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三姐告状》里里外外的故事 杨三姐告状评剧

关于《杨三姐告状》里里外外的故事

评戏《杨三姐告状》,是根据民国时期,在滦县发生的实事改编的。

现在要说是发生在滦县的事儿,有些不对。有知道详情的朋友,会问:杨三姐和高占英是滦南县人,故事也发生在滦南县,和滦县有何关系?

此问在理,可是,说是滦县的事儿也有道理。

民国期间,没有滦县,那时候是滦州,管辖范围很大,据说连唐山市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到底是不是,没查过),当时的滦南县也属滦州管辖。

杨三姐告状,去哪里告?她要先到滦州县衙(也应该称为县政府,因为到了民国就没县衙的称呼了,可是老百姓都习惯称之为县衙)告状。

当年杨三姐告状的县衙还在,早就面目全非了,里面住了很多人家。据传闻,前些年,李大钊的孙子来滦县,看到老县衙弄成这样,就提出来重修,恢复杨三姐告状时期的面目。

不知道是缺乏资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只是把县衙的大门修了,在大门两边弄了两只大石狮子,里面的东西基本没动。从外面看,挺像杨三姐告状时期的老县衙,到了里面,恐怕杨三姐也不认识了,还以为走错门口呢。

呵呵,没办法。中国人讲究的就是门面。

杨三姐告状,本来是民国期间普通的刑事诉讼案件,要是不被改编成评戏,旱就被人遗忘了。起码当时的县政府没当成重要案件,解放以后,该案件资料没有保留下来,有关研究人员,去台湾找,希望能找到,也没找到。

改编成评戏,杨三姐告状才在北方成了尽人皆知的故事。

在本地,围绕着评戏《杨三姐告状》还有很多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是民间传闻,不可尽信,有些则是实事。

评戏《杨三姐告状》是 评戏创始人成兆才编的。

评戏的前身是莲花落,又叫蹦蹦戏,开始是俩人对唱,和现在的东北二人转差不多,后来人物多了,演员也多了,逐渐形成戏雏形,由于行当不全,被称之为三小戏,就是只有花旦、小生、小花脸。

关于《杨三姐告状》里里外外的故事 杨三姐告状评剧

经过以成兆才为首的评戏艺人不断的改良,才有了现在的评戏。

成兆才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评戏剧本,《扬三姐告状》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高占英的父亲高贵章得知成兆才在写《扬三姐告状》,就托人找到成兆才,央求他不要写I,还说,要是编成了戏,老高家的几代人都得受影响,不说遗臭万年吧,最起码也得影响上百年,老高家抬不起头来。高贵章还许诺说,只要成兆才不写,可以开个价,要多少给多少。

成兆才不为金钱所动,还是写了至今还在流传的《杨三姐告状》。

高贵章肯定很后悔,后悔自己不应该昧良心,家里不但出了逆事,还要遗臭万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本地,流传着一个关于高家发财起家的故事。

高家是靠买卖瓷器起家的。开始是肩挑八根绳,走街串巷,后来就用驴车,再后来就和一个东北人,合伙开了两个店铺,生意越做越大,钱越来越多。

那个东北人暴病而亡,他的媳妇带着吃奶的孩子,千里迢迢找到高贵章,说要算算账。哪知道高贵章把眼一瞪,说:“算什么帐?这俩店铺都赔钱,一分钱也没有,还借了很多的外债”

那个东北人的媳妇欲哭无泪,自己一个寡妇,又是在老高家的一亩三分地,知道高家起了不良之心,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得忍了,对高贵章说:“姓高的,账我不算了,钱我也不要了。如此昧良心,你们后人要有吃枪子儿(枪毙)的人”

