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天的三天,这个年头里天气最最炎热的时候,在上海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连续突破39度的高温里,我接受了一场考验:一个人,骑着同事落在合肥项目上的单车,从合肥回到了上海。这是一场单纯的骑行,固定了起点和终点,我选择用小车轮子去丈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无所畏惧那炙烤一切的骄阳,也不害怕前途的未知,只管一路向东!
合肥到上海点标准(点击链接到google地图)
合肥到上海线路图(根据上图点标注生成)
现在离我的骑行已经过去有两周时间了。回想起来,似乎这并不能成为我显摆的任何资本,除了黑了一圈、脸上留下曾经起过痘痘的痘痕以外,外表看上去我依旧是以前的我。当然,晒黑的确实比较明显。
两周了,从合肥到上海,休息两天后再次到了合肥。在路上的疲劳已然全是消失,沉淀下来的是对于那三天的回忆,对这次骑行的思考。思索再三,我还是决定用文字把我的第一次长途骑行记录下来。路上,不光有那些未曾达到的风景。
原谅我一个大男生拙劣的笔触,2003年150分的高考语文我仅得85分,人生就栽在作文上。我写不来优美,我只会啰啰嗦嗦的叙述,如果您愿意读下去,我也愿意去分享三天的点点滴滴。
一:怎么想到骑行
是什么让我有如此的力量呢?
读过许多故事,有如故事,事实上却是记录,是传奇。无论素未谋面还是萍水相逢那些人们的故事,读过并了解后便是感动,感动就给予人力量。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第一份工作所在公司的同事,他的一个同学,自己在家里做淘宝,然后突然一天就买了一辆自行车,买了装备,从上海出发了,沿着318国道一路骑下去了。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出行,这也算是足够的低调。我的朋友十几天后给他打电话时,他已经过了浙江、安徽到了湖北省境了。看过他的一些照片:一辆捷安特立在G318国道一千公里里程碑处,还有他本人和他的单车在安庆轮渡上过长江。
这是我第一次产生那种奇怪的冲动,幻想着像朋友的同学那般自由,一辆单车一个人,无拘无束,走到未知的远方。或许,那个时候便是一颗关于骑行梦想的种子在心里种下的时间。
四五十天后,再进他的QQ空间见那些照片,已然他已经去到了拉萨,车子和人都又回到了上海。车上泥也不需要刷掉,径自摆在家里最重要的位置。
受此影响,发了到新公司的第一笔工资后,我也在网上买了一辆车。美利达勇士,车是我喜欢的红色,最简单的入门山地车我却爱不释手。有了车之后就开始梦着要骑行,骑行就还需要装备。我是新手,感觉已经大手笔投入买了一辆“好车”,所以接下来应该省着点。于是只是网上淘了最基本的东西:车锁、铃铛、头盔、手套,码表,还有魔术头巾。在2009年8月8号那天开始骑车往返住所和公司:公司在松江,我住在莲花路地铁站附近,单程近20公里!第一次骑那么长的距离是很困难的,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基本上我骑行时间45分钟,55分钟左右到达公司。我们公司好处之一是有淋浴室,方便员工上下班洗澡。
有了车也开始逛自行车论坛,发现很喜欢上海本地的一个论坛骑众。被很多骑行活动吸引着,譬如每周固定时间和地点的绕圈。我住所附近的闵行体育公园便是一个点,我也参与过一次活动,活动之后大家还聚一起喝豆浆,确实比宅在家里要好多了。2010年9月20号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是星期日,骑众举行了一个世界无车日骑行上海科技馆的活动。我和一个朋友也报名参加,我们这个点从闵行体育公园出发,沿顾戴路到莲花路,转罗秀路到港口渡口,过黄浦江到三林,然后直奔上海科技馆。中午时分,上海其他集合点的车队也陆续抵达,一时间科技馆前全是自行车,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我和朋友没有参加下午到三甲港的拉练,但是第一次参加骑行活动,特别是在有意义的“世界无车日”骑行,还是很难忘的。
还有一群叫做稻草人的人们。2009年3月份我无意闯进他们的网站开始就被深深感染了。我曾经写下过这样的文字:主页的照片如此的漂亮,无论是人在旅途,还是校园旅行,那些美丽都让人无法拒绝。同样共鸣的是论坛帖子字里行间表露出的一种年轻人关于公益、探险、环保、甚至责任的理念。更有首页上的一封道歉信读来让人感到温暖。于是那个有些慵懒的下午,因为一个叫做稻草人的论坛的出现,让我平静中有些烦躁的心中更多了几许的涟漪,一个叫梦想的东西再次萌发。
