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斗茶
宋人斗茶,又称“茗战”、“点茶”,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集体品评调茶技术和茶叶品质优劣的一种形式。由蔡襄的《茶录》可知,斗茶之风由贡茶之地——建安兴起。蔡襄称之为“试茶”。随着民间饮茶之风的盛行,斗茶在民间普及。文人们也不甘落后,在书斋里、亭园中也以茶相较量。最后连皇帝也参加了斗茶行列,宋徽宗赵佶亲自与群臣斗茶,把大家都斗败了才痛快。这种几乎是在社会各阶层都流行起来的斗茶风气,对促进茶学和茶艺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宋代点茶法,通过茶水交融的时间长短来评定茶叶优劣。由于宋代时尚白茶,用于白茶斗茶的茶具以青、黑瓷为好,因此又带动了青黑瓷的发展。
一、唐代煮茶
唐人直接将茶置釜中煎煮,通过煮茶、救沸、育华产生饽沫以观其形态变化。通常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煮茶前,先要烤茶,至饼茶冷却后,用碾研成粉粒状。第二步是煮茶,就是当水烧至“二沸”时,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茶的粉粒。第三步是酌茶、斟茶,就是将茶汤舀入碗内。
唐代饼茶煮茶法
(唐)佚名 宫乐图(会茗图)
法门寺是中国历代王朝顶礼膜拜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唐时法门寺升格为皇家寺院,佛指舍利被尊奉为护国之物。皇室屡以尊贵物品供奉佛指舍利,祈求佛祖保佑,国泰民安。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将宫廷茶具送入陕西法门寺供奉佛祖,封存於地宫密曼荼罗坛场;1987年4月3日,沉睡了1113年的陕西法门寺地宫重见天日,华丽的唐宫廷鎏金银茶具再度面世。
陕西扶风法门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银茶具
唐中期以后,朝廷好茶,贡茶品类繁多,天子每岁设清明茶宴,敬天地赐茶群臣,在宫廷还设“斗茶”之戏,殿试科举,召见学士、使节、王公贵族等之赐茶行仪,以融洽君臣关係,亲善友邦,因而产生宫廷茶具及宫廷茶道。
据《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碑记载,地宫安奉唐懿宗、僖宗供奉茶具为:“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一副,重十三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琉璃钵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等。
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的唐宫廷茶器包括烹煮器、点茶器、碾罗器、贮茶器、贮盐器,炙烤器及饮茶器等。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时代最早、配套齐全、等级最高的茶具,是世界茶文化考古研究中最重要,最重大的发现,也展现了唐朝宫廷茶道文化的独特风貌和辉煌成就。
二、宋代点茶
宋代改唐人煎茶法为点茶法,烹茶技艺发生一系列变化。它与煮茶相比,不同之处是只煮水而不煮茶。其法是将饼茶先碾成粉粒状,过后取其细末。另用茶瓶煮水,待水煮沸后,把茶盏温热,在盏中放上茶末,注少许开水调成糊状,尔后,把茶瓶中的开水注入盛有茶粉粒的茶盏。注水时,一手执茶瓶,一手抓特制的茶筅,不断搅动茶汤,使茶汤成乳液状,表面泛起白色泡沫,茶碗内沿与汤面沫花相接天然,无水痕,沫花持久不散,称之“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云脚散”,由此评定茶的胜负高下。
宋代瓷茶盏,其形似小碗,敞口,细足厚壁,适用于斗茶技艺,其中著名的有龙泉窑青釉碗、定窑黑白瓷碗、耀州窑青瓷碗,尤其是产在建州(今福建建阳一带)的免毫盏等,更被宋代茶人奉为珍品。因为茶盏的黑釉与茶汤的自色扬花相互映衬,汤花咬盏易于辨别,正是这样的特点,宋人斗茶必用“建盏”。
研膏团茶点茶法
宋代建窑黑兔毫盏
蔡襄《茶录》记载斗茶之风出自贡茶之地建安北苑山(今福建省建瓯县凤凰山麓北苑)。因产制进贡,需定高低,则日久形成品评之道,蔡襄称之“试茶”。此法大得文人雅士喜爱,是以宋徽宗《大观茶论·序》载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著名词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曰: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咋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园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 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阆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诗中第一部分描写了建溪茶叶的精彩和精制的过程。圭,原指长方形玉器;蟾,即月宫。诗中以圭、蟾意指制成的茶叶有方有园。笫二部分写的是斗茶过程(诗中“斗余”一词也有写作“斗茶”的)。为了选出好茶作为贡品,富豪们先在林下斗起茶来:磨茶用的鼎是用首山铜铸的,瓶里装的斗茶用水是天下闻名的中泠泉水;茶之味使醍醐之味变轻,茶水香让兰芷之香变薄。斗茶是在十目监视、十指所指的环境中完成的,因此斗出的名次来不得半点虚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表明了斗茶人对输赢的重视程度和心理感受。第三部分,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来描写所斗之茶的品质之好:可使众人之浊变清,可使千日之醉变醒;可以借此招回屈原的魂魄,可以借此让沉醉的刘伶如闻雷霆;卢仝怎敢不歌之,陆羽肯定要将其补写入《茶经》;商山丈人(即商山四皓)要是吃了这种茶,就再也不用吃灵芝了,首阳先生(即伯夷、叔齐)如见了这种茶,也就不必去采薇了;长安的酒价因此而减千万,成都的药市因此而无光辉,为什么?因为还不如喝上一碗来自仙山的茶,便可叫人泠然乘风飞了。最后二句,作者又以提示的方式说,你别以为花间的女郎只是在以斗百草为游戏,其实她们采回了贵似玑珠的满斗茶叶呢!
