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总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之总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个通假字,通喜悦的“悦”字。这是讲到“学而时习”的效果是喜悦的。朱子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这一句讲得很精彩。他说人性本善,这个善是至善,是没有丝毫欠缺的本善,自性本来就是圆满毫无欠缺。人人都有自性,人人自性都是圆满的至善,但是我们现在偏离了自性,没有办法回归到自性上,这是因为没有觉悟。所以,学习圣贤之道就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觉悟什么?觉悟自己有自性,自性本善,而又能回归自性,这就是学习圣道的过程。所以觉很重要,学就是觉的意思。觉有先后,有先觉有后觉,后觉者会效法先觉者。看到前人已经觉悟,已经成圣成贤了,后来者自然就效法学习。怎么学?先学古圣先贤是怎么做的,我也怎么做,这就是效法先觉之所为。先觉者能够恢复本善,回归自性,那我们也依样画葫芦,也一样能够回归本善。所以“明善”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回归本性。“复其初”,复是回归的意思,回归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性,圣学也就圆满了。

这里最重要的是“学而时习”,学了要习。这个习字很重要,《说文解字》里解释习字,是像鸟的翅膀在扇动、在飞翔,小鸟不断地扇动翅膀练习飞翔。小鸟怎么学飞翔?母鸟教导它飞翔的理论,只学理论不行,它得去真练。这是讲什么?要把学的这些理论拿来运用。譬如雄鹰怎么教小鹰飞翔?雄鹰把小鹰带到悬崖边,把小鹰推下去,让它在空中练习展翅,它真练!这是实践。我们把所学的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上,待人、处事、接物上,这叫习,如鸟在学习飞翔一样。所以习是练习的意思。“学而时习”就“不亦说乎”,这个“说”就是喜悦,能够把所学的内容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转变自己。朱子讲的“明善而复其初”,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有真实感受体悟当然是非常喜悦。这种喜悦不是从外来的,是从内心证悟圣贤之道这种体验中得到的,跟外面欲望满足的那种刺激是两码事。

我们具体来谈一谈这四个关键字:“学”、“习”、“时”、“说”。首先谈第一个以“学”字为宗,宗是纲领。“子曰,学而时习之”,这是孔夫子他学习的心得,这是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大学》里讲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开宗明义就给我们说明白,“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圣人之学,它就是明明德而已。第一个明字是动词,后面的明德是名词。明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本觉本善,这是本性。《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本来是觉悟的,本来是纯净纯善的,本来是喜悦的。但是因为后天染上了一些习气烦恼,把我们的明德迷失了,明德不明了,就迷了,所以在迷当中就生出了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大学》里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正了,身也不能修了。这个好乐是贪;忿懥是瞋,发脾气、恼怒,这是瞋恨;恐惧忧患是愚痴。贪瞋痴这三毒烦恼,是因为我们迷了就产生。这一迷,心“不得其正”,身也不得其修,不能修身就不能齐家,也不能治国,天下也就不能太平了。所以《大学》里讲,能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关键问题在哪儿?就在明自己的明德。这个“明”,就是《论语》这里讲的“学”字,也是觉悟的意思。所以学的目的就是觉悟,放下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而回归自己本有的本觉、本善,这就是学的目的。所以圣学的纲领一个“学”字就概括了。《礼记·学记》里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一定要学习,孔子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好学。夫子在《论语》里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成圣成贤不是一天到晚不吃饭、不睡觉,只在那里思索就能够办到的,这没有用处,没有好处,“无益”!“不如学也”,要学。只有通过学,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谐天下。这是一个纲领,贯穿了大学之道,所以《大学》也就是一个“学”字。

学的态度,孔老夫子是“信而好古”。“信”是相信,相信谁?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好古”是什么?虚心诚敬地接受圣贤教诲,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不打折扣,真正依教奉行。这是学的最重要的态度,一个是谦卑,一个是诚敬。谦才能够受教,如果傲慢,看不起古人,我们怎么能受教?古人是已经成就了,他们的经验教给我们,我们依教奉行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就。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诚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没有不成功的。凡是学得不成功的,一般是不谦卑,傲慢心生起来了,没有诚敬心,那是什么?敷衍,因循苟且,对老师教导的阳奉阴违,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了,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没有像夫子讲的“信而好古”。“信而好古”,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意思,用圣人的意思做自己的意思。圣人的意思都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我们没有证得自性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要相信圣人的意思,这叫“信而好古”。等我们证悟自性了,就不需要依赖圣人了,为什么?我们的自性流露和圣人的自性流露是一样的,所说的、所行的与孔老夫子,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没有两样,我们也是圣人了。在没有成就之前,必须放下自己原来的知见。原来的知见是习气,是错误的知见,随顺圣人的教诲,这才是“信而好古”。