从那以后,开始向往着和那么一群年轻人一起走到户外,释放心中还未完的激情,去更远的地方留下脚印,去带回来更蓝的天、更清的水,去结交更多的朋友。然而工作的人是不自由的,我愈发的想念着去参与稻草人之中,工作却愈发的挤压我的休息时间,经常是无休止的加班。反反复复间,时间过去了,错过的是不止一次的活动,只能在那些还未曾谋面的人带回来的文字和照片上来分享他们的精彩和喜悦。于是遗憾就更深刻一些。那么就更一如既往的关注着吧,寻找时机。至少我是已把自己当做稻草人的一员了:本年度T恤发布后,我也预定了一件。后来T恤寄送时附带了一个放牌,特别喜欢那个放牌,很多次出去玩都带上了。
值得开心的是这种遗憾没有持续更长的时间,2009年十一过后,我抓住机会和稻草人一起走了一趟短线。那是很疯狂的两天,在上大的学弟学妹面前,我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毫无保留的展现。无论攀爬还是涉水,都乐趣无穷。我想以后肯定还会和他们一起旅行的,虽然我更像是他们的粉丝。
也是在这个时候,在网上给我推介车子的网友给了我一个链接,我点进去看,是一长兴哥们。他7月2号从上海出发,318国道上海人民广场零公里处出发,目的地是西藏。一路上拍了照片传给湖州长兴家里的朋友,朋友代他发照片和短信到网上,算是“直播”!我从8月初一直关注,关注到九月中,见证他经历了爆胎、错路、中暑、感冒、泥石流。从安徽开始,一路跟踪到湖北、到重庆、到四川、到西藏。然后是珠峰大本营、樟木!是的,这个叫“五二兄弟”的兄弟一直走完了318全程,走完了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走出了人生最壮阔美丽的一段旅程。通过他的那些照片,我看到了西藏的雪山、蓝天、还有各个海子的蓝或绿,我没有理由不神往!西藏的天,只一眼,便诱人终生。
从那以后,我真的像被勾引了一般。开始疯狂的阅读关于西藏的一切书籍,从《嫁给318》到《西藏未解之谜》,从《纸上记录片系列-318国道》到《西藏生死恋》,似乎一切关于西藏的书籍都能激发我的兴趣。
是的,在我最初的计划,我就是要去西藏的。那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甚至听到这个名字都让人陶醉。就算我对那里还知之甚少,那有什么关系,它就是我心中的纯粹之地,是我的香格里拉。梦想,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在日光之城感受着自由,是我彼时心愿,最大的心愿。而且,我要沿着318国道走下去!
我开始制定计划,从318国道零公里到拉萨的路线。先是搜索里程表,再对照网络上各种攻略制定线路。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在googleearth上标注的那些点:上海、青浦、湖州、长兴、宣城、池州、安庆、潜山、英山、武汉、宜昌、恩施、万州、成都、雅安、泸定、理塘、巴塘、芒康、八宿、波密、林芝、拉萨!这一路都是神奇的地方,除了待过两小时的武汉,我没去过其他任何一处。未曾去过的风景对我来讲都有无限的吸引力。
我把计划都列了出来,譬如Day1我要从上海骑到长兴,Day2从长兴骑到宣城。同时还列出骑行西藏需要购置的物品:骑行服、冲锋衣、备胎、备用刹车皮、打气筒、货架、驮包、防水火柴……等等等等。所有的东西都有计划了,也都有归纳整理出来,我把他们保存在googledocs里,可是在google搜索退出大陆之前,似乎大陆就无法打开googledocs了。我的那些计划还消沉在google的服务器里吧。(这是“谷歌文档 ”的首页:http://docs.google.com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
这件事情不算是对我的打击,毕竟脑子里还留有所有的计划,而且如果我愿意还可以让国外的朋友帮我找回来那些文件。但是对于工作的人来说,真正的打击在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长达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长期旅行。
我是08年夏天从上海大学毕业的,毕业之后就开始工作了。第一年很辛苦,经常有加班,因为年轻,所以承受。第二年换到一个新的公司里,新公司度过一段轻松的时光后开始对一个项目负责了。09年10月21号开始到合肥常驻了:合肥有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个项目,项目预定2010年4月份能全部完工。对于做工程的人来说,一般项目结束之后都能得到一定的假期,但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是没有休息天的。我自认为,如果我认真努力的干活,不奢求休息,到2010年五一的时候,五一长假加上年假再加和公司商量得来的假期再加上请假,似乎我能凑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我能努力的付出,领导不会不批准吧?!带着这种心理,我开始在合肥的工地上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休息天是很正常的,加班到晚上九十点也是正常的,有时候还会到凌晨二三点,甚至还有两次通宵的经历。而且,春节七天假期,我只是过年那天中午和家里人一起吃的团圆饭,剩余时间也砸在工地上了。