斗茶初创于茶区民间,其技巧性强,过程富于趣味,故为文人士大夫接受,乃至皇帝也加入到斗茶行列。几乎漫及各阶层的斗茶之风,促使宋代饮茶之风更胜于唐代。器具的讲究、技艺的精湛是宋代茶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朝纲凌乱,社会反复动荡,茶人也只能寄情与此。但此时与唐代陆羽时那种炉火旺红,釜中扬沸,茶气弥漫升腾,至人以潜心静虑,问茶悟禅,充分享其天人合一、宇宙大同而道法自然的情景相比,斗茶的格局意蕴要逊色得多。当然,宋人士大夫尚意式的品茗,追求茶饮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以山水泉壑佐茶思,抒胸中浩然之气,融茶于文学、书画艺术之间,可说是茶文化发展的新亮点。
宋人的另一种烹茶技艺是“分茶”。这种茶艺形式初创于北宋时期,人们在斗茶评定茶的优劣之暇,尚进行着分茶观汤的游戏。同斗茶一样,分茶即用釜煮茶末,汤沸时产生无数白色泡沫扬花,再倒入茶碗中,用小勺搅拌茶汤,宋人茶碗多为黑釉建盏,而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扬花与茶碗之黑色、茶汤的嫩黄浅绿相映成趣,共同组成许多不可名状的图案,宋人称之为“水丹青”。陆游在其《临安春雨初霁》诗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茶具图贊》
陆羽在《茶经》中把饮茶器具称为“茶器”,而将采制茶叶用的器具称为“茶具”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北宋。到了南宋,审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于咸谆五年(公元1269年)撰写《茶具图贊》时才将饮茶品具改称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
《茶具图贊》用白描画法将盛行于宋代的斗茶用具记录成图,称之为“十二先生”,赐以名、字、号,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衔职,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宋代社会对茶具的钟爱和对茶具功用、特点的评价。这十二件茶具分别是:韋鸿臚(茶笼)、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轉運(茶磨)、胡員外(茶杓)、羅樞密(茶罗)、宗從事(茶帚)、漆雕秘閣(茶托)、陶寳文(茶盏)、汤提點(汤瓶)、竺副帅(茶筅)和司軄方(茶巾)。
清代陆廷灿在《续茶经·十之图》中,专门进行了考辩。
韦鸿胪,名火鼎,字景旸,号四窗间叟。
赞曰: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著微称。
茶焙笼。姓“韦”,表明由坚韧的竹制成,“鸿胪”为执掌朝祭礼仪的机构。“胪”与“炉”谐音双关。
“火鼎”和“景旸”表明它是生火的茶焙,“四窗间叟”表示它开有四个窗,可用以通风,出灰。
木待制,名利济,字忘机,号隔竹居人。
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茶臼。姓“木”,表明是木制品,“待制”为官职名,为轮流值日,以备顾问之意。
金法曹,名研古、轩古,字无锴、仲鉴,号雍之旧民,和琴先生。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不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撤,岂不韪与。
茶碾。姓“金”,表示由金属制成,“法曹”是司法机关。
石转运,名凿齿,字遄行,号香屋隐居。
抱坚质,怀直心,嚌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
茶磨。姓“石”,表示用石凿成,“转运使”是宋代负责一路或数路财赋的长官,但从字面上看有辗转运行之意,与磨盘的操作十分吻合。
胡员外,名唯一,字宗许,号贮月仙翁。
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间,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郁结之患悉能破之。虽中无所有,而外能研究,其精微不足以望圆机之士。
水杓。姓“胡”,暗示由葫芦制成。“员外”是官名。“员”与“圆”谐音,“员外”暗示“外圆”。
罗枢密,名若药,字傅师,号思隐寮长。
机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使精粗不致于混淆,人其难诸。 奈何矜细行而事喧哗,惜之。
茶筛。姓“罗”,表明筛网由罗绢敷成。“枢密使”是执掌高级军事的最高官员,“枢密”又与“疏密”谐音,和筛子特征相合。
宗从事,名子弗,字不遗,号扫云溪友。
