居住地,十几条胡同铺展着布局相似,风情独特的四合院,院里居住着几代同堂的回族居民,北京人好客,而这里几条胡同的人好象都不是普通的邻里,俗话说:天下回族是一家,他们喜欢从祖辈几代盘起,绕来绕去都能攀上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院里哪家饭熟了,别人家的孩子饿了会端起碗不客气地吃上一顿,哪家锅里炖肉了,邻家的奶奶大妈会舀起勺子尝尝咸淡,全无禁忌。那时每家各户操办红白喜事都讲究搭大棚,院子宽敞的会支上几根木桩搭上苫布拉上电灯把棚搭在院内,院子窄的干脆把棚搭在胡同的街上,炉灶是用砖块和水泥砌成的,锅铲有厨师自带,这里无需去饭店请厨师,专有几位回族师傅常年忙碌在这里,他们或专业或业余,大家称他们“跑大棚的”,有的只收个汤钱(厨师上汤时主人给个红包),有的干脆分文不取,只图显露个手艺,凑个热闹,送个人情。一条胡同甚至几条胡同的街坊围坐在桌旁,摆上桌的是大碗的炖牛肉,大盘的炖鱼,特色的炸松肉,糖卷果,熘丸子,爆羊肉,这里的老辈们很讲究回族的规矩,席面上没有烟酒,吃的快撤的快,不压桌不腻人,一拨一拨地,算不清到底吃了几桌,而主人无须操心撤下的碗筷,不知道哪位邻居会洗净擦干再摆上桌子……
九十年代,随着雅宝路市场的变迁,随着回族小区的整体规划,古朴的四合院被一幢幢平地而起的高楼取代,那些胡同的原址也已成为现在的雅宝里小区,尽管大部分邻里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一个个封闭的空间将彼此隔离开来,幸运的是这里保留了一个维系邻里民族亲情的神圣殿堂——雅宝路南下坡清真寺。这是一个布局典型的四合院,宽敞的小院肃穆幽静,座西朝东的大殿庄严神秘,每天的诵经仪式都是在这里进行的,阿訇虔诚地诵读着古兰经,而每一位穆斯林教徒在那里虔诚地跪拜……回族家的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清真寺,娶妻嫁女要接阿訇到家里写经帖以示祝福,生子要接阿訇到家里为孩子写经帖取个回族名字,而老人过世后更是要停放在寺里由阿訇在这里作拜送亡人入土,那个时候街坊邻居只要知道了消息或是正从这里路过,都会包了乜帖到寺里来相送,无论陌生抑或是熟悉的都相互劝慰彼此安抚,为逝去的亡人洒下几滴清泪,如果送行的车辆宽裕,也会同往送到墓地。2004年,就是在这里拜别了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先生,那种万人洒泪相送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著名的南下坡清真寺礼拜仪式
每逢主麻日,也就是每个周五下午,这里都会举行穆斯林的传统宗教仪式——拜功。主麻,阿拉伯语的意思是“聚礼”,这一天,那些老街坊邻居大伯大妈们聚集在这里,虔诚地做着礼拜。雅宝路,当今闻名世界的商贸基地,会聚了五湖四海无数商场精英,其中不乏虔诚的穆斯林信徒,而这里毗邻使馆区,很多阿拉伯国家的大使也会来礼拜。无论你是久居的邻里,无论你是显赫的大使,无论你是身价千金的大款,无论你是游走在街上的商贩,在这里,没有地位的高低,没有身份的卑微,一顶礼拜帽,一句:“安塞俩目而来库目”,足以把每一个人融合到一起……而每年的开斋节,穆斯林的盛大节日里,清真寺里的气氛更是会超越这里的繁华和喧嚣……
雅宝路,因时代的发展而变迁,因商业的发达而扬名……
雅宝路,因悠远的历史而凝聚着割舍不断的街坊邻里情,流淌着五湖四海的民族情,延伸着四面八方的世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