对我来说,这谈不上牺牲。因为工作,才能让刚毕业的我坦然的生活着。我感激我能拥有一份我不讨厌的工作。但是工作本身并不是我能掌控的,就算我再认真,我们的工期似乎怎么都无法控制在2010年4月完成,甚至今天(2010年8月27号),我又再次待在合肥了。这是怎样一个悲剧?论坛里得知第一批进藏的人是4月3号从成都出发的,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就又开始了一年度的骑行进藏。我看起来却缺少这种成行的缘分。到了6月份我终于回了上海,但是公司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我做。暂别项目部后,日复一日的是上班、下班。虽然心还没死,但进入七月后,恶劣的气候糟糕的天气开始成为媒体的主角。先是两广,然后江西,东北之后又是甘南、四川。我害怕了,真的害怕了。理性的人不会选择这么个时候踏上生死未卜的旅途,我知道我今年骑行的计划越来越无望了,甚至只是从成都出发进藏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心有不甘,却无处诉说。那个唯一知道我计划西藏行的朋友,在这里我也要道歉:对不起,我没能兑现在你面前说过的话。
稀里糊涂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被调到了合肥项目部。7月26号那天上午到的项目部,其实这个时候活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我甚至觉得我在项目部就是度假来着。每天多是在上网,或者看看电影,看看书。而去年一个同事落下来的自行车再次激起我骑车的理想。从合肥到上海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同事的自行车本来就是需要回上海的,而他本人早已回去公司了,我何不借过来呢?纵然骑不了318,还有312。纵然上海成不了起点,那么就把上海作为终点吧。
这便是这个故事有些冗长的起点。
二:准备工作
同事的自行车是一辆捷安特追逐者516,我不知道这车算不算山地车,至少它没有减震的。之前也有骑过,总体来说还挺让人放心,毕竟它的价格也摆在那里:RMB798!至今这个价格在淘宝网还依旧坚挺。8月初的时候,这车子已经闲置了大概两个月时间,它就一直待在工地某角落里,风吹日晒的,链条已经锈迹斑斑,更夸张的是车锁居然锈蚀的还要厉害,我用上了老虎钳才打开。再去换了一个右脚蹬,网上查找了合肥的捷安特专卖店,第一次跑过去别人已经下班了,第二次才找到调车的人。检查了刹车、链条、重新调了变速,升了车座(升到最高还是觉得低了),装了一个水壶架和带指南针的铃铛。我又想办法把留在上海的头盔、手套和打气筒带了过来。似乎还缺些什么,没有关系,淘宝真是个好东西:骑行服一套、骑行眼镜一副,考虑过可能会夜行,再加上一个尾灯。最重要的是记录工具,以前买的二十块钱的码表虽然也很好使,但它服役仅仅一年就下岗了,新淘的是个西格玛906的码表。很喜欢自己的这套装备,还没开始出发,我就想要显摆显摆呢。对于没有穿过骑行服的人来说,骑走在大街上必然很拉风。
同时进行的是晚上待在项目部上网规划线路。我知道沿着312国道一路向东就是上海了。但是从合肥到南京的这一段国道已经改成高速了,自行车是无论如何过不去了。还好条条大道都能通到罗马。从我做火车到上海来看,合肥到上海的总里程是457公里,那么骑车的话路程应该在500公里以上。大致看了地图,我把路线分为三段:第一天从合肥到南京,第二天就南京到无锡,第三天回到上海。反正这边是经济发达区域,就算骑不到当天目的地也没有关系,任何地方都能住宿的。确定了总的路线之后就是细部规划了,我沿着312道路选择最短的最合适的省道县道,从合肥到全椒这一段,我将会是差不多沿着G312前进,过了全椒之后也不困难,道路相对比较简单,进南京城前会翻过一座山然后就是长江大桥了。南京市的住宿也有搜到,2006年暑假到南京的时候住在夫子庙旁的如家,这一次就在夫子庙附近搜索青年旅馆吧——我还没住过青旅呢。按路线规划,这第一天大概行程160公里。第二天将会比较困难,早晨会穿越南京城,从夫子庙到最北边的玄武大道,亦即国道312了。然后就是一马平川的骑行:沿着312到镇江、丹阳、计划中午落脚常州,过常州后就是无锡,也预定了无锡的青旅。第三天早晨穿过无锡市区后再上312,直奔苏州。我没有刻意规划苏州城区的路线,相对而言我对苏州比较熟悉,从西向东苏州高新区、老城区、工业园区我都有去过。到了苏州我想看一眼拙政园,然后走一走每次在苏州必走的平江路,最后从平江路到干将路到苏州大学,可能的话进苏大校园里晃悠一圈。出苏州城区后上现代大道再奔向312国道,昆山就在不远处,安亭也在不远处,安亭亦即上海了。出安亭便是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爸妈就住在那附近,我就直接回家吧,我也好久没有回家了!