孔门高弟,当洒扫应对事之末者,亦所不弃。又况能萃其既散,拾其已遗,运寸毫而使边尘不飞,功亦善哉。
茶帚。姓“宗”,表示用棕丝制成,“从事”为州郡长官的僚属,专事琐碎杂务。“弗”即“拂”,“不遗”是其职责,号“扫云”,就是掸茶之意。
漆雕秘阁,名承之,字易持,号古台老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宣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
盏托。复姓“漆雕”,表明外型甚美,也暗示有两个器具。秘阁为君主藏书之地,宋代有“直秘阁”之官职,这里有盏托承持茶盏“亲近君子”之意。
陶宝文,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
出河滨而无苦窳,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弸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休高秘阁,宜无愧焉。
茶盏。姓“陶”,表明由陶瓷做成,“宝文”之“文”通“纹”,表示器物有优美的花纹。“去越”意思是非“越窑”所产,“自厚”指壁厚,加上“兔园上客”的号,就是宋代著名的“建窑”所产“兔毫盏”了。
汤提点,名发新,字一鸣,号温谷遗老。
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然未免外烁之忧,复有内热之患,奈何。
汤瓶。姓“汤”即热水,“提点”为官名,含“提举点检”之意,是说汤瓶可用以提而点茶。“发新”是指显示茶色,“一鸣”指沸水之声。
竺副帅,名善调,字希点,号雪涛公子。
首阳饿夫,毅谏于兵沸之时,方今鼎扬汤能探其沸者几希。于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茶筅。姓“竺”,表明用竹制成,“善调”指其功能,“希点”指其为“汤提点”服务,“雪涛”指茶筅调制后的浮沫。
司职方,名成式,字如素,号洁斋居士。
互乡童子,圣人犹与其进。况端方质素,经纬有理,终身涅而不缁者,此孔子所以与洁也。
茶巾。姓“司”,表明为丝织品。“职方”是掌管地图与四方的官名,这里借指茶是方形的。“如素”、“洁斋”均指它用于清洁茶具。
四、反映宋代“斗茶”活动的代表性画作
宋代盛行“斗茶”。历史上反映“斗茶”活动较著名的画作有宋代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宋代钱选的《品茶图》、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及明代顾炳摹绘的《斗茶图》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赵孟頫作的《斗茶图》。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入元官至翰林学士丞旨,受封魏国公。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画一脱南宋“院体”,自成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画风影响很大。
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斗茶图》,画面上有四人,两位为一组,左右相对,每组中的长髯者为主角,各自身后的年轻人是助手,属配角。左面这组,年轻者执壶注茶,身子前倾,两小手臂向内,两肘部向外挑起,姿态健壮、优美、有活力。年长者左手持杯,右手拎炭炉,昂首挺胸,面带自信的微笑,好似已是胜券在握。右边一组,其年长者左手持已尽之杯,右手将最后一杯茶品尽,并向杯底嗅香,年轻人则在注视对方的目光时将头稍稍昂起,似乎并没有被对方的踌躇满志压倒,大有“鹿死谁手”还未知的神情。画面结构紧凑,动静结合,人物栩栩如生,鲜明生动,线条十分细腻。斗茶比技巧、斗输赢,趣味性很强,茶农、僧人、文士均喜爱,场面十分热闹。而在元代斗茶之风巳渐渐消隐,赵孟頫的《斗茶图》是画家对宋代斗茶的追想与怀念。
(元)赵孟頫 《斗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茗园赌市图》是“斗茶图”的姐妹篇。图中四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杯品茶的。右边有一挑茶担者,专卖“上等江茶”。旁有一妇拎壶携孩边走边看。描绘细致,人物生动,一色的民间衣着打扮,这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
(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明代顾炳摹绘的《斗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