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混乱的北京高考英语改革方案
海岚
本来也零星听说一些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的关于高考英语的改革提议,因为最近实在太忙,也没顾上去想去关注这些东西,倒是一位博友妈妈的提问让我不得不去关注一下,了解了一些这个引起这位博友妈妈和这位妈妈有着同样心情的家长们迷茫的这个改革方案,真是让我非常着急,就起了这样一个愤青的题目。我先引述一下这位妈妈的提问:
“海岚:你好!有个问题想听听你的意见。现在北京正在酝酿高考改革方案,据说,英语将不计入高考总分,已得到多数专家的赞同。虽然我也一直反对应试教育体制,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的英语启蒙(坚持大量的原版阅读等)除了希望让孩子能用英语自主交流外,还是要为将来的考试服务的。听到这个消息后,总觉得孩子的英语启蒙和将来的英语学习非常茫然了。想听听您的意见。呵呵,也许我是功利性的妈妈。”
我先感谢这位妈妈对我的信任,我就先从北京的高考英语改革说起吧。其实,只要一考定乾坤的高考制度在,学生和家长的压怎么减得了,调整各个科目的比例分值,还不是朝三暮四的做法吗?中国的高考,更具体说,高考英语考试,不是不要改,是要改,但不是这么个改法,因为目前这种单纯改变分值多少或者是否计入高考成绩的想法,都与考察学生英语实际使用能力无关,换言之,就是在中式英语教学思想体系内,无论是100分还是150分,只要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不变,最后都不能让英语成为人才所用的工具,成为人才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的一部分,所以我给这篇博文定了个<<思维混乱的高考英语改革>>的题目。为什么这样讲?下面我具体说说:
我搜了一下相关新闻,这个是我在新浪网上搜到的报道:“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计划减少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从150分下降到100分,这一政策将自2016年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实施。”先不说北京市教委的决策怎么能在全国主要城市实施这个我没搞懂,不过这也不是我要讨论的,就此掠过。
如果把英语教育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的一个主打科目,是为了要孩子们在中式英语教育的体系中背很多单词,懂很多语法结构,却在真实的生活中无法使用这门语言,不能让这门语言成为中国人才国际化的工具和桥梁,那么这种考试,无论是从150调到100,还是从150调到250,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英语考试没有体现出对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教育目标进行检验的功能,或者说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目标本身就定偏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增减分值,不是思维混乱的表现也是不懂教育,至少对当今外语教育教学目标缺少专业了解的体现!中国的英语考试,不是高考分值比例的问题,而是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
我案头放着今年9月份美国外语教育教学委员会对外语教育教学执行标准的更新草案,这个更新草案虽然现在还没有对外公开发表,但在马里兰州一些外语教育教学监督指导部门已经开始试行了。这个执行标准的初始是在1993年由美国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教学委员会在美国政府专项拨款的基础上组成专门的专家和教师团队为美国21世纪人才战略培养而合作研发制定的外语教育目标标准,期间有过几次更新。现在要出台的是最新的和当下时代发展更加密切结合的版本。
美国的外语教育教学从来都是和美国与世界经济的重心发展密切结合的,我借用一下博文前面那位妈妈的用的“功利”一词来形容一下。冷战的时候,俄语是热门,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日语是重头,现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加上美国人担心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的竞争力,中文作为外语科目已经迅速发展,我知道的在美国首都周边的几个州,在好多小学,甚至学前班开始就增设了“中文浸润”项目,就是中文不是作为每周一两节课的外语,而是至少每天半天的,使用中文进行一切涉及孩子学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这种外语教育模式旨在培养高端的双语人才。有这个意愿的家长自然非常愿意把孩子送到设有这样课程的学校。在我们蒙哥马利郡我知道的就有两所这样的小学,还有与之相衔接的一条龙的中学和高中的中文浸润课程
而英语作为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老大语种,已经不是美国还是英国的问题,而是英语作为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中国人才国际化,中国世界化必须的一个工具,不是一个科目。为什么这样讲?中国大学英语系多半是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来进行的,人们的观念中也认为语言学是中国英语教育解决方案。别的科目我不了解,仅仅就教育科学,中国英语语言专业的人才因为没有教育科学背景,翻译过去的或者翻译过来的东西满拧的太多了。我还见过国内顶尖的外科医生到美国这里进行学术交流,他有一个非常先进的手术方法还是啥的,他要介绍给美国同行,这个时候,英语专业的人翻译是不行的,我也帮不上他的忙,因为专业的鸿沟在那里,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他自己的英语能够和美国同行交流,可这10分钟的学术演讲他背了n遍,到美国同行提问他回答的阶段,更是要急出汗了,不是他笨,是我们的英语教育从来就没有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现在有些有对外交流机会的人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可因为对外语教育缺乏专业了解,又把口语能力曲解为背一些固定的口语句式,或者就是日常会话的口头交流的能力,都是太皮毛了。所以我说在没有深度研究中国英语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仅仅靠单纯调节比重分值的做法来对中国的英语教育进行改革是思维混乱的一种表现。