这便是规划的路线,依次打印了地图,重点放大城区部分和道路交叉口。打印好之后一数,居然有26张之多,这还不包括我手上一张南京市城区交通旅游图。
东西备齐了之后就是请假了。先给领导打电话说来了合肥近两周了,想回去一趟上海。领导批准。再给人事电话:我想先请假一天,就是这个周五。但是或许下周一我也需要请假,能不能通融一下回到公司了再补请假单?人事大姐也好说话。
就这么,一切都很简单,13号就能上路了。
小国旗:是在一家文具店里买的,买了两个,备用的那个一直没有用到。塑料管太软,第一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在塑料管里插了一根一次性的筷子,很好使!只需用胶带绑在车子上便能迎风招展了。
尾灯:淘宝,花了我12大洋。
水壶架:捷安特专卖店里买的,这个RMB18
骑行眼镜:我无言的痛呀!丢在昆山到上海的路上了。128大洋,我全身除手机、相机
外最贵的装备!悔到肠子发青。
铃铛:明明它自带指南针的,可是偏偏是个指前针。是这样的,这个指针永远跟着你的车子前进的方向。如果有那么一会指针指向北方了,那一定是这段小路上我正在朝北行驶!
捷安特追逐者516:24*15cm的尺寸,高碳钢车车架,高碳钢前叉,铝合金曲柄大牙盘,铝合金车圈,Sugigo铝合金曲柄,Shimano18S变速系统,KEDA24*1.95轮胎,Velo坐垫,铝合金V刹。实测之后,我把码表的轮胎周长设定为1890mm。
三:在路上
Day1:
12号,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下班后回到住所,再把所有的东西检查了一遍:背包里的修车工具、补胎工具、打气筒、防暑用品、洗漱用品、换洗衣服、一个小本子、钱包。检查了自行车,把头盔和骑行服骑行眼镜放好。码表归零,再次调试尾灯,买好的盐汽水也归位放好。一切OK,安心上床。有些激动,有些兴奋,所以就难得入眠,是夜,我点亮手机屏幕两次,一次是12点,一次是凌晨一点多。以前我都是一觉睡到自然醒的。
第三次醒来时间已是三点一刻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反复的醒来。算了吧,索性起床。身体还在很倦的状态,冷水冲一把脸好了一些。又觉得很渴,拉开冰箱灌了几口冰水。洗漱之后,时间不过三点半。我定的第一个闹钟是三点三刻。离预定的出发时间还有一会,但是我似乎等不急了。套上骑行服、戴好头盔,背上整理好的背包出发了。
夜似乎还很深,小区淡淡的灯光只能让人依稀辨清还不怎么熟悉的路。出了小区门口就是主干道,灯火也就通明了,黑暗带来的恐惧消失了很多,但是我还是谨慎的打开了闪烁的自行车尾灯。
100米后就拐上了向东的道路,合肥市的北二环,也算是我第一站从合肥到肥东县城的一段主道路。城市的好处之一就是虽然时间不到凌晨四点,但是亮着的路灯像彩带一样飘向远方。我需要的就是沿着这彩带进发,去未知的远方,去迎接朝阳。我的豪迈之情就在车子的慢慢启动和加速中迸发出来了。又或许是我太兴奋,也或许是我兴奋的神经中还有那么一根在保持着冷静,骑行了大概两公里之后,我突然想到身份证还在我的电脑包而不是身上的背包里。但是既然出发了,我又不想走回头路,心想钱包里还有驾照,应该不会不能住宿吧。继续骑了半分钟,在漫长半分钟的内心挣扎后我决定还是回去拿身份证。现在整个中国都是世博时间,而我目的地又正好是上海,没有带身份证的人一切皆有可能的。还好,拨了同事两遍电话后他接听了,帮我开门。(为了减负,我不该带的都没带,包括住所钥匙都没带的)取了身份证,但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出发即碰到这么伤士气的事,前途漫漫,不知还有多少困难在等着我呢。继续从家里出发,码表显示骑行4.47公里!这令人郁闷的回头路!
