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教学设计 目送阅读答案

《目送》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厉雄燕

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

《目送》是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中的首篇,文章描述了自己三次目送儿子和三次目送父亲的场景,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思想深邃,读来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但是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比较天真浪漫,他们的思想单纯,经历单薄,对人生的生老死别还没有什么概念,很难体会作者所表达的那份关于亲情、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因此教学尽量浅入深出。

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

2.通过语言的品味,理解文中几个重点词句的含义句。

3.通过教师引导,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拳拳爱意并懂得珍惜,感悟人生生离死别的自然规律并豁达面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以他们多情的笔,描绘过这人生的生离死别之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感悟一下她对人生别离的独特又深刻的思考与态度。

(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寻找“目送”之踪。

1.学生自由默读全文,思考并概括:目送,谁送谁?送了哪几次?

2.交流明确:

a我在维多利亚校门口目送华安上小学;;

b我在机场检票门口目送华安去美国读中学;

c我在楼上窗口目送华安坐公交上大学;

d我在单位侧门口目送父亲离开;

e我在医院玻璃门口目送父亲进病房;

f我在火葬场炉门外目送父亲离开尘世。

前三次是我目送儿子,后三次是我目送父亲。

(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体会“目送”之情。

1.在三次目送儿子的场景中,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次,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我”的心情如何?儿子有怎样的表现?在母亲与儿子的不同表现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与父母、亲人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当时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1,对儿子的三次“目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品读感悟,既留给学生一定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也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这样的问题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潜入文本语言,进行品读体会,避免流于形式的浅层阅读;而且通过“我”与儿子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永远的牵挂与爱意。问题2,对儿子的三次“目送”经历,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理,故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反观自身,激发生活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既能更好地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润物无声地进行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重要语言品读点预设:

第一次:

“我”的心情:

1.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重点品味:“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体会:触景生情,暗示儿子即将长大离开母亲的怀抱,而母亲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2.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重点品味:“那么多、穿梭纷乱、无比清楚、背影”,“一百个、同时、准确”——体会:儿子在母亲心中的分量之重,母爱的至真至深。

儿子的表现: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重点品味:“圈”——体会: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与依赖。

2.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重点品味:“不断地、交会”——体会: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与不舍,母子心灵相通。

第二次:

“我”:

1.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重点品味:比喻句——体会:抱住的是“长颈鹿的脚”,这看似正常的母子身高的差距,其实暗示着母子心灵的距离。

2.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重点品味:“一寸一寸、挪”——体会:母亲同样是一双殷殷的目光,一份不舍的爱意。

儿子:

1.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重点品味:“忍受”——体会:儿子对母爱的拒绝。

2.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重点品味:“闪、倏乎”——儿子离开时的决绝。

3.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重点品味:“一直在等候、一次都没有”——体会:对比中,母亲的深情,儿子的冷漠。

第三次:

1.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重点品味:“灰色的海、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的含义——儿子内心渴望自由,渴望到茫茫人生之海中闯荡一番。

2.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重点品味:“空荡荡、邮筒”——体会:儿子飞走了,母亲内心好失落;“邮筒”,不仅反衬大街的空旷,除了邮筒,别无所有,更寄托着母亲内心的渴望——与儿子心灵的沟通。

(环节说明:此环节融品读、感悟于一体,从重点词句的品读中,在母亲与儿子的对比中,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因此描写母亲与儿子的语句要融合起来去品读,不能割裂、孤立。)

3.小结过渡:

母亲目送着儿子一路成长,一双殷殷的目光始终追随,一份拳拳的母爱始终不变,但是儿子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的成长,不管在空间上还是心理上,与母亲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于是在这“目送”的过程中,作者终于悟出来一个什么道理?

品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思考:

1.怎么朗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2.句中用了好几个表示“慢”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3.设置情境,内心独白,理解“不必追”的深刻含义:

老师模拟母亲,学生模拟儿子,引导:如果我们是文中的母子,你想用背影告诉我什么,你当时内心有什么想法,请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说出来。老师同法。

(设计意图:问题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让隐形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声音。问题2.意在引领学生从“慢慢地、慢慢地、不断、渐行渐远”等看似平淡的修饰语中,体会深刻旨意。问题3.意在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不必追”的丰富内涵,体会深沉的母爱:儿子——渴望自由、独立;母亲——在落寞中感受儿子长大,在不舍中放手、放飞。)

4. 小结过渡:

在一次次“目送”中,儿子长大了,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那为什么在“目送”的过程中,父亲也让“我”感受到在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呢?这两次“不必追”有什么不同吗?

(四)议读文本,理解主旨,感悟“目送”之理。

1.引导学生品读后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追问点拨:从父亲的角度看,“我”的三次“目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联系上文“目送”儿子的过程,你有什么感悟?

讨论——小结——明确:

“目送”儿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目送”父亲,却是一个衰老的过程,不管是因为“成长”的生离,还是因为“衰老”的死别,都是人生的必然——作者在“不必追”中悟到了: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就要淡然豁达的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正如苏轼所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作者从一次次的具体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设计说明:后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学生难有真切体会,故简略处理,重在引领学生与前部分的对比中,感悟文本主旨。)

3.作者的两次感慨运用了什么手法?你觉得有什么异同?

讨论明确:

第一次的感慨是基于母亲目睹儿子成长过程的一种发现,她深感随着儿子的长大,他与母亲的距离愈来愈远。此时是一种隐隐的感触和淡淡的伤感。

当她回忆起目送父亲的情景时,她内心再一次被那种感触所震撼:原来我与父亲也是这样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所以,当作者第二次发出同样的感慨时,这种感悟不再是灵光一闪,而是在她内心深处的沉重定格。

同样的感慨,看似反复,实则是文章立意上的递进,从而诠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总结课堂,完成板书:

目 送


成长衰老

儿子“我”父亲


自由放飞生离 豁达

独立放手死别珍惜

不必追

《目送》教学设计 目送阅读答案

(六)作业延伸:

课外阅读龙应台的《目送》,并写一篇读书随笔,字数1500字左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8897.html

更多阅读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贴地而行 深文浅教——《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执教/张莎莎 点评/李明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9期)[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与我接到上《背影》的通知之后,第一考虑的是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自然地从语言的品味中读出父子亲情。而且,当时我校初二已经上好了这篇课文,只能在初一试上。初一学生是刚经历一个多月“初中语文生活”的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张珍 四年级长城教学视频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育文中学小学部张珍【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展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声明:《《目送》教学设计 目送阅读答案》为网友十里平湖霜满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