这种思维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英语教育的目标稀里糊涂不明确。第二语言习得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区别,就是对第二语言接受接纳的存储和第二语言表现力不是完全划等号的,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说明一下就好比是茶壶里煮饺子,中国当下的英语教育和与之配套的考试题目及评分标准,追求的是茶壶里能填最大化的数量的饺子,而现实的情况是在饺子馆里有好多客人要吃饺子,客人在那里等着而茶壶里的饺子却倒不出来,这个在使用的时候能倒出来多少的能力就是第二语言的表现力,即学生能用第二语言做出什么来,这一点,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从宏观主导思想到具体每一堂课的具体设计都没有体现出来,更无从在考试题目中体现过。那么最后高考的时候考的还是茶壶里塞了多少个饺子,调整分值的做法无异于调整茶壶的大小,却没有改变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的结果。
马大教育系曾接待过几批国内英语教师的短期培训班,那些战斗在国内英语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自己都发现到了英语国家,他们的英语无法让他们自如地在当地购物,和当地国家的人简单基本交流都费劲,这是谁的错?是这些老师的业务水平糟吗?我看不是,他们自己每天的教学都是为了应付高考中考,他们的业务考核都是以这个考试为标准的,而这个考试,还死死地定在中式英语体系内,这个指挥棒不挥舞明白了,怎么能怪这些老师业务水平不行或者学生学不好?出现问题不去寻找问题根源和真正的解决办法,却在最后到高考的时候调整分值,能解决问题吗?
北京高考英语改革的新闻中还有一个论点就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把一门外语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个项目,可是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以高考,一个考试来定人才发展之乾坤呀!什么时候中国的工程师能够用英语和世界其他国家同行交流,用英语把中国的技术国际化,中国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用英语把自己企业的管理经验介绍给世界,那么你高考没有英语这个科目又何妨呢?所以说中国的英语考试改革,不是比例分值的问题,而是要认真研究,考试作为一个学科教学目标的体现,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这样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都没有整明白,盲目增减分值,我怎能不说这是一个思维混乱,不懂专业的表现?
我老公工作的公司是美国一家上市公司,最近被德国一家公司以数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老公回家感慨,从德国总公司派来的德国人都会说英语,也许博友会想,当然得选会英语的人到美国来啦。这是当然啦,其实就是同样的技术部门,美国这边也经常会和德国的对应部门进行一些电话会议交流,用什么语言?英语!德国那边的工程师都能操英语和美国这边的工程师交流技术,虽然不完美,但交流技术的语言功能却实现了呀。这就是英语作为外语的一项语言功能的体现!能否想象,在两个国家的工程师通过电话,中间隔个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来翻译?能交流明白吗?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加在一起的交流只能由专业人员本人来完成。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英语教育从教育目标到教学手段方法和每堂课每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和去检验这样的教学理念配套的评估方式,即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考试一词,都有太长的路要走,但增减分值,绝对是一个没头脑不懂专业的做法!其实考试这个词,在中文里我们还用的是exam,在当今外语教育教学,已经是assessment了,其形式和含义都不一样了!
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硬件基础,它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巨大的知识信息获取的源泉来自互联网,已经超过学校的范畴。我老公说他作为一个新产品研发工程师,所要获取的知识信息早已经不是学校给的,而是在使用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新学科和新技术相关知识。这个桥梁是什么,是通过互联网上的英语信息!这种获取新学科知识及技术的速度比传统方法快五到十倍。在互联网时代,英语就是高端人才获取最新前沿知识,更新竞争力的一个工具,也是一个国家走到世界前沿的工具,这和玩微信看谁谁离婚绯闻啥的不是一回事儿!
从我的教育专业来讲,我了解各个国家教育实验研究论证的东西也是通过教育专业数据库中的论文来进行的,这些论文的语言是什么?英语!无论是丹麦的还是台湾的,新加坡的研究成果,如果要被世界认知,或者从世界性的研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成果,通用的语言是什么?英语!没有英语这个桥梁,任何专业的成果都不能坐上互联网的光纤成为国际化的东西!