忘记郁闷的最好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当车子在宽阔的二环路上跑起来的时候,所以的不快都不重要了。我的心里就只想着什么时候能骑到我的第一站肥东县城了。这个小县城开车回上海的时候经过几次,城边一座雕塑诉说着它和包公的关系。原来开封府的包青天不是开封人,而是庐州城(合肥旧称庐州)肥东县人氏。县城比较乱,当然,似乎整个合肥都比较乱,二环路也只有在夜里十分才显现出来双向八车道的宽阔。但是那些巨大的土方车从我身边呼啸过去的时候,我还是觉得他们比较狰狞。我记得开车从合肥到肥东不过一刻钟,我又依稀记得按照我在google地图的标示,这第一段行程的距离大概是20公里。我借着路灯,看到自己控制的车速一直保持在22Km/h左右,似乎,我一个小时能到达目的地。
设定的第一目的地是某县道的起点,亦即肥东县城的东边缘。可是,从西边刚进入肥东县城路灯没就有了。刚还说这县城有些乱,它现在就更显的没落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放慢车速往前走了。原来前面这段路正在修整,借着施工灯具小心前行,一会又看到前面彩钢板圈起来的围墙。一墙之隔,外面还有其他车辆经过,应该就是我要走的那条路。我猜想这围墙只拦大车肯定围不住我的自行车,事实上真有一条小道,我轻易过去。
不到五点钟,和预计的差不多的路程差不多的耗时。小县城的街道上,已经有人开始早锻炼了,几家小吃店也透出灯光。我立在路灯发了一条微博:等这一个天亮。
天未明,路难行。前方的县道比较崎岖了,黑乎乎的几乎什么都看不到。我本来就没有夜骑的打算,所以根本没有带车前灯。骑行服也已经全部汗湿了,出了不少汗,也需要休息一会的。一瓶盐汽水,很快见底了。
依稀,晨光渐现。遥想一下今天的目的地是150公里开外的南京城,我立马精神了。赶马上架,继续出发。按照打印出来的地图标示,下一站是石塘镇。我猜我应该走不错的,因为我车轮下的县道就叫做石塘路,不那么宽阔,似乎都容不下两车并行。而且路面也不好,不平整,很颠簸。我的自行车又没有避震,加之天色还尚未全明,速度也拉不上去。路两旁的风光看起来不错,隔着高大的白杨就是导流渠,再过去就是庄稼田了,这个地方应该都是种植水稻吧,我暂时还看不清楚。看不清的还有那些守护庄稼的稻草人们,真正的稻草人。“他们”戴着草帽,“手”披白旗,在这么个大清早把我吓个半死——我一向胆小的!
心有余悸,不过天渐渐亮了,路上也出现行人了。我记得在老家就有很多五点就起床的勤劳人们,他们要么刨地去,要么去抓鳝鱼。这个地方,像极了我的老家:这马路,这白杨、这导流明渠、这稻田。还有路旁的人家,两层的小楼,门口种的花草或者是个小菜园。我已经至少两年没有回老家了。
我很喜欢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清晨的微风里,车子行在飘着落叶的小马路上,寂静,安详。喜欢这样的画面,如若不失赶路,我情愿车速5Km/h荡漾前行。特别是五点三刻阳光出来以后,淡淡的阳光透过树叶形成一道道似乎伸手可及的光线,美轮美奂,油画一般。见惯了城市的摩天大楼和车水马龙之后,乡村更是心底深处最美的童话。还好,户口本和身份证证明我还是乡下人。
过了石塘,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间过了石塘镇,下一站是谢集乡。补充了一瓶矿泉水之后,我沿着这唯一还算大道的小路继续东行。很遗憾,从石塘到谢集的路正在修理中,只有一半路是好的,这更显马路的狭窄。路上人比较少,车子更少,所以速度保持的还不错,基本二十公里每小时以上。