东北人的媳妇扔下这句狠话,再也没来过。高贵章没在意,没想到东北人媳妇这句话,真的应验了。

当然了,这只是传闻,到底有没有,只要当事人知道。

果然不出高贵章所料,随着评戏《杨三姐告状》流传,老高家的名声越来越臭,生意也受了影响。

老高家人咽不下这口气:成兆才不是能编吗?我们也能编。

于是,就有了杨三姐为了打赢官司,卖身的传闻。

关于杨三姐卖身的传闻,老百姓持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这是老高家打击报复,制造的谣言。有人说,杨三姐并不漂亮,脸上还长了几颗麻子。

第二种观点:杨三姐为了打赢官司卖身是真事儿。要不然周(永清)律师也不会帮她,去找天津的徐(汉川)律师。杨三姐虽然是村姑,但毕竟是十八大九的姑娘,俗语说;十八无丑女。所以说杨三姐卖身是有可能的。

逻辑推理,这两种观点都有理,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只有杨三姐本人知道。

关于周律师为什么帮杨三姐,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分赃不均。

杨三姐告状,老高家上下打点,贿赂滦县“帮审”牛楚贤(相当于副县长,剧中人叫牛成)。

牛楚贤很贪婪,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财黑”,他把老高家的钱,来一个被窝里放屁——独吞。和他共事的同僚岂能甘心,出于私愤,周律师才帮杨三姐。

杨三姐在天津打赢官司,高占英被枪毙,牛楚贤理应受到处分,但是牛楚贤上下打点,最后只落了一个平调的结果,据说调到东北某县,还是当官,而且还是说了算的官。评戏《杨三姐告状)在他那个县演出,他不让演。

说了几句闲话,还是接着说杨三姐。

杨三姐卖身打官司,不管是不是老高家造谣,当时杨三姐都受到了极大伤害。

在民国时期,民风纯正,养汉偷人这样伤风败俗的事儿,是被人们所不容的。杨氏家族把杨三姐捆绑在大树上兴师问罪。杨三姐未婚的婆家退了婚约。杨三姐表示清白无辜,悬梁自尽,被母亲救下。

杨三姐的家在滦南县甸子村。离甸子村不远有一个双柳村,村中有一富户薛家。薛家虽然有钱,可是经常被村里大家族欺负,总受窝囊气。闻知杨三姐的大名,知道她性格刚强,敢作敢当,于是就主动提亲,希望杨三姐嫁过来,能挺起薛家的门户,不再受别人欺负。

杨三姐嫁给了滦南县双柳村薛庆和,婚后还不错,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家道小康,生活殷实。

可惜,杨三姐好景不长,解放以后,定为富农成分,属于被劳动改造对象,丈夫也亡故了。

杨三姐的晚景也说不上好,虽然后来给她落实了政策,还当选了政协委员,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她的一个孙子因为谋财害命,被判处死刑,也枪毙了。

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契合,也许是纯巧合。

据已故清华客座教授唐向荣说,成兆才是在东北写的《杨三姐告状》,事情的细情并不知道,他是按着一位老乡的描述写的,这位老乡和杨三姐是同村人。所以说,评戏《杨三姐告状》和实情大相径庭,但是,起因和结果还是相符的,只是里面的内容都是根据乡人的描述编的。

现在看到的评戏《杨三姐告状》是解放后,吴祖光(新凤霞的丈夫)根据老剧本改编的。老本《杨三姐告状》里面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情节被删除了,

据一位看过成兆才的老本《杨三姐告状》的老者说,老本的评戏里面,杨三姐从高家回来,并没怎么起疑心。晚上睡觉,梦见二姐浑身是血,这才起了疑心,再联想到高家人不正常的举动,就更加怀疑。但是,她还不敢确定,二姐就是被高占英害死的,毕竟是个梦。

第二天,杨三姐去给二姐上坟,烧完纸,说:“二姐,你要是冤枉,就围着坟头绕三圈儿”话刚说完,刚烧化的纸灰围着坟头饶了三圈儿。杨三姐这才下决心,打官司,为二姐伸冤报仇。