真正依教奉行,努力去修学,我们就会学有心得。这个心得是什么?真正体验、证明了圣人所说的教诲,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才能去教人,才能为人师。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夫子讲,这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不是心性体验得到的学问,不是实学。到学有心得时,我们的态度,仍然是夫子所谓的“述而不作”,还是没有自己的创作,转述前人的圣贤教诲。“述”是不添加自己的成见、意思,只把古圣先贤的教导做个汇集,用来对治现代人的错误、烦恼,给现代人治“病”。这些教诲,是不是自己创作的?不是,还是讲的圣人的意思。所以夫子讲自己是“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古代的圣人,夫子是转述这些圣人的意思,他只是做了一个汇集,做了整理,叫集大成。宪章是典籍,典章制度,把文王、武王所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整理,夫子做了这个工作,所以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他能够垂训后世,不是他自己的知见,都是圣人的知见。圣人的知见也是人人自心中本有的明德本善。明德和本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圣人没有多增加一点,凡夫、俗人也没有减少一点。只是圣人他明了、他觉了,凡人迷了,不能够流露出来,所以要学。学是什么?犹如拨云见日,把蒙蔽自性太阳的乌云扫除干净,让自性重放光明而已。不是从外面多增加一点什么,增加一点,那是多余,这叫“头上安头”。人的脖子上本来有头,还要去找一个什么头?安一个什么头?那都是多余。只是去除原来没有的那些习染、烦恼、迷惑,我们就回归自性,成圣成贤了。这是讲以“学”字为宗。

第二个以“习”字为趣。趣是要径,成圣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圣贤之道重在一个习字,习是练习、实践,把我们所学的圣贤教诲,认认真真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去练习、去实践、去运用,这样就能得到圣贤的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不亦说乎”。如果只是学,没有去习,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没有用,都是口头上、文字上的,不是实学。所以“学贵力行”,要真去干、真去用。我们的恩师讲了两个概念,儒学和学儒。儒学是什么?只是在口头、文字上去学这些道理,没去用,那不是实学,美其名曰叫儒学。一个儒学学者,能够讲“四书”、“五经”、“十三经”,讲得头头是道,能够拿博士学位,能够当教授,发表很多论文,这是一个儒学家。但是能否真正“不亦说乎”?还是天天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大学》讲的好乐、忿懥、恐惧、忧患,能不能放下?真能放下这些烦恼,就真正得到喜悦,这才叫学儒。学儒是学什么?学孔老夫子、学孟老夫子,学得和圣人一样,这叫学儒。我们读“四书”,学《论语》,目的是学儒,不是研究儒学,文字上的这些当然有用,它能指导我们学儒,但是我们不能执着在文字语言上而没有去力行。所以,儒学和学儒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行门的关键就在于格物,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格是什么?格斗;物是物欲,自己的陋习、烦恼、欲望,这些现前了,障蔽了自性,使自己的明德本善透不出来,所以要跟它们格斗,要把它们压下去、控制住,让它们不能起现行、不能起作用。时间久了,成为自然了,格物的功夫就成就了,我们就致知了。致知是恢复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本有的,然后我们就能诚意,就能正心,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人了。《论语》讲“克己复礼为仁”,克是克服。克服什么?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复礼的复是回归,礼是自性的性德、明德。仁、义、礼、智,这是性德,回归性德了。如何得到?从克己的功夫中得来,就是格物的功夫,这就是习的内容。所以学了一定要去做,真干、真放下,这叫学而习。

第三个以“时”字为枢机,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够“时习”。时就是时时、时常,没有间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孔老夫子的一生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他老人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没有间断,发奋学习,废寝忘食。为什么能废寝忘食?因为他快乐,喜悦,因为“不亦说乎”,就忘记了忧恼,也“不知老之将至”,连自己年老都忘了,可见夫子之好学。其实圣人没有别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学,时时刻刻在习,念念始觉合本觉,时时明其明德,念念回归本善。所以无时不学,无时不觉,就能成圣人,就能圆满大学之道。学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毛病、习气现行。譬如见到财色起贪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高兴了,起了瞋心,而且这些念头起现行时不能猛然觉照,浑然不知,这是最麻烦的,这就不是时习了。或者是觉知之后,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气烦恼,明知见到财色起贪心不对,明知遇到不如意事生瞋恚不对,明知起傲慢、嫉妒以及种种贪瞋痴慢的烦恼不对,而不能断除,知道自己起念头了,但是不能决然放下,这都是所学的功夫间断了。有的学人,我们特指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保持着庄敬谨慎,大家一看也尊敬他,但是在自己闲居独处的时候,又不能慎独,放逸了,这都难以成就圣道,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做到时习,时时刻刻不间断。