过了谢集乡就是栏杆集,到栏杆集已过了早上七点半,我肚子有些饿了。但似乎这长长的街道找一个吃早饭的地方不那么容易,特别是我很想喝粥。还好没有失望,找到了一个卖粥的小铺。那里的煎包太油腻,没能吃下,但是粥很好喝,一口气喝了三碗。可想而知的是,我这个穿着骑行服带着头盔的骑行者似乎是一个外星人,这个镇上的人同许多我之前遇到的人一样,喜欢用眼神打量和指点。没关系,中国人民都是友好的。
饭后备了水继续前行。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上午应该需要骑100公里到达全椒县城的。过了谢集乡大概就出肥东县了,在沪陕高速之间来回穿行了几次之后,我就又经过了章辉镇、大墅镇、六镇镇。进六镇之前,天气已经很热了,八点钟的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气温也串上30度以上,体感温度可能更高。我有些扛不住,骑起来很是吃力。加之这边路不那么平整了,总是在上坡和下坡之间反复,我又怀疑车子漏气了,补气之后车况依旧。而且连续的骑行加上睡眠不足,身体的疲惫也显现出来了,左大腿明白有抽筋前兆。我有点担心,但也并不能着急提速,就保持在二十迈以下。在章辉补充了水,在六镇又补充了水。一路上都没法买到盐汽水,也买不到盐水棒冰,都是那种甜甜的棒冰。这5毛钱一个的小玩意虽然不适合当时吃,但是我却发现它的另一个妙用,用它来帮助我降温。效果很好。
九点钟,似乎已经要有35度了。话说,我知道自己13号出发回上海之后就不关心天气了。无论怎样的天气我都要骑回去了。计划的三天骑不到的话我就骑四天,四天不行我就骑五天,总不至于要骑一个礼拜吧。所以,预报的天气并不是我关心的,骑行靠的是毅力,身体不行的话就休息呗。不过后来我才发现,13到15号这三天实在太热了,据说上海的气温破了气象史的记录。那么,我在这么热的天气里都大负荷、高强度的室外工作过,以后还会恐惧上海的高温吗?答案是显然的。
悲剧是在快进全椒县城的那段路上。因为修路或者其他的原因吧——反正路正在修,而且变宽了不少——马路右边,也就是我骑行的这边的白杨树都没了。开始享受不到阴凉的庇护,毒辣辣的太阳烤的人要发狂。我都有些不敢相信这种火辣天气的存在,只有经历过才是真实的。没办法,任务没有完成,还得继续骑。路过一个什么景区,我想我的计划里没有停下来去无名景区的打算,作罢。路标显示距离全椒还有3公里,旁边是一个墓园,恰这是,我的码表显示99.99公里。我以为这码表只能记录四位数,所以就拍了99.99公里的照片,结果再赶路的时候,码表立马跳上100.00公里了,但是我懒得专门下车拍照了。我的第一个百公里就是在墓园前到来。
全椒县城也是很小,但似乎比起肥东来要好一些,至少马路两旁是绿化有隔栏,出租车看起来也相对正规。其实以前上海合肥往来,高速路上经过全椒的时候我都以为全椒是安徽省的地级市,只是在出发前做计划才知道全椒是滁州市下面的小县城。原谅我的无知吧。
进了全椒县城里后,我计划过城区中心到城东边快出城的位置找一个小饭店吃午饭。天气太热,我想我还是先补充水吧。清楚的记得在一家超市先是买了C100,这东西喝着让人觉得清凉。然后是一瓶水和一瓶尖叫。当然,还有棒冰用来降温。休息的时候,被人围观,被询问来自哪里去向何方,小伙子几岁了,孩子还是学生吧,诸如此类问题。近二十分钟的休息,可劲的按摩了那两双酸疼无比的大腿,加上补充了足够的能量,我又精力充沛了。激情是个好东西,它让我战胜炎热,继续直驱向前。之前我计划中午的骑行时间段是:AM4:00——11:00,PM3:00——抵达目的地。当时不过十点一刻,距离十一点还差的远呢。虽然很热,但是我不能颓废;虽然也给朋友发了消息通报:行至全椒,打算休息午饭了,但是长路漫漫,上午能多行几里下午就会早达半时。继续上路!