这一段情节,不知道是成兆才自己想象出来的,还是听那个老乡讲的。如果是听老乡讲的,可能杨三姐这个梦是真的。

这样托梦的事儿,在农村有,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事儿,在日志《地主田老五》中就有被害死者给亲人托梦的事儿:“那几年,石强的兄弟时常对人说,经常梦见自己的侄女满身是水用期待的眼神儿看着他。每说到这里,他总是责怪自己没本领,不能给侄女报仇。”

像托梦的这样事儿很难说是真是假。有人说是真的,认为死者在天之灵给家属的信息:也有人说是假的,认为这是一种造势,这么讲,就有人相信,引起大家的同情,同时也能迷惑大家。这样怀疑也不是没道理,做梦只有他自己知道,谁知道他是不是撒谎?

可是,在过去,人们很相信这些托梦之类的故事。不管杨三姐做梦与否,评戏里的这段托梦的情节安排的不错,而且合理又合情。可是这么一段合情合理的情节,却被当做封建迷信删除了。

不管是杨家还是高家,都不看《杨三姐告状》。

老高家不看,可以理解。杨家也不看,不论是杨三姐娘家甸子的杨家,还是她婆家双柳村的薛家,都不看评戏《杨三姐告状》。据说,邻村唱大戏,杨三姐一家人赶着大车去看戏,走到半路,听说是唱《杨三姐告状》,马上掉头回去。看来,杨三姐也未必感激成兆才。

细想起来也可以理解,看着根据自己的故事改编的戏,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也不好受,再说,看戏的人说什么的都有,万一听到不中听的话,不是很尴尬吗?

如果杨三姐知道评戏《杨三姐告状》又被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更不会感激成兆才了,说不定还会怨恨成兆才多事呢。

前些年杨三姐告状,被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

在连续剧播出之前,当地老百姓都很期待,杨三姐虽然不是古代女英雄式的人物,也是一位敢作敢当,不畏强权的女豪杰。这样的人物,从古至今没几个,拍成电视剧还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儿吗?现代的连续剧,要比评戏的影响大得多。连续剧一播出,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得知道杨三姐的大名,作为她的老乡怎么不高兴呢。

电视连续剧《杨三姐告状》播出以后。老百姓反应强烈,群情激奋,大骂该剧导演、编剧混蛋。

本人没看连续剧《杨三姐告状》,因为知道这帮人编不出来什么好玩意儿。

没有希望,也就没所谓的失望。

那些对连续剧寄予厚望的人,无比失望,说该剧是胡编乱造,歪曲事实:居然把杨三姐写成了妓女。这样的导演编剧也该枪毙。

后来杨三姐的后人和县文化馆提出抗议,后来对簿公堂,和连续剧《杨三姐告状》的发行人打起了官司。

据传闻,发行人赔付杨三姐后人四万块,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文字,是听别人说的。

杨三姐告状差不多一百年了,许多的传闻已经无法证实。既是传闻,就和事实真相有出入,特此声明。只当故事看吧。

觉得这些传闻有趣,因此记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8353.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洞学十戒》的回复 七大罪十戒

关于《洞学十戒》的回复新浪网友(匿名):会译文吗?复制下来有什么用 !回复:暂无译文。“《洞学十戒》是正德年间(1506-1521)江西提学副使高贲亨,到白鹿洞巡视时所订的。“洞学十戒”对生徒中的一些不好现象,如不愿学习圣贤,吹牛皮,图虚名,师

不推文,关于《活着就是恶心》 活着就是恶心 豆瓣

本来想发微博的,不过字数超过所以就发在博客。关于《活着就是恶心》,但不针对这篇文的内容。推荐个贴,当社会观察随便看看吧,比原文还有得思考( ´_ゝ`)。《活》这文也算一篇完结老久的文了,今天想说几句是因为逛贴吧看到这个贴,主要

声明:《关于《杨三姐告状》里里外外的故事 杨三姐告状评剧》为网友恣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