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还是满足于劳动力密集型,低劳动力成本的加工型企业为国家发展战略吗?其实现在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房价的飙升就已经宣告终结了。那么对于高知识附加值的企业,中国有没有气魄要让这样的公司国际化?有没有气魄让中国的公司不仅仅立足本国的市场,而是要走向世界?经济层面的东西我不懂,但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管理人员,在这个国际化进程中能够使用英语发挥本专业的优势,是不是一个如虎添翼的优势?
教育发展从来都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这本没有问题,可是一项教育改革,大方面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问题,小的方面涉及到每个孩子的成才方向的问题。如果决策者没有慎重论证,盲目听取一些社会地位重要却不懂专业的伪专家的建议,在经过5年,10年的发展之后蓦然回首,发现一些重大决策失误。往大了说可能成为阻碍中国国际竞争力,往小了说阻断了一些语言有天赋的孩子朝这个方向发展成才的通道,谁能站出来承担责任?!博文前面那位妈妈提到北京的这项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专家的支持,那些认为增减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分值就是中国英语教育甚至是让位中文母语教育的一项科学的举措,是改进中国教育的一项重大利好举措的专家,你们的根据是什么?有谁能站出来有一个系统的解释说明?那么我倒是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和论辩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决策者,让孩子和家长,都更思辨一些,这倒是一件好事呢。
我倒是建议国内帮助北京高考英语改革决策的专家要多了解当今世界外语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去真正解决中国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硬“结儿”,而不是天真地以为玩个朝三暮四的小花样儿就能够解决中国英语教育的结节所在了。
还有一个支持减少英语分值的论点是认为英语和数学语文同样比重,把一些偏科英文不好的孩子阻挡在了高等学府的门外.那么对于那些数学不好偏科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好的学生呢?这样的改革是不是由一种不公转向另一种不公?比如我这样的理科弱智学生,我工作以后,无论是在中国,加拿大还是美国,唯一一次能够彰显中国数学教育战果的机会是在加拿大一次幼儿园买教具和园长算税率的时候。魁北克省和联邦的税率分别是7%和8%,我那可爱的园长用个小计算器分别把购买商品的价格乘以这两个税率然后相加,我是商品价格直接乘以1.15心算出来最后的价格,我说出最后幼儿园要拿出多少钱的时候,园长在计算器上的小按键还没按完,她当时瞪个眼睛把我惊为天人了,其实我在中国还不是个典型的,经常被数学老师嘲讽挖苦的不开窍的笨生?我在国内上学阶段爬五更起半夜学的什么“杯它”“习各马”“谈巾特”之类的数学知识,现在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和一个个老师或者同学的外号联系起来我才记得住的名词,至于具体到底是什么意思,早已经忘得烟消云散了。那我这样的学生可不可以要求数学在高考中减少点儿分值比例呢?我好悔恨为什么我高中时代那么宝贵的时光去学什么“习各马”“谈巾特”而不是英语呢?如果我到加拿大的时候英语好些,我要少遭多少罪呀!
还有增加语文分值来提升弘扬传统文化国粹的想法挺也未免幼稚。生在红旗下,工作学习在西方世界10多年的我和老公,我们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在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更加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英文能力的提高根本就和对自己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认同不发生冲突!中文作为中国孩子的母语,和美国孩子的英语课是一回事,在美国除了languageart这门暂且换算成中国孩子的语文课这样的课,还有阅读课,而阅读课,绝对不仅仅是认字儿能读书就是阅读,更有评判思维能力和高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各种阅读方法的培养等诸多内容在里面。其中能力培养是关键。
我们的语文教育呢?记得我高考那年语文有个挑错题,就是俄国作家契科夫作品的人物奥普蔑洛夫,原题给加了个斯基来设计考生,题目中出现的是奥普蔑洛夫斯基,我的一个好朋友没看出来,这道挑错题没挑对,她最后因为微弱的分差没上成她的理想大学,我一直替她恨这个题,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外国文学作品里的音译人名,有没有什么“斯基”又能怎么样呢?这和孩子的语文能力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拿出来难为孩子吗?如果我们语文高考以一些犄角旮旯鸡毛蒜皮的东西去考孩子的记忆力而不是高端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或者是与实际生活和将来深度学习没有任何相关的极品题,你就是上调到1000分,除了把家长孩子逼到死葫芦里,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说这种盲目调整分值,不去从根本上要把考试作为教育目标教学成果体现的途径的做法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其实中国高考最根本的根源不是哪个学科分值比例的问题,而是让人才有根据自己所长选择的权利才是正道!因为孩子们未来进入社会,都是要依靠自己的所强活着和发展自己,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是为各类人才提供各种发展可能的机会,而不是流水生产线的以一个模子打磨出一样的产品的加工工厂。我倒是觉得,给考生一个选择的权利,就是让那些认为自己语言方面有优势,英语学习好的学生选择英语高分值,让那些数学好的学生选择数学的高分值,各个大学或者各个不同的专业根据自己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定位来选择哪个科目分值比重高的学生或者搭配选择,让孩子们有结合自己所长设计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并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的机会,让不同的大学或者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参差空间以适应社会不同的需要才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成功的教育是最优化每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决策者以单一的决策否认人才发展成长的多元性!