我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出全椒的那一段路叫做省道S331。我太喜欢这段路了,虽然没有了高大的白杨,但是代之以更高大更伟岸更茂盛的梧桐。我似乎只有在画里才见过规整高大的梧桐,遮天蔽日,骑行在下面甚至凉风习习,完全感觉不到太过炙热。这恩赐更是让我精神百倍,加劲骑下去。只是,早上毕竟只是喝的粥而没吃其他东西,快到我自己设定的那个11点的节点的时候,肚子就开始叫喊了。我想,我过了110公里就找吃的地方。结果从110骑到118的时候终于到了一个叫做界首的地方,镇子很小,但是却真的有那个一家门面房上写着“饭店”两字。祈求午饭,然后在店家可劲的淋了一把,从没发现用凉水洗头这么畅快。中饭很简单,一个比较清淡的小炒一个紫菜汤。重点是我吃了两碗米饭,我已经N久没有一顿吃饭两碗米饭了。
小店的主人是看起来六十岁左右的一对夫妻,做的东西也很美味,人也很好,一餐午饭只收了十五块钱,而且答应我在他们家里休息到下午三点。
梳理一下行程。因为计划周全,一点冤枉路都没走,全是按照之前计划上的路前进的。路程几乎都是县道省道,大部分是在乡下,经过的村村镇镇,风景比较独特,除了白杨和稻田外还有不少城里见不到的东西。我一一写下:水田边的豆角,屋前的丝瓜,南瓜,棉花,正在拔节的芝麻,绿油油的花生,绿豆,地瓜,还有西瓜田,玉米,甘蔗,高粱。如果我愿意,跳下车就能偷菜。这一派田园风光,这一派希望的景色。今年很多地方非旱即涝,但是看来我经过的这些个地方今年风调雨顺的。期待更多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饭店就正午那一段时间营业,除了他们送出去的几盘菜(我猜是送到政府吧)和我点的东西,他们没有其他顾客了。待他们自己也吃过午饭,前厅就变成了一个小小赌场了。这些大爷大娘看起来都六十岁以上,但是搓起麻将来风生水起的,而且看起来思维都很活跃,我真是佩服。虽然我也略懂麻将,但是还是佩服他们码牌和出牌的速度。看着看着,我还是慢慢睡着了。一夜没睡好,加上一上午的骑行,是有些累了。
不过睡了没过久就醒来,犹豫了一会我给南京一个同学去了电话。想想上次我们还是07年在上海见面,难得过去南京,不能不见呀。约好晚上七点,我争取那个时间赶到夫子庙吧。
用手机查地图,这个叫做界首的地方距离南京长江大桥还有40公里。我估计6点左右能到哪里。然后南京城区一个小时骑行也差不多到夫子庙。按原计划,下午三点整,谢过老人家,准时出发了。
阳光实在很毒辣。不过路上的白杨和梧桐真是好东西。如果没有它们,我还能骑下去吗?我在心里打鼓。怕什么来什么,半个小时后,按照地图指示,我从省道拐进了一条县道。地图上标示是县道,事实上看起来刚刚修好,依旧是这条省道的延续。这是一条我骑过最宽阔平整的路了,双向4车道,中间还有隔栏和花草,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高速公路。而且,上面居然没有车,甚至一辆车都没有。我直感慨这是我一个人的马路,放把去骑我也不害怕!然而,这么好的马路却少了两旁高大的树木,没有了树荫,从头到脚下都被太阳烘烤着,滋味太难受了。很饥渴,这一路却没有小店,车速也提不上去了。而且宽阔的马路给人一个错觉:永无止境。我没有休息,只是这么机械的骑下去。终于,前面看起来似乎是这条马路到了终点,前面有了村落,来了点精神,加油向前,不多时,又远远的看见一块牌子:江苏界!
Ohyeah!辛苦没有白费,终于从安徽跨为江苏,再跨过江苏就是上海了!人立马来了精神,向前冲呀。
骑了有一个多小时了,加上下午太过炎热,停下来在一个小店补水。老板说这只是一个小村落,可是我觉得却比我路过的那些镇子还要繁华些,店铺更是面积大货物全。看来江苏的经济水平比安徽要高很多等级,这便是一个明显例子。过了这个村落,又有那些高大的遮阳树了,这感觉太好了,加上刚补充的水,骑的也快了起来。很快见到地图上的铁路线,几个转弯后看到右前方的山脉了,过了这座山,是南京吗?
我总是在给自己找这样的惊喜,所以人也总是在兴奋着,所以才能有更大的动力骑下去。可是这个山,确实是座大山。虽然这省道只是在山脚下绕到山的那一边,并不那么陡峭,我还是在这个坡累趴下了,第一次下车推行到坡上。没有办法,太累了,又不敢用有抽筋征兆的双腿做实验。还好,推行5分钟左右便是坡顶了,和川藏线上延绵几十里的坡比起来,这个真是小儿科。很爽的是下山,一路通畅,我骑行路上最快车速就是在这里创造的:41.5Km/h!