《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要修慎独的功夫,“不可须臾离也”,不能须臾顷刻之间离开道。这是“时”的意思,念念都要归依圣道,回归自己的本善。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有所不睹,有所不闻,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要戒慎恐惧,害怕放逸。因为一放逸,修学的功夫就堕落下来了,所以一个人的德行就在隐微处见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在最隐微的细节里最能显示我们的德行,那是我们真实的表现,所以君子要慎独。独是别人不睹不闻,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属于独处,在大庭广众之中,我们的起心动念别人也未必知道,这个时候也要慎独,所以最隐微的地方常常是我们的念头起动处。一念刚起,我们能不能觉到?能不能马上观照我这个念头合不合道?有没有离开道?如果不合道,立即把它放下,这叫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不起来很难,念头是习气,过去、今生的习气,不起念头很难做到,起了念头怎么办?马上觉照,不能迟缓,立即把不合适的念头放下,这是真正时习了,时时刻刻都在做圣人,克念作圣。

第四个以“说”字为受用。圣学是心性中流出来的学问。我们能够学而时习,就无时不觉,无时不悦,真正喜悦,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自己不断地亲证,证明圣人所说的理论境界,是从这里得来的,与外面的物质条件好坏没有关系。夫子的学生颜回,《论语》里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夫子赞叹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穷到吃饭的碗都没有,用竹子编的篓去盛饭,叫箪食;喝水的杯子也没有,用瓢,瓢饮;居住在陋巷里。别人在他的这种境遇,不知道忧虑到什么地步了,但是夫子看到颜回是“不改其乐”,他乐得这样的环境,不愿意改变,真叫安贫乐道,心是安宁的,常处在喜悦中。正因为有这种喜悦,修学的人才能够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发奋去学习。学而后教人,教人是传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动力就是“不亦说乎”。古诗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人可能是在山野里,住一个小茅屋,我们想想那个境界,每天读书,快乐喜悦,甚至外面的草长到了窗前,都忘了去除,整个人沉浸在读书之乐中。这种意境我们有没有体验过?这是世间那种所谓的快乐不能同日而语的,这种喜悦不是世间的五欲享受,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不是真正的喜悦,这是外部的刺激而已。

学圣学贤,都必须经历信、解、行、证四个层次。首先我们要相信,相信圣道才能去学,如果不信,就是把自己自绝于圣人门外了。所以首先要对圣人有信心,对自己能成为圣人也要自信,才有学的动力,这是信。信之后要解,解是学习圣贤的经典要理解,理解是第一步。如果不能理解怎么去运用?怎么去实践?只理解也不行,理解只是文字上的,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力行,把圣贤的道理用到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然后就能证,证是证明,证明圣人所说的确实没错。我们就得到了圣人的体验,所以能够“不亦说乎”。信解行证,学是信解,时习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离圣道,我们就能得到悦,悦是证。所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信解行证这四个层次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提升、相互促进。信解提升一层,行证也加深一层;行证加深一层,信解又提升一层。愈学愈喜悦,愈行愈踏实,所以能够不退转,真正学习圣道不会退步,只有进步。《大学》里讲“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进步。(来源钟茂森博士的细讲论语)

我的学习体会就是要真信,真做,发勇猛心,每天读圣贤书,每日反省,从心上改过,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圣贤之道,才会有证悟,就有喜悦之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8026.html

更多阅读

《论语》经典名句整理-2012.6.25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整理博主花费心血,对《论语》经典名句进行了搜集整理,整理内容共分八章:“为学、修身、交友、处世、义利、治国、孝亲、教育”。此八章基本包括了《论语》在学习教育、修身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希望能抛砖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

《论语》十则为何变成十二章? 论语十则ppt

《论语》十则为何变成十二章?文■周磊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将原来的《论语》十则,更换为新版本的《论语》十二章,仔细比对,发现替换了五则,增加了两则,下面是两次课文的对比:《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声明:《《论语》之总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网友泪之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