现在回到博文前面那位家长的提问,关于儿童英语教育,我也看到国内有些地方的英语教育改革方案是要取消小学3年级之前的英语课,首先要清楚这个小学3年级之前的英语课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个教法的?如果是以成人英语课的方法理念去提前教孩子,那取消了就取消了吧。
这学期我听了华盛顿这里一所小学从学前班到5年级的外语课,又亲自教了从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的课,这其中的体会和感悟再加上我在加拿大幼儿园6年的工作体会,让我对孩子习得另一门语言的能力和方式深切感到中国儿童的英语启蒙和小学低年级的外语教学,不是取消的问题,而是如何教的问题。否则太可惜了!
前面提问的那位妈妈对儿童英语启蒙有个想法就是想让孩子将来在高考的时候英语有优势,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指挥棒,作为为孩子前途考虑的家长当然要有轻重缓急了。如果是为了应付这个指挥棒,那又何必急着早早下手呢?事实上,儿童英语启蒙的意义,远远不是让孩子儿童期早点儿学英语这点儿事儿。
现在就简单地单拎原版阅读这一条来说,国内好多的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都非常认同这一点。这种以原版资源为依托进行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母语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是殊途同归的,而且,国内目前母语的儿童阅读素材远远没有英语国家的丰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近几期博文介绍的一些绘本,都不是从英语学习的角度,而是从想象力,美学等角度在“说事儿”,这里面的寓意还是蛮多的,先请各位家长好好琢磨琢磨。过段时间我有时间的时候还要具体说。
现在在中国儿童英语启蒙这一领域中的问题是懂儿童的不懂当下世界先进的外语教育教学目标和方法甚至不懂英语,懂英语的不懂孩子,中国儿童英语教育教学的师资培养应该是作为一个专业来进行。这种两个专业结合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儿童英语教师的思路在美国随着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愈发地被重视起来。马里兰州的外语教师执业资格是从学前班到高中,可在我最近刚刚听到的一个郡的外语教学督导的演讲说现在他们郡最缺的是小学的外语教师,尤其是对于一些浸润项目,真正能够达到理想化标准的是有早期儿童教育资格又有外语教育教学资质的跨两个专业的响当当的小学外语教育人才,真是太奇缺了!现在有些先行的郡已经要求小学外语教师要有外语教师执业资格和小学教育或者早期儿童教育执业资格双重资格了。这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为什么一年前我参加一个外语教学年会的时候,一个北卡州的开设中文浸润课程的小学校长听说我有加拿大早期儿童教育背景和正在马大攻读的外语教师资格证的时候立刻眼睛都蓝了(其实人家本来就是蓝眼睛哈)!老人家把她家里的电话号码都给我了,让我拿到这个资格证之后立刻和她联系。原来如此呀!这样的思路让我看到的是一种方向,也是我在加拿大幼儿教育领域跨入美国外语教育教学领域后对中国儿童英语教育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解读,中国儿童英语启蒙,如果要做好了,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同理,一旦做好了,给孩子带来的也绝对不仅仅是英语语言学习上的优势。
说到这里,似乎也回答了博文开始那位妈妈的提问。儿童英语启蒙如果从孩子竞争力的角度讲,要的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孩子未来发展的竞争力,这和高考分数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联系,如果在儿童英语启蒙阶段,在孩子快乐的基础上能收获更多的东西,你是否还有顾虑呢?英语本来就不应该是门学科,而是一个工具,一个能让老虎插上翅膀的工具,如果未来发展孩子们的语文和数学都很好,最后能够让人才发展产生根本性差异的地方在哪里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思维混乱的改革在实施了几年后忽然发现与中国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的大趋势不吻合,政策又要改了,而这时候我们的孩子能够有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学自己愿意学的东西的机会都没有了的时候,我们找谁说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