过了山就能看到街道了,房子也高大起来。不出半小时,便看到了南京长江大桥了。这座大桥是我了解雄伟中国的开始,我从小上学得到的第一个奖状的背景便是南京长江大桥了。
是的,我第一个奖品便是这形状,记忆深刻。
不多时,便来到大桥脚下,比我预计的还要早半个小时。我心里有了想征服这大桥的打算。下自行车活动了筋骨,又补充了几口能量。跨上自行车,我使劲的向前冲!速度很快拉上30迈,虽然这大桥看起来不那么陡急,但是我却小看了它,半分钟过后,我的速度已经降到25了。可恶,确实没有力气加油了,三分钟内,速度从25——20——15——10——7,几乎是和步行差不多了!忘记告诉大家了,南京长江大桥是可以骑车通过的,当然,步行也可以。我曾经坐大巴在上面走过,那个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秘密”,还记得大桥的堡垒旁有哨兵站岗。终于骑到那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桥头堡了,也又看到站岗的哨兵了。我停下来,一边是休息,一边是拍照,还有发彩信告诉大家:南京,我来了!
南京市一如4年前那般闷死,本来在路上多少能感受到清风拂面的,但是这城市热岛效应太明显了,都晚上6点钟了却依旧如一个蒸笼一般。而且,路窄车多,我不得不很小心。倒是这古都焕新颜的过程中还依然保留了那么多高大的树木很难能可贵,是的,道路两旁多是两人都合抱不住的梧桐。我喜欢这里的景色,但是不习惯这里的环境。
四年前的六月,我们系里组织来南京实习。碰到一个没有任何组织能力的老师,偏偏老师还叫陈友亮!早上五点,我们便从上大宝山校区赶到火车站,做24块钱的绿皮火车,终于中午11点到了南京。那是我第一次来南京,依稀记得载我们的是没有空调的破旧大巴,记得出了南京站就是大大的玄武湖。入住的如家就在父子庙的牌坊旁边,再往里走就是秦淮河边。之后的两天里,我们白天实习去山里看石头,去燕子矶看长江,晚上就在秦淮河边转悠。因为那三天,我喜欢上这个虽然很闷热粘稠的城市。所以这次来,我希望能旧地重游。
网上注明南京夫子庙国际青年旅馆在大石坝街38号,这个地方很难找。在大石坝街转了两圈,忍不住打过去电话,服务生很客气,指明地方,我还是没有能找到。再次去电,原来我就在门口,这门确实不显眼。
同学还没到这,我也乐得先入住,我是在http://www.chinese.hostelworld.com/上面预定的八人间,预付了10%的定金和2刀的服务费。到了这边服务生却告诉我八人间已经满了,我只能入住十人间或者单间了。我没得选择,安慰自己,十人间和八人间也差不多吧。服务生告诉我:青旅只接受身份证和护照,不能用驾照办理入住的。还好,我带着身份证了!
停好车子,看到码表停留在177.00公里。找好床铺,先去洗澡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双腿酸疼的几乎不能走路。一个人躲在洗手间,任冷水冲刷。畅快!
我还要洗衣服,其实也就是搓一搓骑行服和袜子。懒惰的都没有用洗衣粉。然后我才有机会顾及这传说中青旅的环境。环境确实不错,进门就是聊天娱乐的小桌,布置的很有味道,再向里面是DVD和一个超大的电视机,然后是桌球台。而且这旅馆紧邻秦淮河,窗外红灯摇揖,浆声袅袅。闹市中独有宁静。
一会朋友到来,我们先去了乌衣巷找了小吃,最喜欢鸭血粉丝汤了。饭后我们沿着秦淮河散步。恰如四年前,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相机可以记录,这一次我拍下了这古朴中的繁华。
一个小时后,我告别同学和他女朋友,回去旅馆。按照计划明早还是要四点钟就起床赶路,我得早点睡觉。
可是,睡不着。我不知道,原来青旅是混睡的。那俩外国鬼子,明明一男一女,怎么跑一张床上?其他人似乎见惯不怪,我也装什么都没有看见吧。而且不知道是那俩鬼子还是进门第一铺的彪形大汉身上特有的味道,真的让人无语。这一夜,我闭着眼睛却睡不着,还得时而屏住呼吸,又担心夜里会不会有什么事发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过去,或者说,熏的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